期刊文献+
共找到49,765篇文章
< 1 2 250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5GPS模型的地方农林高校MPA教育综合改革与实践——以福建农林大学为例
1
作者 陈智军 唐江桥 《天津农学院学报》 2025年第1期97-102,共6页
经过20多年的发展,公共管理专业硕士(MPA)教育在我国实现了跨越式发展。越来越多的地方高校参与MPA人才培养。本文在分析地方农林高校MPA教育困境的基础上,以福建农林大学MPA教育改革与实践为例,提出了以“目标-过程-能力”为核心、基于... 经过20多年的发展,公共管理专业硕士(MPA)教育在我国实现了跨越式发展。越来越多的地方高校参与MPA人才培养。本文在分析地方农林高校MPA教育困境的基础上,以福建农林大学MPA教育改革与实践为例,提出了以“目标-过程-能力”为核心、基于5GPS模型的MPA教育培养模式,并分析了基于5GPS模型基础上MPA教育综合改革举措和所取得的成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方农林高校 MPA教育改革 5GPS模型 福建农林大学
下载PDF
构建服务“双碳”目标的统计学专业研究生人才培养体系——以福建农林大学为例
2
作者 刘金福 徐道炜 +1 位作者 潘燕萍 阙翔 《中国林业教育》 2025年第1期46-50,共5页
统计学科与自然资源学科的交叉融合有助于实现“双碳”目标的人才培养需求。福建农林大学统计学硕士点采取统计学与林学、生态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等学科交叉融合创新,形成统计学专业(生态与资源统计方向)的创新人才培养体系。培养途... 统计学科与自然资源学科的交叉融合有助于实现“双碳”目标的人才培养需求。福建农林大学统计学硕士点采取统计学与林学、生态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等学科交叉融合创新,形成统计学专业(生态与资源统计方向)的创新人才培养体系。培养途径包括:树立多学科交叉融合人才培养理念,明确培养“双碳”人才的科学定位;构建多学科交叉的“双碳”课程体系,把握重点学科,建设优势专业;加强慕课平台建设,提倡互动式教学;鼓励研究生积极参与多平台学术讲座,促进学术交流,及时掌握“双碳”研究领域动向;深化产教融合,量身定制差异化的科研实训方案;构建实践创新教学平台,积极鼓励研究生参加各类学科竞赛、项目研究等活动,教师团队提供必要的指导。多学科交叉融合人才培养体系通过整合福建农林大学生态与资源统计研究方向的人才和科技创新力量,取得较好的科研教学发展和“双碳”人才培养成果,为各高校开展相关教学改革工作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碳达峰碳中和 统计学 生态与资源 多学科交叉融合 人才培养体系
下载PDF
海洋、水产类教学实验室建设——以福建农林大学为例
3
作者 李林明 何亮华 赵超 《河北渔业》 2025年第4期38-40,共3页
在海洋强国的背景下,各大高校相继开设海洋科学相关的专业。福建农林大学于2021年11月整合涉海领域的优势资源和团队,成立了海洋学院。学院根据相关专业国家标准,结合学校办学条件建立了海洋学院教学实验中心。实验中心的建成,为海洋、... 在海洋强国的背景下,各大高校相继开设海洋科学相关的专业。福建农林大学于2021年11月整合涉海领域的优势资源和团队,成立了海洋学院。学院根据相关专业国家标准,结合学校办学条件建立了海洋学院教学实验中心。实验中心的建成,为海洋、水产相关专业实践教学提供了必要条件,为学生科研活动、创新创业提供了重要的物质保障。本文介绍了海洋学院实验室建设背景、建设内容、实验室运行成效等方面的相关内容,旨在为更多海洋、水产类学科实验室、实践平台的规划与建设提供参考资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产养殖 海洋科学 实验室建设 实践教学
下载PDF
新时代行政管理专业学生应急管理能力培养要求与路径——以福建农林大学为例
4
作者 刘其 张佳华 陈建平 《黑龙江教育(理论与实践)》 2025年第1期36-40,共5页
新时代,应急管理日益成为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重要内容。本研究在理论分析新时代培养行政管理专业学生应急管理能力的现实要求的基础上,针对福建农林大学行政管理专业进行个案调查,发现该校比较重视对学生应急管理能力... 新时代,应急管理日益成为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重要内容。本研究在理论分析新时代培养行政管理专业学生应急管理能力的现实要求的基础上,针对福建农林大学行政管理专业进行个案调查,发现该校比较重视对学生应急管理能力的培养,设置了应急管理基础课程,开发了虚拟仿真实践课程,培养的学生有较好的应急管理意识和一定的理论基础,但存在课程教学体系不够完善、实践教学平台和资源不够丰富、学生应急管理理论知识和能力还有较大提升空间等不足。因此,为培养符合新时代要求的行政管理专业人才,高校应进一步明确应急管理能力在行政管理专业人才培养目标中的定位,建立体现基础和特色的课程教学体系,完善以能力为导向的实践体系,营造提升学生应急素养和管理能力的文化环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应急管理 能力培养 行政管理
下载PDF
党建引领高校专业育人体系建设的时代价值及建设路径——以福建农林大学食品科学与工程类专业为例 被引量:1
5
作者 苏健涵 《福建开放大学学报》 2024年第4期5-7,81,共4页
党建引领专业育人体系建设是高校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重要路径。坚持党的全面领导是育人体系建设的根本保证,强化思想引领是不断加强高校育人体系高质量发展的基本路径,厚植党建基础是推动育人体系建设的重要力量。现以福建农林大学... 党建引领专业育人体系建设是高校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重要路径。坚持党的全面领导是育人体系建设的根本保证,强化思想引领是不断加强高校育人体系高质量发展的基本路径,厚植党建基础是推动育人体系建设的重要力量。现以福建农林大学食品科学与工程类专业为例,从以党建夯实专业育人体系建设基础、以党建促进育人要素融合创新发展、以党建强化“课程思政”和“思政课程”有机融合、以党建引领教师队伍建设等四个方面构建党建引领高校专业育人体系建设路径,为高等教育体系现代化建设提供理论参考和现实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党建引领 高校专业育人体系建设 时代价值
下载PDF
辅导员视域下艺术设计类贫困学生资助育人工作研究——以福建农林大学为例
6
作者 王晓娴 《内江科技》 2024年第6期5-6,共2页
资助育人属于“十大”育人体系之一,是辅导员工作的重要一环。本文依托于福建农林大学艺术设计类专业贫困生的资助育人实况,从辅导员的角度出发,总结辅导员在资助育人工作中的角色定位,分析概括高校艺术设计类贫困生的特征,对当前该类... 资助育人属于“十大”育人体系之一,是辅导员工作的重要一环。本文依托于福建农林大学艺术设计类专业贫困生的资助育人实况,从辅导员的角度出发,总结辅导员在资助育人工作中的角色定位,分析概括高校艺术设计类贫困生的特征,对当前该类学生资助工作面对的困境进行总结,并探索辅导员在艺术设计类贫困生资助育人提升的路径,以期实现资助育人实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资助育人 艺术设计类 育人体系 辅导员工作 学生资助工作 育人实效 福建农林大学 角色定位
下载PDF
乡村产业振兴带头人培育现状、困境与对策研究——以福建农林大学“头雁”培育项目为例 被引量:1
7
作者 郑智尹 陈俊杰 刘飞翔 《福建商学院学报》 2024年第1期78-84,共7页
乡村产业振兴带头人的培育有利于促进农业产业提质增效、带动农民增收致富、推动小农户与现代农业的有机衔接。当前政府制定方针政策,依托涉农高校学科优势,积极开展乡村产业振兴带头人“头雁”培育项目。福建农林大学创新性提出“1314+... 乡村产业振兴带头人的培育有利于促进农业产业提质增效、带动农民增收致富、推动小农户与现代农业的有机衔接。当前政府制定方针政策,依托涉农高校学科优势,积极开展乡村产业振兴带头人“头雁”培育项目。福建农林大学创新性提出“1314+211”的培育模式,是“头雁”培育项目的典型模式。乡村产业振兴带头人培育面临培育对象重视性不高、培育内容互动性不够、培育服务有效性不足等困境。为加大乡村产业振兴带头人的培育力度,提出重塑价值观念,坚持正确的理念;完善培育形式,保证优质的培育效果;强化跟踪服务,坚持精准的指导帮扶等对策,为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提供人才支持和智力保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业强国 乡村产业振兴带头人 “头雁”培育项目
下载PDF
基于微气候的校园绿地优化设计分析——以福建农林大学为例 被引量:1
8
作者 郑国睿 王孙添 +2 位作者 林歆雅 王敏华 徐涵 《城市建筑》 2024年第14期112-114,共3页
随着高校招生规模的扩大和城市化进程的不断推进,大学校园绿地周围建筑密度增加,城市热岛效应、空气污染等微气候问题日益严重。然而,以往校园绿地的建设往往局限于功能和美学,忽视了对微气候的调节能力。因此,本研究以福建农林大学为例... 随着高校招生规模的扩大和城市化进程的不断推进,大学校园绿地周围建筑密度增加,城市热岛效应、空气污染等微气候问题日益严重。然而,以往校园绿地的建设往往局限于功能和美学,忽视了对微气候的调节能力。因此,本研究以福建农林大学为例,开展校园绿地优化设计研究。文章以福建农林大学(旗山校区)5个典型校园绿地为例,采用植被、铺砖、水体和微地形4种设计策略,进行针对性优化设计,最后借助ENVI-met数值模拟验证优化设计前后的微气候改善效果,以增强设计方案的合理性和科学性,为校园微气候的建设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气候 校园绿地 优化设计
下载PDF
基于地域文化视角下的校园灰空间活化研究——以福建农林大学金山校区为例
9
作者 林心悦 陈祖建 +1 位作者 陈芳 李瑞康 《四川建筑》 2024年第5期22-24,共3页
以福建农林大学金山校区作为研究对象,通过地域文化理念与灰空间特征现状分析,提出地域文化介入校园灰空间,从建筑符号提取重组、社会文化传承再现、乡土材料创新运用与校史人文现代演绎四种可能性探讨校园灰空间的活化应用,以期为各大... 以福建农林大学金山校区作为研究对象,通过地域文化理念与灰空间特征现状分析,提出地域文化介入校园灰空间,从建筑符号提取重组、社会文化传承再现、乡土材料创新运用与校史人文现代演绎四种可能性探讨校园灰空间的活化应用,以期为各大高校校园空间的建设提供理论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域文化 灰空间 校园灰空间 活化策略
下载PDF
福建农林大学校园植物区系特征 被引量:44
10
作者 叶宝鉴 兰思仁 +4 位作者 李明河 林文俊 陈世品 吴妙丽 陈永滨 《福建农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期51-56,共6页
对福建农林大学校园植物进行了调查和分析.结果表明:(1)福建农林大学校园植物丰富,共有种子植物1458种,隶属于168科843属.其中,原生植物137科469属696种,外来植物132科498属762种.(2)地理成分复杂多样,以热带成分为主;外来植物科、属的... 对福建农林大学校园植物进行了调查和分析.结果表明:(1)福建农林大学校园植物丰富,共有种子植物1458种,隶属于168科843属.其中,原生植物137科469属696种,外来植物132科498属762种.(2)地理成分复杂多样,以热带成分为主;外来植物科、属的地理分布型多于原生植物;外来植物与原生植物科、属地理分布型的相似系数分别达76.9%、84.7%,属的相似系数高于科的相似系数,外来植物在校园内的适生比例很高.(3)与国内其他农林类高校相比,福建农林大学校园的植物有很高的丰富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福建农林大学 校园 植物区系 地理分布型
下载PDF
基于因子分析与模糊数学的福建农林大学校园环境质量评价 被引量:6
11
作者 宋萍 洪伟 +2 位作者 吴承祯 封磊 陈广亮 《福建农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6期650-656,共7页
在问卷调查的基础上,运用统计分析、因子分析及模糊综合评判等方法对福建农林大学校园环境质量进行了具体分析和评价.评价因子的均值显示校园总体质量一般.不同专业、性别和居住位置的学生对各评价因子的评价存在一定的差异,某些主观因... 在问卷调查的基础上,运用统计分析、因子分析及模糊综合评判等方法对福建农林大学校园环境质量进行了具体分析和评价.评价因子的均值显示校园总体质量一般.不同专业、性别和居住位置的学生对各评价因子的评价存在一定的差异,某些主观因素会对环境质量评价结果产生影响.对28个评价因子进行旋转分析得到10个主因子,依次为环境意象因子、景观可视因子、环境安全因子、人文环境因子、生活交通因子、环境卫生因子、建筑因子、物理环境因子、交通便利性因子及校门可达性因子,它们是影响被调查者对环境评价的主要因子.模糊综合评价结果显示福建农林大学校园总体环境质量评价等级为E3级,即"一般",今后福建农林大学环境质量在总体上还有待提高,尤其应重点加强校园人文环境建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校园环境质量 方差分析 因子分析 模糊评价 福建农林大学
下载PDF
林学(森林康养方向)专业“森林康养管理”课程教学改革初探——以福建农林大学为例
12
作者 闫小莉 曲鲁平 +1 位作者 詹丽玉 张玮尹 《中国林业教育》 2024年第1期65-70,共6页
发展森林康养产业是满足“健康中国”国家战略人才需求和“经济转型”国家健康产业发展需求的重要举措,更是践行“两山论”理念的最佳途径之一。“森林康养管理”是林学(森林康养方向)专业的核心课程,是以林学、生态学、管理学和中医养... 发展森林康养产业是满足“健康中国”国家战略人才需求和“经济转型”国家健康产业发展需求的重要举措,更是践行“两山论”理念的最佳途径之一。“森林康养管理”是林学(森林康养方向)专业的核心课程,是以林学、生态学、管理学和中医养生学的相关理论作为基础的新兴课程,具有较强的理论性和实践性。课程以国家、社会和行业发展需求为指引,以培养具有扎实的专业基础、较强的创新精神和精湛的实践技能的森林康养管理人才为目标。根据“森林康养管理”课程教学实践及其评价结果以及面向教学对象进行问卷调查所获得的反馈信息,发现该课程教学面临的主要问题包括尚无专用教材且缺乏完整统一的教学资料、课程教学内容与相关学科理论知识和研究热点间缺乏相互支撑和有效融合、课程教学手段和方法单一、课程教学过程中思政元素的挖掘和融入不够、实践教学与理论知识的学习和巩固脱节、实践教学的软硬件条件不足、课程考评方式传统且单一等。因此,采取以下措施对“森林康养管理”课程教学进行了改革。一是广泛收集、深入挖掘和归纳整理课程相关题材,建成一套理论性、逻辑性和系统性较强的课程教学资料。二是加强与相关学科理论知识和研究热点的有机融合,构建多学科相互支撑且融会贯通的教学内容体系。三是改进和创新教学方法,促进教学手段多元化,有效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自主性。四是立足课程教学大纲和目标,充分挖掘课程所蕴藏的思政元素并有效融入课程教学。五是从完善内容、丰富环节、改进方式、加大支持力度等方面入手,多方式多途径完善课程实践教学体系。六是加强校企合作和产教融合,加大实验室建设力度,设立专项经费,改善课程实践教学的软硬件条件。七是分别进行理论教学内容考核与实践教学内容考核,构建覆盖教学全过程的科学的课程考核内容体系,实施多元化考核。实践证明,“森林康养管理”课程教学改革取得了一定成效,强化了相关学科间理论知识的交叉融合和相互支撑,激发了学生的学习热情和专业自信,培养了学生的社会责任意识,增强了学生的理论联系实际能力和创新能力,有效地提升了课程的教学质量和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等农林院校 林学专业 森林康养方向 森林康养管理 课程 教学方法 教材 思政元素 实践教学 考核体系
下载PDF
基于景观三元论的福建农林大学校园景观评析 被引量:6
13
作者 杨建欣 董建文 谢祥财 《南方建筑》 2012年第5期87-90,共4页
现代景观规划设计包含着景观视觉形象、环境生态绿化、大众行为心理三方面的内涵。随着高等教育的迅速发展,办学规模的日趋扩大,大学校园空间呈现出复合化的发展趋势,如何适应这一趋势,营造出环境优美、生态优良、满足师生学习生活需求... 现代景观规划设计包含着景观视觉形象、环境生态绿化、大众行为心理三方面的内涵。随着高等教育的迅速发展,办学规模的日趋扩大,大学校园空间呈现出复合化的发展趋势,如何适应这一趋势,营造出环境优美、生态优良、满足师生学习生活需求的理想的校园景观,已成为景观设计者和校园规划建设者迫切关注的问题。校园景观对于学生的成长成才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其景观设计必然要满足景观三元论的基本要求,实现校园环境景观化、生态化和满足师生的行为心理需求。因此有必要从景观三元论的角度解析福建农林大学校园景观,有针对性地提出校园景观优化的建议,为校园景观的优化提供参考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景观三元论 校园景观 福建农林大学 环境生态 建议
下载PDF
高校公共选修课质量管理问题探讨——基于福建农林大学公选课教学的调查 被引量:17
14
作者 吴锦程 傅清全 苏慧玲 《福建农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9年第4期76-80,共5页
调查了福建农林大学公共选修课教学管理的基础上,发现公共选修课质量管理还存在着开设有背初衷、教学效果差、管理不规范、课程资源不足等问题。建议通过加强公选课宣传指导、提高公选课师资水平、完善公选课监控机制、加强公选课课程... 调查了福建农林大学公共选修课教学管理的基础上,发现公共选修课质量管理还存在着开设有背初衷、教学效果差、管理不规范、课程资源不足等问题。建议通过加强公选课宣传指导、提高公选课师资水平、完善公选课监控机制、加强公选课课程规划等措施,不断提高农林院校公选课教学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公共选修课 质量管理 福建农林大学
下载PDF
福建农林大学水稻优质不育系选育取得突破性进展 被引量:1
15
作者 陈志伟 潘润森 +1 位作者 林荔辉 周元昌 《杂交水稻》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6期73-73,共1页
关键词 福建农林大学 水稻 不育系 选育 金山B—l 金山A—l 品种特征 品质
下载PDF
大学生旅游消费行为研究——以福建农林大学为例 被引量:12
16
作者 邱生荣 梁康迳 黄琴 《江西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3年第1期110-115,共6页
大学生旅游市场已经成为我国旅游市场中极具潜力的重要力量。选取福建农林大学学生为分析对象,对其旅游态度、动机、旅游消费偏好、旅游消费行为特征进行问卷调查。调查发现,目前大学生旅游动机明显,旅游需求强烈,但季节性不明显,总体... 大学生旅游市场已经成为我国旅游市场中极具潜力的重要力量。选取福建农林大学学生为分析对象,对其旅游态度、动机、旅游消费偏好、旅游消费行为特征进行问卷调查。调查发现,目前大学生旅游动机明显,旅游需求强烈,但季节性不明显,总体消费能力较低,偏爱结伴出游,旅游地区的远近和生活费的高低对大学生旅游天数的选择影响显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学生旅游市场 旅游消费行为 福建农林大学
下载PDF
农林高校大学生服务农村基层意愿及其障碍性因素分析——以福建农林大学为例 被引量:4
17
作者 张文明 刘飞翔 曾云钦 《科技和产业》 2011年第9期111-115,142,共6页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作出的重大战略部署,新农村的建设需要众多领域专门人才的智力支持。高校毕业生到农村基层就业,有助于推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更加有助于缓解目前严峻的就业压力,是一种双赢模式。本文以福建农...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作出的重大战略部署,新农村的建设需要众多领域专门人才的智力支持。高校毕业生到农村基层就业,有助于推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更加有助于缓解目前严峻的就业压力,是一种双赢模式。本文以福建农林大学为例分析了农林高校大学生服务农村基层的状况,并从政策落实、就业期望、教育模式等5个方面进行障碍性因素分析,寻找解决促进农林高校大学生服务农村基层的对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村基层 农林高校 福建农林大学 障碍性因素
下载PDF
“一站式”社区模式下高校开展精细化生涯教育的路径探究——以福建农林大学为例
18
作者 郑端生 《新疆职业大学学报》 2024年第4期63-68,共6页
当前高校精细化生涯教育普遍面临理念陈旧、内容单薄、方式单一、师资薄弱和机构受限等困境,育人效果不显著。“一站式”社区模式在教育理念、教育内容、数字化服务、多元资源整合和精细化管理等方面对开展精细化生涯教育具有优势。以... 当前高校精细化生涯教育普遍面临理念陈旧、内容单薄、方式单一、师资薄弱和机构受限等困境,育人效果不显著。“一站式”社区模式在教育理念、教育内容、数字化服务、多元资源整合和精细化管理等方面对开展精细化生涯教育具有优势。以福建农林大学为例,高校可以通过更新教育理念、整合育人资源、优化育人元素、强化队伍建设和加强协同联动等路径,不断提升精细化生涯教育的科学性和育人实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一站式”社区 高校 精细化 生涯教育
下载PDF
2002-2013年福建农林大学SCI收录文献统计分析 被引量:3
19
作者 薛华 林成增 +2 位作者 邹武 郑美玉 黄燕华 《情报探索》 2014年第10期26-29,共4页
对SCI-E数据库2002-2013年收录福建农林大学的文献,从数量、学院分布、期刊分布、Web of Science类别、被引频次、合作国家和机构等方面进行统计分析,讨论福建农林大学的科研学术水平。结果表明,福建农林大学的科研能力和学术水平在不... 对SCI-E数据库2002-2013年收录福建农林大学的文献,从数量、学院分布、期刊分布、Web of Science类别、被引频次、合作国家和机构等方面进行统计分析,讨论福建农林大学的科研学术水平。结果表明,福建农林大学的科研能力和学术水平在不断进步,但也存在一些问题。具体表现为SCI收录文献的数量和被引频次等呈明显增长趋势,有一定的合作国家和机构,但学院与类别分布不均衡,发文期刊质量有待提高。针对分析结果,提出进一步提升科研实力的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CI收录文献 科研分析 福建农林大学
下载PDF
福建农林大学图书馆试用数据库利用现状调查分析 被引量:2
20
作者 李冬梅 黄灵燕 +1 位作者 李庭波 刘田 《情报探索》 2013年第3期48-50,共3页
采用问卷调查法和访谈法相结合的方式,对福建农林大学图书馆试用数据库的使用情况,在教师、研究生、本科生中进行调查,分析目前师生对试用数据库使用率不高的原因,提出相应对策。
关键词 福建农林大学 大学图书馆 试用数据库 问卷调查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250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