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4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黄连解毒散超微粉有效成分小檗碱在家兔体内的药代动力学研究 被引量:17
1
作者 马玉芳 林雪玲 +3 位作者 俞道进 姚金水 黄小红 黄一帆 《中国农业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3期875-879,共5页
【目的】研究超微粉碎技术对黄连解毒散有效成分小檗碱的药代动力学影响。【方法】黄连解毒散分别制成超微粉和普通细粉,给家兔灌服,用HPLC法测定家兔体内小檗碱的血药浓度,血药浓度-时间数据经PKS(Pharmaceutical Kinetics Software)... 【目的】研究超微粉碎技术对黄连解毒散有效成分小檗碱的药代动力学影响。【方法】黄连解毒散分别制成超微粉和普通细粉,给家兔灌服,用HPLC法测定家兔体内小檗碱的血药浓度,血药浓度-时间数据经PKS(Pharmaceutical Kinetics Software)药代动力学分析软件处理,比较黄连解毒散超微粉和细粉中的小檗碱在家兔体内的药代动力学参数。【结果】黄连解毒散超微粉和细粉中小檗碱的药代动力学最佳模型均为一级吸收二室模型。其主要药动学参数分别是:吸收相半衰期(t1/2α)为1.08和1.33h,消除相半衰期(t1/2β)为28.72和23.56h,达峰时间(Tpeak)为1.480和1.934h,达峰浓度(Cmax)为0.0913和0.0565μg·ml-1,药时曲线下面积(AUC)为0.895和0.613(μg·ml-1)·h。与细粉比较,黄连解毒散超微粉达峰时间缩短;达峰浓度提高;药时曲线下面积增加。【结论】超微粉碎技术可以提高黄连解毒散有效成分小檗碱的生物利用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连解毒散 超微粉 小檗碱 药代动力学 生物利用度
下载PDF
猪精液碱性N-乙酰-β-D-氨基葡萄糖苷酶的纯化与酶学性质研究 被引量:10
2
作者 黄小红 罗忠宝 +1 位作者 李明伟 黄一帆 《中国农业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9期2843-2849,共7页
【目的】分离纯化猪精液碱性N-乙酰-β-D-氨基葡萄糖苷酶制剂,研究其理化性质。【方法】采用硫酸铵沉淀分级分离、DEAE-32阴离子交换柱层析、Sephadex G-100分子筛柱层析和CM-52阳离子交换柱层析方法,分离纯化猪精液的N-乙酰-β-D-氨基... 【目的】分离纯化猪精液碱性N-乙酰-β-D-氨基葡萄糖苷酶制剂,研究其理化性质。【方法】采用硫酸铵沉淀分级分离、DEAE-32阴离子交换柱层析、Sephadex G-100分子筛柱层析和CM-52阳离子交换柱层析方法,分离纯化猪精液的N-乙酰-β-D-氨基葡萄糖苷酶;采用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和SDS-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法进行纯度鉴定和酶分子量测定;采用聚丙烯酰胺等电聚焦圆盘电泳法测定酶的等电点。【结果】经分离纯化获得比活力为17606.15U·mg-1、纯化倍数为270.53倍的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纯的N-乙酰-β-D-氨基葡萄糖苷酶制剂。酶催化对-硝基苯-N-乙酰-β-D-氨基葡萄糖(pNP-NAG)水解的最适pH为5.5,最适温度为50℃。该酶在pH 3.0~8.9区域较稳定;在45℃以下处理30min,酶活力保持稳定。酶分子中亚基的分子量为58.03 kD,等电点为9.42。酶促反应动力学符合米氏双曲线方程,测得米氏常数Km为1.94mmol·L-1,最大反应速度Vm为27.53 μmol·L-1·min-1。酶催化pNP-NAG反应的活化能为88.73 kJ·mol-1。【结论】本试验选用的分离纯化的方法是可行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猪精液 N-乙酰-Β-D-氨基葡萄糖苷酶 分离纯化 酶学特性
下载PDF
穿心莲超微粉有效成分在家兔体内的药动学研究 被引量:7
3
作者 马玉芳 刘洪娜 +3 位作者 俞道进 李健 郑林列 黄一帆 《畜牧兽医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6期904-909,共6页
将穿心莲细粉和超微粉根据体质量以2 g.kg-1的剂量分别灌服家兔,HPLC法测定家兔体内穿心莲内酯和脱水穿心莲内酯的血药浓度,数据经PKS(Pharmaceutical Kinetics Software)药代动力学分析软件处理,比较穿心莲细粉和超微粉中2种成分的药... 将穿心莲细粉和超微粉根据体质量以2 g.kg-1的剂量分别灌服家兔,HPLC法测定家兔体内穿心莲内酯和脱水穿心莲内酯的血药浓度,数据经PKS(Pharmaceutical Kinetics Software)药代动力学分析软件处理,比较穿心莲细粉和超微粉中2种成分的药代动力学参数。结果如下:穿心莲细粉和超微粉中的穿心莲内酯和脱水穿心莲内酯在体内的代谢过程均符合一级吸收二室模型。与细粉相比,家兔灌服超微粉后,穿心莲内酯的药时曲线下面积(AUC)提高59.86%,达峰时间(Tpeak)提前7.14 min,达峰浓度(Cmax)增大0.60%;脱水穿心莲内酯的AUC提高124.64%,Tpeak提前1.433 min,Cmax增大88.34%。上述结果表明,穿心莲经超微粉碎后,可显著提高其有效成分穿心莲内酯和脱水穿心莲内酯的生物利用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穿心莲 超微粉 穿心莲内酯 脱水穿心莲内酯 药代动力学 生物利用度
下载PDF
中华绒螯蟹(Eriocheir sinensis)N-乙酰-β-D-氨基葡萄糖苷酶的分离纯化及性质的初步研究 被引量:12
4
作者 黄小红 陈宏惠 黄一帆 《水生生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4期563-569,共7页
本研究以中华绒螯蟹内脏为材料,经过硫酸铵沉淀分级分离、两次DEAE-32离子交换柱层析和Sephadex G-100分子筛柱层析纯化,获得比活力为4490.79U/mg、纯化倍数为28.07倍的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纯的N-乙酰-β-D-氨基葡萄糖苷酶制剂。酶分子... 本研究以中华绒螯蟹内脏为材料,经过硫酸铵沉淀分级分离、两次DEAE-32离子交换柱层析和Sephadex G-100分子筛柱层析纯化,获得比活力为4490.79U/mg、纯化倍数为28.07倍的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纯的N-乙酰-β-D-氨基葡萄糖苷酶制剂。酶分子中各亚基的分子量分别为121.219、8.63和73.48 kD,等电点为4.5。以对-硝基苯-N-乙酰-β-D-氨基葡萄糖为底物,进行酶催化底物水解的反应动力学研究,结果表明:酶催化底物反应的最适pH为5.5,最适温度为45℃。该酶在pH4.9—9.3区域或40℃以下处理30min,酶活力保持稳定。酶促反应动力学符合米氏双曲线方程,测得米氏常数Km为0.357 mmol/L,最大反应速度Vm为10.41μmol/L.min。酶催化pNP-β-D-GlcNAc反应的活化能为76.50kJ/mol。金属离子对酶的效应试验表明:Mg2+、Ca2+和Ba2+对酶活力没有影响。Na+对酶有激活作用,Li+、K+、Zn2+、Hg2+、Pb2+、Cu2+和Al3+对酶活力表现出不同程度的抑制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华绒螯蟹 N-乙酰-Β-D-氨基葡萄糖苷酶 分离纯化 动力学 稳定性
下载PDF
番鸭(Cairina moschata)睾丸N-乙酰-β-D-氨基葡萄糖苷酶的提取及性质研究 被引量:7
5
作者 王长康 黄一帆 +1 位作者 黄小红 陈宏惠 《畜牧兽医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6期552-557,共6页
以番鸭睾丸为材料,通过硫酸铵沉淀分级分离、DEAE-32离子交换柱层析和Sephadex G-100分子筛柱层析纯化,获得比活力为19.18 U/mg、纯化倍数为6.46倍的N-乙酰-β-D-氨基葡萄糖苷酶制剂。以对-硝基苯-N-乙酰-β-D-氨基葡萄糖为底物,研究酶... 以番鸭睾丸为材料,通过硫酸铵沉淀分级分离、DEAE-32离子交换柱层析和Sephadex G-100分子筛柱层析纯化,获得比活力为19.18 U/mg、纯化倍数为6.46倍的N-乙酰-β-D-氨基葡萄糖苷酶制剂。以对-硝基苯-N-乙酰-β-D-氨基葡萄糖为底物,研究酶催化底物水解的反应动力学。结果表明:酶的最适pH为5.6,该酶在pH3.0~7.6区域较稳定,而在pH>7.6能很快失活;酶的最适温度为55℃。当温度为80℃时,酶完全失活。在40℃以下处理30 min,酶活力保持稳定,高于45℃,酶稳定性较差。酶促反应动力学符合米氏双曲线方程,测得米氏常数Km为0.215 mmol/L,最大反应速度Vm为5.54μmol/L.min。酶催化pNP-β-D-GlcNAc反应的活化能为69.05kJ/mol。金属离子对酶的效应试验表明:高浓度的Na+和K+对酶有抑制作用;Mg2+对酶有轻度激活作用,Cu2+、Pb2+、Zn2+、Ca2+、Ba2+对酶活力有不同程度的抑制作用;Al3+对酶有抑制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番鸭 N-乙酰-βD-氨基葡萄糖苷酶 性质
下载PDF
黄连解毒散超微细粉中黄芩苷在家兔体内的药代动力学研究 被引量:3
6
作者 马玉芳 林雪玲 +3 位作者 俞道进 姚金水 黄小红 黄一帆 《畜牧兽医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2期1368-1372,共5页
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灌胃给予黄连解毒散超微细粉和细粉的家兔血浆中黄芩苷的浓度,血药浓度-时间数据经药代动力学分析软件(Pharmaceutical Kinetics Software,PKS)处理,比较黄连解毒散超微细粉和普通细粉中黄芩苷在家兔体内的药代... 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灌胃给予黄连解毒散超微细粉和细粉的家兔血浆中黄芩苷的浓度,血药浓度-时间数据经药代动力学分析软件(Pharmaceutical Kinetics Software,PKS)处理,比较黄连解毒散超微细粉和普通细粉中黄芩苷在家兔体内的药代动力学参数。结果如下:黄连解毒散超微细粉组、普通细粉组黄芩苷的药代动力学最佳模型均为二室开放模型。黄连解毒散超微细粉主要药动学参数:Ka=0.497 h-1,t1/2α=2.556 h,t1/2β=8.46 h,AUC0→∞=3.401μg.h/mL,Vd=6.752 L/kg,Tpeak=3.005 h,Cmax=0.311μg/mL;黄连解毒散普通细粉主要药动学参数:Ka=0.419 h-1,t1/2α=2.74 h,t1/2β=5.83 h,AUC0→∞=2.611μg.h/mL,Vd=12.890 L/kg,Tpeak=3.645 h,Cmax=0.215μg/mL。与细粉比较,黄连解毒散超微细粉中黄芩苷的相对生物利用度提高了30.26%。上述结果表明,黄连解毒散经超微粉碎后吸收相增大,可显著提高其有效成分黄芩苷的生物利用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连解毒散 超微细粉 黄芩苷 药代动力学 生物利用度
下载PDF
中药饲料添加剂对仔猪生长性能和免疫功能的影响 被引量:53
7
作者 马玉芳 刘建成 +3 位作者 黄一帆 乔建国 方金福 林国徐 《福建农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4期496-499,共4页
在基础日粮中添加2种不同精制的中药饲料添加剂,研究其对仔猪生长性能和免疫功能的影响.结果表明,中药饲料添加剂 和 均能有效地防止保育阶段的仔猪发生腹泻,改善其生长性能,并能促进免疫球蛋白(IgA、IgM、IgG)、补体(C3、C4)和白细胞介... 在基础日粮中添加2种不同精制的中药饲料添加剂,研究其对仔猪生长性能和免疫功能的影响.结果表明,中药饲料添加剂 和 均能有效地防止保育阶段的仔猪发生腹泻,改善其生长性能,并能促进免疫球蛋白(IgA、IgM、IgG)、补体(C3、C4)和白细胞介素-2的生成,增强机体免疫功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药饲料添加剂 仔猪 生长性能 免疫功能
下载PDF
几种重金属离子对中华绒螯蟹N-乙酰-β-D-氨基葡萄糖苷酶活力的影响 被引量:6
8
作者 黄小红 陈宏惠 +2 位作者 刘建昌 金艳冬 肖其韬 《水生生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6期850-855,共6页
本文研究了Cu2+、Pb2+、Zn2+和Ag+等重金属离子对中华绒螯蟹(Eriocheir sinensis)N-乙酰-β-D-氨基葡萄糖苷酶(NAGase)活力的影响。其结果表明:Cu2+、Pb2+和Zn2+对酶活力有不同程度的抑制作用,Cu2+和Zn2+对酶的抑制作用均表现为非竞争... 本文研究了Cu2+、Pb2+、Zn2+和Ag+等重金属离子对中华绒螯蟹(Eriocheir sinensis)N-乙酰-β-D-氨基葡萄糖苷酶(NAGase)活力的影响。其结果表明:Cu2+、Pb2+和Zn2+对酶活力有不同程度的抑制作用,Cu2+和Zn2+对酶的抑制作用均表现为非竞争性抑制类型,Cu2+和Zn2+对酶的抑制常数(KI)分别为1.25mmol/L和8.10mmo/L;Pb2+对酶的抑制作用表现为混合型抑制类型,其对酶的抑制常数KI与KIS分别为10.44mmol/L和2.18mmol/L。Ag+对酶的效应为先激活后抑制,其抑制作用表现为反竞争性抑制,Ag+对结合酶(ES)的抑制常数KIS为204.51mmol/L。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华绒螯蟹 N-乙酰-Β-D-氨基葡萄糖苷酶 酶活力 重金属离子 作用机理
下载PDF
日本沼虾(Macrobrachium nipponense)N-乙酰-β-D-氨基葡萄糖苷酶初步纯化及部分性质 被引量:13
9
作者 黄小红 王寿昆 +1 位作者 黄一帆 陈宏惠 《应用与环境生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6期804-808,共5页
以日本沼虾内脏为材料,通过硫酸铵沉淀分级分离、DEAE-32离子交换柱层析和Sephadex G-100分子筛柱层析纯化,获得比活力为3000Umg^-1、纯化倍数为8.88倍的N-乙酰-β-D-氨基葡萄糖苷酶制剂(NAGase).以对-硝基苯-N-乙酰-β-D-氨基葡... 以日本沼虾内脏为材料,通过硫酸铵沉淀分级分离、DEAE-32离子交换柱层析和Sephadex G-100分子筛柱层析纯化,获得比活力为3000Umg^-1、纯化倍数为8.88倍的N-乙酰-β-D-氨基葡萄糖苷酶制剂(NAGase).以对-硝基苯-N-乙酰-β-D-氨基葡萄糖为底物,研究酶催化底物水解的反应动力学,结果表明,酶的最适pH为6.0,最适温度为53℃.该酶在pH4.5—9.3区域较稳定,当pH〉9.3很快失活;在50℃以下处理30min,酶活力保持稳定,高于50℃,酶稳定性较差,75℃酶完全失活.酶促反应动力学符合米氏双曲线方程,测得米氏常数Km为0.165mmolL^-1,最大反应速度‰为6.55μmolL^-1min^-1.酶催化pNP-β-D-GlcNAc反应的活化能为63.55kJmol^-1.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日本沼虾 N-乙酰-β-D-氨基葡萄糖苷酶(NAGase) 分离纯化 性质
下载PDF
中国禽呼肠孤病毒番鸭分离株的纯化及其核酸与结构蛋白分析 被引量:10
10
作者 刘文兴 陈枝华 +1 位作者 游伟铭 吴宝成 《中国兽医科技》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12期10-14,共5页
将番鸭呼肠孤病毒国内分离株在番鸭成纤维细胞 (DEF)上克隆纯化 3次后 ,在鸡成纤维细胞 (CEF)上增殖 ,收获的细胞培养物经 3次冻融 ,采取差速离心、超速离心、非线性蔗糖密度梯度离心和脱糖处理相结合的方法进行提纯 ;对不同梯度区带的... 将番鸭呼肠孤病毒国内分离株在番鸭成纤维细胞 (DEF)上克隆纯化 3次后 ,在鸡成纤维细胞 (CEF)上增殖 ,收获的细胞培养物经 3次冻融 ,采取差速离心、超速离心、非线性蔗糖密度梯度离心和脱糖处理相结合的方法进行提纯 ;对不同梯度区带的蛋白提取物经电镜观察、毒价(TCID50 )和含毒量测定得到病毒纯化物 ;最后对病毒纯化物进行琼脂糖核酸电泳和SDS PAGE蛋白电泳分析。结果 ,核酸电泳得到 10条RNA带 ,分列呈“334”形式的 3组 ,其迁移率除M 3基因外无明显差异 ;蛋白电泳得到分子质量分别为 14 9.0、12 9.0、111.0、79.0、75 .0、5 0 .0、4 2 .0、39.0、37.0、35 .9、32 .0、2 9.0ku的 12条蛋白带 ,其中 5个蛋白的分子质量与参考株S1133相近。该分离株具有禽类呼肠孤病毒核酸和蛋白电泳图谱的共同特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核酸 纯化 蛋白电泳 结构蛋白 分离株 白带 E蛋白 番鸭 禽呼肠孤病毒 毒价
下载PDF
番鸭呼肠孤病毒感染对体液免疫功能的影响 被引量:5
11
作者 王全溪 吴宝成 +1 位作者 李国平 黄一帆 《中国农业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2期424-429,共6页
【目的】探讨番鸭呼肠孤病毒感染对体液免疫功能的影响。【方法】将60只5日龄健康番鸭,随机平均分为两组,分室隔离饲养。试验组雏鸭每只腿部肌肉注射番鸭呼肠孤病毒细胞毒0.2mL(0.01个TCID50=10-3.7558),对照组相同部位注射等量灭菌生... 【目的】探讨番鸭呼肠孤病毒感染对体液免疫功能的影响。【方法】将60只5日龄健康番鸭,随机平均分为两组,分室隔离饲养。试验组雏鸭每只腿部肌肉注射番鸭呼肠孤病毒细胞毒0.2mL(0.01个TCID50=10-3.7558),对照组相同部位注射等量灭菌生理盐水,每隔5d,应用组织化学法检测脾脏和法式囊中浆细胞数量,间接血凝法检测血清中禽流感抗体水平和放射免疫法检测血清中IL-2,IL-6含量的变化。【结果】番鸭感染呼肠孤病毒,法氏囊和脾脏中浆细胞数量试验组均比对照组少,在感染后15d达到最少,试验组极显著地低于对照组(P<0.01);同时,番鸭感染呼肠孤病毒可抑制禽流感抗体形成,感染后15d抗体水平最低,试验组极显著地低于对照组(P<0.01),此后又逐渐升高;血清中IL-2和IL-6的含量也在感染初期降低后又逐渐回升,感染后10d均达最低,试验组极显著地低于对照组(P<0.01)。【结论】番鸭呼肠孤病毒感染5日龄雏番鸭,通过破坏免疫器官(法氏囊,脾脏)中的浆细胞,降低了机体抗体形成能力,同时,也通过对免疫分子的影响反过来影响机体的体液免疫功能。提示,增强机体体液免疫功能是防制该病的一个途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番鸭呼肠孤病毒 体液免疫 浆细胞 IL-2 IL-6
下载PDF
猪血浆中去呋喃甲酰基头孢噻呋浓度的HPLC测定 被引量:7
12
作者 李长流 俞道进 +4 位作者 马玉芳 李健 徐敏祥 杨志民 黄一帆 《福建农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期58-62,共5页
建立了测定猪血浆中去呋喃甲酰基头孢噻呋(DFC)的高效液相色谱法(HPLC).血浆样品经DTE-磷酸缓冲液提取,过SPE小柱净化浓缩,甲醇洗脱,用XDB-C18色谱柱分离,流动相由乙腈(A)和0.1%三氟乙酸水溶液(B)组成.采用梯度洗脱:0 min为12%A和88%B,1... 建立了测定猪血浆中去呋喃甲酰基头孢噻呋(DFC)的高效液相色谱法(HPLC).血浆样品经DTE-磷酸缓冲液提取,过SPE小柱净化浓缩,甲醇洗脱,用XDB-C18色谱柱分离,流动相由乙腈(A)和0.1%三氟乙酸水溶液(B)组成.采用梯度洗脱:0 min为12%A和88%B,15 min为18%A和82%B,18 min为12%A和88%B,平衡至20 min.流速0.8 mL.min-1,波长266 nm.以DFC峰面积定量,浓度在0.25-40.0μg.mL-1时,其峰面积与浓度呈良好的线性关系,r2=0.9987,平均回收率为82.1%-87.4%,其日内和日间变异系数(RSD)分别为5.04%-8.58%和6.83%-9.34%.该方法适用于血浆中DFC的浓度测定和药代动力学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去呋喃甲酰基头孢噻呋 血浆浓度 高效液相色谱法
下载PDF
猪精液酸性N-乙酰-β-D-氨基葡萄糖苷酶的纯化及性质 被引量:2
13
作者 黄小红 罗忠宝 +2 位作者 黄一帆 陈欣颖 黄俊平 《应用与环境生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6期819-823,共5页
以杜洛克猪精液为材料,采用硫酸铵分级沉淀、DEAE-32阴离子交换柱层析和SephadexG-100分子筛柱层析纯化,获得纯化倍数为27.64、比活力为1773.25Umg-1的酸性N-乙酰-β-D-氨基葡萄糖苷酶纯酶制剂.经SDS-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法测定,纯酶两... 以杜洛克猪精液为材料,采用硫酸铵分级沉淀、DEAE-32阴离子交换柱层析和SephadexG-100分子筛柱层析纯化,获得纯化倍数为27.64、比活力为1773.25Umg-1的酸性N-乙酰-β-D-氨基葡萄糖苷酶纯酶制剂.经SDS-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法测定,纯酶两种亚基相对分子质量分别为129.13×103和62.24×103.对其酶学性质的研究结果表明,酶的等电点为5.10,最适pH值为5.5,最适温度为60℃.酶在pH3.6~9.2、温度10℃~55℃的范围内较稳定.以对硝基苯-N-乙酰-β-D-氨基葡萄糖苷(pNP-NAG)为底物,测得米氏常数Km为0.455mmolL-1,最大反应速度Vm为17.34μmolL-1min-1|活化能为41.70kJmol-1.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猪精液 酸性N-乙酰-β-D-氨基葡萄糖苷酶 纯化 酶学性质
下载PDF
番鸭呼肠孤病毒YB株σNS基因的克隆和序列分析 被引量:2
14
作者 吴异健 王劭 +1 位作者 黄一帆 吴宝成 《江西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期128-136,共9页
参考GenBank鸡正呼肠孤病毒(Avian reovirus,ARV)和番鸭呼肠孤病毒(Muscovy duck reovirns,DRV)σ非结构蛋白(σNS)基因序列设计合成1对引物,对番鸭呼肠孤病毒YB(DRV-YB)株σNS基因进行RT-PCR扩增,克隆到pMD18-T载体中,并对克隆产物进行... 参考GenBank鸡正呼肠孤病毒(Avian reovirus,ARV)和番鸭呼肠孤病毒(Muscovy duck reovirns,DRV)σ非结构蛋白(σNS)基因序列设计合成1对引物,对番鸭呼肠孤病毒YB(DRV-YB)株σNS基因进行RT-PCR扩增,克隆到pMD18-T载体中,并对克隆产物进行PCR鉴定和测序;DRV-YB株编码σNS的基因全长为1 191bp,其5’和3’端具有典型的禽正呼肠孤病毒的特征,开放阅读框从24~1 127位碱基,编码367个氨基酸残基。DRV-YB株与法国番鸭呼肠孤病毒89026(DRV-89026)株和鸡呼肠孤病毒S1133(ARV-S1133)株σNS基因核苷酸同源性分别为87.3%和76.5%;推导氨基酸同源性分别为94.8%和90.5%。进化树分析表明DRV-YB株σNS与DRV-89026株亲缘关系较近,处在番鸭呼肠孤病毒的分支上。分析发现DRV-YB株S组基因大小和编码蛋白与法国番鸭呼肠孤病毒89026、89330株S组一致,具有法国番鸭呼肠孤病毒89026、89330株S组的特征,而与ARVS1133、176等鸡源呼肠孤病毒差异较大。表明不同禽正呼肠孤病毒株S组基因的大小和编码同一蛋白的等位基因呈现多态性,自然界中禽正呼肠孤病毒不同毒株之间存在基因交换和基因重组现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番鸭呼肠孤病毒 σNS基因 克隆 序列分析
下载PDF
3种不同水源粪肠球菌耐药情况 被引量:2
15
作者 易秀丽 俞道进 黄一帆 《福建农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期92-95,共4页
为了解水环境中粪肠球菌对常用抗生素的耐药情况,从某校鱼塘、污水沟和模型池塘中共分离出99株粪肠球菌,采用美国临床实验室标准委员会(NCCLS)推荐的微量肉汤稀释法进行药敏试验.结果显示:污水沟分离菌的耐药率最高,其中红霉素、土霉素... 为了解水环境中粪肠球菌对常用抗生素的耐药情况,从某校鱼塘、污水沟和模型池塘中共分离出99株粪肠球菌,采用美国临床实验室标准委员会(NCCLS)推荐的微量肉汤稀释法进行药敏试验.结果显示:污水沟分离菌的耐药率最高,其中红霉素、土霉素、环丙沙星、氯霉素和氨苄西林的耐药率分别为89.3%、89.3%、82.1%、46.4%和32.1%,且多数对3-5种抗生素多重耐药;其次为鱼塘分离菌,耐药谱多为对1-2种抗生素同时耐药;模型池塘分离敏感菌较多;3处均未分离出万古霉素耐药粪肠球菌.提示不同水源粪肠球菌耐药情况与水源受抗生素污染程度存在联系,表明细菌耐药性监测及环境保护的重要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粪肠球菌 水环境 抗生素 耐药
下载PDF
禽呼肠孤病毒血清学相关性及S3基因序列同源性分析 被引量:1
16
作者 吴异健 梁英 +3 位作者 王劭 李文迹 李江森 吴宝成 《福建农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6期625-630,共6页
采用血清学交叉中和试验方法,分析了4株禽呼肠孤病毒株CL(鸡源禽呼肠孤病毒)、YH和YB(鸭源禽呼肠孤病毒)及S1133(禽呼肠孤病毒标准株)之间抗原的相互关系;并对CL株的S3基因进行克隆测序,用DNAsis和Prosis等分析软件进行序列比较及推导... 采用血清学交叉中和试验方法,分析了4株禽呼肠孤病毒株CL(鸡源禽呼肠孤病毒)、YH和YB(鸭源禽呼肠孤病毒)及S1133(禽呼肠孤病毒标准株)之间抗原的相互关系;并对CL株的S3基因进行克隆测序,用DNAsis和Prosis等分析软件进行序列比较及推导氨基酸序列分析.结果表明:4株禽呼肠孤病毒株之间具有共同的群特异抗原,但不同病毒株间存在中和抗原位点的不对称性;血清学相关性与S3基因序列及其推导的σB蛋白氨基酸序列同源性不一致,表明禽呼肠孤病毒诱导机体产生特异性中和抗体的病毒蛋白不止σB蛋白一个,σB氨基酸序列同源性与血清学相关性没有必然的直接联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禽呼肠孤病毒 交叉中和试验 S3基因
下载PDF
中药饲料添加剂对仔猪生长性能和免疫功能的影响 被引量:9
17
作者 马玉芳 刘建成 +3 位作者 黄一帆 乔建国 方金福 林国徐 《福建畜牧兽医》 2003年第z1期14-16,共3页
通过在基础日粮中添加2种不同精制中药饲料添加剂,研究其对仔猪生长性能和免疫功能的影响。选用45头平均体重为10kg左右的杜长大三元杂交断奶仔猪进行试验,试验分3组,分别为中药Ⅰ组(中药添加剂Ⅰ),中药Ⅱ组(中药添加剂Ⅱ),对照组(抗生... 通过在基础日粮中添加2种不同精制中药饲料添加剂,研究其对仔猪生长性能和免疫功能的影响。选用45头平均体重为10kg左右的杜长大三元杂交断奶仔猪进行试验,试验分3组,分别为中药Ⅰ组(中药添加剂Ⅰ),中药Ⅱ组(中药添加剂Ⅱ),对照组(抗生素、化学合成药物组),全程试验分保育Ⅰ阶段(23天)和保育Ⅱ阶段(30天),在每一阶段末期,分别采集血样测定血清免疫球蛋白(IgG、IgM、IgA)、补体(C3、C4)和白细胞介素-2(IL-2)的含量。结果如下:中药Ⅰ组、中药Ⅱ组平均体增重和日增重提高,料重比及腹泻率下降;血清免疫球蛋白、补体和白细胞介素-2的含量明显升高。以上结果表明,中药饲料添加剂Ⅰ和Ⅱ能有效地防止保育阶段的仔猪发生腹泻,改善生长性能,并能促进免疫球蛋白(IgA、IgM、IgG)、补体(C3、C4)和白细胞介素-2的生成,提高机体免疫功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草药添加剂 仔猪 日增重 料重比 腹泻率 免疫球蛋白 补体 白细胞介素-2
下载PDF
禽类呼肠孤病毒的分子生物学 被引量:8
18
作者 刘文兴 王劭 吴宝成 《畜牧兽医科技信息》 2004年第8期19-22,共4页
关键词 禽类 呼肠孤病毒 分子生物学 病毒特性
下载PDF
禽类呼肠孤病毒的分子生物学 被引量:2
19
作者 刘文兴 王劭 吴宝成 《福建畜牧兽医》 2004年第z1期10-12,共3页
  1病毒特性   禽类呼肠孤病毒(ARV)为呼肠孤病毒科正呼肠孤病毒属的成员,与哺乳类呼肠孤病毒相比较,一方面具有共同的理化特性和形态特征:病毒粒子呈二十面体、无囊膜、直径约为60~80 nm.病毒基因组由10个基因节段组成的dsRNA,...   1病毒特性   禽类呼肠孤病毒(ARV)为呼肠孤病毒科正呼肠孤病毒属的成员,与哺乳类呼肠孤病毒相比较,一方面具有共同的理化特性和形态特征:病毒粒子呈二十面体、无囊膜、直径约为60~80 nm.病毒基因组由10个基因节段组成的dsRNA,其核酸由双层蛋白质衣壳所包裹;另一方面自身还具有独特的生物学特性:(1)无血凝活性,能诱导细胞融合和多数毒株对自然宿主具有致病性.(2)血清学方法证实禽类呼肠孤病毒各毒株之间具有共同的群特异性抗原(与哺乳类RoeV无交叉抗原),但由于存在大量的交叉反应,有些群不能作为独立的血清型,故禽类呼肠孤病毒只能以抗原亚型存在.(3)通过对禽类呼肠孤病毒各代表株进行SDS-PAGE核酸电泳分析,禽类呼肠孤病毒的核酸电泳图谱明显有别于哺乳类呼肠孤病毒株,即使在禽类呼肠孤病毒株之间也存在明显的多态性,但目前尚未发现这种差异与血清型及致病性相关.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呼肠孤病毒 基因组 哺乳类 dsRNA 节段 衣壳 次要组分 ARV 呼吸道肠道孤儿病毒 RNA病毒 染色体组 基因编码 病毒株 禽类 源株
下载PDF
氨基酸对中华绒螯蟹N-乙酰-β-D-氨基葡萄糖苷酶活力的影响
20
作者 黄小红 陈宏惠 +2 位作者 金艳冬 艾启青 王寿昆 《应用与环境生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2期207-210,共4页
研究了12种氨基酸对中华绒螯蟹(Eriocheir sinensis)N-乙酰-β-D-氨基葡萄糖苷酶活力的影响.结果表明,在特定浓度范围内,甘氨酸(L-Gly)、缬氨酸(L-Val)、丙氨酸(L-Ala)、苯丙氨酸(L-Phe)、苏氨酸(L-Thr)和丝氨酸(L-Ser)对酶活力没有显... 研究了12种氨基酸对中华绒螯蟹(Eriocheir sinensis)N-乙酰-β-D-氨基葡萄糖苷酶活力的影响.结果表明,在特定浓度范围内,甘氨酸(L-Gly)、缬氨酸(L-Val)、丙氨酸(L-Ala)、苯丙氨酸(L-Phe)、苏氨酸(L-Thr)和丝氨酸(L-Ser)对酶活力没有显著影响,而蛋氨酸(L-Met)、天冬酰胺(L-Gln)、脯氨酸(L-Pro)、精氨酸(L-Arg)、组氨酸(L-His)和赖氨酸(L-Lys)对酶活力有不同程度的抑制作用.L-Pro、L-Arg和L-Lys使酶活力下降50%时抑制剂浓度(IC50)分别为450、20、85mmolL-1.L-Pro对酶的抑制表现为可逆非竞争性类型,对酶的抑制常数KI为702.87mmolL-1.L-Arg、L-His和L-Lys对酶的抑制均表现为可逆反竞争性类型,对酶的抑制常数KIS分别为2.19、85.81、10.23mmolL-1.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华绒螯蟹 N-乙酰-Β-D-氨基葡萄糖苷酶 酶活力 氨基酸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