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2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茶叶含水率近红外在线快速测定及其应用研究 被引量:14
1
作者 陈寿松 郑功宇 +3 位作者 金心怡 郝志龙 叶秋萍 赖智龙 《茶叶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4期337-343,共7页
研究一种茶叶含水率在线快速无损测定技术的实现方法。以国标法为对照,探明茶叶输送带动静状态、摊叶厚度、测量高度、茶叶等级等因素对测定茶叶含水率精确度的影响。结果表明:不同摊叶厚度、茶叶等级和CK条件下数据测定值差异显著,动... 研究一种茶叶含水率在线快速无损测定技术的实现方法。以国标法为对照,探明茶叶输送带动静状态、摊叶厚度、测量高度、茶叶等级等因素对测定茶叶含水率精确度的影响。结果表明:不同摊叶厚度、茶叶等级和CK条件下数据测定值差异显著,动静态和不同测量高度差异不显著;最佳测定参数为:茶叶输送带速度为0.8 m·s-1、茶样应100%覆盖输送带,并且必须避免外界光线直射到茶样,摊叶厚度为(20±5)mm、测量高度为(250±50)mm;不同等级的茶样设定不同检测通道,可使测定结果更为精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茶叶 含水率 近红外 在线 影响因素
下载PDF
光对茶树生产与茶叶品质影响及其应用研究进展 被引量:15
2
作者 俞少娟 王婷婷 +2 位作者 陈寿松 林宏政 金心怡 《福建茶叶》 北大核心 2016年第5期3-5,共3页
光是茶叶生产加工过程中"温、湿、风、光"等重要环境影响因子之一,对茶树生长发育及茶叶品质起到举足轻重的作用。本文综述了光调控对茶树代谢、茶叶加工品质影响的研究现状,LED光在茶树栽培育种及茶叶加工等领域中的应用,展... 光是茶叶生产加工过程中"温、湿、风、光"等重要环境影响因子之一,对茶树生长发育及茶叶品质起到举足轻重的作用。本文综述了光调控对茶树代谢、茶叶加工品质影响的研究现状,LED光在茶树栽培育种及茶叶加工等领域中的应用,展望了LED光调控技术在未来茶叶生产加工中的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光调控 机制 品质 LED 进展
下载PDF
福建乌龙茶加工设备研究进展 被引量:6
3
作者 郭雅玲 赖凌凌 《中国农机化》 北大核心 2012年第4期28-30,共3页
在简要回顾福建乌龙茶主要加工设备从上世纪70年代至本世纪初发展状况的基础上,总结和分析了近年来乌龙茶加工设备在试验研究、项目成果、专利申请等方面的特点,以期对今后乌龙茶加工设备的发展方向提供依据与参考。
关键词 乌龙茶 加工设备 研究进展
下载PDF
食品流通许可制度在福建省茶叶经营中的应用现状分析
4
作者 郭雅玲 赖凌凌 《食品安全质量检测学报》 CAS 2013年第3期966-970,共5页
本文概括了食品流通许可制度的要求和特点,分析了福建省茶叶流通许可证的应用现状。全省各市、县均有涉茶经营者,以武夷山市、福州市和泉州市的数量居多,安溪县的涉茶者数量突出;指出了存在的问题是各茶区发展不平衡、品牌建设不足、龙... 本文概括了食品流通许可制度的要求和特点,分析了福建省茶叶流通许可证的应用现状。全省各市、县均有涉茶经营者,以武夷山市、福州市和泉州市的数量居多,安溪县的涉茶者数量突出;指出了存在的问题是各茶区发展不平衡、品牌建设不足、龙头企业和农民专业合作社的数量少及缺乏模范带头作用。提出了为茶叶经营者今后能够顺利实施食品流通许可制度的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茶叶 福建省 食品流通许可制度
原文传递
铝对茶叶主要化学品质影响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10
5
作者 郑功宇 陈寿松 +1 位作者 苏培凌 李丹 《茶叶科学技术》 2013年第3期1-5,10,共6页
本文介绍了茶树中铝的含量和分布、茶树对铝的吸收和运输,重点综述了国内外学者在铝对茶叶中茶多酚、儿茶素类物质、咖啡碱、氨基酸、维生素C、黄酮类化合物、可溶性总糖、香气和叶绿素等主要化学品质成分影响的研究进展,并提出以下建议... 本文介绍了茶树中铝的含量和分布、茶树对铝的吸收和运输,重点综述了国内外学者在铝对茶叶中茶多酚、儿茶素类物质、咖啡碱、氨基酸、维生素C、黄酮类化合物、可溶性总糖、香气和叶绿素等主要化学品质成分影响的研究进展,并提出以下建议:应在茶树耐铝、抗铝机制方面开展深入研究;对铝在茶树体内的跟踪研究;对主要化学品质成分构成的微观再现研究;对不同茶类引起铝作用差异的研究;茶叶中铝对人体影响恰当的安全性评估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茶叶 化学品质 研究进展
下载PDF
茶叶精加工过程中粉尘问题的研究探讨 被引量:6
6
作者 郑功宇 陈寿松 +1 位作者 李丹 苏培凌 《中国茶叶加工》 2014年第1期35-39,45,共6页
综述了茶尘的定义与特性,以粉尘的形成机理和影响因素为基础,结合茶叶精加工过程的各个设备,详细分析了茶尘的形成和潜在危害,并提出以下建议:深入开展茶尘的物性研究,进行管道倾斜度、输送带速度、门窗等的合理设计;八字防控措施应根... 综述了茶尘的定义与特性,以粉尘的形成机理和影响因素为基础,结合茶叶精加工过程的各个设备,详细分析了茶尘的形成和潜在危害,并提出以下建议:深入开展茶尘的物性研究,进行管道倾斜度、输送带速度、门窗等的合理设计;八字防控措施应根据实际情况有所取舍,重点从技术革新和通风除尘进行研究,特别是加工工艺的优化和除尘设备的革新;结合茶叶精加工过程,实现在线动态监测,匹配适宜的除尘设备;政府相关部门应及时配套有针对性的茶尘控制规范。为开展茶叶精加工过程茶尘的控制研究提供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茶叶精加工 茶尘 危害 控制 研究
下载PDF
白茶散茶与茶饼在色泽、滋味及香气组分上的差异研究 被引量:11
7
作者 林宏政 李鑫磊 +3 位作者 周泳锋 张妍 郝志龙 金心怡 《食品工业科技》 CAS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5期207-214,共8页
为探明压饼工艺对白茶品质的影响,本文以白牡丹散茶为原料制成白牡丹茶饼,比较了压饼工艺前后白茶散茶与茶饼之间在干茶色泽、滋味及香气组分上的差异。结果表明,散茶色泽鲜绿、滋味浓、香气以嫩香为主,而茶饼色泽黄、滋味浓醇、香气以... 为探明压饼工艺对白茶品质的影响,本文以白牡丹散茶为原料制成白牡丹茶饼,比较了压饼工艺前后白茶散茶与茶饼之间在干茶色泽、滋味及香气组分上的差异。结果表明,散茶色泽鲜绿、滋味浓、香气以嫩香为主,而茶饼色泽黄、滋味浓醇、香气以果香与甜香为主。与散茶相比,茶饼色泽的红绿度(a~*)极显著(p<0.01)增加,干茶色泽变红;总叶绿素、叶绿素a和b含量均极显著(p<0.01)降低;水浸出物、茶多酚、黄酮与"茶三素"含量显著(p<0.05)降低,而氨基酸、可溶性糖含量显著(p<0.05)提高,引起酚氨比极显著(p<0.01)降低。与散茶相比,茶饼中醇类香气总量和香叶醇组分相对含量降低9%左右,而芳樟醇氧化物、烯类、酮类、酯类和杂氧化合物香气平均相对总量分别增加1.86%、1.89%、1.87%、3.42%和0.83%;香气组分主成分分析得出,茶饼香气质量综合得分比散茶高4~7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白茶 茶饼 色泽 滋味 香气 感官品质
下载PDF
利用计算机视觉研究白茶加工中色泽的变化 被引量:10
8
作者 郝志龙 赵爱凤 +2 位作者 金心怡 谭智峰 江丽萍 《福建农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3期325-329,共5页
利用计算机视觉技术把茶叶色泽指标的模拟量转换成数字量,研究白茶加工中色泽的变化.确定采集的图像文件大小为1.0 MB,光照条件为明亮的室内开闪光灯,摊叶量保证覆盖底板颜色.并采用改进后的H IS模型研究白茶加工中茶叶色泽的变化,结果... 利用计算机视觉技术把茶叶色泽指标的模拟量转换成数字量,研究白茶加工中色泽的变化.确定采集的图像文件大小为1.0 MB,光照条件为明亮的室内开闪光灯,摊叶量保证覆盖底板颜色.并采用改进后的H IS模型研究白茶加工中茶叶色泽的变化,结果表明,加工过程茶叶色泽变暗,色调由鲜绿色向棕褐色转变,不同萎凋方式萎凋叶的色调存在差异.明度总体上呈下降趋势,表明茶叶颜色逐渐变暗,而空调萎凋叶的色泽较亮.萎凋叶饱和度先降后升,表明茶叶颜色先退色后加深.空调萎凋叶饱和度较高,毛茶色泽差异不明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计算机视觉 白茶 加工 色泽变化
下载PDF
特种茉莉花茶及其品质影响因素的研究现状 被引量:5
9
作者 郭雅玲 赖凌凌 +2 位作者 刁鑫 欧阳晶晶 廖泽明 《食品安全质量检测学报》 CAS 2017年第1期156-162,共7页
随着消费水平的日益提高,特种茉莉花茶已成为茉莉花茶市场的新宠。本文对现有特种茉莉花茶的产品和特点进行了总结,并对影响特种茉莉花茶品质的形状特征、窨制方法(传统窨制、增湿连窨、隔离窨花等)、窨制参数(水分、温度、配花量等)等... 随着消费水平的日益提高,特种茉莉花茶已成为茉莉花茶市场的新宠。本文对现有特种茉莉花茶的产品和特点进行了总结,并对影响特种茉莉花茶品质的形状特征、窨制方法(传统窨制、增湿连窨、隔离窨花等)、窨制参数(水分、温度、配花量等)等因素研究现状进行了阐述。特种茉莉花茶具有独特的外形、鲜灵持久的花香和鲜醇爽口的滋味,销量和价格均日渐上涨,然而,对其加工工艺的研究多以生产经验为主,理论基础较薄弱。为此,本文提出了应针对特种茉莉花茶的理化性状,加强其窨花理论的系统化研究,同时重视对老化茉莉花园的改造和新品种茉莉花的选育工作,从而促进特种茉莉花茶可持续健康发展的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特种茉莉花茶 增湿连窨 隔离窨花 通花 水分 堆温 配花量
原文传递
化学指纹图谱在茶叶品质鉴定与控制上的应用 被引量:19
10
作者 郝志龙 金心怡 +3 位作者 江丽萍 黄毅彪 张艳丽 林燕萍 《亚热带农业研究》 2009年第1期60-63,共4页
分析了建立茶叶品质化学指纹图谱的必要性;结合化学指纹图谱的建立原理和方法,探讨了其在茶叶品质鉴定与调控上的应用,以期获取茶叶品质的综合信息——茶叶品质化学指纹图谱,通过定量与定性分析相结合,实现茶叶质量控制。
关键词 茶叶 指纹图谱 品质鉴定 质量控制
下载PDF
闽南乌龙茶加工工艺研究进展 被引量:16
11
作者 郭雅玲 赖凌凌 《热带作物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6期1142-1147,共6页
福建省作为全国乌龙茶主产区之一,具有悠久的产制历史和成熟的加工技术。近年来,随着乌龙茶产品的日益热销,福建乌龙茶的加工技术和产品种类更是快速发展和多样化。本文以闽南产区的乌龙茶为对象,对闽南乌龙茶主要加工工序(萎凋、做青... 福建省作为全国乌龙茶主产区之一,具有悠久的产制历史和成熟的加工技术。近年来,随着乌龙茶产品的日益热销,福建乌龙茶的加工技术和产品种类更是快速发展和多样化。本文以闽南产区的乌龙茶为对象,对闽南乌龙茶主要加工工序(萎凋、做青、造型、干燥等)从20世纪80年代至今在品质控制方面的研究发展进行梳理,总结了其优化参数、探索机理、现代技术运用和新工序研发等4大特点,以期为闽南乌龙茶工艺品质控制的进一步研究提供依据,同时建议今后应关注按品种特性对现有工艺品质理论和成果进行整合、加强新工艺品质的基础理论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闽南乌龙茶 加工工艺 品质控制 进展
下载PDF
乌龙茶加工产业研究进展 被引量:6
12
作者 郭雅玲 赖凌凌 +1 位作者 廖泽明 林瑜玲 《热带作物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期208-212,共5页
概述了2012、2013年度国内外乌龙茶加工产业在工艺、工艺诱导的理化基础、设备的改良和创新等方面的研究进展,提出了深化做青、焙火、贮藏等工艺参数的探索、传统与新兴乌龙茶产区间工艺的交流和创新以及工艺判别分析方法的应用等展望。
关键词 乌龙茶 加工产业 研究进展
下载PDF
福建茶产业五十年发展历程和发展对策 被引量:8
13
作者 陈洪德 潘东明 刘宜渠 《福建农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6年第1期37-42,共6页
从1952-2002年福建茶叶总产量、面积、单产、主要茶类产量等数据变化入手,分析了福建茶叶经营体制的变迁和福建茶叶目标市场的变化情况,提出了福建茶业发展的主要对策:(1)实施积极的农业政策;(2)提高农业生产力。
关键词 福建茶业 发展历程 对策
下载PDF
福建红茶产业优势与发展思考 被引量:8
14
作者 廖泽明 黄雅雯 郭雅玲 《福建茶叶》 北大核心 2017年第3期1-3,共3页
福建省茶叶种植生产历史悠久,茶文化底蕴丰厚。红茶产业已发展成为福建茶产业的中流砥柱。继"金骏眉"创制后,福建红茶产业迎来快速发展的黄金时期,掀起国内红茶热潮,同时也面临着诸多挑战。本文通过对福建红茶产业进行SWOT分... 福建省茶叶种植生产历史悠久,茶文化底蕴丰厚。红茶产业已发展成为福建茶产业的中流砥柱。继"金骏眉"创制后,福建红茶产业迎来快速发展的黄金时期,掀起国内红茶热潮,同时也面临着诸多挑战。本文通过对福建红茶产业进行SWOT分析,提出健全生产模式、加快现代化茶园建设、筛选优化地方茶种的推广种植及工艺优化、发展福建茶叶产品信息化网络贸易平台的发展思考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福建 红茶产业 SWOT 发展建议
下载PDF
特种茉莉花茶窨制过程中化学成分变化的分析研究 被引量:14
15
作者 赖凌凌 《食品安全质量检测学报》 CAS 2018年第2期306-312,共7页
目的探究特种茉莉花茶四窨之后各窨次化学成分和感官品质的变化。方法测定6种福州特种茉莉花茶(条形、松针形、扁针形、卷条形、圆形、束形)四窨次之后茶坯的水浸出物、茶多酚、游离氨基酸、酚氨比、咖啡碱、黄酮类化合物含量及其茶汤... 目的探究特种茉莉花茶四窨之后各窨次化学成分和感官品质的变化。方法测定6种福州特种茉莉花茶(条形、松针形、扁针形、卷条形、圆形、束形)四窨次之后茶坯的水浸出物、茶多酚、游离氨基酸、酚氨比、咖啡碱、黄酮类化合物含量及其茶汤的电导率和色度值。结果各花色特种茉莉花茶间窨制时各项指标存在差异;随着窨次的增加,咖啡碱含量的变化较小,其余化学成分的变化较大且趋势因花色而异。结论不同花色特种茉莉花茶茶坯的外形、茶树品种、采摘嫩度和加工工艺等决定了其化学成分含量及其窨制过程中的变化趋势不完全相同,可为窨花工艺提供理论基础和技术指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特种茉莉花茶 窨花 化学成分 电导率 色度值 感官品质
原文传递
人工味觉系统在茶叶品质评价中的应用进展 被引量:2
16
作者 郭雅玲 赖凌凌 《热带作物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6期1192-1199,共8页
综述人工味觉系统在茶叶感官品质评价中的应用进展,主要包括茶类区分、品质相关性分析、品质定量分析等,并提出ATS(Artificial taste systems)在茶汤预处理标准化、传感器稳定性和灵敏度的提高、模式识别技术的开发等方面的发展前景。
关键词 电子舌 人工味觉系统 茶叶品质评价 进展
下载PDF
白茶香气及萎凋工艺对其形成影响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19
17
作者 俞少娟 李鑫磊 +1 位作者 王婷婷 金心怡 《茶叶通讯》 2015年第4期14-18,共5页
综述了白茶香气特征及其提取制备技术,分析了不同品类、不同年份白茶香气组分以及萎凋过程对白茶香气形成的影响,阐述了白茶香气的前体物质及酶转化对白茶香气形成机理,为深入研究白茶香气、提升白茶萎凋技术提供借鉴。
关键词 白茶 香气 萎凋 影响因素 进展
下载PDF
武夷岩茶做青智能控制系统试验研究 被引量:2
18
作者 邹锋扬 金心怡 +2 位作者 苏益平 刘江平 黄毅彪 《中国茶叶》 2011年第12期14-17,共4页
本试验采用武夷岩茶品种福建水仙和肉桂为原料,进行两批次试验,以人工控制做青方法为对照,研究了智能控制做青方法对武夷岩茶做青过程中生理生化变化及毛茶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智能做青控制系统运行正常,智能做青的青叶水浸出物、茶... 本试验采用武夷岩茶品种福建水仙和肉桂为原料,进行两批次试验,以人工控制做青方法为对照,研究了智能控制做青方法对武夷岩茶做青过程中生理生化变化及毛茶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智能做青控制系统运行正常,智能做青的青叶水浸出物、茶多酚、氨基酸、儿茶素总量和黄酮类总量均与人工控制做青无显著差异,毛茶品质相近。智能做青具有降低劳动强度,提高武夷岩茶品质稳定性,实现武夷岩茶的标准化、规模化、智能化生产等优点,推广应用前景广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武夷岩茶 做青 智能控制 生理生化 毛茶品质
下载PDF
福建乌龙茶产业现状 被引量:4
19
作者 郭雅玲 赖凌凌 《中国茶叶》 2012年第6期8-9,共2页
一、现状及特点 1.产区不断扩大,产品凸显区域特色 福建省地处东南沿海,气候、地理环境等自然条件十分适宜乌龙茶茶树品种的生长,同时又是乌龙茶产制技术的发源地。长久以来,福建乌龙茶的传统产区主要在以安溪为中心的闽南产区和以武... 一、现状及特点 1.产区不断扩大,产品凸显区域特色 福建省地处东南沿海,气候、地理环境等自然条件十分适宜乌龙茶茶树品种的生长,同时又是乌龙茶产制技术的发源地。长久以来,福建乌龙茶的传统产区主要在以安溪为中心的闽南产区和以武夷山为中心的闽北产区共18个县(市、区),国家质检总局分别于2002年和2006年规定"武夷岩茶"和"安溪铁观音"为地理标志产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福建乌龙茶 产业现状 安溪铁观音 国家质检总局 区域特色 东南沿海 茶树品种 地理环境
下载PDF
一种新型茶叶低温真空干燥技术 被引量:7
20
作者 林宏政 郝志龙 +1 位作者 刘伟 金心怡 《福建茶叶》 2013年第2期11-14,共4页
本文针对南方高温高湿天气如何更好保持清香型乌龙茶"三绿"特性,探讨了一种新的低温真空干燥技术。阐述了该技术研究进展和原理,新型低温真空干燥关键工艺技术,并对其存在的问题及未来可能发展趋势进行了分析与展望。
关键词 低温真空干燥 热风干燥 真空冷冻干燥 清香型乌龙茶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