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19篇文章
< 1 2 2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福建农林大学风景园林与艺术学院绘画作品选登
1
作者 陈淑芳 《编辑之友》 CSSCI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0期F0003-F0003,共1页
下载PDF
福建农林大学风景园林与艺术学院团委:开展“四绘行动”,践行美育浸润
2
作者 《福建青年》 2024年第4期30-30,共1页
近几年,福建农林大学风景园林与艺术学院团委(以下简称学院团委)持续实施“四绘行动”美育活动品牌建设,在艺术教育中融入思想政治教育,以“绘奉献”“绘创意”“绘文化”“绘未来”践行美育浸润行动,推动团学活动与专业学习、教学实践... 近几年,福建农林大学风景园林与艺术学院团委(以下简称学院团委)持续实施“四绘行动”美育活动品牌建设,在艺术教育中融入思想政治教育,以“绘奉献”“绘创意”“绘文化”“绘未来”践行美育浸润行动,推动团学活动与专业学习、教学实践、人才培养的深度融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团学活动 思想政治教育 风景园林 深度融合 福建农林大学 人才培养 教学实践 美育活动
原文传递
基于“OBE+DoPBL+大数据”的风景园林专业教学改革研究与实践——以福建农林大学为例 被引量:1
3
作者 任维 李房英 +2 位作者 李霄鹤 林立 闫晨 《丽水学院学报》 2023年第6期115-123,共9页
基于“四新”建设、“双万计划”及“双一流”建设等时代背景,以福建农林大学风景园林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为对象开展教学改革研究与实践。研究引入OBE成果导向教育、DoPBL产生式学习、大数据等理念与模式,在梳理当前风景园林本科... 基于“四新”建设、“双万计划”及“双一流”建设等时代背景,以福建农林大学风景园林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为对象开展教学改革研究与实践。研究引入OBE成果导向教育、DoPBL产生式学习、大数据等理念与模式,在梳理当前风景园林本科专业建设背景与要求的基础上,厘清了基于“OBE+DoPBL+大数据”的教育教学改革思路。本研究从明确教育目标、优化课程体系等方面,初步完成了新型风景园林一流本科专业教育教学体系及其持续改进模式的研究与实践,以期进一步有效提升风景园林本科专业人才培养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风景园林教育 OBE DoPBL 大数据 教学改革
下载PDF
辅导员视域下艺术设计类贫困学生资助育人工作研究——以福建农林大学为例
4
作者 王晓娴 《内江科技》 2024年第6期5-6,共2页
资助育人属于“十大”育人体系之一,是辅导员工作的重要一环。本文依托于福建农林大学艺术设计类专业贫困生的资助育人实况,从辅导员的角度出发,总结辅导员在资助育人工作中的角色定位,分析概括高校艺术设计类贫困生的特征,对当前该类... 资助育人属于“十大”育人体系之一,是辅导员工作的重要一环。本文依托于福建农林大学艺术设计类专业贫困生的资助育人实况,从辅导员的角度出发,总结辅导员在资助育人工作中的角色定位,分析概括高校艺术设计类贫困生的特征,对当前该类学生资助工作面对的困境进行总结,并探索辅导员在艺术设计类贫困生资助育人提升的路径,以期实现资助育人实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资助育人 艺术设计类 育人体系 辅导员工作 学生资助工作 育人实效 福建农林大学 角色定位
下载PDF
基于微气候的校园绿地优化设计分析——以福建农林大学为例
5
作者 郑国睿 王孙添 +2 位作者 林歆雅 王敏华 徐涵 《城市建筑》 2024年第14期112-114,共3页
随着高校招生规模的扩大和城市化进程的不断推进,大学校园绿地周围建筑密度增加,城市热岛效应、空气污染等微气候问题日益严重。然而,以往校园绿地的建设往往局限于功能和美学,忽视了对微气候的调节能力。因此,本研究以福建农林大学为例... 随着高校招生规模的扩大和城市化进程的不断推进,大学校园绿地周围建筑密度增加,城市热岛效应、空气污染等微气候问题日益严重。然而,以往校园绿地的建设往往局限于功能和美学,忽视了对微气候的调节能力。因此,本研究以福建农林大学为例,开展校园绿地优化设计研究。文章以福建农林大学(旗山校区)5个典型校园绿地为例,采用植被、铺砖、水体和微地形4种设计策略,进行针对性优化设计,最后借助ENVI-met数值模拟验证优化设计前后的微气候改善效果,以增强设计方案的合理性和科学性,为校园微气候的建设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气候 校园绿地 优化设计
下载PDF
基于风景园林本科就业偏好影响的课程改革研究——以福建农林大学风景园林专业为例 被引量:1
6
作者 郑智聪 黄河 《高教学刊》 2022年第S01期139-142,共4页
该文通过设计问卷调查与数理统计分析本校风景园林专业毕业生在就业偏好与趋势的关注点和特点,探索影响本专业毕业生就业偏好的关键因素与各权重,构建就业偏好综合评价模型,以期发现教学及人才培养与就业中存在的问题,为后期专业课程的... 该文通过设计问卷调查与数理统计分析本校风景园林专业毕业生在就业偏好与趋势的关注点和特点,探索影响本专业毕业生就业偏好的关键因素与各权重,构建就业偏好综合评价模型,以期发现教学及人才培养与就业中存在的问题,为后期专业课程的改革,创新教学体系的构建与高水平人才的培养提供一定的理论手段与借鉴思路,从而为高等教育发展、改革及政策制定提供可靠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风景园林 就业偏好 评价模型 专业课程改革 高等教育发展
下载PDF
“新工科”背景下基于PDCA和OBE的风景园林一流本科专业高质量教学保障体系建设
7
作者 李霄鹤 朱里莹 +2 位作者 黄河 李房英 任维 《安徽建筑》 2024年第10期111-112,123,共3页
“新工科”的提出,掀起了一轮高等教育的“质量革命”,而构建动态、循环控制的本科专业高质量教学保障体系是应对不同时代、不同社会需求下稳步提升高校专业教学质量的教学保障。文章以福建农林大学风景园林一流本科专业为例,首先分析了... “新工科”的提出,掀起了一轮高等教育的“质量革命”,而构建动态、循环控制的本科专业高质量教学保障体系是应对不同时代、不同社会需求下稳步提升高校专业教学质量的教学保障。文章以福建农林大学风景园林一流本科专业为例,首先分析了PDCA循环理论和OBE理论运用于本科高质量教学保障体系构建的思路;其次融合PDCA理论的计划(Plan)、执行(Do)、检查(Check)和处理(Action)四个环节,构建风景园林一流本科专业高质量教学保障体系框架;最后重点从培养方案优化、教师团队教学能力提升、健全教学监管和整改制度等方面提出了教改措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风景园林 本科专业高质量教学保障体系 PDCA理论 改革措施
下载PDF
植物景观设计在风景园林中的应用策略探析
8
作者 肖钰婷 张业强 +2 位作者 吴小刚 石荣智 翁理辉 《园艺与种苗》 CAS 2024年第9期47-49,共3页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对衣、食、住、行的质量追求越来越高。城市居民生活节奏加快,长期处在钢筋混凝土建筑中,生活环境单调。风景园林可为居民提供放松的场所。做好植物景观设计可以提升园林的观赏性,营造自然舒适的环境,同时...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对衣、食、住、行的质量追求越来越高。城市居民生活节奏加快,长期处在钢筋混凝土建筑中,生活环境单调。风景园林可为居民提供放松的场所。做好植物景观设计可以提升园林的观赏性,营造自然舒适的环境,同时运用植物本身的色彩营造和谐的自然景色,可创造一个舒适的休闲环境。因此,需要重视植物景观设计的合理性与有效性。该文分析了植物景观的特点和作用及植物景观设计在风景园林中的应用现状和策略,以供相关人员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植物景观设计 风景园林 应用
下载PDF
校园景观空间冬季微气候分析和热舒适研究--以福建农林大学为例 被引量:1
9
作者 董雨琴 宁春娇 +2 位作者 杨喻明 彭兆翔 黄启堂 《江苏林业科技》 2022年第3期15-21,共7页
为探讨湿热地区校园冬季不同景观空间小气候和人群热舒适情况,在福建农林大学选取6个典型空间(竹林、中华园草坪、创新楼绿地、西门广场、金山路和观音湖小路),实地开展小气候监测及问卷调查,在3个测试日中共得到调查问卷302份(有效率为... 为探讨湿热地区校园冬季不同景观空间小气候和人群热舒适情况,在福建农林大学选取6个典型空间(竹林、中华园草坪、创新楼绿地、西门广场、金山路和观音湖小路),实地开展小气候监测及问卷调查,在3个测试日中共得到调查问卷302份(有效率为95.27%)。分析比较不同景观空间的小气候差异,并依据调查结果,运用热舒适评价指标,评价不同景观空间的热舒适度。结果表明:草坪空间在冬季表现出较好的热舒适度,竹林空间和建筑中庭空间(创新楼绿地)最不舒适;研究表明,近半数人希望冬季气温升高,风速减小,太阳辐射增大;采用回归分析法计算得出,冬季校园人体热感觉适中的生理等效温度(PET)为17.3℃,热感觉适中的PET范围在15.7—18℃;热舒适的PET范围为17.9—23.1℃;80%的人群热可接受率所对应的PET≥16.2℃。该研究结果为优化校园景观空间的规划设计和后期管理提出了参考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校园景观空间 冬季 微气候 生理等效温度 热舒适度
下载PDF
新文科下农林类院校数字媒体艺术专业特色的路径构建
10
作者 林荔丹 邱蔓莉 《艺术家》 2024年第4期98-100,共3页
教育部办公厅在2019年4月印发的《关于实施一流本科专业建设“双万计划”的通知》中正式提出“新文科”建设。数字媒体艺术专业融合了艺术和技术学科,同时交叉了媒体传播专业理论,天然拥有新文科所强调的交叉融合性特征。因此,在新文科... 教育部办公厅在2019年4月印发的《关于实施一流本科专业建设“双万计划”的通知》中正式提出“新文科”建设。数字媒体艺术专业融合了艺术和技术学科,同时交叉了媒体传播专业理论,天然拥有新文科所强调的交叉融合性特征。因此,在新文科建设背景下,农林类院校应努力培养一批兼具人文精神和乡土情怀的数字媒体艺术专业人才。一、农林类院校数字媒体艺术专业的发展概况(一)农林类院校数字媒体艺术专业的现状随着互联网、游戏、元宇宙等行业的快速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林类院校 教育部办公厅 本科专业建设 乡土情怀 媒体传播 数字媒体艺术专业 文科建设 交叉融合
下载PDF
手绘艺术在乡村美育中的应用——以福建省福州市嵩口镇为例
11
作者 韩笑微 韩志涛 施并塑 《时尚设计与工程》 2024年第4期18-20,共3页
在乡村振兴战略的背景下,探讨了以手绘艺术为手段推动乡村美育创新的方法。通过对乡村美育的背景及现状、手绘艺术驱动乡村美育的动机、手绘艺术在乡村美育中的应用方法的研究,以及对福州嵩口镇的实地考察,提出了利用手绘展现乡村景观... 在乡村振兴战略的背景下,探讨了以手绘艺术为手段推动乡村美育创新的方法。通过对乡村美育的背景及现状、手绘艺术驱动乡村美育的动机、手绘艺术在乡村美育中的应用方法的研究,以及对福州嵩口镇的实地考察,提出了利用手绘展现乡村景观、描绘乡村生活、重塑乡村历史等方式,为乡村美育的发展开辟新路径,进而为乡村的文化传承助力,为乡村振兴贡献力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手绘艺术 乡村美育 古村镇
下载PDF
文化科技融合视域下福建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路径探析 被引量:1
12
作者 高博 何辰月 《湖南包装》 2024年第1期73-76,共4页
科技创新是福建省推动文化高质量发展的关键举措。福建建设高素质文化强省,需要研究文化科技融合的内在逻辑与发展趋势,思考文化科技融合视域下设计参与及学科融合的路径,加快科技与文化深度融合的速度。在发展对策上,重点是从创新科技... 科技创新是福建省推动文化高质量发展的关键举措。福建建设高素质文化强省,需要研究文化科技融合的内在逻辑与发展趋势,思考文化科技融合视域下设计参与及学科融合的路径,加快科技与文化深度融合的速度。在发展对策上,重点是从创新科技应用、发展数字文化产业、加速传统文化与智慧旅游相结合、强化科技支撑文创设计产业、融合科技与教育培训等方面下功夫,全方位高质量增强科技文化融合发展新动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文化 科技 福建 数字化
下载PDF
福建汀江源自然保护区石松类和蕨类植物区系分析
13
作者 张秀华 钟益鑫 彭东辉 《西北植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9期1499-1508,共10页
【目的】探讨汀江源自然保护区石松类和蕨类植物从物种多样性和区系地理特征,以期为两类植物多样性保护、资源应用开发及系统演化等研究提供参考。【方法】在野外调查、标本鉴定基础上,结合文献资料,整理该区石松类和蕨类植物名录,分析... 【目的】探讨汀江源自然保护区石松类和蕨类植物从物种多样性和区系地理特征,以期为两类植物多样性保护、资源应用开发及系统演化等研究提供参考。【方法】在野外调查、标本鉴定基础上,结合文献资料,整理该区石松类和蕨类植物名录,分析区系组成及地理成分。【结果】(1)该区石松类和蕨类植物有23科60属129种,其中石松类有2科5属15种,蕨类植物有21科55属114种。(2)优势科、属明显,优势科有3科,优势属有1属;单种科、属和寡种科、属是构成该区石松类和蕨类植物科、属的主体。(3)科的分布区类型以世界分布和热带分布为主;属、种的分布区类型以热带分布为主,同时呈现温带性质;中国特有种有15种。(4)该区与梁野山保护区的地理亲缘关系最近。【结论】汀江源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石松类和蕨类植物地理成分多样,特有现象明显,生物多样性较低,植物区系成分在水平梯度上呈现由热带向温带过渡的特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汀江源自然保护区 石松类 蕨类植物 植物区系 地理成分
下载PDF
基于BOPPPS教学模式的课程思政体系构建研究——以“风景区规划”课程为例
14
作者 许晓玲 李佳曦 +1 位作者 李霄鹤 傅伟聪 《安徽建筑》 2024年第10期101-103,共3页
课程思政是新时代高校人才培养和思想政治教育的新方向。根据课程思政教育面临的难点问题,文章提出了基于BOPPPS教学模式的“一心一轴五融合”课程思政体系,即以“立德树人”为核心,将教学目标与思政目标、教学内容与思政元素、显性教... 课程思政是新时代高校人才培养和思想政治教育的新方向。根据课程思政教育面临的难点问题,文章提出了基于BOPPPS教学模式的“一心一轴五融合”课程思政体系,即以“立德树人”为核心,将教学目标与思政目标、教学内容与思政元素、显性教学与隐性教学、课堂育人与产研育人、教学评价与思政评价融合,贯穿于“教学大纲——教学活动——教学成效”的教学轴线。“风景区规划”以“一心一轴五融合”课程思政体系开展思政教学,取得了一定的教学成效,为风景园林专业及其他人居环境专业的课程思政体系构建提供参考与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思政元素 BOPPPS教学模式 “一心一轴五融合”思政体系
下载PDF
福建柏愈伤组织诱导与抗褐化研究
15
作者 王小妹 吴霞 +4 位作者 张禹欣 陈凌艳 何天友 叶菁 郑郁善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57-68,共12页
【目的】比较不同抗褐化剂减轻福建柏组织培养过程中褐化现象的效果,以提高福建柏愈伤组织培养的增殖分化能力。【方法】以福建柏鳞叶和茎段为外植体,通过单因素试验,研究0.0~2.5 mg/L NAA和2,4-D及0.0~3.0 mg/L IBA对愈伤组织诱导率与... 【目的】比较不同抗褐化剂减轻福建柏组织培养过程中褐化现象的效果,以提高福建柏愈伤组织培养的增殖分化能力。【方法】以福建柏鳞叶和茎段为外植体,通过单因素试验,研究0.0~2.5 mg/L NAA和2,4-D及0.0~3.0 mg/L IBA对愈伤组织诱导率与生长状态的影响;以福建柏茎段为外植体,采用单因素和多因素组合试验,研究100~2000 mg/L聚乙烯吡咯烷酮(PVPP)、100~1000 mg/L活性炭(AC)和V C以及不同质量浓度V C与AC组合,对愈伤组织污染率、死亡或褐化率及诱导率的影响;以诱导的愈伤组织为材料,采用单因素试验,研究100~1000 mg/L PVPP、100~300 mg/L V C、200~1000 mg/L AC、30~100 mg/L V B对愈伤组织增殖生长量、增殖率、褐化率及PPO、POD活性的影响。【结果】①不同质量浓度NAA、2,4-D和IBA对福建柏鳞叶愈伤组织的诱导率总体高于茎段,各生长素对福建柏鳞叶和茎段愈伤组织的诱导率均表现为NAA>IBA>2,4-D,所有处理中以1.0 mg/L NAA对福建柏鳞叶愈伤组织的诱导率最高,为83.33%;以0.5 mg/L NAA对茎段愈伤组织的诱导率最高,为61.11%;愈伤组织生长状态和抗褐化效果优劣依次为NAA、2,4-D、IBA。②仅100 mg/L V C+200 mg/L AC处理的愈伤组织污染率低于不添加抗褐化剂的对照;死亡或褐化率仅500 mg/L PVPP处理与对照相同,均为0.00%,其余处理均高于对照;诱导率则以不同质量浓度PVPP、1000 mg/L V C、100 mg/L V C+200 mg/L AC处理与对照相当或高于对照,其余处理均低于对照;愈伤组织生长状态总体以PVPP处理表现最优。③仅300 mg/L PVPP、200和400 mg/L AC处理的愈伤组织增殖率高于对照,增殖生长量仅100和200 mg/L PVPP、100 mg/L V C、200 mg/L AC处理高于对照;所有处理中以200 mg/L AC处理的愈伤组织增殖率和增殖生长量最高,分别为70.00%和10.07 g;各抗褐化剂对福建柏愈伤组织增殖效果的优劣依次为PVPP、AC、V C、V B。④不同抗褐化剂处理的愈伤组织褐变率均呈先增加后趋于稳定的变化趋势,但变化幅度存在显著差异;各抗褐化剂的抗褐化效果优劣依次为AC、PVPP、V C、V B。⑤不同质量浓度PVPP、V C、AC处理对福建柏愈伤组织PPO和POD活性的影响具有显著差异,但各处理PPO活性均与对照无显著差异,POD活性以500 mg/L AC处理显著高于其他处理。【结论】在福建柏愈伤组织诱导阶段,愈伤组织的褐化与生长素种类有关,生长素NAA、2,4-D适用于福建柏愈伤组织的诱导,IBA诱导的愈伤组织容易褐化,添加适量抗褐化剂能减少愈伤组织的褐化情况。在愈伤组织增殖培养阶段,适宜质量浓度的PVPP、AC作为抗褐化剂能有效减缓福建柏愈伤组织的褐化进程,保持愈伤组织的正常增殖生长,但高质量浓度的抗褐化剂会抑制愈伤组织的生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福建柏 愈伤组织 组织培养 褐化 抗褐化剂
下载PDF
基于OBE理念的风景园林学课程体系教学改革研究 被引量:2
16
作者 任维 朱里莹 +2 位作者 阙晨曦 许晓玲 李霄鹤 《安徽建筑》 2022年第11期84-86,共3页
顺应“双一流”建设背景与风景园林学研究生教育改革的内外需求,以福建农林大学风景园林学研究生课程体系为研究对象,开展基于OBE教育理念的教学改革研究与实践。厘清OBE理念下以“成果导向”“以学生为中心”“反向回溯式设计”“持续... 顺应“双一流”建设背景与风景园林学研究生教育改革的内外需求,以福建农林大学风景园林学研究生课程体系为研究对象,开展基于OBE教育理念的教学改革研究与实践。厘清OBE理念下以“成果导向”“以学生为中心”“反向回溯式设计”“持续改进”等为特征的课程体系教学改革思路,响应内外需求,依托业界咨询委员会明确四项教育目标与十项核心能力,按映射矩阵关系完善课程体系。开展典型样本课程“风景园林历史与理论”“风景园林规划设计专题”“风景园林学前沿”“风景园林研究方法”的教学改革实践,并开展多个层面的动态调整与改进,以构建OBE理念下风景园林学研究生教育教学改革的完整闭环,完成基于OBE理念的风景园林学研究生课程体系动态调整,积累其持续改进的基础数据与实践经验,以期为人居环境相关学科与专业的教育教学改革提供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风景园林学 教育教学改革 OBE理念 动态调整机制 “双一流”
下载PDF
多元数据支持下福州市乡村风景道选线规划研究
17
作者 白君亭 孙睿 +2 位作者 陈靖雯 兰思仁 李霄鹤 《中国园林》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63-69,共7页
全域旅游背景下,乡村风景道对于推动交旅融合发展、国土空间优化和区域高质量协同发展具有重要意义。乡村区域自然与人文资源丰富,为乡村风景道的规划与构建提供重要支持和机遇。以福州市路网数据、自驾游客数字足迹点和158个乡村旅游... 全域旅游背景下,乡村风景道对于推动交旅融合发展、国土空间优化和区域高质量协同发展具有重要意义。乡村区域自然与人文资源丰富,为乡村风景道的规划与构建提供重要支持和机遇。以福州市路网数据、自驾游客数字足迹点和158个乡村旅游地数据为基础,利用缓冲区分析、核密度分析等ArcGIS空间分析技术进行叠加分析,筛选出乡村风景道节点;结合福州市多元数据,从5个维度构建乡村风景道选线适宜性评价指标体系并绘制选线适宜区;通过综合分析提出福州市乡村风景道规划方案与具体发展策略。研究结果表明:1)福州市乡村区域共筛选出20个乡村风景道节点;2)福州市乡村风景道选线适宜区以福州市中心城区的边缘区域为核心区,呈现出由核心区向东南沿海和西北内陆区域梯度递减的趋势;3)根据乡村风景道节点和乡村风景道选线适宜性空间分布,最终构建形成“三主二副三支”纵横交错的福州市乡村风景道网络布局。基于多元数据的福州市乡村风景道选线研究对于市域乡村风景道的构建和旅游资源的开发具有重要借鉴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风景园林 乡村风景道 福州市 选线规划 GIS 多元数据
下载PDF
厦门岛滨海公园外来园林植物入侵风险评估
18
作者 江怡萱 王生生 +4 位作者 林希霆 毛玥 刘阳 蔡耀欣 邓传远 《热带作物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7期1511-1520,共10页
本研究通过样线法调查厦门岛8个滨海公园的植物种类,统计得出厦门岛8个滨海公园共有园林植物288种,其中外来园林植物127种,占总数的44.10%。排除部分在厦门岛不具有入侵性的外来植物,得到具有入侵可能的外来园林植物80种。通过文献整理... 本研究通过样线法调查厦门岛8个滨海公园的植物种类,统计得出厦门岛8个滨海公园共有园林植物288种,其中外来园林植物127种,占总数的44.10%。排除部分在厦门岛不具有入侵性的外来植物,得到具有入侵可能的外来园林植物80种。通过文献整理法和专家咨询构建厦门岛滨海公园外来园林植物入侵风险评估体系,采用层次分析法确定评价指标权重。该评价体系包括1个目标层、5个一级指标以及20个二级指标。将80种具有入侵可能的外来园林植物代入厦门岛滨海公园外来园林植物入侵风险评估体系得出对应得分。得分在38.00~58.85之间的为高风险植物,共有13种;得分在23.00~38.00之间的为中风险植物,共有18种;得分在9.30~23.00之间的为低风险植物,共有49种。对于未列入《中国外来入侵植物志》中的高风险植物应及早发现并采取有效管理措施进行控制,对中风险植物实施阶段性清除并采用乡土植物替换,对低风险植物应进行监控和管理。厦门岛8个滨海公园的外来园林植物中,大多数为低风险植物,其中,五通灯塔公园、海湾公园以及牛头山公园应用外来植物种类数量居于前三,建议今后不再引进外来园林植物;音乐广场应用外来园林植物种类最少,建议适当引入低风险植物以增加公园的植被多样性。本研究对厦门岛滨海公园的外来植物种类进行梳理,针对外来植物提出相关防治建议,为保护厦门岛滨海公园的生态安全,进一步丰富小尺度区域外来植物的入侵风险评估研究,以及为其他地区滨海公园引入外来植物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厦门岛 滨海公园 外来园林植物 入侵风险评估
下载PDF
垂直花园艺术设计对城市空气环境质量和热岛效应的影响
19
作者 谢雅辉 丁铮 《西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9期202-210,共9页
在当前全球环境污染对人类健康带来不断威胁的背景下,提升城市环境质量成为全球决策者的紧迫任务.该研究专注于亲生物设计下的一项创新城市设计理念——花园艺术,特别是垂直花园建筑,通过将自然生物元素融入城市景观,为改善城市环境质... 在当前全球环境污染对人类健康带来不断威胁的背景下,提升城市环境质量成为全球决策者的紧迫任务.该研究专注于亲生物设计下的一项创新城市设计理念——花园艺术,特别是垂直花园建筑,通过将自然生物元素融入城市景观,为改善城市环境质量提供了新的路径.利用模拟软件Design Builder,对垂直花园建筑与传统建筑进行了对比分析,侧重评估了垂直花园中的绿色屋顶和墙壁在提高城市空气质量以及最大程度减少城市热岛效应方面的贡献.模拟结果显示,与传统建筑相比垂直花园建筑在多个方面均具有显著优势,可使空气温度降低4℃,辐射表面温度减少6.86%,雨水径流减少63.5%,降低40分贝以上的噪音水平,并能够降低总能耗和区域供冷需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亲生物设计 花园艺术 垂直花园建筑 城市环境质量 城市热岛效应
原文传递
公共艺术介入工业遗址空间更新改造研究——以福建马尾造船厂为例
20
作者 李丽仪 涂志钢 +1 位作者 游贤丽 陈顺和 《美与时代(城市)》 2023年第1期43-45,共3页
旧工业厂区空间具备其他城市空间不具备的独特的场所营造能力,对旧工业厂区空间的独特工业元素进行提取,通过艺术介入的处理方式展示独有的场所精神,能够让场所空间呈现出多元化的艺术特征。以福建省福州市马尾区马尾造船厂更新改造为例... 旧工业厂区空间具备其他城市空间不具备的独特的场所营造能力,对旧工业厂区空间的独特工业元素进行提取,通过艺术介入的处理方式展示独有的场所精神,能够让场所空间呈现出多元化的艺术特征。以福建省福州市马尾区马尾造船厂更新改造为例,从主题与精神的整体、文化与景观的融合和场所与叙事的连贯三个方面进行分析,对公共艺术介入工业遗址空间更新模式展开相关的探索与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公共艺术 工业遗址 艺术介入 马尾造船厂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2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