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2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ALT持续正常的慢性HBV感染者诊疗专家共识 被引量:12
1
作者 中国研究型医院学会肝病学分会病毒性肝炎学组 陈永平 +8 位作者 杨永平 丁惠国 林明华 张明香 陈良 邓存良 邬小萍 李用国 林锋 《临床肝胆病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0期2286-2291,共6页
本共识基于我国《慢性乙型肝炎防治指南(2019版)》[1],对ALT持续正常的慢性乙型肝炎的最新进展进行补充,旨在帮助临床医师在ALT持续正常慢性乙型肝炎患者的诊治中做出合理的诊疗决策。本共识中的证据分为A、B和C 3个等级,推荐等级分为1... 本共识基于我国《慢性乙型肝炎防治指南(2019版)》[1],对ALT持续正常的慢性乙型肝炎的最新进展进行补充,旨在帮助临床医师在ALT持续正常慢性乙型肝炎患者的诊治中做出合理的诊疗决策。本共识中的证据分为A、B和C 3个等级,推荐等级分为1和2级(表1)。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乙型肝炎 慢性 丙氨酸转氨酶 共识
下载PDF
人感染猪链球菌脑膜炎并发听力障碍的临床治疗研究 被引量:6
2
作者 翁声通 俞晓玲 +6 位作者 官升灿 林銮峰 周文 杨惠安 敖雯 李振挺 韩荔芬 《临床合理用药杂志》 2018年第35期5-7,共3页
目的探析人感染猪链球菌脑膜炎并发听力障碍的治疗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医院4例人感染猪链球菌脑膜炎并发听力障碍患者的临床资料,观察不同方法治疗前后脑脊液相关指标及听力变化。结果 4例患者经不同方法治疗后脑脊液相关指标均基本恢... 目的探析人感染猪链球菌脑膜炎并发听力障碍的治疗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医院4例人感染猪链球菌脑膜炎并发听力障碍患者的临床资料,观察不同方法治疗前后脑脊液相关指标及听力变化。结果 4例患者经不同方法治疗后脑脊液相关指标均基本恢复正常,但听力障碍恢复情况存在明显差异。结论人感染猪链球菌脑膜炎并发听力障碍,在使用头孢曲松联合利奈唑胺抗感染基础上,配合足量地塞米松抗炎,可能是治疗人感染猪链球菌脑膜炎并发听力障碍的有效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猪链球菌 脑膜炎 听力障碍
原文传递
手足口病继发细菌感染中降钙素原和C反应蛋白检测的意义 被引量:2
3
作者 杨惠安 官升灿 刘路 《福建医药杂志》 CAS 2019年第3期102-103,共2页
目的探讨血清降钙素原(PCT)、C-反应蛋白(CRP)检测在儿童手足口病继发细菌感染中应用意义。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收治的86例手足口病患儿的临床资料,依据有无继发感染分为局部感染组和非感染组,比较两组患儿血清PCT、CRP水平。结果手足口... 目的探讨血清降钙素原(PCT)、C-反应蛋白(CRP)检测在儿童手足口病继发细菌感染中应用意义。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收治的86例手足口病患儿的临床资料,依据有无继发感染分为局部感染组和非感染组,比较两组患儿血清PCT、CRP水平。结果手足口病伴局部感染组血清PCT、CRP水平均高于非感染组(Z=-7.305,P<0.01;Z=-5.389,P<0.01)。结论手足口病患儿机体抵抗差,常容易继发感染,应积极检测PCT、CRP等指标,有助于早期准确的诊断,指导临床用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手足口病 降钙素原 C-反应蛋白
下载PDF
综合排痰护理在重症肝炎伴肺部感染中的应用 被引量:1
4
作者 李燕 《中外医疗》 2020年第28期158-160,共3页
目的探究综合排痰护理在重症肝炎合并肺部感染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2018年12月—2019年9月该院收治的58例重症肝炎合并肺部感染患者为研究对象,以随机抽签法将其分成两组,每组29例,对照组予以常规内科护理,观察组在常规护理基础... 目的探究综合排痰护理在重症肝炎合并肺部感染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2018年12月—2019年9月该院收治的58例重症肝炎合并肺部感染患者为研究对象,以随机抽签法将其分成两组,每组29例,对照组予以常规内科护理,观察组在常规护理基础上加行综合排痰护理,对比两组治疗效果以及患者生活质量。结果观察组治疗有效率93.10%,较对照组的72.41%要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350,P=0.037)。观察组患者在护理干预第3天、第7天每日排痰量均显著多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6.458、5.463,P<0.001)。护理干预后,观察组的CURB-65评分(1.92±0.41)分,较对照组(2.48±0.56)分明显减少,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4.339,P<0.001),且观察组GQOLI-74评分(62.63±4.85)分,较对照组(55.30±5.24)分患者明显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5.531,P<0.001)。结论对重症肝炎合并肺部感染患者实施综合排痰护理能够有效增加排痰量,更好地控制肺部感染病情,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临床应用价值较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重症肝炎 肺部感染 综合排痰护理 生活质量 治疗效果 肺部感染严重程度
下载PDF
福建省5例输入性黄热病患者流行病学特征及医院感染预防控制策略探讨 被引量:4
5
作者 韩荔芬 赵芝萍 +9 位作者 俞晓玲 丘仲琼 何彩玲 官升灿 谢守云 王玉海 刘路 叶寒辉 潘晨 李芹 《中华传染病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1期665-669,共5页
目的分析5例输入性黄热病患者的流行病学特征及临床特点,探讨输入性黄热病医院感染预防控制策略和措施。方法回顾性研究2016年3月18日至2016年4月6日,福州市传染病医院收治的黄热病确诊患者5例的流行病学及临床资料,并进行分析。结果... 目的分析5例输入性黄热病患者的流行病学特征及临床特点,探讨输入性黄热病医院感染预防控制策略和措施。方法回顾性研究2016年3月18日至2016年4月6日,福州市传染病医院收治的黄热病确诊患者5例的流行病学及临床资料,并进行分析。结果5例患者均来自安哥拉罗安达省,1例患者于出国前接种过黄热病疫苗,其余患者出国前均未接种过疫苗,仅在发病前1~10d接种了黄热病疫苗。所有患者发病前均有蚊虫叮咬史。发病时间集中于2016年3月10日至3月18日,所有病例均在回国前发病。归国时间为2016年3月11日至3月27日。临床表现主要包括发热、畏冷、寒战、乏力、全身关节酸痛、头痛、肝脏损害、肾脏损害等。2例患者人院时血清黄热病毒核酸仍阳性,3例患者仅尿液黄热病毒核酸阳性。所有患者血清登革病毒、寨卡病毒核酸及抗体均阴性,血涂片未找到疟原虫。患者均治愈好转出院,未发生死亡。结论黄热病在福建省存在传播的风险。预防控制的重点在于提高输入性病例的发现和应对能力;对前往疫情流行国家/地区的人员开展免疫预防和卫生知识宣教;开展蚊媒的应急监测和控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福建 输入性 黄热病 流行病学 传染病控制
原文传递
超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同时测定5种抗逆转录病毒药物血药浓度
6
作者 张晓颖 叶珍洁 +2 位作者 吴灵洁 原津津 俞晓玲 《医药导报》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207-214,共8页
目的建立超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UPLC-MS/MS)法同时测定人血浆中多替拉韦、拉替拉韦、依非韦伦、拉米夫定和替诺福韦浓度,并应用于治疗药物监测。方法分别以多替拉韦-D5、拉替拉韦-D4、依非韦伦-D5、拉米夫定-^(13)C-^(15)N_(2)、替... 目的建立超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UPLC-MS/MS)法同时测定人血浆中多替拉韦、拉替拉韦、依非韦伦、拉米夫定和替诺福韦浓度,并应用于治疗药物监测。方法分别以多替拉韦-D5、拉替拉韦-D4、依非韦伦-D5、拉米夫定-^(13)C-^(15)N_(2)、替诺福韦-D7作为内标,样本经乙腈沉淀蛋白法处理后稀释进样分析。色谱柱为Shim-pack XR-ODSⅢ(2.0 mm×50 mm,1.6μm),流动相为0.1%甲酸-0.1%甲酸乙腈,梯度洗脱,流速为0.3 mL·min^(-1),柱温40℃。采用电喷雾离子源,正离子-多反应监测模式扫描分析,待方法学验证后用于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感染患者治疗药物监测。结果多替拉韦、拉替拉韦、依非韦伦、拉米夫定、替诺福韦血药浓度分别在62.5~3000、10~500、125~6000、10~500、10~500 ng·mL^(-1)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线性相关系数(R^(2))均>0.998;四水平质控样品的日内和日间精密度RSD<7%,准确度为94.0%~109.3%;提取回收率为98.7%~104.5%、不同类型血浆基质效应为95.7%~106.0%,且血浆样本在一定的储存环境中稳定性良好。临床样本检测结果显示接受多替拉韦、依非韦伦、拉米夫定、替诺福韦的HIV患者血药谷浓度分别为107.7~2366.0、740.0~3410.0、38.5~1229.3、31.6~224.4 ng·mL^(-1)。结论该方法准确度高、操作简便、成本低,适用于HIV患者多替拉韦、拉替拉韦、依非韦伦、拉米夫定、替诺福韦的治疗药物监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替拉韦 拉替拉韦 依非韦伦 拉米夫定 替诺福韦 抗逆转录病毒药物 治疗药物监测 超高效液相色谱-串谱质谱法
下载PDF
中性粒细胞与淋巴细胞比值、血小板计数与平均血小板体积比值对重症肺炎并发脓毒症病人预后的评估价值
7
作者 杨惠安 俞晓玲 +1 位作者 官升灿 韩荔芬 《安徽医药》 CAS 2024年第7期1451-1456,共6页
目的探讨外周血中性粒细胞与淋巴细胞比值(NLR)、血小板计数(PLT)与平均血小板体积(MPV)比值对重症肺炎(SP)并发脓毒症28d死亡的预测价值。方法选取2018年3月至2022年3月福建医科大学孟超肝胆医院收治的SP并发脓毒症病人为研究对象。记... 目的探讨外周血中性粒细胞与淋巴细胞比值(NLR)、血小板计数(PLT)与平均血小板体积(MPV)比值对重症肺炎(SP)并发脓毒症28d死亡的预测价值。方法选取2018年3月至2022年3月福建医科大学孟超肝胆医院收治的SP并发脓毒症病人为研究对象。记录病人的临床及实验室资料,计算NLR、PLT/MPV、24h内急性生理学和慢性健康状况评价Ⅱ(APACHEⅡ)。根据病人28d预后情况分为病死组与存活组,比较两组病人的临床资料,分析NLR、PLT/MPV与APACHEⅡ评分的相关性,应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影响SP并发脓毒症病人预后的独立危险因素。绘制受试者操作特征曲线(ROC曲线)评价相关指标对预后的预测价值;根据最佳截断值进行亚组分析,并绘制Kaplan-Meier生存曲线,分析SP并发脓毒症病人28d累积生存率。结果共纳入92例病人,28 d病死30例,存活62例,28 d病死率为32.6%。病死组病人的NLR为17.88(13.72,27.63),显著高于存活组NLR的11.55(8.85,15.55);病死组病人的PLT/MPV显著低于存活组PLT/MPV(均P<0.05)。与存活组比较,病死组病人的MPV、降钙素原(PCT)及APACHEⅡ评分均升高,淋巴细胞计数降低,住院天数缩短(均P<0.05)。SP并脓毒症病人NLR、PLT/MPV均与APACHEⅡ评分呈中度相关(r=0.52、-0.68,均P<0.01),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NLR、PLT/MPV、APACHEⅡ评分是影响SP并发脓毒症病人28d死亡的独立危险因素。与传统指标APACHEⅡ评分相比较,NLR、PLT/MPV对SP并脓毒症病人28d死亡预后均具有很好的预测价值[曲线下面积(AUC):0.77、0.68比0.73,Z=0.65、1.01,均P>0.05];NLR预测价值优于PLT/MPV(Z=2.18,P=0.029);三项指标联合显示出更高的预测价值(AUC=0.81)。NLR最佳截断值为11.72时,灵敏度为86.7%,特异度为53.2%;PLT/MPV最佳截断值为10.36时,灵敏度为53.3%,特异度为79.0%。与NLR<11.72组(36例)比较,NLR≥11.72组(56例)病人PCT、28d病死率上升(均P<0.01);与PLT/MPV≥10.36组(64例)比较,PLT/MPV<10.36组(28例)病人PCT、28d病死率上升(均P<0.01),各亚组间28d累积生存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NLR、PLT/MPV是SP并发脓毒症病人28d死亡的独立危险因素,对28d死亡风险均具有良好的预测价值,NLR预测价值优于PLT/MPV,二者联合APACHEⅡ评分预测价值更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社区获得性肺炎 脓毒症 中性粒细胞与淋巴细胞比值 血小板计数与平均血小板体积比值 预后
下载PDF
艾滋病合并肿瘤患者医护一体化护理模式的探讨
8
作者 何秀萍 刘洛红 +5 位作者 陈静婷 王桂华 黄爱琼 倪海星 张静 郑玉平 《福建医药杂志》 CAS 2024年第1期167-169,共3页
艾滋病是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uman immunodeficiency virus,HIV)感染导致的获得性免疫缺陷病,是严重的社会公共卫生问题。HIV感染人体后,机体免疫系统不断遭受破坏,直至免疫功能缺陷,最终发展为机会性感染甚至肿瘤。医护一体化护理模式... 艾滋病是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uman immunodeficiency virus,HIV)感染导致的获得性免疫缺陷病,是严重的社会公共卫生问题。HIV感染人体后,机体免疫系统不断遭受破坏,直至免疫功能缺陷,最终发展为机会性感染甚至肿瘤。医护一体化护理模式以患者的需求和满意为导向,通过医护共同协作,调动患者积极性,医护患三者共同参与,从单纯护理服务转变为医护患共同参与协助。医护一体化护理模式既有利于提升医疗安全,又可提高护理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艾滋病 人类免疫缺陷病毒 肿瘤 癌症 护理
下载PDF
血清长链非编码RNA XIST联合miR-150-5p早期预测脓毒症并发急性肺损伤的价值
9
作者 杨惠安 黄水文 +1 位作者 原津津 韩荔芬 《福建医科大学学报》 2024年第3期175-181,共7页
目的探讨血清长链非编码RNA XIST(lncRNA XIST)联合微小RNA(miR)-150-5 p对脓毒症患者并发急性肺损伤(ALI)的早期预测价值。方法收集2022年9月—2024年1月福建医科大学孟超肝胆医院收治的102例脓毒症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入院48 h氧合... 目的探讨血清长链非编码RNA XIST(lncRNA XIST)联合微小RNA(miR)-150-5 p对脓毒症患者并发急性肺损伤(ALI)的早期预测价值。方法收集2022年9月—2024年1月福建医科大学孟超肝胆医院收治的102例脓毒症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入院48 h氧合指数将其分为观察组32例(脓毒症并发ALI)和70例脓毒症对照组(脓毒症未并发ALI);选取30例同期健康体检者作为健康对照组。收集患者的基本临床资料,记录急性生理学与慢性健康状况Ⅱ(APACHEⅡ)评分。采用qRT-PCR检测血清lncRNA XIST和miR-150-5 p表达水平。比较组间差别,分析主要指标的相关性,采用二元logistic回归分析脓毒症患者并发ALI的影响因素,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分别评估lncRNA XIST、miR-150-5 p及两者联合对脓毒症患者并发ALI的早期预测价值。结果与健康对照组比较,观察组和脓毒症对照组血清lncRNA XIST相对表达量均升高,miR-150-5 p相对表达量均降低,且观察组变化更明显,差别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血清lncRNA XIST、miR-150-5 p与APACHEⅡ评分的相关性均有统计学意义(r=0.518,r=-0.492,均为P<0.01)。二元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高APACHEⅡ评分、lncRNA XIST高表达、miR-150-5 p低表达是脓毒症患者并发ALI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lncRNA XIST、miR-150-5 p单独预测脓毒症患者并发ALI的曲线下面积(AUC)分别为0.725(95%CI:0.628~0.809)和0.706(95%CI:0.608~0.792),联合预测的AUC为0.916(95%CI:0.844~0.962),优于各自单一预测效能,且具有较高的灵敏度(96.9%)和特异度(81.4%)。结论血清lncRNA XIST联合miR-150-5 p在预测脓毒症患者并发ALI方面具有一定的临床价值,可作为早期预警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脓毒症 急性肺损伤 长链非编码RNA XIST 微小RNA-150-5 p
下载PDF
日常用药应谨慎当心药物性肝损伤
10
作者 杨惠安 《肝博士》 2024年第3期52-52,共1页
在网络发达的日常生活中,药物获取便捷,不少人认为小病不用上医院,生病吃药多自购并自行服药。发烧了,口服对乙酰氨基酚退热;发炎了,口服抗生素消炎;发胖了,长期吃中草药或保健品减肥。殊不知,“是药三分毒”,药物可引起肝脏不同程度的... 在网络发达的日常生活中,药物获取便捷,不少人认为小病不用上医院,生病吃药多自购并自行服药。发烧了,口服对乙酰氨基酚退热;发炎了,口服抗生素消炎;发胖了,长期吃中草药或保健品减肥。殊不知,“是药三分毒”,药物可引起肝脏不同程度的损伤。在药物滥用、认识不足等不科学因素影响下,用药有隐患,当心引发药物性肝损伤。哪些常见的药物可导致肝损伤全球已知至少1000种药物可导致肝损伤。在我国药物性肝损伤中,传统中药/草药的使用占药物性肝损伤的第一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药物性肝损伤 是药三分毒 药物滥用 自行服药 对乙酰氨基酚 传统中药 中草药 保健品
下载PDF
中医解毒凉血方结合西医治疗乙型肝炎慢加急性肝衰竭的临床效果观察
11
作者 杨萍 陈玮 《中华灾害救援医学》 2024年第12期1393-1396,共4页
目的分析对于乙型肝炎慢加急性肝衰竭的患者,予以解毒凉血方结合西医治疗方案的临床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21年2月至2024年2月在福建政和县医院就诊的80例乙型肝炎慢加急性肝衰竭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是否使用解毒凉血方,分为观察组(... 目的分析对于乙型肝炎慢加急性肝衰竭的患者,予以解毒凉血方结合西医治疗方案的临床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21年2月至2024年2月在福建政和县医院就诊的80例乙型肝炎慢加急性肝衰竭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是否使用解毒凉血方,分为观察组(解毒凉血方+西医治疗,40例)和对照组(西医治疗,40例)。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有效率、死亡率、中医证候积分、肝功能指标水平。结果治疗8周后,观察组患者的临床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21);观察组患者的死亡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39)。治疗48周后,观察组患者的临床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23);观察组患者的死亡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30)。治疗前,两组患者中医证候身目黄染、食欲不振、恶心反酸、胃脘腹胀、疲倦乏力评分均无显著差异(P>0.05)。治疗后,观察组身目黄染、食欲不振、恶心反酸、胃脘腹胀、疲倦乏力评分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01);观察组患者治疗后肝功能指标水平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01)。结论对于乙型肝炎慢加急性肝衰竭的患者,予以解毒凉血方结合西医的治疗方案可显著提高患者临床疗效,降低患者的死亡率,改善患者中医证候积分和肝功能指标水平,具有推广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乙型肝炎慢加急性肝衰竭 解毒凉血方 中西医结合
下载PDF
果糖注射液对慢性乙型肝炎合并2型糖尿病患者的安全性分析 被引量:6
12
作者 俞晓玲 韩荔芬 +5 位作者 林云萍 林彩文 吕勇 刘晓燕 林辰青 郑玲 《重庆医科大学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7期813-816,共4页
目的:评价果糖注射液用于慢性乙型肝炎(chronic hepatitis B,CHB)合并2型糖尿病(type 2 diabetes,T2DM)的患者血肌酐、尿素氮及血尿酸的影响。方法:71例CHB合并T2DM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38例)和实验组(33例)。对照组患者以250m L的5%葡... 目的:评价果糖注射液用于慢性乙型肝炎(chronic hepatitis B,CHB)合并2型糖尿病(type 2 diabetes,T2DM)的患者血肌酐、尿素氮及血尿酸的影响。方法:71例CHB合并T2DM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38例)和实验组(33例)。对照组患者以250m L的5%葡萄糖注射液加入3 U胰岛素作为异甘草酸镁注射液或甘草酸二铵注射液的溶媒静脉滴注,实验组患者以250 m L的10%果糖注射液作为异甘草酸镁注射液或甘草酸二铵注射液的溶媒静脉滴注。监测第1天和第5天患者血肌酐、尿素氮及血尿酸水平,同时监测患者血、尿常规、电解质浓度及酸碱平衡、心电图乳酸、动脉血p H值。结果:干预后实验组和对照组疗效之差的双侧90%置信区间结果为血肌酐(-6.94,6.58)和血尿酸(-50.81,36.29)的置信区间上下限在其等效性界值置信区间(-△,△)范围内,表明实验组和对照组疗效相等,尿素氮实验组和对照组疗效之差置信区间下限(-0.38)大于-△(-0.86),提示实验组疗效非劣于对照组的疗效,但不能得出其等效性结论。无其他相关不良反应的发生。结论:果糖注射液对CHB合并T2DM患者的血肌酐、尿素氮及血尿酸无影响,果糖注射液作为甘草酸类制剂的溶媒输液用于CHB合并T2DM患者安全可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果糖注射液 慢性乙型肝炎 2型糖尿病 肌酐 尿素氮 尿酸
原文传递
单分子测序技术及应用研究进展 被引量:18
13
作者 俞晓玲 姜文倩 +3 位作者 郑玲 石杨 叶寒辉 林峻 《生物化学与生物物理进展》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期5-16,共12页
从DNA双螺旋结构的发现开始,生命科学研究进入分子水平,在20世纪70年代出现的测序技术为破译遗传密码作出了巨大贡献.近几年出现的单分子测序技术,可以在单个分子水平读取核苷酸序列,也被称为第三代测序技术,主要代表有HeliScope、Nanop... 从DNA双螺旋结构的发现开始,生命科学研究进入分子水平,在20世纪70年代出现的测序技术为破译遗传密码作出了巨大贡献.近几年出现的单分子测序技术,可以在单个分子水平读取核苷酸序列,也被称为第三代测序技术,主要代表有HeliScope、Nanopore和PacBio等.与传统的第一代和第二代测序技术相比,第三代测序能够产生更长的碱基读长,能直接对RNA进行测序,无需逆转录,测序速度极快,同时其中某些技术所涉及的设备可以小型化,可便携至野外现场测序.第三代测序技术在生命科学基础理论研究及生物医学临床实践中,具有广泛的应用.本文重点介绍了各种单分子测序技术的原理、优缺点,及其应用研究进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单分子测序 HeliScope测序 纳米孔测序 PacBio测序
原文传递
丙氨酸氨基转移酶持续正常的慢性乙型肝炎诊疗专家共识 被引量:6
14
作者 中国研究型医院学会肝病学分会病毒性肝炎学组 陈永平 +7 位作者 丁惠国 林明华 张明香 陈良 邓存良 邬小萍 李用国 林锋 《中国研究型医院》 2021年第4期1-6,共6页
本共识基于中国2019版慢性乙型肝炎防治指南,对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持续正常的慢性乙型病毒性肝炎(CHB)的最新进展进行补充,旨在帮助临床医师在ALT持续正常CHB患者的诊治中做出合理的诊疗决策。本共识中的证据分为A、B和C三个等级,推... 本共识基于中国2019版慢性乙型肝炎防治指南,对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持续正常的慢性乙型病毒性肝炎(CHB)的最新进展进行补充,旨在帮助临床医师在ALT持续正常CHB患者的诊治中做出合理的诊疗决策。本共识中的证据分为A、B和C三个等级,推荐等级分为1和2级(表1)。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性乙型病毒性肝炎 临床医师 慢性乙型肝炎 防治指南 诊疗决策 专家共识
下载PDF
不同免疫状态下细菌性肝脓肿患者临床特点与预后影响因素 被引量:7
15
作者 杨惠安 原津津 +2 位作者 俞晓玲 官升灿 韩荔芬 《中国感染控制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期52-58,共7页
目的探讨不同免疫状态下细菌性肝脓肿(PLA)患者的临床特点,分析预后不良的影响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2017年11月—2021年11月福建医科大学孟超肝胆医院收治的104例PLA患者的临床资料。按基础免疫状态分为免疫低下组和免疫正常组,比较两... 目的探讨不同免疫状态下细菌性肝脓肿(PLA)患者的临床特点,分析预后不良的影响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2017年11月—2021年11月福建医科大学孟超肝胆医院收治的104例PLA患者的临床资料。按基础免疫状态分为免疫低下组和免疫正常组,比较两组患者一般情况、实验室及影像学结果、并发症、治疗方案及疾病转归的差异;再根据治疗结果将104例PLA患者分为预后良好组和预后不良组,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预后不良的危险因素。结果共纳入患者104例,其中免疫功能正常患者70例,免疫低下患者34例。免疫低下组患者血清降钙素原水平、肺炎克雷伯菌检出率、住院日数高于免疫正常组,且血清清蛋白水平低于免疫正常组(均P<0.05)。两组患者中检出病原菌居前2位的依次是肺炎克雷伯菌、大肠埃希菌。免疫低下组和正常组预后不良(治疗无效包括死亡)率分别为26.5%、7.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间临床表现、并发症、治疗方案、住院病死率等其他指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合并免疫功能低下基础病(OR=8.041,P=0.008)、脓肿长径≥10 cm(OR=12.896,P=0.005)、脓毒性休克(OR=7.714,P=0.041)是PLA患者预后不良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PLA患者合并免疫功能低下基础病时感染更重,营养状态更差,并预示住院时间更长,预后不良。对于基础免疫状态低下的PLA患者,需要更积极的治疗策略,并重点监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脓肿 细菌性肝脓肿 病原菌 临床特点 预后
下载PDF
国家早期预警评分2联合血乳酸预测重症社区获得性肺炎患者短期预后的价值 被引量:8
16
作者 杨惠安 俞晓玲 +3 位作者 黄水文 陈荣华 韩荔芬 官升灿 《中国感染控制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2期200-207,共8页
目的评估国家早期预警评分2(NEWS2)联合动脉血乳酸水平预测重症社区获得性肺炎(SCAP)患者短期预后的价值。方法回顾性收集某三甲医院2017年5月—2022年5月收治的成人SCAP住院患者的中性粒细胞与淋巴细胞比值(NLR)、氧合指数、NEWS 2评... 目的评估国家早期预警评分2(NEWS2)联合动脉血乳酸水平预测重症社区获得性肺炎(SCAP)患者短期预后的价值。方法回顾性收集某三甲医院2017年5月—2022年5月收治的成人SCAP住院患者的中性粒细胞与淋巴细胞比值(NLR)、氧合指数、NEWS 2评分及急性生理学与慢性健康状况评分Ⅱ(APACHEⅡ)等资料。根据28天预后分为存活组和死亡组,比较组间差异,并分析主要指标的相关性。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和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分析NEWS2评分、乳酸以及两者联合对SCAP患者死亡风险的预测价值。结果共入组97例SCAP患者,存活65例,死亡32例,28天病死率32.99%。与存活组比较,死亡组患者入院时NEWS2评分、APACHEⅡ评分、降钙素原(PCT)、NLR及血乳酸均较高,CD3^(+)CD4^(+)T淋巴细胞、氧合指数明显降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血乳酸与NEWS2评分、APACHEⅡ评分均具有较好的相关性(r值分别为0.411、0.709,均P<0.01)。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NEWS2评分和血乳酸为SCAP患者28天死亡的独立危险因素(OR=1.422,95%CI:1.043~1.938;OR=1.635,95%CI:1.072~2.492,均P<0.05)。ROC曲线分析显示,与传统指标APACHEⅡ评分相比较,NEWS2评分、血乳酸对SCAP患者28天死亡的预测价值良好[曲线下面积(AUC)分别为0.740、0.721 VS 0.772,Z值为0.506、1.141,均P>0.05];当NEWS2评分、血乳酸最佳截断值分别是7分、1.96 mmol/L时,灵敏度分别为81.3%、68.7%,特异度分别为63.1%、75.4%。NEWS2评分联合血乳酸显示出更高的预测价值(AUC为0.776 VS 0.772),并且具有较高的灵敏度(84.4%)和特异度(70.8%)。结论入院时NEWS2评分、血乳酸是SCAP患者28天死亡的独立危险因素,均具有较高的预测价值;NEWS2评分联合血乳酸预测SCAP患者短期预后的价值更高,优于单个评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社区获得性肺炎 国家早期预警评分2 血乳酸 预后 预测价值
下载PDF
人文关怀对艾滋病合并肺结核患者服药依从性及护理满意度的影响 被引量:17
17
作者 何秀萍 《当代医学》 2020年第4期182-183,共2页
目的探讨人文关怀对艾滋病合并肺结核患者服药依从性及护理满意度的影响。方法选取本院2016年4月至2018年3月收治的72例艾滋病合并肺结核患者,利用随机数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6例。对照组行常规护理,观察组行人文关怀护理,对比两... 目的探讨人文关怀对艾滋病合并肺结核患者服药依从性及护理满意度的影响。方法选取本院2016年4月至2018年3月收治的72例艾滋病合并肺结核患者,利用随机数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6例。对照组行常规护理,观察组行人文关怀护理,对比两组心理状态、服药依从性及护理满意度。结果护理后,两组SAS、SDS评分均较护理前降低,且观察组更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依从率较对照组高,护理满意度较对照组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艾滋病合并肺结核患者行人文关怀护理可有效提升其服药依从性,提升患者护理满意度,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艾滋病 肺结核 人文关怀 服药依从性 护理满意度
下载PDF
艾滋病患者医院感染病原菌及耐药性分析 被引量:6
18
作者 俞晓玲 吴绍贵 +6 位作者 周淑燕 韩荔芬 赵芝萍 柳丽娟 曾菊香 林建怀 叶寒辉 《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6期2502-2506,共5页
目的探讨艾滋病患者医院感染常见的致病菌及耐药性,为预防与控制医院感染,临床合理使用抗菌药物提供指导。方法回顾性分析医院艾滋病区2013年1月-2016年12月收治的2 280例艾滋病住院患者临床病例资料及微生物标本送检数据,对艾滋病患者... 目的探讨艾滋病患者医院感染常见的致病菌及耐药性,为预防与控制医院感染,临床合理使用抗菌药物提供指导。方法回顾性分析医院艾滋病区2013年1月-2016年12月收治的2 280例艾滋病住院患者临床病例资料及微生物标本送检数据,对艾滋病患者医院感染的感染部位、病原菌和药敏试验结果进行统计分析。结果2 280例艾滋病患者中有309例发生医院感染,医院感染发生率为13.55%,发生感染部位共336例次;感染部位以口腔感染为主,134例次占39.9%;其次为皮肤感染,93例次占27.7%;309例医院感染的艾滋病患者送检标本中共培养分离得到156株病原菌,其中真菌66株占42.3%、革兰阴性菌64株占41.0%、革兰阳性菌26株占16.7%;血液标本培养出病原菌79株占50.6%,其次是痰液标本培养出病原菌43株占27.6%;肺炎克雷伯菌对头孢曲松耐药株数较多,对头孢吡肟、阿米卡星、亚胺培南和哌拉西林/他唑巴坦耐药株数均为0;大肠埃希菌对头孢曲松、左氧氟沙星耐药株数较多,对阿米卡星耐药株数为0;铜绿假单胞菌对头孢吡肟、头孢他啶、哌拉西林/他唑巴坦、左氧氟沙星和亚胺培南的耐药株数较少,对阿米卡星的耐药株数为0。结论艾滋病患者医院感染以真菌为主,革兰阴性菌对氨基糖苷类和碳青霉烯类的耐药率相对较低,为艾滋病患者医院感染抗菌药物合理使用提供了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艾滋病 医院感染 病原菌 耐药
原文传递
人工肝血浆透析滤过干预启动时间与乙型肝炎相关性慢加急性肝衰竭患者院内预后之间的关联 被引量:6
19
作者 林建辉 陈丽霞 +4 位作者 蓝丽琴 刘宝荣 林銮锋 俞晓玲 刘海钰 《中国血液净化》 CSCD 2023年第3期222-227,共6页
目的探索人工肝血浆透析滤过(plasma diafifiltration,PDF)干预启动时间与乙型肝炎相关慢加急性肝衰竭(HBV-related acute-on-chronic liver failure,HBV-ACLF)患者院内预后之间的关联。方法选取2017年01月01日~2021年12月31日确诊HBV-A... 目的探索人工肝血浆透析滤过(plasma diafifiltration,PDF)干预启动时间与乙型肝炎相关慢加急性肝衰竭(HBV-related acute-on-chronic liver failure,HBV-ACLF)患者院内预后之间的关联。方法选取2017年01月01日~2021年12月31日确诊HBV-ACLF的患者,按院内预后分为改善组与未改善组,对2组人口统计学、基线实验室检查及院内预后等通过单因素及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确立独立影响因素,平滑曲线拟合探索PDF干预启动时间与院内预后的关联。结果共纳入88例患者,改善组60例(68.2%),单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PDF干预启动时间(OR=1.03,95%CI:1.01~1.04,P<0.001)、年龄(OR=1.06,95%CI:1.02~1.11,P=0.005)、基线血丙氨酸氨基转移酶(OR=1.00,95%CI:1.00~1.00,P=0.012)、基线合并腹腔感染(OR=3.13,95%CI:1.20~8.14,P=0.019)是可能的影响因素;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PDF干预启动时间(OR=1.04,95%CI:1.02~1.05,P<0.001)、年龄(OR=1.08,95%CI:1.01~1.14,P=0.038)、HBV-ACLF早期(OR=0.13,95%CI:0.02~0.98,P=0.048)是院内不良预后的独立影响因素;PDF干预启动时间与院内不良预后之间可能存在阈值效应;分段回归模型显示最佳阈值为72小时,小于72小时OR=0.75,95%CI:0.53~1.05,P=0.089;大于72小时OR=1.04,95%CI:1.02~1.06,P<0.001。结论PDF干预启动时间与患者院内不良预后之间存在阈值效应,确诊HBV-ACLF后72小时以内完善手术前评估并立即启动PDF干预可能是潜在的临床救治时机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乙型肝炎 慢加急性肝衰竭 人工肝 血浆透析滤过 干预时间
下载PDF
外周血T细胞亚群 中性粒细胞与淋巴细胞比值对社区获得性肺炎并发脓毒症的预测价值 被引量:5
20
作者 杨惠安 俞晓玲 +3 位作者 黄水文 陈荣华 韩荔芬 官升灿 《中国急救医学》 CAS CSCD 2022年第12期1071-1076,共6页
目的评估外周血T细胞亚群、中性粒细胞与淋巴细胞比值(NLR)对社区获得性肺炎(CAP)并发脓毒症的预测价值。方法选取2017年7月至2022年7月93例住院治疗的成人CAP患者为病例组,选取同期30例健康体检成人为对照组。收集入院时患者的年龄、... 目的评估外周血T细胞亚群、中性粒细胞与淋巴细胞比值(NLR)对社区获得性肺炎(CAP)并发脓毒症的预测价值。方法选取2017年7月至2022年7月93例住院治疗的成人CAP患者为病例组,选取同期30例健康体检成人为对照组。收集入院时患者的年龄、性别、病史等基本资料,并收集入院当日血常规、降钙素原(PCT)、T淋巴细胞亚群等指标,计算所有患者NLR、CURB-65评分。根据是否进展为脓毒症,将患者分为非脓毒症组(n=62)和脓毒症组(n=31),并比较组间差异,分析主要指标的相关性,多因素Logistic回归法分析影响CAP患者并发脓毒症的危险因素,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分析CD4^(+)、NLR对CAP患者并发脓毒症的预测价值,并与CURB-65评分进行比较。结果病例组外周血NLR、CD8^(+)均高于对照组,CD3^(+)、CD4^(+)、CD8^(+)、CD4^(+)/CD8^(+)均低于对照组(均P<0.05)。脓毒症组外周血NLR、PCT、CURB-65评分均高于非脓毒症组(均P<0.05);脓毒症组LYM、CD4^(+)、CD4^(+)/CD8^(+)均低于非脓毒症组(均P<0.05)。NLR、CD4^(+)均与炎症指标PCT有较好的相关性(r=0.504、-0.308,均P<0.01)。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CD4^(+)、NLR是CAP患者并发脓毒症的独立危险因素(OR=0.679,95%CI 0.465~0.990,P=0.044;OR=1.215,95%CI 1.006~1.467,P=0.043)。ROC曲线分析显示,与经典指标CURB-65评分比较,CD4^(+)、NLR对CAP患者并发脓毒症均具有良好的预测价值[曲线下面积(AUC):0.719、0.703比0.735,均P>0.05];CD4^(+)、NLR最佳截断值分别是34.5%、9.15时,敏感度分别为64.5%、80.6%,特异度分别为75.8%、66.1%。CD4^(+)、NLR联合CURB-65评分预测效能最高,并且具有高敏感度(90.3%)和高特异度(93.5%)。结论入院时检测T淋巴细胞亚群,尤其是CD4^(+)T淋巴细胞,可能有助于早期识别脓毒症。入院时外周血CD4^(+)、NLR是CAP患者并发脓毒症的独立危险因素,均具有较高的独立预测价值,二者与CURB-65评分联合对CAP患者并发脓毒症预测价值更高,优于单个评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T淋巴细胞亚群 中性粒细胞与淋巴细胞比值(NLR) 社区获得性肺炎(CAP) 脓毒症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