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国家早期预警评分2联合血乳酸预测重症社区获得性肺炎患者短期预后的价值 被引量:8
1
作者 杨惠安 俞晓玲 +3 位作者 黄水文 陈荣华 韩荔芬 官升灿 《中国感染控制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2期200-207,共8页
目的评估国家早期预警评分2(NEWS2)联合动脉血乳酸水平预测重症社区获得性肺炎(SCAP)患者短期预后的价值。方法回顾性收集某三甲医院2017年5月—2022年5月收治的成人SCAP住院患者的中性粒细胞与淋巴细胞比值(NLR)、氧合指数、NEWS 2评... 目的评估国家早期预警评分2(NEWS2)联合动脉血乳酸水平预测重症社区获得性肺炎(SCAP)患者短期预后的价值。方法回顾性收集某三甲医院2017年5月—2022年5月收治的成人SCAP住院患者的中性粒细胞与淋巴细胞比值(NLR)、氧合指数、NEWS 2评分及急性生理学与慢性健康状况评分Ⅱ(APACHEⅡ)等资料。根据28天预后分为存活组和死亡组,比较组间差异,并分析主要指标的相关性。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和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分析NEWS2评分、乳酸以及两者联合对SCAP患者死亡风险的预测价值。结果共入组97例SCAP患者,存活65例,死亡32例,28天病死率32.99%。与存活组比较,死亡组患者入院时NEWS2评分、APACHEⅡ评分、降钙素原(PCT)、NLR及血乳酸均较高,CD3^(+)CD4^(+)T淋巴细胞、氧合指数明显降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血乳酸与NEWS2评分、APACHEⅡ评分均具有较好的相关性(r值分别为0.411、0.709,均P<0.01)。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NEWS2评分和血乳酸为SCAP患者28天死亡的独立危险因素(OR=1.422,95%CI:1.043~1.938;OR=1.635,95%CI:1.072~2.492,均P<0.05)。ROC曲线分析显示,与传统指标APACHEⅡ评分相比较,NEWS2评分、血乳酸对SCAP患者28天死亡的预测价值良好[曲线下面积(AUC)分别为0.740、0.721 VS 0.772,Z值为0.506、1.141,均P>0.05];当NEWS2评分、血乳酸最佳截断值分别是7分、1.96 mmol/L时,灵敏度分别为81.3%、68.7%,特异度分别为63.1%、75.4%。NEWS2评分联合血乳酸显示出更高的预测价值(AUC为0.776 VS 0.772),并且具有较高的灵敏度(84.4%)和特异度(70.8%)。结论入院时NEWS2评分、血乳酸是SCAP患者28天死亡的独立危险因素,均具有较高的预测价值;NEWS2评分联合血乳酸预测SCAP患者短期预后的价值更高,优于单个评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社区获得性肺炎 国家早期预警评分2 血乳酸 预后 预测价值
下载PDF
肺泡灌洗液宏基因组二代测序对肝衰竭合并重症肺炎的临床价值 被引量:3
2
作者 徐炜捷 黄水文 +2 位作者 刘宝荣 刘宁 蓝丽琴 《福建医药杂志》 CAS 2022年第6期48-51,共4页
目的探讨宏基因组二代测序(mNGS)对肝衰竭合并重症肺炎(SP)的临床价值.方法回顾性收集36例肝衰竭合并SP患者,其中mNGS组20例,作肺泡灌洗液(BALF)mNGS检测以及常规微生物的检测;对照组16例仅作常规微生物的检测.对两组患者基线资料,临床... 目的探讨宏基因组二代测序(mNGS)对肝衰竭合并重症肺炎(SP)的临床价值.方法回顾性收集36例肝衰竭合并SP患者,其中mNGS组20例,作肺泡灌洗液(BALF)mNGS检测以及常规微生物的检测;对照组16例仅作常规微生物的检测.对两组患者基线资料,临床表现,常规培养、mNGS检测结果,肺炎的严重程度评分(CURB65评分)、急性生理学与慢性健康状况评分(APACHEⅡ评分),以及抗生素治疗方案、疾病转归等资料进行分析.结果两组年龄、性别、CURB65评分、APACHEⅡ评分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mNGS组机械通气时间(9.92±2.45)d,小于对照组的(14.16±2.85)d(P=0.000).mNGS组17例病原体检测阳性(85%),对照组8例阳性(50%).肝衰竭合并SP患者最为常见的感染类型是混合性的感染(15例,60%);其次为单纯的细菌感染为6例(24%),而混合性感染中又以细菌混合真菌最为多见,占32%.mNGS组9例mNGS和常规的微生物检测均为阳性,均阴性的2例,两种检测方法的符合率为55.0%.mNGS检测的阳性率(85%)高于常规的微生物检测(50%)(P<0.001).mNGS组17例调整抗生素治疗方案,其中,13例肺部感染好转,1例死亡;对照组6例调整治疗方案,1例肺部感染好转,3例死亡(P<0.05).结论mNGS检测可提高肝衰竭合并SP患者病原体检测阳性率.据此指导疾病治疗方案,可提高疗效且降低病死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宏基因组二代测序 肺泡灌洗液 肝衰竭 重症肺炎
下载PDF
美罗培南在CVVHDF重症感染患者中的药代动力学研究
3
作者 赖延锦 刘宝荣 +1 位作者 黄水文 叶珍洁 《中国医药指南》 2022年第28期65-68,共4页
目的 建立美罗培南体内血药浓度的测定方法,并研究其在持续静脉-静脉血液滤过透析(CVVHDF)重症感染患者中的药代动力学特点。方法 通过UPLC-MS/MS法测定两组需行CVVHDF治疗的肝炎危重症/重症感染患者的美罗培南的血药浓度,A组美罗培南1 ... 目的 建立美罗培南体内血药浓度的测定方法,并研究其在持续静脉-静脉血液滤过透析(CVVHDF)重症感染患者中的药代动力学特点。方法 通过UPLC-MS/MS法测定两组需行CVVHDF治疗的肝炎危重症/重症感染患者的美罗培南的血药浓度,A组美罗培南1 g,q8h,B组美罗培南1 g,q12h,两组均持续泵入3 h,用Win Nonlin8.1软件计算药代动力学参数,并针对不同的MIC计算PK/PD靶值。结果 应用非房室模型得出主要药代动力学参数,A组:Cmax为(39.97±7.16)μg/m L,AUC为(235.70±51.19)μg/(m L·h),T1/2(h)为(8.10±1.78),Vz为(39.0±9.11)L;B组:Cmax为(37.78±12.42)μg/m L,AUC为(171.79±55.86)μg/(m L·h),T1/2(h)为(4.46±1.19),Vz为(34.01±13.62)L。MIC为4、8、16μg/m L时,A组的%T> MIC均值分别为(275.00±63.34)(,173.00±45.48),(72.00±33.69),B组的%T> MIC均值分别为(110.00±30.88),(73.52±23.74),(37.62±21.38)。两组美罗培南的药代动力学参数与PK/PD参数比较,除了Cmax、Vz外,其余指标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 该方法准确、简便、专属性好,可用于美罗培南的药代动力学研究。美罗培南在CVVHDF重症感染患者中药代动力学与健康受试者有较大差异,1 g,q8h给药与1 g,q12h给药同样存在一定差异,在高MIC下,可能需要调整剂量或者减少给药间隔,才能达到有效的杀菌靶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美罗培南 持续静脉-静脉血液滤过透析 超高效液相色谱-质谱法 药代动力学
下载PDF
扶正化瘀胶囊联合富马酸替诺福韦二吡呋酯治疗慢性乙型肝炎肝纤维化的临床效果
4
作者 杨世达 《临床合理用药杂志》 2024年第13期71-74,共4页
目的观察扶正化瘀胶囊联合富马酸替诺福韦二吡呋酯治疗慢性乙型肝炎肝纤维化的临床效果。方法回顾性选取2020年5月—2021年6月福建医科大学孟超肝胆医院收治的慢性乙型肝炎肝纤维化患者84例,根据不同治疗方法分为中成药联合组与TDF单用... 目的观察扶正化瘀胶囊联合富马酸替诺福韦二吡呋酯治疗慢性乙型肝炎肝纤维化的临床效果。方法回顾性选取2020年5月—2021年6月福建医科大学孟超肝胆医院收治的慢性乙型肝炎肝纤维化患者84例,根据不同治疗方法分为中成药联合组与TDF单用组,每组42例。TDF单用组给予富马酸替诺福韦二吡呋酯治疗,中成药联合组在TDF单用组基础上给予扶正化瘀胶囊治疗,2组均连续治疗48周。比较2组疗效,治疗前后炎性指标、肝纤维化指标、肝功能指标及不良反应。结果中成药联合组与TDF单用组总有效率比较差异不显著(92.86%vs.85.71%,χ^(2)=0.498,P=0.480)。治疗48周后,2组系统性免疫炎症指数高于治疗前,中性粒细胞/淋巴细胞比率低于治疗前,且中成药联合组高/低于TDF单用组(P<0.01);2组透明质酸、Ⅲ型前胶原、层粘连蛋白、Ⅳ型胶原水平及丙氨酸氨基转移酶、天冬氨酸氨基转移酶、总胆红素水平均低于治疗前,且中成药联合组低于TDF单用组(P<0.01)。中成药联合组与TDF单用组不良反应总发生率比较差异不显著(7.14%vs.16.67%,χ^(2)=1.816,P=0.178)。结论扶正化瘀胶囊联合富马酸替诺福韦二吡呋酯治疗慢性乙型肝炎肝纤维化效果佳,可有效改善患者系统性免疫炎症指数、中性粒细胞/淋巴细胞比率、肝纤维化程度及肝功能,且不良反应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性乙型肝炎 肝纤维化 扶正化瘀胶囊 富马酸替诺福韦二吡呋酯 临床疗效
原文传递
血清长链非编码RNA XIST联合miR-150-5p早期预测脓毒症并发急性肺损伤的价值
5
作者 杨惠安 黄水文 +1 位作者 原津津 韩荔芬 《福建医科大学学报》 2024年第3期175-181,共7页
目的探讨血清长链非编码RNA XIST(lncRNA XIST)联合微小RNA(miR)-150-5 p对脓毒症患者并发急性肺损伤(ALI)的早期预测价值。方法收集2022年9月—2024年1月福建医科大学孟超肝胆医院收治的102例脓毒症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入院48 h氧合... 目的探讨血清长链非编码RNA XIST(lncRNA XIST)联合微小RNA(miR)-150-5 p对脓毒症患者并发急性肺损伤(ALI)的早期预测价值。方法收集2022年9月—2024年1月福建医科大学孟超肝胆医院收治的102例脓毒症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入院48 h氧合指数将其分为观察组32例(脓毒症并发ALI)和70例脓毒症对照组(脓毒症未并发ALI);选取30例同期健康体检者作为健康对照组。收集患者的基本临床资料,记录急性生理学与慢性健康状况Ⅱ(APACHEⅡ)评分。采用qRT-PCR检测血清lncRNA XIST和miR-150-5 p表达水平。比较组间差别,分析主要指标的相关性,采用二元logistic回归分析脓毒症患者并发ALI的影响因素,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分别评估lncRNA XIST、miR-150-5 p及两者联合对脓毒症患者并发ALI的早期预测价值。结果与健康对照组比较,观察组和脓毒症对照组血清lncRNA XIST相对表达量均升高,miR-150-5 p相对表达量均降低,且观察组变化更明显,差别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血清lncRNA XIST、miR-150-5 p与APACHEⅡ评分的相关性均有统计学意义(r=0.518,r=-0.492,均为P<0.01)。二元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高APACHEⅡ评分、lncRNA XIST高表达、miR-150-5 p低表达是脓毒症患者并发ALI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lncRNA XIST、miR-150-5 p单独预测脓毒症患者并发ALI的曲线下面积(AUC)分别为0.725(95%CI:0.628~0.809)和0.706(95%CI:0.608~0.792),联合预测的AUC为0.916(95%CI:0.844~0.962),优于各自单一预测效能,且具有较高的灵敏度(96.9%)和特异度(81.4%)。结论血清lncRNA XIST联合miR-150-5 p在预测脓毒症患者并发ALI方面具有一定的临床价值,可作为早期预警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脓毒症 急性肺损伤 长链非编码RNA XIST 微小RNA-150-5 p
下载PDF
乙型肝炎相关慢加急性肝衰竭患者住院期间新发显性肝性脑病风险预测模型的构建 被引量:5
6
作者 林建辉 陈丽霞 +6 位作者 蓝丽琴 谢文国 翁钘钘 许镇额 陈敏 俞晓玲 刘海钰 《解放军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2期1232-1240,共9页
目的探索乙型肝炎相关慢加急性肝衰竭(HBV-ACLF)患者住院期间新发显性肝性脑病(OHE)的影响因素,并构建个体化风险预测模型。方法选取福建医科大学孟超肝胆医院2016年12月-2020年12月收治的310例HBV-ACLF患者,按入院后是否发生OHE分为无... 目的探索乙型肝炎相关慢加急性肝衰竭(HBV-ACLF)患者住院期间新发显性肝性脑病(OHE)的影响因素,并构建个体化风险预测模型。方法选取福建医科大学孟超肝胆医院2016年12月-2020年12月收治的310例HBV-ACLF患者,按入院后是否发生OHE分为无肝性脑病组(n=236)、肝性脑病组(n=74)。比较两组患者的一般资料、实验室检查指标及终末期肝病模型(MELD)评分等,采用单因素及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HBV-ACLF患者入院后新发OHE的影响因素;采用独立影响因素构建Nomogram模型,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及校准曲线评价模型的区分度及校准度,决策曲线分析法(DCA)评估模型的临床有效性。结果与无肝性脑病组比较,肝性脑病组的国际标准化比值[2.71(2.20,3.44)vs.1.98(1.70,2.55)]、谷丙转氨酶[987.50(450.50,1538.00)U/L vs.561.00(191.00,1090.50)U/L]、谷草转氨酶[830.00(257.75,1518.25)U/L vs.381.00(153.50,872.00)U/L]、血浆氨[71.75(57.75,109.50)μmol/L vs.57.00(41.80,79.60)μmol/L]、白细胞计数[7.93(6.43,9.74)×10^(9)/L vs.6.62(5.33,8.16)×10^(9)/L]、血红蛋白[136.50(126.25,151.50)g/L vs.126.00(115.00,143.00)g/L]及中晚期患者占比(56.8%vs.23.3%)均较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甲胎蛋白水平较低[56.33(23.61~139.03)ng/L vs.88.25(31.32~216.88)ng/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33)。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国际标准化比值(OR=2.56,95%CI 1.61~4.30,P<0.001)、年龄(OR=1.06,95%CI 1.02~1.10,P=0.003)、血浆氨(OR=1.02,95%CI 1.01~1.03,P=0.005)、白细胞计数(OR=1.24,95%CI 1.07~1.43,P=0.003)、血红蛋白(OR=1.03,95%CI 1.00~1.05,P=0.026)是HBV-ACLF患者出现新发OHE的独立影响因素。本研究建立的Nomogram模型的ROC曲线下面积(AUC)为0.848(95%CI 0.798~0.897),MELD模型的AUC为0.723(95%CI 0.654~0.793)。Nomogram模型与理想模型的最大偏倚(Emax)=0.143,最小偏倚(Eavg)=0.041,模型有良好的区分度,S:p=0.676>0.05,通过校准度检验,模型预测值与实际值结果的一致性良好,决策曲线显示阈值在0.05~1.0范围内,列线图模型的净获益率均高于MELD模型。结论年龄、国际标准化比值、白细胞计数、血浆氨及血红蛋白是HBV-ACLF患者住院期间新发OHE的影响因素,由这5个独立影响因素构建的Nomogram模型能较准确地预测该人群住院期间新发OHE的风险,具有良好的临床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乙型肝炎 慢加急性肝衰竭 新发 显性肝性脑病 Nomogram模型
下载PDF
人工肝血浆透析滤过干预启动时间与乙型肝炎相关性慢加急性肝衰竭患者院内预后之间的关联 被引量:6
7
作者 林建辉 陈丽霞 +4 位作者 蓝丽琴 刘宝荣 林銮锋 俞晓玲 刘海钰 《中国血液净化》 CSCD 2023年第3期222-227,共6页
目的探索人工肝血浆透析滤过(plasma diafifiltration,PDF)干预启动时间与乙型肝炎相关慢加急性肝衰竭(HBV-related acute-on-chronic liver failure,HBV-ACLF)患者院内预后之间的关联。方法选取2017年01月01日~2021年12月31日确诊HBV-A... 目的探索人工肝血浆透析滤过(plasma diafifiltration,PDF)干预启动时间与乙型肝炎相关慢加急性肝衰竭(HBV-related acute-on-chronic liver failure,HBV-ACLF)患者院内预后之间的关联。方法选取2017年01月01日~2021年12月31日确诊HBV-ACLF的患者,按院内预后分为改善组与未改善组,对2组人口统计学、基线实验室检查及院内预后等通过单因素及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确立独立影响因素,平滑曲线拟合探索PDF干预启动时间与院内预后的关联。结果共纳入88例患者,改善组60例(68.2%),单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PDF干预启动时间(OR=1.03,95%CI:1.01~1.04,P<0.001)、年龄(OR=1.06,95%CI:1.02~1.11,P=0.005)、基线血丙氨酸氨基转移酶(OR=1.00,95%CI:1.00~1.00,P=0.012)、基线合并腹腔感染(OR=3.13,95%CI:1.20~8.14,P=0.019)是可能的影响因素;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PDF干预启动时间(OR=1.04,95%CI:1.02~1.05,P<0.001)、年龄(OR=1.08,95%CI:1.01~1.14,P=0.038)、HBV-ACLF早期(OR=0.13,95%CI:0.02~0.98,P=0.048)是院内不良预后的独立影响因素;PDF干预启动时间与院内不良预后之间可能存在阈值效应;分段回归模型显示最佳阈值为72小时,小于72小时OR=0.75,95%CI:0.53~1.05,P=0.089;大于72小时OR=1.04,95%CI:1.02~1.06,P<0.001。结论PDF干预启动时间与患者院内不良预后之间存在阈值效应,确诊HBV-ACLF后72小时以内完善手术前评估并立即启动PDF干预可能是潜在的临床救治时机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乙型肝炎 慢加急性肝衰竭 人工肝 血浆透析滤过 干预时间
下载PDF
外周血T细胞亚群 中性粒细胞与淋巴细胞比值对社区获得性肺炎并发脓毒症的预测价值 被引量:5
8
作者 杨惠安 俞晓玲 +3 位作者 黄水文 陈荣华 韩荔芬 官升灿 《中国急救医学》 CAS CSCD 2022年第12期1071-1076,共6页
目的评估外周血T细胞亚群、中性粒细胞与淋巴细胞比值(NLR)对社区获得性肺炎(CAP)并发脓毒症的预测价值。方法选取2017年7月至2022年7月93例住院治疗的成人CAP患者为病例组,选取同期30例健康体检成人为对照组。收集入院时患者的年龄、... 目的评估外周血T细胞亚群、中性粒细胞与淋巴细胞比值(NLR)对社区获得性肺炎(CAP)并发脓毒症的预测价值。方法选取2017年7月至2022年7月93例住院治疗的成人CAP患者为病例组,选取同期30例健康体检成人为对照组。收集入院时患者的年龄、性别、病史等基本资料,并收集入院当日血常规、降钙素原(PCT)、T淋巴细胞亚群等指标,计算所有患者NLR、CURB-65评分。根据是否进展为脓毒症,将患者分为非脓毒症组(n=62)和脓毒症组(n=31),并比较组间差异,分析主要指标的相关性,多因素Logistic回归法分析影响CAP患者并发脓毒症的危险因素,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分析CD4^(+)、NLR对CAP患者并发脓毒症的预测价值,并与CURB-65评分进行比较。结果病例组外周血NLR、CD8^(+)均高于对照组,CD3^(+)、CD4^(+)、CD8^(+)、CD4^(+)/CD8^(+)均低于对照组(均P<0.05)。脓毒症组外周血NLR、PCT、CURB-65评分均高于非脓毒症组(均P<0.05);脓毒症组LYM、CD4^(+)、CD4^(+)/CD8^(+)均低于非脓毒症组(均P<0.05)。NLR、CD4^(+)均与炎症指标PCT有较好的相关性(r=0.504、-0.308,均P<0.01)。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CD4^(+)、NLR是CAP患者并发脓毒症的独立危险因素(OR=0.679,95%CI 0.465~0.990,P=0.044;OR=1.215,95%CI 1.006~1.467,P=0.043)。ROC曲线分析显示,与经典指标CURB-65评分比较,CD4^(+)、NLR对CAP患者并发脓毒症均具有良好的预测价值[曲线下面积(AUC):0.719、0.703比0.735,均P>0.05];CD4^(+)、NLR最佳截断值分别是34.5%、9.15时,敏感度分别为64.5%、80.6%,特异度分别为75.8%、66.1%。CD4^(+)、NLR联合CURB-65评分预测效能最高,并且具有高敏感度(90.3%)和高特异度(93.5%)。结论入院时检测T淋巴细胞亚群,尤其是CD4^(+)T淋巴细胞,可能有助于早期识别脓毒症。入院时外周血CD4^(+)、NLR是CAP患者并发脓毒症的独立危险因素,均具有较高的独立预测价值,二者与CURB-65评分联合对CAP患者并发脓毒症预测价值更高,优于单个评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T淋巴细胞亚群 中性粒细胞与淋巴细胞比值(NLR) 社区获得性肺炎(CAP) 脓毒症
下载PDF
肝硬化腹水患者临床特征及顽固性腹水预后的影响因素 被引量:7
9
作者 徐炜捷 刘宝荣 +4 位作者 杨世达 黄水文 林建辉 陈玮 李芹 《中国肝脏病杂志(电子版)》 CAS 2022年第2期42-49,共8页
目的探讨肝硬化腹水患者的临床特征及顽固性腹水患者预后的影响因素。方法选取2015年1月至2017年12月于福建医科大学孟超肝胆医院就诊的456例肝硬化腹水患者进行回顾性研究。根据腹水程度分为1级腹水组(143例)、2级腹水组(191例)和3级... 目的探讨肝硬化腹水患者的临床特征及顽固性腹水患者预后的影响因素。方法选取2015年1月至2017年12月于福建医科大学孟超肝胆医院就诊的456例肝硬化腹水患者进行回顾性研究。根据腹水程度分为1级腹水组(143例)、2级腹水组(191例)和3级腹水组(122例),比较3组患者疗效、白蛋白(albumin,ALB)水平、血清-腹水白蛋白梯度(sero-ascites albumin gradient,SAAG)及Child-Pugh分级情况。将顽固性腹水患者(64例)根据生存状态分为存活组(32例)及病死组(29例),采用Cox回归模型分析顽固性腹水患者预后的影响因素。采用Log-rank法分析各危险因素对患者生存率的影响。结果1级腹水组、2级腹水组和3级腹水组患者治疗显效率分别为80.4%(115/143)、63.9%(122/191)、41.0%(50/12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4.016,P<0.001),1级腹水组患者显效率显著高于2级腹水组和3级腹水组(χ^(2)=10.863,P=0.001;χ^(2)=43.576,P<0.001),2级腹水组患者显效率显著高于3级腹水组(χ^(2)=15.758,P<0.001)。1级腹水组、2级腹水组和3级腹水组患者Child-Pugh C级患者比例(17.5%vs 41.4%vs 53.3%;χ^(2)=38.770,P<0.001)、血清ALB[(27.27±4.37)g/L vs(26.61±2.85)g/L vs(26.22±2.90)g/L;F=3.266,P=0.039]、腹水ALB[(14.48±4.32)g/L vs(14.11±1.99)g/L vs(13.48±2.54)g/L;F=3.653,P=0.027]及SAAG[(13.86±1.99)g/L vs(14.26±3.40)g/L vs(14.87±2.41)g/L;F=5.558,P=0.004]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Spearman相关性分析表明腹水级别与Child-Pugh分级呈正相关(rs=0.442,P<0.001),与SAAG无相关性(rs=0.241,P<0.001)。顽固性腹水患者中存活组和病死组患者年龄(中位数:47岁vs 56岁;U=233.5,P<0.001)、腹水量(中位数:12.6 cm vs 15.6 cm;U=124.5,P<0.001)、肝性脑病(6例vs 17例;χ^(2)=8.669,P=0.003)、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破裂出血(5例vs 19例;χ^(2)=13.847,P<0.001)、自发性腹膜炎(6例vs 23例;χ^(2)=20.01,P<0.001)、血清ALB(中位数:27 g/L vs 23 g/L;U=689.5,P=0.001)、肌酐[(82.77±17.49)mmol/L vs(96.36±18.32)mmol/L;t=-2.957,P=0.004]、凝血酶原时间(中位数:16.8 s vs 18.9;U=134.5,P<0.001)、血钠(中位数:129 mmol/L vs 125 mmol/L;U=716,P<0.001)、血钾(中位数:3.6 mmol/L vs 3.4 mmol/L;U=627.5,P=0.018)及Child-Pugh分级(B级/C级:28例/4例vs 3例/26例;χ^(2)=33.213,P<0.00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多因素Cox回归分析表明血钠>128 mmol/L(HR=0.697,95%CI:0.548~0.885,P=0.003)、自发性腹膜炎(HR=5.246,95%CI:1.246~22.091,P=0.024)、Child-Pugh C级(HR=5.129,95%CI:1.012~25.985,P=0.048)、肝性脑病(HR=4.756,95%CI:1.126~20.083,P=0.034)和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破裂出血(HR=3.234,95%CI:1.100~9.509,P=0.033)是顽固性腹水预后的独立影响因素,其中血钠>128 mmol/L为保护性因素。血钠≤128 mmol/L患者3年存活率为25.9%,血钠>128 mmol/L患者3年存活率为70.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Log-rankχ^(2)=14.839,P<0.001);合并自发性腹膜炎患者3年存活率为20.7%,无自发性腹膜炎患者3年存活率为81.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Log-rankχ^(2)=21.272,P<0.001);Child-Pugh C级患者3年存活率为13.3%,Child-Pugh B级患者3年存活率为90.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Log-rankχ^(2)=40.736,P<0.001);合并肝性脑病患者3年存活率为26.1%,无肝性脑病患者3年存活率为65.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Log-rankχ^(2)=10.561,P=0.001);合并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破裂出血患者3年存活率为20.8%,无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破裂出血患者3年存活率为73.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Log-rankχ^(2)=22.224,P<0.001)。结论肝硬化患者随腹水量增多,Child-Pugh分级升高,肝脏储备功能下降、疗效越差、SAAG越高。低钠血症、肝性脑病、Child-Pugh C级、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破裂出血和自发性腹膜炎是顽固性腹水预后的独立影响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硬化 腹水 顽固性腹水 预后因素
下载PDF
血清前白蛋白-总胆红素评分对血浆置换经治乙型肝炎病毒相关慢加急性肝衰竭预后的评估价值 被引量:3
10
作者 陈丽霞 许镇额 +1 位作者 刘海钰 林建辉 《肝脏》 2023年第7期794-798,共5页
目的探索血清前白蛋白-总胆红素评分(PALBI)对血浆置换(PE)经治乙型肝炎病毒相关慢加急性肝衰竭(HBV-ACLF)患者短期预后的评估价值。方法选取福建医科大学孟超肝胆医院2020年1月至2021年12月接受3次以上PE治疗的112例HBV-ACLF患者,其中... 目的探索血清前白蛋白-总胆红素评分(PALBI)对血浆置换(PE)经治乙型肝炎病毒相关慢加急性肝衰竭(HBV-ACLF)患者短期预后的评估价值。方法选取福建医科大学孟超肝胆医院2020年1月至2021年12月接受3次以上PE治疗的112例HBV-ACLF患者,其中存活组77例,死亡组35例。分析两组基线特征,采用多因素分析患者预后的独立影响因素,并建立PALBI模型。通过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OC)评价PALBI的区分度,并与终末期肝病模型(MELD)和白蛋白-胆红素(ALBI)评分进行比较。结果与存活组比较,死亡组合并肝性脑病(15.58%比48.57%,χ^(2)=11.980,P=0.001)、肝衰竭临床分期晚期患者(7.80%比37.14%,χ^(2)=14.021,P=0.001)的比例高,总胆红素水平高[364.07(287.05,427.95)比456.16(351.20,542.90),Z=-3.810,P<0.01],凝血酶原时间延长[22.61(18.40,24.75)比26.58(21.40,30.40),Z=-2.916,P=0.004],前白蛋白水平降低[51.23(37.50,62.50)比37.14(25.00,52.00),Z=-3.212,P=0.001]。多因素分析显示:总胆红素、前白蛋白是PE经治的HBV-ACLF患者短期预后不良的独立影响因素,总胆红素回归系数是0.011(95%CI:1.005~1.017;P<0.01),前白蛋白回归系数是-0.064(95%CI:0.903~0.975;P=0.001),建立PALBI=0.011×[TBil(μmol/L)]-0.064×[PAB(mg/L)]-1.848。PALBI ROC曲线下面积(AUC)=0.827(95%CI:0.747~0.908,P<0.01)、MELD AUC=0.710(95%CI:0.604~0.815,P<0.01)、ALBI评分AUC=0.726(95%CI:0.631~0.821,P<0.01),ROC曲线两两比较,PALBI与MELD对比,Z=2.470,P=0.014,PALBI与ALBI对比,Z=2.274,P=0.023,PALBI优于MELD和ALBI评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PALBI对PE经治HBV-ACLF患者的短期预后具有一定的临床预测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乙型肝炎病毒 慢加急性肝衰竭 血浆置换 模型 预后
下载PDF
胸腺肽α1联合腺苷蛋氨酸治疗肝衰竭患者疗效及对TBil、ALT、ALb的影响研究 被引量:1
11
作者 杨世达 《中外医疗》 2023年第27期5-8,共4页
目的探讨对肝衰竭患者采用胸腺肽α1联合腺苷蛋氨酸治疗的效果。方法随机选取2019年9月—2021年9月期间福建医科大学孟超肝胆医院接收的肝衰竭患者100例作为研究对象。根据随机数表法分为两组,给予腺苷蛋氨酸治疗的50例作为对照组,给予... 目的探讨对肝衰竭患者采用胸腺肽α1联合腺苷蛋氨酸治疗的效果。方法随机选取2019年9月—2021年9月期间福建医科大学孟超肝胆医院接收的肝衰竭患者100例作为研究对象。根据随机数表法分为两组,给予腺苷蛋氨酸治疗的50例作为对照组,给予胸腺肽α1联合腺苷蛋氨酸治疗的50例作为观察组。比较两组临床疗效总有效率、肝功能指标(总胆红素、谷丙转氨酶、血白蛋白)水平、凝血功能指标(凝血酶原时间、血浆凝血酶原活动度、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和D-二聚体)水平。结果观察组治疗6周后临床总有效率(94.00%)高于对照组(80.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332,P<0.05)。观察组血清总胆红素、谷丙转氨酶水平均低于对照组,血清白蛋白水平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凝血酶原时间、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均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D-二聚体水平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凝血酶原活动度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胸腺肽α1联合腺苷蛋氨酸治疗肝衰竭疗效较好,可改善血清总胆红素、谷丙转氨酶及白蛋白水平,值得临床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胸腺肽Α1 腺苷蛋氨酸 肝衰竭
下载PDF
肝癌合并糖尿病患者行ERAS理念下运动-营养管理对血糖、术后恢复的效果 被引量:1
12
作者 周海云 毛林丹 《糖尿病新世界》 2021年第20期143-147,共5页
目的研究肝癌合并糖尿病患者行ERAS理念下运动-营养管理对血糖、术后恢复的效果。方法选取该院2017年1月-2020年3月入院的肝癌合并糖尿病患者70例,均接受手术治疗,将病案号为单数的35例患者纳入对照组,双号的35例患者纳入观察组,分别采... 目的研究肝癌合并糖尿病患者行ERAS理念下运动-营养管理对血糖、术后恢复的效果。方法选取该院2017年1月-2020年3月入院的肝癌合并糖尿病患者70例,均接受手术治疗,将病案号为单数的35例患者纳入对照组,双号的35例患者纳入观察组,分别采用常规护理、ERAS理念下运动-营养管理为患者提供手术的护理工作,对比两组术后恢复效果、血糖控制质量、营养情况、并发症发生率。结果对两组术后恢复效果对比,观察组排气时间(43.21±3.16)h、下床时间(2.11±1.12)d、住院时间(13.24±2.14)d少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两组血糖指标进行对比,观察组FBG(6.23±1.14)mmol/L、PBG(9.32±1.45)mmol/L以及HbA1c(6.12±1.10)%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两组营养情况进行对比,观察组ALB(38.21±3.28)g/L、DPI(1.39±0.18)g/(kg·d)、nPCR(1.34±0.29)g/(kg·d)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两组并发症发生率进行对比,观察组5.71%显著低于对照组22.8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ERAS理念下运动-营养管理在肝癌合并糖尿病术后开展可以有效缩短术后的恢复时间,更好的对血糖进行控制,维持机体各项营养指标的均衡,控制术后各项并发症的出现,以实现疾病更加科学的治疗和恢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癌 糖尿病 ERAS理念 运动—营养管理 术后恢复 营养情况
下载PDF
公民逝世后器官捐献供体的评估和功能维护临床分析
13
作者 黄水文 刘宁 +1 位作者 徐炜捷 刘宝荣 《福建医药杂志》 CAS 2021年第6期12-15,共4页
目的探讨公民逝世后器官捐献供体的器官评估和功能维护的方法和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重症医学科行器官功能支持维护的30例供体的临床资料。30例捐献者经外院经治医生确定为潜在捐献者后,被及时转介给器官捐献协调员,通过福建省卫生... 目的探讨公民逝世后器官捐献供体的器官评估和功能维护的方法和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重症医学科行器官功能支持维护的30例供体的临床资料。30例捐献者经外院经治医生确定为潜在捐献者后,被及时转介给器官捐献协调员,通过福建省卫生健康委员会及红十字会关于器官捐献和潜在捐献者身份识别转诊的规章制度,合法、合规地将捐献者转送我科进行器官维护,包括严格的肺保护、循环支持、精准的液体管理和稳定内环境。捐献者授权人签署器官捐献等相关文件,达到器官获取标准,由器官获取团队进行器官获取。观察供体器官获取后的利用情况。结果共获得142个器官,成功用于移植。其中获取心脏7例、肾脏56例、肝脏27例、双侧肺部共6例,双侧角膜共46例。移植后器官功能恢复良好,无死亡病例发生,2例肝移植发生早期移植物功能不良,6例肾移植后肾功能恢复延迟。结论供体器官功能的评估与维持是公民逝世后器官捐献的重要环节,及时准确地评估和维护供体器官功能是取得较好移植效果的关键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器官捐献 供体 器官维护 器官移植
下载PDF
老年多病复原力的研究进展
14
作者 陈晨 常文洋 +2 位作者 刘雪 吴红锋 石宜林 《职业与健康》 2025年第1期133-137,共5页
慢性病共病通过疾病的协同作用加重了患者的身心负担,降低了患者的生活质量。目前研究仅对单一慢性病关注较多,对慢性病共病患者关注较少。多病复原力(multimorbidity resilience,MR)是在复原力视角下针对于多重共病人群提出的概念,在... 慢性病共病通过疾病的协同作用加重了患者的身心负担,降低了患者的生活质量。目前研究仅对单一慢性病关注较多,对慢性病共病患者关注较少。多病复原力(multimorbidity resilience,MR)是在复原力视角下针对于多重共病人群提出的概念,在改善共病患者生活质量、提高其自身复原力水平具有巨大潜力。由于MR的研究起步较晚,相关内容尚待明确,因此本文将对多病复原力的概念、理论来源、测量工具、干预策略进行综述,以期为我国未来开展相关研究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性病共病 复原力 评估工具 影响因素 干预措施 研究进展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