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59篇文章
< 1 2 8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开放和后腹腔镜肾部分切除术治疗老年T1b期肾癌的临床疗效 被引量:14
1
作者 杨风光 黄超 +6 位作者 吴翔 魏永宝 许清江 余成波 朱庆国 叶烈夫 高祥勋 《中国老年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9年第6期1343-1347,共5页
目的探讨开放和腹腔镜保留肾单位手术(NSS)治疗老年T1b期肾癌的安全性与可行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12年1月至2015年12月43例行NSS的老年T1b期肾癌患者,其中26例行开放手术(OPN),17例在行后腹腔镜手术(RLPN),比较两组的临床资料、术中指... 目的探讨开放和腹腔镜保留肾单位手术(NSS)治疗老年T1b期肾癌的安全性与可行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12年1月至2015年12月43例行NSS的老年T1b期肾癌患者,其中26例行开放手术(OPN),17例在行后腹腔镜手术(RLPN),比较两组的临床资料、术中指标、手术并发症及术后肾功能变化。结果 40例患者均成功行NSS,3例切缘阳性改肾根治术,OPN组手术时间(176.3±19.9)min,RLPN组(161.5±26.8)min。OPN组阻断肾血流时间(26.2±5.2)min,RLPN组(28.0±6.1)min。OPN组术中出血量(192.1±78.3)ml,RLPN组(138.9±66.9)ml。OPN组术后并发症为42.3%,RLPN组35.2%,均较轻微。两组术前和术后3个月血肌酐无明显变化,但患肾肾小球滤过率(eGFR)下降约15.6%和22.2%。结论 OPN和RLPN都是治疗老年T1b期肾癌的安全有效的方法,都能达到保护肾功能的效果,对比OPN,RLPN在手术时间、术中失血量及住院时间上更有优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保留肾单位手术 T1b期 肾细胞癌
下载PDF
不同靶位脉冲射频治疗老年胸背部带状疱疹后神经痛临床疗效比较 被引量:11
2
作者 刘荣国 林昭众 +3 位作者 徐雪汝 傅少雄 陈日 施小妹 《中国疼痛医学杂志》 CAS CSCD 2017年第2期106-111,116,共7页
目的:比较背根神经节(dorsal root ganglion,DRG)脉冲射频与脊神经前支联合后支脉冲射频治疗老年胸背部带状疱疹后神经痛(postherpetic neuralgia,PHN)的临床疗效。方法:40例老年胸背部PHN病人,随机分为两组:A组(n=20)为胸DRG脉冲射频... 目的:比较背根神经节(dorsal root ganglion,DRG)脉冲射频与脊神经前支联合后支脉冲射频治疗老年胸背部带状疱疹后神经痛(postherpetic neuralgia,PHN)的临床疗效。方法:40例老年胸背部PHN病人,随机分为两组:A组(n=20)为胸DRG脉冲射频组,B组(n=20)为胸神经前支+后支脉冲射频组。治疗前所有病人视觉模拟评分(visual analogue scale,VAS)。于首次治疗后第24 h,三次治疗后第24 h和出院后的1周、1月、3月、6月进行VAS评分,记录曲马多和加巴喷丁的摄取人数。治疗前、出院后1月、3月、6月进行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pittsburgh sleep quality index,PSQI)、SF-36、焦虑、抑郁评分。比较上述两组各指标改善情况。结果:治疗后,两组VAS、PSQI总分、焦虑、抑郁评分均较治疗前明显下降,而SF-36总分升高(P<0.05)。首次脉冲射频(pulsed radiofrequency,PRF)后第24 h,A组VAS和曲马多摄取率均小于B组(P<0.05)。三次治疗后各同时点A、B两组比较,VAS评分、PSQI总分、SF-36总分、焦虑、抑郁评分未见显著性差异(P<0.05),但曲马多摄取率比较,A组小于B组(P<0.05)。结论:胸DRG脉冲射频与脊神经前支+后支脉冲射频均可有效治疗老年PHN,但前者优于后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脉冲射频 带状疱疹后神经痛 背根神经节 胸神经
下载PDF
高强度聚焦超声联合无水乙醇局部注射治疗子宫腺肌病的临床价值 被引量:6
3
作者 丁桂升 陈圣 +4 位作者 李建卫 郭薇 唐力 吴松松 陈锦云 《临床超声医学杂志》 CSCD 2019年第5期385-387,共3页
目的探讨高强度聚焦超声(HIFU)联合无水乙醇注射(PEI)在子宫腺肌病治疗中的临床价值。方法选取我院确诊为子宫腺肌病的患者78例,其中31例单纯行HIFU治疗(HIFU组),47例行PEI后再进行HIFU治疗(联合组),比较两组消融的辐照时间、治疗时间... 目的探讨高强度聚焦超声(HIFU)联合无水乙醇注射(PEI)在子宫腺肌病治疗中的临床价值。方法选取我院确诊为子宫腺肌病的患者78例,其中31例单纯行HIFU治疗(HIFU组),47例行PEI后再进行HIFU治疗(联合组),比较两组消融的辐照时间、治疗时间、治疗能量、能效因子、术中反应等,术后1周内行盆腔增强MRI检查判断消融的效果。结果两组患者均顺利完成治疗,均未出现严重不良反应。联合组的辐照时间、治疗时间、治疗能量、能效因子均明显低于HIFU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HIFU组病灶消融率为(47.11±11.20)%,低于联合组(74.64±16.3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HIFU联合PEI治疗子宫腺肌病安全、有效,较单独HIFU治疗具有更好的消融效果,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强度聚焦超声 无水乙醇 子宫腺肌病
下载PDF
10例肾血管周上皮样细胞肿瘤临床病理分析 被引量:4
4
作者 林乐 魏永宝 +2 位作者 李涛 陈梓甫 高祥勋 《中国当代医药》 2017年第1期4-8,15,共6页
目的探讨肾血管周上皮样细胞肿瘤的临床病理特点。方法随访2013年6月~2015年9月我院收治的经病理确诊的10例肾血管周上皮样细胞肿瘤患者,回顾性分析其临床病理特点并总结治疗方案。结果 10例肾血管周上皮样细胞肿瘤患者中,男女比为1∶9... 目的探讨肾血管周上皮样细胞肿瘤的临床病理特点。方法随访2013年6月~2015年9月我院收治的经病理确诊的10例肾血管周上皮样细胞肿瘤患者,回顾性分析其临床病理特点并总结治疗方案。结果 10例肾血管周上皮样细胞肿瘤患者中,男女比为1∶9;平均年龄为(50.9±19.5)岁,中位年龄为40.5岁。10例患者均经手术治疗;平均随访时间(18.6±8.2)个月,中位随访时间19.5个月;无瘤生存7例,2例带瘤生存,1例死亡;肿瘤最大径为(5.3±2.8)cm,中位直径5.1 cm;合并出血或坏死5例。9例为单纯的肾血管周上皮样细胞肿瘤,1例合并肾盂尿路上皮癌。所有病例的HMB45和(或)Melan-A表达均呈阳性,Ki67平均(7.0±6.1)%,中位阳性率为5.0%。结论肾血管周上皮样细胞肿瘤临床不易诊断,主要依靠病理确诊,治疗方式倾向于手术切除为主,预后大多较好。对于不能切除或保守治疗的患者,应密切复查随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管周上皮样细胞肿瘤 肾上皮样血管平滑肌脂肪瘤 肾肿瘤 肿瘤治疗 临床病理特点
下载PDF
婴儿Sandhoff病临床特点及基因型分析 被引量:2
5
作者 王珏 林志 +2 位作者 陈琅 方琼 吴菲菲 《临床儿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2期881-884,共4页
目的探讨婴儿Sandhoff病的临床和HEXB基因突变特点.方法回顾分析2例婴儿Sandhoff病先证者及其家系的临床资料.结果2例患儿男女各1例,均在婴儿期起病,首发表现均为发育落后,有过度惊吓、癫痫、腱反射增强、眼底樱桃红斑等,均出现进行性... 目的探讨婴儿Sandhoff病的临床和HEXB基因突变特点.方法回顾分析2例婴儿Sandhoff病先证者及其家系的临床资料.结果2例患儿男女各1例,均在婴儿期起病,首发表现均为发育落后,有过度惊吓、癫痫、腱反射增强、眼底樱桃红斑等,均出现进行性发育倒退,2岁左右基本丧失一切运动和认知能力.头颅MRI检查男性患儿未见异常;女性患儿显示双侧基底节异常信号,小脑萎缩.2例患儿HEXB基因分别为杂合、纯合突变,突变位点系首次报道.男性患儿在学龄前期死亡,女性患儿仍在随访中.结论精神运动发育迟缓和倒退是婴儿Sandhoff病最早和最常见的表现,丘脑及基底节区异常信号可能是其特征性表现,髓鞘发育不良和脑萎缩也很常见.基因检测有助于确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andhoff病 HEXB基因 樱桃红斑 婴儿
下载PDF
激素冲击疗法联合免疫抑制剂治疗狼疮危象的临床疗效观察 被引量:3
6
作者 吴家斌 高美珠 +1 位作者 刘卫华 林苗 《中国医药指南》 2016年第23期62-62,共1页
目的探讨激素冲击疗法联合免疫抑制剂在狼疮危象中的治疗效果。方法将我院2014年8月至2015年8月期间收治的50例狼疮危象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即研究组与对照组。研究组25例狼疮患者给予激素加环磷酰胺进行治疗,对照... 目的探讨激素冲击疗法联合免疫抑制剂在狼疮危象中的治疗效果。方法将我院2014年8月至2015年8月期间收治的50例狼疮危象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即研究组与对照组。研究组25例狼疮患者给予激素加环磷酰胺进行治疗,对照组25例狼疮患者则接受激素加霉酚酸酯进行治疗,对两组患者临床疗效进行对比。结果经对比得出,研究组患者治疗的有效率为90.00%,对照组患者则为63.33%,研究组患者疗效高于对照组,且对比差异显著,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应用激素加环磷酰胺治疗狼疮危象患者临床疗效较好,易被患者所接,值得临床有效推广以及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激素冲击疗法 狼疮危象 免疫抑制剂
下载PDF
胃癌腹腔镜术后迟发性腹腔内出血的临床分析 被引量:2
7
作者 林达佳 曾长青 陈林昊 《中国现代医生》 2016年第33期54-56,共3页
目的探讨胃癌腹腔镜术后迟发性腹腔内出血的病因及其治疗。方法回顾性分析胃癌腹腔镜手术521例,分析其中5例胃癌术后并发迟发性腹腔内出血的临床资料,总结治疗过程中的经验。结果 5例患者行再次手术或介入治疗止血,出血均停止,随访12~2... 目的探讨胃癌腹腔镜术后迟发性腹腔内出血的病因及其治疗。方法回顾性分析胃癌腹腔镜手术521例,分析其中5例胃癌术后并发迟发性腹腔内出血的临床资料,总结治疗过程中的经验。结果 5例患者行再次手术或介入治疗止血,出血均停止,随访12~24个月未见再次出血。结论迟发性腹腔内出血多因动脉部分损伤所致,及时再手术或介入治疗可取得良好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胃癌 腹腔镜手术 迟发性腹腔内出血 并发症
下载PDF
子宫瘢痕妊娠的超声诊断及临床处理 被引量:2
8
作者 陈志琴 刘佳华 林美姜 《当代医学》 2010年第20期54-55,共2页
子宫瘢痕妊娠是指孕囊、受精卵或胚胎着床于既往切口瘢痕上,是异位妊娠的一种。近年来此病的报道呈上升趋势。此症易漏诊、误诊,未及时处理,在妊娠早期即可出现子宫破裂和难以控制的大出血,危及患者生命。现对我院确诊的2例子宫疤... 子宫瘢痕妊娠是指孕囊、受精卵或胚胎着床于既往切口瘢痕上,是异位妊娠的一种。近年来此病的报道呈上升趋势。此症易漏诊、误诊,未及时处理,在妊娠早期即可出现子宫破裂和难以控制的大出血,危及患者生命。现对我院确诊的2例子宫疤痕妊娠资料进行分析,旨在探讨阴道彩色多普勒在子宫瘢痕妊娠早期诊断中的重要应用价值及其治疗方法的选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子宫 瘢痕妊娠 超声诊断
下载PDF
核磁共振成像技术在原发性脑神经痛病因诊断中的临床应用 被引量:3
9
作者 俞顺 包强 杜瑞宾 《福建医药杂志》 CAS 2014年第3期136-138,共3页
脑神经痛的常见病因是面肌痉挛、三叉神经痛、舌咽神经痛、动眼神经麻痹、滑车神经麻痹、展神经麻痹等脑神经疾病。临床上脑神经痛根据发病原因可以分为原发性和继发性脑神经痛。大多数脑神经痛属于原发性,尽管其病因和发病机制目前尚... 脑神经痛的常见病因是面肌痉挛、三叉神经痛、舌咽神经痛、动眼神经麻痹、滑车神经麻痹、展神经麻痹等脑神经疾病。临床上脑神经痛根据发病原因可以分为原发性和继发性脑神经痛。大多数脑神经痛属于原发性,尽管其病因和发病机制目前尚未明确,但是神经血管压迫学说为大多数学者广泛接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神经 核磁共振成像 核磁共振断层血管造影
下载PDF
肺外小细胞癌的临床病理特征及综合治疗策略 被引量:2
10
作者 戴永美 徐驯宇 +1 位作者 黄郴 崔同建 《中外医疗》 2016年第31期37-39,共3页
目的分析肺外小细胞癌(extrapulmonary small cell carcinoma,EPSCC)的临床病理特征及不同治疗模式对预后的影响。方法方便选取并回顾性分析2012年8月—2015年12月福建省立医院收治20例肺外小细胞癌患者的临床病理特征及治疗方法、预后... 目的分析肺外小细胞癌(extrapulmonary small cell carcinoma,EPSCC)的临床病理特征及不同治疗模式对预后的影响。方法方便选取并回顾性分析2012年8月—2015年12月福建省立医院收治20例肺外小细胞癌患者的临床病理特征及治疗方法、预后分析。结果共20例EPSCC,男15例,女5例,平均年龄61.1岁。I期2例,II期4例;III期10例;IV期4例;原发灶位置:食管12例,纵膈2例,胃食管交界处、闭孔、输尿管、子宫、卵巢各1例,原发病灶不明1例。采用化疗或手术的患者中位OS均为6个月,均无2年以上生存的病例,采用综合治疗的患者中位OS 15.2个月,1年生存率50%,2年生存率12.5%年以上,对症支持治疗的患者中位OS 2.1个月。结论肺外小细胞癌发病率低,目前尚无标准的治疗方法,采用综合治疗模式优于单一治疗方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肺外小细胞癌 临床病理特征 治疗策略
下载PDF
重组人血管内皮抑素联合mFOLFOX4方案治疗晚期原发性肝癌临床疗效及安全性观察 被引量:2
11
作者 戴永美 刘夏平 崔同建 《海峡药学》 2016年第10期167-169,共3页
目的评价重组人血管内皮抑制素注射液联合mFOLFOX4方案治疗晚期原发性肝癌的近期疗效和毒副反应,以评估其临床应用价值及安全性。方法回顾性分析应用恩度联合m FOLFOX4治疗15例晚期HCC患者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按照RECIST 1.1版标准每化疗... 目的评价重组人血管内皮抑制素注射液联合mFOLFOX4方案治疗晚期原发性肝癌的近期疗效和毒副反应,以评估其临床应用价值及安全性。方法回顾性分析应用恩度联合m FOLFOX4治疗15例晚期HCC患者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按照RECIST 1.1版标准每化疗2个周期评价客观疗效,观察疾病无进展生存时间(PFS)和总生存期(OS)。毒副反应按照NCI-CTC3.0标准观察和判定;神经系统毒性参照OXA专用神经病变分级标准评判。结果 15例患者,14例完成2周期以上化疗。接受治疗的15例患者中,有7例的主要临床症状得以改善。治疗2周期后所有治疗病例中无CR、PR,SD 9例,PD 5例;共有6例患者进行4周期治疗后疗效评价,其中无CR、PR,SD 3例,3例PD;共有3例患者完成6周期治疗后进行疗效评价,无CR、PR,SD 2例,PD 1例。15例患者均可评价毒性,常见的毒副反应为胃肠道反应、骨髓抑制、肝功能损害,多为Ⅰ~Ⅲ度。结论重组人血管内皮抑制素联合FOLFOX4方案静脉治疗晚期原发性肝癌提高近期疗效,不增加化疗不良反应,安全性较高,值得进一步临床试用观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原发性肝癌 mFOLFOX4方案 重组人血管内皮抑制素 近期疗效 安全性
下载PDF
111例出生缺陷围生儿临床分析 被引量:2
12
作者 杨茵 孙阳 《海峡预防医学杂志》 CAS 2005年第1期69-70,共2页
[目的]了解出生缺陷围生儿的发生系统与缺陷分配情况,为临床预防和治疗提供依据。[方法]回顾性分析1996—2003年我院产科分娩的8629例围生儿资料,对其中111例出生缺陷围生儿逐一进行分类和统计分析。[结果]出生缺陷围生儿发生率12.9‰,... [目的]了解出生缺陷围生儿的发生系统与缺陷分配情况,为临床预防和治疗提供依据。[方法]回顾性分析1996—2003年我院产科分娩的8629例围生儿资料,对其中111例出生缺陷围生儿逐一进行分类和统计分析。[结果]出生缺陷围生儿发生率12.9‰,逐年无明显变化趋势;出生缺陷与胎儿性别无明显关系,而与孕产妇年龄有明显相关性。各系统缺陷中,以骨骼系统和神经系统畸形发生率最高。[结论]加强围产保健,进行产前诊断是预防出生缺陷围生儿的重要手段,控制骨骼系统与神经系统缺陷的发生是降低出生缺陷围生儿发生率的重要环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出生缺陷 围生儿 临床优生学 疾病控制
下载PDF
双侧肾上腺嗜铬细胞瘤并副神经节瘤8例临床诊治 被引量:1
13
作者 朱庆国 朱伟 +3 位作者 叶烈夫 胡敏雄 何延瑜 高祥勋 《微创泌尿外科杂志》 2015年第3期172-175,共4页
目的:探讨双侧肾上腺嗜铬细胞瘤(PHEO)并副神经节瘤(PGL)的诊治经验。方法:采用回顾性病例分析方法,总结分析2008年1月~2012年12月收治的8例双侧肾上腺PHEO并PGL病例的临床诊治资料。临床表现为高血压等7例,体检发现肿瘤1例。其中合并... 目的:探讨双侧肾上腺嗜铬细胞瘤(PHEO)并副神经节瘤(PGL)的诊治经验。方法:采用回顾性病例分析方法,总结分析2008年1月~2012年12月收治的8例双侧肾上腺PHEO并PGL病例的临床诊治资料。临床表现为高血压等7例,体检发现肿瘤1例。其中合并多发性内分泌腺瘤(MEN)-2A患者4例。8例患者均检测尿VMA及血、尿儿茶酚胺,尿VMA升高6例(75%),血、尿儿茶酚胺升高5例(62.5%),8例患者均行彩超及CT检查,阳性例数分别为7例(87.5%)及8例(100%)。术前均服用可多华等药物2~4周,分次行腹腔镜两侧PHEO及PGL切除术4例,同期经腹腔入路行腹腔镜双侧PHEO及PGL切除术2例,同期经腹膜后入路行腹腔镜双侧PHEO及PGL切除术2例。结果:PGL位于主动脉旁4例、腔静脉旁2例、肾门区2例。手术均获成功,除1例同期经腹腔入路腹腔镜双侧PHEO及PGL切除术患者术后2周内伴淋巴漏,1例患者双侧同期手术术后出现急性肾上腺皮质功能危象经过及时补充大剂量肾上腺皮质激素以及支持治疗后治愈,其余患者术中、术后未出现明显并发症。瘤体直径3~8cm。术后6~9d出院。随访9个月~4年,7例术前高血压患者术后血压正常6例,仍有高血压1例,未见肿瘤复发。结论:对双侧肾上腺PHEO患者,考虑是否存在MEN;手术时注意可能存在多发肿瘤及同时合并副神经节瘤可能,以避免遗漏;因创伤小、恢复快,应用经腹腔或腹膜后入路同期或分次行双侧腹腔镜PHEO及PGL切除术是可行的;术后需加强长期随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嗜铬细胞瘤 副神经节瘤
原文传递
肾小管乙肝病毒抗原沉积对乙肝相关性肾炎临床及病理影响分析 被引量:1
14
作者 高美珠 吴家斌 +1 位作者 洪富源 阮一平 《福建医药杂志》 CAS 2018年第2期51-54,共4页
目的探讨肾小管有乙肝病毒抗原沉积对乙肝相关性肾炎(HBV-GN)患者的临床表现及病理特点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2009年1月至2016年1月在我院经肾活检证实的乙型肝炎病毒相关肾炎患者69例的临床表现及病理特点。根据肾小管是否有乙肝病毒... 目的探讨肾小管有乙肝病毒抗原沉积对乙肝相关性肾炎(HBV-GN)患者的临床表现及病理特点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2009年1月至2016年1月在我院经肾活检证实的乙型肝炎病毒相关肾炎患者69例的临床表现及病理特点。根据肾小管是否有乙肝病毒抗原沉积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对比分析两组患者之间的临床及肾脏病理特点。结果在蛋白尿、肝功能、尿酸、血红蛋白、乙肝病毒血清标志物、病理类型分布等方面比较,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研究组较对照组肾功能损害的发生率更高(P<0.05),研究组出现中重度肾小管间质病变的发生率(52.2%)高于对照组(17.4%)(P<0.05)。结论肾小管有乙肝病毒抗原沉积更容易发生肾小管间质病变及肾功能损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乙肝病毒抗原 乙肝相关性肾炎 病理
下载PDF
Insure技术用于足月儿呼吸窘迫综合征的临床观察 被引量:1
15
作者 朱慧 谢钦妹 《福建医药杂志》 CAS 2018年第4期39-41,共3页
目的探讨Insure技术用于足月儿呼吸窘迫综合征(RDS)的疗效。方法选取我科收治的足月RDS患儿47例,根据病情严重程度分为轻度组与重度组,两组患儿均应用Insure技术,比较两组患儿的临床资料和疗效。结果轻度组患儿28例,重度组患儿19例,两... 目的探讨Insure技术用于足月儿呼吸窘迫综合征(RDS)的疗效。方法选取我科收治的足月RDS患儿47例,根据病情严重程度分为轻度组与重度组,两组患儿均应用Insure技术,比较两组患儿的临床资料和疗效。结果轻度组患儿28例,重度组患儿19例,两组患儿使用肺表面活性物质(PS)时间、剂量、次数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两组患儿在有创呼吸机使用时间和无创nCPAP使用时间进行比较,前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后者差异无意义。两组患儿使用Insure技术后病情改善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0.17,P>0.05),总的改善率为57.4%。两组患儿Insure技术使用前、使用后1、24及48hPaO2值进行比较,除了使用前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其余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两组患儿Insure技术使用前、使用后1、24及48hPCaO2值进行比较,除了使用后1h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其余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两组患儿气胸、颅内出血、肺动脉高压(PPHN)、肺炎并发症发生率比较,除了肺炎发生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其余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结论足月儿呼吸窘迫综合征使用Insure技术后可以明显改善病情,对于重度的足月儿呼吸窘迫综合征推荐早期使用Insure技术以及足量的PS,但是对于轻度足月儿呼吸窘迫综合征,可以早期暂时不给予P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足月儿 呼吸窘迫综合征 Insure技术
下载PDF
他克莫司软膏治疗光敏性皮肤病的临床观察 被引量:3
16
作者 叶振杰 《国际医药卫生导报》 2017年第10期1557-1560,共4页
目的研究并探讨他克莫司软膏治疗光敏性皮肤病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4年1月至2016年6月期间本院收治的90例光敏性皮肤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取计算机数字随机序列法将患者分为两组,每组45例。对照组患者采用喜辽妥软膏外涂,观察组... 目的研究并探讨他克莫司软膏治疗光敏性皮肤病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4年1月至2016年6月期间本院收治的90例光敏性皮肤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取计算机数字随机序列法将患者分为两组,每组45例。对照组患者采用喜辽妥软膏外涂,观察组患者采用他克莫司软膏外涂,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总有效率、皮肤瘙痒评分、皮损评分、生活质量评分、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治疗2周后、治疗4周后的临床总有效率分别为82.22%、95.56%,对照组分别为60.00%、80.00%,两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治疗4周后,两组患者的皮肤瘙痒评分、皮损评分、生活质量评分均较治疗前明显降低(P〈0.05);观察组患者治疗4周后的皮肤瘙痒评分、皮损评分、生活质量评分较对照组更低(P〈0.05)。在治疗过程中,观察组患者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8.89%,对照组为6.67%,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他克莫司软膏外涂治疗光敏性皮肤病具有显著的临床疗效,可有效缓解患者的皮肤瘙痒、皮损等症状,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且不良反应较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光敏性皮肤病 他克莫司软膏 皮肤科
下载PDF
慢性单纯性苔藓232例临床治疗分析 被引量:2
17
作者 吕萍 《福建医药杂志》 CAS 2017年第6期133-134,共2页
慢性单纯性苔藓又称神经性皮炎,是一种常见的慢性皮肤神经功能障碍性皮肤病,以阵发性剧烈瘙痒及局部皮肤苔藓样变为特征,好发于中青年。好发部位:颈项部、肘部、腰骶部、眼睑等部位。皮损仅限于一处或几处为局限性神经性皮炎;
关键词 苔藓样变 精神因素
下载PDF
一个Dubin-Johnson综合征家系临床特征及基因突变分析
18
作者 陈巧彬 方琼 +1 位作者 郑晓颖 陈琅 《基础医学与临床》 CSCD 2019年第11期1583-1586,共4页
目的分析Dubin-Johnson综合征(DJS)患儿的临床及基因突变特点。方法回顾分析2例DJS患儿的临床特征以及基因分析结果。结果先证者为姐姐,5岁,其妹妹3岁,姐妹均有间歇性黄疸,血清直接胆红素增高,肝功能正常。父母亲无黄疸症状,平素身体健... 目的分析Dubin-Johnson综合征(DJS)患儿的临床及基因突变特点。方法回顾分析2例DJS患儿的临床特征以及基因分析结果。结果先证者为姐姐,5岁,其妹妹3岁,姐妹均有间歇性黄疸,血清直接胆红素增高,肝功能正常。父母亲无黄疸症状,平素身体健康。基因分析证实,2例患儿均为ABCC2两个位点的复合杂合突变,一个来源于父亲chr10:101603625c.3811C>T(p.Arg1271Stop),为无义突变,一个来源于母亲chr10:101605417c.4024T>C(P.Ser1342Pro),为错义突变。由于基因突变,使得多药耐药相关蛋白2(MRP2)合成障碍,丧失对非胆汁酸有机阴离子的转运功能。结论ABCC2是DJS的致病基因,属于常染色体隐性遗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DUBIN-JOHNSON综合征 ABCC2 常染色体隐性遗传
下载PDF
伴慢性扁桃体炎IgA肾病的临床病理特征和疗效分析
19
作者 阮一平 洪富源 +2 位作者 吴家斌 杨国凯 高美珠 《福建医药杂志》 CAS 2017年第2期57-60,共4页
目的探讨伴慢性扁桃体炎IgA肾病临床病理特征和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伴或不伴慢性扁桃体炎的两组IgA肾病患者的临床及病理资料,比较两组的临床病理特征及疗效。所有患者肾活检病理根据国际IgA肾病协作组提出的牛津分型进行分类。连续变... 目的探讨伴慢性扁桃体炎IgA肾病临床病理特征和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伴或不伴慢性扁桃体炎的两组IgA肾病患者的临床及病理资料,比较两组的临床病理特征及疗效。所有患者肾活检病理根据国际IgA肾病协作组提出的牛津分型进行分类。连续变量采用t检验或Mann-Whitney U检验,分类变量采用χ2检验分析。结果伴慢性扁桃体炎组高于不伴慢性扁桃体炎组的高血压发生率(62.5%vs 20.5%,P=0.002)、尿红细胞≥2+比例(62.5%vs 34.1%,P=0.048)、血TG[(3.3±2.2)mmol/L vs(2.0±1.3)mmol/L,P=0.038]。两组病理特征、疗效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伴慢性扁桃体IgA肾病的高血压、血尿、血脂紊乱更严重,病理特征和疗效与不伴慢性扁桃体炎相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IGA肾病 慢性扁桃体炎 临床病理特征 疗效
下载PDF
临床药师对胸椎结核初治失败患者的用药分析建议与监护
20
作者 王凌 冯淑玲 《海峡药学》 2015年第10期201-203,共3页
目的通过临床药师对胸椎结核患者的用药分析建议与监护,为临床相关治疗提供参考,同时介绍临床药师在参与临床治疗实践活动中如何发挥重要作用。方法临床药师查阅相关文献及指南,结合患者病情,从药理、药动、药效及不良反应等各方面向医... 目的通过临床药师对胸椎结核患者的用药分析建议与监护,为临床相关治疗提供参考,同时介绍临床药师在参与临床治疗实践活动中如何发挥重要作用。方法临床药师查阅相关文献及指南,结合患者病情,从药理、药动、药效及不良反应等各方面向医师讲解了相关治疗药物的特点和利弊,参与了药物治疗方案的分析和调整,并针对性地展开药学监护。结果临床药师参与治疗,提出了合理分析和有效建议,患者症状改善,治疗结果满意。结论临床药师在参与胸椎结核治疗中,利用自身专业所长,为保证临床安全、合理、有效用药发挥了积极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胸椎结核 临床药师 分析 监护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8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