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7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福建省医院感染管理科工作人员现况调查分析 被引量:5
1
作者 刘佩君 吴小燕 曾邦伟 《检验医学与临床》 CAS 2021年第21期3112-3115,共4页
目的探讨福建省医院医院感染管理科工作人员的现况。方法通过统一发放问卷的方式对全省二级和三级医院医院感染管理科工作人员进行调查。结果共调查468名医院感染管理工作人员,平均年龄(40.85±8.82)岁,从事医院感染管理工作时间5.0... 目的探讨福建省医院医院感染管理科工作人员的现况。方法通过统一发放问卷的方式对全省二级和三级医院医院感染管理科工作人员进行调查。结果共调查468名医院感染管理工作人员,平均年龄(40.85±8.82)岁,从事医院感染管理工作时间5.00(2.00,11.00)年,其中二级医院193人(41.24%),三级医院275人(58.76%);专职人员320人(68.38%),兼职人员148人(31.62%);专职人员比例逐渐升高;专业分布以护理为主,占59.83%;学历分布主要为本科及以上,占64.10%。二级医院与三级医院医院感染管理科工作人员性别、专兼职人员、专业、学历分布情况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医院感染管理科专职人员与兼职人员性别、年龄、从事医院感染管理工作时间、专业、外出进修及前一年参加培训学习分布情况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福建省医院感染管理科工作人员结构逐渐优化,但二级医院工作人员学历水平及专业多样化有待进一步提高,二级医院及兼职人员需重视专业培训,专业培训应常态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医院感染 管理 现况调查
下载PDF
2020年全国医院感染监控网丙型肝炎病毒感染监测报告 被引量:6
2
作者 文细毛 任南 +12 位作者 李福琴 战榕 方旭 孟庆兰 杨怀 李卫光 刘丁 郭凤玲 鲜于舒铭 赖晓全 逄崇杰 黄勋 吴安华 《中国感染控制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1-8,共8页
目的了解医疗机构住院患者丙型肝炎病毒(HCV)感染情况及变化趋势,为制定HCV感染防控策略提供参考依据。方法对2020年上报至全国医院感染监控网医院感染横断面调查资料中HCV感染监测结果进行汇总分析,HCV阳性为血清抗-HCV阳性或HCV RNA阳... 目的了解医疗机构住院患者丙型肝炎病毒(HCV)感染情况及变化趋势,为制定HCV感染防控策略提供参考依据。方法对2020年上报至全国医院感染监控网医院感染横断面调查资料中HCV感染监测结果进行汇总分析,HCV阳性为血清抗-HCV阳性或HCV RNA阳性,并与2003年调查结果进行比较。结果2020年1573所医院调查住院患者1071368例,其中738535例患者进行了HCV相关检测,4014例存在HCV感染,检测率为68.93%,HCV阳性率为0.54%。男性患者HCV阳性率为0.60%,女性患者为0.48%,两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7.18,P<0.001)。年龄段以50~<60岁组HCV阳性率最高(0.76%),其次为40~<50岁组,HCV阳性率为0.71%,各年龄段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696.74,P<0.001)。2003年调查住院患者91113例,35145例进行HCV相关检测,检测率为38.57%,775例存在HCV感染,HCV阳性率为2.21%。2020年不同规模医院HCV阳性率为0.46%~0.63%,以医院床位数600~899张者最高,不同规模医院患者HCV阳性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35.34,P<0.001)。2020年有12个省/直辖市/自治区HCV相关检测患者人数>10000例,HCV阳性率为0.19%~0.81%,以海南省最高;不同科室HCV阳性率为0.06%~0.82%,以儿科HCV阳性率最低,内科HCV阳性率最高。2003、2020年HCV阳性率均以感染病科最高,分别为7.95%、3.48%,2003年其次为整形科(7.72%)、消化科(3.77%)、肾病科(3.57%)、综合重症监护病房(ICU,3.10%),2020年其次为消化科(1.35%)、肾病科(1.18%)、内分泌科(0.91%)、综合ICU(0.79%)。结论与2003年相比,2020年HCV阳性率明显下降。HCV感染患者主要分布在感染病科,其次为消化科、肾病科及综合ICU,HCV感染阳性率存在性别、年龄、地域的差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炎病毒 丙型 丙型肝炎病毒 流行病学调查 住院患者 发病率
下载PDF
福建省41所医院血液透析室医院感染管理现状分析 被引量:8
3
作者 战榕 陈菁 《中华医院管理杂志》 北大核心 2010年第5期351-354,共4页
目的了解福建省血液透析室的医院感染管理现状,以督促其持续改进,实现规范化管理。方法调查二级以上医院具备3台以上(含3台)透析机且独立开展工作的血液透析室共计41所,采取现场调查与环境微生物学监测相结合。结果医院的等级越高... 目的了解福建省血液透析室的医院感染管理现状,以督促其持续改进,实现规范化管理。方法调查二级以上医院具备3台以上(含3台)透析机且独立开展工作的血液透析室共计41所,采取现场调查与环境微生物学监测相结合。结果医院的等级越高,医院感染管理各项措施的落实情况越好。二级医院及民营医院规章制度不达标者占同一级别调查医院的56.2%;布局流程不达标者占75%;三级乙等及以下医院的透析器复用管理及消毒灭菌存在较多缺陷;各级医院的手卫生设施及人员依从性不达标者占55%以上。各级医院环境微生物学监测结果,透析用水的合格率达90%以上,透析液合格率78.6%~86.2%,手消毒合格率56.6%~78.6%。结论加强对二级医院及民营医院的监管以及各级医院血透室人员手卫生和医院感染相关知识的培训,督促调查中医院感染管理较差的医院针对具体问题进行整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液透析 医院感染 福建省
原文传递
福建省35所医院新生儿重症监护病房医院感染管理现状分析 被引量:2
4
作者 陈菁 战榕 《海峡预防医学杂志》 CAS 2010年第4期58-59,共2页
[目的]调查医院新生儿重症监护病房(NICU)医院感染管理措施的执行情况,预防医院感染事件的暴发流行。[方法]根据福建省各级别医院NICU的分布情况,共抽查35所医院NICU进行现场调查和环境卫生学监测。[结果]医院等级越高,其NICU的管理越... [目的]调查医院新生儿重症监护病房(NICU)医院感染管理措施的执行情况,预防医院感染事件的暴发流行。[方法]根据福建省各级别医院NICU的分布情况,共抽查35所医院NICU进行现场调查和环境卫生学监测。[结果]医院等级越高,其NICU的管理越规范。部分三级乙等医院、二级及以下和民营医院NICU的院感管理在布局流程、规章制度、消毒灭菌和手卫生等方面存在不同程度问题。[结论]应在全省范围内规范化NICU的院感管理,加强对各级医院NICU医务人员的院感知识培训,保障医疗安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医院感染 新生儿 重症监护病房 卫生管理 消毒
原文传递
福建省医院感染横断面调查结果趋势分析 被引量:23
5
作者 曾邦伟 战榕 +4 位作者 吴小燕 陈丽芬 徐秀莉 聂渝莉 陈菁 《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6期1098-1100,共3页
目的评价福建省医院感染横断面调查结果的趋势变化。方法对2007、2009年两次福建省医院感染横断面调查结果相关指标进行分析。结果 2007年医院感染现患率为3.66%,2009年为3.2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两次调查中医院感染现患率前... 目的评价福建省医院感染横断面调查结果的趋势变化。方法对2007、2009年两次福建省医院感染横断面调查结果相关指标进行分析。结果 2007年医院感染现患率为3.66%,2009年为3.2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两次调查中医院感染现患率前5位科室及主要病原菌无明显变化,分别以综合ICU和铜绿假单胞菌最高;手术部位感染现患率由2007年的0.35%下降至2009年的0.25%(P=0.011);其他部位感染现患率则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医院感染病原菌以革兰阴性菌为主;抗菌药物使用率由39.22%降至38.28%(P=0.006),其中预防用药比例由41.14%下降至40.79%,治疗用药比例则相应提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一联用药比例由63.82%提高至67.38%,多联用药有所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使用抗菌药物进行治疗前病原学送检率由35.77%提高至42.6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福建省医院感染控制及抗菌药物管理工作取得了良好的成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医院感染 横断面调查 现患率 抗菌药物 评价
原文传递
2007年福建省63所医院医院感染现患率调查分析 被引量:39
6
作者 战榕 陈菁 +3 位作者 陈丽芬 徐秀莉 聂渝莉 吴小燕 《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7期748-751,共4页
目的了解不同规模医院的医院感染发生现状与抗菌药物使用情况,为全省开展目标性监测提供依据。方法采用查阅住院病历与床旁调查相结合的方法,调查63所医院所有住院患者的日现患率及抗菌药物日使用情况。结果共调查63所医院住院患者34 84... 目的了解不同规模医院的医院感染发生现状与抗菌药物使用情况,为全省开展目标性监测提供依据。方法采用查阅住院病历与床旁调查相结合的方法,调查63所医院所有住院患者的日现患率及抗菌药物日使用情况。结果共调查63所医院住院患者34 840例,日现患率为3.7%,下呼吸道为主要的感染部位;综合ICU感染率达35.5%为最高;医院感染病原菌以革兰阴性杆菌为主,居首位的为铜绿假单胞菌,真菌占检出病原菌的18.6%;抗菌药物平均日使用率为39.2%。结论应提高医院感染诊断水平,减少漏报率,重点监测医院感染高发科室,加强抗菌药物合理使用,提高病原菌送检率,以有效地预防与控制医院感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医院感染 现患率调查 分析
原文传递
2010-2012年福建省医院感染横断面调查分析 被引量:12
7
作者 徐秀莉 曾邦伟 +4 位作者 战榕 吴小燕 陈丽芬 聂渝莉 陈菁 《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22期5543-5545,共3页
目的评价福建省医疗机构医院感染现状和抗菌药物使用情况,以降低医院感染率与耐药菌的发生。方法对2010-2012年福建省医院感染横断面调查结果进行分析,采用SPSS 11.5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2010年调查住院患者29 093例,发生医院感染1 196例... 目的评价福建省医疗机构医院感染现状和抗菌药物使用情况,以降低医院感染率与耐药菌的发生。方法对2010-2012年福建省医院感染横断面调查结果进行分析,采用SPSS 11.5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2010年调查住院患者29 093例,发生医院感染1 196例,感染率为4.11%;2011年调查住院患者49 789例,发生医院感染1 832例,感染率为3.68%;2012年调查住院患者65 244例,发生医院感染患者2 188例,感染率为3.35%;医院感染现患率呈逐年下降趋势,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3年医院感染部位均以呼吸道为主,均>50.00%;医院感染病原菌以革兰阴性菌为主占68.06%;抗菌药物使用率逐年下降,从2010年的38.83%降至2012年的31.25%;治疗用药比例和单用比例稳步上升,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使用抗菌药物前标本送检率从51.11%提高至56.94%(P<0.001)。结论福建省医院感染预防控制效果取得了良好成效,抗菌药物使用水平逐步提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医院感染 横断面调查 抗菌药物
原文传递
我国医疗机构医院感染管理部门负责人状况调查分析 被引量:1
8
作者 张洋妹 林佳冰 +1 位作者 林雁娟 高晓东 《海峡预防医学杂志》 CAS 2021年第5期86-88,共3页
目的了解我国目前各级各类医疗机构医院感染管理部门负责人的基本情况。方法用便利抽样法,通过网络问卷对全国30个省、直辖市各级各类医疗机构的院感管理部门负责人进行专题调查。结果共调查4 128所医疗机构,院感管理部门负责人平均(44.... 目的了解我国目前各级各类医疗机构医院感染管理部门负责人的基本情况。方法用便利抽样法,通过网络问卷对全国30个省、直辖市各级各类医疗机构的院感管理部门负责人进行专题调查。结果共调查4 128所医疗机构,院感管理部门负责人平均(44.2±7.8)岁,从事院感管理工作平均(6.2±5.0)年;护理专业占80.8%(3 334/4 128),各级机构负责人均以护理专业为主,医院规模越大,护理专业占比越小,临床医学、公共卫生、临床微生物及临床药学等专业占比越大(χ^(2)=436.62,P<0.01);以本科学历为主(62.5%,2 580/4 128);高级职称居多(48.6%,2 007/4 128),医院规模越大,总体上其负责人高学历和高职称的占比越高(χ^(2)=395.42,907.62,P均<0.01);规模越大的医院其院感管理负责人现有职称在院感科晋升的比例越高(趋势χ^(2)=144.50,P<0.01)。结论我国大型医院院感管理部门负责人以高学历和高职称为主,专业趋于多样化,有利于院感学科发展;小规模医院其专业结构和晋升机会需进一步优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医院感染 感染控制 医患安全 院感管理
原文传递
脑膜瘤术后医院感染相关危险因素的临床研究 被引量:5
9
作者 冯丽 曾邦伟 +2 位作者 吴安华 李春辉 吴英 《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5期2227-2229,共3页
目的探讨脑膜瘤术后医院感染的发病情况及其相关危险因素。方法采用前瞻性和回顾性调查相结合的方法,对2007年1月1日-12月31日神经外科283例脑膜瘤患者术后进行医院感染调查分析。结果 43例发生医院感染,感染率为15.19%,感染例次为52例... 目的探讨脑膜瘤术后医院感染的发病情况及其相关危险因素。方法采用前瞻性和回顾性调查相结合的方法,对2007年1月1日-12月31日神经外科283例脑膜瘤患者术后进行医院感染调查分析。结果 43例发生医院感染,感染率为15.19%,感染例次为52例,例次感染率为18.37%;感染部位以下呼吸道、手术部位为主,分别占42.31%、21.15%;医院感染的相关危险因素进行单因素分析,感染组与非感染组的头部留置外引流管时间、手术时间与术后住ICU时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在Logistic逐步回归分析中,这3个因素均入选模型;气管插管时间与肺部感染存在相关性,差异也有统计学意义。结论脑膜瘤术后医院感染以下呼吸道和手术部位为主,需针对上述危险因素加强监控,减少医院感染的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膜瘤 医院感染 危险因素
原文传递
异嗪皮啶对人乳腺癌干细胞凋亡相关基因Bcl-2与Caspase家族表达的影响 被引量:7
10
作者 李宏 陈菁 +3 位作者 李丹 余文桃 刘正威 倪峰 《中国临床药理学与治疗学》 CAS CSCD 2018年第8期886-892,共7页
目的:研究草珊瑚中异嗪皮啶成分对乳腺癌干细胞中凋亡相关基因通路Bcl-2、Caspase-3、Caspase-8基因表达影响,进而明确其抑制增殖、迁移和促凋亡的机制。方法:无血清培养法诱导MDA-MB-231细胞株富集乳腺癌干细胞,流式细胞仪分选CD44^+/C... 目的:研究草珊瑚中异嗪皮啶成分对乳腺癌干细胞中凋亡相关基因通路Bcl-2、Caspase-3、Caspase-8基因表达影响,进而明确其抑制增殖、迁移和促凋亡的机制。方法:无血清培养法诱导MDA-MB-231细胞株富集乳腺癌干细胞,流式细胞仪分选CD44^+/CD24^(-/low)干细胞群。各组分别给予0、17、50、150、450μmol/L异嗪皮啶,CCK-8法观察给药后24、48、72 h的细胞活力;细胞划痕实验法检测给药后细胞痕道宽度变化值并判断其对细胞迁移能力的影响;Annexin V-FITC/PI染色法检测给药后细胞总凋亡率变化;实时荧光定量PCR测定各组Bcl-2、Caspase-3、Caspase-8基因的mRNA水平;Western blot检测上述基因的蛋白水平。结果:与对照组比较,50、150和450μmol/L异嗪皮啶组24、48、72 h的细胞活力降低,细胞迁移能力下降。与对照组比较,50、150和450μmol/L异嗪皮啶组细胞总凋亡率高于对照组,Bcl-2基因mRNA和蛋白表达水平降低,Caspase-3和Caspase-8基因mRNA和蛋白表达水平升高。以上结果均呈明显剂量效应关系。结论:异嗪皮啶能通过下调Bcl-2基因表达与激活Caspase基因家族诱导乳腺癌干细胞的凋亡,同时能抑制其增殖与迁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异嗪皮啶 乳腺癌干细胞 WST-8 细胞凋亡 BCL-2 CASPASE
下载PDF
2019年全国医疗机构医务人员诊疗过程手卫生监测报告 被引量:46
11
作者 文细毛 黄勋 +22 位作者 曾烂漫 陈修文 战榕 孟庆兰 熊薇 李宝珍 方旭 李卫光 李福琴 刘丁 侯铁英 吴佳玉 逄崇杰 鲜于舒铭 杨怀 孙丽萍 张浩军 姚新宝 何文英 姜亦红 杜龙敏 任南 吴安华 《中国感染控制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5期389-396,共8页
目的建立医务人员诊疗过程手卫生监测数据的评价体系。方法2019年9月1—30日采用手卫生观察员现场调查方法获取综合重症监护病房(ICU)、呼吸内科病区、骨科病区、感染科病区、儿科门急诊、血液透析室医生和护士手卫生执行情况,并统计同... 目的建立医务人员诊疗过程手卫生监测数据的评价体系。方法2019年9月1—30日采用手卫生观察员现场调查方法获取综合重症监护病房(ICU)、呼吸内科病区、骨科病区、感染科病区、儿科门急诊、血液透析室医生和护士手卫生执行情况,并统计同期调查科室工作量、手卫生用品消耗量以及医疗机构实际开放床位数,计算手卫生依从率和手卫生用品床日消耗量。结果共有1480所医疗机构手卫生调查资料审核合格,应执行手卫生1353531次,执行手卫生1076639次,正确执行手卫生891185次,手卫生依从率为79.54%,手卫生执行正确率为82.77%。不同规模医疗机构手卫生依从率为76.26%~82.84%,以实际开放床位数600~899张者手卫生依从率最低;手卫生正确率为81.87%~84.01%,以实际开放床位数≥900张者手卫生正确率最低。调查科室手卫生依从率为76.80%~84.44%,以儿科门急诊手卫生依从率最低;手卫生正确率为81.19%~84.98%,以骨科手卫生正确率最低。五个手卫生时机手卫生依从率为67.59%~89.84%,以接触患者周围环境后手卫生依从率最低;手卫生执行正确率为81.51%~86.76%,以接触患者周围环境后手卫生执行正确率最低。综合ICU、呼吸内科、骨科、感染科手卫生用品消耗量分别为56.62、10.76、9.50、14.54 mL/床日,儿科门急诊、血液透析室手卫生用品消耗量分别为2.02、9.06 mL/人次。不同规模医疗机构中,综合ICU以实际开放床位数600~899张者手卫生用品消耗量最多(61.15 mL/床日),呼吸内科、骨科、感染科均以实际开放床位数>900张者手卫生用品消耗量最多(分别为13.61、10.96、16.55 mL/床日),儿科门急诊、血液透析室均以实际开放床位数300~599张者手卫生用品消耗量最多(分别为2.53、10.76 mL/人次)。结论此次调查获取的不同规模医疗机构手卫生依从率及手卫生用品床日消耗量可作为标杆,为各医院机构提供手卫生执行情况的对照体系,以促进全国医疗机构手卫生持续改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医疗机构 医务人员 手卫生 手卫生用品消耗量 监测 医院感染
下载PDF
2004-2009年我院常见病原菌的耐药性变迁分析 被引量:9
12
作者 战榕 陈菁 +1 位作者 黄心宏 潘玉红 《福建医科大学学报》 2010年第3期205-209,共5页
目的了解我院2004年1月-2009年12月常见病原菌耐药性变迁的情况,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依据。方法细菌鉴定及药敏分析采用Vitek-60系统或手工鉴定和K-B法进行药敏试验,数据分析采用WHO-NET5.5软件处理。结果共收集病原菌22 005株,其中革兰... 目的了解我院2004年1月-2009年12月常见病原菌耐药性变迁的情况,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依据。方法细菌鉴定及药敏分析采用Vitek-60系统或手工鉴定和K-B法进行药敏试验,数据分析采用WHO-NET5.5软件处理。结果共收集病原菌22 005株,其中革兰阳性菌占27.3%,革兰阴性菌占72.7%。金黄色葡萄球菌和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中耐甲氧西林菌株的检出率分别波动于59.7%~67.0%和67.3%~85.6%,未发现耐万古霉素的葡萄球菌。肠球菌属中粪肠球菌对多数测试药物的耐药率低于屎肠球菌,耐万古霉素菌株中粪肠球菌检出率波动于0~2.4%,屎肠球菌波动于3.0%~6.1%。大肠埃希菌产ESBLs菌株的检出率呈逐年增高的趋势,从46.0%上升至63.4%;肺炎克雷伯菌产ESBLs的菌株检出率波动于32.6%~42.7%。肠杆菌科细菌对碳青霉烯类药物仍高度敏感,耐药率均<1%。非发酵菌中铜绿假单胞菌和嗜麦芽窄食单胞菌对多数测试抗菌药物的耐药性均<30%,鲍曼不动杆菌对抗菌药物的耐药率近年有上升趋势,2009年对亚胺培南、美洛培南耐药率分别达17.9%,16.5%。结论 6年中各类细菌对测试抗菌药物的耐药性变迁呈小幅波动状态,其中革兰阴性菌对三四代头孢菌素耐药性的增加以及多重耐药菌株检出数的增加,应引起重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万古霉素 肠球菌属 革兰氏阳性菌 Β内酰胺酶类 大肠杆菌 抗菌药 葡萄球菌 金黄色 微生物敏感性试验 抗药性 细菌 药物耐受性
下载PDF
一起干燥用压缩空气引起的肠镜二次污染案例报告 被引量:2
13
作者 聂渝莉 张巧禹 +1 位作者 徐秀莉 陈建森 《中国感染控制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9期911-915,共5页
目的 分析消毒后肠镜菌落数超标原因,进一步提高软式内镜的再处理水平。方法 分析2021年8月某院消化内镜中心进行的第3季度常规环境卫生学监测资料,查找引起消毒后肠镜二次污染的原因,进行整改。结果 监测的4条胃镜、2份纯化水、2份使... 目的 分析消毒后肠镜菌落数超标原因,进一步提高软式内镜的再处理水平。方法 分析2021年8月某院消化内镜中心进行的第3季度常规环境卫生学监测资料,查找引起消毒后肠镜二次污染的原因,进行整改。结果 监测的4条胃镜、2份纯化水、2份使用中消毒剂、3份环境物体表面和2份医务人员卫生手消毒标本均合格;而4条肠镜可见大量细菌生长,染菌量分别为252、315、273、268 CFU/件,均检出放射根瘤菌、藤黄微球菌、少动鞘氨醇单胞菌。对引起肠镜监测不合格的可能风险因素进行识别,进一步对气源喷枪喷出的气体、空气过滤器内部及过滤器出口端送气管道进行采样,检出大量的上述微生物。在更换空压机、空气过滤器及气路管道后,气源喷枪气体中细菌数量明显减少。对4条不合格的肠镜重新清洗、消毒、干燥,并进行染菌量检测,结果均合格。结论 消化内镜清洗工作站气路污染是此次消毒后肠镜管腔内部菌落数超标的主要原因。建议应将气路维护及生物学监测纳入相应指南中,减少由此引起的医院感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消化内镜 气路 压缩空气 污染
下载PDF
福建省部分医疗机构医疗废物管理现状分析与对策 被引量:1
14
作者 徐秀莉 曾邦伟 +1 位作者 聂渝莉 吴小燕 《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7期3831-3832,共2页
目的了解福建省部分医疗机构医疗废物管理现状,加强管理,规范医疗废物处置行为。方法设计制定检查表,抽样检查185所医疗机构的医疗废物管理情况并进行分析。结果综合医院的医疗废物管理较规范,检查得分较专科医院和卫生院高,差异有统计... 目的了解福建省部分医疗机构医疗废物管理现状,加强管理,规范医疗废物处置行为。方法设计制定检查表,抽样检查185所医疗机构的医疗废物管理情况并进行分析。结果综合医院的医疗废物管理较规范,检查得分较专科医院和卫生院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医疗机构医疗废物管理还存在较多不规范现象,如废物收集不及时、医疗废物盛装器和运送工具不符合规范要求、医疗废物暂存处设置地点不合理、医疗废物交接管理不严密等。结论应进一步规范医疗废物管理,加强人员培训,强化对各项管理制度及医疗废物分类、收集、登记、转运、贮存、处置等行为的督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医疗废物 医疗机构 检查 福建
原文传递
宫颈癌患者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影响因素的分析及预测 被引量:3
15
作者 镇澜 陈玲思 +4 位作者 潘吴媛 衣欢 陈宏 曾邦伟 李红 《中外医疗》 2021年第24期75-79,共5页
目的研究影响宫颈癌患者术后下肢深静脉形成的相关因素,以此因素建立风险概率预测模型,以协助判断宫颈癌患者术后发生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风险,为临床实践提供参考。方法回顾性分析2012年5月—2020年12月收治于福建省妇幼保健院的203... 目的研究影响宫颈癌患者术后下肢深静脉形成的相关因素,以此因素建立风险概率预测模型,以协助判断宫颈癌患者术后发生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风险,为临床实践提供参考。方法回顾性分析2012年5月—2020年12月收治于福建省妇幼保健院的203例宫颈癌病例的临床病理资料,用Logistic回归法筛选出影响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相关因素,建立Logistic风险概率预测模型,并算出该模型ROC曲线下面积。结果经过单因素分析显示,年龄、总胆固醇、血浆D-二聚体、血浆纤维蛋白原、病理类型、抗凝为影响宫颈癌患者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因素,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4.420、-2.020;Z=3.405、2.621;χ^(2)=28.769、7.836,P<0.05);经过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55岁,D-二聚体>2 mg/L促进宫颈癌患者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OR=4.746、4.407,P<0.01),而使用抗凝剂则抑制宫颈癌患者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OR=0.274,P<0.01),由前述3个因素构建的风险预测模型的ROC曲线下面积为0.772(P<0.01),表明该模型预测能力良。结论对于宫颈癌患者术后,年龄、血浆D-二聚体水平、抗凝是用于构建预测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风险概率预测模型的相对最优因素,由此构建的风险概率预测模型具有良好的拟合优度和实用性,可为临床实践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宫颈癌 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 LOGISTIC回归 ROC曲线 高危因素 保护因素
下载PDF
克-雅病医疗机构感染防控专家共识
16
作者 葛天翔 荚杨洋 +33 位作者 李春辉 黄建荣 孟秀娟 高晓东 张静萍 乔甫 熊莉娟 梁辉 李玮 楼海燕 吴文娟 向天新 陈建森 朱彪 徐凯进 周志慧 蔡洪流 俞美红 张研 上官嬿婉 冯海婷 姚航平 郭蕾 干铁儿 张卫红 孙继民 陆烨 陆群 蔡虻 沈瑾 俞云松 吴安华 李六亿 瞿婷婷 《中国感染控制杂志》 2025年第4期437-450,共14页
克-雅病是由朊毒体引起的一种快速进展性致死性中枢神经系统退行性疾病,具有一定的传染性和医源性传播风险。随着新型诊断标志物和检测方法的快速进步及应用、监测报告体系的构建与完善,克-雅病患者在国内外的检出呈逐年上升趋势。由于... 克-雅病是由朊毒体引起的一种快速进展性致死性中枢神经系统退行性疾病,具有一定的传染性和医源性传播风险。随着新型诊断标志物和检测方法的快速进步及应用、监测报告体系的构建与完善,克-雅病患者在国内外的检出呈逐年上升趋势。由于其潜伏期长,早期症状存在异质性,导致该病的早期识别和诊断存在一定困难,增加了其在医疗机构传播的风险。目前,对于克-雅病的感染防控尚缺乏相关共识。为在医疗机构及时识别诊断克-雅病并有效阻断其在医疗机构传播,本共识基于国内外最新研究成果及临床证据,结合临床实践,总结归纳了15个临床关注问题,形成24条具体推荐意见,旨在规范克-雅病医院感染防控措施,降低其在医疗机构的传播风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克-雅病 朊毒体 医院感染防控 专家共识
下载PDF
130例静脉输液发热反应的原因分析及预防 被引量:4
17
作者 陈丽芬 《福建医药杂志》 CAS 2006年第5期150-151,共2页
关键词 静脉输液发热反应 原因分 预防 静脉输液反应 治疗效果 依从性 相互作用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