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6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六经辨证案例式教学法在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专硕规培中的应用 被引量:3
1
作者 黄铭涵 陈琴 +2 位作者 何友成 孙月明 林平 《中国医药导报》 CAS 2021年第28期71-74,共4页
《伤寒论》六经辨证是中医辨证施治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医专硕研究生中医六经辨证思维能力的培养,应着眼于回顾条文、建立框架、理解原旨、触类旁通、辨病证症结合、临证结合等。案例式教学是通过临床案例,将理论知识内化或外显的一种教... 《伤寒论》六经辨证是中医辨证施治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医专硕研究生中医六经辨证思维能力的培养,应着眼于回顾条文、建立框架、理解原旨、触类旁通、辨病证症结合、临证结合等。案例式教学是通过临床案例,将理论知识内化或外显的一种教学方式。六经辨证案例式教学法可通过分析临床案例,以病证症合参、兼证加减,以及方药拆解、条文释义和类证鉴别为主要内容,全面而深入进行讲解阐述。该教学法有助于形成教学相长的良性循环,实质提升专硕研究生的中医临床能力,值得在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的专硕规培中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六经辨证 案例式教学 中医专业 专硕研究生 规范化培训
下载PDF
罗格列酮调控PPARγ/NLRP3介导的细胞焦亡减轻大鼠对比剂诱导的急性肾损伤
2
作者 吴佳易 郑行春 +1 位作者 黄津华 陈恩 《福建医科大学学报》 2024年第1期13-19,共7页
目的探讨罗格列酮(RSG)减轻大鼠对比剂诱导的急性肾损伤(CI-AKI)的作用机制。方法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对照组(Control组)、CI-AKI模型组(Model组)、RSG治疗组[RSG组,40 mg/(kg·d)]和过氧化物酶体增殖物激活受体γ(PPARγ)抑制剂组(T... 目的探讨罗格列酮(RSG)减轻大鼠对比剂诱导的急性肾损伤(CI-AKI)的作用机制。方法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对照组(Control组)、CI-AKI模型组(Model组)、RSG治疗组[RSG组,40 mg/(kg·d)]和过氧化物酶体增殖物激活受体γ(PPARγ)抑制剂组(T0070907组,0.15 mg/mL),每组各6只。建立CI-AKI大鼠模型,给药3 d后收集各组大鼠的血清和肾脏组织。检测肾功能指标血清肌酐(Scr)和血尿素氮(BUN)水平;ELISA检测白细胞介素-1β(IL-1β)、IL-18、活性氧(ROS)和一氧化氮(NO)含量;苏木精-伊红(H-E)染色观察肾组织病理学变化;免疫组织化学(IHC)染色检测PPARγ、NLRP3蛋白表达;TUNEL染色检测肾组织细胞焦亡指数;Western-blot检测肾组织NLRP3、凋亡相关斑点样蛋白(ASC)、含半胱氨酸的天冬氨酸蛋白水解酶-1(Caspase-1)、消皮素D(GSDMD)、IL-1β和IL-18蛋白表达。结果与Control组比较,Model组大鼠的Scr、BUN、IL-1β、IL-18、ROS和NO含量均增加(P<0.05或P<0.01);肾组织出现明显的病理损伤,细胞焦亡指数、NLRP3、ASC、Caspase-1、GSDMD、IL-1β和IL-18蛋白表达升高(P<0.01),PPARγ蛋白表达降低(P<0.01),差别均有统计学意义。与Model组比较,RSG组大鼠血清的Scr、BUN、IL-1β、IL-18、ROS和NO含量均降低,差别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肾组织病理损伤减轻,细胞焦亡指数、NLRP3、ASC、Caspase-1、GSDMD、IL-1β和IL-18蛋白表达降低,PPARγ蛋白表达升高,差别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与RSG组比较,T0070907可逆转RSG对CI-AKI大鼠上述指标的影响。结论RSG能够改善大鼠CI-AKI,促进PPARγ表达,抑制NLRP3炎症小体活化介导的细胞焦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罗格列酮 对比剂诱导的急性肾损伤 PPARγ/NLRP3通路 细胞焦亡
下载PDF
颈动脉血管重构特征在自发性高血压大鼠体内的表现 被引量:7
3
作者 陈宏 洪华山 +1 位作者 马建芳 江琼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与临床康复》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41期8288-8293,共6页
目的:血管重构是高血压的重要病理变化,是高血压导致器官损害的结构基础。实验观察自发性高血压大鼠颈动脉中层组织学的相关变化,以验证血管重构的特点。方法:实验于2006-06/2007-03在福建医科大学附属协和医院心血管内科实验室完成。... 目的:血管重构是高血压的重要病理变化,是高血压导致器官损害的结构基础。实验观察自发性高血压大鼠颈动脉中层组织学的相关变化,以验证血管重构的特点。方法:实验于2006-06/2007-03在福建医科大学附属协和医院心血管内科实验室完成。①实验材料及分组:12周龄雄性自发性高血压大鼠10只,同性别周龄的WKY大鼠10只为对照,喂养18周后终止实验。②实验过程及评估:开始及每2周测鼠尾收缩压。实验结束后,麻醉后取颈动脉,行苏木精-伊红、苦味酸-天狼星红、弹力纤维和胶原纤维的双重染色(P/VB法),利用计算机辅助成像系统测算颈动脉中膜厚度、腔径、血管中膜厚/腔径、中膜横截面积、中膜细胞平均核面积及中膜的胶原面积百分比、弹性纤维面积百分比、弹性纤维面积与胶原面积的比值。SP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检测α-平滑肌肌动蛋白、增殖细胞核抗原、纤维粘连蛋白、层粘连蛋白等抗原在颈动脉壁的表达,并计算颈动脉中膜细胞增殖指数;以原位末端标记法标记血管壁的凋亡细胞,计算颈动脉中膜细胞凋亡指数。结果:20只大鼠全部进入结果分析。①自发性高血压大鼠实验开始和结束前的收缩压均>150mmHg,高于WKY大鼠(P<0.01)。②自发性高血压大鼠颈动脉中膜厚度、腔径、中膜厚度/腔径、中膜横截面积、中膜胶原面积百分比均高于WKY大鼠(P<0.01),而中膜弹性纤维面积百分比、弹性纤维面积与胶原面积比值均低于WKY大鼠(P<0.01)。③α-平滑肌肌动蛋白在两组大鼠颈动脉中膜均可表达,提示中膜细胞为血管平滑肌细胞。④自发性高血压大鼠中膜血管平滑肌细胞平均核面积大于WKY大鼠(P<0.01),中膜细胞增殖指数与WKY大鼠差异无显著性(P>0.05),中膜细胞凋亡指数显著低于WKY大鼠(P<0.01)。⑤自发性高血压大鼠颈动脉中膜纤维粘连蛋白、层粘连蛋白的光密度值(IA值)及染色阳性面积百分比高于WKY大鼠(P<0.01)。⑥颈动脉中膜血管平滑肌细胞凋亡指数与中膜横截面积呈显著负相关(r=-0.872,P<0.01);纤维连接蛋白表达的吸光度值与中膜横截面积呈显著正相关(r=0.954,P<0.01)。结论:自发性高血压大鼠颈动脉存在明显的重构,其特点为中膜肥厚、平滑肌细胞肥大、凋亡减少及胶原、纤维粘连蛋白、层粘连蛋白的过度沉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血压 血管重构 颈动脉 平滑/细胞学 细胞外基质
下载PDF
血管平滑肌细胞在自发性高血压大鼠颈动脉重构中的作用及替米沙坦的干预研究 被引量:6
4
作者 陈宏 洪华山 +2 位作者 刘永平 马建芳 江琼 《细胞生物学杂志》 CAS CSCD 2008年第2期257-264,共8页
观察血管平滑肌细胞(VSMCs)在自发性高血压大鼠(SHR)颈动脉重构中的作用及替米沙坦的干预效果。将30只12周龄的SHR随机分为高血压组(SHR)、替米沙坦高剂量组(TelH)、替米沙坦低剂量组(TelL),另设同性别、周龄的WKY大鼠为对照组(n=10),干... 观察血管平滑肌细胞(VSMCs)在自发性高血压大鼠(SHR)颈动脉重构中的作用及替米沙坦的干预效果。将30只12周龄的SHR随机分为高血压组(SHR)、替米沙坦高剂量组(TelH)、替米沙坦低剂量组(TelL),另设同性别、周龄的WKY大鼠为对照组(n=10),干预18周。观察各组大鼠收缩压(SBP)、颈动脉中膜厚度(MT)、中膜横截面积(MCSA)、中膜细胞平均核面积、颈动脉VSMCs增殖指数(PI)及凋亡指数(AI)等的变化。结果显示:①两周后TelH组SBP明显低于SHR组(P<0.01),其降压作用持续至实验结束,而TelL组SBP与SHR组无显著性差异(P>0.05);②SHR组的MT、MCSA分别明显高于WKY组(P<0.01),TelH组的MT、MCSA分别明显低于SHR组(P<0.01),TelL组的MT明显低于SHR组(P<0.05);③SHR组中膜VSMCs平均核面积明显大于WKY组(P<0.01),而TelH、TelL组分别小于SHR组(P<0.05);④各组颈动脉中膜VSMCs的PI均无明显差异(P>0.05);SHR组颈动脉中膜VSMCs的AI明显低于WKY组(P<0.01),而TelH、TelL组明显高于SHR组(P<0.01);SHR组颈动脉中膜VSMCs的PI/AI明显高于WKY组(P<0.01),而TelH、TelL组明显低于SHR组(P<0.01);⑤颈动脉中膜VSMCs的AI与中膜MCSA呈显著负相关(r=-0.871,P<0.01)。说明VSMCs的肥大和增殖/凋亡失衡可能在SHR颈动脉重构中起重要作用,替米沙坦除降压作用外,能通过减轻VSMCs肥大,增加VSMCs凋亡,使增殖/凋亡趋于平衡而减轻其重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自发性高血压大鼠 颈动脉重构 血管平滑肌细胞 替米沙坦
下载PDF
高血压血管重构及高血压状态下的颈动脉血管重构 被引量:15
5
作者 陈宏 洪华山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与临床康复》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4期2724-2728,2740,共6页
目的:研究高血压颈动脉重构特点、机制,为临床控制高血压并逆转颈动脉重构提供新靶点。资料来源:应用计算机检索维普全文电子期刊数据库所有相关高血压动脉重构及颈动脉重构方面的文献,检索词“动脉重构,颈动脉重构,高血压”,限定文献... 目的:研究高血压颈动脉重构特点、机制,为临床控制高血压并逆转颈动脉重构提供新靶点。资料来源:应用计算机检索维普全文电子期刊数据库所有相关高血压动脉重构及颈动脉重构方面的文献,检索词“动脉重构,颈动脉重构,高血压”,限定文献语言种类为中文。同时计算机检索Entrez PubMed所有相关高血压动脉重构及颈动脉重构方面的文献,检索词“artery remodeling,carotid artery remodeling,hypertention”,限定文献语言种类为English。资料选择:对资料进行初审,选取包括高血压大动脉重构机制及颈动脉重构方面的文献,开始查找全文。纳入标准:有关高血压颈动脉形态学、平滑肌细胞及细胞外基质重构及其机制的文献。排除标准:与高血压颈动脉重构无关的文献。资料提炼:共检索到168篇关于高血压动脉重构及颈动脉重构的文献,最终纳入39篇符合标准的文献。资料综合:颈动脉血管重构导致高血压的发展和并发症的出现。高血压颈动脉的重构形态学上以壁厚/腔径比值增高、顺应性下降为特点。血管中层平滑肌细胞总体积增加及动脉壁细胞外基质组成成分的变化是高血压颈动脉重构的重要内容。高血压颈动脉重构的机制与细胞增殖、凋亡及血管炎症、纤维化有关。结论:高血压的治疗必须重视血管的保护及血管重构的逆转。通过药物干预及基因治疗,逆转血管重构,将成为多种心血管疾病治疗的重要措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管重构 高血压 颈动脉 综述文献
下载PDF
冠心病合并糖尿病患者循环血微小RNA指标及血管内皮功能指标的检测 被引量:10
6
作者 江琼 吴佳易 +2 位作者 郭永喆 胡榕 郑行春 《福建医科大学学报》 北大核心 2017年第3期170-174,共5页
目的探讨冠心病合并糖尿病患者循环血微小RNA(miRNA)指标及血管内皮功能指标的检测价值。方法选取70例冠心病合并糖尿病患者为A组、70例单纯冠心病患者为B组、70例单纯糖尿病患者为C组及70名健康人员为D组,检测4组研究对象的循环血miRN... 目的探讨冠心病合并糖尿病患者循环血微小RNA(miRNA)指标及血管内皮功能指标的检测价值。方法选取70例冠心病合并糖尿病患者为A组、70例单纯冠心病患者为B组、70例单纯糖尿病患者为C组及70名健康人员为D组,检测4组研究对象的循环血miRNA指标及血管内皮功能指标,同时比较A及B组中不同分型者的检测结果,A及C组中不同糖化血红蛋白水平者的检测结果。结果A组的循环血miRNA-20a及miRNA-133均低于其他3组,B及C组则低于D组。A组的循环血miRNA-126及miRNA-19a高于其他3组,B及C组则均高于D组。A组血管内皮功能相关指标均高于其他3组,B组及C组则均高于D组,且A与B组中不同分型者、A与C组中不同糖化血红蛋白水平者的检测结果也存在显著性差异(P均<0.05)。结论冠心病合并糖尿病患者的循环血miRNA指标及血管内皮功能指标均明显异常,其对于冠心病和糖尿病的诊治均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冠心病 糖尿病 内皮 血管 血液循环
下载PDF
强化全身性疾病需整体性干预的理念——2011A年HA/ACCF冠心病和其他动脉粥样硬化性血管病患者的二级预防及降低风险治疗指南 被引量:4
7
作者 陈良龙 《中国循环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S01期30-32,共3页
自从美国心脏协会(AHA)和美国心脏病学院基金会(ACCF)2006年更新二级预防指南以来,一些重要的临床试验陆续公布,进一步证实了二级预防对于冠心病及其他动脉粥样硬化性疾病(包括外周血管病、主动脉粥样硬化和颈动脉硬化)患者的益处。较之... 自从美国心脏协会(AHA)和美国心脏病学院基金会(ACCF)2006年更新二级预防指南以来,一些重要的临床试验陆续公布,进一步证实了二级预防对于冠心病及其他动脉粥样硬化性疾病(包括外周血管病、主动脉粥样硬化和颈动脉硬化)患者的益处。较之2006版指南,2011版指南整体上没有显著改动,但仍然有其亮点:新指南将标题拓展为“冠心病和其他动脉粥样硬化性血管病患者的二级预防及降低风险治疗指南”,充分反映了近年来的临床研究进展并体现了动脉粥样硬化性血管病作为全身性疾病需要整体性干预的理念;指南还增加了抑郁和心脏康复的推荐(J Am Coll Cardiol 2011,58:2432-2446)。事实上,日益增多的证据表明,对于动脉粥样硬化性血管病患者,包括持续有效地控制危险因素的各种二级预防措施可提高生存率、降低心血管事件的复发率、减少血管重建术的需求及提高生活质量。以下将就指南的建议做一详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冠心病 动脉粥样硬化性血管病 指南
下载PDF
膜周部室间隔缺损封堵治疗术后完全性房室传导阻滞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1
8
作者 张国唐 林丽(综述) 陈昭阳(审校) 《福建医科大学学报》 2023年第1期65-68,共4页
室间隔缺损(室缺,ventricular septal defect,VSD)是一种常见的先天性心脏发育畸形,约占先天性心脏病的20%,以膜周部室间隔缺损(perimembranous VSD,pmVSD)最常见,约占70%。外科修补术是闭合VSD的“金标准”,但创伤大、恢复时间长、术... 室间隔缺损(室缺,ventricular septal defect,VSD)是一种常见的先天性心脏发育畸形,约占先天性心脏病的20%,以膜周部室间隔缺损(perimembranous VSD,pmVSD)最常见,约占70%。外科修补术是闭合VSD的“金标准”,但创伤大、恢复时间长、术后瘢痕明显。2002年,HIJAZI等[1]首次使用Amplatzer pmVSD封堵器进行经皮介入VSD封堵治疗,但后续的临床试验发现,使用该封堵器后,完全性房室传导阻滞(complete atrioventricular block,CAVB)发生率高达2.0%~5.7%[2-5],因而未获FDA批准[6]。国产封堵器针对其缺陷进行了改良,临床实践发现,应用国产室缺封堵器,手术成功率高,并发症发生率低,CAVB发生率为1%左右。然而,CAVB对心功能以及远期预后的影响都是不容忽视的。本研究将综述pmVSD封堵术后发生CAVB的研究进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膜周室间隔缺损 封堵治疗 完全性房室传导阻滞 综述
下载PDF
心脉隆注射液对慢性心力衰竭患者心功能及血浆B型钠尿肽的影响 被引量:34
9
作者 姚恩辉 李世春 王华军 《中国全科医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27期3239-3241,共3页
目的观察心脉隆注射液治疗慢性心力衰竭(CHF)的临床疗效,探讨其对患者心功能及血浆B型钠尿肽(BNP)水平的影响。方法选取新疆昌吉州人民医院心内科、老年病科和急诊内科2012—2013年住院治疗的CHF患者104例,应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治疗组... 目的观察心脉隆注射液治疗慢性心力衰竭(CHF)的临床疗效,探讨其对患者心功能及血浆B型钠尿肽(BNP)水平的影响。方法选取新疆昌吉州人民医院心内科、老年病科和急诊内科2012—2013年住院治疗的CHF患者104例,应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各52例。两组均给予常规治疗。治疗组在常规治疗的同时加用心脉隆注射液4 ml+0.9%氯化钠溶液200 ml静脉滴注,1次/d,疗程7 d。比较两组治疗效果,并测定治疗前后左心室舒张末期内径(LVDd)、左室射血分数(LVEF)及血浆BNP水平。结果治疗后治疗组有效率高于对照组〔92.3%(48/52)与76.9%(40/52),χ2=4.727,P<0.05〕。治疗后对照组及治疗组LVDd、LVEF均较治疗前改善(P<0.05),且治疗组LVDd、LVEF改善程度均高于对照组治疗后〔(9.5±1.8)mm与(5.4±1.3)mm,(8.9±2.2)%与(3.2±1.6)%;P<0.05〕。两组患者治疗后血浆BNP水平均较治疗前降低(P<0.05),且治疗组治疗后血浆BNP水平降低幅度高于对照组〔(729.3±18.5)ng/L与(459.0±1.1)ng/L,P<0.05〕。结论在常规治疗的同时加用心脉隆注射液治疗,可明显提高疗效,降低血浆BNP水平,改善患者心功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脉隆注射液 心力衰竭 心脏功能试验 B型钠尿肽
下载PDF
高血压病患者脉压与靶器官损害的关系 被引量:44
10
作者 蔡平 洪华山 王一波 《高血压杂志》 CAS CSCD 2003年第5期432-436,共5页
目的 探讨脉压与高血压病靶器官损害的关系。方法 回顾性调查近 5年住我院未治疗高血压病患者 696例(男 3 87例 ,女 3 0 9例 ) ,按平均压 <10 7mmHg和≥ 10 7mmHg分为二组 ,再分别以脉压≤ 60mmHg ,60 <PP≤ 80mmHg ,80 <PP... 目的 探讨脉压与高血压病靶器官损害的关系。方法 回顾性调查近 5年住我院未治疗高血压病患者 696例(男 3 87例 ,女 3 0 9例 ) ,按平均压 <10 7mmHg和≥ 10 7mmHg分为二组 ,再分别以脉压≤ 60mmHg ,60 <PP≤ 80mmHg ,80 <PP≤ 10 0mmHg ,>10 0mmHg分为 4个亚组。分析各亚组的脉压与体重指数 (BMI)、血糖、血脂、BUN、Cr、UA、CCr、LVMI、EF、FS及心脑并发症发生率的相关性。结果  ( 1)各亚组的高血压病史、吸烟者、饮酒者、BMI、血糖、甘油三酯 (TG)、胆固醇 (TC)、高密度脂蛋白 (HDL)及低密度脂蛋白 (LDL)无明显差别 (P >0 0 5) ;( 2 )脉压与BUN、Cr、UA、年龄、SBP、LVMI呈正相关 (r分别为 0 75,0 60 ,0 70 ,0 48,0 59,0 56,P均 <0 0 5) ,而与CCr、DBP、FS、EF呈负相关 (r分别为 -0 68,-0 52 ,-0 49,-0 51,P均 <0 0 5)。 ( 3 )左室肥厚、冠心病、心功能不全及脑并发症的发生率与患者年龄、收缩压、舒张压和脉压有关 (P均 <0 0 5) ,统计学分析脉压起着更重要的作用。结论 高血压病患者的靶器官损害与年龄、收缩压、舒张压和脉压等因素有关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血压病 脉压 靶器官 并发症
下载PDF
经冠状动脉内注射自体微血栓构建大鼠急性左心衰竭模型 被引量:7
11
作者 李淑梅 曾凯 +4 位作者 钟玲 孙伏清 傅发源 江琼 陈良龙 《中国现代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4期1670-1673,共4页
目的建立重复性好、相对稳定的大鼠急性左心衰模型。方法36只SD大鼠随机分为模型组(n=24)、假手术组(n=12)。经左心室内注射自体微血栓、同时短暂主动脉夹闭,造成冠状动脉微栓塞及左室微小心肌梗死,构建大鼠实验性左心衰模型。分别采用... 目的建立重复性好、相对稳定的大鼠急性左心衰模型。方法36只SD大鼠随机分为模型组(n=24)、假手术组(n=12)。经左心室内注射自体微血栓、同时短暂主动脉夹闭,造成冠状动脉微栓塞及左室微小心肌梗死,构建大鼠实验性左心衰模型。分别采用超声心动图、血液动力学和病理学检测观察大鼠的心功能变化及心肌微小梗死灶面积。结果术后模型组除8只死亡,存活的16只大鼠均出现精神萎靡、呼吸急促、活动及进食减少等表现。术后48h模型组与假手术组比较,左室射血分数及短轴缩短率显著降低,左室收缩压及左室内压最大上升速率、最大下降速率)明显下降,伴左室舒张末压显著升高。HE染色显示模型组斑片状心肌梗死灶,梗死面积(21.00±2.55)%;肺组织显示肺水肿。结论冠状动脉微栓塞是构建小动物急性左心衰竭模型的有效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力衰竭 冠脉微栓塞 模型 小动物
下载PDF
血清salusin-β水平与高血压患者合并冠心病及其严重程度的相关性 被引量:13
12
作者 赵子文 熊昌 +1 位作者 黄煜 郑慧颖 《山西医科大学学报》 CAS 2016年第12期1090-1093,共4页
目的探讨血清salusin-β水平与高血压患者合并冠心病及其严重程度的关系。方法共纳入190名高血压患者及58名健康对照者,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测量研究对象的血清salusin-β水平,采用SYNTAX评分评价冠心病的严重程度,评价血清salus... 目的探讨血清salusin-β水平与高血压患者合并冠心病及其严重程度的关系。方法共纳入190名高血压患者及58名健康对照者,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测量研究对象的血清salusin-β水平,采用SYNTAX评分评价冠心病的严重程度,评价血清salusin-β水平与冠心病的发病及严重程度的关系。结果在190例高血压患者中,合并冠心病者血清salusin-β水平较未合并冠心病者显著升高[4.49(3.58-5.99)nmol/L vs 4.00(3.24-5.18)nmol/L,P<0.01]。血清salusin-β水平与冠心病发病存在独立正相关(优势比1.345,95%CI 1.069-1.694;P=0.012)。合并冠心病患者的血清salusin-β水平与SYNTAX评分呈正相关(r=0.279,P=0.006)。结论血清salusin-β水平与高血压患者合并冠心病及其严重程度相关,salusin-β有望成为预测高血压患者冠心病发生发展的生物标记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血压 冠心病 salusin-β 危险因子 生物标记物
下载PDF
炎症因子在大鼠冠状动脉微栓塞后心肌组织中的表达及NF-κB抑制剂对其的影响 被引量:4
13
作者 李淑梅 陈良龙 +1 位作者 曾凯 吴进寿 《第二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8期851-855,共5页
目的探讨炎症因子在冠状动脉微栓塞(CME)后心肌组织中的表达及核因子(B(NF-κB)抑制剂的干预作用。方法清洁级雄性SD大鼠88只,其中64只经左心室内注射自体微血栓、同时短暂夹闭主动脉建立大鼠CME模型后,随机分为未治疗组及NF-κB抑制剂... 目的探讨炎症因子在冠状动脉微栓塞(CME)后心肌组织中的表达及核因子(B(NF-κB)抑制剂的干预作用。方法清洁级雄性SD大鼠88只,其中64只经左心室内注射自体微血栓、同时短暂夹闭主动脉建立大鼠CME模型后,随机分为未治疗组及NF-κB抑制剂二硫代氨基甲酸吡咯烷(PDTC)干预组,分别于术后1、3、7、14 d处死;余24只为假手术组。原位杂交及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检测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介素6(IL-6)及细胞间黏附因子1(ICAM-1)等炎症因子在心肌中的空间分布及动态变化。结果 CME炎症并不仅局限于微梗灶及周围,同时波及到许多"无辜心肌",产生"旁观者效应"。CME组在不同观察时间点心肌TNF-α、IL-6、ICAM-1蛋白的表达较假手术组均明显增强(P<0.05)。NF-κB特异性抑制剂PDTC干预能抑制CME后心肌中TNF-α、IL-6及ICAM-1蛋白表达(P均<0.05)。结论 CME后伴发放大炎症反应,NF-κB抑制剂显著抑制心肌炎症反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冠状动脉微栓塞 NF-ΚB 肿瘤坏死因子α 白介素6 细胞黏附分子
原文传递
替米沙坦对自发性高血压大鼠颈动脉重构的影响 被引量:8
14
作者 陈宏 洪华山 江琼 《实用医学杂志》 CAS 2007年第23期3665-3667,共3页
目的:观察替米沙坦对自发性高血压大鼠(SHR)颈动脉重构的影响。方法:将30只12周龄的SHR大鼠随机分为高血压组(SHR)、替米沙坦高剂量组(TelH)、替米沙坦低剂量组(TelL),另设同性别、周龄的10只WKY大鼠为对照组。实验开始及每2周测鼠尾收... 目的:观察替米沙坦对自发性高血压大鼠(SHR)颈动脉重构的影响。方法:将30只12周龄的SHR大鼠随机分为高血压组(SHR)、替米沙坦高剂量组(TelH)、替米沙坦低剂量组(TelL),另设同性别、周龄的10只WKY大鼠为对照组。实验开始及每2周测鼠尾收缩压(SBP)。18周后取颈动脉,颈动脉的切片行苦味酸-天狼星红、弹力纤维和胶原纤维的双重染色法染色,利用计算机辅助成像系统测算颈动脉中膜厚度(MT)、腔径(LD)、血管中膜厚/腔径(MT/LD)、中膜横截面积(MCSA)及中膜胶原面积百分比、弹性纤维面积百分比、弹性纤维面积与胶原面积比值。结果:(1)2周后TelH组的SBP显著低于SHR组(P<0.01),而TelL组的SBP与SHR组差异无显著性(P>0.05);(2)TelH组的MT、MT/LD、MCSA、中膜胶原面积百分比较SHR组均显著下降(P<0.01),TelH组的中膜弹性纤维面积百分比、弹性纤维面积与胶原面积比值较SHR组均显著增高(P<0.01);TelL组的MT、中膜胶原面积百分比均显著下降(P<0.05),中膜弹性纤维面积与胶原面积比值显著增高(P<0.01)。结论:替米沙坦能减轻SHR颈动脉的重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颈动脉 大鼠 近交 SHR 重构 替米沙坦
下载PDF
质子泵抑制剂对经皮冠状动脉支架植入术后抗血小板治疗导致上消化道出血影响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12
15
作者 郑小芳 吴黎明 陈良龙 《医学综述》 2011年第4期548-551,共4页
冠心病患者经皮冠状动脉支架植入术(PC I)后的双联抗血小板治疗常引起胃肠道不适,甚至可能增加上消化道出血风险。临床常通过合用质子泵抑制剂来预防上消化道出血的发生。近年来,关于质子泵抑制剂对抗血小板治疗的拮抗作用,以及这种拮... 冠心病患者经皮冠状动脉支架植入术(PC I)后的双联抗血小板治疗常引起胃肠道不适,甚至可能增加上消化道出血风险。临床常通过合用质子泵抑制剂来预防上消化道出血的发生。近年来,关于质子泵抑制剂对抗血小板治疗的拮抗作用,以及这种拮抗作用能否明显增加PC I后不良心血管事件的发生,用其他制酸剂代替质子泵抑制剂还是继续使用质子泵抑制剂或者其他处理方法的探讨成为心血管科与消化科医师研究的热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质子泵抑制剂 上消化道出血 阿司匹林 氯吡格雷
下载PDF
右房同形异构及其伴随的心脏畸形的超声心动图研究 被引量:6
16
作者 孙旭东 陈良龙 +1 位作者 Roofhooft MTR Beekman RP 《中国医学影像技术》 CSCD 2003年第12期1666-1668,共3页
目的 探讨右房同形异构及伴随病变的超声心动图诊断方法 ,以提高对右房同形异构的认识 ,为制定手术方案提供详细的资料。方法 收集超声心动图资料完整并经证实的 10例患者 ,对其超声心动图顺序节段分析的结果进行分析。结果 本组右... 目的 探讨右房同形异构及伴随病变的超声心动图诊断方法 ,以提高对右房同形异构的认识 ,为制定手术方案提供详细的资料。方法 收集超声心动图资料完整并经证实的 10例患者 ,对其超声心动图顺序节段分析的结果进行分析。结果 本组右房同形异构患者最常见的心脏畸形组合为肺静脉异位引流 ,左位上腔静脉 ,完全型房室隔缺损 ,共同房室瓣 ,心室大动脉连接异常 (包括右型大动脉转位 ,右室双出口 ) ,肺动脉狭窄或闭锁。未见肺静脉引流正常 ,肺动脉系统正常及心室 大动脉连接一致 ;未见左室流出道狭窄及主动脉梗阻。结论 右房同形异构为复杂的疾病综合症 ,有其特征性心脏伴随病变 ,超声心动图可为外科治疗提供重要的诊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声心动描记术 右房同形异构 超声心动图 诊断 心脏畸形
下载PDF
mitoK_(ATP)通道在瑞舒伐他汀联合缺血后处理减轻糖尿病大鼠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中的作用 被引量:3
17
作者 郑小芳 吴黎明 陈良龙 《中国动脉硬化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2期130-134,共5页
目的观察瑞舒伐他汀后处理联合缺血后处理是否能减轻2型糖尿病大鼠缺血再灌注损伤并探讨其相应机制。方法建立2型糖尿病大鼠模型,并随机分成7组(每组9只):假手术组、缺血再灌注损伤组(IRI组)、瑞舒伐他汀后处理+缺血后处理组(RPO+IPO组... 目的观察瑞舒伐他汀后处理联合缺血后处理是否能减轻2型糖尿病大鼠缺血再灌注损伤并探讨其相应机制。方法建立2型糖尿病大鼠模型,并随机分成7组(每组9只):假手术组、缺血再灌注损伤组(IRI组)、瑞舒伐他汀后处理+缺血后处理组(RPO+IPO组)、瑞舒伐他汀后处理+缺血后处理组+5-羟基喹酸盐组(5-HD组)、瑞舒伐他汀后处理+缺血后处理组+二氮嗪组(二氮嗪组)、瑞舒伐他汀后处理+缺血后处理组+HMR-1098组(HMR-1098组)、瑞舒伐他汀后处理+缺血后处理组+克罗卡林组(克罗卡林组)。进行45 min缺血和120 min再灌注,观察心肌梗死区面积及心肌细胞线粒体超微结构和血清心肌肌钙蛋白T水平。结果 RPO+IPO组、二氮嗪组、HMR-1098组和克罗卡林组心肌梗死面积较IRI组明显减小(P<0.05),5-HD组心肌梗死面积明显大于RPO+IPO组、二氮嗪组、HMR-1098组及克罗卡林组(P<0.05)。IRI组和5-HD组心肌细胞线粒体超微结构损伤重,RPO+IPO组、二氮嗪组、HMR-1098组及克罗卡林组心肌细胞线粒体超微结构基本完整。RPO+IPO组、二氮嗪组、HMR-1098组及克罗卡林组血清心肌肌钙蛋白T水平较IRI组明显减少(P<0.05),5-HD组血清心肌肌钙蛋白T水平与IRI组无明显差异,但明显高于RPO+IPO组、二氮嗪组、HMR-1098组及克罗卡林组(P<0.05)。结论瑞舒伐他汀后处理联合缺血后处理可明显减轻2型糖尿病大鼠缺血再灌注损伤,mitoKATP通道开放在此作用中起主导地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mitoKATP通道 缺血再灌注损伤 2型糖尿病 瑞舒伐他汀 缺血后处理
下载PDF
多层螺旋CT冠状动脉成像技术及其临床应用 被引量:2
18
作者 薛蕴菁 段青 +1 位作者 邹松 陈良龙 《第三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22期2201-2202,共2页
关键词 冠状动脉 断层摄影术 X线计算机 血管造影术
下载PDF
血清同型半胱氨酸与冠状动脉病变的相关性研究 被引量:10
19
作者 江琼 赵子文 陈昭阳 《检验医学与临床》 CAS 2009年第24期2096-2098,共3页
目的探讨血清同型半胱氨酸(HCY)水平与急性冠状动脉(下称冠脉)综合征患者冠脉病变支数及冠脉狭窄程度(以Gensini冠脉病变积分为评价标准)的相关性。方法以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法检测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ACS组,n=51)、稳定型心绞痛患... 目的探讨血清同型半胱氨酸(HCY)水平与急性冠状动脉(下称冠脉)综合征患者冠脉病变支数及冠脉狭窄程度(以Gensini冠脉病变积分为评价标准)的相关性。方法以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法检测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ACS组,n=51)、稳定型心绞痛患者(SA组,n=20)、非冠心病患者(NCHD组,n=23)的血清HCY水平,并分析其与冠心病严重程度的关系。结果ACS组患者血清HCY水平高于NCHD组和SA组患者,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1);SA组患者血清HCY水平高于NCHD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ACS组患者外周血清HCY水平与冠脉病变支数呈正相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r=0.497,P<0.01),且与Gensini积分呈正相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r=0.446,P<0.01)。结论ACS组患者血清HCY水平明显高于SA组和NCHD组患者,表明该指标可能与冠脉易损斑块的病理生理相关;ACS患者血清HCY水平与冠脉病变支数及Gensini积分呈正相关,进一步提示血清HCY水平的升高可能与急性冠脉综合征的发生发展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同型半胱氨酸 冠状动脉疾病 危险因素
下载PDF
原发性高血压不同危险分层患者RDW-CV、MMP-2、MMP-9、TIMP-1的观察研究 被引量:7
20
作者 江琼 庄和 郑行春 《心血管康复医学杂志》 CAS 2017年第3期250-254,共5页
目的:观察原发性高血压(EH)不同危险分层患者红细胞分布宽度变异系数(RDW-CV)、基质金属蛋白酶(MMP)-2、MMP-9、基质金属蛋白酶组织抑制剂(TIMP)-1水平变化情况。方法:选择2015年10月~2016年9月期间我科收治的105例EH患者为观察对象(高... 目的:观察原发性高血压(EH)不同危险分层患者红细胞分布宽度变异系数(RDW-CV)、基质金属蛋白酶(MMP)-2、MMP-9、基质金属蛋白酶组织抑制剂(TIMP)-1水平变化情况。方法:选择2015年10月~2016年9月期间我科收治的105例EH患者为观察对象(高血压组),根据高血压危险分层分为低危组(34例)、中危组(38例)和高危及极高危组(33例)。选择同期年龄、性别匹配的105例体检者为健康对照组。测定比较各组RDW-CV、血清MMP-2、MMP-9和TIMP-1水平,多元Logistic回归分析上述指标与高血压的关系。结果:与健康对照组比较,高血压组RDW-CV[(12.57±1.46)比(14.54±1.82)]、血清MMP-2[(121.71±18.86)ng/ml比(155.43±40.81)ng/ml]、MMP-9[(109.72±21.80)ng/ml比(191.23±53.05)ng/ml]和TIMP-1水平[(59.42±9.41)ng/ml比(83.64±15.82)ng/ml]均显著升高,P<0.05或<0.01。与低危组比较,中危组、高危及极高危组的RDW-CV[(13.35±1.54)比(14.43±1.17)比(15.90±1.81)]、血清MMP-2[(131.21±35.24)ng/ml比(152.16±33.15)ng/ml比(184.16±37.14)ng/ml]、MMP-9[(163.95±38.61)ng/ml比(198.70±43.52)ng/ml比(232.83±54.12)ng/ml]和TIMP-1水平[(73.15±13.12)ng/ml比(83.78±10.22)ng/ml比(94.27±16.77)ng/ml]均显著升高,且高危及极高危组的显著高于中危组,P<0.05或<0.01。多元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RDW-CV、MMP-2、MMP-9和TIMP-1是高血压的独立危险因素(OR=2.248~2.725,P<0.05或<0.01)。结论:红细胞宽度变异系数及细胞外基质金属蛋白酶MMP-2、MMP-9、基质金属蛋白酶组织抑制剂(TIMP)-1是高血压的独立危险因素,应给予积极的监测与干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血压 基质金属蛋白酶类 心室重构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