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7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239例碳青霉烯耐药肠杆菌科细菌血流感染病例的临床分析 被引量:3
1
作者 李晨 邹来玉 +2 位作者 陈林均 吴文伟 刘青 《检验医学与临床》 CAS 2021年第9期1218-1221,共4页
目的分析该院2015—2019年发生碳青霉烯耐药肠杆菌科细菌(CRE)血流感染患者的临床资料以及治疗、预后情况,探讨CRE血流感染的发生特点以及影响患者预后的因素。方法收集该院2015年1月1日至2019年12月31日收治的239例住院期间发生CRE血... 目的分析该院2015—2019年发生碳青霉烯耐药肠杆菌科细菌(CRE)血流感染患者的临床资料以及治疗、预后情况,探讨CRE血流感染的发生特点以及影响患者预后的因素。方法收集该院2015年1月1日至2019年12月31日收治的239例住院期间发生CRE血流感染患者的病历资料,以发生CRE血流感染后30 d作为观察终点,分为存活组和死亡组,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特点及治疗上的差异。根据治疗药物种类不同,采用单药治疗的患者纳入单药治疗组,采用两种或两种以上敏感药物联合治疗的患者纳入联合治疗组。以Kaplan-Meier(K-M)法绘制生存曲线,比较单药治疗组和联合治疗组之间生存率的差异。采用COX比例风险回归模型评估与死亡相关的独立危险因素。结果死亡组、存活组在住院天数、此次入院前3个月是否有住院史、是否存在中性粒细胞缺乏、Pitt菌血症评分、血流感染后72 h内是否发生感染性休克、发生血流感染前是否有手术操作、单药还是联合治疗方面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单药治疗组和联合治疗组的累积生存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5)。重症监护室(ICU)治疗、血流感染后72 h内休克、中性粒细胞缺乏为死亡的相关独立危险因素(P<0.05),住院天数长、联合治疗为保护因素(P<0.05)。结论ICU治疗、血流感染后72 h内休克、中性粒细胞缺乏为死亡的相关独立危险因素。联合治疗有利于降低患者的病死率,改善预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碳青霉烯耐药 肠杆菌科细菌 血流感染
下载PDF
依法管理和处理医院感染 有效防范医疗纠纷
2
作者 徐秀莉 《福建医药杂志》 CAS 2005年第4期142-143,共2页
随着医疗卫生事业的发展和人民健康的需求,医院感染问题越来越被人们所重视.当今科技不断发展,人们的法律意识不断增强,由医院感染问题引发的医疗纠纷隐患也将越来越显得明朗化.<医疗事故处理条例>自2002年9月1日起正式实施,使得... 随着医疗卫生事业的发展和人民健康的需求,医院感染问题越来越被人们所重视.当今科技不断发展,人们的法律意识不断增强,由医院感染问题引发的医疗纠纷隐患也将越来越显得明朗化.<医疗事故处理条例>自2002年9月1日起正式实施,使得加强医院感染管理从法制角度找到依据并纳入法制化管理轨道,提高医院感染问题的重视程度.为使广大医护人员增强法律观念,依法控制医院感染,优化医疗护理质量,确保人民身体健康,作者对卫生法规与医院感染介绍以下体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医院感染管理 依法管理 医疗纠纷 《医疗事故处理条例》 法制化管理 医疗卫生事业 控制医院感染 医疗护理质量 人民健康
下载PDF
113例原发性肝癌患者HBV感染及AFP水平分析
3
作者 邹来玉 李建英 《福建医药杂志》 CAS 2010年第4期82-83,共2页
目的探讨原发性肝癌(PHC)患者血清HBV标志物(HBV-M)和AFP检测的意义。方法回顾性分析113例PHC(病例组)和113例其他肿瘤患者(对照组)的血清HBV-M和AFP检测资料。结果病例组感染104例(92.03%),对照组感染20例(17.69%),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 目的探讨原发性肝癌(PHC)患者血清HBV标志物(HBV-M)和AFP检测的意义。方法回顾性分析113例PHC(病例组)和113例其他肿瘤患者(对照组)的血清HBV-M和AFP检测资料。结果病例组感染104例(92.03%),对照组感染20例(17.69%),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5)。病例组,(HBsAg、HBeAg、HBcAb)阳性和(HBsAg、HBeAb、HBcAb)阳性多见,分别为26例(25.00%)和46例(44.23%);血清HBV-M阳性患者AFP升高比例明显高于阴性患者(P<0.01)。对照组无一例AFP升高。结论 HBV感染在PHC发病中起着重要作用,PHC患者中血清AFP升高与HBV感染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肿瘤 原发性 肝炎病毒 乙型 甲胎蛋白
下载PDF
临床表现不典型的感染性心内膜炎延误诊治反思 被引量:2
4
作者 陈小玲 杨树 刘青 《临床误诊误治》 2017年第12期3-5,共3页
目的探讨临床表现不典型的感染性心内膜炎的病理特点,降低误诊率。方法对我院收治的临床表现不典型的感染性心内膜炎1例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本例因发热伴腹泻1周入院,曾误诊为肠道感染,予相应治疗后症状未见好转。入院次日... 目的探讨临床表现不典型的感染性心内膜炎的病理特点,降低误诊率。方法对我院收治的临床表现不典型的感染性心内膜炎1例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本例因发热伴腹泻1周入院,曾误诊为肠道感染,予相应治疗后症状未见好转。入院次日突发颅内出血,病情迅速恶化,心脏彩色多普勒超声提示主动脉瓣二叶式畸形伴关闭不全,主动脉瓣异常回声影;血培养见金黄色葡萄球菌生长,确诊为感染性心内膜炎,予抗感染、降颅压、维持电解质平衡等治疗后未见好转,家属放弃治疗出院,出院当日即死亡。结论临床表现不典型的感染性心内膜炎诊断困难,规范诊疗、完善医技检查是减少误诊误治的关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内膜炎 细菌性 误诊 肠道感染 不明原因发热
下载PDF
成人EB病毒感染相关噬血细胞综合征36例临床分析 被引量:4
5
作者 陈小玲 杨树 刘青 《海峡药学》 2017年第9期109-111,共3页
目的探讨成人嗜血细胞综合征(HPS)的病因、临床特点、诊断、治疗及预后。方法回顾性分析2010年1月至2016年12月本院36例成人嗜血细胞综合征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临床表现:均出现发热症状、呼吸系统症状(77.8%)、肝肿大(75%)、脾肿大(52.... 目的探讨成人嗜血细胞综合征(HPS)的病因、临床特点、诊断、治疗及预后。方法回顾性分析2010年1月至2016年12月本院36例成人嗜血细胞综合征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临床表现:均出现发热症状、呼吸系统症状(77.8%)、肝肿大(75%)、脾肿大(52.8%)、浅表淋巴结肿大(47.2%)、多浆膜腔积液(30.6%);EB病毒DNA均为阳性,拷贝数为1.2×104/m L^5.0×107/m L。预后:25例已死亡,中位生存期21天,其中16例死于初治阶段。结论成人HPS多起病凶险,进展迅速,死亡率高,目前尚无有效治疗方案,其治疗手段有待进一步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嗜血细胞综合征 诊断 治疗 预后
下载PDF
TCP1表达对HL60和HL60/A 细胞增殖及细胞内药物蓄积的调控作用及其机制
6
作者 陈小芳 陈显凌 陈元仲 《中国实验血液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71-77,共7页
目的:研究TCP1表达对HL60及HL60/A细胞增殖及细胞内药物蓄积的影响及其机制。方法:利用慢病毒转染技术构建敲低、过表达TCP1的HL60/A细胞和HL60细胞及其对照组细胞,Western blot评估敲低、过表达效率。采用CCK-8法检测细胞增殖能力;激... 目的:研究TCP1表达对HL60及HL60/A细胞增殖及细胞内药物蓄积的影响及其机制。方法:利用慢病毒转染技术构建敲低、过表达TCP1的HL60/A细胞和HL60细胞及其对照组细胞,Western blot评估敲低、过表达效率。采用CCK-8法检测细胞增殖能力;激光共聚焦显微镜及流式细胞术检测细胞内的药物蓄积;流式细胞术及Western blot检测膜转运蛋白(MRP1、P-gP)及p-AKT的表达水平。结果:在HL60/A细胞中敲低TCP1的表达能够抑制细胞增殖,增加细胞内药物蓄积,降低转运蛋白MRP1及P-gP的表达,在HL60细胞中过表达TCP1能够促进细胞的增殖,减少细胞内药物蓄积,提高转运蛋白MRPI及P-gP的表达。同时利用PI3K抑制剂LY294002抑制PI3K/AKT信号能够拮抗TCP1过表达所致的细胞增殖活性增强、细胞内药物蓄积减少及MRP1、P-gP表达的升高。结论:TCP1能够促进细胞增殖,并通过激活PI3K/AKT信号促进转运蛋白MRP1、P-gP的表达,降低细胞内的药物蓄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TCP1 急性髓系白血病 药物蓄积 MRP1 P-GP PI3K/AKT信号通路
原文传递
帕金森病患者的嗅觉功能评价及其影响因素 被引量:5
7
作者 余凤 黄丽玉 +1 位作者 叶钦勇 陈晓春 《中国神经精神疾病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7期395-399,共5页
目的探讨帕金森病患者嗅觉障碍的发生率和特点及其可能的影响因素。方法采用12项气味识别能力测试(12 Item odor identification test from Sniffin’Sticks,SS-12)对106例帕金森病患者和110名正常志愿者进行嗅觉评估,比较两组的嗅觉功... 目的探讨帕金森病患者嗅觉障碍的发生率和特点及其可能的影响因素。方法采用12项气味识别能力测试(12 Item odor identification test from Sniffin’Sticks,SS-12)对106例帕金森病患者和110名正常志愿者进行嗅觉评估,比较两组的嗅觉功能,分析年龄、性别、文化程度、吸烟史、帕金森病病程、Hohn-Yahr分期、UPDRS-Ⅲ评分、左旋多巴用量与嗅觉的相关性。结果帕金森病组嗅觉得分(5.97±2.27)明显低于对照组(8.04±2.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0);帕金森病组对一些气味的识别(薄荷、香蕉、甘草、咖啡、菠萝、玫瑰、鱼)明显差于对照组(P<0.05);ROC曲线分析显示,7.5分是嗅觉障碍的最佳诊断界值,其敏感度为67.3%,特异度为73.6%,由此得出帕金森病组中嗅觉障碍的发生率为73.6%;相关性分析结果显示,帕金森病组性别(rs=-0.243)、文化程度(rs=0.208)及吸烟史(rs=-0.279,)与气味识别能力相关(P<0.05),而年龄、病程、Hohn-Yahr分期、UPDRS-Ⅲ评分及左旋多巴用量与气味识别能力不相关(P>0.05)。结论帕金森病患者嗅觉障碍发生率较高,帕金森病患者的嗅觉功能与疾病病程、Hohn-Yahr分期、UPDRS-Ⅲ评分及左旋多巴用量无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帕金森病 嗅觉障碍 气味识别能力测试
下载PDF
含油橄榄叶提取物复配制剂抗菌效果及毒性观察 被引量:2
8
作者 李宏 黄慧 +3 位作者 邓昌良 陈菁 陈新密 倪峰 《广东药学院学报》 CAS 2015年第4期474-478,共5页
目的研究含油橄榄叶提取物复配制剂的消毒效果与毒性,为含植物成分消毒剂应用提供依据。方法从油橄榄叶中获得以橄榄苦苷为主要活性成分的提取物,与二氯苯氧氯酚制成复配制剂,按国家标准和规范对其抑菌能力、杀菌能力、稳定性、急性毒... 目的研究含油橄榄叶提取物复配制剂的消毒效果与毒性,为含植物成分消毒剂应用提供依据。方法从油橄榄叶中获得以橄榄苦苷为主要活性成分的提取物,与二氯苯氧氯酚制成复配制剂,按国家标准和规范对其抑菌能力、杀菌能力、稳定性、急性毒性和皮肤刺激性进行评价。结果油橄榄叶提取物与0.1%的二氯苯氧氯酚等制成复配制剂稳定性强;对大肠埃希菌和金黄色葡萄球菌具有良好的抑制作用,对白色念珠菌抑制能力明显高于单独组分,对上述病原体2 min杀菌率超过99.99%,急性经口毒性属于实际无毒,一次最大限度灌胃后对血清生化指标基本无影响,无皮肤刺激性。结论该复方制剂抗菌活性强,可用于皮肤局部消毒。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橄榄苦苷 二氯苯氧氯酚 抑菌环 杀菌 毒性
下载PDF
肝炎标志物阴性老年肝功能异常患者114例病因分析 被引量:3
9
作者 李晨 刘青 《临床合理用药杂志》 2011年第21期29-30,共2页
目的分析肝炎标志物阴性的老年肝功能异常患者的病因特点。方法选取年龄≥60岁的肝功能异常患者164例作为老年组,其中肝炎标志物阴性者114例(老年肝炎阴性亚组);另选年龄<60岁的肝功能异常者152例作为非老年组,其中肝炎标志物阴性者9... 目的分析肝炎标志物阴性的老年肝功能异常患者的病因特点。方法选取年龄≥60岁的肝功能异常患者164例作为老年组,其中肝炎标志物阴性者114例(老年肝炎阴性亚组);另选年龄<60岁的肝功能异常者152例作为非老年组,其中肝炎标志物阴性者90例(非老年肝炎阴性亚组)。比较2组肝功能异常率及2亚组肝功能异常原因。结果老年组肝功能异常发生率为69.51%(114/164),非老年组为59.21%(90/152),2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老年肝炎阴性亚组以药物性肝损害、胆源性肝损害、肿瘤为病因的发病率高于非老年肝炎阴性亚组,以病毒感染为病因的发病率低于非老年肝炎阳性亚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老年肝功能异常由非病毒性肝炎引起者所占比例较高,在病因构成上老年组与中青年无明显差异,但在构成比上有老年人自身的特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功能异常 老年人 病因分析
下载PDF
脂类水平与成人细菌性社区获得性肺炎的关系 被引量:2
10
作者 陈林均 郑玲玲 +3 位作者 吴文伟 李晨 陈小玲 陈艳 《福建医科大学学报》 2022年第1期32-36,共5页
目的探讨成人细菌性社区获得性肺炎(CAP)与脂类代谢异常的关系。方法回顾性分析183例细菌性CAP患者的降钙素原(PCT)、红细胞沉降率(ESR)、C反应蛋白(CRP)、外周血白细胞(WBC)与血清脂类水平的相关性。结果PCT与血清胆固醇(CHOL)和低密... 目的探讨成人细菌性社区获得性肺炎(CAP)与脂类代谢异常的关系。方法回顾性分析183例细菌性CAP患者的降钙素原(PCT)、红细胞沉降率(ESR)、C反应蛋白(CRP)、外周血白细胞(WBC)与血清脂类水平的相关性。结果PCT与血清胆固醇(CHOL)和低密度脂蛋白(LDL)呈负相关(r=-0.166,-0.223,P<0.05);ESR与血清高密度脂蛋白(HDL)和载脂蛋白A1(ApoA1)呈负相关(r=-0.437,-0.499,P<0.05);CRP与血清CHOL、HDL、LDL、ApoA1和ApoB呈负相关(r=-0.316,-0.273,-0.327,-0.433,-0.302,P<0.05);外周血WBC与血清ApoA1呈负相关(r=-0.181,P<0.05)。结论细菌性CAP患者炎症水平与血清脂类代谢密切相关,随着炎症水平的加重,血清CHOL、LDL、HDL、ApoA1和ApoB的水平有所下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细菌性社区获得性肺炎 血脂 炎症指标 成年人
下载PDF
水飞蓟素治疗非酒精性脂肪肝效果和安全性的Meta分析 被引量:2
11
作者 黄倩 吴银莲 康娜玲 《中国当代医药》 2017年第25期8-12,22,共6页
目的评价水飞蓟素治疗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的效果与安全性。方法搜索水飞蓟素治疗NAFLD的RCT文献,检索2016年7月前以下数据库收录的文献:Pub Med、Embase、the Cochrane Library、CBM、万方、维普和CNKI,按纳入排除标准对纳入研究进行资... 目的评价水飞蓟素治疗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的效果与安全性。方法搜索水飞蓟素治疗NAFLD的RCT文献,检索2016年7月前以下数据库收录的文献:Pub Med、Embase、the Cochrane Library、CBM、万方、维普和CNKI,按纳入排除标准对纳入研究进行资料提取和方法学质量评价后,采用Rev Man 5.3进行分析。结果最终纳入14篇文章(1337例)。水飞蓟素组和对照组ALT、AST、TG、BMI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分别为ALT:WMD=-14.16,95%CI(-22.02,-6.30),P=0.0004;AST:WMD=-9.17,95%CI(-14.20,-4.15),P=0.0003;TG:WMD=-0.23,95%CI(-0.42,-0.03),P=0.02;BMI:WMD=-0.84,95%CI(-1.34,-0.34),P=0.001。对疾病谱分别为NAFLD和NASH的ALT、AST水平进行亚组分析,发现仅NAFLD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少数患者发生轻微不良反应。结论目前有限证据提示水飞蓟素可改善NAFLD患者ALT、AST、TG、BMI水平,且不良反应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飞蓟素 非酒精性脂肪肝 META分析
下载PDF
ANLN、CYP2C9、HMMR在乙型肝炎病毒相关肝细胞癌中的表达及其对预后的影响
12
作者 黄倩 李亚楠 曾达武 《肝脏》 2023年第7期775-780,共6页
目的研究肌动蛋白结合蛋白(ANLN)、细胞色素P450(Cytochromes P 450,CYPs)亚家族成员CYP2C9、透明质酸介导运动因子受体(HMMR)在乙型肝炎病毒相关肝细胞癌(HBV-HCC)组织中的表达及对其预后的影响。方法收集手术切除的25份HCC标本。采用... 目的研究肌动蛋白结合蛋白(ANLN)、细胞色素P450(Cytochromes P 450,CYPs)亚家族成员CYP2C9、透明质酸介导运动因子受体(HMMR)在乙型肝炎病毒相关肝细胞癌(HBV-HCC)组织中的表达及对其预后的影响。方法收集手术切除的25份HCC标本。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分析ANLN、CYP2C9、HMMR蛋白表达水平在癌组织及癌旁组织的差别,采用Log-Rank检验评估三者对HCC患者术后复发及远期存活的影响。结果HCC患者癌组织的ANLN、CYP2C9免疫反应性评分(IRS)低于癌旁组织分别为(2.4±2.5)分比(3.7±2.7)分(t=2.18,P=0.039)和(4.2±2.8)分比(8.6±1.4)分(t=6.21,P<0.01),癌组织中的HMMR IRS高于癌旁组织为8.0(4.0,8.0)分比4.0(2.5,4.0)分(Z=3.94,P<0.01)。但不同ANLN、CYP2C9、HMMR蛋白表达水平对HCC患者术后复发时间及5年存活率影响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中位复发时间高水平比低水平:ANLN 38.6月比33.3月,CYP2C936.5月比35.5月,HMMR 33.1月比41.3月;中位生存时间高水平比低水平:ANLN 56.3月比51.1月,CYP2C955.1月比51.5月,HMMR 53.0月比55.2月;均P>0.05)。多因素Cox回归分析提示,BCLC、家族史对术后复发时间的影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HR=2.435,P=0.025;HR=0.165,P=0.009),AFP、家族史与术后5年存活率独立相关(HR=229.488,P=0.041;HR=0.054,P=0.014)。结论ANLN、CYP2C9、HMMR蛋白表达水平在HCC患者癌组织及癌旁组织存在差异,但对预后未产生影响,提示其可作为HCC诊断的潜在标志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细胞癌 ANLN CYP2C9 HMMR 预后
下载PDF
某综合三甲医院结核病住院患者发现情况的回顾性分析
13
作者 余凤 李晨 +2 位作者 吴文伟 陈小玲 刘青 《海峡预防医学杂志》 CAS 2021年第2期50-52,共3页
目的了解某综合医院结核病住院患者发现情况,分析其诊断情况及结核病患者发现中的不足之处,并提出改进措施。方法回顾性调查某三甲综合医院2016—2018年出院诊断为结核病患者的临床资料,分析住院结核病诊断、痰标本送检及涂阳情况,及同... 目的了解某综合医院结核病住院患者发现情况,分析其诊断情况及结核病患者发现中的不足之处,并提出改进措施。方法回顾性调查某三甲综合医院2016—2018年出院诊断为结核病患者的临床资料,分析住院结核病诊断、痰标本送检及涂阳情况,及同期门急诊送检痰标本涂片镜检情况。结果门急诊共送检痰标本涂片镜检838例,涂阳率3.3%(28例),可疑1例,其中26例转诊至结核病专科医院,转诊率89.7%(26/29);424例结核病患者收入住院,涉及内科、外科等几乎所有科室;收治涂阳患者28例,存在院内感染风险。结论综合医院应及时发现活动性肺结核的住院患者及疑似患者并尽快转诊出院;应提高患者痰标本的送检率、及时率;应加强影像学研读,鉴别诊断时优先考虑传染病的可能性,均为结核病防治与降低院内传播风险的关键措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结核病 疾病诊断 医院感染 疾病控制
原文传递
人感染H7N9禽流感2例报告
14
作者 刘青 《中华卫生应急电子杂志》 2017年第4期255-256,共2页
2013年以来,我国内地出现人感染H7N9禽流感病例,2016年底发病数明显增加。国家卫计委高度重视,组织有关部门的专家,制定了《人感染H7N9禽流感诊疗方案(2017年第一版)》[1](以下简称:2017第一版诊疗方案)。该方案的实施,对提升全国... 2013年以来,我国内地出现人感染H7N9禽流感病例,2016年底发病数明显增加。国家卫计委高度重视,组织有关部门的专家,制定了《人感染H7N9禽流感诊疗方案(2017年第一版)》[1](以下简称:2017第一版诊疗方案)。该方案的实施,对提升全国广大医务工作者对H7N9的诊断救治能力,起到了很好的作用。2017年我院收治了两例人感染H7N9禽流感病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禽流感病毒 诊断标准 诊疗方案 重症病例 流感病毒属
原文传递
脓毒症大鼠肠黏膜IL-6/STAT3信号通路对高迁移率族蛋白表达的调控作用 被引量:7
15
作者 胥朵 李建英 +3 位作者 王小众 黄月红 陈林均 陈治新 《中华急诊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2期1360-1364,共5页
目的 通过脓毒症大鼠模型探讨IL-6/STAT3通路是否对高迁移率族蛋白(HMGB1)的表达起调控作用.方法 清洁级雄性SD大鼠120只,随机数字表法分为3组:假手术S组(n=40)、模型C组(n=40)和治疗T组(n=40).S组行单纯剖腹术,C组和T组分别用盲肠结扎... 目的 通过脓毒症大鼠模型探讨IL-6/STAT3通路是否对高迁移率族蛋白(HMGB1)的表达起调控作用.方法 清洁级雄性SD大鼠120只,随机数字表法分为3组:假手术S组(n=40)、模型C组(n=40)和治疗T组(n=40).S组行单纯剖腹术,C组和T组分别用盲肠结扎穿孔术构建脓毒症大鼠模型.T组术后1 h腹腔注射抗IL-6单克隆抗体,S组和C组同时腹腔注射等量乳酸钠林格液.分别于术后3 h、12 h、24 h、48 h从三组各取10只大鼠,留取血浆和肠黏膜组织标本,采用HE染色光镜下观察肠黏膜损伤情况并进行病理评分;分光光度法测定血浆中二胺氧化酶(DAO)及D-乳酸含量;免疫组化法检测肠黏膜IL-6和HMGB1蛋白表达;Western-Blot检测p-STAT3表达情况.结果 C组和T组均可见不同程度的肠黏膜损伤,肠黏膜病理评分及DAO、D-乳酸在不同时间点均高于S组(P<0.05);且与S组相比,C组和T组小肠黏膜的IL-6、HMGBl及p-STAT3蛋白表达明显增加(P<0.05).T组与C组相比,肠黏膜损伤有明显改善,病理评分及血浆DAO、D-乳酸含量下降(P<0.05);IL-6、HMGBl及STAT3蛋白表达减低(P<0.05).小肠黏膜病理评分与IL-6和HMGB1蛋白表达在12 h、24 h、48 h存在显著正相关.结论 IL-6、HMGBl参与了脓毒症大鼠肠黏膜损伤,IL-6/STAT3信号通路可上调脓毒症大鼠肠黏膜组织HMGBl表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脓毒症 肠黏膜组织 抗IL-6单克隆抗体 HMGB1 P-STAT3
原文传递
乙型肝炎病毒相关肝细胞癌中血清乙型肝炎表面抗原表达的横断面研究 被引量:2
16
作者 黄倩 曾达武 +3 位作者 董菁 朱月永 江家骥 刘豫瑞 《中华传染病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0期595-599,共5页
目的探讨HBV相关肝细胞癌(HCC)患者血清HBsAg的表达情况。方法收集2009年6月至2013年12月HBV相关性HCC患者226例。观察不同巴塞罗那临床分期(BCLC)HCC患者的人口学特征,以及有无合并肝硬化、不同病毒学指标时患者HBsAg表达水平。HB... 目的探讨HBV相关肝细胞癌(HCC)患者血清HBsAg的表达情况。方法收集2009年6月至2013年12月HBV相关性HCC患者226例。观察不同巴塞罗那临床分期(BCLC)HCC患者的人口学特征,以及有无合并肝硬化、不同病毒学指标时患者HBsAg表达水平。HBsAg定量检测采用化学发光法。统计学处理采用t检验、χ2检验、Kruskal-Wallis H秩和检验和Mann-Whitney U秩和检验。结果226例患者中男201例,女25例。不同年龄段HCC患者的HBsAg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2.30,P=0.015);不同性别HCC患者的HBsAg差异无统计学意义(Z=-0.35,P〉0.05)。无肝硬化组与肝硬化组的HBsAg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Z=-0.80,P=0.419);肝硬化组HCC患者不同肝功能分级的HBsAg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2.15,P=0.341);HBeAg阳性组的HBsAg水平明显高于HBeAg阴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Z=-3.67,P〈0.01);HBV DNA阳性组的HBsAg水平明显高于HBV DNA阴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Z=-4.80,P〈0.01)。秩和检验提示各BCLC分期患者的HBsAg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8.05,P=0.09)。有无门静脉侵犯、有无淋巴结转移、有无远处转移HCC患者的HBsAg水平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Z值分别为-0.65、-0.03和-1.24,均P〉0.05)。BCLC各分期间不同HBsAg水平患者的构成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28.17,P=0.005)。结论HBV相关性HCC患者不同BCLC分期的HBsAg水平无明显差异,提示HBsAg在发生HCC后可能对疾病的进展不起主要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炎表面抗原 乙型 肝细胞 肝硬化 巴塞罗那临床分期
原文传递
国内首例输入性罗德西亚锥虫病合并肝功能异常
17
作者 陈小玲 邹来玉 +6 位作者 刘青 郑华 吴文伟 李晨 陈林均 黄倩 余凤 《中华传染病杂志》 CAS CSCD 2019年第6期364-365,共2页
非洲人类锥虫病由布氏锥虫经舌蝇叮咬而传播。本例患者在非洲旅行归来后出现高热,经血液涂片及特异性基因测序确诊为我国首例输入性罗德西亚锥虫病。病程中出现黄疸,胆红素进行性升高,喷他脒治疗,未加用退黄药的情况下,胆红素呈下降趋势... 非洲人类锥虫病由布氏锥虫经舌蝇叮咬而传播。本例患者在非洲旅行归来后出现高热,经血液涂片及特异性基因测序确诊为我国首例输入性罗德西亚锥虫病。病程中出现黄疸,胆红素进行性升高,喷他脒治疗,未加用退黄药的情况下,胆红素呈下降趋势,提示特异性抗锥虫病治疗是此类患者保肝的根本措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输入性 锥虫病 血液涂片 胆红素 布氏锥虫 基因测序 合并肝功能 喷他脒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