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原发性大肝癌患者TACE后S-腺苷蛋氨酸的护肝作用 被引量:7
1
作者 史震山 陈自谦 +5 位作者 杨熙章 张鸿文 董其龙 杨永岩 庄茜 雷娟 《介入放射学杂志》 CSCD 2008年第11期790-792,共3页
目的探讨S-腺苷蛋氨酸对原发性大肝癌患者经肝动脉介入化疗栓塞(TACE)后急性肝功能损害的保护作用。方法回顾性分析自2003年5月-2007年10月我院收治的51例肝肿瘤患者进行术后护肝治疗,治疗组在TACE后静脉滴注S-腺苷蛋氨酸1000mg/d;对照... 目的探讨S-腺苷蛋氨酸对原发性大肝癌患者经肝动脉介入化疗栓塞(TACE)后急性肝功能损害的保护作用。方法回顾性分析自2003年5月-2007年10月我院收治的51例肝肿瘤患者进行术后护肝治疗,治疗组在TACE后静脉滴注S-腺苷蛋氨酸1000mg/d;对照组TACE后静脉滴注甘利欣30ml/d(含甘草酸二铵盐150mg)治疗。两组均在TACE术前第1天,术后第2、4、8天抽血查肝功能。结果肝功能各指标在TACE前后均发生明显变化,术后第2天ALT、AST、TBIL及DBIL均较术前不同程度的升高(P<0.05),术后第4天起各指标开始逐渐下降。治疗组总TACE前TBIL、DBIL、ALT和AST与术后第8天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ALT、AST及TBIL、DBIL在TACE术后第8天有显著升高(P<0.05)。总蛋白(TP)及白蛋白(A)TACE前与术后第8天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治疗组中15例(60%)患者汉密顿抑郁量表总分出现下降。结论S-腺苷蛋氨酸对肝癌患者TACE治疗后有保护肝功能作用,近期保护急性肝损害疗效满意。S-腺苷蛋氨酸还具有一定的抗抑郁作用,可增加TACE的疗效,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经肝动脉化疗栓塞术 腺苷蛋氨酸 肝功能 肝癌
下载PDF
固相萃取-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甲氨蝶呤的血药浓度 被引量:4
2
作者 吴雪梅 丘宏强 +1 位作者 方令平 黄显 《中国医院药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8期1617-1619,共3页
目的:建立固相萃取-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人血浆中甲氨蝶呤的药物浓度。方法:采用Supelclean萃取小柱提取血浆中甲氨蝶呤,以高效液相法测定药物浓度。结果:甲氨蝶呤的保留时间约为11.5min,与血中内源性杂质分离良好。方法的绝对回收率为92... 目的:建立固相萃取-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人血浆中甲氨蝶呤的药物浓度。方法:采用Supelclean萃取小柱提取血浆中甲氨蝶呤,以高效液相法测定药物浓度。结果:甲氨蝶呤的保留时间约为11.5min,与血中内源性杂质分离良好。方法的绝对回收率为92.64%,线性范围为0.104~104mg·L-1,当S/N≥3时,甲氨蝶呤最低检出限度可达50μg·L-1。结论:本法准确、灵敏、回收率高,可满足血药浓度监测的需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固相萃取 高效液相色谱 甲氨蝶呤 血药浓度
下载PDF
妊娠期深静脉血栓形成预防指南的质量评价 被引量:2
3
作者 洪珊珊 林志强 +2 位作者 黄晓威 傅新阳 张金 《长治医学院学报》 2023年第3期192-197,共6页
目的:对国内外妊娠期深静脉血栓形成(VTE)预防相关指南的质量进行评价,为临床妊娠期妇女VTE的管理提供循证证据。方法:检索专业学会网站、临床实践指南、医脉通网站等,检索时限为2011年1月1日至2021年1月1日。采用评价系统Ⅱ(AGREEⅡ)... 目的:对国内外妊娠期深静脉血栓形成(VTE)预防相关指南的质量进行评价,为临床妊娠期妇女VTE的管理提供循证证据。方法:检索专业学会网站、临床实践指南、医脉通网站等,检索时限为2011年1月1日至2021年1月1日。采用评价系统Ⅱ(AGREEⅡ)对纳入指南进行评价。结果:共纳入6篇指南,1篇共识;AGREEⅡ评价6个领域,清晰性(75.00%)得分最高,范围和目的(67.46%)得分次之,参与人员(47.89%)和应用性(33.33%)最低;指南总体推荐级别为2篇A级(推荐),分别为2018年美国血液病学会(ASH)和2020年昆士兰卫生组织(QLD)指南;2篇B级(修改后推荐),分别为2012年美国脑科医师学会(ACCP)和2015年英国皇家妇产科医师学会(RCOG)指南;3篇C级(不推荐),分别为2014年加拿大妇产科医生协会(SOGC)、2018年美国妇产科医师学会(ACOG)和2021年中国的指南。结论:现有的妊娠期妇女VTE预防指南总体质量参差不齐,参与人员与应用性方面需进一步提升,临床医生可以根据QLD指南VTE风险评分表进行评估,药物首选低分子肝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AGREEⅡ 妊娠期 VTE 临床实践指南 质量评价
下载PDF
静脉用药调配中心41种抗菌药物使用情况分析
4
作者 唐健 李飞 《海峡药学》 2011年第11期216-217,共2页
目的调查协和医院药学部外科药房/静脉用药调配中心41种抗菌药物使用情况。方法对协和医院药学部外科药房/静脉用药调配中心涉及的41种抗菌药物49408张静脉用药输液标签使用情况进行分析。结果 49408张输液标签按照给定的审核标准,合格... 目的调查协和医院药学部外科药房/静脉用药调配中心41种抗菌药物使用情况。方法对协和医院药学部外科药房/静脉用药调配中心涉及的41种抗菌药物49408张静脉用药输液标签使用情况进行分析。结果 49408张输液标签按照给定的审核标准,合格率为91.69%。结论加强抗菌药物使用环节的管理非常必要,抗菌药物说明书有待规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输液标签 抗菌药物 调查与分析
下载PDF
某院静脉药物调配中心成品输液核对现状及对策分析 被引量:3
5
作者 林接玉 王燕 吴朝阳 《海峡药学》 2019年第5期271-273,共3页
目的分析某院静脉药物配置中心(PIVAS)中成品输液核对的现状,找寻提高成品输液核对质量的方法。方法结合医院PIVAS的工作实践,对PIVAS中成品输液核对的管理模式、工作程序等方面存在的问题进行探讨。结果提出了提高成品输液核对质量的... 目的分析某院静脉药物配置中心(PIVAS)中成品输液核对的现状,找寻提高成品输液核对质量的方法。方法结合医院PIVAS的工作实践,对PIVAS中成品输液核对的管理模式、工作程序等方面存在的问题进行探讨。结果提出了提高成品输液核对质量的相关对策。结论成品输液的核对是PIVAS中最后一个关键环节,其质量直接影响着病人的生命健康,通过对成品输液核对的现状进行分析,提出提高成品输液质量的方法,为PIVAS药师的工作提供了一些帮助,共同为患者输液安全保驾护航。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静脉药物配置中心 成品核对 现状分析
下载PDF
甲状腺间变癌的CT影像特点 被引量:7
6
作者 史震山 庄茜 +2 位作者 游瑞雄 曹代荣 李跃明 《中华放射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2期147-151,共5页
目的分析甲状腺间变癌的CT表现,评价CT在明确甲状腺间变癌诊断及鉴别诊断中的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经手术、病理证实的10例甲状腺间变癌的临床及CT资料,女7例、男3例;发病年龄25~78岁,中位年龄为61岁;均采用MSCT行平扫及增强扫描... 目的分析甲状腺间变癌的CT表现,评价CT在明确甲状腺间变癌诊断及鉴别诊断中的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经手术、病理证实的10例甲状腺间变癌的临床及CT资料,女7例、男3例;发病年龄25~78岁,中位年龄为61岁;均采用MSCT行平扫及增强扫描。结果10例中8例为单侧病灶,其中2例病灶较大侵及峡部;2例病灶累及双侧甲状腺。肿瘤最大径为2.9—12.8em,平均(4.5±1.4)Cm;病灶边缘均不光整且有甲状腺被膜外侵征象;病灶平扫密度不均匀,病灶内均可见坏死区;病灶内伴钙化者7枚,钙化形态各异,以单发粗颗粒钙化状较多见(5个病灶)。增强后病灶均呈明显不均匀强化,实性部分明显强化(强化幅度〉40HU);平扫及增强后病灶与对侧胸锁乳突肌CT值比值分别为0.69~0.82(0.76±0.18),1.25~1.41(1.33±0.28)。伴颈部淋巴结肿大者6例,增强后不规则环形强化或均匀明显强化,1例淋巴结内见砂粒状钙化。结论直径较大、单发、粗颗粒钙化、甲状腺包膜不完整,并见坏死及明显不均匀强化伴颈部肿大淋巴结是甲状腺间变癌CT较为特征性的表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甲状腺肿瘤 体层摄影术 X线计算机 诊断 鉴别
原文传递
Population pharmacokinetics of vancomycin in Chinese elderly patients and its application for dose individualisation 被引量:1
7
作者 Jin Zhang Weiwei Lin +5 位作者 Wei Wu Xianzhong Guo Pinfang Huang Xinhua Lin Zheng Jiao Changlian Wang 《Journal of Chinese Pharmaceutical Sciences》 CAS CSCD 2020年第4期260-271,共12页
In the present study, we aimed to develop a population pharmacokinetics(PPK) model of vancomycin(VCM) and propose the individualised dosage regimen for Chinese elderly patients. The data were collected prospectively f... In the present study, we aimed to develop a population pharmacokinetics(PPK) model of vancomycin(VCM) and propose the individualised dosage regimen for Chinese elderly patients. The data were collected prospectively from Chinese elderly patients receiving VCM therapy. Steady-state trough concentrations of VCM were determined using an enzyme-multiplied immunoassay. Patients’ sex, age, body weight, concomitant medications, infection type, and laboratory findings were recorded. The PPK model was developed using nonlinear mixed-effects model software. Moreover, we used Monte Carlo simulations to develop an initial dosage regimen targeting various VCM through concentration ranges based on the final model. We found that VCM clearance(CL) was significantly influenced by post-craniotomy meningitis(PCM) and glomerular filtration rate in elderly patients. Additionally, a new dosage regimen was proposed to individualise VCM regimen for PCM and non-PCM elderly patients. A PPK model was established to estimate the individual VCM CL for elderly patients, which could be applied for individualising doses in the target population. 展开更多
关键词 Elderly patient Population pharmacokinetics Post-craniotomy meningitis VANCOMYCIN Dose individualisation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