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福建省某三甲医院1例人感染猪链球菌病病例的临床特征及流行病学分析 被引量:4
1
作者 郑玲玲 念欲霞 林小琼 《福建医科大学学报》 2021年第2期154-156,共3页
人感染猪链球菌病是由猪链球菌感染人而引起的人畜共患疾病,可引起人脑膜炎,其次是败血症、关节炎、心内膜炎和眼内炎[1],其特点是起病隐匿、进展迅速、病情危重、病死率高[2]。世界动物卫生组织将猪链球菌病列为B类疫病,我国将其列为... 人感染猪链球菌病是由猪链球菌感染人而引起的人畜共患疾病,可引起人脑膜炎,其次是败血症、关节炎、心内膜炎和眼内炎[1],其特点是起病隐匿、进展迅速、病情危重、病死率高[2]。世界动物卫生组织将猪链球菌病列为B类疫病,我国将其列为二类动物疫病,也是其他法定监测的传染病之一。在我国,该病以散发为主,偶有暴发(1998年江苏省和2005年四川省曾发生暴发)[3]。发病早期进行及时有效的治疗是降低病死率的关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畜共患疾病 世界动物卫生组织 猪链球菌病 心内膜炎 二类动物疫病 病死率高 猪链球菌感染 三甲医院
下载PDF
丙型肝炎病毒IgG抗体阳性者确诊丙型肝炎的高危因素分析及列线图预测模型构建
2
作者 周文娟 郑玲玲 +1 位作者 念欲霞 张晓琍 《福建医科大学学报》 2024年第2期116-121,142,共7页
目的分析丙型肝炎(丙肝)病毒(HCV)免疫球蛋白G(IgG)抗体阳性者中确诊HCV的高危因素,同时建立列线图(nomogram)预测模型,为基层医疗机构丙肝的临床诊断和转诊决策提供依据。方法回顾性收集2022年1月—2023年10月住院筛查患者中同时进行HC... 目的分析丙型肝炎(丙肝)病毒(HCV)免疫球蛋白G(IgG)抗体阳性者中确诊HCV的高危因素,同时建立列线图(nomogram)预测模型,为基层医疗机构丙肝的临床诊断和转诊决策提供依据。方法回顾性收集2022年1月—2023年10月住院筛查患者中同时进行HCV\|RNA、HCV-IgG抗体、肝功能和血常规检测HCV-IgG抗体阳性者的人口学特征及丙肝相关各项指标。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HCV-IgG抗体阳性者确诊丙肝的高危因素,并构建nomogram模型,分别采用一致性系数和校准曲线评估模型的预测性能和符合度。结果394例HCV-IgG抗体阳性者中,HCV-RNA阳性率为30.2%。多因素logistic分析显示,在HCV-IgG抗体阳性的人群中,HCV-IgG≥5.0 S/CO、天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35 U/L和有肝炎相关临床症状为HCV-RNA阳性的独立危险因素,其OR值分别为233.926(95%CI:31.814~1720.046)、4.079(95%CI:2.105~7.904)和5.295(95%CI:1.505~18.634)。用于预测HCV-RNA阳性的nomogram模型准确度为0.923,灵敏度为99.2%,特异度为74.5%。结论基于HCV-IgG抗体、AST和肝炎相关临床症状的nomogram模型具有高准确度,可用于指导临床医生判断HCV-IgG抗体阳性者确诊HCV感染的风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丙型肝炎 丙型肝炎病毒核糖核酸 丙型肝炎病毒抗体免疫球蛋白G 天冬氨酸氨基转移酶 列线图
下载PDF
2007-2013年福建省某三甲医院就诊患者法定传染病流行病学分析 被引量:1
3
作者 郑玲玲 赵彦华 李玲 《疾病监测》 CAS 2015年第3期214-217,共4页
目的分析福建医科大学附属协和医院2007—2013年就诊的传染病疾病谱变迁及常见传染病流行病学特征,为该院的公共卫生事件预警和决策提供依据。方法采用描述性研究的方法,回顾分析2007—2013年该院疫情网络报告资料。结果乙类传染病占7... 目的分析福建医科大学附属协和医院2007—2013年就诊的传染病疾病谱变迁及常见传染病流行病学特征,为该院的公共卫生事件预警和决策提供依据。方法采用描述性研究的方法,回顾分析2007—2013年该院疫情网络报告资料。结果乙类传染病占79.8%,前10位传染病序位为病毒性肝炎、梅毒、手足口病、肺结核、其他传染病、流行性感冒、其他感染性腹泻病、流行性腮腺炎、艾滋病、流行性出血热;年龄主要分布在18—65岁的中青年中,职业分布前3位为农民、离退休人员、家务及待业。结论2007-2013年该院的传染病总发病率呈下降趋势,血源及性传播途径已成为最重要的传播途径,要加强对常见传染病的防控力度,同时警惕新发传染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法定传染病 疾病谱 流行病学特征
原文传递
食源性疾病监测问题分析及对策探讨 被引量:22
4
作者 念欲霞 郑玲玲 《中国医疗管理科学》 2021年第1期83-86,共4页
食源性疾病的发病率居各类疾病总发病率的前列,是当前世界上最突出的卫生问题之一,福建医科大学附属协和医院在开展食源性疾病监测工作过程中虽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也存在病例迟报、漏报、信息不全等问题。为此,医院通过加强监测工作流... 食源性疾病的发病率居各类疾病总发病率的前列,是当前世界上最突出的卫生问题之一,福建医科大学附属协和医院在开展食源性疾病监测工作过程中虽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也存在病例迟报、漏报、信息不全等问题。为此,医院通过加强监测工作流程管理,强化医务人员相关知识培训,实施食源性监测报告系统信息化改造,健康宣教等措施,使得医院能顺利完成食源性疾病监测任务,并取得了显著成效,为其他医院顺利开展食源性疾病监测管理工作提供新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食源性疾病 发病率 食品安全 监测 健康管理
下载PDF
脂类水平与成人细菌性社区获得性肺炎的关系 被引量:2
5
作者 陈林均 郑玲玲 +3 位作者 吴文伟 李晨 陈小玲 陈艳 《福建医科大学学报》 2022年第1期32-36,共5页
目的探讨成人细菌性社区获得性肺炎(CAP)与脂类代谢异常的关系。方法回顾性分析183例细菌性CAP患者的降钙素原(PCT)、红细胞沉降率(ESR)、C反应蛋白(CRP)、外周血白细胞(WBC)与血清脂类水平的相关性。结果PCT与血清胆固醇(CHOL)和低密... 目的探讨成人细菌性社区获得性肺炎(CAP)与脂类代谢异常的关系。方法回顾性分析183例细菌性CAP患者的降钙素原(PCT)、红细胞沉降率(ESR)、C反应蛋白(CRP)、外周血白细胞(WBC)与血清脂类水平的相关性。结果PCT与血清胆固醇(CHOL)和低密度脂蛋白(LDL)呈负相关(r=-0.166,-0.223,P<0.05);ESR与血清高密度脂蛋白(HDL)和载脂蛋白A1(ApoA1)呈负相关(r=-0.437,-0.499,P<0.05);CRP与血清CHOL、HDL、LDL、ApoA1和ApoB呈负相关(r=-0.316,-0.273,-0.327,-0.433,-0.302,P<0.05);外周血WBC与血清ApoA1呈负相关(r=-0.181,P<0.05)。结论细菌性CAP患者炎症水平与血清脂类代谢密切相关,随着炎症水平的加重,血清CHOL、LDL、HDL、ApoA1和ApoB的水平有所下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细菌性社区获得性肺炎 血脂 炎症指标 成年人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