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无创呼吸机在呼吸衰竭合并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患者治疗中的应用效果 被引量:1
1
作者 汪滔 《医疗装备》 2019年第24期130-131,共2页
目的探讨无创呼吸机在呼吸衰竭合并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OSAHS)患者治疗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8年2月至2019年5月医院收治的70例呼吸衰竭合并OSAHS患者作为研究对象,以治疗方法为分组依据,分为对照组(40例,进行常规治疗)与试验... 目的探讨无创呼吸机在呼吸衰竭合并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OSAHS)患者治疗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8年2月至2019年5月医院收治的70例呼吸衰竭合并OSAHS患者作为研究对象,以治疗方法为分组依据,分为对照组(40例,进行常规治疗)与试验组(30例,在常规治疗基础上使用无创呼吸机治疗),比较两组的呼吸参数与炎症介质。结果治疗前,两组呼吸参数及炎症介质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试验组呼吸参数及炎症介质水平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呼吸衰竭合并OSAHS患者采用无创呼吸机治疗,能够改善患者的呼吸功能,减轻炎症反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无创呼吸机 呼吸衰竭 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 治疗效果
下载PDF
血清CEA、SCCA、CYFRA21-1在肺腺癌中的表达及其与预后的关系 被引量:4
2
作者 张文 陈长旦 吴建辉 《中国肿瘤外科杂志》 CAS 2019年第5期358-361,共4页
目的探讨肺腺癌患者化疗前后血清肿瘤标志物癌胚抗原(CEA)、鳞状细胞癌抗原(SCCA)、细胞角蛋白19片段抗原(CYFRA21-1)的表达水平对化疗疗效及预后的影响.方法选择2015年2月至2017年6月福建医科大学附属宁德市医院收治84例经病理学或组... 目的探讨肺腺癌患者化疗前后血清肿瘤标志物癌胚抗原(CEA)、鳞状细胞癌抗原(SCCA)、细胞角蛋白19片段抗原(CYFRA21-1)的表达水平对化疗疗效及预后的影响.方法选择2015年2月至2017年6月福建医科大学附属宁德市医院收治84例经病理学或组织细胞学证实的肺腺癌患者为研究对象.分别测定化疗前、化疗1个周期及化疗2个周期后血清CEA、SCCA、CYFRA21-1表达水平,分析CEA、SCCA、CYFRA21-1表达与化疗疗效的关系;Kaplan-Meier法绘制生存曲线,比较CEA高表达者与CEA低表达者、SCCA高表达者与SCCA低表达者、CYFRA21-1高表达者与CYFRA21-1低表达者中位生存期的差异;Cox比例风险模型行多因素生存分析.结果与化疗前相比,化疗1个周期后、2个周期后血清CEA、SCCA、CYFRA21-1表达在部分缓解患者中较化疗前下降(P<0.05);在疾病稳定患者中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在PD患者中升高(P<0.05).Kaplan-Meier分析中位生存期,CEA高表达者(12.0个月)短于CEA低表达者(16.0个月),SCCA高表达者(12.0个月)短于SCCA低表达者(19.0个月),CYFRA21-1高表达者(12.0个月)短于CYFRA21-1低表达者(17.0个月),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Cox回归分析显示治疗前血清CEA高表达者、SCCA高表达者、CYFRA21-1高表达者为预后不良因素(P<0.05).结论监测肺腺癌患者化疗前、后血清CEA、SCCA、CYFRA21-1水平有助于疗效及预后的评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肺腺癌 癌胚抗原 鳞状细胞癌抗原 细胞角蛋白19片段抗原 预后
下载PDF
针灸致双侧大量气胸诊治体会 被引量:1
3
作者 吴建辉 邓新宇 +2 位作者 刘志新 赖子彪 薛青 《中国中西医结合急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6期739-742,共4页
目的 分析针灸引起双侧气胸患者的临床特征,以期提高临床医师对针灸治疗引起双侧气胸不良反应的认识.方法 回顾性分析福建医科大学附属宁德市医院成功救治1例针灸引起双侧大量气胸患者的临床资料,以"针灸,双侧气胸"为中文关... 目的 分析针灸引起双侧气胸患者的临床特征,以期提高临床医师对针灸治疗引起双侧气胸不良反应的认识.方法 回顾性分析福建医科大学附属宁德市医院成功救治1例针灸引起双侧大量气胸患者的临床资料,以"针灸,双侧气胸"为中文关键词分别检索中国知网数据库、维普数据库、万方数据库,以"acupuncture,bilateral pneumothorax"为英文关键词检索Pubmed数据库的相关文献,检索时间截至2017年10月,对检索病例资料进行分析.结果 患者女性,43岁,因颈背部酸痛至当地诊所针灸治疗,随后出现胸痛、气短,遂至本院就诊.就诊查体:呼吸频率35次/min,脉搏血氧饱和度(SpO2)0.79,口唇、四肢末端轻度发钳,双肺呼吸音微弱,胸部CT示双侧大量气胸,左肺压缩约75%,右肺压缩约80%.确诊双侧气胸后给予双侧胸腔闭式引流3 d后,复查胸部CT示双肺基本复张,胸痛、气短缓解,共住院5 d出院.文献复习共获得具有较完整临床资料文献12篇,其中中文2篇,英文10篇,加上本例,共14例针灸引起双侧气胸;男性3例,女性11例;年龄28~77岁;死亡3例,治愈11例.呼吸困难、气促或气短13例,胸痛9例.13例经胸部影像学检查明确诊断, 10例给予胸腔闭式引流后痊愈出院,1例经吸氧等保守治疗后痊愈.结论 针灸引起双侧气胸不良反应临床罕见,多以呼吸困难、胸痛为表现,严重者可迅速出现心搏骤停,胸部影像学检查可明确诊断为针灸并发气胸,及时给予胸腔闭式引流疗效果良好.因此临床医生应警惕针灸造成不良反应的风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针灸 双侧气胸 文献学习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