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7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整体护理干预应用于医院呼吸内科重症患者中的临床价值 被引量:3
1
作者 张琳莉 郑丽 《中国卫生标准管理》 2018年第6期162-163,共2页
目的评估整体护理干预在医院呼吸内科重症患者中的应用价值。方法我院2015年1月—2017年9月收治82例呼吸内科重症患者,遵循抽签原则随机将82例患者分为A组、B组,两组人数相同,均为41例。A组实施整体护理干预,B组实施常规护理干预,比较... 目的评估整体护理干预在医院呼吸内科重症患者中的应用价值。方法我院2015年1月—2017年9月收治82例呼吸内科重症患者,遵循抽签原则随机将82例患者分为A组、B组,两组人数相同,均为41例。A组实施整体护理干预,B组实施常规护理干预,比较两组患者的护理效果。结果两组护理满意度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焦虑SAS评分、抑郁SDS评分、并发症情况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医院呼吸内科重症患者的护理中,实施整体护理的效果较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整体护理干预 呼吸内科 重症患者
下载PDF
水胶体透明贴预防无创呼吸机压疮护理分析 被引量:7
2
作者 林淑珍 余峥 孙娟娟 《中国卫生标准管理》 2017年第11期156-157,共2页
目的探究康惠尔水胶体透明贴预防无创呼吸机压疮的护理效果。方法在2015年9月—2016年10月选取所在科室60例无创呼吸机通气所致面部压疮患者进行统计分析,采用随机抽签分类法将所有的患者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实验样本为30例,对照组... 目的探究康惠尔水胶体透明贴预防无创呼吸机压疮的护理效果。方法在2015年9月—2016年10月选取所在科室60例无创呼吸机通气所致面部压疮患者进行统计分析,采用随机抽签分类法将所有的患者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实验样本为30例,对照组进行常规的护理干预,观察组给予患者康惠尔水胶体透明贴联合个性化护理干预,评估两组患者的满意度和护理效果。结果相对于对照组,观察组患者的满意度更高,P<0.05;相对于对照组,观察组患者的护理效果更好,P<0.05。结论给予无创呼吸机通气所致面部压疮患者康惠尔水胶体透明贴联合个性化护理干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有所提高,心理状况改善较好,护理效果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康惠尔水胶体透明贴 无创呼吸机通气所致面部压疮 护理效果
下载PDF
雾化吸入治疗慢阻肺伴呼吸衰竭患者护理效果观察 被引量:19
3
作者 何晓艳 叶方英 陈英 《临床合理用药杂志》 2018年第2期86-87,共2页
目的观察雾化吸入治疗慢阻肺伴呼吸衰竭患者的护理方法及效果。方法选取医院收治的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合并呼吸衰竭患者30例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均接受雾化吸入治疗,在患者治疗过程中对其实施护理干预,评价患者的临床疗效,症状缓解时间以... 目的观察雾化吸入治疗慢阻肺伴呼吸衰竭患者的护理方法及效果。方法选取医院收治的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合并呼吸衰竭患者30例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均接受雾化吸入治疗,在患者治疗过程中对其实施护理干预,评价患者的临床疗效,症状缓解时间以及不良反应发生率,肺通气功能指标、血气分析指标。结果经雾化吸入治疗,总有效率达到100%,其中显效13例、有效17例。咳嗽、咯痰、气促等症状缓解时间分别为(4.80±1.35)d、(3.59±1.24)d、(2.04±0.76)d。治疗期间无1例不良反应出现。护理后患者的肺通气功能指标、血气分析指标均优于护理前(P<0.01)。结论在慢阻肺合并呼吸衰竭患者的雾化吸入治疗中,采取护理干预,可有效保证患者的治疗效果,促进临床症状缓解,减少不良反应,还可改善患者的肺通气功能和动脉血气状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 呼吸衰竭 雾化吸入 护理
原文传递
人性化优质护理服务在呼吸衰竭护理中的临床效果 被引量:18
4
作者 余峥 周晓彬 李琼惠 《中国卫生标准管理》 2018年第3期194-196,共3页
目的探究与分析人性化优质护理服务在呼吸衰竭护理中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6年4月—2017年8月收治的64例呼吸衰竭患者进行随机分组,分为对照组(32例)与观察组(32例)。对照组进行传统的常规护理方式,观察组进行人性化优质护理方式... 目的探究与分析人性化优质护理服务在呼吸衰竭护理中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6年4月—2017年8月收治的64例呼吸衰竭患者进行随机分组,分为对照组(32例)与观察组(32例)。对照组进行传统的常规护理方式,观察组进行人性化优质护理方式,观察对比两组患者护理满意度,QOL评分,生命体征。结果两组患者经过护理后生活质量评分(QOL评分),生命体征,住院疗效,护理满意度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人性化优质护理服务在呼吸衰竭护理中临床效果显著,能有效减少患者QOL评分,住院时间,提高满意度,控制生命体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性化 优质护理 呼吸衰竭
下载PDF
综合性护理干预对COPD合并慢性呼吸衰竭患者生活质量及负性情绪的影响 被引量:4
5
作者 陈英 郑丽 《中国医药指南》 2018年第24期274-275,共2页
目的研究并探讨综合性护理干预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hronic obstructive pulmonary disease,COPD)合并慢性呼吸衰竭患者生活质量及负性情绪的影响。方法病例收集时间:2014年1月至2017年1月;病例收集对象:我院120例COPD合并慢性呼吸衰竭... 目的研究并探讨综合性护理干预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hronic obstructive pulmonary disease,COPD)合并慢性呼吸衰竭患者生活质量及负性情绪的影响。方法病例收集时间:2014年1月至2017年1月;病例收集对象:我院120例COPD合并慢性呼吸衰竭患者;分组方法 :随机数字表法。120例患者被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60例,对照组患者采取常规护理干预,观察组患者采取综合性护理干预,比较负性情绪及生活质量评分。结果 SAS、SDS等负性情绪评分比较,护理后,两组均较护理前降低(P<0.05),而观察组低于对照组(P<0.05)。躯体功能、心理健康、社会关系、生活环境等方面生活质量评分比较,护理后,两组均较护理前增高(P<0.05),而观察组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在COPD合并慢性呼吸衰竭患者治疗中实施综合性护理干预,不仅可有效缓解患者的负性情绪,还可显著改善其生活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 呼吸衰竭 综合性护理干预
下载PDF
NCPAP在新生儿呼吸衰竭中的疗效观察
6
作者 彭志文 张灿辉 《中国卫生标准管理》 2016年第21期59-60,共2页
目的观察持续气道正压通气(CPAP)在治疗新生儿呼吸衰竭中的作用。方法对呼吸衰竭新生儿在综合治疗的基础上应用CPAP给氧治疗,分别观察在应用前及应用后的临床和血气变化,了解其治疗效果。结果 CPAP治疗后血气分析大部分得到改善,与治疗... 目的观察持续气道正压通气(CPAP)在治疗新生儿呼吸衰竭中的作用。方法对呼吸衰竭新生儿在综合治疗的基础上应用CPAP给氧治疗,分别观察在应用前及应用后的临床和血气变化,了解其治疗效果。结果 CPAP治疗后血气分析大部分得到改善,与治疗前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NCPAP能迅速纠正患儿的呼吸衰竭,改善临床症状和生命征,从而提高了新生儿呼吸衰竭的救治成功率,可作为改善通气功能的首选治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经鼻持续气道正压通气 新生儿呼吸衰竭 疗效观察
下载PDF
重症糖尿病酮症酸中毒合并呼吸衰竭患者应用机械通气的护理效果分析 被引量:7
7
作者 张琳莉 周晓彬 何晓艳 《糖尿病新世界》 2020年第9期128-129,132,共3页
目的研究重症糖尿病酮症酸中毒合并呼吸衰竭患者应用机械通气的护理效果。方法研究时段:2018年5月-2019年5月,研究对象:该院70例重症糖尿病酮症酸中毒合并呼吸衰竭患者,按护理方式分类:对照组(n=35,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n=35,采用全方... 目的研究重症糖尿病酮症酸中毒合并呼吸衰竭患者应用机械通气的护理效果。方法研究时段:2018年5月-2019年5月,研究对象:该院70例重症糖尿病酮症酸中毒合并呼吸衰竭患者,按护理方式分类:对照组(n=35,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n=35,采用全方位护理),对比两组最终的护理干预效果。结果观察组的血糖和血酮含量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总并发症发生率观察组显著低于对照组[5.71%vs 25.71%](P<0.05)。结论全方位护理在机械通气治疗重症糖尿病酮症酸中毒伴呼吸衰竭中效果显著,有效控制了患者的血糖和血酮,并降低了相关并发症的发生率,值得在临床中大力推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重症糖尿病酮症酸中毒 呼吸衰竭 机械通气 全方位护理
下载PDF
福建省宁德市农村40岁以上畲族人群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的流行病学调查 被引量:10
8
作者 张灿辉 焦维克 +3 位作者 邓新宇 薛青 甘玉燕 王陈金 《中国慢性病预防与控制》 CAS 2016年第2期132-135,共4页
目的了解福建省宁德市农村地区40岁以上畲族人群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的患病率及危险因素,为防治COPD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按自然村整群随机抽样的方法,于2011年6-12月抽取宁德市所辖的福鼎市、福安市、霞浦县、蕉城区农村畲族聚集... 目的了解福建省宁德市农村地区40岁以上畲族人群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的患病率及危险因素,为防治COPD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按自然村整群随机抽样的方法,于2011年6-12月抽取宁德市所辖的福鼎市、福安市、霞浦县、蕉城区农村畲族聚集村庄户籍登记40岁以上的畲族常住村民(≥5年)为COPD的流行病学调查对象,实际调查1 220名,分别对调查对象进行流行病学问卷、一般体格检查(包括身高、体重等)及肺功能检测。结果患者资料完整列入统计分析者1 123人,有效应答率为92.05%,调查人群中COPD患者144例,非COPD患者979例,COPD患病率为12.8%,男性为18.7%,女性为8.6%。单因素分析显示,两组间年龄、性别、吸烟、体质指数(BMI)、文化程度、儿时呼吸道感染病史、厨房无通风设备等,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多因素逐步回归分析显示,年龄、吸烟、低BMI、低文化程度、儿时呼吸道感染病史均是COPD的危险因素(OR值分别为2.798、2.973、11.201、0.319和14.401)。结论福建宁德市农村地区畲族聚集地COPD患病率高于全国农村平均水平,应针对危险因素采取综合干预措施降低发病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畲族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 流行病学 危险因素
原文传递
COPD合并勃起功能障碍的调查研究 被引量:5
9
作者 薛青 焦维克 +6 位作者 邓新宇 甘玉燕 方桂桔 王陈金 李树奇 张灿辉 吴建辉 《临床肺科杂志》 2014年第9期1572-1575,共4页
目的研究COPD患者合并勃起功能障碍(ED)的发生率。方法对顺序纳入2010年7月~2012年7月宁德市医院门诊就诊的符合入选标准的男性COPD稳定期患者86例进行临床评估,年龄44~70岁,平均(62.28±6.44)岁;同时选取相匹配的对照组30名。所... 目的研究COPD患者合并勃起功能障碍(ED)的发生率。方法对顺序纳入2010年7月~2012年7月宁德市医院门诊就诊的符合入选标准的男性COPD稳定期患者86例进行临床评估,年龄44~70岁,平均(62.28±6.44)岁;同时选取相匹配的对照组30名。所有受试者均进行肺功能测定[包括用力肺活量(FVC%)、第一秒用力呼气容积(FEV1%)、一秒率(FEV1/FVC%)和一氧化碳弥散量(DLco%)]、6分钟步行试验(6MWT)、指端血氧饱和度测定(SaO2)和血清性激素[血清睾酮(T)和雌二醇(E2)水平]检测,同时通过回答国际勃起功能指数-5(IIEF-5)问卷来诊断和评估ED。结果 COPD组总的ED发病率70%,对照组67%。与对照组相比,COPD组血清睾酮水平明显降低[分别为(4.63±1.70)和(3.57±1.52)],而血清雌二醇水平差别无统计学差异[分别为(25.45±8.35)和(22.95±6.17)]。相比对照组,COPD组中、重度ED的发生率更高[分别为14%和42%],并且ED的分值更低、程度更重[ED分值分别为(17.91±7.90)和(12.66±8.44);ED程度值分别为(2.53±1.49)和(1.66±0.71)]。COPD组ED的分值与年龄无相关性,但与吸烟、病程、6MWD、FEV1%、DLco、SaO2、T指标相关,且均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COPD患者较同年龄的健康对照组ED的发生更加频繁且严重,对COPD综合评估和管理时应引起重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 国际勃起功能指数量表 勃起功能障碍 性功能 睾酮
下载PDF
稳定期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短期复诊依从性分析 被引量:1
10
作者 方桂桔 薛青 +2 位作者 叶郑福 甘玉燕 焦维克 《临床肺科杂志》 2017年第3期449-454,共6页
目的观察并分析稳定期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短期复诊的依从性及其影响因素。方法收集130例患者的一般资料,评估呼吸困难程度、情绪状态和认知功能,测定第一秒呼气量占预计值的百分比(FEV_1%pre)及动脉血气,6个月后评价依从性与各因素的... 目的观察并分析稳定期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短期复诊的依从性及其影响因素。方法收集130例患者的一般资料,评估呼吸困难程度、情绪状态和认知功能,测定第一秒呼气量占预计值的百分比(FEV_1%pre)及动脉血气,6个月后评价依从性与各因素的关系。结果完全依从者60例,部分依从者49例,不依从者21例,三者所占比例分别为46.2%、37.7%、16.2%;15个因素中,文化程度、呼吸困难分级、年龄、FEV_1%pre、PaO_2、焦虑得分、抑郁得分、认知评分在不同依从性的患者中存在不同,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相关性分析发现,依从性和年龄、FEV_1%pre、PaO_2、抑郁得分、焦虑得分存在不同程度相关,与抑郁得分相关性最高;文化程度不同,认知评分与FEV_1%pre、PaO_2及负性情绪因素得分的相关性存在不同。有序logistic回归分析所得方程拟合良好,P=0.000,Cox and snell 0.870,Nagelkerke 1.000,Mc Fadden 1.000,拟合度pearsonχ~2=64.774,P=0.000,平行性检验P=1.000;影响因素为氧分压、抑郁得分和认知评分(P<0.05)。结论稳定期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短期复诊依从性受多因素影响,氧分压和良好认知功能是保护因素,存在可疑抑郁症状是危险因素,应在工作中予以注意,以期提高依从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肺疾病 慢性阻塞性 稳定期 随访研究 短期 依从性
下载PDF
呼出气一氧化氮与降钙素原联合检测对成人支气管哮喘急性发作的临床价值 被引量:4
11
作者 李树奇 薛青 邓新宇 《中国现代医药杂志》 2016年第4期12-15,共4页
目的通过对呼出气一氧化氮(FeNO)和降钙素原(PCT)的联合检测,探讨其在支气管哮喘急性发作中的临床价值,寻求预测支气管哮喘发作的指标并指导抗生素的合理应用。方法选取2013年2月~2015年12月我院收治的支气管哮喘急性发作期患者98例,其... 目的通过对呼出气一氧化氮(FeNO)和降钙素原(PCT)的联合检测,探讨其在支气管哮喘急性发作中的临床价值,寻求预测支气管哮喘发作的指标并指导抗生素的合理应用。方法选取2013年2月~2015年12月我院收治的支气管哮喘急性发作期患者98例,其中考虑呼吸道细菌感染诱发哮喘急性发作者40例,作为A组,其余58例考虑因气候变化、接触过敏原等环境因素或病毒感染等非细菌感染诱发的支气管哮喘急性发作,作为B组,取同期支气管哮喘稳定期患者38例为正常对照C组。比较各组间FeNO及PCT水平,应用ROC曲线分析FeNO预测支气管哮喘急性发作的最佳阈值及PCT在诊断支气管哮喘合并呼吸道感染的最佳界值。结果各组FeNO水平分别为A组(48.02±22.34)ppb、B组(51.48±20.14)ppb、C组(20.66±8.19)ppb,A组、B组均高于C组,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A、B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通过绘制ROC曲线发现FeNO预测支气管哮喘急性发作的最佳阈值为27.5ppb,敏感度为89.8%,特异度为84.2%;各组降钙素原水平分别为A组(0.89±0.64)ng/ml、B组(0.10±0.09)ng/ml、C组(0.07±0.09)ng/ml,A组高于B组及C组,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B组高于C组,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绘制ROC曲线发现PCT诊断支气管哮喘急性发作合并细菌性呼吸道感染最佳界值为0.3ng/ml,敏感度为90.0%,特异度为93.1%。结论 FeNO和PCT联合检测可以用于支气管哮喘急性发作期诱因的鉴别,可以作为预测支气管哮喘发作的指标,预防及减少支气管哮喘急性发作,指导支气管哮喘急性发作期抗生素的合理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呼出气一氧化氮 降钙素原 联合检测 支气管哮喘
下载PDF
中西医结合治疗阴虚阳亢型老年高血压的临床效果分析 被引量:7
12
作者 李世阁 林辉 《中国社区医师》 2015年第33期91-91,93,共2页
目的:探讨中西医结合治疗阴虚阳亢型老年性高血压患者的效果。方法:收治阴虚阳亢型老年性高血压患者78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各39例,对照组使用西医降压药物治疗,试验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服十味汤,比较两组治疗效果。结果:试验组,显... 目的:探讨中西医结合治疗阴虚阳亢型老年性高血压患者的效果。方法:收治阴虚阳亢型老年性高血压患者78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各39例,对照组使用西医降压药物治疗,试验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服十味汤,比较两组治疗效果。结果:试验组,显效率64.1%,总有效率94.9%,明显高于对照组的30.8%、66.7%(P<0.05)。结论:十味汤联合西医降压药物治疗阴虚阳亢型老年性高血压患者的效果显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西医结合 阴虚阳亢型 老年高血压患者 临床疗效
下载PDF
胸膜孤立性纤维瘤1例
13
作者 方桂桔 薛青 +1 位作者 焦维克 彭志文 《临床肺科杂志》 2015年第11期2127-2128,共2页
病例资料 患者男,65岁,因“咳嗽2月,痰中带血10天”入院。入院前2月前“感冒后”出现阵发性咳嗽,自服“新康泰克”后症状减轻;10天前出现痰中带血,为鲜红色,经院外处理未能缓解,就诊我院。既往体健。吸烟史45年,约30支/日,未戒,无酗酒... 病例资料 患者男,65岁,因“咳嗽2月,痰中带血10天”入院。入院前2月前“感冒后”出现阵发性咳嗽,自服“新康泰克”后症状减轻;10天前出现痰中带血,为鲜红色,经院外处理未能缓解,就诊我院。既往体健。吸烟史45年,约30支/日,未戒,无酗酒史,否认石棉接触史。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胸膜孤立性纤维瘤 阵发性咳嗽 痰中带血 病例资料 新康泰克 感冒后 外处理 吸烟史
下载PDF
尿激酶对脓胸患者胸腔闭式引流的临床疗效 被引量:3
14
作者 赖子彪 黄建平 《包头医学院学报》 CAS 2016年第11期72-73,共2页
目的:探讨尿激酶对脓胸患者胸腔闭式引流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0年6月至2015年12月入院的120例脓胸患者为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60例,观察组患者采用抗生素加胸腔引流加尿激酶注入治疗,对照组患者采用抗生素加胸腔引流加... 目的:探讨尿激酶对脓胸患者胸腔闭式引流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0年6月至2015年12月入院的120例脓胸患者为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60例,观察组患者采用抗生素加胸腔引流加尿激酶注入治疗,对照组患者采用抗生素加胸腔引流加生理盐水冲管治疗,比较两组患者临床疗效。结果:观察组治疗后住院时间、胸水引流量均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3.3%,对照组总有效率为71.7%,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尿激酶对脓胸患者胸腔闭式引流的临床疗效肯定,能明显提高脓胸的引流效果,改善患者症状,减少住院时间,提高临床治愈率,改善生活质量,值得临床上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脓胸 尿激酶 胸腔闭式引流
下载PDF
桉柠蒎联合小剂量罗红霉素治疗稳定期支气管扩张疗效观察 被引量:20
15
作者 吴建辉 刘志新 +4 位作者 彭志文 张灿辉 邓新宇 焦维克 薛青 《临床肺科杂志》 2018年第2期308-311,共4页
目的探讨桉柠蒎联合小剂量罗红霉素治疗稳定期支气管扩张的临床效果。方法收集支气管扩张急性加重经住院治疗后进入稳定期57例,随机分为观察组(n=29)和对照组(n=28),观察组给予桉柠蒎联合罗红霉素维持治疗,对照组给予氨溴索联合罗红霉... 目的探讨桉柠蒎联合小剂量罗红霉素治疗稳定期支气管扩张的临床效果。方法收集支气管扩张急性加重经住院治疗后进入稳定期57例,随机分为观察组(n=29)和对照组(n=28),观察组给予桉柠蒎联合罗红霉素维持治疗,对照组给予氨溴索联合罗红霉素维持治疗,随访6月,观察急性加重次数,咳嗽症状积分、24小时痰量变化、痰培养细菌变化。结果急性加重次数治疗后(观察组18次,对照组27次)均较治疗前(观察组39次,对照组43次)有显著减少(Z=-4.379,-3.398,P=0.000,0.001),但治疗后两组差别无统计意义(Z=-1.711,P=0.087)。咳嗽症状积分治疗后[观察组2(0),对照组2(1)]均较治疗前[观察组2.76±0.87,对照组3(1)]有显著下降(Z=-3.827,-4.000,P=0.000,0.000),但治疗后两组差别无统计意义(Z=-0.708,P=0.479)。24小时痰量治疗后(观察组41.6±19.0mL,对照组41.4±17.9mL)均较治疗前(观察组61.3±21.2mL,对照组58.6±26.0 mL)有显著下降(t=11.09,7.13,P=0.000,0.000),但治疗后两组差别无统计意义(t=0.025,P=0.980)。痰培养阳性例数治疗后(观察组8例,对照组10例)均较治疗前(观察组20例,对照组18例)有显著下降(χ~2=9.943,4.571,P=0.002,0.033),观察组治疗后痰菌转阴例数(12例)较对照组(8例)更多,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3.930,P=0.047)。结论桉柠蒎联合小剂量罗红霉素治疗稳定期支气管扩张,可预防急性加重,改善咳嗽、咳痰,疗效同氨溴索联合小剂量罗红霉素,减少呼吸道细菌负荷,疗效优于氨溴索联合罗红霉素,可作为支气管扩张稳定期维持治疗的有效选择方案,且安全性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桉柠蒎 罗红霉素 支气管扩张 稳定期
下载PDF
血清CEA、SCCA、CYFRA21-1在肺腺癌中的表达及其与预后的关系 被引量:4
16
作者 张文 陈长旦 吴建辉 《中国肿瘤外科杂志》 CAS 2019年第5期358-361,共4页
目的探讨肺腺癌患者化疗前后血清肿瘤标志物癌胚抗原(CEA)、鳞状细胞癌抗原(SCCA)、细胞角蛋白19片段抗原(CYFRA21-1)的表达水平对化疗疗效及预后的影响.方法选择2015年2月至2017年6月福建医科大学附属宁德市医院收治84例经病理学或组... 目的探讨肺腺癌患者化疗前后血清肿瘤标志物癌胚抗原(CEA)、鳞状细胞癌抗原(SCCA)、细胞角蛋白19片段抗原(CYFRA21-1)的表达水平对化疗疗效及预后的影响.方法选择2015年2月至2017年6月福建医科大学附属宁德市医院收治84例经病理学或组织细胞学证实的肺腺癌患者为研究对象.分别测定化疗前、化疗1个周期及化疗2个周期后血清CEA、SCCA、CYFRA21-1表达水平,分析CEA、SCCA、CYFRA21-1表达与化疗疗效的关系;Kaplan-Meier法绘制生存曲线,比较CEA高表达者与CEA低表达者、SCCA高表达者与SCCA低表达者、CYFRA21-1高表达者与CYFRA21-1低表达者中位生存期的差异;Cox比例风险模型行多因素生存分析.结果与化疗前相比,化疗1个周期后、2个周期后血清CEA、SCCA、CYFRA21-1表达在部分缓解患者中较化疗前下降(P<0.05);在疾病稳定患者中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在PD患者中升高(P<0.05).Kaplan-Meier分析中位生存期,CEA高表达者(12.0个月)短于CEA低表达者(16.0个月),SCCA高表达者(12.0个月)短于SCCA低表达者(19.0个月),CYFRA21-1高表达者(12.0个月)短于CYFRA21-1低表达者(17.0个月),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Cox回归分析显示治疗前血清CEA高表达者、SCCA高表达者、CYFRA21-1高表达者为预后不良因素(P<0.05).结论监测肺腺癌患者化疗前、后血清CEA、SCCA、CYFRA21-1水平有助于疗效及预后的评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肺腺癌 癌胚抗原 鳞状细胞癌抗原 细胞角蛋白19片段抗原 预后
下载PDF
电子支气管镜介入治疗支气管结核的临床效果 被引量:3
17
作者 彭志文 刘志新 张灿辉 《临床合理用药杂志》 2018年第18期146-148,共3页
目的探讨电子支气管镜介入治疗支气管结核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福建医科大学附属宁德市医院2013年1月—2016年12月收治的支气管结核患者80例,随机分为常规组与介入组,各40例。常规组予以常规抗结核治疗,介入组在常规组基础上予以电子支... 目的探讨电子支气管镜介入治疗支气管结核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福建医科大学附属宁德市医院2013年1月—2016年12月收治的支气管结核患者80例,随机分为常规组与介入组,各40例。常规组予以常规抗结核治疗,介入组在常规组基础上予以电子支气管镜介入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治疗1、3、6个月痰菌转阴率,结核病灶变化情况及临床疗效,不良反应发生情况和复发情况。结果治疗1、3、6个月,介入组患者痰菌转阴率高于常规组(P<0.05)。介入组肺复张病灶吸收≥50%率高于常规组(P<0.05)。介入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0.0%,高于常规组的72.5%(P<0.05)。两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介入组患者复发率低于常规组(P<0.05)。结论电子支气管镜介入治疗支气管结核的临床效果确切,可改善患者支气管阻塞与病灶吸收情况,提高痰菌转阴率,降低复发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支气管结核 支气管镜检查 治疗结果
原文传递
FACED评分评估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合并支气管扩张患者急性加重期的作用 被引量:2
18
作者 张灿辉 彭志文 +2 位作者 吴建辉 王陈金 薛青 《中国临床新医学》 2018年第1期25-29,共5页
目的分析不同FACED评分评估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合并支气管扩张患者急性加重期的作用。方法收集2015-01~2015-12在福建医科大学附属宁德市医院呼吸内科住院的81例COPD合并支气管扩张患者的临床资料,包括年龄、临床症状、胸部高分辨率... 目的分析不同FACED评分评估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合并支气管扩张患者急性加重期的作用。方法收集2015-01~2015-12在福建医科大学附属宁德市医院呼吸内科住院的81例COPD合并支气管扩张患者的临床资料,包括年龄、临床症状、胸部高分辨率CT(HRCT)、细菌感染、肺功能、C-反应蛋白(CRP)、血气分析[动脉血氧分压(PO2),动脉血二氧化碳分压(PCO2)]、血清白蛋白等,并随访出院后1年内急性加重次数(急性加重门诊及住院次数)。以FACED评分量表为依据进行评估。结果 1年随访中FACED评分5~7分的COPD合并支气管扩张组的急性加重次数为(8.46±2.10)次,3~4分组的急性加重次数为(6.62±2.41)次,0~2分组的急性加重次数为(2.92±1.49)次,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FACED评分与急性加重次数相关分析呈正相关(r=0.753)。结论 FACED评分越高的COPD合并支气管扩张患者急性加重越频繁,FACED评分对于辨别频繁加重型COPD患者存在指导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 支气管扩张 急性加重期 FACED评分
下载PDF
老年糖尿病夜间低血糖的预防与临床护理方式探析 被引量:9
19
作者 丁桂蕊 林淑珍 周晓彬 《实用糖尿病杂志》 2018年第1期40-41,共2页
选取2015年3月~2016年7月老年糖尿病患者104例随机分。对照组实施普通护理干预;预见性组实施预见性护理干预。结果:预见性组患者护理满意率比对照组高,P<0.05;知识掌握评分、焦虑情绪评分、规范用药评分比对照组好,P<0.05;夜间低... 选取2015年3月~2016年7月老年糖尿病患者104例随机分。对照组实施普通护理干预;预见性组实施预见性护理干预。结果:预见性组患者护理满意率比对照组高,P<0.05;知识掌握评分、焦虑情绪评分、规范用药评分比对照组好,P<0.05;夜间低血糖发生率比对照组低,P<0.05。结论:老年糖尿病实施预见性护理可有效减轻患者不良心理,有效预防夜间低血糖的发生,提高护理满意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老年糖尿病 夜间低血糖 预防 临床护理方式
原文传递
NAP、PCT联合检测在肺炎支原体肺炎诊断中的价值 被引量:1
20
作者 陈康银 唐宝佳 +6 位作者 焦维克 郑明平 陈韡 富显果 张端斌 魏丽华 周伦顺 《中外医疗》 2017年第31期29-30,33,共3页
目的探讨外周血中性粒细胞碱性磷酸酶(NAP)、血清降钙素原(PCT)联合检测在肺炎支原体肺炎(MPP)诊断中的价值。方法方便选取2011年6月—2016年6月确诊的肺炎支原体肺炎患者共450例。采用电化学发光法对诊断为肺炎支原体肺炎患者血清降钙... 目的探讨外周血中性粒细胞碱性磷酸酶(NAP)、血清降钙素原(PCT)联合检测在肺炎支原体肺炎(MPP)诊断中的价值。方法方便选取2011年6月—2016年6月确诊的肺炎支原体肺炎患者共450例。采用电化学发光法对诊断为肺炎支原体肺炎患者血清降钙素原(PCT)水平进行检测,同时采用化学染色法检测其外周血中性粒细胞碱性磷酸酶(NAP)活性,并与60名健康对照组比较。结果肺炎支原体肺炎组NAP阳性率72.22%,积分(88.7±13.4)分;PCT阳性率82.44%,水平值(0.301±0.123)μg/m L,两者同时表达阳性率64.44%,特异性99.5%。与健康对照组(NAP阳性率30.00%,积分(61.2±11.3)分;PCT阳性率1.67%,水平值(0.034±0.013)μg/m L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由于PCT受不同病原体影响较大,NAP则相对稳定,两者联合检测在肺炎支原体肺炎的早期诊断和合理用药方面有较高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肺炎支原体肺炎 外周血中性粒细胞碱性磷酸酶 降钙素原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