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0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近端防旋髓内钉与近端锁定钢板治疗老年股骨转子间不稳定骨折的效果比较 被引量:2
1
作者 庄培峰 黄建军 +1 位作者 朱祖巍 王小勇 《中国医药导报》 CAS 2017年第15期102-105,共4页
目的比较近端防旋髓内钉与近端锁定钢板治疗老年股骨转子间不稳定骨折的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福建医科大学附属宁德市医院2011年2月~2016年1月收治的120例老年股骨转子间不稳定骨折患者临床资料,依据治疗措施不同进行分组,近端防旋髓内... 目的比较近端防旋髓内钉与近端锁定钢板治疗老年股骨转子间不稳定骨折的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福建医科大学附属宁德市医院2011年2月~2016年1月收治的120例老年股骨转子间不稳定骨折患者临床资料,依据治疗措施不同进行分组,近端防旋髓内钉组(60例)和近端锁定钢板组(60例)。观察两组老年股骨转子间不稳定骨折患者切口长度、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负重时间、住院天数、骨折愈合时间、术后功能恢复效果、术后并发症情况。结果防旋髓内钉组切口长度、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负重时间、住院天数、骨折愈合时间均低于锁定钢板组,防旋髓内钉组术后功能恢复优良率高于锁定钢板组,防旋髓内钉组切口感染、下肢静脉血栓、大转子部疼痛不适、髋关节内翻均低于锁定钢板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近端防旋髓内钉治疗老年股骨转子间不稳定骨折,创伤小,疗效好,并发症少,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近端防旋髓内钉 近端锁定钢板 老年股骨转子间不稳定骨折 比较
下载PDF
自体髂骨植骨治疗股骨干骨不连的护理分析 被引量:1
2
作者 胡华清 陈芳芳 朱祖巍 《中国卫生标准管理》 2017年第8期142-144,共3页
目的浅析自体髂骨植骨治疗股骨干骨不连的临床护理方法。方法分析20例采用自体髂骨植骨治疗股骨干骨不连的患者的临床护理方法,分析临床护理要点。结果经过积极临床护理后,18例患者术后3~7个月痊愈,2例出现胫骨不连,再次手术后7个月均... 目的浅析自体髂骨植骨治疗股骨干骨不连的临床护理方法。方法分析20例采用自体髂骨植骨治疗股骨干骨不连的患者的临床护理方法,分析临床护理要点。结果经过积极临床护理后,18例患者术后3~7个月痊愈,2例出现胫骨不连,再次手术后7个月均痊愈。结论采用心理护理等综合的临床护理方式干预自体髂骨植骨治疗股骨干骨不连的患者,可获得满意的临床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折 自体髂骨植骨 股骨干骨不连
下载PDF
全髋关节翻修术中对髋臼骨缺损的处理
3
作者 朱祖巍 胡华清 刘俊涛 《中国卫生标准管理》 2016年第23期47-49,共3页
目的 探讨全髋关节翻修术中髋臼骨缺损的处理。方法 对2013年5月~2016年5月收治的11例需髋关节翻修的病例资料进行分析总结。结果 术后复查X线片显示假体位置良好;随访X线片显示髋臼加强环罩及髋臼假体位置良好,自体髂骨、同种异体骨与... 目的 探讨全髋关节翻修术中髋臼骨缺损的处理。方法 对2013年5月~2016年5月收治的11例需髋关节翻修的病例资料进行分析总结。结果 术后复查X线片显示假体位置良好;随访X线片显示髋臼加强环罩及髋臼假体位置良好,自体髂骨、同种异体骨与宿主骨融合良好,未见明显骨吸收,未见假体松动及移位。结论 根据髋臼骨缺损情况决定植骨方式,尽量选择生物型髋臼假体,非包容性B型骨缺损,应选用加强环重建髋臼,水泥型假体固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髋臼 骨缺损 假体
下载PDF
无痛护理在老年骨折患者术后康复中的应用效果观察 被引量:3
4
作者 陈芳芳 胡华清 《临床合理用药杂志》 2017年第13期143-144,共2页
目的分析无痛护理在老年骨折患者术后康复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将老年骨折患者80例随机分为无痛组和对照组各40例,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护理,无痛组患者在此基础上给予无痛护理,比较2组患者的康复情况和护理满意度。结果无痛组康复积极性高... 目的分析无痛护理在老年骨折患者术后康复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将老年骨折患者80例随机分为无痛组和对照组各40例,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护理,无痛组患者在此基础上给予无痛护理,比较2组患者的康复情况和护理满意度。结果无痛组康复积极性高于对照组,下床活动时间短于对照组,疼痛评分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无痛组护理满意度为95.0%高于对照组的77.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1143,P<0.05)。结论无痛护理在老年骨折患者术后康复中具有减少疼痛、促进骨折康复、提高满意度的显著作用,值得临床进一步推广和运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老年骨折 无痛护理 术后康复
原文传递
健康教育在老年骨折合并糖尿病患者围术期中的应用效果观察 被引量:1
5
作者 陈芳芳 胡华清 《糖尿病新世界》 2017年第1期133-134,共2页
目的探讨在老年骨折合并糖尿病患者围术期中实施健康教育的效果。方法选择2014年7月—2016年7月作为此次研究的时间段,在此时间段内选择本院收治的70例老年骨折合并糖尿病患者进行研究,采取抛骰子单双法将患者分为传统组(n=35)和教育组(... 目的探讨在老年骨折合并糖尿病患者围术期中实施健康教育的效果。方法选择2014年7月—2016年7月作为此次研究的时间段,在此时间段内选择本院收治的70例老年骨折合并糖尿病患者进行研究,采取抛骰子单双法将患者分为传统组(n=35)和教育组(n=35),所有患者均根据患者实施骨折类型及状况实施手术治疗,对传统组患者实施常规护理,对教育组患者在常规组患者基础上实施健康教育,统计对比两组患者的护理效果。结果教育组患者护理后满意度及患者疾病知识知晓率评分与传统组相比明显较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教育组患者住院时间、住院费用、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与传统组相比明显较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老年骨折合并糖尿病患者围术期中实施健康教育效果显著,可推广运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老年 骨折 糖尿病 围术期 健康教育 效果
下载PDF
椎弓根钉棒系统在Tile B型骨盆损伤中的新应用
6
作者 杨旭东 王小勇 朱祖巍 《中外医疗》 2016年第35期99-101,共3页
目的探讨在Tile B型骨盆损伤中应用椎弓根钉棒系统作为内固定架固定术的手术方法和疗效。方法回顾分析该院2013年11月—2015年10月收治的9例Tile B型骨盆损伤选用椎弓根钉棒系统作为内固定架,实施经髂前下棘固定术治疗的临床资料。结果... 目的探讨在Tile B型骨盆损伤中应用椎弓根钉棒系统作为内固定架固定术的手术方法和疗效。方法回顾分析该院2013年11月—2015年10月收治的9例Tile B型骨盆损伤选用椎弓根钉棒系统作为内固定架,实施经髂前下棘固定术治疗的临床资料。结果所有病例获得随访,随访平均时间6.2个月,采用Tornetta骨折复位标准进行评价,优5例、良3例、可1例。所有患者满意度高,1例单侧发生股外侧皮神经损伤,术后2个月恢复。内固定架于术后4-6个月取出,骨折无再移位。结论应用椎弓根钉棒系统行经髂前下棘固定术治疗Tile B型骨盆损伤,手术创伤小,固定牢靠,早期活动方便,效果满意,患者满意度高,是治疗Tile B型骨盆损伤的一个较好选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盆损伤 椎弓根钉棒系统 髂前下棘
下载PDF
合并糖尿病股骨颈骨折患者的手术治疗效果 被引量:2
7
作者 魏俊杰 叶小东 《中国卫生标准管理》 2019年第16期41-44,共4页
目的探讨合并糖尿病股骨颈骨折患者的外科手术治疗及效果。方法纳入2015年1月-2018年12月的100例合并糖尿病股骨颈骨折患者,随机分组。空心钉内固定治疗组选择空心钉内固定手术,髋关节置换手术治疗组选择髋关节置换手术。分析合并糖尿... 目的探讨合并糖尿病股骨颈骨折患者的外科手术治疗及效果。方法纳入2015年1月-2018年12月的100例合并糖尿病股骨颈骨折患者,随机分组。空心钉内固定治疗组选择空心钉内固定手术,髋关节置换手术治疗组选择髋关节置换手术。分析合并糖尿病股骨颈骨折患者的外科手术治疗时间、手术平均出血量、手术后开始活动的时间;治疗前后患者髋关节功能指标、自理ADL评分;并发症。结果髋关节置换手术治疗组髋关节功能指标、自理ADL评分、手术后开始活动的时间、并发症和空心钉内固定治疗组比较有优势,P<0.05。髋关节置换手术治疗组的外科手术治疗时间、手术平均出血量均高于空心钉内固定治疗组,P<0.05。结论合并糖尿病股骨颈骨折患者实施髋关节置换手术出血较多,且手术时间较长,但可获得较好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糖尿病 股骨颈骨折 外科手术 效果 并发症 髋关节功能
下载PDF
老年髋部骨折合并糖尿病患者的围手术期综合护理干预分析 被引量:7
8
作者 胡华清 何锦文 《糖尿病新世界》 2017年第20期116-117,共2页
目的探讨老年髋部骨折合并糖尿病患者的围手术期综合护理干预效果。方法选择2015年5月—2017年5月在该院接受治疗的老年髋部骨折合并糖尿病94例作为研究对象,以随机信封法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患者47例,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干预措... 目的探讨老年髋部骨折合并糖尿病患者的围手术期综合护理干预效果。方法选择2015年5月—2017年5月在该院接受治疗的老年髋部骨折合并糖尿病94例作为研究对象,以随机信封法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患者47例,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干预措施,观察组实施综合护理干预,观察对比两组患者围手术期护理干预效果。结果就Harris评分优良率而言,观察组高于对照组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相较于对照组,观察组患者空腹血糖(FBG)、餐后2 h血糖(2hPBG)、糖化血红蛋白(HbA1c)较低(P<0.05)。结论针对老年髋部骨折合并糖尿病患者,在围手术期行综合护理干预效果理想,在改善患者关节功能的同时,确保患者血糖稳定,值得广泛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老年患者 髋部骨折 糖尿病 围手术期 综合护理干预 效果分析
下载PDF
氨甲环酸在跟骨骨折手术中的应用效果分析 被引量:2
9
作者 李孛 苏盛辉 陈峰 《福建医药杂志》 CAS 2018年第2期73-76,共4页
目的探讨氨甲环酸在跟骨骨折手术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2014年3月至2016年12月我院收治的跟骨骨折患者74例,根据治疗方式不同将所有患者分为两组,每组各37例。对照组术前予以生理盐水100mL行静脉滴注,观察组术前予以氨甲环酸10mg/kg行... 目的探讨氨甲环酸在跟骨骨折手术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2014年3月至2016年12月我院收治的跟骨骨折患者74例,根据治疗方式不同将所有患者分为两组,每组各37例。对照组术前予以生理盐水100mL行静脉滴注,观察组术前予以氨甲环酸10mg/kg行静脉滴注。比较两组术后骨折愈合情况、凝血功能、足关节功能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与观察组相比,对照组引流时间、引流量、切口干燥时间和切口愈合时间均显著提高,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和对照组术前、术后24h的凝血酶原时间(PT)、纤维蛋白原(FIB)、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凝血酶时间(TT)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6个月观察组足关节功能评分为(93.56±4.26)分,对照组足关节功能评分为(84.31±3.16)分,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总并发症发生率为10.81%(4/37),明显低于对照组的29.73%(11/3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跟骨骨折手术中予以患者氨甲环酸,能有效促进患者伤口早期愈合,改善足部功能,降低并发症发生率,且不会对患者凝血功能造成影响,安全性较高,值得临床推广与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氨甲环酸 跟骨骨折 手术
下载PDF
股骨近端骨折合并糖尿病患者采取人工髋关节置换术的临床疗效分析 被引量:2
10
作者 朱祖巍 李孛 《糖尿病新世界》 2017年第13期17-18,共2页
目的探讨股骨近端骨折合并糖尿病患者采取人工髋关节置换术的临床疗效。方法取2015年1月—2017年1月间该院收治的60例股骨近端骨折合并糖尿病患者进行研究,根据患者手术术式将患者分为内固定组(n=30)和置换组(n=30),对所有内固定组患者... 目的探讨股骨近端骨折合并糖尿病患者采取人工髋关节置换术的临床疗效。方法取2015年1月—2017年1月间该院收治的60例股骨近端骨折合并糖尿病患者进行研究,根据患者手术术式将患者分为内固定组(n=30)和置换组(n=30),对所有内固定组患者进行内固定治疗,对所有置换组患者进行人工髋关节置换术治疗,统计分析两组患者的手术指标、疗效及手术并发症状况。结果置换组患者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间、术后引流量、术后下床时间与内固定组相比明显较低,置换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与内固定组相比明显较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置换组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与内固定组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股骨近端骨折合并糖尿病患者采取人工髋关节置换术的临床疗效优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股骨近端骨折 糖尿病 人工髋关节置换术 疗效
下载PDF
纤维环修复同步行内镜下腰椎间盘摘除:早期腰椎功能恢复比较 被引量:18
11
作者 李传将 黎庆初 +2 位作者 王小勇 刘则征 杨洋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 CAS CSCD 2014年第46期7386-7390,共5页
背景:研究表明有限腰椎间盘髓核摘除可获得更好的临床疗效,但同时面临更高的复发风险,临床上如何在既保证获得良好疗效的同时,又降低椎间盘突出复发的概率,纤维环修复技术可能是有效途径,但目前报道极少。目的:探讨显微内窥镜下行腰椎... 背景:研究表明有限腰椎间盘髓核摘除可获得更好的临床疗效,但同时面临更高的复发风险,临床上如何在既保证获得良好疗效的同时,又降低椎间盘突出复发的概率,纤维环修复技术可能是有效途径,但目前报道极少。目的:探讨显微内窥镜下行腰椎间盘髓核摘除并同步行纤维环修复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早期临床疗效。方法:收集南方医科大学第三附属医院脊柱外科2011年1月至2013年1月收治,患有腰椎间盘突出症接受椎间盘镜手术患者224例,其中56例同时行纤维环缝合作为修复组,对照组168例单纯行椎间盘镜髓核摘除。两组均记录术前、术后10 d及术后3,6,12,18个月Oswestry功能障碍评分、腰痛和下肢痛的目测类比评分。同时记录手术并发症、术后腰椎间盘突出复发情况。结果与结论:修复组51例患者获得完整随访,对照组均获得完整随访。修复组与对照组术前及术后Oswestry功能障碍评分、腰部和下肢目测类比评分比较差异均无显著性意义(P>0.05)。修复组术后10 d Oswestry功能障碍评分、目测类比评分均低于术前(P<0.05),并持续到术后18个月。两组均未发生硬膜囊撕裂、椎间隙感染、椎管内血肿形成等严重并发症。对照组9.5%复发,其中有31.2%再次手术,修复组中3.9%复发,无再次手术者。结果证实,腰椎间盘髓核摘除联合纤维环修复可获得显著的早期临床效果,有效降低了腰椎间盘突出的复发率及再次手术的风险,安全可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组织构建 软骨组织工程 显微内窥镜 椎间盘 髓核摘除 纤维环修复 同步 疗效评价 近期随访
下载PDF
半透膜固定藻酸盐敷料用于Ⅲ期压疮治疗的效果观察 被引量:4
12
作者 何锦文 吴碧昭 陈少源 《福建医药杂志》 CAS 2014年第6期162-163,共2页
压力性溃疡简称压疮,定义为由于局部组织长期受压,血液循环障碍,组织营养缺乏,致使皮肤失去正常功能而引起的组织破损和坏死[1]。压疮Ⅲ期指全皮层缺失,伤口可见皮下脂肪组织,但未达骨、肌腱或肌肉。也许存在腐肉,但不遮蔽组织损伤的深... 压力性溃疡简称压疮,定义为由于局部组织长期受压,血液循环障碍,组织营养缺乏,致使皮肤失去正常功能而引起的组织破损和坏死[1]。压疮Ⅲ期指全皮层缺失,伤口可见皮下脂肪组织,但未达骨、肌腱或肌肉。也许存在腐肉,但不遮蔽组织损伤的深度,可能存在潜行[1]。压疮是临床常见的并发症,其治疗时间较长,治疗方法单一,治疗效果不够理想,增加患者及家属的痛苦及经济负担,降低患者及家属的生活质量,严重者甚至增加死亡的风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皮下脂肪组织 藻酸盐敷料 压力性溃疡 营养缺乏 组织损伤 血液循环障碍 创面处理 水胶体敷料 生活质量 湿性愈合敷料
下载PDF
康惠尔藻酸盐敷料对不规则部位Ⅱ期压疮疗效的观察 被引量:2
13
作者 何锦文 陈少源 陈小雁 《当代护士(下旬刊)》 2015年第11期121-122,共2页
目的研究康惠尔藻酸盐敷料治疗不规则部位Ⅱ期压疮的效果。方法选取56例发生有不规则部位的Ⅱ期压疮患者随机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28例在Ⅱ期压疮早期采用半透膜固定藻酸盐敷料,对照组28例早期采用水胶体溃疡贴敷料进行治疗,两组... 目的研究康惠尔藻酸盐敷料治疗不规则部位Ⅱ期压疮的效果。方法选取56例发生有不规则部位的Ⅱ期压疮患者随机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28例在Ⅱ期压疮早期采用半透膜固定藻酸盐敷料,对照组28例早期采用水胶体溃疡贴敷料进行治疗,两组后期创面少量渗出后均采用水胶体透明贴敷料。结果观察组换药间隔时间、换药次数、愈合时间、直接费用少于对照组,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选用半透膜固定藻酸盐敷料治疗不规则部位Ⅱ期压疮早期的方法简单、经济、实用、满意,具有临床推广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Ⅱ期压疮 不规则部位 藻酸盐敷料 疗效
下载PDF
腕管综合征两种手术方式的临床对比研究 被引量:2
14
作者 朱祖巍 胡华清 +2 位作者 郑秀霞 王小勇 杨旭东 《中外医疗》 2016年第35期25-28,共4页
目的研究对比单切口下内镜腕管松解和传统腕管开放性松解两种术式治疗腕管综合征的疗效。方法方便选择2010年12月—2015年12月该院骨二科63例腕管综合征住院患者,分为单切口内镜手术28例,对照组35例行传统手术。比较两组手术切口长度,... 目的研究对比单切口下内镜腕管松解和传统腕管开放性松解两种术式治疗腕管综合征的疗效。方法方便选择2010年12月—2015年12月该院骨二科63例腕管综合征住院患者,分为单切口内镜手术28例,对照组35例行传统手术。比较两组手术切口长度,住院时间、手术耗时及PRWE评分。结果 A组在切口长度(1.47±0.46)cm、手术耗时(33.07±4.29)min及住院天数(5.68±1.49)d上优于B组(3.62±0.86)cm,(35.49±3.68)min,(8.57±1.48)d,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11.665,2.266,7.282;P<0.05)。A组和B组PRWE评分在术后1个月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3个月和术后6个月比较,A组PRWE评分分别为(28.50±6.55)分,(16.59±4.69)分低于B组评分(32.60±6.87)分,(23.09±6.52)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286,4.282;P<0.05)。结论单切口下内镜技术治疗腕管综合征,不仅能充分达到治疗效果松解正中神经,而且手术切口小、住院时间短、并发症发生率低,适宜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腕管综合征 内镜
下载PDF
急性重症胰腺炎患者的护理 被引量:2
15
作者 刘妹 叶琼 陈少清 《中国卫生标准管理》 2016年第18期247-249,共3页
目的探究急性重症胰腺炎的发病机制、病理生理及相关护理措施。方法对42例患者进行系统的治疗护理,指导患者采取减轻疼痛的方法,清理呼吸道,维持水、电解质的平衡,做好口腔护理及皮肤的清洁护理,指导患者学习身心放松方法。结果 42例患... 目的探究急性重症胰腺炎的发病机制、病理生理及相关护理措施。方法对42例患者进行系统的治疗护理,指导患者采取减轻疼痛的方法,清理呼吸道,维持水、电解质的平衡,做好口腔护理及皮肤的清洁护理,指导患者学习身心放松方法。结果 42例患者经系统护理后,均得到有效救治,无死亡病例和严重并发症。结论在合理治疗的基础上,密切观察病情,加强护理,提升急性重症胰腺炎患者的救治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重症胰腺炎 患者 护理
下载PDF
预防气管插管相关性压疮的护理体会 被引量:1
16
作者 刘妹 陈少清 苏泉妹 《中国卫生标准管理》 2016年第21期193-194,共2页
目的气管插管相关性压疮在医疗器具性压疮中占有很大比例,通过对气管插管相关性压疮的干预进行原因分析,制订相应的护理措施,提高风险防范能力及护理质量。方法选取2014年2月~2016年2月我院ICU收治的80例患者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年... 目的气管插管相关性压疮在医疗器具性压疮中占有很大比例,通过对气管插管相关性压疮的干预进行原因分析,制订相应的护理措施,提高风险防范能力及护理质量。方法选取2014年2月~2016年2月我院ICU收治的80例患者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年龄20~60岁,插管时间7~12天,对引起气管插管相关性压疮的原因进行分析,并提出相应的处理措施。结果 80例患者中,其中未进行干预的气管插管相关性压疮5例(6.25%),进行早期干预的相关性压疮1例(1.25%),气管插管是导致医疗器具性压疮排名前3位的医疗器械之一。结论专业技能培训,全面的评估、早期的干预对预防医疗器械相关性压疮有显著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气管插管 ICU 护理干预 器具性压疮
下载PDF
胫后动脉穿支皮瓣与腓肠神经营养血管皮瓣修复小腿远端创面的疗效对比分析 被引量:1
17
作者 刘俊涛 王小勇 王畅 《中国卫生标准管理》 2014年第22期48-50,共3页
目的对胫后动脉穿支皮瓣与腓肠神经营养血管皮瓣修复小腿远端及足踝部分软组织缺损的术后疗效进行对比分析,为选择更加适合修复方式提供参考。方法 2010年12月至2013年12月收治47例足、踝以及远端小腿皮肤软组织缺损患者,使用胫后动脉... 目的对胫后动脉穿支皮瓣与腓肠神经营养血管皮瓣修复小腿远端及足踝部分软组织缺损的术后疗效进行对比分析,为选择更加适合修复方式提供参考。方法 2010年12月至2013年12月收治47例足、踝以及远端小腿皮肤软组织缺损患者,使用胫后动脉穿支皮瓣修复22例,腓肠神经营养血管皮瓣修复25例,对术后并发症发生率进行统计分析。结果胫后动脉穿支皮瓣组与腓肠神经营养血管皮瓣组在术后并发症比较中无统计学意义。结论胫后动脉穿支皮瓣术后受区外观较好,手术操作相对简单,是一个比较好的足、踝以及远端小腿皮肤软组织缺损的修复方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组织损伤 皮瓣 创伤 动脉
下载PDF
改良简易负压吸引术在重度压疮护理中的应用研究 被引量:2
18
作者 叶琼 刘妹 《中国卫生标准管理》 2016年第22期191-192,共2页
目的探索改良简易负压吸引术在重度压疮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5年1月-2016年6月我科收治的62例重度压疮患者按入院顺序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31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换药护理,研究组采用改良简易负压吸引术护理。对两组患者的... 目的探索改良简易负压吸引术在重度压疮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5年1月-2016年6月我科收治的62例重度压疮患者按入院顺序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31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换药护理,研究组采用改良简易负压吸引术护理。对两组患者的压疮护理效果进行对比分析。结果研究组的压疮护理有效率为93.55%,对照组的压疮护理有效率为87.10%(P〈0.05);研究组的压疮症状改善时间短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重度压疮护理中应用改良简易负压吸引术可改善患者的压疮症状,减少重度压疮治疗时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改良简易负压吸引术 压疮 护理效果
下载PDF
外阴派杰氏病1例手术切口愈合不良的护理
19
作者 何锦文 缪峥 阮瑞霞 《福建医药杂志》 CAS 2015年第2期169-170,共2页
外阴派杰氏病是一种罕见疾病,不到外阴恶性肿瘤的1%,多见于绝经后的女性,病因未明,主要表现为外阴局部皮肤红斑、皮损、色素沉着和脱失,症状以外阴瘙痒和烧灼感为主[1]。因皮肤类似湿疹样改变,而易被误诊为外阴瘙痒和外阴湿疹,治疗原则... 外阴派杰氏病是一种罕见疾病,不到外阴恶性肿瘤的1%,多见于绝经后的女性,病因未明,主要表现为外阴局部皮肤红斑、皮损、色素沉着和脱失,症状以外阴瘙痒和烧灼感为主[1]。因皮肤类似湿疹样改变,而易被误诊为外阴瘙痒和外阴湿疹,治疗原则首选手术切除。我院收治1例外阴派杰氏病患者,术后切口愈合不良,运用简易封闭负压吸引联合免缝拉合技术进行治疗。现将护理情况报告如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派杰氏病 手术切口 湿疹样改变 皮肤红斑 负压吸引 伤口处理 单纯外阴切除术 色素沉着 伤口护理 流管
下载PDF
远端蒂腓肠神经营养血管皮瓣在足踝部软组织恶性肿瘤手术缺损修复中的应用 被引量:1
20
作者 杨旭东 王小勇 何锦文 《福建医药杂志》 CAS 2014年第4期131-133,共3页
目的总结足踝部恶性肿瘤手术缺损应用远端蒂腓肠神经营养血管皮瓣的经验。方法 2009年4月至2013年3月,将6例足踝部恶性肿瘤患者的病变广泛切除后,对其皮肤软组织缺损伴肌腱及骨外露创面,应用远端蒂腓肠神经营养血管皮瓣转移进行修复。... 目的总结足踝部恶性肿瘤手术缺损应用远端蒂腓肠神经营养血管皮瓣的经验。方法 2009年4月至2013年3月,将6例足踝部恶性肿瘤患者的病变广泛切除后,对其皮肤软组织缺损伴肌腱及骨外露创面,应用远端蒂腓肠神经营养血管皮瓣转移进行修复。结果所有患者均得到了随访,随访时间为8个月~4年,平均(17±4.3)个月。术后皮瓣全部成活,外形满意,足趾及踝活动良好,肿瘤无复发。结论应用远端蒂腓肠神经营养血管皮瓣修复足踝部恶性肿瘤广泛切除术后缺损创面,手术方法简便,疗效满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腓肠神经 外科皮瓣 恶性肿瘤 皮肤移植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