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31篇文章
< 1 2 7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电话随访在闽东畲族出院新生儿护理健康教育中的应用 被引量:2
1
作者 王慕卿 《当代医学》 2017年第29期174-176,共3页
目的了解闽东地区畲族新生儿出院后的健康教育状况及新生儿父母的日常护理能力。方法将200例新生儿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各100例。对照组在出院时制定延续性个体化的护理计划,同时将科室的电话告知家属,如有疑问可以打电话咨询;实验... 目的了解闽东地区畲族新生儿出院后的健康教育状况及新生儿父母的日常护理能力。方法将200例新生儿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各100例。对照组在出院时制定延续性个体化的护理计划,同时将科室的电话告知家属,如有疑问可以打电话咨询;实验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随访员分别于新生儿出院后1周、1个月进行电话随访健康教育。评价两组的护理效果。结果实验组新生儿的护理效果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电话随访作为一种简便易行的健康教育方式,可提高新生儿父母的护理能力及满意度,从而促进新生儿护理健康教育水平,降低发病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话随访 闽东畲族 新生儿 健康教育 满意度
下载PDF
医院信息网络安全防护体系建设 被引量:5
2
作者 卓星 《福建电脑》 2010年第10期165-166,共2页
将医院信息网络系统建设成为防灾和高可靠性的安全网络,使网络管理人员能方便快捷地处理网络故障,解决个人用户授权的正常应用,又保障信息系统安全。
关键词 医院信息 网络安全
下载PDF
对基层医院的肝肺综合征的诊断和探讨
3
作者 彭国忠 颜丽君 郑仁斌 《中国社区医师(医学专业)》 2010年第22期71-72,共2页
关键词 肝肺综合征 基层医院 诊断 肝硬化患者 彩色多普勒检查 胸部X线检查 肝炎肝硬化 低氧血症
下载PDF
肿瘤骨转移患者的99mTc-MDP骨显像参数与骨密度的相关性研究
4
作者 陈冉冉 《黑龙江医学》 2024年第24期2947-2949,2953,共4页
目的:探讨与分析肿瘤骨转移患者的99mTc-亚甲基二膦酸盐(MDP)骨显像骨代谢半定量参数与骨密度的相关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21年1月—2022年12月福建医科大学附属宁德市闽东医院收治的168例恶性肿瘤骨转移患者临床资料,判断骨显像诊断骨... 目的:探讨与分析肿瘤骨转移患者的99mTc-亚甲基二膦酸盐(MDP)骨显像骨代谢半定量参数与骨密度的相关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21年1月—2022年12月福建医科大学附属宁德市闽东医院收治的168例恶性肿瘤骨转移患者临床资料,判断骨显像诊断骨质疏松的价值,进行骨显像骨代谢半定量参数和骨密度的相关性分析。结果:骨密度测量结果显示,在168例患者中,68例为骨质疏松(骨质疏松组);骨质疏松组的腰椎/股骨干每像素平均放射性计数(ROI)比值和股骨颈/股骨干ROI比值都高于非骨质疏松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12.575、14.015,P<0.05);骨质疏松组的腰椎骨密度、股骨颈骨密度与非骨质疏松组对比都有显著降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12.575、11.199,P<0.05);在肿瘤骨转移骨质疏松患者中,Pearson分析显示腰椎/股骨干ROI比值、股骨颈/股骨干ROI比值与腰椎骨密度、股骨颈骨密度呈负相关(r=-0.789、-0.697、-0.706、-0.745,P<0.05)。结论:恶性肿瘤骨转移骨质疏松症患者的99mTc-MDP骨显像骨代谢半定量参数与骨密度有较好的相关性,诊断骨质疏松症有较高的灵敏度,对肿瘤患者随访过程中合并骨质疏松症有一定的预测意义和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恶性肿瘤骨转移 骨质疏松 99mTc-亚甲基二膦酸盐 骨显像 骨密度 相关性
下载PDF
盐酸纳布啡超前镇痛对老年人工关节置换术患者疼痛程度的影响及安全性分析
5
作者 刘军 汪凤琴 翁迪贵 《基层医学论坛》 2024年第23期21-23,48,共4页
目的探讨盐酸纳布啡超前镇痛对老年人工关节置换术患者疼痛程度的影响及安全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22年1—12月福建医科大学附属宁德市闽东医院收治的76例老年人工关节置换术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是否使用超前镇痛将患者分为对照组(采... 目的探讨盐酸纳布啡超前镇痛对老年人工关节置换术患者疼痛程度的影响及安全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22年1—12月福建医科大学附属宁德市闽东医院收治的76例老年人工关节置换术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是否使用超前镇痛将患者分为对照组(采用质量分数0.9%的氯化钠注射液)和观察组(采用盐酸纳布啡超前镇痛),各38例。2组均观察至术后72 h,比较2组自主呼吸恢复时间、定向力恢复时间、拔管时间、疼痛程度、血气指标及不良反应。结果观察组自主呼吸恢复时间、定向力恢复时间、拔管时间均短于对照组(P<0.05);术后2 h、术后6 h、术后10 h、术后24 h,2组视觉模拟疼痛评分(visual analogue scale,VAS)均呈先升高再降低的趋势,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P<0.05);术后2 h、术后72 h,2组二氧化碳分压(partial pressure of carbon dioxide,PaCO_(2))均升高,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P<0.05);术后2 h,2组血氧饱和度(blood oxygen saturation,SpO_(2))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72 h,观察组SpO_(2)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不良反应总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盐酸纳布啡超前镇痛对老年人工关节置换术镇痛效果好,患者苏醒质量高,可减少不良事件发生,对血气指标影响较小,安全性较高,值得临床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老年患者 人工关节置换术 超前镇痛 盐酸纳布啡
下载PDF
胆囊、胆总管结石二镜联合手术与开腹手术围手术期对比 被引量:9
6
作者 林枫 李林立 +1 位作者 叶启文 林峰 《肝胆胰外科杂志》 CAS 2013年第3期239-240,共2页
目的观察胆囊、胆总管结石二镜联合手术与开腹手术围手术期对比情况。方法回顾性分析122例胆囊结石合并肝外胆管结石患者,其中62例行腹腔镜与胆道镜联合治疗(观察组)和60例行开腹胆囊切除+胆总管切开取石+T管引流术(对照组)。对两组患... 目的观察胆囊、胆总管结石二镜联合手术与开腹手术围手术期对比情况。方法回顾性分析122例胆囊结石合并肝外胆管结石患者,其中62例行腹腔镜与胆道镜联合治疗(观察组)和60例行开腹胆囊切除+胆总管切开取石+T管引流术(对照组)。对两组患者术中平均出血量、术后胃肠道功能平均恢复时间、平均住院天数以及手术成功率、术后并发症发生率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观察组患者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胃肠道功能恢复时间、术后住院天数均明显短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手术成功率和并发症发生率相比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腹腔镜与胆道镜联合治疗胆囊结石合并肝外胆管结石术后恢复较快,安全性也较好,可缩短患者住院时间,减少其经济负担,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腹腔镜 胆道镜 胆囊结石 肝外胆管结石 开腹
下载PDF
口腔颌面部蜂窝织炎合并糖尿病的治疗体会 被引量:8
7
作者 李建成 郑健鸿 何孔炎 《口腔医学研究》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3期447-448,共2页
关键词 口腔颌面部蜂窝织炎 合并糖尿病 治疗效果 恶性循环 并发症 感染 患者
下载PDF
输尿管结石并发输尿管息肉75例分析 被引量:9
8
作者 刘昌明 盛明雄 +3 位作者 李惠长 张家彬 林宁峰 李国敏 《现代泌尿外科杂志》 CAS 2010年第5期355-356,共2页
目的探讨输尿管结石并发输尿管息肉的病因、诊断和治疗方法,提高其诊治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本院1997年1月~2009年3月收治的75例输尿管结石并发输尿管息肉患者的诊治情况。结果 75例患者术后症状全部消失。病理报告输尿管炎性息肉62例,... 目的探讨输尿管结石并发输尿管息肉的病因、诊断和治疗方法,提高其诊治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本院1997年1月~2009年3月收治的75例输尿管结石并发输尿管息肉患者的诊治情况。结果 75例患者术后症状全部消失。病理报告输尿管炎性息肉62例,纤维性息肉13例。B超检查肾积水减轻59例,消失16例。术后随访未发现结石息肉复发及肾积水加重。结论输尿管结石继发息肉较多见,为炎性息肉;输尿管息肉继发结石较少见,为纤维性息肉。本病应采用手术治疗。手术治疗应根据息肉大小、数目、性质以及结石部位大小而定。输尿管镜碎石术加息肉切除是治疗的首选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输尿管结石 输尿管息肉 诊断 治疗
下载PDF
早产儿加温湿化高流量经鼻导管通气初始呼吸支持失败的危险因素分析 被引量:9
9
作者 杜坐平 肖传絮 +1 位作者 曾义协 陈凯 《中国当代儿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9期896-902,共7页
目的分析早产儿加温湿化高流量鼻导管通气(heated humidifiedhigh-flow nasalcannula,HHHFNC)初始呼吸支持失败的危险因素。方法回顾性收集2018年1月至2021年4月收治的生后使用HHHFNC初始呼吸支持的早产儿病例资料,根据治疗后72 h内是... 目的分析早产儿加温湿化高流量鼻导管通气(heated humidifiedhigh-flow nasalcannula,HHHFNC)初始呼吸支持失败的危险因素。方法回顾性收集2018年1月至2021年4月收治的生后使用HHHFNC初始呼吸支持的早产儿病例资料,根据治疗后72 h内是否需升级为无创持续气道正压通气或有创机械通气,分为呼吸支持失败组和成功组,采用单因素分析与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HHHFNC呼吸支持失败的危险因素。结果共纳入166例早产儿,HHHFNC呼吸支持失败48例(28.9%)。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呼吸支持失败组胎龄、出生体重均低于成功组(n=118),吸入氧浓度>35%、流量>6 L/min、发生动脉导管未闭(patent ductusarteriosus,PDA)、诊断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respiratory distresssyndrome,RDS)、使用肺表面活性物质治疗比例均高于成功组(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胎龄<32周、PDA>1.5 mm且左心房∶主动脉内径>1.4、吸入氧浓度>35%、流量>6 L/min、RDS是HHHFNC初始呼吸支持失败的危险因素(P<0.05)。结论当早产儿胎龄<32周,或有RDS时,早产儿HHHFNC初始呼吸支持失败的风险高;在HHHFNC初始呼吸支持治疗中,当氧浓度>35%和/或流量>6 L/min,或出现PDA时,呼吸支持失败的风险增大,应积极考虑升级呼吸支持方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加温湿化高流量鼻导管通气 危险因素 早产儿
下载PDF
王不留行籽耳穴贴压在混合痔术后疼痛护理中的作用 被引量:23
10
作者 黄燕芳 刘雪芳 陈芳 《中华护理教育》 2016年第3期219-221,共3页
目的探讨王不留行籽耳穴贴压在混合痔术后疼痛护理中的作用。方法选择福建医科大学附属闽东医院中医肛肠科2015年1~6月实施混合痔手术的患者60例,按抽签法随机分成试验组及对照组各30例。试验组患者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于术后3h后给予... 目的探讨王不留行籽耳穴贴压在混合痔术后疼痛护理中的作用。方法选择福建医科大学附属闽东医院中医肛肠科2015年1~6月实施混合痔手术的患者60例,按抽签法随机分成试验组及对照组各30例。试验组患者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于术后3h后给予王不留行籽耳穴贴压;对照组患者在术后给予常规护理。观察两组患者术后3h、24h、72h的疼痛程度及术后72h内服用双氯芬酸钠的总剂量。结果试验组患者术后24h、72h疼痛程度总体评分低于对照组,且服用双氯芬酸钠的总剂量[(122.5±53.9)mg]少于对照组[(265.0±87.5)mg],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7.596,P〈0.01)。结论王不留行籽耳穴贴压在混合痔术后疼痛护理中的效果良好,操作简单、安全,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耳穴贴压 王不留行 疼痛 围手术期护理
下载PDF
高频振荡通气联合胸腔闭式引流治疗新生儿气胸的临床分析 被引量:6
11
作者 陈东亮 郑屏生 陈凯 《检验医学与临床》 CAS 2016年第6期833-835,共3页
目的总结高频振荡通气(HFOV)联合胸腔闭式引流治疗新生儿气胸的效果及临床分析。方法对35例使用HFOV联合胸腔闭式引流治疗的新生儿气胸患儿的病例进行回顾性的总结,记录HFOV使用前(0h)和使用后2、6、24、48h的动脉血气分析,同时记录采... 目的总结高频振荡通气(HFOV)联合胸腔闭式引流治疗新生儿气胸的效果及临床分析。方法对35例使用HFOV联合胸腔闭式引流治疗的新生儿气胸患儿的病例进行回顾性的总结,记录HFOV使用前(0h)和使用后2、6、24、48h的动脉血气分析,同时记录采集血气时的吸入氧分数(FiO_2)。结果 35例气胸患儿经胸腔闭式引流及HFOV治疗2h时动脉血气中PaO_2明显上升,PaCO_2明显下降,与治疗开始时对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6h时,动脉血乳酸较治疗开始时明显下降;24h时FiO_2的明显下降,血气pH值明显上升,与治疗开始时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35例患儿中,29例患儿痊愈出院,治愈率82.9%,4例放弃治疗自动出院,2例死亡。结论胸腔闭式引流与HFOV是治疗新生儿气胸的主要手段,且安全、有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频振荡通气 胸腔闭式引流 气胸 新生儿
下载PDF
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及血小板源性生长因子对人退变髓核细胞生物学活性的影响 被引量:2
12
作者 林旺 刘寿坤 +4 位作者 王盈盈 郭卫中 林成寿 王旭 苏郁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与临床康复》 CAS CSCD 2012年第2期223-226,共4页
背景:有研究表明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和血小板源性生长因子可抑制人椎间盘细胞凋亡。目的:观察在体外培养条件下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血小板源性生长因子对人退变髓核细胞生物学活性的影响。方法:体外单层培养人退变髓核细胞,通过免疫组织... 背景:有研究表明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和血小板源性生长因子可抑制人椎间盘细胞凋亡。目的:观察在体外培养条件下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血小板源性生长因子对人退变髓核细胞生物学活性的影响。方法:体外单层培养人退变髓核细胞,通过免疫组织化学鉴定细胞。对传3代人退变髓核细胞采用分别不同生长因子干预,实验分4组: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组,血小板源性生长因子组,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血小板源性生长因子组及对照组。结果与结论: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血小板源性生长因子均可促进细胞增殖,促进细胞合成Ⅱ型胶原和聚集蛋白聚糖,其中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促Ⅱ型胶原合成作用强于血小板源性生长因子(P<0.05),血小板源性生长因子促蛋白聚糖合成作用强于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P<0.05)。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促进细胞合成Ⅰ型胶原,血小板源性生长因子抑制细胞合成Ⅰ型胶原。结果证实,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血小板源性生长因子均可通过促进细胞增殖、促进细胞合成Ⅱ型胶原和聚集蛋白聚糖,从而提高人退变髓核细胞的生物学活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 血小板源性生长因子 髓核细胞 退变 组织工程
下载PDF
缬沙坦氨氯地平复合制剂改善高血压患者血管弹性及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的作用 被引量:6
13
作者 朱雁洲 施展 叶椿香 《蚌埠医学院学报》 CAS 2013年第12期1584-1587,共4页
目的:观察缬沙坦氨氯地平复合制剂对高血压患者动脉弹性功能及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C-IMT)的影响。方法:选取符合入选条件的80例高血压患者,随机分为2组,对照组(40例)口服氨氯地平(5 mg/d)、氢氯噻嗪(12.5 mg/d),服药1年;治疗组(40例)口... 目的:观察缬沙坦氨氯地平复合制剂对高血压患者动脉弹性功能及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C-IMT)的影响。方法:选取符合入选条件的80例高血压患者,随机分为2组,对照组(40例)口服氨氯地平(5 mg/d)、氢氯噻嗪(12.5 mg/d),服药1年;治疗组(40例)口服缬沙坦氨氯地平片,每天1片(含缬沙坦80 mg,氨氯地平5 mg),服药1年。测定颈动脉-股动脉脉搏波传导速度(CF-PWV)、大动脉和小动脉弹性指数(C1和C2)、反射波增压指数和C-IMT,1年后复查上述指标。结果:经过1年治疗后,治疗组与对照组比较,CF-PWV减慢,C1和C2显著提高,反射波增压指数明显下降,C-IMT减少(P<0.01),而2组肱动脉血压治疗后均较治疗前明显下降(P<0.01),但2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缬沙坦氨氯地平片在降压的同时可显著地降低了高血压患者C-IMT,明显改善高血压患者的动脉弹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血压 缬沙坦 氨氯地平 动脉弹性 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
下载PDF
两种带教模式在肿瘤内科护理带教的效果研究 被引量:9
14
作者 王慕卿 冯娜娜 林美华 《当代医学》 2019年第35期185-186,共2页
目的研究两种带教模式在肿瘤内科带教的效果.方法选择2015年5月至2018年12月在本院实习的100名护理实习生为研究对象,依据不同的护理教学方法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50名.对照组采用常规"一对一"带教模式,观察组在"... 目的研究两种带教模式在肿瘤内科带教的效果.方法选择2015年5月至2018年12月在本院实习的100名护理实习生为研究对象,依据不同的护理教学方法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50名.对照组采用常规"一对一"带教模式,观察组在"一对一"带教模式下采用专科护理标准计划带教.两组护理实习生在实习第4周出科前进行理论考试和技能操作考试,并发放由科室自行设计的满意度调查表对两组护理实习生进行满意度调查.结果观察组的理论考试成绩和技能操作考试成绩得分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对满意度调查表的各条目评分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一对一"带教模式下采用专科护理标准计划带教,可有效提高护理带教的教学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专科护理标准计划 "一对一"带教 护理带教 效果研究 满意度调查表
下载PDF
83例窒息新生儿血清肌钙蛋白I及肌酸激酶同工酶检测分析 被引量:4
15
作者 陈东亮 陈凯 陈燕 《检验医学与临床》 CAS 2012年第1期31-32,共2页
目的探讨窒息新生儿血清肌钙蛋白I(cTnI)、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的变化及临床意义。方法对83例窒息新生儿(其中轻度窒息48例、重度窒息35例)与30例健康新生儿(对照组),采用微粒子化学发光法和干化学分析法,进行血清cTnI和CK-MB水平检... 目的探讨窒息新生儿血清肌钙蛋白I(cTnI)、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的变化及临床意义。方法对83例窒息新生儿(其中轻度窒息48例、重度窒息35例)与30例健康新生儿(对照组),采用微粒子化学发光法和干化学分析法,进行血清cTnI和CK-MB水平检测。结果对照组cTnI和CK-MB平均水平分别为(0.03±0.02)ng/mL、(37.0±12.3)U/L;轻度窒息组cTnI和CK-MB平均水平分别为(0.12±0.05)ng/mL、(71.0±19.3)U/L;重度窒息组cTnI和CK-MB平均水平分别为(0.19±0.14)ng/mL、(92.0±25.4)U/L。结论新生儿窒息后血清cTnI和CK-MB水平可明显升高,通过检测血清cTnI和CK-MB水平不仅可用来判断窒息对患儿心肌损害的程度,亦可间接反映患儿窒息程度,有助于早期诊断及治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肌钙蛋白I 肌酸激酶同工酶 窒息 新生儿
下载PDF
超声刀与普通电刀治疗老年食管癌的疗效对比 被引量:3
16
作者 卓宜盟 王瑞华 李忠 《中国老年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22期6460-6461,共2页
目的探讨超声刀与普通电刀治疗老年食管癌的疗效对比。方法 68例老年食管癌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手术治疗中采用普通电刀,观察组采用超声刀,对比两组患者平均手术时间、胸部切口长度、术中出血量、术后胸液引流量及淋巴清扫数目、术... 目的探讨超声刀与普通电刀治疗老年食管癌的疗效对比。方法 68例老年食管癌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手术治疗中采用普通电刀,观察组采用超声刀,对比两组患者平均手术时间、胸部切口长度、术中出血量、术后胸液引流量及淋巴清扫数目、术中并发脾门出血需脾切除及术后并发症发生率。结果观察组患者的平均手术时间较对照组明显减少(P<0.05),术中出血量及术后胸液引流量均较对照组显著降低(P<0.05);观察组手术胸部切口长度较对照组显著减小(P<0.05),同时淋巴清扫数目较对照组也显著增多(P<0.05);观察组患者术中没有出现脾门出血的病例,而对照组则有5例患者出现脾门出血(P<0.05);观察组患者术后并发症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采用超声刀治疗老年食管癌较普通电刀治疗产生的损伤小、术中术后出血少、手术时间短、并发症少,对病人的益处明显,值得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声刀 食管癌 电刀 淋巴清扫
下载PDF
微信在护理管理工作中的应用效果 被引量:40
17
作者 郑晓燕 罗梨芳 郑少梅 《护理实践与研究》 2015年第10期100-101,共2页
目的:探讨微信在护理管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2013年12月~2014年12月我科护士40名随机等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进行传统管理模式进行科室管理,观察组建立了微信群,在微信群上传达护理新技术,护士长每日进行护理管理检查的... 目的:探讨微信在护理管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2013年12月~2014年12月我科护士40名随机等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进行传统管理模式进行科室管理,观察组建立了微信群,在微信群上传达护理新技术,护士长每日进行护理管理检查的反馈、院部的通知、护理部的考试等护理信息,辅助传统管理模式进行科室管理。比较两组护士考核成绩、发布信息所用时间、满意度等管理效果。结果:观察组的考核成绩、发布信息所用的时间、满意度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微信平台辅助护理管理工作节省了护理人员的时间、降低了管理成本,取得良好的管理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信 护理管理 效果评价
下载PDF
恩替卡韦联合还原型谷胱甘肽治疗乙肝的效果及对各指标的影响 被引量:5
18
作者 赵建锋 池宏亮 陈江平 《中国医学创新》 CAS 2020年第30期45-49,共5页
目的:探讨恩替卡韦联合还原型谷胱甘肽治疗乙肝的效果及对各指标的影响。方法:选取2017年1月-2019年12月本院收治的乙肝患者281例,将此281例患者的相关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依据治疗方式不同分为对照组与研究组。对照组给予常规治疗... 目的:探讨恩替卡韦联合还原型谷胱甘肽治疗乙肝的效果及对各指标的影响。方法:选取2017年1月-2019年12月本院收治的乙肝患者281例,将此281例患者的相关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依据治疗方式不同分为对照组与研究组。对照组给予常规治疗,研究组给予恩替卡韦联合还原型谷胱甘肽治疗。对比两组肝功能指标、肝纤维化指标、炎性因子水平以及临床疗效。结果:两组治疗前TBIL、AST、ALT水平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8周后上述指标水平均得以改善,且研究组均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治疗前HA、LN、Ⅳ-C水平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8周后上述指标水平均下降,且研究组均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治疗前TNF-α、hs-CRP水平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8周后上述炎性指标水平均降低,且研究组均低于对照组低(P<0.05);研究组总有效率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乙肝患者应用恩替卡韦联合还原型谷胱甘肽治疗,可显著提升临床疗效,改善肝功能,还能降低肝纤维化指标水平,减轻炎性反应,应用效果良好,可考虑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乙肝 恩替卡韦 还原型谷胱甘肽 ALT
下载PDF
正中神经电刺激对高血压性脑出血昏迷患者促醒的作用 被引量:14
19
作者 陈荣 卓叶雯 《齐鲁护理杂志》 2014年第5期65-66,共2页
目的:探讨正中神经电刺激对高血压性脑出血昏迷患者促醒的作用。方法:选择发病24 h内入院、Glascow昏迷分值( GCS)3~8分、收治神经内科重症监护室( NICU)的高血压性脑出血昏迷患者6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0例,对照组采... 目的:探讨正中神经电刺激对高血压性脑出血昏迷患者促醒的作用。方法:选择发病24 h内入院、Glascow昏迷分值( GCS)3~8分、收治神经内科重症监护室( NICU)的高血压性脑出血昏迷患者6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0例,对照组采用神经内科常规药物治疗和护理;观察组在此基础上给予正中神经电刺激( MNS)治疗。比较两组患者在接受不同治疗后1~4周GCS分值变化及NICU住院天数。结果:治疗2周后GCS分值较治疗前显著提高(P<0.05,P<0.01);3周后,观察组GCS评分较对照组明显升高(P<0.05);观察组明显缩短住NICU天数(P<0.01)。结论:MNS应用于高血压性脑出血昏迷患者具促醒作用,减少住NICU时间,从而可能减少并发症和减轻家庭负担,值得临床上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正中神经电刺激 昏迷 高血压性脑出血
下载PDF
拉氧头孢治疗新生儿感染性肺炎疗效观察 被引量:6
20
作者 陈东亮 郑屏生 杜坐平 《中国实用医药》 2011年第22期25-26,共2页
目的探讨拉氧头孢治疗新生儿感染性肺炎的疗效。方法按随机原则将100例新生儿感染性肺炎病例分为2组,治疗组(n=50),用拉氧头孢40~80mg/(kg.d),静脉滴注1次/12h,疗程5~14d,对照组(n=50),采用传统治疗方法(包括用头孢噻肟、头孢曲松及... 目的探讨拉氧头孢治疗新生儿感染性肺炎的疗效。方法按随机原则将100例新生儿感染性肺炎病例分为2组,治疗组(n=50),用拉氧头孢40~80mg/(kg.d),静脉滴注1次/12h,疗程5~14d,对照组(n=50),采用传统治疗方法(包括用头孢噻肟、头孢曲松及头孢他啶),50~100mg/(kg/d),静脉滴注,疗程5~14d,比较2组临床症状(包括气促、口吐泡沫、咳嗽、发热、肺部啰音)消退时间、住院天数及临床疗效。结果临床症状消退时间、住院天数2组比较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1),治疗组总有效率为86.0%,对照组总有效率为64.0%,治疗组优于对照组(P<0.01),且未发现明显不良反应。结论拉氧头孢治疗新生儿感染性肺炎疗效明确,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拉氧头孢 感染性肺炎 新生儿 疗效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7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