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3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泉州地区艾滋病患者机会性感染现状及预后Nomogram预测模型的构建 被引量:1
1
作者 林永年 黄亚兰 +5 位作者 邓金兰 邱燕燕 黄秋燕 刘江福 郭如意 高艺鹏 《中国感染与化疗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25-31,共7页
目的通过对泉州地区艾滋病(AIDS)患者机会性感染现状、临床特点及其预后的影响因素分析,为AIDS机会性感染的科学预防和治疗提供一定依据。方法选取2017年1月—2022年1月于福建医科大学附属泉州第一医院确诊并接受住院治疗的172例AIDS合... 目的通过对泉州地区艾滋病(AIDS)患者机会性感染现状、临床特点及其预后的影响因素分析,为AIDS机会性感染的科学预防和治疗提供一定依据。方法选取2017年1月—2022年1月于福建医科大学附属泉州第一医院确诊并接受住院治疗的172例AIDS合并机会性感染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收集患者一般资料和机会性感染情况,采用多变量Cox回归分析确定影响AIDS合并机会性感染患者预后的独立预测因子,将独立预测因素引入R软件,根据各因素回归系数绘制预后Nomogram模型。采用一致性指数(C-index)对该模型的区分度进行标定,利用校准图阐明Nomogram预测的预后与实际预后之间的关系,并采用决策曲线(DCA)对Nomogram模型的临床效用进行验证。结果172例AIDS合并机会性感染患者中,机会性感染共有8种,其中细菌性肺炎占比最高,达54.65%,其次为口腔白斑,占51.74%,肺孢子菌肺炎占43.60%,带状疱疹占28.49%,肺结核占21.51%,感染性腹泻占19.77%,中枢神经系统感染占12.79%,巨细胞病毒感染最低,仅占10.47%。男性明显多于女性,18~39岁人群居多。年龄、感染种数、基因型耐药、CD4+T淋巴细胞水平是AIDS合并机会性感染患者预后的影响因素。校准曲线及DCA显示Nomogram预测模型具有较好的预测能力和临床有效性,且精准区分度较好。结论年龄、感染种数、基因型耐药、CD4+T淋巴细胞水平等因素是影响AIDS合并机会性感染患者预后的主要因子,而构建Nomogram预测模型能发挥较好的临床预测能力和有效性,为临床早识别、早防控提供科学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艾滋病 机会性感染 预测模型 预后
下载PDF
感染病科护士评判性思维的现况及相关因素
2
作者 陈小翠 邱燕燕 +2 位作者 黄秋燕 郭鹏英 陈少华 《医学理论与实践》 2020年第17期2930-2932,共3页
目的:调查福建省感染病科(从事艾滋病护理)护士评判性思维能力的现况及相关因素,为培养评判性思维能力提供参考依据。方法:2019年8—9月,分层随机整体抽样法对福建省15所二级甲等以上医院感染病科425名从事感染病科艾滋病护理工作的护... 目的:调查福建省感染病科(从事艾滋病护理)护士评判性思维能力的现况及相关因素,为培养评判性思维能力提供参考依据。方法:2019年8—9月,分层随机整体抽样法对福建省15所二级甲等以上医院感染病科425名从事感染病科艾滋病护理工作的护士为调查对象。采用中文版评判性思维倾向测评量表(CTDI-CV)[1]进行问卷调查。结果:感染病科护士CTDI-CV的得分为(287.60±16.76)分,评判性思维能力强者为4.8%,正性评判性思维者为10.9%,意义不明确者为83.8%,负性评判性思维者为4.8%,整体水平较低;7个维度从高至低得分依次为:求知欲、分析能力、系统化能力、开放思想、认知成熟度、寻求真相、评判性思维的信心,其中求知欲[(46.67±8.69)分]得分最高,评判性思维的信心[(40.15±7.95)分]得分最低。三级医院的护理人员分析问题能力较强;中专学历者护理人员在寻求真理、分析能力、系统化能力和认知成熟度方面低于本科学历的;主管护师在开放思想、系统化能力、求知欲、认知成熟度方面高于普通护士(均P<0.05)。其中不同职务及文化程度与寻找真相维度的得分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多因素分析结果显示,医院等级、学历和职称是影响感染病科护士评判性思维能力的主要因素。结论:福建省感染病科护士评判性思维整体偏低,医院等级、学历和职称是影响评判性思维能力的主要因素,护理管理者需在护理实践中有意识地培养感染病科护士评判性思维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感染病科 艾滋病 护士 评判性思维 现状 相关因素
下载PDF
恩替卡韦联合扶正化瘀片治疗乙型肝炎肝硬化患者疗效研究
3
作者 李菊兰 张华堂 +3 位作者 郑怡娟 余雪平 邓勇 苏智军 《实用肝脏病杂志》 CAS 2024年第3期402-405,共4页
目的探讨恩替卡韦联合扶正化瘀片治疗乙型肝炎肝硬化患者的疗效。方法2018年8月~2022年12月我院收治的乙型肝炎肝硬化患者122例,被随机分为对照组61例和观察组61例,分别给予恩替卡韦或恩替卡韦联合扶正化瘀片治疗52 w。采用PCR法检测血... 目的探讨恩替卡韦联合扶正化瘀片治疗乙型肝炎肝硬化患者的疗效。方法2018年8月~2022年12月我院收治的乙型肝炎肝硬化患者122例,被随机分为对照组61例和观察组61例,分别给予恩替卡韦或恩替卡韦联合扶正化瘀片治疗52 w。采用PCR法检测血清HBV DNA载量,采用电化学发光法检测血清HBeAg和HBsAg水平,使用Fibroscan 502型弹性测量仪行肝脏硬度检测(LSM)。结果在治疗52 w末,观察组血清HBV DNA转阴率为96.7%,与对照组的93.4%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血清ALT复常率为98.4%,显著高于对照组的85.2%(P<0.05);观察组血清HBsAg和HBeAg水平分别为(826.1±152.6)IU/mL和(194.5±33.8)IU/mL,均显著低于对照组【分别为(1005.3±207.5)IU/mL和(245.6±51.5)IU/mL,P<0.05】;观察组血清ALT、AST和LSM分别为(49.6±7.3)U/L、(39.2±6.1)U/L和(9.2±2.1)kPa,均显著低于对照组【分别为(66.9±10.7)U/L、(52.8±8.7)U/L和(11.8±3.0)kPa,P<0.05】。结论应用恩替卡韦联合扶正化瘀片治疗乙型肝炎肝硬化患者在抗病毒的同时能帮助改善肝功能指标,减轻肝纤维化程度,值得临床进一步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硬化 乙型肝炎 恩替卡韦 扶正化瘀片 肝硬度检测 治疗
下载PDF
终末期肝病模型评分系统预测人工肝治疗重型肝炎短期预后的价值 被引量:13
4
作者 林志鹏 《广东医学》 CAS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4期2205-2208,共4页
目的观察终末期肝病模型(MELD)评分系统预测重型乙型肝炎患者短期(治疗3个月)预后情况,探讨MELD评分系统对其短期预后的预测能力及临床价值。方法对65例重型乙型肝炎患者分别进行人工肝联合常规内科综合治疗(观察组,n=33)和常规内科综... 目的观察终末期肝病模型(MELD)评分系统预测重型乙型肝炎患者短期(治疗3个月)预后情况,探讨MELD评分系统对其短期预后的预测能力及临床价值。方法对65例重型乙型肝炎患者分别进行人工肝联合常规内科综合治疗(观察组,n=33)和常规内科综合治疗(对照组,n=32),应用MELD评分系统对研究对象进行评分,观察两组在治疗前、治疗后1个月评分变化及治疗后3个月死亡情况。比较两组治疗前的总胆红素(TBIL)、肌酐(Cr)、凝血酶原时间(PT)的国际标准化比率(INR)、血清钠(Na+)及MELD评分值。计算ROC曲线下面积来进一步评价MELD评分对乙型肝炎后重型肝炎患者人工肝治疗3个月后预后的预测价值。结果治疗后1个月两组的MELD评分均较治疗前有所下降,观察组MELD<20、20≤MELD<30和30≤MELD<40患者的评分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120、4.715、4.657,均P<0.05),对照组20≤MELD<30和30≤MELD<40患者的评分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092、2.130,均P<0.05);治疗后,观察组20≤MELD<30和30≤MELD<40患者的评分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092、2.130,均P<0.05)。治疗后3个月时观察组不同分值病死率均≤对照组,但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2=0.775,P=0.329)。应用该模型判断患者3个月内死亡与否的最佳MELD临界值,观察组为32,敏感度为67.82%,特异度为85.19%;而对照组的最佳临界值为24,敏感度为80.27%,特异度为69.33%。MELD分值预测观察组死亡的ROC曲线下面积大于对照组。结论MELD评分能较好地预测重型肝炎患者人工肝联合内科综合治疗的短期(3个月)临床预后,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重型肝炎 终末期肝病模型 人工肝 预后
下载PDF
乙肝病毒携带者文化程度与心理健康水平相关性研究 被引量:4
5
作者 陈少华 陈伟玲 《中国卫生标准管理》 2017年第11期5-7,共3页
目的探讨不同文化程度的乙肝病毒携带者的心理特点,依据结果提出有针对性的心理护理干预措施,从而提高乙型肝炎病毒携带者的生活质量。方法于2016年10月—2017年3月,使用问卷调查的方法,通过一般资料调查表、症状自评量表SCL-90和应对... 目的探讨不同文化程度的乙肝病毒携带者的心理特点,依据结果提出有针对性的心理护理干预措施,从而提高乙型肝炎病毒携带者的生活质量。方法于2016年10月—2017年3月,使用问卷调查的方法,通过一般资料调查表、症状自评量表SCL-90和应对方式问卷,对某三甲医院传染科定期随访的携带乙型肝炎病毒的患者及到感染科定期检查的乙肝携带者以及乙肝患者家属进行调查。结果高中以上乙肝病毒携带者SCL-90量表总分高于高中及以下乙肝病毒携带者,其各维度指标也高于高中及以下乙肝病毒携带者,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高中以上学历乙型肝炎病毒携带者的心理健康状况较差,对其心理干预尤为重要。在进行心理指导时应注意技巧,使其熟练掌握应对技能,从而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乙肝病毒携带者 文化程度 心理健康水平 心理护理
下载PDF
告知方式对门诊HIV感染者/AIDS患者复诊的影响
6
作者 邱燕燕 陈少华 《中国卫生标准管理》 2019年第3期2-5,共4页
目的探讨不同时间段和不同告知方式对门诊艾滋病病毒感染者/艾滋病患者治疗复诊及时率的影响。方法对2015年7月—2016年12月就诊于艾滋病门诊的284例门诊艾滋病病毒感染者/艾滋病患者使用随机数字表分成三组,其中12人因各种原因终止治疗... 目的探讨不同时间段和不同告知方式对门诊艾滋病病毒感染者/艾滋病患者治疗复诊及时率的影响。方法对2015年7月—2016年12月就诊于艾滋病门诊的284例门诊艾滋病病毒感染者/艾滋病患者使用随机数字表分成三组,其中12人因各种原因终止治疗,研究实际272例,对三组患者分别在不同时间段采用不同方式告知,观察比较三组患者的领药准时率、采血准时率。结果 A、B、 C三组患者按时领药率分别为91.01%(81/89)、93.26%(83/89)、98.94%(93/94),静脉采血检验CD4细胞计数准时率分别为87.64%(78/89)、91.01%(81/89)、97.87%(92/94),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针对门诊HIV感染者/AIDS患者利用艾宾浩斯遗忘规律提前2天电话提醒及随后20 min、24 h短信提醒模式,使患者有充分的时间准备,也有利于记忆,提高复诊的配合程度。选择适宜时间段和反复告知提醒门诊HIV感染者/AIDS患者复诊对提高患者配合程度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告知方式 AIDS/HIV感染 复诊 艾宾浩斯遗忘规律 护理 差异
下载PDF
23株HBeAg阳性慢性乙型肝炎患者病毒的全基因组分析 被引量:4
7
作者 李志军 苏智军 +2 位作者 林成祖 郭如意 林万松 《中国人兽共患病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8期728-730,共3页
目的研究HBeAg阳性慢性乙型肝炎患者HBV变异特点。方法 PCR扩增并克隆HBeAg阳性慢性乙型肝炎患者血清中HBV全基因组DNA,测序并进行基因结构分析。结果获得23株HBV全基因组DNA,它们均属于C或B基因型。与中国HBV B、C基因型参照序列相比,H... 目的研究HBeAg阳性慢性乙型肝炎患者HBV变异特点。方法 PCR扩增并克隆HBeAg阳性慢性乙型肝炎患者血清中HBV全基因组DNA,测序并进行基因结构分析。结果获得23株HBV全基因组DNA,它们均属于C或B基因型。与中国HBV B、C基因型参照序列相比,HBeAg阳性慢性乙型肝炎患者来源的HBV在表面抗原、P蛋白、X蛋白的反式激活区及增强子II/核心启动子区发生了一些有意义的共有变异。结论 HBV变异可能与HBeAg阳性慢性乙型肝炎的发生、发展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乙型肝炎病毒 基因变异 全基因组
下载PDF
FibroTouch诊断乙型肝炎病毒携带者肝纤维化价值研究 被引量:3
8
作者 莫金英 余希 +2 位作者 余雪平 吴丽华 瞿志军 《实用肝脏病杂志》 CAS 2022年第4期480-483,共4页
目的探讨使用FibroTouch无创检测诊断乙型肝炎病毒(HBV)携带者肝纤维化程度的效能。方法2017年7月~2019年12月在深圳市龙岗中心医院感染病科住院的HBV携带者66例,所有患者均接受肝脏穿刺活检术。使用FibroTouch行肝脏硬度检测(LSM),常... 目的探讨使用FibroTouch无创检测诊断乙型肝炎病毒(HBV)携带者肝纤维化程度的效能。方法2017年7月~2019年12月在深圳市龙岗中心医院感染病科住院的HBV携带者66例,所有患者均接受肝脏穿刺活检术。使用FibroTouch行肝脏硬度检测(LSM),常规计算基于4因子(FIB-4)指数,应用MedCalc软件绘制ROC曲线。结果肝组织病理学检查提示,无显著肝纤维化(S_(0)~S_(1))24例、进展期肝纤维化(S_(2)~S_(3))27例和肝硬化(S_(4))15例;无显著肝纤维化组LSM为(7.8±1.8)kPa,显著低于进展期肝纤维化组【(11.4±3.1)kPa,P<0.01】或肝硬化组【(18.2±6.2)kPa,P<0.01】患者,无显著肝纤维化组FBI-4指数为(1.0±0.5),与进展期肝纤维化组的(1.2±0.5)比,无显著性差异(P>0.05),但这两组FIB-4均显著低于肝硬化组[(2.0±1.0,P<0.01];LSM独立诊断S_(2)、S_(3)和S_(4)期肝纤维化的AUC分别为0.856(其敏感性为83.7%,特异性为52.6%)、0.938(其敏感性为92.3%,特异性为90.0%)和0.963(其敏感性为100.0%,特异性为90.2%),均显著高于FBI-4诊断的AUC(P<0.05),LSM联合FIB-4均不能提高诊断肝纤维化的效能(P>0.05)。结论使用FibroTouch诊断乙型肝炎毒携带者肝纤维化有很大的临床应用价值,可无创检测,方便动态检测,定期复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乙型肝炎病毒携带者 瞬时弹性成像技术 肝纤维化 基于4因子的指数 诊断
下载PDF
艾滋病合并肺孢子菌肺炎患者的呼吸道管理方法研究
9
作者 黄秋燕 邱燕燕 +1 位作者 崔玉花 陈小翠 《中国卫生标准管理》 2021年第20期145-148,共4页
目的探讨艾滋病合并肺孢子菌肺炎患者的呼吸道管理方法及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7年1月—2019年1月收治的60例艾滋病合并肺孢子菌肺炎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3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进行呼吸道干预... 目的探讨艾滋病合并肺孢子菌肺炎患者的呼吸道管理方法及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7年1月—2019年1月收治的60例艾滋病合并肺孢子菌肺炎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3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进行呼吸道干预管理。观察比较两组患者的平均住院时间、治疗依从性、住院满意度。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治疗依从性为100%,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3.33%;观察组患者的平均住院时间为(10.47±2.05)d,低于对照组的(12.33±2.17)d;观察组患者住院满意度为(98.70±1.24)分,显著高于对照组的(93.77±1.74)分,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艾滋病合并肺孢子菌肺炎采用呼吸道干预管理可显著缩短平均住院时间,提高患者治疗依从性及住院满意度,可广泛性应用于临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艾滋病 肺孢子菌肺炎 呼吸道管理 住院时间 满意度 治疗依从性 常规管理
下载PDF
核苷(酸)类似物治疗慢性乙型肝炎部分应答后加用α干扰素继续治疗疗效分析 被引量:13
10
作者 林琪 余雪平 +1 位作者 苏智军 郭如意 《实用肝脏病杂志》 CAS 2013年第3期232-234,共3页
目的比较核苷(酸)类似物(NA)治疗慢性乙型肝炎(CHB)部分应答后加用α-干扰素组与未加用干扰素组的疗效。方法筛选出71例经NA抗病毒治疗后出现HBV DNA转阴,ALT复常半年以上,但持续未出现HBeAg血清转换的HBeAg阳性CHB患者,随机分为联合干... 目的比较核苷(酸)类似物(NA)治疗慢性乙型肝炎(CHB)部分应答后加用α-干扰素组与未加用干扰素组的疗效。方法筛选出71例经NA抗病毒治疗后出现HBV DNA转阴,ALT复常半年以上,但持续未出现HBeAg血清转换的HBeAg阳性CHB患者,随机分为联合干扰素组(n=38例)和单用NA组(n=33例),观察治疗4、12、24、36和48周两组患者HBeAg阴转率、HBeAg血清转换率、生化及HBV DNA水平的变化。结果在治疗36周时,联合组HBeAg阴转率为36.8%,高于单用NA组的15.2%(P=0.039);在治疗48周时,联合组HBeAg阴转率和HBeAg血清转换率分别为42.1%和36.8%,明显高于单用NA组的18.2%和15.2%(P=0.030和0.039);治疗过程中两组均未出现ALT、HBV DNA波动及明显的不良反应。结论干扰素可辅助NA治疗,提高患者HBeAg血清转换率,是一种有效的治疗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性乙型肝炎 核苷(酸)类似物 干扰素 HBEAG血清转换
下载PDF
HBeAg下降幅度早期预测恩替卡韦治疗HBeAg阳性慢性乙型肝炎的疗效 被引量:4
11
作者 苏智军 林琪 +3 位作者 柯邵鹏 叶汉年 林万朝 曾庆欣 《福建医科大学学报》 2008年第5期441-443,共3页
目的观察恩替卡韦(ETV)治疗HBeAg阳性慢性乙型肝炎(CHB)12月的疗效,筛选早期预测疗效的指标。方法收集2006年2-10月就诊于本院的HBeAg阳性的CHB患者46例,所有患者均服用ETV 0.5mg/d。结果血清谷丙转氨酶(ALT)复常率、HBV DNA阴转率于疗... 目的观察恩替卡韦(ETV)治疗HBeAg阳性慢性乙型肝炎(CHB)12月的疗效,筛选早期预测疗效的指标。方法收集2006年2-10月就诊于本院的HBeAg阳性的CHB患者46例,所有患者均服用ETV 0.5mg/d。结果血清谷丙转氨酶(ALT)复常率、HBV DNA阴转率于疗程1月时分别为54.35%(25/46)、56.52(26/46),疗程12月时为95.65%(44/46)、86.96%(40/46)。疗程12月时,HBeAg/HBeAb血清转换率为21.74%(10/46),与基线HBeAg滴度及ALT水平无显著相关,但与疗程3月时HBeAg滴度下降幅度明显相关;转换率≥90%的下降幅度明显高于<90%者(53%vs3%)。结论ETV能早期、快速、持久地抑制HBV DNA及促进ALT复常;HBeAg滴度下降幅度可早期预测ETV治疗HBeAg阳性CHB的HBeAg血清转换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炎 乙型 慢性 肝炎e抗原 乙型 抗病毒药 鸟嘌呤
下载PDF
慢性肝功能衰竭患者血清白细胞介素-10、-13、-15水平变化和医院感染的相关性 被引量:1
12
作者 苏智军 庄建良 +3 位作者 郭如意 邱晓东 明德松 林琪 《中华传染病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2期745-749,共5页
目的探讨血清IL-10、IL-13、IL-15水平在慢性肝功能衰竭患者中的变化和在医院感染发生、发展中的意义。方法采用双抗体夹心ELISA法检测58例慢性肝功能衰竭患者入院时及入院2周时血清IL-10、IL-13、IL-15水平。结果入院时IL-15值及IL-15/... 目的探讨血清IL-10、IL-13、IL-15水平在慢性肝功能衰竭患者中的变化和在医院感染发生、发展中的意义。方法采用双抗体夹心ELISA法检测58例慢性肝功能衰竭患者入院时及入院2周时血清IL-10、IL-13、IL-15水平。结果入院时IL-15值及IL-15/IL-10、IL-15/IL-13比值比较,慢性肝功能衰竭组明显高于健康对照组[(358.16±290.91)ng/L比(38.55±21.49)ng/L、12.93±14.26比1.10±0.55、98.55±97.55比9.70±5.03,均P=0.000],死亡组明显高于治疗好转组[(479.93±205.52)ng/L比(244.51±236.29)ng/L、17.65±17.78比8.53±7.98、130.69±115.50比68.55±65.99,均P<0.05)。入院2周时医院感染组IL-10、IL-13、IL-15值明显高于无医院感染组[(383.49±147.04)ng/L比(75.19±85.68)ng/L、(47.75±20.96)ng/L比(14.47±17.66)ng/L、(582.61±334.09)ng/L比(322.17±239.49)ng/L,P<0.01],未发生医院感染者及好转组血清IL-10、IL-13值明显高于死亡组[(104.34±104.24)ng/L比(39.18±29.98)ng/L、(20.14±21.61) ng/L比(7.46±6.56)ng/L,P<0.05)。入院2周与入院时IL配对比较,医院感染组中好转组IL-10、IL-13明显高于入院时(P<0.01)。结论慢性肝功能衰竭患者存在异常的细胞免疫应答,合并医院感染后可能进一步激活辅助性T淋巴细胞(Th)1/Th2,加重免疫功能紊乱。联合检测血清IL-10、IL-13、IL-15值有助于预后判断和指导治疗,并可能作为早期发现医院感染的检验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炎 病毒性 交叉感染 白细胞介素10 白细胞介素13 白细胞介素15 肝功能衰竭
原文传递
促炎因子及抗炎因子失衡在乙肝急性肝损伤中的机制及临床意义 被引量:3
13
作者 林志鹏 刘江福 《中国现代药物应用》 2015年第12期46-48,共3页
目的探讨分析乙型肝炎(乙肝)急性肝损伤患者的促炎因子及抗炎因子水平,分析治疗前后的动态变化,探讨其临床意义。方法 41例乙肝急性肝损伤患者,按照入院后4周病情恢复程度分为病情改善组21例与病情恶化组20例,两组患者入院时均进行凝血... 目的探讨分析乙型肝炎(乙肝)急性肝损伤患者的促炎因子及抗炎因子水平,分析治疗前后的动态变化,探讨其临床意义。方法 41例乙肝急性肝损伤患者,按照入院后4周病情恢复程度分为病情改善组21例与病情恶化组20例,两组患者入院时均进行凝血酶原时间与肝功能检查,对比两组患者入院时促炎因子与抗炎因子的水平,比较两组治疗前后的促炎因子与抗炎因子的水平变化情况。结果入院时病情恶化组的促炎因子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干扰素-γ(IFN-γ)及白细胞介素-17(IL-17)水平显著高于病情改善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病情恶化组的抗炎因子白细胞介素-10(IL-10)、转化生长因子-β(TGF-β)水平显著低于病情改善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1周后与入院时相比,病情恶化组患者促炎因子TNF-α、IFN-γ、IL-17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病情改善组患者促炎因子TNF-α、IFN-γ及IL-17水平均明显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乙肝急性肝损伤患者的促炎因子与抗炎因子相关指标进行检测,有利于进一步了解患者肝组织损伤程度及判断预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乙型肝炎急性肝损伤 抗炎因子 促炎因子 失衡
下载PDF
1996株细菌对氟喹诺酮类药物的耐药性分析 被引量:1
14
作者 陈素梅 王星 +1 位作者 林琪 苏智军 《吉林医学》 CAS 2011年第7期1334-1335,共2页
目的:探讨氟喹诺酮类药物耐药情况,以指导的临床合理应用。方法:统计分析临床分离常见致病菌对喹诺酮类药物的药敏结果。结果:484株革兰氏阳性(G+)球菌中金黄色葡萄球菌对喹诺酮类药物耐药率最低(<27%),肠球菌耐药率高,除肠球菌外对... 目的:探讨氟喹诺酮类药物耐药情况,以指导的临床合理应用。方法:统计分析临床分离常见致病菌对喹诺酮类药物的药敏结果。结果:484株革兰氏阳性(G+)球菌中金黄色葡萄球菌对喹诺酮类药物耐药率最低(<27%),肠球菌耐药率高,除肠球菌外对第四代氟喹诺酮类药物敏感性优于第三代。1 512株革兰氏阴性细菌(G-)中克雷伯氏菌对喹诺酮类药物最敏感,其次是肠杆菌属、嗜麦芽单胞菌及其他革兰氏阴性菌。大肠埃烯菌、铜绿假单孢菌及不动杆菌的耐药率均高于50%。结论:常见细菌对喹诺酮类药物的耐药率各不相同,但多数耐药率较高,及时行细菌培养及药敏试验,以指导临床合理使用抗生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喹诺酮类 耐药性
下载PDF
血清HBeAg滴度及其早期下降幅度预测替比夫定治疗HBeAg阳性慢性乙型肝炎的疗效
15
作者 郭如意 余雪平 +2 位作者 苏智军 林成祖 林琪 《实用肝脏病杂志》 CAS 2013年第2期125-127,共3页
目的观察替比夫定(LdT)治疗HBeAg阳性慢性乙型肝炎(CHB)3年的疗效,筛选早期预测疗效的指标。方法 58例HBeAg阳性CHB患者接受LdT治疗3年。结果在治疗12月时,血清ALT复常率和HBV DNA阴转率分别为94.8%和84.5%,而在治疗3月时分别为68.9%和6... 目的观察替比夫定(LdT)治疗HBeAg阳性慢性乙型肝炎(CHB)3年的疗效,筛选早期预测疗效的指标。方法 58例HBeAg阳性CHB患者接受LdT治疗3年。结果在治疗12月时,血清ALT复常率和HBV DNA阴转率分别为94.8%和84.5%,而在治疗3月时分别为68.9%和65.5%;随着治疗时间延长,HBeAg阴转率、HBeAg/HBeAb血清转换率及耐药率均明显升高,至36月时分别达50.0%、43.1%和29.3%,而在治疗3月时分别为20.7%、17.2%和0.0%,6月时分别为25.9%、22.4%和1.7%;患者基线HBeAg滴度及疗程3月时HBeAg滴度下降幅度与治疗36月时HBeAg阴转率、HBeAg/HBeAb血清转换率及耐药率明显相关;基线HBeAg≥300S/CO时预测LdT治疗3年后出现耐药的敏感性为74.5%,特异性为78.0%。结论 LdT能有效恢复肝功能,抑制HBV复制和提高HBeAg血清转换,但长时间使用后则耐药率较高;HBeAg基线水平及其下降幅度可早期预测LdT治疗HBeAg阳性CHB患者HBeAg血清转换率及耐药发生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性乙型肝炎 HBEAG 替比夫定 治疗
下载PDF
基于DRGs探讨急性胆囊炎住院天数及费用的科室差异 被引量:3
16
作者 蔡雪玉 郑辉明 +4 位作者 林家荣 郑娟娟 孙允宗 郭孟玲 苏智军 《中华医院管理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7期554-558,共5页
分析急性胆囊炎患者在不同科室不同诊断相关分组( DRGs)的住院天数和费用的差异情况,为临床医疗管理提供科学参考.方法收集某医院2017年急性胆囊炎的出院患者病案首页信息,运用医院绩效分析系统计算DRGs分类结果,采用非参数Kruskal-Wall... 分析急性胆囊炎患者在不同科室不同诊断相关分组( DRGs)的住院天数和费用的差异情况,为临床医疗管理提供科学参考.方法收集某医院2017年急性胆囊炎的出院患者病案首页信息,运用医院绩效分析系统计算DRGs分类结果,采用非参数Kruskal-Wallis H检验分析不同科室不同DRGs组间住院天数及费用的差异.结果在不同科室手术患者与非手术患者中,肝胆外科的平均住院日最短,住院费用最低(P<0.05);相同DRGs组中肝胆外科平均住院日低于消化内科和胃肠外科(均P<0.05);"急性胆道疾病伴有并发症和伴随症"DRGs组科室间费用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在"急性胆道疾病不伴有并发症和伴随症"和"经腹腔镜胆囊切除术不伴有胆总管探查术"DRGs组中,肝胆外科的平均费用最低,胃肠外科的平均费用最高(P<0.05).结论某医院肝胆外科治疗急性胆囊炎效率优于其他科室;医疗机构应遵循专科专治原则,减少跨学科收治患者,加强专科化管理,提升科室专业竞争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胆囊炎 急性 疾病诊断相关分组 住院时间 住院费用 医院科室
原文传递
乙型肝炎后肝硬化合并肝性脑病的危险因素分析 被引量:5
17
作者 林志鹏 郭如意 《中国基层医药》 CAS 2014年第1期65-67,共3页
目的 探讨乙型肝炎后肝硬化合并肝性脑病(HE)发生、发展的相关危险因素,为临床制定该病的防治策略提供经验.方法 对乙型肝炎后肝硬化合并HE患者64例(观察组)与乙型肝炎后肝硬化未合并HE患者53例(对照组)进行对比分析.结果 与对照... 目的 探讨乙型肝炎后肝硬化合并肝性脑病(HE)发生、发展的相关危险因素,为临床制定该病的防治策略提供经验.方法 对乙型肝炎后肝硬化合并HE患者64例(观察组)与乙型肝炎后肝硬化未合并HE患者53例(对照组)进行对比分析.结果 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血氨、血清总胆红素、BUN水平和感染、上消化道出血发生率增高,血钠、ALT、血清白蛋白水平降低(t=3.085、5.528、7.126,χ^2=9.174、4.102,t=4.337、8.675、5.323,均P<0.05);高龄、≥3种诱因及C级肝功能是导致患者死亡的高危因素.在观察组死亡患者的诱因中,以感染最为常见(75.9%),其次为上消化道出血(65.5%).结论 高龄、危险诱因数量及肝功能严重程度是乙型肝炎后肝硬化合并HE发生和发展的相关危险因素,积极去除上述诱因是防治乙型肝炎后肝硬化合并HE的关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性脑病 危险因素 因素分析 统计学
原文传递
人工肝联合内科治疗重型肝炎36例短期预后效果观察 被引量:1
18
作者 林志鹏 苏智军 +1 位作者 刘江福 郭如意 《社区医学杂志》 2017年第6期24-26,共3页
目的探讨人工肝联合内科治疗重型肝炎例短期预后效果。方法选取2012年l2月—2015年l2月就诊的72例重型肝炎患者,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各36例,研究组接受人工肝联合内科综合治疗,对照组给予单纯内科综合治疗,观察两组入院时和治疗3个... 目的探讨人工肝联合内科治疗重型肝炎例短期预后效果。方法选取2012年l2月—2015年l2月就诊的72例重型肝炎患者,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各36例,研究组接受人工肝联合内科综合治疗,对照组给予单纯内科综合治疗,观察两组入院时和治疗3个月后凝血酶原时间的国际标准化比率(international normalized ratio,INR)、总胆红素(totalbilirubin,TBIL)和血清肌酐(creatinine,Cr),计算终末期肝病模型(modelforend-stageliverdisease,MELD)分值,数据采用SPSS17.0进行统计学分析,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果研究组治疗前后TBIL和INR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2.014、4.576,P<0.05),且治疗后INR优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3.235,P<0.05);治疗后研究组和对照组20≤MELD<30和30≤MELD<40的评分均低于治疗前(均P<0.05),且研究组优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2.278、2.860,均P<0.05)。结论人工肝联合内科治疗重型肝炎例短期预后效果良好,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重型肝炎 人工肝 终末期肝病模型 短期预后
原文传递
全基因组分析乙型肝炎病毒缺失变异及其与干扰素疗效的关系
19
作者 苏智军 李志军 +2 位作者 林成祖 郭如意 林旭 《中华传染病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7期433-435,共3页
干扰素是治疗慢性乙型肝炎(CHB)的主要药物之一,但其有效率仅为20%~40%.研究显示,HBV一些特定位点的变异具有抵抗干扰素的作用,这些位点的变异虽然可以抵抗干扰素的作用,但不足以说明干扰素抵抗的机制.目前大多数研究是以HBV的部分... 干扰素是治疗慢性乙型肝炎(CHB)的主要药物之一,但其有效率仅为20%~40%.研究显示,HBV一些特定位点的变异具有抵抗干扰素的作用,这些位点的变异虽然可以抵抗干扰素的作用,但不足以说明干扰素抵抗的机制.目前大多数研究是以HBV的部分片段或特定位点作为研究对象,并不能反映患者体内病毒的真实状态,具有一定的局限性.为进一步了解HBV的生物学特性对干扰素疗效的影响,本研究采用全基因克隆的方法从CHB患者血清中扩增HBV全基因组DNA,分离检测HBV基因组缺失突变体,分析HBV变异与干扰素疗效之间的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基因组DNA 乙型肝炎病毒 抗干扰素 缺失变异 疗效 HBV变异 组分 慢性乙型肝炎
原文传递
慢性HIV感染者流式细胞仪检测外周血CD160的表达及其意义
20
作者 郑怡娟 余雪平 +5 位作者 张华堂 董明亮 郑明慧 李菊兰 苏智军 苏密龙 《中国医疗器械信息》 2021年第8期22-23,172,共3页
目的:探讨慢性HIV感染者外周血T和B淋巴细胞上CD160的表达特征及与疾病严重程度的相关性。方法:采用流式细胞仪检测81例慢性HIV感染者[33例长期无进展者(LTN)、25例典型进展者(TP)和23例艾滋病者(AIDS)]及35例健康对照者(NC)的T和B淋巴... 目的:探讨慢性HIV感染者外周血T和B淋巴细胞上CD160的表达特征及与疾病严重程度的相关性。方法:采用流式细胞仪检测81例慢性HIV感染者[33例长期无进展者(LTN)、25例典型进展者(TP)和23例艾滋病者(AIDS)]及35例健康对照者(NC)的T和B淋巴细胞上CD160的表达比例及平均荧光强度,分析其与疾病进展的相关性。结果:LTN和TP患者及NC组外周血CD3^(+)T、CD4^(+)T、CD8^(+)T及B淋巴细胞上CD160的表达比率和平均荧光强度均明显低于AIDS患者,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HIV感染者B细胞(r=-0.403,P=0.002)、CD3+T细胞(r=-0.572,P<0.001)、CD4^(+)T细胞(r=-0.564,P<0.001)及CD8^(+)T细胞(r=-0.600,P<0.001)上CD160分子表达量均与HIV RNA载量呈显著负相关。结论:AIDS患者中B和T细胞上CD160分子表达量明显增加,与HIV RNA水平呈负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HIV AIDS T细胞 B细胞 CD160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