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7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流产衣原体非典型重症肺炎的诊断及临床特点 被引量:1
1
作者 曾海文 陈巧莉 +2 位作者 丁志荣 陈伟文 林天来 《中国感染控制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358-363,共6页
目的 探讨流产衣原体非典型重症肺炎的诊断及临床特点。方法 收集2021年1月—2022年11月某院收治并诊断为流产衣原体非典型重症肺炎4例患者的临床资料,全面分析该疾病的临床特征、诊治要点及注意事项。结果 4例患者均为男性,年龄63~73岁... 目的 探讨流产衣原体非典型重症肺炎的诊断及临床特点。方法 收集2021年1月—2022年11月某院收治并诊断为流产衣原体非典型重症肺炎4例患者的临床资料,全面分析该疾病的临床特征、诊治要点及注意事项。结果 4例患者均为男性,年龄63~73岁,急性起病,均表现为高热、咳嗽、咳痰;3例患者有家禽接触史,1例有流产山羊接触史。4例患者从有临床症状到出现急性呼吸衰竭的间隔时长为1~6 d,且入院时氧合指数(PaO_(2)/FiO_(2))均<200 mmHg,随病情发展呈进行性下降,需积极呼吸机支持。2例患者白细胞计数升高,4例中性粒细胞百分比升高,3例血小板计数轻度降低;4例患者中2例患者天冬氨酸转氨酶升高,2例患者丙氨酸转氨酶升高,3例患者肌酸激酶升高,4例患者血清肌酐均升高,2例轻度低钠血症;4例C反应蛋白、降钙素原、白介素-6明显升高。4例患者胸部CT表现以单个或多个肺叶累及为主,渗出实变,后期累及多个肺叶。支气管肺泡灌洗液宏基因组二代测序均检测出流产衣原体DNA序列。结合4例患者的临床表现、接触史、胸部CT、宏基因组二代测序等结果,诊断为流产衣原体非典型重症肺炎,通过及时调整以多西环素为基础的抗感染治疗方案后,患者病情好转出院。结论 流产衣原体也可能导致人类肺炎发生,感染后可导致严重临床后果,当患者有动物接触史时,需警惕此类疾病;宏基因组二代测序可以检出流产衣原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流产衣原体 肺炎 人畜共患病 宏基因组二代测序 非典型肺炎
下载PDF
气压治疗仪联合红外线照射预防重症患者下肢深静脉血栓 被引量:1
2
作者 赖玲治 陈婷婷 +1 位作者 白亚铃 李焕根 《中国医学物理学杂志》 CSCD 2024年第11期1415-1420,共6页
目的:研究气压治疗仪联合红外线照射预防重症患者下肢深静脉血栓(DVT)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2021年1月~2023年1月福建医科大学附属泉州第一医院重症监护室患者150例,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75例。对照组采用常规康复措施结合长筒靴型... 目的:研究气压治疗仪联合红外线照射预防重症患者下肢深静脉血栓(DVT)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2021年1月~2023年1月福建医科大学附属泉州第一医院重症监护室患者150例,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75例。对照组采用常规康复措施结合长筒靴型间断气压治疗仪行间歇充气加压疗法,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联合生物信息反馈红外线治疗仪疗法。记录两组患者的DVT发生率、肿痛减轻平均时间、肿痛消失平均时间、总住院时间、下肢血流动力学指标、凝血与D-二聚体指标、肿痛复发率、康复满意度及疗效情况。结果:在出院3个月后,观察组出院后肿痛复发率(2/75)低于对照组(8/75)(2.67%vs 10.66%,P<0.05)。干预14 d后,两组下肢深静脉血流速度、血液峰速度较干预前上升(P<0.05);观察组的下肢深静脉血流速度、血液峰速度均大于对照组(P<0.05)。干预14 d后,两组凝血指标凝血酶原时间(PT)、凝血酶时间(TT)、下肢纤维蛋白原(FIB)和D-二聚体水平较干预前降低(P<0.05);观察组的凝血指标PT、TT均短于对照组(P<0.05),FIB和D-二聚体水平均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的肿痛减轻平均时间、肿痛消失平均时间、总住院时间均短于对照组(P<0.05),DVT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干预14 d的总有效率(73/75)高于对照组的总有效率(66/75)(97.33%vs 88.00%,P<0.05)。出院时,观察组的满意度高于对照组的满意度(96.00%vs 85.34%,P<0.05)。结论:长筒靴型间断气压治疗仪行间歇充气加压疗法联合生物信息反馈红外线治疗仪疗法可以缩短重症患者的肿痛减轻平均时间、肿痛消失平均时间、总住院时间,增强下肢血流动力学,改善凝血与D-二聚体水平,提高康复满意度与临床疗效,值得临床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深静脉血栓 早期神经肌肉电刺激 自制康复床上座椅疗法 机械通气
下载PDF
高依赖康复病房内重症康复综合管理方案对气切术后患者康复效果及预后的影响
3
作者 黄艳冰 林天来 +1 位作者 丁志荣 陈伟文 《中国医药指南》 2024年第26期19-22,共4页
目的探讨高依赖康复病房内气管切开术后患者给予重症康复综合管理方案对其康复效果、预后的影响。方法选取2022年4月至2023年10月高依赖康复病房内收治的重症且行气管切开术的患者80例,按照入院号随机分为观察组(重症康复综合管理方案)... 目的探讨高依赖康复病房内气管切开术后患者给予重症康复综合管理方案对其康复效果、预后的影响。方法选取2022年4月至2023年10月高依赖康复病房内收治的重症且行气管切开术的患者80例,按照入院号随机分为观察组(重症康复综合管理方案)和对照组(常规管理)各40例,对比两组干预效果。结果观察组刺激性咳嗽、痰液黏稠、呼吸道黏膜出血评分,并发症发生率,住院时间和置管时间,焦虑自评量表(SAS)和抑郁自评量表(SDS)评分数据均低于对照组(均P<0.05);观察组格拉斯哥昏迷量表(GCS)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重症康复综合管理方案可加快气管切开术后患者康复,改善预后,价值较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依赖康复病房 气管切开 重症康复综合管理方案 并发症
下载PDF
流产衣原体肺炎致呼吸衰竭与感染性休克1例报告并文献分析
4
作者 曾海文 陈伟文 +1 位作者 林天来 丁志荣 《福建医药杂志》 2025年第1期46-49,共4页
目的探讨流产衣原体肺炎的临床特点及诊治要点。方法报告1例流产衣原体肺炎致呼吸衰竭与感染性休克。以“流产衣原体”和“肺炎”,加或不加“感染性休克”为检索词检索万方数据库、中国知网及维普数据库,检索时限为1980年1月1日至2023年... 目的探讨流产衣原体肺炎的临床特点及诊治要点。方法报告1例流产衣原体肺炎致呼吸衰竭与感染性休克。以“流产衣原体”和“肺炎”,加或不加“感染性休克”为检索词检索万方数据库、中国知网及维普数据库,检索时限为1980年1月1日至2023年6月1日;以“Chlamydia abortus”和“pneumonia”,加或不加“septic shock”为检索词检索PubMed数据库,检索时限为1970年1月1日至2023年6月1日。结果报告的1例患者为男性,73岁,以头痛、头晕、发热为主要表现;胸部CT提示双侧肺炎,炎症指标增高,出现休克、呼吸衰竭等器官功能障碍,支气管肺泡灌洗液宏基因组二代测序检测出流产衣原体。文献共检索到6篇流产衣原体肺炎个案报道,包括本病例总共7例,其中男性4名、女性3名,3名女性均为孕妇,所有患者均有发热,其中5例有动物或流产动物接触史,6例患者进展致呼吸衰竭,4例患者合并感染性休克,7例患者经及时诊断与治疗均治愈出院,但有2例孕妇死胎。结论流产衣原体是一种人畜共患病原体,人群普遍易感,感染后可能导致病情危重。宏基因组二代测序可作为流产衣原体诊断的重要依据,能帮助临床早期诊断与治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流产衣原体肺炎 呼吸衰竭 感染性休克 宏基因组二代测序
下载PDF
纤维支气管镜与肺泡灌洗术对老年重症肺部感染患者治疗前后PaO_2、PaCO_2、SpO_2及pH指标变化的影响 被引量:27
5
作者 李焕根 陈伟文 黄幼佩 《中国老年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7年第23期5871-5873,共3页
目的探讨老年重症肺部感染患者经纤维支气管镜与肺泡灌洗术治疗对其血氧分压(PaO_2)、血二氧化碳分压(PaCO_2)、血氧饱和度(SpO_2)及pH指标的影响。方法从肺部感染患者中选取114例老年重症患者,并根据其入院顺序随机分为两组,每组57例... 目的探讨老年重症肺部感染患者经纤维支气管镜与肺泡灌洗术治疗对其血氧分压(PaO_2)、血二氧化碳分压(PaCO_2)、血氧饱和度(SpO_2)及pH指标的影响。方法从肺部感染患者中选取114例老年重症患者,并根据其入院顺序随机分为两组,每组57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治疗,观察组采用纤维支气管镜与肺泡灌洗术治疗,比较两组治疗效果、临床症状的改善时间、治疗前后的动脉血气指标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肺部啰音的改善时间和住院时间均明显短于对照组(均P<0.05)。组间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PaO_2、PaCO_2、SpO_2和治疗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且观察组显著优于对照组(均P<0.05);治疗前后和组间pH值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纤维支气管镜与肺泡灌洗术治疗老年重症肺部感染患者可以显著改善PaO_2、PaCO_2、SpO_2及pH等动脉血气指标,提高治疗效果,迅速缓解临床症状,预防不良反应的发生,疗效显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重症肺部感染 纤维支气管镜 肺泡灌洗术 血氧分压 血二氧化碳分压 血氧饱和度
下载PDF
泉州地区非小细胞肺癌人群中表皮生长因子受体基因突变分析 被引量:2
6
作者 陈伟文 郑锦阳 +3 位作者 沈冰寒 徐萌 郭伟峰 王志刚 《中国老年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20期5055-5056,共2页
目的探讨泉州地区非小细胞肺癌(NSCLC)患者表皮生长因子受体(EGFR)基因突变的情况。方法收集130例泉州地区NSCLC组织或胸腔积液,用ADx-ARMS技术检测NSCLC患者石蜡组织标本EGFR DNA突变19、20及21的突变,同时分析其突变与临床特征的关系... 目的探讨泉州地区非小细胞肺癌(NSCLC)患者表皮生长因子受体(EGFR)基因突变的情况。方法收集130例泉州地区NSCLC组织或胸腔积液,用ADx-ARMS技术检测NSCLC患者石蜡组织标本EGFR DNA突变19、20及21的突变,同时分析其突变与临床特征的关系。结果130例NSCLC中共检出37例EGFR基因突变,EGFR突变阳性率为28.46%(37/130),女性EGFR基因突变率(26/54)48.15%,显著高于男性(12/78)15.4%(P<0.05);EGFR突变外显子19和21突变占总突变的100.0%;腺癌突变发生率为89.19%(33/37)。结果泉州地区NSCLC患者EGFR基因突变以外显子19和21突变为主。结论临床上对未进行EGFR检测的晚期NSCLC腺癌女性患者,可考虑先予EGFR酪氨酸激酶抑制剂进行诊断性治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小细胞肺癌 表皮生长因子受体 基因突变
下载PDF
动态监测血清降钙素原水平在ICU老年重症肺炎患者的临床意义 被引量:8
7
作者 丁志荣 林天来 《中国实用医药》 2014年第2期29-30,共2页
目的:探讨动态监测血清降钙素原( PCT)在ICU老年重症肺炎患者的临床意义。方法将本院2009年3月~2013年3月70例ICU老年重症肺炎患者根据病情预后分为死亡组22例和存活组48例,使用固相夹心法酶联免疫吸附实验( ELISA)比较两组第1... 目的:探讨动态监测血清降钙素原( PCT)在ICU老年重症肺炎患者的临床意义。方法将本院2009年3月~2013年3月70例ICU老年重症肺炎患者根据病情预后分为死亡组22例和存活组48例,使用固相夹心法酶联免疫吸附实验( ELISA)比较两组第1天、第3天、第5天、第7天的PCT浓度。结果①两组第1天、第3天PCT浓度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死亡组第5、7天血清PCT水平明显高于存活组,PCT水平在死亡组呈上升趋势而在存活组呈下降趋势;②死亡组第5、7天急性生理学与慢性健康状况评分Ⅱ( APACHEⅡ评分)明显高于存活组( P<0.01);③血清PCT和APACHEⅡ评分呈正相关(r=0.843,P=0.019<0.05)。结论动态监测降钙素原对老年重症肺炎患者预后评估,具有较高的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老年性重症肺炎 降钙素原 预后
下载PDF
氢吗啡酮持续静脉泵入致多汗病例分析并文献复习
8
作者 陈巧莉 曾海文 +1 位作者 丁志荣 苏婉婷 《临床合理用药》 2025年第5期154-156,共3页
分析氢吗啡酮持续静脉泵入致多汗1例患者的病例资料,并以“氢吗啡酮”和“多汗症或出汗、流汗”“hydromorphone”“sweating or hidrosis”为检索词,检索万方数据知识服务平台、中国知网、维普网数据库、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PubMe... 分析氢吗啡酮持续静脉泵入致多汗1例患者的病例资料,并以“氢吗啡酮”和“多汗症或出汗、流汗”“hydromorphone”“sweating or hidrosis”为检索词,检索万方数据知识服务平台、中国知网、维普网数据库、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PubMed数据库,进行文献复习,提高临床对氢吗啡酮致多汗不良反应的了解。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氢吗啡酮 多汗 不良反应
原文传递
ICU重症肺炎用药后鲍曼不动杆菌定植检出率及对病死率的影响
9
作者 曾海文 《临床合理用药杂志》 2022年第5期168-170,173,共4页
目的分析ICU重症肺炎患者用药后对鲍曼不动杆菌定植检出率及病死率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2019年1月-2020年7月福建医科大学附属泉州第一医院ICU收治的重症肺炎患者100例临床资料,均接受碳青霉烯药物治疗,根据是否鲍曼不动杆菌定植分为... 目的分析ICU重症肺炎患者用药后对鲍曼不动杆菌定植检出率及病死率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2019年1月-2020年7月福建医科大学附属泉州第一医院ICU收治的重症肺炎患者100例临床资料,均接受碳青霉烯药物治疗,根据是否鲍曼不动杆菌定植分为定植组37例、未定植组63例;分析2组临床资料,并对定植组患者采集其呼吸道分泌物,分析鲍曼不动杆菌定植检出率、病死率。根据预后情况划定组别,即存活亚组19例、死亡亚组18例,采用多因素回归方程分析鲍曼不动杆菌定植患者死亡影响因素。结果 100例ICU重症肺炎患者给予碳青霉烯药物治疗后,鲍曼不动杆菌定植检出患者有37例,检出率为37.00%;定植组与未定植组患者性别、年龄、合并症类型、急性生理与慢性健康评分(APACHEⅡ)评分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 0.05),定植组的机械通气时间> 7 d、意识障碍发生率均高于未定植组(P <0.01),定植组的白蛋白水平低于未定植组(P <0.01);死亡亚组的用药后耐药性率、未对症治疗率、APACHEⅡ均高于存活亚组(P <0.05或P <0.01)。采用多因素回归方程分析鲍曼不动杆菌定植患者影响因素包括机械通气时间> 7 d、意识障碍(P <0.05);致死因素包括:用药后耐药性、未对症治疗、APACHEⅡ评分高(P <0.05)。结论 (1)碳青霉烯药物治疗ICU重症肺炎患者,且伴有机械通气时间> 7 d、意识障碍,则可提高鲍曼不动杆菌定植检出率;(2)存在用药后耐药性、未对症治疗、APACHEⅡ评分高等,则会导致预后不良,提高其病死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ICU重症肺炎 鲍曼不动杆菌定植 检出率 病死率
原文传递
泉州市Omicron变异株BA.2感染普通型患者临床特征及影响核酸转阴时间的因素 被引量:4
10
作者 张洪玲 李才辉 +2 位作者 魏思灿 黄玲 林天来 《中国感染控制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1期1096-1104,共9页
目的观察泉州市奥密克戎(Omicron)变异株BA.2感染普通型新型冠状病毒肺炎(COVID-19)患者的临床特征,分析影响核酸转阴时间的因素。方法收集2022年3月13日—4月5日福建医科大学附属泉州第一医院收治的67例Omicron变异株BA.2感染普通型COV... 目的观察泉州市奥密克戎(Omicron)变异株BA.2感染普通型新型冠状病毒肺炎(COVID-19)患者的临床特征,分析影响核酸转阴时间的因素。方法收集2022年3月13日—4月5日福建医科大学附属泉州第一医院收治的67例Omicron变异株BA.2感染普通型COVID-19患者的临床资料,回顾性分析其临床特征及新型冠状病毒(SARS-CoV-2)核酸转阴时间的影响因素。结果入组患者男女比例为1∶1.03,年龄为9~97(41.45±17.51)岁,35.82%患有基础疾病,83.58%接种了新冠疫苗。初诊时最常见临床症状为咳嗽(62.69%),其次为发热(32.84%)。白细胞计数降低、中性粒细胞百分比升高和淋巴细胞计数降低的比率分别为11.94%、7.46%、29.85%,天冬氨酸氨基转移酶、丙氨酸氨基转移酶、乳酸脱氢酶、肌酸激酶、肌酸激酶同工酶升高的比率分别为8.95%、10.45%、25.37%、14.93%、14.93%,C反应蛋白(CRP)、白细胞介素-6、血沉、降钙素原升高的比率分别为35.82%、71.64%、56.72%、4.48%,D-二聚体、肌酐、铁蛋白升高的比率分别为8.95%、28.36%、13.43%,46.27%的患者IgG抗体阳性。肺部CT以双下肺外周多发、散在病灶为主,斑片状高密度影及磨玻璃影多见,1.49%的患者出现少量双侧胸腔积液。10.45%的患者出现并发症,SARS-CoV-2核酸转阴时间平均(18.12±5.37)d,住院时间平均(19.45±5.41)d,所有患者均未进展为重型/危重型,全部治愈出院。有呼吸系统疾病、CRP升高为SARS-CoV-2核酸转阴时间延长的独立危险因素(均P<0.05)。结论泉州市Omicron变异株BA.2感染普通型COVID-19患者初诊临床症状较轻,咳嗽为最常见症状,部分合并基础疾病,绝大部分完成新冠疫苗接种,经积极治疗后预后良好。SARS-CoV-2核酸转阴时间较长,与呼吸系统疾病、CRP升高明显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 奥密克戎 变异株 临床特征 核酸转阴时间
下载PDF
精细化护理在老年重症糖尿病足伤口患者中的应用 被引量:17
11
作者 陈祥燕 陈祥莺 黄小红 《中国卫生标准管理》 2020年第4期138-140,共3页
目的探究精细化护理在老年重症糖尿病足伤口患者中的护理效果。方法选择2018年2月—2019年2月于本院接受治疗的82例老年重症糖尿病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实验组与对照组(各41例患者),对照组患者接受常规糖尿病足护理,实验组患者接受... 目的探究精细化护理在老年重症糖尿病足伤口患者中的护理效果。方法选择2018年2月—2019年2月于本院接受治疗的82例老年重症糖尿病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实验组与对照组(各41例患者),对照组患者接受常规糖尿病足护理,实验组患者接受精细化护理,对比两组患者护理效果、伤口愈合时间、护理结束Wagner分级法评分、护理结束伤口细菌转阴率,并对7 d及14 d时伤口愈合计分进行对比。结果对比显示实验组患者护理有效率高于对照组,愈合时间及Wagner分级法评分低于对照组,伤口转阴率高于对照组,同时护理7 d及14 d时实验组患者伤口愈合计分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精细化护理能够显著改善老年糖尿病足患者伤口愈合情况,提高其伤口细菌转阴率,效果较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精细化护理 老年 重症糖尿病足 伤口愈合 创面愈合 细菌转阴率
下载PDF
纤维支气管镜吸痰联合肺泡灌洗在重症肺炎中的应用效果 被引量:4
12
作者 李荣府 林天来 +1 位作者 丁志荣 曾海文 《创伤与急诊电子杂志》 2021年第3期142-145,共4页
目的研究纤维支气管镜吸痰联合肺泡灌洗治疗重症肺炎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福建医科大学附属泉州第一医院重症医学科在2019年10月至2021年1月收治的40例重症肺炎患者作为主要研究对象,根据随机数字表法的原则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每... 目的研究纤维支气管镜吸痰联合肺泡灌洗治疗重症肺炎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福建医科大学附属泉州第一医院重症医学科在2019年10月至2021年1月收治的40例重症肺炎患者作为主要研究对象,根据随机数字表法的原则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每组20例。对照组实施常规治疗,试验组采用纤维支气管镜吸痰联合肺泡灌洗治疗,比较两种治疗方法的临床疗效。结果试验组的临床总有效率(95%)高于对照组(70%),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329,P=0.037);治疗后两组患者的血气指标较治疗前均有改善,治疗后试验组患者的氧分压[(85.94±4.61)mmHg]和血氧饱和度[(92.05±4.46)%]均大于对照组的氧分压[(52.84±4.77)mmHg,t=29.095,P<0.05]和血氧饱和度[(84.74±4.98)%,t=6.376,P<0.05],二氧化碳分压[(39.63±3.54)mmHg]明显低于对照组[(45.17±3.79)mmHg],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6.228,P<0.05)。与对照组相比,试验组患者的临床表现如气道分泌物清除时间[(4.67±0.16)d比(6.85±0.33)d]和发热改善时间[(5.46±0.31)d比(8.95±0.77)d]均相对较短,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6.583,P<0.05;t=18.803,P<0.05);试验组的机械通气时间[(5.85±0.48)d]和住院时间[(13.05±2.28)d]均明显短于对照组[(9.63±0.79)d;(19.96±2.11)d],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18.287,P<0.05;t=9.947,P<0.05)。结论对重症肺炎患者,临床上采用纤维支气管镜吸痰联合肺泡灌洗治疗可在短时间内改善患者的临床表现,缩短患者的机械通气时间与住院时间,改善血气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纤维支气管镜吸痰 肺泡灌洗 重症肺炎 临床疗效
下载PDF
血清IL-6和IL-8检测在诊治重症肺炎方面的应用价值分析 被引量:2
13
作者 黄建辉 《当代医药论丛》 2017年第15期176-177,共2页
目的 :探讨血清IL-6和IL-8检测在诊治重症肺炎方面的应用价值。方法 :将2015年~2016年福建医科大学附属泉州第一医院重症医学科收治的113例重症肺炎患者及同期在该院参加健康体检的60例健康人作为研究对象。将113例重症肺炎患者纳入观察... 目的 :探讨血清IL-6和IL-8检测在诊治重症肺炎方面的应用价值。方法 :将2015年~2016年福建医科大学附属泉州第一医院重症医学科收治的113例重症肺炎患者及同期在该院参加健康体检的60例健康人作为研究对象。将113例重症肺炎患者纳入观察组,将60例健康人纳入对照组。对观察组患者进行常规治疗。在对观察组患者进行治疗前、进行有效的治疗后及对对照组研究对象进行体检时分别采集其静脉血进行血清IL-6和IL-8水平的检测,然后对比分析其检测的结果。结果 :与对照组研究对象相比,观察组患者在接受治疗前其血清中IL-6和IL-8的水平均较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进行治疗前相比,观察组患者在进行有效的治疗后其血清中IL-6和IL-8的水平均较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进行血清IL-6和IL-8检测在诊断重症肺炎及评估此病患者疗效方面均具有较高的临床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重症肺炎 白细胞介素-6 白细胞介素-8
下载PDF
血栓弹力图对危重症患者临床合理用血的指导作用分析 被引量:2
14
作者 谢仁伟 沈小琪 +2 位作者 吴玲玲 李丽群 侯志婷 《中国当代医药》 CAS 2023年第16期54-57,共4页
目的探讨血栓弹力图对危重症患者临床合理用血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21年6月至2022年6月福建医科大学附属泉州第一医院收治的80例危重症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方法将其分为对照组(40例)与观察组(40例),对照组患者采用常... 目的探讨血栓弹力图对危重症患者临床合理用血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21年6月至2022年6月福建医科大学附属泉州第一医院收治的80例危重症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方法将其分为对照组(40例)与观察组(40例),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凝血检测配合指导输血方法,观察组患者采用血栓弹力图检测配合指导输血方法。比较两组患者的输血成分、输血量指标及治疗后的凝血功能,比较两组患者的血制品用量,记录观察组输血前后,R值、K值,α角度及MA值。结果两组患者治疗中新鲜冰冻血浆、冷沉淀、血小板输血例数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治疗过程中新鲜冰冻血浆、冷沉淀、血小板输血量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后的凝血酶原时间(PT)、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凝血酶时间(TT)长于对照组,纤维蛋白原(FIB)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血浆、红细胞悬液平均使用量低于对照组,血小板、冷沉淀平均使用量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输血后R值、K值均低于输血前,α角度大于输血前,MA值高于输血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血栓弹力图能够对危重症患者的合理用血提供参考,并且对输血效果进行检验,为临床中血液的合理应用提供保障,辅助危重症患者的科学、有效治疗,效果显著,可参考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栓弹力图 危重症患者 临床合理用血 输血量 输血成分
下载PDF
影响神经危重症患者拔除气管插管成功率的相关因素分析 被引量:4
15
作者 苏志伟 《医学理论与实践》 2020年第19期3186-3187,共2页
目的:分析影响神经危重症患者拔除气管插管成功率的相关因素。方法:选取2017年8月—2019年7月神经科重症监护病房收治的120例神经危重症患者,根据是否拔管成功分为拔管成功组105例、拔管失败组15例,分析影响拔除气管插管成功率的相关因... 目的:分析影响神经危重症患者拔除气管插管成功率的相关因素。方法:选取2017年8月—2019年7月神经科重症监护病房收治的120例神经危重症患者,根据是否拔管成功分为拔管成功组105例、拔管失败组15例,分析影响拔除气管插管成功率的相关因素。结果:拔管成功组的脏器功能不全、营养不良、咳嗽反射差的比例均低于拔管失败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多因素分析显示上述指标为影响神经危重症患者拔除气管插管成功率的高危因素。结论:脏器功能不全、营养不良、咳嗽反射差会导致神经危重症患者拔除气管插管失败,提示临床应重视患者的全身状况、呼吸咳嗽情况以及营养状况,以促进气管插管拔除成功率的提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神经危重症 气管插管 拔管 因素
下载PDF
重症患者替考拉宁血药谷浓度监测与回顾性分析
16
作者 张洪玲 黄玲 +2 位作者 廖艳军 黄秀婷 林天来 《福建医科大学学报》 2020年第6期425-428,453,共5页
目的分析重症患者替考拉宁血药谷浓度(Cmin)分布情况、达标率、临床疗效、安全性以及影响因素,为重症患者合理使用替考拉宁提供更多的理论依据。方法回顾性分析67例重症患者的临床资料。给予替考拉宁负荷剂量(6~12 mg/kg,q12h,3次)及维... 目的分析重症患者替考拉宁血药谷浓度(Cmin)分布情况、达标率、临床疗效、安全性以及影响因素,为重症患者合理使用替考拉宁提供更多的理论依据。方法回顾性分析67例重症患者的临床资料。给予替考拉宁负荷剂量(6~12 mg/kg,q12h,3次)及维持剂量(6~12 mg/kg,qd),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检测第6剂用药前的Cmin。结果替考拉宁Cmin(μg/mL)为(14.74±11.13)(3.3~87.1),其中<10占31.34%,10≤Cmin<20占55.23%,20≤Cmin<60占11.94%,≥60占1.49%。有效治疗浓度达标组35例(52.24%),未达标组32例(47.76%)。临床有效率为59.70%,且随Cmin的升高呈上升趋势,但各组间的治愈率及显效率差别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28 d生存曲线分析结果显示,达标组与未达标组患者的死亡率分别为8.57%(3/35)和21.88%(7/32),两组差别无统计学意义(χ^2=2.330,P=0.127)。替考拉宁不良反应发生率为13.43%,随着Cmin升高,肝损伤的发生率呈上升趋势,但各组间差别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仅1例发生血小板减少。多重线性回归分析显示,负荷剂量、维持剂量、年龄、性别、体质量指数、APACHEⅡ评分、C反应蛋白、降钙素原、总胆红素、天冬氨酸转氨酶、丙氨酸转氨酶、血清白蛋白、血肌酐、肌酐清除率对替考拉宁Cmin的影响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替考拉宁在重症患者中Cmin达标率低,疗效及预后与血药浓度正相关,影响Cmin的因素众多且无法成为独立因素。在临床应用过程中,应密切监测Cmin并及时调整用药剂量,从而提高临床用药的安全性及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替考拉宁 血药谷浓度 重症患者 影响因素
下载PDF
早期康复治疗对重症监护病房非神经损伤患者的效果分析 被引量:1
17
作者 黄艳冰 《吉林医学》 CAS 2020年第12期3034-3036,共3页
目的:研究早期康复治疗对重症监护病房非神经损伤患者的效果。方法:选择重症监护病房收治的72例非神经损伤患者展开研究,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对照组36例采用常规治疗,观察组36例联合早期康复治疗。将两组的并发症发生情况、MRC-sc... 目的:研究早期康复治疗对重症监护病房非神经损伤患者的效果。方法:选择重症监护病房收治的72例非神经损伤患者展开研究,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对照组36例采用常规治疗,观察组36例联合早期康复治疗。将两组的并发症发生情况、MRC-score评分、改良Barthel指数、重症监护病房获得性衰弱发生率进行比对。结果:观察组非神经损伤患者的并发症发生率、重症监护病房获得性衰弱发生率均明显低于对照组,治疗后的MRC-score评分和改良Barthel指数均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早期康复治疗应用在重症监护病房非神经损伤患者中能够促进患者肌力以及日常生活活动能力的改善,从而能够降低并发症发生率,提高康复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重症监护病房 非神经损伤 早期康复治疗
下载PDF
创伤弧菌坏死性筋膜炎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1
18
作者 陈幼丽 魏思灿 +3 位作者 李才辉 黄玲 林小云 林天来 《临床皮肤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8期507-510,共4页
创伤弧菌感染引起的坏死性筋膜炎,常在数天内引起败血症和多器官功能衰竭。由于缺乏特异性临床表现及辅助检查,难以早期诊断,常导致错过最佳清创时机,死亡率高。该文对创伤弧菌坏死性筋膜炎的流行病学、感染途径、危险因素、临床表现、... 创伤弧菌感染引起的坏死性筋膜炎,常在数天内引起败血症和多器官功能衰竭。由于缺乏特异性临床表现及辅助检查,难以早期诊断,常导致错过最佳清创时机,死亡率高。该文对创伤弧菌坏死性筋膜炎的流行病学、感染途径、危险因素、临床表现、辅助检查及治疗方法、预防方法进行总结,表明早期疑诊此病并立即行清创术是治疗的最关键措施,以期为创伤弧菌坏死性筋膜炎的防治工作提供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弧菌 创伤 筋膜炎 坏死性 清创术
原文传递
HFNC与NIPPV对AECOPD合并Ⅱ型呼吸衰竭患者的临床疗效观察 被引量:1
19
作者 应琴丽 周世彬 +3 位作者 李焕根 魏思灿 黄鸣恋 陈伟文 《北京医学》 CAS 2024年第3期204-209,共6页
目的探讨经鼻高流量氧疗(high-flow nasal cannula,HFNC)与无创正压通气(non-invasive positive pressure ventilation,NIPPV)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acute exacerbation of chronic obstructive pulmonary disease,AECOPD)合并... 目的探讨经鼻高流量氧疗(high-flow nasal cannula,HFNC)与无创正压通气(non-invasive positive pressure ventilation,NIPPV)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acute exacerbation of chronic obstructive pulmonary disease,AECOPD)合并Ⅱ型呼吸衰竭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21年1月至2023年1月福建医科大学附属泉州第一医院重症医学科AECOPD患者146例,根据治疗方法不同分为NIPPV组(n=47)、HFNC组(n=49)和常规治疗组(n=50)。NIPPV组采用NIPPV治疗,HFNC组采用HFNC治疗,常规治疗组采用常规氧疗和抗感染治疗。比较3组循环指标、血气指标、呼吸支持时间、气道护理次数及舒适(general comfort questionnaire,GCQ)评分。结果146例患者中男76例、女70例,年龄56~77岁,平均(66.2±5.3)岁。与治疗前相比,治疗2 h和治疗24 h时,3组呼吸频率(respiratory rate,RR)和HR较低;治疗6 h和治疗24 h时,HFNC组RR、HR均低于NIPPV组和常规治疗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治疗前相比,治疗7 d后3组PaO_(2)均升高、PaCO_(2)均降低;治疗7 d后,与NIPPV组和常规组相比,HFNC组PaO_(2)较高、PaCO_(2)较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3组呼吸支持时间和气道护理次数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中NIPPV组呼吸支持时间较短,HFNC组气道护理次数较少。结论HFNC可以改善AECOPD合并Ⅱ型呼衰患者的部分循环指标和血气指标,患者舒适度更好,但呼吸支持时间较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 呼吸衰竭 经鼻高流量氧疗 无创正压通气
原文传递
槲皮素通过PINK1/parkin通路激活线粒体自噬减轻大鼠脑缺血再灌注损伤 被引量:39
20
作者 魏思灿 林天来 +2 位作者 黄玲 苏志伟 魏梅娟 《中国病理生理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2期2251-2257,共7页
目的:分析槲皮素对脑缺血再灌注(I/R)损伤大鼠PTEN诱导激酶1(PINK1)/帕金蛋白(parkin)线粒体自噬通路的调控作用,探究其减轻大鼠脑缺血损伤的作用机制。方法:将60只SD雄性大鼠随机分为假手术组(sham组)、模型组(I/R组)、槲皮素组、三甲... 目的:分析槲皮素对脑缺血再灌注(I/R)损伤大鼠PTEN诱导激酶1(PINK1)/帕金蛋白(parkin)线粒体自噬通路的调控作用,探究其减轻大鼠脑缺血损伤的作用机制。方法:将60只SD雄性大鼠随机分为假手术组(sham组)、模型组(I/R组)、槲皮素组、三甲基腺嘌呤(3-MA)组和槲皮素+3-MA组。各组均在造模前3 d开始给药,每天1次,末次给药30 min后,除sham组外,其余各组均采用四血管阻断法建立大鼠全脑I/R模型。各组大鼠均在造模结束后当天,用神经功能缺损评分(NDS)评价神经功能;采用2,3,5-氯化三苯基四氮唑(TTC)染色法检测脑梗死体积;透射电镜观察海马组织线粒体形态变化;ELISA检测海马组织白细胞介素6(IL-6)和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含量;用黄嘌呤氧化酶法、硫代巴比妥酸缩合法检测检测海马组织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和丙二醛(MDA)含量;Western blot检测脑组织PINK1、parkin及LC3-Ⅱ蛋白的相对表达水平。结果:与sham组相比,I/R组和槲皮素+3-MA组大鼠海马组织可见线粒体肿胀、内部嵴破坏或消失等病理损伤,脑梗死体积、海马组织IL-6、TNF-α和MDA含量及PINK1、parkin和LC3-Ⅱ蛋白表达水平升高(P<0.05),NDS评分及SOD活性降低(P<0.05)。与I/R组和槲皮素+3-MA组相比,槲皮素组海马组织病理损伤程度减轻,脑梗死体积、海马组织IL-6、TNF-α和MDA含量均降低(P<0.05),NDS评分、SOD含量及PINK1、parkin和LC3-II蛋白表达水平均升高(P<0.05);3-MA组大鼠组上述指标与槲皮素组趋势相反。I/R组与槲皮素+3-MA组相比,上述指标的差异无统计学显著性(P>0.05)。结论:槲皮素可通过调控PINK1/parkin通路蛋白表达,激活线粒体自噬,减轻脑缺血灌注再损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槲皮素 脑缺血再灌注 线粒体自噬 PTEN诱导激酶1 帕金蛋白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