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9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2015—2017年福建医科大学附属漳州市医院麻醉药品应用分析 被引量:1
1
作者 黄小红 石炎川 +2 位作者 王璟 林小燕 林衍生 《中国医院用药评价与分析》 2018年第4期540-542,546,共4页
目的:了解福建医科大学附属漳州市医院(以下简称"我院")麻醉药品的使用现状和趋势,评价药物利用情况。方法:采用回顾性分析方法,对2015—2017年我院麻醉药品的销售金额、用药频度(defined daily dose system,DDDs)和限定日费... 目的:了解福建医科大学附属漳州市医院(以下简称"我院")麻醉药品的使用现状和趋势,评价药物利用情况。方法:采用回顾性分析方法,对2015—2017年我院麻醉药品的销售金额、用药频度(defined daily dose system,DDDs)和限定日费用(defined daily cost,DDC)等进行统计分析。结果:3年来,我院麻醉药品的销售金额和DDDs均有不同程度的增长,其销售金额由2015年的3 218 024.07元增至2017年的5 491 868.97元,其DDDs由2015年的59 336.66增至2017年的80 383.34;2015—2016年枸橼酸舒芬太尼注射液的销售金额排序均居第1位,且其DDDs逐年递增,2016—2017年其DDDs排序均居第1位;2015—2016年注射用盐酸瑞芬太尼的销售金额排序均居第2位,2017年升至第1位;盐酸哌替啶注射液的使用量下降较多,可能与其镇痛效果不强及神经毒性的副作用有关。结论:我院麻醉药品的应用基本合理,但仍存在不足之处,应继续进一步加强管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麻醉药品 用药频度 限定日费用
下载PDF
神经内科临床护理带教体会
2
作者 郭兆峰 《中国中医药咨讯》 2010年第16期41-41,共1页
临床实习是护理教学的最后阶段,是护生将所学的理论知识与实践相结合并巩固加深的重要环节,是理论教学向临床实践的过渡,是护生转变为一名合格护士的必经之路。临床带教影响着护生对护理知识的掌握与运用,决定护生在临床实习结束后... 临床实习是护理教学的最后阶段,是护生将所学的理论知识与实践相结合并巩固加深的重要环节,是理论教学向临床实践的过渡,是护生转变为一名合格护士的必经之路。临床带教影响着护生对护理知识的掌握与运用,决定护生在临床实习结束后能否顺利走上护理岗位,适应护理需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神经内科 临床护理带教 体会
下载PDF
Netrin-1通过ERK信号通路对原代皮层神经元OGD/R后氧化应激及突起生长的影响
3
作者 陈佳静 赵梓钧 +2 位作者 詹恒 郑志坚 陈鸿宾 《福建医科大学学报》 2024年第5期289-297,共9页
目的探讨氧糖剥夺/复糖复氧(OGD/R)后,Netrin-1改善原代皮层神经元氧化应激和促进突起生长的作用机制。方法大鼠原代皮层神经元随机分为对照组(Control组)、OGD/R模型组(OGD/R组)、OGD/R+过表达Ntn1组(OGD/R+LV-Ntn1组)、OGD/R+Ntn1干扰... 目的探讨氧糖剥夺/复糖复氧(OGD/R)后,Netrin-1改善原代皮层神经元氧化应激和促进突起生长的作用机制。方法大鼠原代皮层神经元随机分为对照组(Control组)、OGD/R模型组(OGD/R组)、OGD/R+过表达Ntn1组(OGD/R+LV-Ntn1组)、OGD/R+Ntn1干扰组(OGD/R+LV-sh_Ntn1组)、OGD/R+过表达Ntn1+ERK1/2抑制剂组(OGD/R+LV-Ntn1+U0126组)。建立OGD/R模型后,采用CCK-8法检测细胞活力,采用乳酸脱氢酶(LDH)检测细胞毒性,采用丙二醛(MDA)、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Px)和还原谷胱甘肽/氧化谷胱甘肽二硫化物(GSH/GSSG)检测细胞氧化应激水平,采用免疫荧光染色检测细胞突起状态,采用qPCR检测PSD 95和GAP 43的mRNA表达水平,采用Western-blot检测ERK、PSD95和GAP43蛋白的表达水平。结果与Control组比较,OGD/R可上调ERK通路的表达水平(P<0.01),抑制原代皮层神经元的细胞活力(P<0.001),增加LDH释放(P<0.001),显著增加MDA含量(P<0.001),减低SOD活性、GPx活性和GSH/GSSG(P<0.001),显著降低最长突起长度和一级突起数量(P<0.001),降低PSD 95、GAP 43的mRNA和蛋白水平的表达(P<0.001);与OGD/R组比较,过表达Netrin-1显著上调ERK通路的表达水平(P<0.001),增强原代皮层神经元的细胞活力(P<0.001),减少LDH释放(P<0.001),显著降低MDA含量(P<0.001),加强SOD活性、GPx活性和GSH/GSSG(P<0.001),增加最长突起长度和一级突起数量(P<0.001),上调PSD 95和GAP 43 mRNA和蛋白水平的表达(P<0.001);与Netrin-1过表达组比较,U0126可以逆转Netrin-1对大鼠原代皮层神经元上述指标的影响(P<0.05)。结论Netrin-1可通过ERK信号通路改善大鼠原代皮层神经元OGD/R后氧化应激、促进突起生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NETRIN-1 氧糖剥夺/复糖复氧 ERK信号通路 氧化应激 突起生长
下载PDF
神经系统症状首发的原发性干燥综合征七例 被引量:3
4
作者 张梅芳 陈跃鸿 陈文伙 《中国现代神经疾病杂志》 CAS 2010年第6期676-678,共3页
原发性干燥综合征(PSS)为累及外分泌腺的慢性炎性自身免疫性疾病,起病隐匿,进展缓慢,可累及多个系统,但神经系统损害相对少见。原发性干燥综合征并发神经系统损害具有多样性、反复性,临床容易误诊和漏诊,特别是以神经系统症状... 原发性干燥综合征(PSS)为累及外分泌腺的慢性炎性自身免疫性疾病,起病隐匿,进展缓慢,可累及多个系统,但神经系统损害相对少见。原发性干燥综合征并发神经系统损害具有多样性、反复性,临床容易误诊和漏诊,特别是以神经系统症状首发时需详细询问病史和进行细致的体格检查,进而采取相应的辅助检查以尽早明确诊断,这对改善患者预后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干燥综合征 神经系统
下载PDF
丙戊酸钠血药浓度影响因素及不良反应分析 被引量:2
5
作者 张文滨 林燕 +1 位作者 蔡优生 戴成家 《临床合理用药杂志》 2024年第10期33-36,共4页
目的 分析癫痫患者丙戊酸钠血药浓度的影响因素及血药浓度与不良反应的相关性,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参考。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9年1月—2022年2月神经内科与神经外科使用丙戊酸钠的住院癫痫患者98例临床资料,收集患者相关信息与生化指标。... 目的 分析癫痫患者丙戊酸钠血药浓度的影响因素及血药浓度与不良反应的相关性,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参考。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9年1月—2022年2月神经内科与神经外科使用丙戊酸钠的住院癫痫患者98例临床资料,收集患者相关信息与生化指标。应用SPSS 26.0软件,以多元线性回归分析法评价丙戊酸钠血药浓度与相关因素的关联性;以独立样本t检验分析肝功能、肾功能及碳青霉烯类抗生素对丙戊酸钠血药浓度的影响,并评价丙戊酸钠血药浓度对生化指标的影响。结果 癫痫患者血小板计数与丙戊酸钠血药浓度呈线性负相关(P<0.001);联用碳青霉烯类抗生素组丙戊酸钠血药浓度低于未联用碳青霉烯类抗生素组(t=-4.982,P<0.001);肝功能指标异常患者丙戊酸钠血药浓度低于肝功能指标正常患者(t=2.474,P=0.015);血药浓度≥100μg/ml患者血小板计数低于血药浓度<100μg/ml的患者(t=2.747,P=0.007)。结论 推荐使用丙戊酸钠患者常规监测血小板计数;癫痫患者丙戊酸钠血药浓度与肝功能异常有关,需关注该类患者肝功能指标及丙戊酸钠血药浓度的变化;碳青霉烯类抗生素能降低丙戊酸钠血药浓度,应避免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癫痫 丙戊酸钠 血药浓度 血小板计数 肝功能 碳青霉烯类抗生素
原文传递
缺血性脑血管病的影像学新进展 被引量:24
6
作者 易婷玉 张梅芳 蔡若蔚 《中风与神经疾病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6期564-567,共4页
脑血管病具有高发病率、高复发率及高致残率等特点,是我国的常见病及多发病,其中大部分为缺血性脑卒中。关于缺血性脑卒中的发病机制有众多说法,不少专家认为颅颈部动脉狭窄和闭塞可使血流动力学发生变化、斑块脱落而出现梗死或脑缺血... 脑血管病具有高发病率、高复发率及高致残率等特点,是我国的常见病及多发病,其中大部分为缺血性脑卒中。关于缺血性脑卒中的发病机制有众多说法,不少专家认为颅颈部动脉狭窄和闭塞可使血流动力学发生变化、斑块脱落而出现梗死或脑缺血的表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缺血性脑血管病 影像学 缺血性脑卒中 血流动力学 高发病率 高复发率 发病机制 动脉狭窄
下载PDF
癫痫持续状态后并发选择性皮层坏死MR表现1例报告 被引量:4
7
作者 吴燕敏 陈跃鸿 +2 位作者 张梅芳 杨妙雄 陈文伙 《中国神经精神疾病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4期233-233,238,248,252,共4页
癫痫持续状态(status epilepticus)是指癫痫发作之间意识尚未完全恢复又频繁再发,或癫痫发作持续30min以上。它可以选择性引起神经元的坏死,在人类尸检及动物实验上已经得到证实_l_“。但对于人类癫痫持续状态引起的选择性皮层坏死... 癫痫持续状态(status epilepticus)是指癫痫发作之间意识尚未完全恢复又频繁再发,或癫痫发作持续30min以上。它可以选择性引起神经元的坏死,在人类尸检及动物实验上已经得到证实_l_“。但对于人类癫痫持续状态引起的选择性皮层坏死核磁共振(magnetic resonance,MR)表现文献上报告尚不多,我们报告1例典型癫痫持续状态后并发选择性皮层坏死MRI表现,以期提高临床医生的认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癫痫持续状态 坏死 MR表现 皮层 并发 癫痫发作 MRI表现 动物实验
下载PDF
自发性颈、椎动脉夹层的诊疗进展 被引量:5
8
作者 易婷玉 陈跃鸿 +1 位作者 陈文伙 杨妙雄 《中风与神经疾病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5期478-480,共3页
自发性动脉夹层(artery dissection,AD)是指动脉壁层内的退行病变引起内膜撕裂,在血压的作用下导致血液成分通过破损的血管内膜进入血管壁,使血管壁分层,造成血管狭窄、闭塞或形成假性动脉瘤。当血肿聚积在内膜及中层之间时可造成管... 自发性动脉夹层(artery dissection,AD)是指动脉壁层内的退行病变引起内膜撕裂,在血压的作用下导致血液成分通过破损的血管内膜进入血管壁,使血管壁分层,造成血管狭窄、闭塞或形成假性动脉瘤。当血肿聚积在内膜及中层之间时可造成管腔狭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动脉夹层 自发性 诊疗 内膜撕裂 假性动脉瘤 血管内膜 血液成分 血管狭窄
下载PDF
血浆同型半胱氨酸与脑梗死及颈动脉粥样硬化相关性的研究 被引量:27
9
作者 石炎川 陈跃鸿 +5 位作者 原敏 黄庆文 吴瑞明 杨妙雄 郭婷辉 陈文伙 《脑与神经疾病杂志》 2011年第2期141-143,共3页
目的探讨同型半胱氨酸水平与脑梗死、颈动脉粥样硬化的关系。方法将508例分为脑梗死组368例和对照组140例,测定血浆同型半胱氨酸水平与糖尿病、高血压、年龄、性别、血脂等各指标间的关系;同时做颈动脉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比较脑梗死组... 目的探讨同型半胱氨酸水平与脑梗死、颈动脉粥样硬化的关系。方法将508例分为脑梗死组368例和对照组140例,测定血浆同型半胱氨酸水平与糖尿病、高血压、年龄、性别、血脂等各指标间的关系;同时做颈动脉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比较脑梗死组与对照组、颈动脉硬化组与颈动脉正常组同型半胱氨酸水平变化。结果脑梗死组与对照组血浆同型半胱氨酸水平升高分别为309例和23例,各占84.2%和16.4%,同型半胱氨酸水平分别为(25.33±5.66)umol/L和(12.52±3.16)umol/L,两组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01)。脑梗死组中伴颈动脉粥样硬化的患者血浆同型半胱氨酸水平明显高于颈动脉正常者(P<0.001)。结论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是脑梗死独立的危险因素,与颈动脉粥样硬化及斑块形成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同型半胱氨酸 脑梗死 颈动脉粥样硬化
下载PDF
麻痹性痴呆12例临床分析 被引量:2
10
作者 易婷玉 陈跃鸿 +1 位作者 张梅芳 陈文伙 《中风与神经疾病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3期257-258,共2页
麻痹性痴呆(general paresis of insane,GPI)是由梅毒螺旋体侵犯大脑引起的慢性脑膜脑炎,主要为脑实质受到损害,是神经梅毒最严重的一种类型。本文总结分析了2006年以来在我院确诊的12例临床资料完整的麻痹性痴呆病例,分析其临床... 麻痹性痴呆(general paresis of insane,GPI)是由梅毒螺旋体侵犯大脑引起的慢性脑膜脑炎,主要为脑实质受到损害,是神经梅毒最严重的一种类型。本文总结分析了2006年以来在我院确诊的12例临床资料完整的麻痹性痴呆病例,分析其临床表现,总结其在临床、脑脊液及头部MRI特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麻痹性痴呆 临床分析 梅毒螺旋体 MRI特点 脑膜脑炎 神经梅毒 临床资料 临床表现
下载PDF
双侧延髓内侧梗死误诊1例 被引量:5
11
作者 易婷玉 陈跃鸿 +3 位作者 吴宗忠 陈文伙 陈柏龄 郭婷辉 《中国卒中杂志》 2011年第11期891-894,共4页
1病例介绍患者,女,66岁,以“进行性四肢麻木、无力5d”于2010年7月11日收住入院。入院前5d无明显诱因于安静休息时突然出现四肢远端麻木,呈针刺样,伴有四肢无力,手指活动不灵活,
关键词 脑梗死 延髓 误诊 格林-巴利综合征
下载PDF
戊四氮点燃模型大鼠海马苔藓纤维出芽与Cdk5/p35表达的动态变化 被引量:2
12
作者 田发发 郭婷辉 +5 位作者 陈金梅 马云峰 曾畅 李凤容 王新华 傅晶晶 《中南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2期1101-1107,共7页
目的:动态观察细胞周期素依赖性激酶5(cyclin-dependent kinase 5,Cdk5)和调节亚基p35在戊四氮(pentylenetetrazole,PTZ)致痫大鼠海马各区的表达变化,及其与苔藓纤维出芽(mossy fiber sprouting,MFS)的关系,以探讨其在癫痫发病机制中的... 目的:动态观察细胞周期素依赖性激酶5(cyclin-dependent kinase 5,Cdk5)和调节亚基p35在戊四氮(pentylenetetrazole,PTZ)致痫大鼠海马各区的表达变化,及其与苔藓纤维出芽(mossy fiber sprouting,MFS)的关系,以探讨其在癫痫发病机制中的作用。方法:SD雄性成年大鼠120只,随机分为PTZ组和对照组;PTZ组分为PTZ第1次注射后3 d、1周、2周、4周、6周共5个亚组,每亚组12只,对照组随机分为5个亚组,与PTZ组各时间点对应。以上各亚组再分2个小组,每小组6只大鼠,分别进行(1)免疫组织化学和原位杂交,检测各时间点Cdk5与p35蛋白和mRNA在海马CA1和CA3区、齿状回颗粒细胞层和门区的表达;(2)Timm染色并评分。结果:PTZ组大鼠上述各区Cdk5和p35 mRNA在第3天时表达即有明显上调(P<0.01),第4周仍维持在较高水平,第6周时基本恢复到对照组水平;各区Cdk5和p35蛋白表达从第3天起即上调(P<0.01),第2周时最强,其后下调,至第6周接近或达到对照组水平。PTZ组CA3区在点燃前MFS评分1~4分,点燃后MFS评分4~5分。MFS的变化趋势与Cdk5和p35的表达一致。结论:海马Cdk5/p35的表达变化可能参与苔藓纤维出芽,从而促进癫痫的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戊四氮 点燃模型 细胞周期素依赖性激酶 苔藓纤维出芽
下载PDF
延髓内侧梗死8例临床分析 被引量:1
13
作者 吴燕敏 张梅芳 +2 位作者 杨妙雄 陈文伙 易婷玉 《中风与神经疾病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8期742-743,共2页
延髓内侧梗死(medial medullary infarction,MMI)是指因椎动脉或脊髓前动脉的分支闭塞引起的延髓内侧部梗死的缺血性脑血管病。最早由Spiller于1908年报道,临床非常罕见,国外有报道MMI占延髓梗死病例的25%,占整个椎基底动脉系统梗死1... 延髓内侧梗死(medial medullary infarction,MMI)是指因椎动脉或脊髓前动脉的分支闭塞引起的延髓内侧部梗死的缺血性脑血管病。最早由Spiller于1908年报道,临床非常罕见,国外有报道MMI占延髓梗死病例的25%,占整个椎基底动脉系统梗死1%以下[1],而双侧延髓内侧梗死更为罕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延髓内侧梗死 临床分析 缺血性脑血管病 脊髓前动脉 分支闭塞 椎动脉 MMI 椎基底
下载PDF
动脉溶栓联合血管内支架置入术治疗急性脑梗死的临床研究 被引量:5
14
作者 李东升 杨新星 +1 位作者 焦力群 陈跃鸿 《中国实用医药》 2015年第9期10-12,共3页
目的评价动脉溶栓联合血管内支架置入术治疗因动脉狭窄导致其急性闭塞的急性脑梗死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选择40例合并动脉狭窄的急性脑梗死患者,前循环系统病变13例(其中颈内动脉病变9例,大脑中动脉病变3例,大脑前动脉病变1例),后... 目的评价动脉溶栓联合血管内支架置入术治疗因动脉狭窄导致其急性闭塞的急性脑梗死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选择40例合并动脉狭窄的急性脑梗死患者,前循环系统病变13例(其中颈内动脉病变9例,大脑中动脉病变3例,大脑前动脉病变1例),后循环系统病变27例,均采用尿激酶选择动脉溶栓,然后对明显的残余血管狭窄,采用血管内支架成形术治疗。结果术后血管再通率为100%,支架定位准确,血管残余狭窄<20%,临床症状完全恢复或明显好转率为67.5%;溶栓后脑出血6例(15.0%),而且术前的神经功能缺损评分(NIHSS)评分越高,治疗有效率越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随着治疗开始时间的延长,治疗有效率降低(P<0.05)。结论对动脉狭窄导致其急性闭塞的急性脑梗死患者进行选择动脉溶栓联合血管内支架置入术是安全有效的,而且该治疗方法的有效率与术前的NIHSS评分及治疗时间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动脉溶栓 血管内支架置入术 脑梗死
下载PDF
椎动脉开口狭窄的相关危险因素分析 被引量:2
15
作者 陈柏龄 陈文伙 陈跃鸿 《实用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2年第9期1488-1490,共3页
目的:探讨椎动脉开口狭窄的相关危险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2008年1月至2010年12月漳州市医院神经内科收治的143例椎动脉开口狭窄患者(狭窄组)的危险因素,与2008年1月至2010年12月收治的所有除外椎动脉开口狭窄的缺血性脑血管病患者共102... 目的:探讨椎动脉开口狭窄的相关危险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2008年1月至2010年12月漳州市医院神经内科收治的143例椎动脉开口狭窄患者(狭窄组)的危险因素,与2008年1月至2010年12月收治的所有除外椎动脉开口狭窄的缺血性脑血管病患者共102例(对照组)的危险因素进行比较,并进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两组间缺血性脑血管病的常见危险因素如性别、年龄、饮酒史、糖尿病、高脂血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吸烟、高血压病史、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这3个因素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将吸烟史、高血压病史、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代入Logistic回归方程行多因素分析显示,高血压病史与椎动脉狭窄开口相关性最高(P=0.003,OR=2.605),吸烟(P=0.009,OR=2.071)和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P=0.031,OR=1.952)次之。结论:高血压病史、吸烟史、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是椎动脉开口狭窄的重要相关危险因素,应加强高血压病的管理和治疗,加强戒烟宣传工作,加强脑卒中二级预防工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椎底动脉供血不足 椎动脉开口狭窄 LOGISTIC回归分析 危险因素
下载PDF
以截瘫为首发症状的腹主动脉栓塞一例 被引量:1
16
作者 石炎川 吴宗忠 +1 位作者 易婷玉 陈跃鸿 《中国现代神经疾病杂志》 CAS 2009年第3期312-314,共3页
患者男性,59岁。因突发双侧下肢无力、麻木8h,于2008年10月9日入我院治疗。患者于入院前8h,劳动中突发腰部剧烈酸痛并向腹部放射,呈束带感,大汗淋漓,双侧下肢麻木、疼痛、无力,不能站立行走,小便困难、尿潴留,大便未解。至当... 患者男性,59岁。因突发双侧下肢无力、麻木8h,于2008年10月9日入我院治疗。患者于入院前8h,劳动中突发腰部剧烈酸痛并向腹部放射,呈束带感,大汗淋漓,双侧下肢麻木、疼痛、无力,不能站立行走,小便困难、尿潴留,大便未解。至当地医院就诊,腰椎X线检查未见异常,建议转诊,遂急诊转入我院。患者既往有游走性大关节酸痛10余年,劳力性气短,不能耐受重体力活动,反复活动后出现气短、胸闷、心悸、双侧下肢浮肿等症状,诊断为“风湿性心脏病”,不规则服药(具体不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截瘫 血栓栓塞 主动脉 病例报告
下载PDF
延髓病变继发Ondine’s curse综合征临床分析 被引量:1
17
作者 郑建玲 陈跃鸿 +5 位作者 陈雪娇 巫超鑫 刘林勇 林凤丽 吴燕华 邱陆阵 《中风与神经疾病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9期785-789,共5页
目的探讨延髓病变继发Ondine’s curse综合征的临床特点、治疗及预后,以提高对本病的认识。方法收集5 y来我院临床证实的延髓病变250例,其中双侧延髓病变8例作为研究组,8例中6例继发Ondine’s curse综合征,单侧延髓病变242例作为对照组,... 目的探讨延髓病变继发Ondine’s curse综合征的临床特点、治疗及预后,以提高对本病的认识。方法收集5 y来我院临床证实的延髓病变250例,其中双侧延髓病变8例作为研究组,8例中6例继发Ondine’s curse综合征,单侧延髓病变242例作为对照组,无1例继发Ondine’s curse综合征,对两组临床特点,影像学资料及诊治预后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研究组与对照组在继发Ondine’s curse综合征的发生率及预后方面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研究组6例继发Ondine’s curse综合征中2例治愈,其中1例通过抢救,症状恢复,影像学病灶可逆;另1例通过逐渐延长停机间歇时间,最终脱机,恢复正常呼吸;其它4例中2例自动出院,2例死亡。结论双侧延髓病变比单侧延髓病变更易继发Ondine s curse综合征,一旦出现则病情重预后差,应提高警惕,及时诊治;单侧延髓病变继发Ondine s curse综合征相对较少,预后相对较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Ondine’s curse综合征 延髓病变 中枢性呼吸衰竭
下载PDF
联合化疗合并鞘内注药治疗结核性脑膜炎的疗效分析 被引量:2
18
作者 陈跃鸿 石炎川 +1 位作者 张梅芳 陈柏龄 《中国医师进修杂志(内科版)》 2009年第1期62-63,共2页
近年来结核性脑膜炎(简称结脑)发病有增加趋势,已成为中枢神经系统感染性疾病的常见病。由于结脑病程长,治疗困难,致残率、病死率高,临床上如何采用合理治疗方法提高疗效,将直接关系到患者的预后,我们就联合化疗合并鞘内注药治... 近年来结核性脑膜炎(简称结脑)发病有增加趋势,已成为中枢神经系统感染性疾病的常见病。由于结脑病程长,治疗困难,致残率、病死率高,临床上如何采用合理治疗方法提高疗效,将直接关系到患者的预后,我们就联合化疗合并鞘内注药治疗结脑的疗效进行初步探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鞘内注药治疗 结核性脑膜炎 疗效分析 联合化疗 中枢神经系统感染性疾病 治疗方法 结脑 常见病
下载PDF
奥拉西坦治疗脑梗死恢复期患者轻度认知功能障碍的疗效观察 被引量:8
19
作者 李东升 陈跃鸿 《中国卫生标准管理》 2016年第4期110-112,共3页
目的研究分析奥拉西坦治疗脑梗死恢复期患者轻度认知功能障碍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我院60例脑梗死恢复期患者,随机分成研究组和对照组,每组均30例患者。对照组患者应用常规方法进行治疗,研究组患者接受常规治疗的同时应用奥拉西坦进行治... 目的研究分析奥拉西坦治疗脑梗死恢复期患者轻度认知功能障碍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我院60例脑梗死恢复期患者,随机分成研究组和对照组,每组均30例患者。对照组患者应用常规方法进行治疗,研究组患者接受常规治疗的同时应用奥拉西坦进行治疗,观察两组患者的相关临床指标变化。结果研究组临床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精神状态量表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对脑梗死恢复期患者应用奥拉西坦进行治疗,能够有效改善患者的认知功能障碍,达到预期的临床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奥拉西坦 脑梗死 恢复期 认知功能
下载PDF
自发性多灶性脑出血52例临床分析 被引量:4
20
作者 郑建玲 陈跃鸿 王升东 《福建医药杂志》 CAS 2012年第5期4-6,共3页
目的探讨自发性多灶性脑出血(SMCH)的病因、临床特点及治疗。方法对52例SMCH患者的CT影像、发病特点、临床资料进行总结和分析。结果 SMCH占同期脑出血病人的2.74%;主要病因为高血压病(44.2%),血液系统疾病(15.4%),其他病因包括可疑淀... 目的探讨自发性多灶性脑出血(SMCH)的病因、临床特点及治疗。方法对52例SMCH患者的CT影像、发病特点、临床资料进行总结和分析。结果 SMCH占同期脑出血病人的2.74%;主要病因为高血压病(44.2%),血液系统疾病(15.4%),其他病因包括可疑淀粉样脑血管病、脑血管畸形、使用抗凝溶栓药物、颅内静脉窦血栓形成、脑肿瘤、动脉瘤、烟雾病及病因不明等;出血好发部位主要为脑叶(66.67%),其次为基底节(21.67%);死亡率达30.77%。结论 SMCH虽发病率低,但病死率高,尽早查明病因,选择合适的治疗有助于改善预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自发性多灶性脑出血 高血压 淀粉样脑血管病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