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8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高等医学院校医学生人文关怀能力问卷调查及探讨 被引量:9
1
作者 陈琇 庄小鹏 +1 位作者 周晓惠 李捷翔 《中国继续医学教育》 2021年第34期57-62,共6页
目的通过关怀能力量表对福建省某高等医学院校两个年级的医学生进行人文关怀能力现状评估。方法从不同性别、年级、专业及独生状态探讨比较其影响因素,结果不同性别的医学生在认知维度及CAI总分上得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勇... 目的通过关怀能力量表对福建省某高等医学院校两个年级的医学生进行人文关怀能力现状评估。方法从不同性别、年级、专业及独生状态探讨比较其影响因素,结果不同性别的医学生在认知维度及CAI总分上得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勇气、耐心维度上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临床及非临床医学生在耐心维度上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各专业在认知、勇气维度及CAI总分上得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三年级学生在勇气维度上得分高于二年级学生,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在认知、耐心维度及CAI总分上得分两者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独生子女与非独生子女医学生的CAI总分及各个维度的得分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与国外常模标准比较,该校学生的人文关怀能力总体低于国外水平。并就目前人文关怀能力水平进行分析探讨原因,提出深化课程改革建设,优化人文相关课程的教育模式;将人文关怀理念渗透到各学科教学中;创设校园人文氛围,渲染学生的人文关怀情怀等改进建议,从而提高医学生的人文关怀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文关怀 关怀能力量表(CAI) 人文关怀影响因素 人文影响因素 医学院校学生 高等医学院校 人文课程改革
下载PDF
儿童抗N-甲基D-天门冬氨酸受体脑炎临床特点并文献回顾 被引量:5
2
作者 方琼 陈琅 +4 位作者 陈巧彬 钟日荣 陈慧 陈捷 杨芳 《临床儿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1期937-941,共5页
目的探讨儿童抗N-甲基-D-天冬氨酸受体(NMDAR)脑炎的临床特点。方法回顾性分析6例抗NMDAR脑炎患儿的临床资料,并复习相关文献。结果 6例抗NMDAR脑炎患儿年龄2~10岁,男5例、女1例。3例患儿有前驱症状;6例患儿均有精神行为异常、惊厥,... 目的探讨儿童抗N-甲基-D-天冬氨酸受体(NMDAR)脑炎的临床特点。方法回顾性分析6例抗NMDAR脑炎患儿的临床资料,并复习相关文献。结果 6例抗NMDAR脑炎患儿年龄2~10岁,男5例、女1例。3例患儿有前驱症状;6例患儿均有精神行为异常、惊厥,有共济失调2例,有锥体外系症状2例,口面部运动障碍2例,自主神经功能异常3例。6例患儿脑脊液常规、生化均无异常;5例血清/脑脊液寡克隆蛋白均为阳性,1例血清阴性、脑脊液阳性;6例患儿血清/脑脊液中抗NMDAR均为阳性;颅脑磁共振非特异性异常4例;6例患儿脑电图均显示弥漫性慢波,间有痫样放电,1例监测到非惊厥性癫痫持续状态;6例患儿均未检测到肿瘤。1例诊断后失访,5例以甲强龙联合丙种球蛋白治疗,4例行抗癫痫治疗。5例随访1年,3例无明显后遗症,2例有后遗症。结论儿童抗NMDAR脑炎有精神行为改变、抽搐发作、运动障碍、自主神经功能紊乱等临床表现;血清/脑脊液抗NMDAR抗体检测有助诊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抗N-甲基-D-天冬氨酸受体 脑炎 儿童
下载PDF
以癫痫持续状态起病的线粒体脑肌病伴乳酸血症和卒中样发作患儿临床特点 被引量:4
3
作者 方琼 陈琅 +1 位作者 陈巧彬 杨芳 《临床儿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2期160-163,共4页
目的探讨线粒体脑肌病合并乳酸血症与卒中样发作(MELAS)出现癫痫持续状态患儿的临床特点及治疗。方法回顾性分析4例以癫痫持续状态起病并最终确诊为MEILAS患儿的临床、脑电图、影像学及治疗。结果 4例患儿均以癫痫持续状态起病,血清乳... 目的探讨线粒体脑肌病合并乳酸血症与卒中样发作(MELAS)出现癫痫持续状态患儿的临床特点及治疗。方法回顾性分析4例以癫痫持续状态起病并最终确诊为MEILAS患儿的临床、脑电图、影像学及治疗。结果 4例患儿均以癫痫持续状态起病,血清乳酸、血氨、心肌酶升高,血钠降低,伴代谢性酸中毒;发作期及发作间期脑电图均有相应表现;头颅影像学发现基底节钙化、脑萎缩,急性期可见皮层水肿;基因检测提示mtDNA3243位点突变。结论 MELAS的癫痫发作较难控制,应尽早诊断,选择合适的抗癫痫药物及相关对症治疗,以减轻脑损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线粒体脑肌病 乳酸血症:脑卒中样发作 癫痫持续状态 儿童
下载PDF
腰硬联合阻滞麻醉复合不同剂量舒芬太尼在分娩潜伏期镇痛中的临床应用 被引量:26
4
作者 吴桂寿 郑成辉 +3 位作者 上官明化 钟进财 郑晓春 李育蓉 《中国当代医药》 2013年第34期113-114,116,共3页
目的探讨腰硬联合阻滞麻醉复合不同剂量舒芬太尼在分娩潜伏期镇痛应用中的可行性,并测定舒芬太尼的最适剂量。方法本院拟行无痛分娩的足月初产妇80例,ASAI~Ⅱ级,随机分为4组(n=20),每组产妇进入分娩潜伏期时(规律宫缩、宫口开大... 目的探讨腰硬联合阻滞麻醉复合不同剂量舒芬太尼在分娩潜伏期镇痛应用中的可行性,并测定舒芬太尼的最适剂量。方法本院拟行无痛分娩的足月初产妇80例,ASAI~Ⅱ级,随机分为4组(n=20),每组产妇进入分娩潜伏期时(规律宫缩、宫口开大1cm),选择L2、3椎间隙穿刺成功后,A组给予舒芬太尼2μg;B组给予舒芬太尼4μg;C组给予舒芬太尼6μg;D组给予舒芬太尼8μg,每组产妇均将舒芬太尼采用灭菌注射用水稀释到2.0ml后行蛛网膜下腔阻滞麻醉,而后向头端留置硬膜外导管,留置导管长度为3cm,同时连接硬膜外镇痛(PCEA)泵,镇痛药物采用0.1%罗哌卡因复合0.4μg/ml舒芬太尼,总量为100ml,首剂量设定为6ml,维持剂量为6ml,PCEA剂量为6ml,锁定时间为30min,PCEA维持至第一产程结束。观察各组产妇镇痛起效时间、PCEA首次给药时间及用药量、运动阻滞情况,第一、二、三产程时间,出血量、新生儿Apgar评分、分娩方式。结果C、D组患者的镇痛起效时间快于A、B组(P〈0.05);C、D组患者镇痛持续时间长于A、B组(P〈0.05);B、D组PCEA给药量少于A组(P〈0.05);A组第一产程时间长于B、C组(P〈0.05);但D组皮肤瘙痒的发生率高于A、C组(P〈0.05);各组在运动阻滞情况、出血量、新生儿Apgar评分、分娩方式上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蛛网膜下腔阻滞选用4-6μg舒芬太尼,可以安全有效地应用于产科分娩潜伏期镇痛,且副作用较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腰硬联合阻滞麻醉 舒芬太尼 无痛分娩
下载PDF
阿奇霉素序贯疗法对肺炎支原体感染儿童伴慢性咳嗽的临床疗效评价 被引量:5
5
作者 郑少娟 陈巧彬 +1 位作者 林志 林新富 《抗感染药学》 2018年第10期1760-1762,1805,共4页
目的:评价阿奇霉素序贯疗法对肺炎支原体(Mycoplasma Pneumonia, MP)感染儿童伴慢性咳嗽(chronic cough,CC)的疗效,分析MP感染与儿童慢性咳嗽的相关性。方法:选取2016年3月—2018年3月间收治的诊断为慢性咳嗽患儿106例资料作为观察组,... 目的:评价阿奇霉素序贯疗法对肺炎支原体(Mycoplasma Pneumonia, MP)感染儿童伴慢性咳嗽(chronic cough,CC)的疗效,分析MP感染与儿童慢性咳嗽的相关性。方法:选取2016年3月—2018年3月间收治的诊断为慢性咳嗽患儿106例资料作为观察组,并以同期收治的急性支气管炎患儿106例资料作为对照组;统计两组患者资料中血清肺炎支原体抗体(MP-IgM)的检测结果,比较MP-IgM阳性率的差异;并将观察组MP-IgM阳性患儿随机分为A组和B组,A组患者给予口服阿奇霉素和常规治疗,B组患者给予常规治疗;比较两组患儿治疗后的总有效率及治疗期间不良反应的发生率差异,以及治疗后临床症状(体温、咳嗽、肺部啰音)复常时间差异。结果:观察组患儿56例MP-IgM呈阳性(占52.83%),对照组患儿9例呈阳性(占8.49%),两组患儿MP感染率经组间比较其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9.01,P<0.05);此外,A组患儿治疗后的治愈率为60.71%和总有效率为96.43%分别优于B组为17.86%和77.78%(χ2=10.781,χ2=5.250,P<0.05);A组患儿治疗后临床症状(体温、咳嗽、肺部啰音)复常时间均明显早于B组(P<0.05)。结论:慢性咳嗽患儿MP感染率高于急性支气管炎患儿,采用口服阿奇霉素治疗对MP感染伴慢性咳嗽患儿的疗效较为显著,且安全性高,有效改善了患儿临床症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性咳嗽 肺炎支原体 阿奇霉素 临床疗效 肺炎支原体抗体(MP-IgM)
原文传递
原钙黏蛋白19基因突变致限于女性的癫痫伴智力低下临床特点分析
6
作者 方琼 陈琅 +3 位作者 陈巧彬 林志 王珏 吴菲菲 《临床儿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5期378-380,共3页
目的分析以限于女性的癫痫伴智力低下为临床特点的原钙黏蛋白19(PCDH19)基因突变的临床及遗传学特点。方法回顾分析1例PCDH19基因突变致癫痫伴智力低下女性患儿的临床资料。结果1岁11个月女性患儿,癫痫发作并存在热敏感,发作有丛集性,... 目的分析以限于女性的癫痫伴智力低下为临床特点的原钙黏蛋白19(PCDH19)基因突变的临床及遗传学特点。方法回顾分析1例PCDH19基因突变致癫痫伴智力低下女性患儿的临床资料。结果1岁11个月女性患儿,癫痫发作并存在热敏感,发作有丛集性,形式多样,伴智力落后、孤独症样表现。基因测序发现PCDH19新发突变。发作间期脑电图见右侧额中央及中线区少量尖波。头颅磁共振无明显异常。抗癫痫药物治疗效果差。结论限于女性的癫痫伴智力低下发作有热敏感、丛集性特点,早期行癫痫基因检测有助于明确诊断,提供遗传咨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限于女性的癫痫伴智力低下 原钙黏蛋白19基因 新发突变
下载PDF
形神同调传统功法在老年衰弱中的应用
7
作者 涂雪灵 姜财 +3 位作者 夏丽彬 徐盼 刘小玲 林忠华 《光明中医》 2025年第1期192-195,共4页
老年人的衰弱状态指一种低于正常健康阈值的身体状态,衰弱老年人在“形”表现为肌肉力量不足和下降,甚至有内在器官的器质性变化,在“神”表现为脏腑功能不足、气血虚损导致的神机不足及失调。多数衰弱老年人还伴随多种慢性疾病,严重影... 老年人的衰弱状态指一种低于正常健康阈值的身体状态,衰弱老年人在“形”表现为肌肉力量不足和下降,甚至有内在器官的器质性变化,在“神”表现为脏腑功能不足、气血虚损导致的神机不足及失调。多数衰弱老年人还伴随多种慢性疾病,严重影响其生活质量。因此有必要根据老年人自身的耐受力和适应能力,确定更适合老年人的康复锻炼方案。传统功法在修习的过程中要求守神归一,动静相适,对形体进行锻炼的同时也强调对神的养护,即“形神同调”。此文从传统功法“形神同调”角度出发,分析传统功法在衰弱老年人中的临床应用进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虚损 衰弱 传统功法 形神同调 老年人 综述
下载PDF
硬膜外分娩镇痛对缩宫素用量影响的临床分析 被引量:3
8
作者 熊冰 吴斌 +1 位作者 吴桂寿 郑晓春 《福建医药杂志》 CAS 2015年第1期8-11,共4页
目的探讨硬膜外分娩镇痛对缩宫素用量的影响。方法将240例初产妇随机分为镇痛组和对照组,每组120例。镇痛组行利多卡因复合芬太尼连续硬膜外分娩镇痛,对照组常规分娩处理。监测产妇的心率、血压、呼吸、脉搏及脉搏氧饱和度,同时记录缩... 目的探讨硬膜外分娩镇痛对缩宫素用量的影响。方法将240例初产妇随机分为镇痛组和对照组,每组120例。镇痛组行利多卡因复合芬太尼连续硬膜外分娩镇痛,对照组常规分娩处理。监测产妇的心率、血压、呼吸、脉搏及脉搏氧饱和度,同时记录缩宫素使用例数、缩宫素使用量、第一产程持续时间、第二产程持续时间、不同分娩方式的例数及新生儿1、5min Apgar评分<7的例数。结果两组产妇血压、心率、呼吸频率、脉搏及脉搏氧饱和度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对照组比较,镇痛组缩宫素使用量显著增加(P<0.05),其他分娩有关项目及新生儿1、5min Apgar评分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0.5%利多卡因复合芬太尼硬膜外分娩镇痛不延长产程,只是需要增加缩宫素的用量来维持产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患者自控硬膜外镇痛 分娩镇痛 缩宫素
下载PDF
纳晶微针联合5%米诺地尔酊治疗男性雄激素脱发的临床观察 被引量:10
9
作者 李玲 陈彩凤 张丹群 《中国医疗美容》 2020年第3期60-63,共4页
目的评估纳晶微针联合5%米诺地尔酊治疗男性雄激素脱发(AGA)的治疗效果及安全性.方法于我院皮肤科门诊收集男性AGA患者90例,随机分为3组,各组均30人.纳晶微针联合外用5%米诺地尔酊(A组)、单独纳晶微针治疗组(B组)和单独外用5%米诺地尔... 目的评估纳晶微针联合5%米诺地尔酊治疗男性雄激素脱发(AGA)的治疗效果及安全性.方法于我院皮肤科门诊收集男性AGA患者90例,随机分为3组,各组均30人.纳晶微针联合外用5%米诺地尔酊(A组)、单独纳晶微针治疗组(B组)和单独外用5%米诺地尔酊治疗组(C组),三组患者均连续治疗24周后评估疗效.结果治疗24周后,医师疗效评分方面:A组明显改善率40%,B组和C组明显改善率均为6.7%,三组患者均有改善.两组间相比,A组与B组(P<0.001)、A组与C组(P<0.001),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患者疗效平均分:A组3.03分>C组1.93分>B组1.73分.两组间对比,A组与B组(P<0.001),A组与C组(P<0.001),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治疗过程中三组患者均未出现明显不良反应.结论纳晶微针联合5%米诺地尔酊治疗男性AGA比单独应用纳晶微针及单独外用米诺地尔治疗效果更佳,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雄激素脱发 纳晶微针 米诺地尔 非那雄胺
下载PDF
硫酸镁联合重组人干扰素α1b治疗喘息性支气管肺炎患儿的疗效观察
10
作者 张礼贵 郭良生 陈礼彬 《深圳中西医结合杂志》 2024年第18期106-109,共4页
目的:观察分析硫酸镁联合重组人干扰素α1b治疗喘息性支气管肺炎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20年1月至2024年1月武夷山市中医院及武夷山市立医院收治的300例喘息性支气管肺炎患儿,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150例。对照组患儿给... 目的:观察分析硫酸镁联合重组人干扰素α1b治疗喘息性支气管肺炎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20年1月至2024年1月武夷山市中医院及武夷山市立医院收治的300例喘息性支气管肺炎患儿,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150例。对照组患儿给予雾化吸入重组人干扰素α1b,观察组患儿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硫酸镁注射液,用药7 d后评估临床疗效、症状缓解时间、治疗前后实验室指标、肺通气功能及安全性。结果:观察组患儿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儿湿啰音、喘鸣音、痰鸣、咳嗽和发热症状消失时间较对照组短,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患儿外周血白细胞计数(WBC)、嗜酸性粒细胞计数、血清C反应蛋白(CRP)及嗜酸性粒细胞阳离子蛋白水平均较对照组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患儿肺炎胸片吸收评价量表(PCRAES)评分较对照组低,潮气量(TV)、达峰时间比(TPTEF/TE)、达峰容积比(VPEF/VE)较对照组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儿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临床对喘息性支气管肺炎患儿用硫酸镁与重组人干扰素α1b联合治疗能短时间内缓解症状,减轻机体炎症反应,改善肺通气功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喘息性支气管肺炎 硫酸镁 重组人干扰素Α1B 儿童
下载PDF
乌司他丁对重型颅脑损伤患者血清S-100B蛋白及NSE的影响 被引量:7
11
作者 张颖蕊 于荣国 +2 位作者 龚书榕 陈开化 张爽 《福建医科大学学报》 2012年第4期287-289,共3页
目的探讨不同剂量乌司他丁对重型颅脑损伤(sTBI)患者血清S-100B蛋白及NSE的影响。方法选取2010年8月-2011年8月收治的27例伤后1d内入院的sTBI患者为研究对象,以乌司他丁治疗剂量的不同随机分成3组:小剂量组(n=8)每日予乌司他丁10万单位... 目的探讨不同剂量乌司他丁对重型颅脑损伤(sTBI)患者血清S-100B蛋白及NSE的影响。方法选取2010年8月-2011年8月收治的27例伤后1d内入院的sTBI患者为研究对象,以乌司他丁治疗剂量的不同随机分成3组:小剂量组(n=8)每日予乌司他丁10万单位静推,大剂量组(n=7)每日予乌司他丁40万单位静推,2组用法及疗程均为每6h1次,连续5d;对照组(n=12)未予乌司他丁治疗。各组患者于伤后第1~5d抽取伤侧或重伤侧颈静脉球血,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检测血清中S-100B蛋白及NSE含量。结果在伤后第3,5d,大剂量乌司他丁组血清S-100B蛋白及NSE浓度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使用40万单位乌司他丁可以降低重型颅脑外伤患者血清S-100B蛋白及NSE水平,在伤后早期对神经有保护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颅脑损伤 糖蛋白类 S100蛋白质类 磷酸丙酮酸水合酶
下载PDF
胃食管反流性咳嗽与焦虑、抑郁状态相关性分析 被引量:9
12
作者 曾艳凌 林晗 +1 位作者 黄胡萍 林志辉 《中外医学研究》 2018年第25期9-11,共3页
目的:调查胃食管反流性咳嗽(gastroesophageal reflux cough,GERC)的精神心理状态,探讨其与GERC相关性。方法:对就诊福建省立医院疑似胃食管反流(gastroesophageal reflux disease,GERD)患者进行高分辨食管测压及24 h p H及阻抗监测,确... 目的:调查胃食管反流性咳嗽(gastroesophageal reflux cough,GERC)的精神心理状态,探讨其与GERC相关性。方法:对就诊福建省立医院疑似胃食管反流(gastroesophageal reflux disease,GERD)患者进行高分辨食管测压及24 h p H及阻抗监测,确诊的GERC组患者42例,典型GERD组患者34例,对照组34例,并根据焦虑自评量表(self-rating anxiety scale,SAS)、抑郁自评量表(self-rating depression scale,SDS)将GERC组分为无焦虑抑郁组、有焦虑抑郁组,探讨GERC组、典型GERD组、对照组焦虑抑郁状态的不同,以及焦虑抑郁状态对GERC患者食管动力的影响。结果:42.2%GERC患者有不同程度的焦虑和抑郁。GERC组轻中度焦虑抑郁比例(42.9%)高于对照组(17.6%),典型GERD组焦虑抑郁程度明显高于GERC组,且以中重度焦虑抑郁为主(50.0%),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GERC患者中,有焦虑抑郁组上食管括约肌压力(pressure of upper esophageal sphincter,UESP)低于无焦虑抑郁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GERC患者UESP与焦虑抑郁相关(r=-0.381)。结论:GERC患者存在焦虑抑郁状态,且焦虑抑郁状态与UESP呈负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胃食管反流性咳嗽 典型胃食管反流 高分辨率食管测压 焦虑 抑郁 食管动力
下载PDF
Ilizarov技术结合微创截骨治疗重度僵硬型马蹄内翻足畸形的疗效评价 被引量:10
13
作者 詹儒东 周仕国 +6 位作者 林世水 陈昱 刘国铭 林克凤 王钦奋 胡旭 李建华 《中外医疗》 2016年第30期41-42,45,共3页
目的探讨重度僵硬型马蹄内翻足畸形患者经Ilizarov技术结合微创截骨矫正的临床疗效。方法随机选取福建医科大学附属省立临床医学院骨科收治的50例重度僵硬型马蹄内翻足畸形病患,患者收治时间在2011年1月—2015年7月间,均接受Ilizarov技... 目的探讨重度僵硬型马蹄内翻足畸形患者经Ilizarov技术结合微创截骨矫正的临床疗效。方法随机选取福建医科大学附属省立临床医学院骨科收治的50例重度僵硬型马蹄内翻足畸形病患,患者收治时间在2011年1月—2015年7月间,均接受Ilizarov技术结合微创截骨治疗,分析患者治疗前后的ICFSG(国际马蹄足畸形研究会制定)评分,统计治疗结果。结果 1患者治疗前、后的ICFSG评分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从患者的治疗效果上看,在58足中,有52足(89.66%)恢复情况为优;8足(比例为13.79%)恢复情况为良;4足(6.89%)恢复情况为差;3有2足术后发生针道感染,发生率为3.45%,经处理后感染症状消失。结论重度僵硬型马蹄内翻足畸形病患通过采用Ilizarov技术结合微创截骨治疗后,患者的ICFSG评分得到显著改善,这种治疗方式有利于促进其踝关节及足部功能的改善与恢复,矫治效果良好,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创截骨 ILIZAROV技术 马蹄内翻足畸形
下载PDF
TP53缺失的初诊多发性骨髓瘤伴颅内侵犯2例 被引量:1
14
作者 曲双 廖丽昇 +2 位作者 谢颖 郑志海 陈碧云 《中南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1期1272-1275,共4页
两例初治多发性骨髓瘤伴颅内侵犯的患者起病均以中枢神经系统功能受损为临床表现,颅骨受到破坏的同时存在多发硬膜侵犯。伴TP53缺失的遗传学异常与颅内侵犯的相关性,尚无定论。患者均接受含硼替佐米、阿霉素的多药联合方案,取得良好的... 两例初治多发性骨髓瘤伴颅内侵犯的患者起病均以中枢神经系统功能受损为临床表现,颅骨受到破坏的同时存在多发硬膜侵犯。伴TP53缺失的遗传学异常与颅内侵犯的相关性,尚无定论。患者均接受含硼替佐米、阿霉素的多药联合方案,取得良好的短期疗效,与文献报道符合。TP53缺失的初治多发性骨髓瘤伴颅内侵犯预后不良。以硼替佐米为基础的强化学药物治疗方案联合自体或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有望提高临床疗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髓瘤 TP53 颅内侵犯
下载PDF
甘麦补虚汤配合运动干预更年期高血压的疗效观察 被引量:1
15
作者 郭苗苗 林忠华 +3 位作者 郑星宇 郭进华 李小梅 余圣贤 《心血管病防治知识(学术版)》 2018年第11Z期12-14,共3页
目的观察甘麦补虚汤配合运动干预更年期高血压的疗效。方法 42例更年期高血压患者予甘麦补虚汤及运动规律干预3个月,对患者治疗前和治疗后的雌二醇(E2)、促卵泡生成激素(FSH)、促黄体生成激素(LH)、心率和24小时动态血压监测中的白天平... 目的观察甘麦补虚汤配合运动干预更年期高血压的疗效。方法 42例更年期高血压患者予甘麦补虚汤及运动规律干预3个月,对患者治疗前和治疗后的雌二醇(E2)、促卵泡生成激素(FSH)、促黄体生成激素(LH)、心率和24小时动态血压监测中的白天平均收缩压(dSBP)、平均舒张压(dSDP)、夜间平均收缩压(nSBP)、平均舒张压(nSDP)及24小时平均收缩压(24hSBP)、平均舒张压(24hSDP)进行对比评价。结果治疗后雌二醇(E2)较治疗前上升(P<0.01),治疗后促卵泡生成激素(FSH)、促黄体生成激素(LH)较治疗前下降(P<0.01),治疗后白天平均收缩压(dSBP)、平均舒张压(dSDP)、24小时平均收缩压(24hSBP)较治疗前下降(P<0.01),治疗后与治疗前夜间平均收缩压(nSBP)、平均舒张压(nSDP)及平均舒张压(24hSDP)无明显变化(P>0.05)。结论甘麦补虚汤配合运动可以改善更年期高血压患者的激素水平,可以降低血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药 运动 更年期 高血压
下载PDF
解毒通瘀复肾颗粒联合西药治疗血瘀型IgA肾病随机平行对照研究
16
作者 金一顺 严晓华 +1 位作者 黄昉萌 耿振波 《实用中医内科杂志》 2016年第2期49-51,共3页
[目的]观察解毒通瘀复肾颗粒联合西药治疗血瘀型IgA肾病疗效。[方法]使用随机平行对照方法,将36例住院患者按掷骰子法简单随机分为两组;肾上腺皮质激素、转换酶抑制剂、缓解蛋白尿等。对照组18例贝那普利,10mg/次,1次/d。治疗组18例解... [目的]观察解毒通瘀复肾颗粒联合西药治疗血瘀型IgA肾病疗效。[方法]使用随机平行对照方法,将36例住院患者按掷骰子法简单随机分为两组;肾上腺皮质激素、转换酶抑制剂、缓解蛋白尿等。对照组18例贝那普利,10mg/次,1次/d。治疗组18例解毒通瘀复肾颗粒(牛膝30g,山茱萸15g,黄芪60g,路路通、赤芍、车前子各15g,大黄6g,党参30g),真空浓缩、喷雾干燥后制成颗粒,10mg/次,1次/d;西药治疗同对照组。连续治疗30d为1疗程。观测临床症状、尿RBP、尿α_1-MG、尿β_2-MG、血小板源性生长因子BB、不良反应。治疗1疗程,判定疗效。[结幂]治疗组痊愈3例,显效5例,有效9例,无效1例,总有效率94.44%。对照组痊愈1例,显效4例,有效7例,无效6例,总有效率66.67%。治疗组疗效优于对照组(P<0.05)。尿检指标两组均有改善(P<0.01),治疗组改善优于对照组(P<0.05)。血小板源性生长因子BB指标两组均有改善(P<0.01),治疗组改善优于对照组(P<0.01)。[结论]解毒通瘀复肾颗粒联合西药治疗血瘀型IgA肾病疗效满意,无严重不良反应,值得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IGA肾病 血瘀 解毒通瘀复肾颗粒 贝那普利 尿RBP 尿α_1-MG 尿β_2-MG 血小板源性生长因子BB 中西医结合治疗 随机平行对照研究
原文传递
硬膜外分娩镇痛复合缩宫素在无痛分娩中的应用 被引量:5
17
作者 熊冰 吴斌 +1 位作者 吴桂寿 郑晓春 《海峡药学》 2014年第7期102-104,共3页
目的探讨硬膜外分娩镇痛复合缩宫素在无痛分娩中应用的可行性。方法将240例单胎足月拟自然分娩初产妇随机分为两组(n=120):对照组(C组):进行常规分娩处理;镇痛组(A组):选择L1-2行硬膜外穿刺并向头端置管后,在第二产程开始时采用0.5%利... 目的探讨硬膜外分娩镇痛复合缩宫素在无痛分娩中应用的可行性。方法将240例单胎足月拟自然分娩初产妇随机分为两组(n=120):对照组(C组):进行常规分娩处理;镇痛组(A组):选择L1-2行硬膜外穿刺并向头端置管后,在第二产程开始时采用0.5%利多卡因复合30μg舒芬太尼100mL持续硬膜外泵入进行分娩镇痛。观察记录比较两组产妇入室后每隔10min血压、心率、呼吸频率、脉搏及血氧饱和度值的变化,同时记录第一产程持续时间、第二产程持续时间、缩宫素使用例数、缩宫素使用量,分娩方式:正常产道分娩、器械分娩、负压分娩、剖宫产(难产、胎儿窘迫)及新生儿1、5min Apgar评分小于7分的例数。结果与C组比较,A组产妇入室后每隔10min各时间点血压、心率、呼吸频率、脉搏及血氧饱和度均无显著性改变,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C组比较,A组产妇缩宫素使用例数及缩宫素使用量均显著增加,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A组比较,C组产妇在第一产程持续时间、第二产程持续时间、分娩方式以及新生儿1、5min Apgar评分小于7分例数均无显著性改变,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0.5%利多卡因复合30μg舒芬太尼持续硬膜外泵入,结合适量缩宫素静脉滴注,可安全有效地应用于初产妇分娩镇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硬膜外镇痛 分娩 缩宫素
下载PDF
膜性肾病免疫抑制治疗的进展 被引量:7
18
作者 阮一平 洪富源 《内科急危重症杂志》 2019年第4期277-280,共4页
长久以来,保护肾功能和减少蛋白尿一直是膜性肾病(membranous nephropathy,MN)治疗的首要目标。近年来,抗磷脂酶A2受体(M-type phospholipase A2 receptor,PLA2R)抗体在MN诊治中的地位得到确立.
关键词 膜性肾病 免疫抑制治疗 进展
下载PDF
单孔腹腔镜研究进展及其在小儿外科中的应用
19
作者 张玉茹 陈江龙 +2 位作者 林珊 何少华 徐迪 《临床外科杂志》 2023年第5期411-414,共4页
单孔腹腔镜术(laparoscopic single-port surgery,LSPS)作为微创外科手术的一项重要技术,得到了广泛的关注和应用,其可视范围受限、操作难度大。机器人单孔腹腔镜术(robotic laparoscopic single-port surgery,R-LSPS)利用先进的机器人... 单孔腹腔镜术(laparoscopic single-port surgery,LSPS)作为微创外科手术的一项重要技术,得到了广泛的关注和应用,其可视范围受限、操作难度大。机器人单孔腹腔镜术(robotic laparoscopic single-port surgery,R-LSPS)利用先进的机器人系统和高清晰度三维视觉技术,在一定程度上解决上述问题,可使手术变得更加精确、安全和有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创外科 腹腔镜 单孔 机器人 儿童
原文传递
中医药调控肿瘤相关巨噬细胞在结直肠癌中的研究进展
20
作者 郭美璇 林宇星 +3 位作者 蔡梦圆 沈阿灵 陆雯 李力 《中国实验方剂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2期279-288,共10页
结直肠癌(CRC)是常见的消化道恶性肿瘤之一,具有腹痛、便质改变、便血及体质量减轻等临床表现,发病率和死亡率呈逐年上升趋势,其发生、发展依赖于多种机制,其中肿瘤微环境(TME)和肿瘤相关巨噬细胞(TAMs)越来越受到重视。肿瘤相关巨噬细... 结直肠癌(CRC)是常见的消化道恶性肿瘤之一,具有腹痛、便质改变、便血及体质量减轻等临床表现,发病率和死亡率呈逐年上升趋势,其发生、发展依赖于多种机制,其中肿瘤微环境(TME)和肿瘤相关巨噬细胞(TAMs)越来越受到重视。肿瘤相关巨噬细胞通过促血管新生、免疫逃逸等方式,影响肿瘤的发生发展并与肿瘤预后息息相关。近年来,中医药已被广泛研究并应用于癌症领域,研究发现中医药主要通过抑制癌细胞增殖、转移和血管生成,促进癌细胞凋亡、诱导肿瘤细胞自噬等和影响免疫功能等途径发挥抗结直肠癌的作用。中医药作为有效治疗手段之一,不仅能够调节TAMs起到抑制肿瘤生长的作用,且其中的有效成分及作用靶点可能会成为免疫治疗领域的新研究方向。因此,该文阐述了肿瘤相关巨噬细胞及其在结直肠癌进展中的作用,并梳理和总结不同种类的中药单体、中药复方及中药新型制剂等抗结直肠癌的分子靶标与作用机制,为中医药在结直肠癌临床治疗提供机制参考,为探索中医药防治结直肠癌及其相关疾病提供新的思路和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结直肠癌 肿瘤相关巨噬细胞 中医药 研究进展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