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产前肾脏超声诊断在胎儿肾积水诊断中的应用
1
作者 林文通 饶丽平 林琳 《中国卫生标准管理》 2024年第13期23-26,共4页
目的探讨产前肾脏超声诊断在胎儿肾积水诊断过程中的应用及预后转归分析。方法选取2020年1月—2023年12月福建医科大学附属福州市第一医院就诊经胎儿肾脏超声筛查的单胎肾积水胎儿35例作为临床研究对象,观察正常15~40孕周胎儿肾脏超声... 目的探讨产前肾脏超声诊断在胎儿肾积水诊断过程中的应用及预后转归分析。方法选取2020年1月—2023年12月福建医科大学附属福州市第一医院就诊经胎儿肾脏超声筛查的单胎肾积水胎儿35例作为临床研究对象,观察正常15~40孕周胎儿肾脏超声检查结果,分析肾积水胎儿预后与胎儿集合系统前后径以及肾皮质厚度的关系。结果胎儿肾脏超声筛查的单胎肾积水胎儿共35例,均为单肾,均发生不同程度的肾积水情况,其中9例为病理性肾积水,26例为非病理性肾积水。在非病理性肾积水中,可见肾小盏出现了明显扩张表现,且肾实质明显变薄等表现。肾脏超声结果显示,34~37孕周及38~40孕周胎儿的集合系统前后径值以及肾皮质厚度均明显高于15~28孕周胎儿,正常胎儿约在34孕周可检测到约7 mm的集合系统前后径,此时胎儿肾皮质厚度约为5 mm。35例肾积水胎儿在出生后3个月内有22例肾积水消失,集合系统前后径>15 mm且肾皮质厚度≤5 mm的胎儿未出现肾积水消失,其余有8例肾皮质厚度≤5 mm者接受手术。结论产前超声诊断检查能有效判断胎儿肾积水状态,作为临床早期无创检测具有良好的准确率;但针对出生后仍有肾积水的患儿,应警惕病理性梗阻的可能,重视临床随访,必要时进行手术治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胎儿肾脏超声 胎儿肾积水 临床应用 早期诊断 手术 随访
下载PDF
滤泡型甲状腺癌与滤泡型甲状腺腺瘤超声图像的特征比较 被引量:1
2
作者 黄冬芳 《当代医学》 2020年第34期141-143,共3页
目的比较滤泡型甲状腺癌(FC)与滤泡型甲状腺腺瘤(FA)超声图像特征。方法回顾性分析2019年1月至2019年12月就诊于本院的80例滤泡型甲状腺肿瘤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40例FC患者资料纳入FC组,40例FA患者资料纳入FA组。两组均进行彩色多普勒... 目的比较滤泡型甲状腺癌(FC)与滤泡型甲状腺腺瘤(FA)超声图像特征。方法回顾性分析2019年1月至2019年12月就诊于本院的80例滤泡型甲状腺肿瘤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40例FC患者资料纳入FC组,40例FA患者资料纳入FA组。两组均进行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比较两组患者超声图像特征。结果两组患者结节数量单发、肿瘤最大径>4 cm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FC组纵横比>1、形态不规则、边界不清晰、低回声晕环厚度不均匀、内部回声不均、肿块实性、无钙化率高于FA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彩色多普勒超声可有效鉴别FC、FA,诊断价值较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滤泡型甲状腺癌 滤泡型甲状腺腺瘤 超声 图像特征
下载PDF
常规超声和超声造影在浅表淋巴结良恶性鉴别诊断中的价值探讨 被引量:4
3
作者 董杨芳 《现代医用影像学》 2019年第12期2734-2735,共2页
目的:分析常规超声和超声造影在浅表淋巴结良恶性鉴别诊断中的价值。方法:选取我院2017年12月-2018年12月收治的75例浅表淋巴结肿大患者,分别应用常规超声和超声造影进行鉴别诊断,设为常规组和造影组。以病理诊断结果为金标准,对比两组... 目的:分析常规超声和超声造影在浅表淋巴结良恶性鉴别诊断中的价值。方法:选取我院2017年12月-2018年12月收治的75例浅表淋巴结肿大患者,分别应用常规超声和超声造影进行鉴别诊断,设为常规组和造影组。以病理诊断结果为金标准,对比两组良恶性鉴别诊断的正确率,并对比影像诊断的特异性和敏感性。结果:造影组的鉴别准确率为94.67%(71/75),敏感性为92.00%(69/75),特异性为88.00%(66/75),常规组鉴别准确率为74.67%(56/75),敏感性为69.33%(52/75),特异性为68.00%(51/75)。两组相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X^2=10.204、11.452、12.092)。结论:与常规超声检查相比,超声造影在浅表淋巴结良恶性鉴别诊断中的价值更理想,能够较为准确的实现浅表淋巴结良恶性的分辨,敏感性和特异性均更突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常规超声 超声造影 浅表淋巴结 敏感性
下载PDF
超声医师对甲状腺结节超声特征的一致性分析
4
作者 林长江 胡建苏 余洋 《中国卫生标准管理》 2019年第18期137-140,共4页
目的分析不同年资超声医师对甲状腺结节超声特征判断的一致性。方法不同年资超声医师运用甲状腺影像和数据报告系统(thyroidimaging reporting and data system,TI-RADS)对354个甲状腺结节进行分类,分析不同年资超声医师对甲状腺结节超... 目的分析不同年资超声医师对甲状腺结节超声特征判断的一致性。方法不同年资超声医师运用甲状腺影像和数据报告系统(thyroidimaging reporting and data system,TI-RADS)对354个甲状腺结节进行分类,分析不同年资超声医师对甲状腺结节超声特征判断的一致性。结果(1)不同年资超声医师对甲状腺结节各种超声特征判断的差异均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2)不同年资超声医师对甲状腺结节的周围声晕一致性极好;对结节的形态、后方回声、血流、淋巴结异常以及内部回声一致性好;对结节边界、钙化灶一致性中等;对结节被膜连续性一致性弱。结论不同年资超声医师对甲状腺结节的声像特征判断的差异均不具有统计学意义,二维超声的局限性及超声医师的诊断经验影响了不同年资医师判断的一致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甲状腺结节 超声特征 一致性 超声 观察者间 超声医师
下载PDF
小儿髋关节发育不良诊断中超声检查的应用及其临床意义
5
作者 严凯荣 胡建苏 董杨芳 《现代医用影像学》 2023年第9期1755-1757,1761,共4页
目的:评价超声检查在诊断小儿髋关节发育不良时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19年8月至2020年11月疑似髋关节发育不良患儿97例,分别实施超声检查与X线检查,比较诊断精度、敏感度和特异度。结果:诊断精度比较,超声[98.97%(96/97)]与X线[97.94%... 目的:评价超声检查在诊断小儿髋关节发育不良时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19年8月至2020年11月疑似髋关节发育不良患儿97例,分别实施超声检查与X线检查,比较诊断精度、敏感度和特异度。结果:诊断精度比较,超声[98.97%(96/97)]与X线[97.94%(95/97)]无显著差异(P>0.05);敏感度比较,超声[100.00%(8/8)]与X线[87.50%(7/8)]无显著差异(P>0.05);特异度比较,超声[98.88%(88/89)]与X线[98.88%(88/89)]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在进行小儿髋关节发育不良诊断时,超声检查与X线检查皆具有可靠性,但超声检查可减轻或避免X线辐射的消极影响,更适宜临床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声检查 X线检查 小儿髋关节发育不良 诊断准确性
下载PDF
超声声速匹配技术对男性输精管外径测量值的探讨
6
作者 董杨芳 《中国伤残医学》 2014年第19期9-11,共3页
目的:探讨正常男性精索静脉曲张男性输精管声像图特征及外径。方法:使用超声声速匹配技术探查输精管声像图特征,探查48例精索静脉曲张伴反流患者阴囊彩超,与48例无精索静脉曲张正常男性对比,比较输精管睾丸段外径测量值。结果:超... 目的:探讨正常男性精索静脉曲张男性输精管声像图特征及外径。方法:使用超声声速匹配技术探查输精管声像图特征,探查48例精索静脉曲张伴反流患者阴囊彩超,与48例无精索静脉曲张正常男性对比,比较输精管睾丸段外径测量值。结果:超声声速匹配技术可清晰辨认输精管睾丸段结构。精索静脉曲张伴反流患者左侧输精管睾丸部管腔外径约1.58±0.46mm,右侧1.54±0.42mm。结论:超声声速匹配技术能清晰、准确地显示输精管睾丸部、阴囊部。可作为男性不孕患者输精管疾病的有效检查方法。正常患者与精索静脉曲张患者的输精管外径差别无统计学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声速匹配技术 输精管 精索静脉曲张
原文传递
染色体微阵列分析技术在心脏强回声胎儿产前诊断中的应用研究
7
作者 林忱昭 王旻 +1 位作者 胡建苏 黄秀琼 《中国医药科学》 2024年第4期93-97,共5页
目的评价染色体微阵列分析技术(CMA)用于心脏强回声(EIF)胎儿产前诊断的价值。方法选取2017年7月至2023年6月在福建医科大学附属福州市第一医院产科435例接受羊水或脐静脉穿刺的EIF胎儿为研究对象,将其分为单一EIF组(A组)、EIF合并心脏... 目的评价染色体微阵列分析技术(CMA)用于心脏强回声(EIF)胎儿产前诊断的价值。方法选取2017年7月至2023年6月在福建医科大学附属福州市第一医院产科435例接受羊水或脐静脉穿刺的EIF胎儿为研究对象,将其分为单一EIF组(A组)、EIF合并心脏超声指标异常组(B组)、EIF合并心外超声指标异常组(C组)。对435例胎儿行CMA检测,并同时进行染色体核型分析。结果在435例产前超声提示EIF胎儿中,共检出14例染色体核型异常,核型检测异常率为3.25%(14/435);A、B、C组检出核型异常率分别为0(0/20)、2.39%(6/251)和4.88%(8/164)。CMA检测异常率为14.25%(62/435);62例CMA异常样本中,11例为染色体数目异常、3例为染色体嵌合体,与核型检测相符;另5例为杂合性缺失;43例为拷贝数变异(CNVs),CNVs总检出率为9.89%(43/435)。A、B、C组CNVs检出率分别为20.00%(4/20)、10.36%(26/251)、7.93%(13/164),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3.071,P=0.145)。结论CMA能够有效提高EIF胎儿染色体异常检测结果阳性率,对染色体微小缺失或重复具有良好的诊断敏感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脏强回声 染色体微阵列分析技术 拷贝数异常 产前诊断
下载PDF
叶酸及其复方制剂对H型高血压患者颈动脉粥样硬化的影响 被引量:5
8
作者 林修 江金锋 +2 位作者 陈闽明 林长江 金霆 《现代医药卫生》 2016年第6期817-819,822,共4页
目的探讨叶酸及其复方制剂对H型高血压患者颈动脉粥样硬化的影响。方法选取2013年5~12月该院收治的住院或门诊H型高血压患者273例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依那普利组(90例)、依那普利叶酸组(91例)和依那普利叶酸固定复方组(简称依叶... 目的探讨叶酸及其复方制剂对H型高血压患者颈动脉粥样硬化的影响。方法选取2013年5~12月该院收治的住院或门诊H型高血压患者273例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依那普利组(90例)、依那普利叶酸组(91例)和依那普利叶酸固定复方组(简称依叶组,92例)。以肱动脉介导的充血性血管内径变化率(FMD)评价血管内皮功能,以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IMT)评价颈动脉粥样硬化程度,观察治疗前及治疗后6、12、24个月血压、血清同型半胱氨酸(Hcy)、超敏C反应蛋白(hs-CRP)、FMD、IMT等指标变化。结果治疗后6个月依那普利叶酸组及依叶组患者Hcy、hs-CRP低于治疗前及依那普利组,FMD高于治疗前及依那普利组;随着治疗时间的增加依叶组患者上述指标变化更加明显,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24个月依叶组患者Hcy、hs-CRP、IMT低于依那普利叶酸组,FMD高于依那普利叶酸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依那普利叶酸固定复方制剂可更好地降低H型高血压患者血清Hcy,改善血管内皮功能,抑制炎性反应,从而延缓动脉粥样硬化的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叶酸 动脉粥样硬化 颈动脉 H型高血压
下载PDF
斑点追踪显像技术评价肥厚型心肌病患者心肌应变的研究 被引量:4
9
作者 陈昕晔 郭薇 《中国现代医生》 2017年第6期109-112,F0003,共5页
目的应用二维斑点追踪显像(2DSTI)技术评价肥厚型心肌病患者的心肌应变特点。方法选择正常对照组30例,肥厚型心肌病组30例。应用STI技术测定左心室各壁基底段、中间段和心尖段收缩期峰值应变(Ss),并对检测结果进行分析。结果与对照组比... 目的应用二维斑点追踪显像(2DSTI)技术评价肥厚型心肌病患者的心肌应变特点。方法选择正常对照组30例,肥厚型心肌病组30例。应用STI技术测定左心室各壁基底段、中间段和心尖段收缩期峰值应变(Ss),并对检测结果进行分析。结果与对照组比较,肥厚型心肌病组室间隔增厚(P<0.05),肥厚型心肌病组心肌纵向应变值在左室基底段和中间段、心尖段均较对照组低(P<0.05)。直线相关分析显示各组间LVEF与收缩期纵向峰值应变之间均存在正相关(r=0.589、0.797)。IVS在对照组与收缩期纵向峰值应变之间无明显相关性,但在肥厚型心肌病组与收缩期纵向峰值应变之间呈负相关(r=-0.538)。结论在肥厚型心肌病患者的整体左室收缩功能减低之前,其左室各节段心肌应变改变已经出现,STI可以发现患者早期局部左室功能的改变。肥厚型心肌病患者的收缩期峰值应变与其LVEF水平呈正相关,与IVS厚度呈负相关。应用二维斑点追踪显像技术测量肥厚型心肌病患者收缩期左室纵向应变值,有助于了解患者心脏收缩时心肌纵向运动和应变值的变化情况,能够判断和评价局部心肌功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二维斑点追踪 肥厚型心肌病 收缩期峰值应变 局部心肌功能
下载PDF
应用斑点追踪显像技术评价肥厚心肌应变的效果观察
10
作者 陈昕晔 郭薇 《福建医药杂志》 CAS 2017年第1期111-113,共3页
目的探讨二维斑点追踪显像(2DSTI)技术评价肥厚心肌的左心室功能的价值。方法选择正常对照组30例,高血压心肌肥厚组30例,糖尿病心肌肥厚组30例。应用STI技术测定左心室各壁基底段、中间段和心尖段收缩期峰值应变(Ls),并对检测结果进行... 目的探讨二维斑点追踪显像(2DSTI)技术评价肥厚心肌的左心室功能的价值。方法选择正常对照组30例,高血压心肌肥厚组30例,糖尿病心肌肥厚组30例。应用STI技术测定左心室各壁基底段、中间段和心尖段收缩期峰值应变(Ls),并对检测结果进行分析。结果与对照组相比,高血压心肌肥厚组与糖尿病心肌肥厚组的心肌纵向应变值在左室基底段和中间段、心尖段均较对照组低(P<0.05)。与糖尿病心肌肥厚组比较,高血压合并心肌肥厚组在左室基底段、中间段和心尖段的纵向应变值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应用二维斑点追踪显像技术测量收缩期左室径向应变值,可以了解心肌收缩时径向运动和应变值的变化,有助于判断和评价局部心肌功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二维斑点追踪 高血压 糖尿病 心肌肥厚 收缩期峰值应变
下载PDF
超声引导经皮穿刺活检术在心脏肿瘤诊断中的应用 被引量:4
11
作者 赵艳春 陈圣 +4 位作者 林宁 吕国荣 赖宝春 吴松松 林宇澄 《中华超声影像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1期941-945,共5页
目的探讨超声引导经皮粗针穿刺活检术在心脏壁间肿瘤及心包肿瘤诊断中的安全性及临床价值。方法选取2012年1月至2019年12月在福建省立医院经皮超声引导下心脏肿瘤穿刺活检的7例患者,术前记录病灶部位、大小等,记录穿刺用时。术后随访并... 目的探讨超声引导经皮粗针穿刺活检术在心脏壁间肿瘤及心包肿瘤诊断中的安全性及临床价值。方法选取2012年1月至2019年12月在福建省立医院经皮超声引导下心脏肿瘤穿刺活检的7例患者,术前记录病灶部位、大小等,记录穿刺用时。术后随访并发症并以病理取材满意度作为评价标准,综合分析超声引导经皮穿刺活检术诊断心脏肿瘤的安全性及临床应用价值。结果7例患者均成功施行超声引导经皮穿刺活检术,其中3例为壁间肿瘤,4例为心包肿瘤。除2例弥漫性心包占位外,余5例最大径为(58.6±23.5)mm。6例选择心尖部为穿刺点,1例经左侧第三肋间隙胸骨旁向心底方向为进针路径。病理取材满意度100%,用时(15.1±3.3)min。术后无大出血、感染、心律失常等并发症。结论经皮经胸超声引导穿刺活检术安全可行,为心脏壁间肿瘤及心包肿瘤活检提供了一种简便易行的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声检查 心脏肿瘤 经皮超声引导 穿刺
原文传递
灰阶中位数分析用于乳腺癌超声筛查的初步研究
12
作者 林长江 王培环 胡建苏 《中国医疗器械信息》 2022年第4期10-12,共3页
目的:评估灰阶中位数分析(gray-scale median,GSM)用于乳腺癌超声筛查的临床价值。方法:基于计算机辅助程序获得二维超声良性和恶性乳腺结节灰阶中位数,以乳腺结节病理检查结果为金标准,统计灰阶中位数分析用于筛查乳腺癌的敏感性、特... 目的:评估灰阶中位数分析(gray-scale median,GSM)用于乳腺癌超声筛查的临床价值。方法:基于计算机辅助程序获得二维超声良性和恶性乳腺结节灰阶中位数,以乳腺结节病理检查结果为金标准,统计灰阶中位数分析用于筛查乳腺癌的敏感性、特异性、阳性预测值、阴性预测值、Youden指数和AUC曲线下面积。结果:乳腺良性结节GSM值(30.33±6.50),乳腺恶性结节GSM值(20.11±4.70),乳腺良恶性结节GSM差异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最佳临界值25.01相应的筛查乳腺癌的敏感性、特异性、阳性预测值、阴性预测值、Youden指数和AUC曲线下面积分别为78.5%、88.7%、73.6%、92.3%、0.675和0.899。结论:乳腺结节GSM值是一个客观的参数,可作为超声鉴别乳腺良恶性结节的重要参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灰阶中位数 乳腺癌 筛查
下载PDF
产前细菌人工染色体微珠技术检测联合染色体核型分析的应用研究及文献分析 被引量:2
13
作者 王颖 黄秀琼 +1 位作者 胡建苏 齐碧如 《中国计划生育和妇产科》 2020年第9期50-53,共4页
目的评估细菌人工染色体微珠技术(BACs-on-Beads,BoBs)检测和常规核型分析单独和联合用于高危孕妇产前诊断的临床价值。方法收集2018年4月至2019年6月福建医科大学附属福州市第一医院190例孕妇羊水样本,采用BoBs与常规核型分析检测,并... 目的评估细菌人工染色体微珠技术(BACs-on-Beads,BoBs)检测和常规核型分析单独和联合用于高危孕妇产前诊断的临床价值。方法收集2018年4月至2019年6月福建医科大学附属福州市第一医院190例孕妇羊水样本,采用BoBs与常规核型分析检测,并在数值、结构或亚显微染色体异常方面进行一致性检验。结果BoBs检测结果显示176例(92.63%)样本为正常,14例(7.37%)样本为异常;常规核型分析结果显示177例(93.16%)样本为正常,13例(6.84%)样本为异常。两种方法联合使用后,190例样本中172例(90.53%)为正常,18例(9.47%)为异常。BoBs与常规核型分析试验的Kappa系数为0.64(95%CI:0.42-0.86,P<0.001),有较强一致性。结论联合使用BoBs和常规核型分析比单独使用这两种方法能检测到更多的胎儿畸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细菌人工染色体微珠技术 染色体核型分析 产前诊断 染色体异常
原文传递
应用染色体微阵列分析产前诊断15q13微重复一例 被引量:2
14
作者 林忱昭 齐碧如 +2 位作者 胡建苏 黄玉钿 黄秀琼 《中国临床研究》 CAS 2020年第3期408-410,413,共4页
目的评价染色体微阵列分析(CMA)用于常规心脏超声发现胎儿心脏发育异常产前诊断中的价值,分析染色体15q13微重复与心脏发育异常的关系。方法常规心脏超声发现胎儿心脏发育异常的孕妇采集羊水标本分别进行G带核型和CMA分析,收集引产胎儿... 目的评价染色体微阵列分析(CMA)用于常规心脏超声发现胎儿心脏发育异常产前诊断中的价值,分析染色体15q13微重复与心脏发育异常的关系。方法常规心脏超声发现胎儿心脏发育异常的孕妇采集羊水标本分别进行G带核型和CMA分析,收集引产胎儿脏标本进行病理切片检查。结果染色体核型为46,XN(正常染色体,性别未知),未见异常核型。CMA分析显示,胎儿在15号染色体15q13.2q13.3区段存在1.8 Mb片段的重复,内含TRPM1、KLF13、OTUD7A、CHRNA7等7个OMIM基因,该片段位于15q13.3区段BP4-BP5区域。胎儿心脏大体标本显示左心室内实性占位,病理检查证实为心脏横纹肌瘤。结论对于常规心脏超声发现胎儿心脏发育异常的病例,推荐采用CMA分析以早期发现胎儿可能存在的先天性遗传基因异常,从而为孕妇及家属提供产前诊断咨询。胎儿心脏横纹肌瘤形成可能与15q13微重复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15q13微重复 心脏横纹肌瘤 拷贝数变异 染色体微阵列分析
原文传递
灰阶中位数分析评估乳腺结节的方法学探讨
15
作者 林长江 余洋 胡建苏 《中国医疗器械信息》 2022年第14期32-34,44,共4页
目的:探讨灰阶中位数分析定量测量乳腺结节灰度的方法学问题。方法:2019年3月~2020年6月对20例乳腺结节以同层的脂肪和腺体为参照物,利用计算机辅助程序获得乳腺结节灰阶中位数,同一操作者前后测3次和5次,不同操作者分别测3次,取平均值... 目的:探讨灰阶中位数分析定量测量乳腺结节灰度的方法学问题。方法:2019年3月~2020年6月对20例乳腺结节以同层的脂肪和腺体为参照物,利用计算机辅助程序获得乳腺结节灰阶中位数,同一操作者前后测3次和5次,不同操作者分别测3次,取平均值进行乳腺结节灰阶中位数分析。结果:同一操作者前后测3次和5次,不同操作者分别测3次,所得到的乳腺结节灰阶中位数平均值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乳腺结节以同层脂肪和腺体作为参照物,利用计算机辅助程序获得乳腺结节灰阶中位数,在同一操作者及不同操作者间测3次的平均值变异度小,重复性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乳腺结节 灰阶中位数 方法学 超声 计算机辅助 全自动乳腺容积超声诊断系统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