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0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DSA介入栓塞治疗对产科大出血治疗效果的影响及安全性观察
1
作者 陈玲 《现代医用影像学》 2021年第7期1374-1376,共3页
目的:对产科大出血患者实施SA介入栓塞治疗,对该治疗方法与常规方法的临床效果及安全性区别进行比较。方法:本次研究的起止时间分别为2019年5月与2020年5月,从研究期内随机抽取我院收治的60名产科大出血患者作为观察对象,按照数字随机... 目的:对产科大出血患者实施SA介入栓塞治疗,对该治疗方法与常规方法的临床效果及安全性区别进行比较。方法:本次研究的起止时间分别为2019年5月与2020年5月,从研究期内随机抽取我院收治的60名产科大出血患者作为观察对象,按照数字随机表法将60名患者平均分为两组,分别编组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前组实施骼内动脉结扎术治疗,后组实施SA介入栓塞治疗,对不同治疗方案的临床效果及治疗安全性进行综合比较。结果:与对照组患者相比,观察组患者的总出血量、手术时间以及阴道出血时间要明显更低,组间比较(p<0.05);观察组患者中未出现子宫切除病例,仅有1例围术期并发症发生病例(3.33%),出现4例子宫切除病例(13.33%),出现6例围术期并发症发生病例(20.00%),组间比较(p<0.05)。结论:相比于传统治疗方法,临床采用SA介入栓塞治疗产科大出血患者具有止血效果好,操作方便,创伤小,愈合快的优势,更值得推荐使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产科大出血 SA介入栓塞治疗 临床效果 安全性
下载PDF
颈动脉海绵窦瘘介入治疗前后的DSA血流动力学参数评价 被引量:2
2
作者 蔡清源 曹稳福 +3 位作者 蔡驰 郑屏萍 朱玲玲 陈济铭 《中国临床医学影像杂志》 CAS 2012年第11期773-777,共5页
目的:用DSA参数性成像评价颈动脉海绵窦瘘(Carotid cavernous fistula,CCF)栓塞治疗前后脑血流灌注及脑血流动力学的改变。方法:应用截图软件及Photoshop软件对图像进行处理。分别获得颈内动脉、脑组织及上矢状窦感兴趣区(ROI)的血流动... 目的:用DSA参数性成像评价颈动脉海绵窦瘘(Carotid cavernous fistula,CCF)栓塞治疗前后脑血流灌注及脑血流动力学的改变。方法:应用截图软件及Photoshop软件对图像进行处理。分别获得颈内动脉、脑组织及上矢状窦感兴趣区(ROI)的血流动力学参数,比较栓塞治疗前、后每个区域各参数的变化。血流动力学参数包括:栓塞前、后各区域ROI的最高强化值(PV),对比剂出现时间(TA),相对平均通过时间(RMTT),达峰时间(TP),相对脑循环时间(RTCC)。应用配对t检验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①患侧脑组织ROI内PV、TP、TA、RMTT、RTCC术前分别为40.75±2.99、(1.85±0.39)s、(0.48±0.36)s、(2.00±0.80)s、(1.30±0.55)s,术后分别为56.50±5.69、(2.95±0.13)s、(0.85±0.31)s、(2.88±0.74)s、(3.23±0.67)s,上述参数术前术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值分别为9.26、8.12、5.00、5.30、9.97,P<0.05);②患侧颈动脉ROI内PV、TP术前分别为77.00±10.68、(0.88±0.22)s,术后分别为98.00±3.67、(1.38±0.10)s,上述参数术前术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值分别为4.60、3.69,P<0.05)。患侧颈动脉ROI内TA、RMTT术前分别为(0.26±0.19)s、(1.45±0.40)s,术后分别为(0.36±0.21)s、(2.08±0.60)s,上述参数术前术后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值分别为2.45、1.33,P>0.05)。结论:DSA参数性成像技术在栓塞前、后所得参数变化能够反映出CCF栓塞后脑血流灌注的改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颈动脉海绵窦瘘 血管造影术 数字减影
下载PDF
介入手术60例患者血压的监护
3
作者 董南行 黄永昇 《福建医药杂志》 CAS 2013年第3期160-161,共2页
介入手术作为一种有创的诊疗手段,存在一定的手术风险,如不及时发现和处理手术的并发症,将导致严重的后果。血压急骤降低或升高,血压连续监测,低于90/60mmHg(1mmHg=0.133kPa)时,属于急症,需要及时抢救,故围术期血压的监测... 介入手术作为一种有创的诊疗手段,存在一定的手术风险,如不及时发现和处理手术的并发症,将导致严重的后果。血压急骤降低或升高,血压连续监测,低于90/60mmHg(1mmHg=0.133kPa)时,属于急症,需要及时抢救,故围术期血压的监测与护理显得尤为重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介入手术 血压 监护 患者 连续监测 手术风险 并发症 围术期
下载PDF
胎盘植入患者剖宫产术前腹主动脉球囊预置阻断术的疗效 被引量:21
4
作者 何丽丹 陈丽红 +1 位作者 胡继芬 陈一平 《中国介入影像与治疗学》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6期323-326,共4页
目的探讨对胎盘植入患者剖宫产术前行腹主动脉球囊预置阻断术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3例剖宫产术前接受腹主动脉球囊预置阻断术的患者资料,评价治疗效果。结果 23例平均术中出血1300ml,平均术后24h阴道流血80ml。18例患者成功保留... 目的探讨对胎盘植入患者剖宫产术前行腹主动脉球囊预置阻断术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3例剖宫产术前接受腹主动脉球囊预置阻断术的患者资料,评价治疗效果。结果 23例平均术中出血1300ml,平均术后24h阴道流血80ml。18例患者成功保留子宫;4例穿透性胎盘植入出现难治性出血接受子宫切除术,1例因胎盘穿透至膀胱接受子宫切除、膀胱修补、输尿管再植术。23例产后均未发生感染、晚期产后出血、下肢血栓等并发症。1胎为无生机儿,余22胎顺利出生。1例新生儿因严重缺氧、脑出血死亡。21名存活新生儿出生后42天门诊随访检查均未见异常。结论腹主动脉球囊预置阻断术出血量少,有助于保留子宫,是胎盘植入患者剖宫产术前安全有效的治疗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腹主动脉球囊预置阻断术 胎盘植入 剖宫产 并发症 治疗结果
下载PDF
子宫动脉插管化疗栓塞术治疗产后胎盘植入伴感染 被引量:6
5
作者 何丽丹 陈丽红 +2 位作者 吴建波 胡继芬 陈一平 《中国介入影像与治疗学》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8期468-471,共4页
目的 探讨子宫动脉插管化疗栓塞术(UACE)治疗产后胎盘植入伴感染的临床疗效。方法 采用UACE治疗12例产后胎盘植入伴感染的患者,并评价治疗效果。结果 12例患者均顺利完成手术,术后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示胎盘植入区域血流灌注明显减少... 目的 探讨子宫动脉插管化疗栓塞术(UACE)治疗产后胎盘植入伴感染的临床疗效。方法 采用UACE治疗12例产后胎盘植入伴感染的患者,并评价治疗效果。结果 12例患者均顺利完成手术,术后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示胎盘植入区域血流灌注明显减少甚至消失,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HCG)较入院时有显著下降(P〈0.002),其中6例患者7天内胎盘组织自行排出,5例患者接受辅助清宫术。术后随访3~34个月,所有患者均未出现介入治疗相关的远期并发症,患者均月经复潮,其中1例患者再次妊娠。结论 UACE是治疗产后胎盘植入伴感染的一种微创有效的治疗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化学栓塞 治疗性 胎盘 侵入性 感染 绒毛膜促性腺激素 微创治疗
下载PDF
Barcelona临床肝癌分期B期亚分期肝细胞癌患者TACE术后生存分析 被引量:8
6
作者 林清锋 林征宇 +3 位作者 陈一平 林瑞祥 严媛 陈健 《中国介入影像与治疗学》 北大核心 2019年第5期285-289,共5页
目的探讨Barcelona临床肝癌(BCLC)分期B期亚分期的必要性,分析不同亚分期肝细胞癌(HCC)患者TACE术后疗效及生存情况。方法回顾性分析133例接受TACE治疗的BCLC B期HCC患者的临床及随访资料,包括B1期31例,B2期77例,B3期15例,B4期10例,评价... 目的探讨Barcelona临床肝癌(BCLC)分期B期亚分期的必要性,分析不同亚分期肝细胞癌(HCC)患者TACE术后疗效及生存情况。方法回顾性分析133例接受TACE治疗的BCLC B期HCC患者的临床及随访资料,包括B1期31例,B2期77例,B3期15例,B4期10例,评价TACE疗效及生存情况。结果 133例患者共接受567次TACE治疗,不同亚分期HCC患者间TACE治疗次数差异无统计学意义(F=1.702,P=0.170)。首次TACE术后1个月,根据改良实体肿瘤疗效评价标准,部分缓解47例,稳定74例,进展12例。不同亚分期HCC患者间疗效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2.121,P=0.908)。不同亚分期HCC患者TACE术后总生存时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0.846,P=0.013),B1期患者生存时间明显长于B3期(P=0.020)及B4期(P=0.033)患者。结论 BCLC B期各亚分期HCC患者TACE术后总生存时间不同,进行亚分期有助于临床制定更有针对性的治疗方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细胞 Barcelona临床肝癌分期 栓塞 治疗性 生存分析
下载PDF
TACE联合MRI引导下射频消融术治疗原发性肝癌 被引量:6
7
作者 陈仲武 林征宇 +1 位作者 陈一平 陈锦 《中国介入影像与治疗学》 CSCD 2014年第10期635-638,共4页
目的探讨TACE联合MRI引导下射频消融(RFA)治疗原发性肝癌(PHC)的疗效。方法纳入接受TACE联合MRI引导下RFA的PHC患者50例(88个病灶),治疗后随访AFP水平及肿瘤复发情况。结果平均随访(15.35±8.49)个月。治疗后2个月,患者AFP水平为(33... 目的探讨TACE联合MRI引导下射频消融(RFA)治疗原发性肝癌(PHC)的疗效。方法纳入接受TACE联合MRI引导下RFA的PHC患者50例(88个病灶),治疗后随访AFP水平及肿瘤复发情况。结果平均随访(15.35±8.49)个月。治疗后2个月,患者AFP水平为(33.94±11.64)μg/L,明显低于治疗前水平[(302.29±55.11)μg/L,P<0.01]。共9个治疗病灶复发,治疗后0.5年、1年、1.5年、2年和2.5年治疗病灶累积复发率分别为0、0、1.14%(1/88)、4.55%(4/88)和10.23%(9/88);共35例患者复发,治疗后0.5年、1年、1.5年、2年和2.5年总累积复发率分别为4.00%(2/50)、32.00%(16/50)、52.00%(26/50)、64.00%(32/50)和70.00%(35/50)。结论 TACE联合MRI引导下RFA治疗PHC创伤小、治疗病灶复发率相对较低,具有较高临床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细胞 栓塞 治疗性 消融技术 磁共振成像
下载PDF
320排CT在评价左心功能中的研究 被引量:6
8
作者 邓满红 姚德惠 +2 位作者 李婧 林征宇 黄丽玲 《医学影像学杂志》 2015年第3期434-436,共3页
目的研究320排CT在评价患者左心功能中的应用。方法采用320排CT评价86例原发性高血压患者左心功能,包括左心室舒张末期容积(end-diastolic volume,EDV)、收缩末期容积(end-systolic volume,ESV)、每搏输出量(stroke volume,SV)和... 目的研究320排CT在评价患者左心功能中的应用。方法采用320排CT评价86例原发性高血压患者左心功能,包括左心室舒张末期容积(end-diastolic volume,EDV)、收缩末期容积(end-systolic volume,ESV)、每搏输出量(stroke volume,SV)和射血分数(ejection fraction,EF),与超声心动图测定的相关指标进行比较。结果 320排CT测定的左心功能各项指标与超声心动图存在较高的相关性(r=0.76~0.90),两者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 320排CT在评价左心功能方面准确、可靠,与超声心动图所得各项指标相关性高,还可以同时进行冠脉病变诊断,具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左心功能 体层摄影术 X线计算机 超声心动图 高血压
下载PDF
腔内导管射频消融联合TACE治疗原发性肝细胞癌门静脉癌栓的疗效观察 被引量:7
9
作者 陈仲武 林征宇 +2 位作者 张志波 陈一平 陈锦 《中国介入影像与治疗学》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9期525-529,共5页
目的评价采用Habib^(TM) VesOpen血管内射频消融导管行经皮穿刺射频消融联合TACE治疗原发性肝细胞癌门静脉癌栓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选择原发性肝细胞癌合并门静脉主干或主要分支内癌栓患者39例,采用Habib^(TM) VesOpen腔内导管射频消... 目的评价采用Habib^(TM) VesOpen血管内射频消融导管行经皮穿刺射频消融联合TACE治疗原发性肝细胞癌门静脉癌栓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选择原发性肝细胞癌合并门静脉主干或主要分支内癌栓患者39例,采用Habib^(TM) VesOpen腔内导管射频消融联合TACE治疗,评价手术成功率、术后并发症、血液指标、甲胎蛋白、门静脉通畅及癌栓的影像学变化情况。结果 39例患者手术均顺利完成,未发生血管穿孔、感染、肝脓肿、腹腔出血等与手术相关的并发症;术后2周、4周血常规(白细胞、红细胞、血小板计数)与术前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肝功能除总胆红素外,丙氨酸氨基转移酶、天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血清白蛋白手术前后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甲胎蛋白手术前后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4周多普勒超声检查提示原堵塞门静脉均有血流通过;术后8周行上腹部增强CT检查或MR检查,提示患者癌栓有不同程度变小或消失。结论采用Habib^(TM) VesOpen血管内射频消融导管经皮穿刺门静脉内癌栓射频消融具有可行性,有望成为治疗原发性肝细胞癌门静脉癌栓的有效手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细胞 门静脉 血栓形成 导管消融 血管造影术 数字减影
下载PDF
热消融治疗原发性和转移性肺部肿瘤专家共识(2017年版) 被引量:50
10
作者 叶欣 范卫君 +22 位作者 王徽 王俊杰 古善智 冯威健 庄一平 刘宝东 李晓光 李玉亮 杨坡 杨霞 杨武威 陈俊辉 张嵘 林征宇 孟志强 胡凯文 柳晨 彭忠民 韩玥 靳勇 雷光焰 翟博 黄广慧 《中国肺癌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7期433-445,共13页
1前言 在世界范围内肺癌居癌症发病率和死因之首,全球每年发病约250万人,每年有超过160万人死于肺癌。在我国肺癌的发病形势更加严峻,2010年新发肺癌605,900人,死亡486,600人。
关键词 热消融 肺部肿瘤 非小细胞肺癌 癌症发病率 外科切除 专家共识 冷冻消融 消融技术 穿刺路径 肺肿瘤
下载PDF
磁共振引导下兔肝脏血管旁VX2肿瘤模型制作 被引量:4
11
作者 万仁均 林征宇 +4 位作者 李跃明 陈锦 郑慧 宋倩倩 吴晨宇 《医学影像学杂志》 2014年第5期865-867,共3页
目的探讨1.5T磁共振引导下经皮兔肝脏血管旁VX2肿瘤模型的制作。方法新西兰大白兔13只,在1.5T磁共振引导下经皮穿刺将VX2肿瘤组织块种植于兔肝大血管旁,接种后2周行磁共振扫描。结果 11只兔肝肿瘤均种植成功,其中1只出现针道种植,均无... 目的探讨1.5T磁共振引导下经皮兔肝脏血管旁VX2肿瘤模型的制作。方法新西兰大白兔13只,在1.5T磁共振引导下经皮穿刺将VX2肿瘤组织块种植于兔肝大血管旁,接种后2周行磁共振扫描。结果 11只兔肝肿瘤均种植成功,其中1只出现针道种植,均无胸腹腔积液等并发症出现。结论磁共振引导下兔肝血管旁肿瘤种植是一种微创、有效的造模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磁共振成像 血管 VX2肿瘤 肝脏
下载PDF
影像引导射频消融治疗肺部肿瘤专家共识(2018年版) 被引量:39
12
作者 刘宝东 叶欣 +17 位作者 范卫君 李晓光 冯威建 卢强 毛宇 林征宇 李鲁 庄一平 倪旭东 沈加林 傅毅立 韩建军 李忱瑞 柳晨 杨武威 苏志勇 吴志远 刘磊 《中国肺癌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2期76-88,共13页
1概述肺癌是最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在世界各地,肺癌均居恶性肿瘤死亡构成比的第一位,其发病率和死亡率仍在不断升高。据世界卫生组织(World Health Organization,WHO)下属的国际癌症研究机构(International Agency for Research on C... 1概述肺癌是最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在世界各地,肺癌均居恶性肿瘤死亡构成比的第一位,其发病率和死亡率仍在不断升高。据世界卫生组织(World Health Organization,WHO)下属的国际癌症研究机构(International Agency for Research on Cancer,IARC)出版的GLOBOCAN 2012估计:全世界肺癌新发病例1 8 2.5万(男性124.2万,女性58.3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射频消融治疗 肿瘤专家 影像引导 世界卫生组织 肺部 恶性肿瘤 死亡构成比 研究机构
下载PDF
3D打印非共面模板辅助放射性粒子植入临床应用及剂量学分析 被引量:4
13
作者 陈锦 林征宇 +4 位作者 林清锋 严媛 林瑞祥 陈健 陈龙建 《中国介入影像与治疗学》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0期590-594,共5页
目的通过剂量学分析,探讨3D打印非共面模板(3D-PNCT)辅助CT引导下125 I粒子植入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对15例患者行3D-PNCT辅助CT引导下125 I粒子植入治疗。通过CT模拟定位设备行体位固定及复位。术前制定计划并行3D-PNCT打印,复位后根... 目的通过剂量学分析,探讨3D打印非共面模板(3D-PNCT)辅助CT引导下125 I粒子植入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对15例患者行3D-PNCT辅助CT引导下125 I粒子植入治疗。通过CT模拟定位设备行体位固定及复位。术前制定计划并行3D-PNCT打印,复位后根据术前计划植入粒子,术后进行剂量学验证。比较术前预估与术后实测剂量学指标,包括90%靶区体积剂量(D 90)、100%靶区体积剂量(D 100)、90%处方剂量体积百分比(V 90)、100%处方剂量体积百分比(V 100)及150%处方剂量体积百分比(V 150)的差异。结果对15例共18个病灶均顺利完成3D-PNCT辅助125 I粒子植入,平均复位时间(11.62±2.57)min。术后所测大体肿瘤靶区体积(GTV)明显大于术前[(64.25±50.16)cm^3 vs(57.37±44.25)cm^3;t=-3.163,P=0.006]。术后实际植入粒子数目明显多于术前预估[(46.39±24.18)枚vs(43.78±21.63)枚;t=-2.636,P=0.017];实测剂量学指标V 100及V 150值均明显低于术前预估(P均<0.05),而D 90、D 100及V 90与术前预估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结论借助CT模拟定位设备可快速、精准完成3D-PNCT复位;3D-PNCT辅助CT引导下125 I粒子植入可较好地实现术前与术后主要剂量学指标匹配,精准植入粒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维打印 模板 粒子植入 碘同位素 辐射剂量
下载PDF
兔肺VX2肿瘤射频消融灶与CT-MRI-病理相关性 被引量:3
14
作者 陈锦 林征宇 +3 位作者 吴志斌 汪强 林昭旺 林心琛 《中国医学计算机成像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5期483-487,共5页
目的:通过对照兔肺VX2肿瘤RFA后急性热损伤CT、MRI及病理表现,分析肺肿瘤射频消融灶CT-MRI-病理联系。方法:观察6只兔肺VX2瘤灶射频消融术后即刻CT、MRI表现。测量RFA前CT瘤灶、RFA后T2WI中央低信号、T1WI中央高信号及病理凝固性坏死最... 目的:通过对照兔肺VX2肿瘤RFA后急性热损伤CT、MRI及病理表现,分析肺肿瘤射频消融灶CT-MRI-病理联系。方法:观察6只兔肺VX2瘤灶射频消融术后即刻CT、MRI表现。测量RFA前CT瘤灶、RFA后T2WI中央低信号、T1WI中央高信号及病理凝固性坏死最大径。同时测量RFA后CT瘤灶周围磨玻璃影、RFA后T2WI上周边高信号、T1WI周边等信号及病理消融灶最大径,并进行对比分析。结果:消融灶CT表现为稍高密度磨玻璃影包绕原瘤灶;T2WI上中央呈低信号,周边见环状长T2信号;TIWI上中央呈高信号,周边见环状等T1信号;DWI上信号减低。RFA后T1WI中央高信号最大径、病理凝固性坏死最大径比较,RFA后CT瘤灶周围磨玻璃影与T2WI周边高信号最大径、T1WI周边等信号最大径及病理消融灶最大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5个瘤灶肿瘤全部灭活,1个瘤灶近肺门血管侧见肿瘤残留。结论:肺恶性肿瘤RFA后MRI表现具有一定特征性,与术后病理对照良好,消融后疗效评价优于CT。 展开更多
关键词 VX2 肺肿瘤 射频消融 磁共振成像
下载PDF
MRI引导下肺转移癌微波消融治疗6例 被引量:3
15
作者 陈锦 林征宇 +3 位作者 林清锋 严媛 林瑞祥 陈健 《介入放射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1期1056-1061,共6页
目的探讨MRI引导下微波消融(MWA)治疗肺转移癌的技术可行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16年4月至2019年2月接受1.5T MRI引导下MWA治疗单发肺转移癌患者6例,其中原发性肝癌转移5例,直肠癌转移1例,病灶平均长径(1.83±0.95) cm(0.73~3.0 cm),... 目的探讨MRI引导下微波消融(MWA)治疗肺转移癌的技术可行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16年4月至2019年2月接受1.5T MRI引导下MWA治疗单发肺转移癌患者6例,其中原发性肝癌转移5例,直肠癌转移1例,病灶平均长径(1.83±0.95) cm(0.73~3.0 cm),在MRI引导下完成体表定位,穿刺、消融术中监控及天线调整,观察MWA术中和术后即刻MRI表现及并发症,随访复查判定消融疗效。结果 6例患者均顺利行1.5T MRI引导下肺转移癌MWA,平均手术时间(65.8±17.0) min(52~96 min),其中4例患者行MWA术中fsFRFSE T2WI动态扫描,表现为低信号的热凝固性坏死区范围随时间进展逐渐从中央向外周扩大并覆盖高信号原病灶区。术后即刻扫描示消融灶中央呈短T1短T2信号,周边见等T1长T2信号带环绕。术后1例患者出现中等量液气胸伴肺部感染。术后平均随访时间为(7.67±4.36)个月(2~13个月),随访复查示5个肺转移癌完全消融,1个肺转移癌近血管侧病灶4个月后出现局部肿瘤进展。结论 1.5T MRI引导下MWA治疗肺转移癌是一项可行的新技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磁共振成像 肺肿瘤 微波消融
下载PDF
鼻咽纤维血管瘤术前动脉栓塞的临床应用 被引量:4
16
作者 陈济铭 万仁均 郑惠 《中国临床医学影像杂志》 CAS 2013年第1期1-4,8,共5页
目的:探讨鼻咽纤维血管瘤术前栓塞的临床价值。材料与方法:回顾性分析56例鼻咽纤维血管瘤患者临床资料。其中39例(51次手术)术前均行双侧颈内、外动脉及椎动脉造影,明确肿瘤血供后,用明胶海绵微粒栓塞颈外动脉供养血管网,在此基... 目的:探讨鼻咽纤维血管瘤术前栓塞的临床价值。材料与方法:回顾性分析56例鼻咽纤维血管瘤患者临床资料。其中39例(51次手术)术前均行双侧颈内、外动脉及椎动脉造影,明确肿瘤血供后,用明胶海绵微粒栓塞颈外动脉供养血管网,在此基础上再以1mm×1mm×10mm明胶海绵条或弹簧圈栓塞供血动脉主干,栓塞后1~3天手术切除肿瘤(栓塞组);17例(28次手术)直接行手术切除肿瘤(未栓塞组)。结果:栓塞组术前血管造影中见到丰富的肿瘤血管网、肿瘤染色。栓塞后造影复查,所有被栓塞血管供养区域肿瘤血管网及肿瘤染色消失、供血动脉主干闭塞,无严重并发症。栓塞组有术中出血量记录者37例,出血量50-6000mL,平均(1636.22+1529.79)mL;未栓塞组有术中出血量记录者12例,出血量500-3900mL,平均(2816.67+1154.31)mL,两组差异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O.05)。结论:鼻咽纤维血管瘤术前栓塞能减少术中出血,增加手术的安全性,是理想的术前辅助治疗手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管纤维瘤 鼻咽肿瘤 栓塞 治疗性
下载PDF
CT引导下纵隔淋巴结转移瘤125I放射性粒子植入穿刺入路及技巧 被引量:2
17
作者 严媛 陈锦 +3 位作者 林瑞祥 林清锋 陈健 林征宇 《介入放射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2期1217-1221,共5页
目的探讨纵隔淋巴结转移瘤125I放射性粒子植入治疗的穿刺路径及辅助技术。方法对2015年7月至2019年7月共16例肺癌纵隔淋巴结转移瘤放射性125I治疗病例进行回顾分析,探讨其穿刺路径及相关辅助技术,总结相关经验。结果 16例纵隔淋巴结转... 目的探讨纵隔淋巴结转移瘤125I放射性粒子植入治疗的穿刺路径及辅助技术。方法对2015年7月至2019年7月共16例肺癌纵隔淋巴结转移瘤放射性125I治疗病例进行回顾分析,探讨其穿刺路径及相关辅助技术,总结相关经验。结果 16例纵隔淋巴结转移瘤共20个病灶均顺利完成CT引导下125I放射性粒子植入治疗,穿刺路径分为经胸骨旁/椎旁入路(8例)、经胸骨入路(4例)、经胸骨上入路(2例),经胸椎入路(1例)、经胸膜腔入路(1例,人工气胸技术),术后无严重并发症。术后中位随访时间为9个月。疗效评价完全缓解(CR)10例(62.5%),部分缓解(PR)1例(6.2%),疾病稳定(SD)3例(18.8%),疾病进展(PD)2例(12.5%)。结论采用合适的穿刺路径及辅助技术是CT引导下纵隔淋巴结转移瘤125I放射性粒子植入治疗成功的重要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纵隔淋巴结转移瘤 放射性粒子植入 经骨入路 人工气胸
下载PDF
原发性肝癌TACE前后血清uPA表达变化的影响因素 被引量:2
18
作者 陈仲武 袁平 +1 位作者 陈济铭 陈一平 《中国介入影像与治疗学》 CSCD 2013年第3期138-141,共4页
目的探讨原发性肝癌TACE治疗前后血清尿激酶型纤溶酶原激活物(uPA)表达变化的影响因素。方法收集100例经TACE治疗的原发性肝癌患者的临床资料,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检测TACE术前3天、术后3、7、14、28天血清uPA含量,采用重复测量... 目的探讨原发性肝癌TACE治疗前后血清尿激酶型纤溶酶原激活物(uPA)表达变化的影响因素。方法收集100例经TACE治疗的原发性肝癌患者的临床资料,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检测TACE术前3天、术后3、7、14、28天血清uPA含量,采用重复测量方差分析法、广义估计方程等对uPA含量变化的影响因素进行分析。结果门静脉癌栓、肿瘤转移是TACE期间血清uPA含量变化的影响因素。结论利用血清uPA含量作为参考判断再次TACE治疗时机时,需均衡考虑是否存在门静脉癌栓、肿瘤转移等因素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化学栓塞 治疗性 尿激酶型纤溶酶原激活物 肝肿瘤 广义估计方程
下载PDF
子宫动脉栓塞术辅助完全型前置胎盘引产的临床效果 被引量:2
19
作者 何丽丹 胡继芬 +3 位作者 吴建波 陈一平 谢新平 甘玲 《介入放射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7期652-656,共5页
目的探讨子宫动脉栓塞术(UAE)在孕中晚期完全型前置胎盘患者引产中的临床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12年1月至2019年12月福建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收治的68例孕中晚期完全型胎盘前置状态需终止妊娠患者完整的影像学和临床资料。其中38例接... 目的探讨子宫动脉栓塞术(UAE)在孕中晚期完全型前置胎盘患者引产中的临床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12年1月至2019年12月福建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收治的68例孕中晚期完全型胎盘前置状态需终止妊娠患者完整的影像学和临床资料。其中38例接受UAE术后引产(研究组),30例直接引产(对照组)。分析比较两组患者围引产期出血量、引产时间、引产失败、剖宫取胎及相关并发症差异。结果研究组与对照组相比,围引产期出血量[(411.58±151.83)mL对(522.00±265.31)m L,t=2.159,P=0.034],引产时间[(39.59±11.09)h对(45.80±10.65)h,t=2.333,P=0.023],引产失败(5.26%对23.33%,t=4.767,P=0.029),剖宫取胎(2.63%对20.00%,t=5.477,P=0.019),血色素下降[(15.74±8.52)g/L对(19.27±8.52)g/L,t=2.159,P=0.034],住院时间[(8.24±1.53)d对(9.20±2.06)d,t=2.213,P=0.030],宫腔残留(10.53%对30.00%,t=4.112,P=0.043),月经复潮时间[(56.87±16.55)d对(49.50±12.44)d,t=2.027,P=0.041]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引产后宫腔感染、发热、下肢血栓以及再次妊娠、卵巢功能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UAE术是孕中晚期完全型胎盘前置患者引产过程中安全有效、并发症发生率低的辅助方法,值得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子宫动脉栓塞术 孕中晚期 完全型胎盘前置 引产
下载PDF
MRI引导下兔肝血管旁VX2肿瘤射频消融的实验研究 被引量:1
20
作者 陈一平 林征宇 +3 位作者 宋倩倩 陈锦 陈仲武 林清锋 《中国介入影像与治疗学》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8期500-504,共5页
目的 探讨MRI引导下射频消融(RFA)治疗较大血管旁兔肝VX2肿瘤的疗效。方法 选取11只新西兰大白兔,在MRI引导下将VX2肿瘤种植在兔肝大血管(直径≥3mm)旁。2~3周后行MR扫描,随机处死1只实验兔,行病理证实。剩余10只肿瘤兔行MRI引导下R... 目的 探讨MRI引导下射频消融(RFA)治疗较大血管旁兔肝VX2肿瘤的疗效。方法 选取11只新西兰大白兔,在MRI引导下将VX2肿瘤种植在兔肝大血管(直径≥3mm)旁。2~3周后行MR扫描,随机处死1只实验兔,行病理证实。剩余10只肿瘤兔行MRI引导下RFA,术后MR扫描后即刻处死实验兔行病理学检查。结果 11只实验兔肝脏VX2肿瘤均种植成功,肿瘤平均直径(1.35±0.22)cm。3D-vibe上肿瘤呈稍低信号,FS-TSE T2WI上呈稍高信号。10只肿瘤兔均成功接受RFA,消融灶在T2WI上呈等低信号;3D-vibe上呈同心圆状改变;大体病理上RFA凝固坏死区最大径为(2.16±0.50)cm,3D-vibe上高信号消融灶最大径为(2.27±0.66)cm,FS-TSE T2WI上低信号消融灶最大径为(2.25±0.58)cm,三者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血管旁部分不完全消融的2个病灶,在3D-vibe显示为高信号环未完全包绕低信号瘤灶。结论 MRI引导下RFA治疗兔肝VX2肿瘤是一种有效、可行的治疗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磁共振成像 血管 射频消融术 肝脏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