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0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炎症性肠病患者血清学抗体与临床表型的相关性研究
1
作者 王玉萍 王承党 《中国医药指南》 2018年第25期4-5,7,共3页
目的探讨血清p-ANCA、ASCA、PAB和GAB与IBD临床表型的可能相关性。方法间接免疫荧光法检测32例溃疡性结肠炎(UC)、47例克罗恩病(CD)患者血清p-ANCA、ASCA、GAB和PAB的表达,用χ~2检验分析抗体与IBD临床表型的关系。结果诊断时年龄>4... 目的探讨血清p-ANCA、ASCA、PAB和GAB与IBD临床表型的可能相关性。方法间接免疫荧光法检测32例溃疡性结肠炎(UC)、47例克罗恩病(CD)患者血清p-ANCA、ASCA、GAB和PAB的表达,用χ~2检验分析抗体与IBD临床表型的关系。结果诊断时年龄>40岁的CD患者p-ANCA阳性率高于≤40岁者(25.0%vs0.0%,P <0.05);穿透型、狭窄型、非狭窄非穿透型CD患者ASCA阳性率分别为60.0%、20.0%、9.1%(P <0.05);女性CD患者GAB阳性率高于男性(76.5%vs 40.0%,P <0.05)。未发现p-ANCA、ASCA、PAB、GAB与UC的临床表型、PAB与CD的临床表型有关。结论 ANCA阳性的CD患者起病时间晚,狭窄型或穿孔型CD患者ASCA阳性率较高,女性CD患者GAB阳性率较高,p-ANCA、ASCA、PAB、GAB与UC的临床表型无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炎症性肠病 溃疡性结肠炎 克罗恩病 血清学抗体 临床表型
下载PDF
重症急性胰腺炎相关肠屏障损伤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3
2
作者 张富春 吴婷 《医学综述》 2007年第2期134-136,共3页
重症急性胰腺炎(SAP)是一种常见的临床急腹症,其病情凶险,病死率一直居高不下。近年来国内外的较多结果研究表明,SAP病程中肠屏障损伤所导致的继发细菌移位是影响其愈后的一个重要因素,而关于SAP中肠屏障损伤的发病机制已成为近年来国... 重症急性胰腺炎(SAP)是一种常见的临床急腹症,其病情凶险,病死率一直居高不下。近年来国内外的较多结果研究表明,SAP病程中肠屏障损伤所导致的继发细菌移位是影响其愈后的一个重要因素,而关于SAP中肠屏障损伤的发病机制已成为近年来国内外学者的研究热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胰腺炎 肠屏障 损伤
下载PDF
不同血清学抗体对某省炎症性肠病的临床诊断价值比较 被引量:2
3
作者 王玉萍 王承党 《中国医药指南》 2018年第34期19-20,共2页
目的探讨血清抗核周型中性粒细胞胞质抗体(p-ANCA)、抗酿酒酵母菌抗体(ASCA)、抗胰腺腺泡抗体(PAB)和抗小肠杯状细胞抗体(GAB)对福建省炎症性肠病(IBD)诊断和鉴别诊断的临床价值。方法间接免疫荧光法检测UC组[32例溃疡性结肠炎(UC)患者]... 目的探讨血清抗核周型中性粒细胞胞质抗体(p-ANCA)、抗酿酒酵母菌抗体(ASCA)、抗胰腺腺泡抗体(PAB)和抗小肠杯状细胞抗体(GAB)对福建省炎症性肠病(IBD)诊断和鉴别诊断的临床价值。方法间接免疫荧光法检测UC组[32例溃疡性结肠炎(UC)患者]、CD组[47例克罗恩病(CD)患者]及对照组(48例非IBD肠道疾病患者)血清中4种抗体的表达。结果 UC组的p-ANCA阳性率(37.5%)高于CD组(4.3%)和对照组(2.1%),CD组的PAB阳性率(70.2%)高于UC组(9.4%)和对照组(6.3%),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0.05)。UC组、CD组、对照组的GAB阳性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p-ANCA阳性/PAB阴性诊断UC的敏感度、特异度、阳性预测值、阴性预测值分别为34.4%、97.9%、91.7%、68.7%;p-ANCA阴性/PAB阳性诊断CD的敏感度、特异度、阳性预测值、阴性预测值分别为68.1%、93.8%、94.1%、66.7%。结论 p-ANCA、PAB联合检测有助于鉴别UC和CD,p-ANCA阳性/PAB阴性提示UC,p-ANCA阴性/PAB阳性提示CD;GAB对于诊断IBD意义不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炎症性肠病 溃疡性结肠炎 克罗恩病 血清学抗体
下载PDF
重症急性胰腺炎肠道免疫功能损伤机制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2
4
作者 杨琳娜 吴婷 《医学综述》 2009年第1期104-107,共4页
重症急性胰腺炎(SAP)是临床常见的急腹症,病情凶险,病死率高。肠源性感染是SAP病情加剧、病死率增加的重要原因。肠道免疫屏障是肠黏膜屏障的重要组成部分,肠道黏膜免疫构成机体防止肠道感染的第一道防线。SAP早期常发生肠道免疫... 重症急性胰腺炎(SAP)是临床常见的急腹症,病情凶险,病死率高。肠源性感染是SAP病情加剧、病死率增加的重要原因。肠道免疫屏障是肠黏膜屏障的重要组成部分,肠道黏膜免疫构成机体防止肠道感染的第一道防线。SAP早期常发生肠道免疫功能损伤,使肠道的免疫防御功能受到抑制,对病原体的免疫应答减弱。因此肠道免疫功能损伤与SAP的肠源性感染密切相关。本文就SAP肠道免疫功能的损伤及其可能机制简要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胰腺炎 肠道免疫屏障 损伤
下载PDF
克罗恩病患者检测食物不耐受的临床意义 被引量:5
5
作者 苏雅青 王承党 《胃肠病学》 2018年第12期748-751,共4页
克罗恩病(CD)是一种慢性非特异性穿透性炎性肠道疾病,病因复杂,目前尚不明确。多项研究提示CD症状常由食物因素诱发或加重,Ig G介导的食物不耐受可能是CD的病因之一,但仍有争议,两者的内在机制尚未完全阐明。食物不耐受可能在CD的发生... 克罗恩病(CD)是一种慢性非特异性穿透性炎性肠道疾病,病因复杂,目前尚不明确。多项研究提示CD症状常由食物因素诱发或加重,Ig G介导的食物不耐受可能是CD的病因之一,但仍有争议,两者的内在机制尚未完全阐明。食物不耐受可能在CD的发生和发展中发挥重要作用,部分研究认为其可能与CD疾病活动度、病变部位、病变范围等存在一定的关系。本文就CD患者检测食物不耐受的临床意义作一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ROHN病 食物不耐受 食物特异性IGG
下载PDF
葡聚糖硫酸钠结肠炎模型的制作方法、特点和影响因素 被引量:15
6
作者 张艳丽 王承党 《胃肠病学》 2006年第1期56-58,共3页
关键词 葡聚糖硫酸钠 肠炎模型 制作原理 病理生理机制 SULFATE UC模型 溃疡性结肠炎 SODIUM 动物模型 临床研究
下载PDF
补黄丹对乙酸致小鼠溃疡性结肠炎的治疗作用 被引量:3
7
作者 黄循铷 王瑞幸 +2 位作者 王承党 庄则豪 王雅锋 《福建医科大学学报》 2006年第5期478-481,共4页
目的观察补黄丹对乙酸诱发小鼠溃疡性结肠炎模型的治疗作用。方法采用乙酸灌肠诱发小鼠溃疡性结肠炎模型。小鼠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模型对照组、柳氮磺吡啶组及补黄丹高、中、低剂量(225,180,144mg/kg)组,比较各组小鼠的疾病活动指数(D... 目的观察补黄丹对乙酸诱发小鼠溃疡性结肠炎模型的治疗作用。方法采用乙酸灌肠诱发小鼠溃疡性结肠炎模型。小鼠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模型对照组、柳氮磺吡啶组及补黄丹高、中、低剂量(225,180,144mg/kg)组,比较各组小鼠的疾病活动指数(DAI)、外周血白细胞总数(TWBC)、白细胞分类、结肠长度、肠质量指数、结肠溃疡及炎症评分、结肠组织匀浆丙二醛(MDA)、超氧化歧化酶(SOD)及结肠组织病理学变化。结果与模型对照组相比,补黄丹能降低溃疡性结肠炎小鼠DAI、TWBC、中性粒细胞百分比、肠质量指数、结肠组织MDA,而结肠组织SOD、结肠长度有所恢复,结肠组织病理改变明显减轻。结论补黄丹对小鼠溃疡性结肠炎有良好的治疗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补黄丹 醋酸 结肠炎 溃疡性 小鼠
下载PDF
粪菌移植对DSS诱导的结肠炎小鼠内脏敏感性的影响 被引量:3
8
作者 陈立 王承党 《胃肠病学》 2018年第11期646-651,共6页
背景:粪菌移植(FMT)能减轻炎症性肠病(IBD)患者肠黏膜炎症、改善临床症状,但具体作用机制尚未明确。目的:探讨FMT对葡聚糖硫酸钠(DSS)诱导的结肠炎小鼠内脏敏感性的影响。方法:小鼠饮用2. 0%DSS溶液制备结肠炎模型。将40只C57BL/6小鼠... 背景:粪菌移植(FMT)能减轻炎症性肠病(IBD)患者肠黏膜炎症、改善临床症状,但具体作用机制尚未明确。目的:探讨FMT对葡聚糖硫酸钠(DSS)诱导的结肠炎小鼠内脏敏感性的影响。方法:小鼠饮用2. 0%DSS溶液制备结肠炎模型。将40只C57BL/6小鼠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A组)、模型对照组(B组)、双歧杆菌三联活菌组(C组)、粪便滤液组(D组),分别给予0. 9%NaC l溶液、0. 9%NaC l溶液、双歧杆菌三联活菌液、粪便滤液灌肠。计算小鼠疾病活动指数(DAI)、结肠组织病理学评分;测定不同结直肠扩张(CRD)容积时腹壁肌电幅值变化;免疫组化法测定腰骶髓P物质(SP)、降钙素基因相关肽(CGRP)表达。结果:B组小鼠DAI、结肠组织病理学评分和腰骶髓SP表达明显高于A组、C组和D组(P <0. 05);而A、C、D三组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 05)。扩张容积为0. 04、0. 06、0. 08 mL时,B组腹壁肌电幅值显著高于A组、C组和D组(P <0. 05),且与SP表达之间存在正相关关系(P <0. 05)。四组小鼠腰骶髓CGRP表达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 05)。结论:FMT可改善结肠炎小鼠的内脏敏感性、减少腰骶髓SP表达,其降低内脏敏感性的作用可能与抑制脊髓背角SP表达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粪菌移植 内脏敏感性 结肠炎 P物质 降钙素基因相关肽
下载PDF
粪菌移植对小鼠实验性结肠炎TLR4信号通路及肠黏膜屏障的影响 被引量:6
9
作者 林艺娟 丁健 +3 位作者 黄循铷 郑玮玮 陈金通 王承党 《中国微生态学杂志》 CAS CSCD 2021年第3期256-263,270,共9页
目的探讨粪菌移植(FMT)对溃疡性结肠炎(UC)小鼠肠黏膜屏障的影响及可能机制。方法小鼠饮用2.0%葡聚糖硫酸钠(DSS)溶液构建小鼠UC模型;50只成年雄性C57BL/6J小鼠,随机留取10只取粪便(这10只不参与后续的实验),其余40只称重、编号,随机分... 目的探讨粪菌移植(FMT)对溃疡性结肠炎(UC)小鼠肠黏膜屏障的影响及可能机制。方法小鼠饮用2.0%葡聚糖硫酸钠(DSS)溶液构建小鼠UC模型;50只成年雄性C57BL/6J小鼠,随机留取10只取粪便(这10只不参与后续的实验),其余40只称重、编号,随机分为空白对照组(Con组)、DSS模型对照组(Model组)、美沙拉嗪组(Model+5-ASA组)和粪菌液组(Model+FMT组),每组10只,Con组和Model组均给予0.9%NaCl溶液灌肠,给药组分别给予美沙拉嗪、粪便滤液灌肠;评估疾病活动指数(DAI)、各组结肠组织病理情况,用透射电镜检测各组小鼠的结肠黏膜上皮细胞结构的变化情况,ELISA检测各组血清内毒素、炎症因子TNF-α水平变化,免疫组化法检测结肠组织Toll样受体4(TLR4)及核因子-κB(NF-κB)的表达变化,Western blot检测各组ZO-1蛋白表达。结果与Model组相比,粪菌移植明显改善小鼠的DAI指数和结肠组织的病理损伤,结肠上皮细胞间隙增宽程度减轻,腺上皮细胞间连接较紧密,结肠黏膜上皮细胞微绒毛完整,排列整齐,内毒素、TNF-α的含量明显下降,TLR4及NF-κB在结肠组织的表达明显下降,ZO-1蛋白表达明显升高,促进结肠黏膜屏障的修复,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t=7.9543,P<0.0001;t=3.7641,P=0.0010;t=4.5899,P=0.0020;t=13.2886,P<0.0001;t=4.9750,P=0.0010;t=6.9388,P<0.0001;t=8.3744,P<0.0001)。结论FMT可减少内毒素及炎症因子的产生,改善结肠炎症,TLR4-NF-κB信号通路可能是FMT修复结肠黏膜屏障功能的机制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粪菌移植 溃疡性结肠炎 肠黏膜屏障 TOLL样受体4 核因子ΚB ZO-1蛋白
原文传递
自身免疫性胰腺炎合并左侧门静脉高压两例的临床特征和治疗转归
10
作者 刘霞 苏雅青 +6 位作者 陈金通 刘奇才 郜峰 张天明 佘德君 范华 王承党 《中华消化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9期631-633,共3页
自身免疫性胰腺炎(autoimmune pancreatitis,AIP)是一种少见的胰腺慢性炎症性自身免疫病,以胰腺浆细胞浸润致纤维化、影像学检查示胰腺弥漫或局灶肿大和胰管不规则狭窄、血清免疫球蛋白G(immunoglobulin G,IgG)4水平增高、类固... 自身免疫性胰腺炎(autoimmune pancreatitis,AIP)是一种少见的胰腺慢性炎症性自身免疫病,以胰腺浆细胞浸润致纤维化、影像学检查示胰腺弥漫或局灶肿大和胰管不规则狭窄、血清免疫球蛋白G(immunoglobulin G,IgG)4水平增高、类固醇激素疗效显著为主要特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自身免疫性胰腺炎 左侧门静脉高压 治疗转归 临床特征 慢性炎症性自身免疫病 血清免疫球蛋白 浆细胞浸润 影像学检查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