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54篇文章
< 1 2 18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石决明药理研究及眼科应用进展 被引量:22
1
作者 徐国兴 林媛 +1 位作者 王婷婷 吴雅冰 《国际眼科杂志》 CAS 2009年第12期2389-2390,共2页
石决明自古以来即为清肝明目、退翳除障之要药。而现代医学应用先进的方法和技术,对石决明的成分、药理进行了较为详细而深入的研究,眼科在辩病与辨证相结合的基础上,应用石决明中西医结合治疗眼部疾患积累了较为丰富的经验,取得了较好... 石决明自古以来即为清肝明目、退翳除障之要药。而现代医学应用先进的方法和技术,对石决明的成分、药理进行了较为详细而深入的研究,眼科在辩病与辨证相结合的基础上,应用石决明中西医结合治疗眼部疾患积累了较为丰富的经验,取得了较好的疗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石决明 药理研究 眼科
下载PDF
吡非尼酮浸泡生物羊膜对兔青光眼模型滤过术后瘢痕形成的作用
2
作者 张帅 姚贻华 +2 位作者 郑扬菁 吴平 朱益华 《国际眼科杂志》 2024年第2期189-195,共7页
目的:探讨吡非尼酮(PFD)浸泡生物羊膜在兔青光眼模型中的应用,评价其对兔青光眼模型的抗瘢痕效果及毒副作用。方法:健康新西兰白兔72只右眼采用前房注射复方卡波姆溶液的方法建立青光眼模型后随机分为0.5%PFD+生物羊膜组、单纯生物羊膜... 目的:探讨吡非尼酮(PFD)浸泡生物羊膜在兔青光眼模型中的应用,评价其对兔青光眼模型的抗瘢痕效果及毒副作用。方法:健康新西兰白兔72只右眼采用前房注射复方卡波姆溶液的方法建立青光眼模型后随机分为0.5%PFD+生物羊膜组、单纯生物羊膜组、丝裂霉素C(MMC)组和空白对照组,每组18只,均行小梁切除术,其中0.5%PFD+生物羊膜组在巩膜瓣下放置0.5%PFD溶液浸泡的生物羊膜,单纯生物羊膜组在巩膜瓣下放置生理盐水浸泡的复水生物羊膜,MMC组在巩膜瓣下放置浸有MMC的棉片3 min后立即采用生理盐水冲洗,空白对照组制作巩膜瓣后不放入任何植入物。评估眼压、滤过泡及毒副作用和并发症情况,并采用苏木精-伊红(HE)、Masson染色及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法观察滤过区组织病理变化。结果:小梁切除术后14、21、28 d各组眼压比较,0.5%PFD+生物羊膜组<MMC组<单纯生物羊膜组<空白对照组(均P<0.05)。小梁切除术后28 d,0.5%PFD+生物羊膜组抗炎性增生及抑制胶原纤维增生效果最优,滤过泡存活率最高,且前房炎症反应轻。结论:吡非尼酮浸泡生物羊膜对兔青光眼模型有较明显的抗瘢痕作用,且毒副作用少,安全性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吡非尼酮 生物羊膜 复方卡波姆 青光眼模型 小梁切除术 滤过泡 抗瘢痕
下载PDF
连翘苷通过调控CTRP3表达对高糖诱导的人视网膜血管内皮细胞损伤的影响及其机制研究
3
作者 韩莎莎 尹丹 +1 位作者 李跃峰 叶琴 《眼科新进展》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354-359,共6页
目的比较不同剂量连翘苷(PHN)对高糖(HG)诱导的人视网膜血管内皮细胞损伤的影响,并分析其对补体C1q/肿瘤坏死因子相关蛋白3(CTRP3)表达的调控作用及可能的作用机制。方法采用HG培养人视网膜血管内皮细胞并建立细胞损伤模型(HG组)。HG+PH... 目的比较不同剂量连翘苷(PHN)对高糖(HG)诱导的人视网膜血管内皮细胞损伤的影响,并分析其对补体C1q/肿瘤坏死因子相关蛋白3(CTRP3)表达的调控作用及可能的作用机制。方法采用HG培养人视网膜血管内皮细胞并建立细胞损伤模型(HG组)。HG+PHN-L组、HG+PHN-M组、HG+PHN-H组人视网膜血管内皮细胞分别用1μmol·L^(-1)、10μmol·L^(-1)、100μmol·L^(-1)PHN处理后进行HG诱导。HG+pcDNA组、HG+pcDNA-CTRP3组分别用pcDNA、pcDNA-CTRP3转染至人视网膜血管内皮细胞后进行HG诱导。HG+PHN-H+sh-NC组、HG+PHN-H+sh-CTRP3组分别用sh-NC、sh-CTRP3转染后,用100μmol·L^(-1)PHN处理HG诱导的人视网膜血管内皮细胞。检测细胞丙二醛(MDA)、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水平。采用流式细胞术检测细胞凋亡率。采用实时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反应(qRT-PCR)、Western blot分别检测B淋巴细胞瘤-2(Bcl-2)、Bcl-2相关蛋白(Bax)、CTRP3蛋白表达水平。结果与Con组比较,HG组细胞凋亡率、MDA水平、Bax蛋白水平均升高,SOD、GSH-Px、Bcl-2蛋白、CTRP3 mRNA及蛋白水平均降低(均为P<0.05)。与HG组比较,HG+PHN-L组、HG+PHN-M组、HG+PHN-H组细胞凋亡率、MDA水平、Bax蛋白水平均降低,且HG+PHN-H组<HG+PHN-M组<HG+PHN-L组(均为P<0.05),SOD、GSH-Px、Bcl-2蛋白、CTRP3 mRNA及蛋白水平均升高,且HG+PHN-H组>HG+PHN-M组>HG+PHN-L组(均为P<0.05)。与HG+pcDNA组比较,HG+pcDNA-CTRP3组细胞凋亡率、MDA水平、Bax蛋白水平均降低,SOD、GSH-Px、CTRP3蛋白、Bcl-2蛋白水平均升高(均为P<0.05)。与HG+PHN-H+sh-NC组比较,HG+PHN-H+sh-CTRP3组细胞凋亡率、MDA水平、Bax蛋白水平均升高,SOD水平、GSH-Px水平、CTRP3蛋白、Bcl-2蛋白水平均降低(均为P<0.05)。结论PHN可减轻HG诱导的人视网膜血管内皮细胞损伤,其作用机制可能与上调CTRP3表达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连翘苷 高糖 人视网膜血管内皮细胞 补体C1q/肿瘤坏死因子相关蛋白3 氧化应激 细胞凋亡
下载PDF
模拟课堂探究学习教学模式在眼科学基础教学中的应用 被引量:4
4
作者 黄焱 徐国兴 郭健 《基础医学教育》 2013年第2期162-164,共3页
模拟课堂探究学习教学模式是将模拟课堂和探究式学习相结合,就是指学生在教师指导下,选择和确定专题进行探究,在探究过程中主动地获取知识,应用知识自行设计教学方案,进行课堂教学实践的教学模式,让学生在牢固掌握知识的同时,深刻理解... 模拟课堂探究学习教学模式是将模拟课堂和探究式学习相结合,就是指学生在教师指导下,选择和确定专题进行探究,在探究过程中主动地获取知识,应用知识自行设计教学方案,进行课堂教学实践的教学模式,让学生在牢固掌握知识的同时,深刻理解和灵活应用知识,培养创新精神及实践能力。这种模式分为前期准备、教学实施、总结评价三个阶段。通过分析在眼科学基础课程理论教学中的应用,探讨这种模式的推广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眼科学基础 模拟课堂 探究式学习 教学模式
下载PDF
应用三级质控流程优化眼科手术护理记录书写质量 被引量:5
5
作者 连燕彬 郑惠兰 《中西医结合护理(中英文)》 2018年第9期161-164,共4页
目的探讨三级质控流程在优化眼科手术护理记录书写质量中作用。方法成立科室质控小组,第一级为责任组长,需对自己组在院和出院的病历进行质量控制,有问题及时指导、协助组员更改;第二级为主管护师,根据医生分组对出院病历进行质量控制;... 目的探讨三级质控流程在优化眼科手术护理记录书写质量中作用。方法成立科室质控小组,第一级为责任组长,需对自己组在院和出院的病历进行质量控制,有问题及时指导、协助组员更改;第二级为主管护师,根据医生分组对出院病历进行质量控制;第三级为总务护士与护士长,对全科在架病历动态质量控制及对出院病历进行审核,及时发现质量缺陷,提出有效的管理对策。选取2017年1月住院病历150份为对照组,2017年3月住院病历150份为观察组。对比2组病历书写质量。结果观察组病理书写中体温单、评估单和护理记录单书写缺陷发生率较对照组减少(P <0. 05)。结论三级质控流程能有效的优化护理记录书写,保证护理记录完整性,提高护理病历质量,降低缺陷率和成本。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子病历 护理管理 质量控制 护理文书
下载PDF
眼科手术洞巾改良设计及应用 被引量:3
6
作者 林婷 郑惠兰 《当代护士(中旬刊)》 2020年第12期188-190,共3页
目的设计改良一种安全、便捷、舒适的眼科双孔手术洞巾,评价其临床应用效果。方法调查分析眼科常用手术洞巾的种类及临床应用现状,设计并自制一种改良双孔手术洞巾。选择2018年5月—6月在本院眼科行双眼手术的患者36例,随机分为两组,每... 目的设计改良一种安全、便捷、舒适的眼科双孔手术洞巾,评价其临床应用效果。方法调查分析眼科常用手术洞巾的种类及临床应用现状,设计并自制一种改良双孔手术洞巾。选择2018年5月—6月在本院眼科行双眼手术的患者36例,随机分为两组,每组各18例,分别在眼科手术中使用改良双孔手术洞巾(观察组)和传统单孔洞巾(对照组),观察并记录术中洞巾移动次数和单次确认眼位用时。结果观察组在术中洞巾移动次数(0)显著少于对照组次数(13.05±1.13),差异具有显著的统计学意义(P<0.001);观察组在术中单次确认眼位用时(25.50±1.34)s较对照组用时(48.76±3.42)s明显下降,差异具有显著的统计学意义(P<0.001);观察组术后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01)。结论改良的双孔手术洞巾,符含眼科手术需求,可提高手术效率,减少感染风险,是安全、便捷、有效的,值得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洞巾 改良 斜视手术 眼科 临床应用
下载PDF
FPG、HbA1c水平变化与老年2型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患者视力严重程度的关系
7
作者 郑文彬 徐碧琳 +1 位作者 林艳丰 姚贻华 《糖尿病新世界》 2024年第2期191-194,共4页
目的 探究空腹血糖(Fasting Blood Glucose, FPG)、糖化血红蛋白(Glycosylated Hemoglobin A1c, HbA1c)水平变化与老年2型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患者视力严重程度的关系。方法 选取2020年6月—2022年6月泉州市泉港区医院收治的92例2型糖尿病... 目的 探究空腹血糖(Fasting Blood Glucose, FPG)、糖化血红蛋白(Glycosylated Hemoglobin A1c, HbA1c)水平变化与老年2型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患者视力严重程度的关系。方法 选取2020年6月—2022年6月泉州市泉港区医院收治的92例2型糖尿病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有无视网膜病变分为非视网膜病变组48例、视网膜病变组44例;根据视力损伤严重程度将视网膜病变患者分为轻度组15例、中度组14例、重度组15例。所有患者入院次日检测空腹血糖和视力情况,分析不同组间FPG、HbA1c水平;Pearson相关性分析FPG、HbA1c水平变化与患者视力严重程度关系。结果 视网膜病变组FPG和HbA1c水平均明显高于非视网膜病变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中重度组FPG和HbA1c水平均明显高于轻度组,且重度组高于中度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FPG、HbA1c与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患者视力损伤程度呈正相关(r=0.436、0.531,P均<0.001)。结论 老年2型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患者FPG与HbA1c水平与视力损伤程度呈正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空腹血糖 糖化血红蛋白 老年2型糖尿病 糖尿病视网膜病变
下载PDF
二维高频诊断超声对新西兰兔晶状体上皮细胞凋亡的影响:眼科诊断超声安全性评价 被引量:1
8
作者 刘新秀 叶真 +5 位作者 徐国兴 陈丽英 周琳瑛 傅冷西 阮琴韵 林新霖 《中国医学工程》 2011年第3期20-23,25,共5页
目的通过观察不同剂量、不同辐照时间二维高频诊断超声(HFDU)对新西兰兔晶状体上皮细胞(RLECs)凋亡影响的实验研究结果,结合国内外文献复习,对眼科诊断超声安全性进行探讨。方法采用频率15 MHz、热力指数(Ti)为0、机械指数(Mi)为0.1和0... 目的通过观察不同剂量、不同辐照时间二维高频诊断超声(HFDU)对新西兰兔晶状体上皮细胞(RLECs)凋亡影响的实验研究结果,结合国内外文献复习,对眼科诊断超声安全性进行探讨。方法采用频率15 MHz、热力指数(Ti)为0、机械指数(Mi)为0.1和0.37的二维诊断超声经眼直接法辐照48只新西兰兔的左眼晶状体15 min及30 min,分别于辐照后12、24和48 h取其前囊膜作电镜观察晶状体上皮细胞(RLEC)的超微结构,流式细胞术检查RLEC的细胞周期;取未辐照的右眼RLEC作为对照;复习国内外有关临床应用诊断超声对动物眼或临床试验结果文献。结果 (1)15 MHz二维诊断超声对RLEC的超微结构有一定的影响,随着辐照时间延长或Mi的增加结构损伤加重。Mi 0.1辐照15 min后12 h,多数RLEC结构正常;辐照15min或30 min后24 h,主要表现为线粒体和粗面内质网变化。Mi 0.37辐照30 min后,RLEC出现早期凋亡现象。对照眼未见上述变化。(2)15 MHz二维诊断超声引起RLEC增殖细胞周期各期比例再分布,随着辐照时间延长或Mi增加可出现凋亡峰;(3)文献显示临床应用于眼科的多普勒超声、造影超声等对动物和人体具有不同的生物学作用。结论 15 MHz二维诊断超声可引起RLEC超微结构变化、细胞周期各期比例的再分布及细胞凋亡,这种改变随辐照时间延长或Mi的增高而加重;眼科超声检查时一定要坚持最小剂量的原则,使用低Mi(<0.1)的二维超声、检查时间少于15 min较为安全,慎用多普勒超声,用SonoVue实时超声造影时必须是在低MI状态下进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诊断超声 二维超声 三维超声 多普勒超声 超声生物显微镜 实时超声造影 眼科 安全性
下载PDF
胰岛素样生长因子与眼科疾病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1
9
作者 吴松一 徐国兴 《海峡科学》 2007年第3期57-59,共3页
胰岛素样生长因子(IGF)是一种结构上与胰岛素相似的多肽,作为一种分子信号,在维持和控制细胞生长、增殖、分化、成熟和再生等方面具有重要作用。近年来,它在眼科疾病中的作用受到广泛关注。本文对IGF系统的组成,生物学功能及其表达调节... 胰岛素样生长因子(IGF)是一种结构上与胰岛素相似的多肽,作为一种分子信号,在维持和控制细胞生长、增殖、分化、成熟和再生等方面具有重要作用。近年来,它在眼科疾病中的作用受到广泛关注。本文对IGF系统的组成,生物学功能及其表达调节做一介绍,并对近年来国内外关于IGF系统在眼部的表达以及它在眼科疾病中的作用作一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胰岛素样生长因子 眼科疾病
下载PDF
眼科继续教育与社区眼保健的关系研究
10
作者 徐国兴 韩晓丽 林发森 《福建医科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0年第1期10-11,共2页
发展社区眼科卫生保健,人才培养是关键.对县级医院眼科医师实施以医学院校毕业后教育为核心,积极开展眼科继续教育是加快我省眼科人才培养的重要环节.本文就县级医院眼科医师在社区跟保健中的地位与作用、我省县级医院眼科队伍的现状、... 发展社区眼科卫生保健,人才培养是关键.对县级医院眼科医师实施以医学院校毕业后教育为核心,积极开展眼科继续教育是加快我省眼科人才培养的重要环节.本文就县级医院眼科医师在社区跟保健中的地位与作用、我省县级医院眼科队伍的现状、眼科继续教育的初步尝试、存在问题与对策等有关问题进行探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眼科医师 县级医院 社区 眼保健 毕业后教育 卫生保健 关系研究 继续教育 人才培养 地位与作用
下载PDF
老年神经眼科某些疾病概述
11
作者 童绎 《老年医学与保健》 CAS 2000年第4期165-168,共4页
关键词 老年人 缺血性视神经病变 一时性黑蒙 眼脸痉挛
下载PDF
神经细胞粘附分子在眼科学中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2
12
作者 陈国智 朱益华 徐国兴 《国际眼科杂志》 CAS 2007年第4期1073-1076,共4页
神经细胞粘附分子(NCAM)在神经系统的发育中起重要作用,目前国内外对NCAM在眼科学领域中的作用也进行了初步的研究。本文就NCAM的生物学特性,NCAM与视乳头区星形细胞、雪旺细胞、视网膜神经节细胞之间的关系,及其在临床眼科疾病中的研... 神经细胞粘附分子(NCAM)在神经系统的发育中起重要作用,目前国内外对NCAM在眼科学领域中的作用也进行了初步的研究。本文就NCAM的生物学特性,NCAM与视乳头区星形细胞、雪旺细胞、视网膜神经节细胞之间的关系,及其在临床眼科疾病中的研究进展作一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神经细胞粘附分子 生物学特性 星形细胞 雪旺细胞 视网膜神经节细胞
下载PDF
蒸气热敷器在眼科护理中的应用 被引量:1
13
作者 许云芳 张琼芳 程默君 《福建医药杂志》 CAS 1997年第1期107-107,共1页
蒸气热敷器在眼科护理中的应用福建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眼科许云芳张琼芳程默君热敷是眼科常用的一种湿疗法,我科采用福建产中麟牌蒸气热敷器进行眼部热敷77例,效果较好,且安全、简便,大大减少了护理工作量。现将使用体会报告如... 蒸气热敷器在眼科护理中的应用福建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眼科许云芳张琼芳程默君热敷是眼科常用的一种湿疗法,我科采用福建产中麟牌蒸气热敷器进行眼部热敷77例,效果较好,且安全、简便,大大减少了护理工作量。现将使用体会报告如下。一、一般资料本组77例中,男3...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眼科护理 蒸气热敷器
下载PDF
神经眼科梅毒4例 被引量:1
14
作者 庄淑流 刘利娟 童绎 《中国眼耳鼻喉科杂志》 2009年第6期395-395,共1页
关键词 神经眼科 梅毒 双眼视力 视力下降 医院治疗 眼前节 传入性 视乳头
下载PDF
中国汉族先天性视网膜劈裂症一家系临床及分子遗传学分析
15
作者 王婷婷 朱益华 +5 位作者 范梦杰 罗小玲 张林燕 张达人 丁小燕 刘旭阳 《中华实验眼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9期864-870,共7页
目的研究先天性视网膜劈裂症(XLRS)一家系的临床表型及分子遗传学特点,并确定相关基因突变。方法采用家系调查研究,收集2021年8月在厦门大学附属厦门眼科中心就诊的汉族XLRS一家系,对其临床特征及系谱进行分析。所有患者及变异位点携带... 目的研究先天性视网膜劈裂症(XLRS)一家系的临床表型及分子遗传学特点,并确定相关基因突变。方法采用家系调查研究,收集2021年8月在厦门大学附属厦门眼科中心就诊的汉族XLRS一家系,对其临床特征及系谱进行分析。所有患者及变异位点携带者均接受全面的病史采集和眼科常规检查,包括视力、非接触式眼压计、裂隙灯显微镜、直接检眼镜及光学相干断层扫描检查;先证者和部分患者接受医学验光、眼底照相或广角眼底照相、视网膜电图检查。采集该家系成员外周静脉血标本,并对先证者样本行全外显子组测序(WES)分析。针对WES筛选突变位点,通过Sanger测序对家系成员的其他患者及正常人进行扩大验证。采用CADD、FATHMM等生物信息学工具分析变异位点致病性。结果该XLRS家系共3代8人,符合XLRS临床诊断者共3例,均为男性,先证者母亲为相关基因携带者,表型正常者5人。家系中无近亲结婚史,且为隔代发病,符合X连锁隐性遗传方式。所有患者均无全身病史和其他异常表现,眼部病变共同特征为自幼双眼视力差,先证者及其胞弟表现为黄斑区劈裂呈轮辐状,先证者外公表现为视网膜神经纤维层萎缩。遗传学分析发现,该家系中所有患者均存在已知的RS1基因上的1个半合子变异c.214G>C:p.Glu72Gln,先证者母亲在该位点为杂合变异,其余表型正常成员在该位点为野生型。经生物信息学分析,预测该位点为有害变异,很可能致病。结论RS1基因c.214G>C:p.Glu72Gln半合子变异,可能为该XLRS家系所有患者的致病变异,均表现为轻型XLR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视网膜劈裂症 家系 RS1基因 基因型 表型 遗传学分析
下载PDF
玻璃体内注射康柏西普治疗早产儿视网膜病变的血管化过程
16
作者 傅征 熊薇薇 +9 位作者 尹雪 洪志斌 李秀婷 魏熙翔 方伟芳 陈亚娟 林经纬 朱彦晖 朱益华 杨晖 《国际眼科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3期363-368,共6页
目的:评价玻璃体内注射康柏西普在治疗I型(阈值期和阈值前期)和A-ROP(急进性ROP)的早产儿视网膜病变(ROP)的一系列病例中引起的视网膜血管化过程。方法:回顾性研究2017-07/2020-03在厦门市儿童医院眼科通过玻璃体腔注射康柏西普(IVC)治... 目的:评价玻璃体内注射康柏西普在治疗I型(阈值期和阈值前期)和A-ROP(急进性ROP)的早产儿视网膜病变(ROP)的一系列病例中引起的视网膜血管化过程。方法:回顾性研究2017-07/2020-03在厦门市儿童医院眼科通过玻璃体腔注射康柏西普(IVC)治疗的ROP患者34例67眼。再活化是指急性期特征的复发,发生在疾病的任何阶段,无论是否存在其他疾病。结果:患儿34例的平均胎龄为28.82±2.32wk。平均出生体质量为1155.18±398.22g。19例37眼的病变区域为Ⅰ区。10例20眼的病变位于Ⅱ区,5例10眼的病变位于Ⅱ区后部。一次IVC治疗的ROP患儿疾病控制总有效率为73.1%(49/67),且Ⅱ区血管化均完成。患者在Ⅲ区的血管化完成率出现差异。在接受过一次治疗且未再复发的患者中,Ⅰ型ROP血管化时间平均为9.11±2.49wk,A-ROP为13.40±4.04wk。A-ROP的血管化完成时间明显比Ⅰ型ROP的时间长,且结果有统计学差异。结论:IVC治疗后的病变为Ⅱ区的患儿均具有较高的血管完成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康柏西普 早产儿视网膜病变 血管化
下载PDF
康柏西普玻璃体内注射治疗糖尿病性黄斑水肿的疗效及对黄斑区视网膜微循环的影响
17
作者 张亮 郑学栋 张秀美 《糖尿病新世界》 2023年第16期179-181,193,共4页
目的 探究康柏西普玻璃体内注射治疗糖尿病性黄斑水肿(diabetic macular edema,DME)的疗效及对黄斑区视网膜微循环的影响。方法 选择2019年5月—2022年5月闽侯县医院收治的150例DME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随机数表法分成观察组及对照组,各7... 目的 探究康柏西普玻璃体内注射治疗糖尿病性黄斑水肿(diabetic macular edema,DME)的疗效及对黄斑区视网膜微循环的影响。方法 选择2019年5月—2022年5月闽侯县医院收治的150例DME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随机数表法分成观察组及对照组,各75例。观察组行康柏西普玻璃体内注射治疗,对照组行雷珠单抗玻璃体内注射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最佳矫正视力(best corrected visual acuity,BCVA)、黄斑中心凹视网膜厚度(central macular thickness,CMT)、视网膜浅层毛细血管丛(superficial capillary plexus,SCP)的血管密度、深层毛细血管(deep capillary plexus,DCP)的血管密度以及黄斑中心凹无血管区面积(foveal avascular zone,FAZ)。结果 治疗前,两组BCVA、CMT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BCVA高于对照组,CMT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后两组SCP/DCP血管密度及FAZ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康柏西普玻璃体内注射治疗DME疗效确切,能改善患者视力,减轻黄斑水肿,且对黄斑区视网膜微循环无明显影响,值得临床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康柏西普 玻璃体内注射 糖尿病性黄斑水肿 黄斑区视网膜微循环
下载PDF
眼底图像中黄斑中心与视盘自动检测新方法 被引量:9
18
作者 郑绍华 陈健 +2 位作者 潘林 郭健 余轮 《电子与信息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1期2586-2592,共7页
在眼底图像自动分析中,视盘与黄斑的定位是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计算机辅助诊断或筛查的先决条件。该文提出一种应用方向局部对比度滤波结合局部血管密度的方法,直接先行检测黄斑中心再行定位视盘,不同于现有的先行检测视盘或血管再行定... 在眼底图像自动分析中,视盘与黄斑的定位是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计算机辅助诊断或筛查的先决条件。该文提出一种应用方向局部对比度滤波结合局部血管密度的方法,直接先行检测黄斑中心再行定位视盘,不同于现有的先行检测视盘或血管再行定位黄斑的一般方法,有效地提高黄斑定位正确率,能更好地应用于糖尿病性黄斑水肿的自动评估。实验选取了网络公开的HEI-MED数据集中169幅黄斑水肿眼底图像,黄斑和视盘的定位正确率同步达到98.2%,算法简单且无监督,优于现有的方法,具有良好的临床应用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模式识别 眼底图像 黄斑 视盘 方向局部对比度 血管分割
下载PDF
Leber遗传性视神经病变家系的线粒体基因突变分析 被引量:9
19
作者 林玲 陈贻锴 +3 位作者 童绎 郑志 林建银 朱进伟 《遗传》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3期267-270,共4页
为探讨Leber遗传性视神经病变(Leber′shereditaryopticneuropathy,LHON)家系线粒体DNA(mtDNA)常见致病原发突变的频谱,用聚合酶链反应(polymerasechainreaction,PCR)和单链构象多态性(single strandedconformationalpolymorphism,SSCP... 为探讨Leber遗传性视神经病变(Leber′shereditaryopticneuropathy,LHON)家系线粒体DNA(mtDNA)常见致病原发突变的频谱,用聚合酶链反应(polymerasechainreaction,PCR)和单链构象多态性(single strandedconformationalpolymorphism,SSCP)以及DNA测序的方法,对13个家系22位临床诊断为LHON的患者及其母系亲属21人的线粒体DNA进行检测,同时检测71例正常人作为对照。临床拟诊为LHON的13个家系中,11个家系存在mtDNA位点11778G→A突变,另2个家系存在14484位点T→C突变。说明中国LHON病人存在线粒体DNA11778或14484位点突变,其中14484位点突变在国内尚未见报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LEBER遗传性视神经病 线粒体基因 突变 线粒体DNA PCR-SSCP 遗传性疾病
下载PDF
微动脉瘤与出血自动检测的NPDR图像分型方法 被引量:6
20
作者 郑绍华 潘林 +2 位作者 陈健 郭健 余轮 《仪器仪表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期59-67,共9页
为构建糖尿病视网膜病变(DR)自动筛查系统,依据新的糖尿病视网膜病变国际临床分型标准,提出了一种基于微动脉瘤(MAs)和视网膜内出血(HAs)自动检测的非增生性糖尿病视网膜病变(NPDR)图像分型方法。首先在红色通道上利用自适应阈值、形态... 为构建糖尿病视网膜病变(DR)自动筛查系统,依据新的糖尿病视网膜病变国际临床分型标准,提出了一种基于微动脉瘤(MAs)和视网膜内出血(HAs)自动检测的非增生性糖尿病视网膜病变(NPDR)图像分型方法。首先在红色通道上利用自适应阈值、形态学技术及区域主动轮廓模型对视盘中心进行精确定位;再者,在绿色通道预处理及现有算法改进的基础上,提出了一种新的基于Radon变换的方法对HAs和MAs进行识别,有效地抑制了血管或背景纹理的干扰,算法不依赖于血管的分割,也无需多尺度匹配滤波器。实验选取了120幅高分辨率的NPDR图像,对HAs和MAs的检测均得到较高的灵敏度和特异性,在各分型上准确率都达到了85%以上,不存在漏诊的情况。算法稳定,具有较高的实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糖尿病视网膜病变 微动脉瘤 出血 视盘 RADON变换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8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