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突聋患者内耳MRI钆造影与cVEMP的相关性研究 被引量:4
1
作者 肖恒 姚广南 +3 位作者 张榕 蔡德伦 叶胜难 陈曦 《中华耳科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5期503-509,共7页
目的通过对单侧突发性耳聋患者进行纯音测听、内耳钆造影MRI检查、cVEMP检查以探讨突聋患者的可能发病机制及在突聋患者中膜迷路积水与cVEMP异常的相关性。方法根据纯音测听结果对65例单侧突发性耳聋患者分为低频组、高频组、平坦组、... 目的通过对单侧突发性耳聋患者进行纯音测听、内耳钆造影MRI检查、cVEMP检查以探讨突聋患者的可能发病机制及在突聋患者中膜迷路积水与cVEMP异常的相关性。方法根据纯音测听结果对65例单侧突发性耳聋患者分为低频组、高频组、平坦组、全聋组,进行内耳钆造影MRI及cVEMP检查,比较各个组间钆造影阳性率和cVEMP阳性率;按照钆造影结果分组,分别计算钆造影阳性组、阴性组的cVEMP阳性率。结果 65例患者中,低频组14人,钆造影阳性率35.7%(5/14),cVEMP阳性率50%(7/14);高频组11人,钆造影阳性率0(0/11),cVEMP阳性率9.1%(1/11);平坦组17人,钆造影阳性率17.6%(3/17),cVEMP阳性率35.3%(6/17);全聋组23人,钆造影阳性率13.0%(3/23),cVEMP阳性率43.5%(10/23);低频组、平坦组、全聋组两两之间的钆造影阳性率无明显差异性;各个频率两两之间cVEMP阳性率未存在完全性明显差异;钆造影阳性共11例,cVEMP阳性共24例。其中钆造影阳性组中cVEMP阳性率63.64%(7/11),钆造影阴性组中cVEMP阳性率31.48%(17/54),二者差值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内耳钆造影MRI提示突发性耳聋目前仍是病因不明的疾病,膜迷路积水是低频型突发性聋的一种可能发病机制,而平坦型、全聋型突聋的膜迷路积水可能为内耳损伤后出现的一种病理结果;cVEMP可能在不同频率的突聋类型检出率无明显独特性,在一定程度上可能可以提示突发性聋患者存在膜迷路积水情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突发性耳聋 内耳钆造影磁共振 膜迷路积水 cVEMP
下载PDF
MDR基因及MDR基因编码产物在咽喉部恶性黑色素瘤中表达及其意义 被引量:7
2
作者 陈曦 季天海 +3 位作者 姚丽青 杨颈松 邓军 张哉根 《中国现代医学杂志》 CAS CSCD 2002年第22期13-15,17,共4页
目的 :研究多药耐药 (mnlti-drugresistance ,MDR)基因胎盘型谷胱甘肽 -S -转移酶 (GST -π)和DNA拓朴酶Ⅱ (TopoⅡ )以及MDR基因编码产物P -糖蛋白 (Pgp)、在咽喉部恶性黑色素瘤中的表达及其意义。方法 :应用链霉素亲生物素 -过氧化物... 目的 :研究多药耐药 (mnlti-drugresistance ,MDR)基因胎盘型谷胱甘肽 -S -转移酶 (GST -π)和DNA拓朴酶Ⅱ (TopoⅡ )以及MDR基因编码产物P -糖蛋白 (Pgp)、在咽喉部恶性黑色素瘤中的表达及其意义。方法 :应用链霉素亲生物素 -过氧化物酶标S -P法检测 2 8例咽喉部恶性黑色素瘤中Pgp、GST -π和TopoⅡ的表达 ,分析MDR基因及MDR基因编码产物阳性表达率与肿瘤主要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结果 :2 8例标本中Pgp、GST -π和TopoⅡ的表达率分别为 35 .7%、5 7.1%和 4 6 .4 % ,相互间差异无显著性 (P >0 .0 5 )。Pgp、GST -π和TopoⅡ的表达与性别、年龄、肿瘤大小无明显相关 (P >0 .0 5 ) ,与AJC分级显著相关 (P <0 .0 5 )。结论 :Pgp、GST -π和TopoⅡ等多因素联合作用是咽喉部恶性黑色素瘤多药耐药的主要作用机理 ,其表达在化疗敏感性预测中具有必要性和可行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恶性黑色素瘤 多药耐药 MDR 喉部肿瘤 咽部肿瘤
下载PDF
咽喉部恶性黑色素瘤预后相关的临床与病理多因素分析 被引量:3
3
作者 陈曦 季天海 +3 位作者 杨劲松 张哉根 姚丽青 邓军 《中华耳鼻咽喉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1期60-60,共1页
关键词 咽喉部恶性黑色素瘤 预后相关 临床 病理 多因素分析
下载PDF
恶性黑色素瘤的预后研究 被引量:3
4
作者 季天海 姚丽青 +2 位作者 陈曦 张哉根 邓军 《中国现代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5期719-722,共4页
目的拟找出与各级恶性黑色素瘤预后相关的因素.方法选择南京军区福州总医院、福建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及第三军医大学附属西南医院、附属新桥医院、附属大坪医院病理科1995~1998年间归档的各级恶性黑色素瘤标本55例.同时选取尸检对应... 目的拟找出与各级恶性黑色素瘤预后相关的因素.方法选择南京军区福州总医院、福建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及第三军医大学附属西南医院、附属新桥医院、附属大坪医院病理科1995~1998年间归档的各级恶性黑色素瘤标本55例.同时选取尸检对应部位正常组织共10份作为阴性对照.应用链霉素亲生物素-过氧化物酶标S-p法检测石蜡标本中耐药基因胎盘型谷胱甘肽-S-转移酶(GST-π)、DNA拓朴酶Ⅱ(TopoⅡ)、P-糖蛋白(Pgp)和Ki-67、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的表达,并用形态计量方法检测肿瘤内微血管密度(MVD),对所得的各项指标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美国癌症联合会(AJC)分级与预后相关(P<0.05).耐药基因Pgp、GST-π和TopoⅡ的表达率分别为36.4%(20/55=36.4%)、52.7%(29/55=52.7%)和43.6%(24/55=43.6%),相互间差异无显著性(P>0.05).Pgp、GSTπ和TopoⅡ的表达和TopoⅡ和TopoⅡ的表达与患者预后显著相关(P<O.05).Ki-67在肿瘤和正常组织中呈多少不等的阳性,不同级别及与非肿瘤组织之间差异有显著性.多元回归分析显示该指标是预后的独立危险因素之一,以27%为分界点两条生存曲线间时序分析差异有显著性(P<0.01).微血管密度:AJC分级中Ⅰ级与正常黏膜组织之间的微血管密度差异无显著性,而Ⅱ、Ⅲ、Ⅳ级的微血管密度均显著增多(P<0.01),坏死组织中微血管平均数更为增多,VEGF的表达与微血管密度呈显著性相关(P<0.01).微血管计数>39.5的恶性黑色素瘤比<39.5的恶性黑色素瘤生存期显著缩短.结论用COX逐步回归模型进行多因素分析,筛选出了对恶性黑色素瘤预后有密切关系的7个指标:AJC分级是最重要的预后因子,其次为Ki-67阳性率、微血管密度、肿瘤耐药因子Pgp、TopoⅡ、GSTπ,而组织有无坏死则为保护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恶性黑色素瘤 预后 因果律
下载PDF
颞骨乳突管(道)的应用解剖 被引量:8
5
作者 郑鸣 陈心华 +2 位作者 程金妹 邹小成 康仲涵 《中国临床解剖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1998年第1期15-18,共4页
目的:为脑神经和耳神经外科乙状窦手术入路和乳突部开窗术提供解剖学依据。方法:采用游标卡尺等测量、统计93侧干性颅(颞)骨乳突孔及乳突管(道)的出现率、位置、内径和长度。结果:乳突孔和乳突管的出现率分别为63.4%和4... 目的:为脑神经和耳神经外科乙状窦手术入路和乳突部开窗术提供解剖学依据。方法:采用游标卡尺等测量、统计93侧干性颅(颞)骨乳突孔及乳突管(道)的出现率、位置、内径和长度。结果:乳突孔和乳突管的出现率分别为63.4%和44%。乳突管多位于乳突部,且右侧多见,其长度平均为8.8(2.0~14.0)mm,内径平均为2.5(0.5~4.5)mm;该管(道)的外口主要位于枕乳缝的前方,其内口位于颅后窝乙状窦沟中部的后缘;该管道的外侧壁至乳突后部表面的间距为0.8±0.1cm。结论:乳突管为乳突后部深面的一个重要的血管通道,它位于乳突后1/3部分的中、上1/3交界处。该区的手术入路或开窗暴露,可采取外耳门上缘至枕外隆突下缘的连线与乳突后缘向上延长线交点的垂直线之后,且暴露深度应小于0.8cm。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颞骨 乳突孔 乳突管 乳突道 解剖学
下载PDF
成人喉乳头状瘤复发的相关因素研究
6
作者 姚丽青 陈曦 杨劲松 《临床耳鼻咽喉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12期743-744,共2页
目的 :研究成人喉乳头状瘤复发的相关因素。方法 :收集成人喉乳头状瘤复发标本 5 0例 ,另选 10例炎症病变黏膜组织作为对照。应用SP法检测石蜡标本中耐药基因胎盘型谷胱甘肽 S 转移酶 (GST π)、DNA拓朴酶Ⅱ (TopoⅡ )、P 糖蛋白 (Pgp)... 目的 :研究成人喉乳头状瘤复发的相关因素。方法 :收集成人喉乳头状瘤复发标本 5 0例 ,另选 10例炎症病变黏膜组织作为对照。应用SP法检测石蜡标本中耐药基因胎盘型谷胱甘肽 S 转移酶 (GST π)、DNA拓朴酶Ⅱ (TopoⅡ )、P 糖蛋白 (Pgp)和Ki 6 7、血管内皮生长因子 (VEGF)的表达 ,并用形态计量方法检测肿瘤内微血管密度 (MVD) ,对所得的各项指标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①耐药基因Pgp、GST π和TopoⅡ的表达与年龄、性别、肿瘤大小及肿瘤复发无显著相关 (P >0 .0 5 )。②Ki 6 7在复发肿瘤与非复发肿瘤组织之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 <0 .0 1)。多元回归分析显示该指标是肿瘤复发的独立危险因素之一 ,以 39%为分界点 ,大于 39%者容易复发。③MVD >19(× 2 0 0 )的成人喉乳头状瘤比 <19的成人喉乳头状瘤容易复发。结论 :用Cox 逐步回归模型进行多因素分析 ,筛选出了与成人喉乳头状瘤复发有密切关系的 5个指标 :Ki 6 7阳性率是最重要的复发因子 ,其次为MVD ,而肿瘤耐药因子Pgp、TopoⅡ、GST π无明显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喉肿瘤 乳头状瘤 肿瘤复发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