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15篇文章
< 1 2 6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鼻外科手术联合上气道射频消融术用于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伴慢性鼻塞患者治疗的疗效分析 被引量:4
1
作者 吴瑞珊 王佳蓉 陈翊民 《重庆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期112-115,共4页
目的:对鼻外科手术联合上气道射频消融术用于伴慢性鼻塞的轻、中度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治疗中的疗效、安全性及治疗依从性等进行研究,证实该疗法的临床价值。方法:选取2012年3月至2013年3月间治疗的轻、中度阻塞性睡眠呼吸... 目的:对鼻外科手术联合上气道射频消融术用于伴慢性鼻塞的轻、中度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治疗中的疗效、安全性及治疗依从性等进行研究,证实该疗法的临床价值。方法:选取2012年3月至2013年3月间治疗的轻、中度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患者76例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抽签的方式将其分为观察和对照组,每组38例。观察组研究对象采用鼻外科手术联合上气道射频消融术予以治疗;对照组采取常规的外科手术治疗。对治疗前后研究对象的嗜睡、鼾声、血氧饱和度等数据的变化进行比较及组间比较,就手术疗效、并发症发生率及治疗依从性等数据进行组间比较及统计学分析。结果:在嗜睡、鼾声和血氧饱和度的比较中,治疗前2组间无统计学差异(嗜睡评分P=0.062、鼾声评分P=0.058、血氧饱和度P=0.052);治疗后较治疗前2组研究对象均有有明显好转,具有统计学差异(嗜睡评分P=0.042、鼾声评分P=0.044、血氧饱和度P=0.040);在临床疗效的比较中,观察组总有效率(78.9%)高于对照组(57.9%),具有统计学差异(P=0.028);在并发症发生率及治疗依从性及复发率的比较中,观察组的并发症发生率、治疗依从率及复发率分别为21.1%、92.1%和15.8%均优于对照组(44.7%、78.9%、36.8%),具有统计学差异(并发症发生率P=0.028、治疗依从性P=0.035、复发率P=0.032)。结论:鼻外科手术联合上气道射频消融术用于伴慢性鼻塞的轻、中度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治疗中具有症状改善快,疗效显著、安全性和治疗依从性高等优势,具有显著的临床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鼻外科手术 上气道射频消融术 慢性鼻塞 轻、中度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 低通气综合征
下载PDF
福建省泉州市变应性鼻炎患者吸入性变应原检测与分析 被引量:7
2
作者 王佳蓉 张鹏飞 +3 位作者 洪育明 许雄伟 林荣志 陈晓芳 《福建医科大学学报》 北大核心 2015年第4期222-226,共5页
目的了解福建省泉州市不同年龄和性别的变应性鼻炎(AR)患者的吸入性变应原分布情况,为早期诊断及早期干预提供参考。方法采用12组共38种标准化变应原对5 911例临床诊断为慢性鼻炎的患者进行皮肤点刺试验(SPT),据检测结果筛选出AR患者3 ... 目的了解福建省泉州市不同年龄和性别的变应性鼻炎(AR)患者的吸入性变应原分布情况,为早期诊断及早期干预提供参考。方法采用12组共38种标准化变应原对5 911例临床诊断为慢性鼻炎的患者进行皮肤点刺试验(SPT),据检测结果筛选出AR患者3 219例,以性别及年龄分组分析各组变应原的分布情况。结果5 911例患者SPT阳性率54.5%(3 219例),AR患者中前10位变应原依次为粉尘螨(92.2%)、屋尘螨(91.8%)、春季花粉Ⅰ(40.3%)、真菌Ⅰ(34.9%)、春季花粉Ⅱ(34.0%)、真菌Ⅱ(31.0%)、蟑螂(28.4%)、豚草(24.7%)、混合禾木科(21.7%)、艾蒿(21.3%)。男女间变应原总体阳性率差别无统计学意义(P>0.05);阳性率与年龄相关,随着年龄增大而降低(χ2=141.23,P<0.01)。结论粉尘螨和屋尘螨是近3年泉州市AR患者的主要变应原,花粉、真菌与蟑螂也是常见变应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鼻炎 变应性 常年性 鼻炎 变应性 季节性 变应原 皮肤试验 流行病学 泉州
下载PDF
脑脊液鼻漏的外科治疗(附12例分析) 被引量:2
3
作者 黄方 朱从月 《山东大学耳鼻喉眼学报》 CAS 2005年第6期389-392,共4页
目的:探讨损伤性脑脊液鼻漏的诊断和治疗.方法:回顾分析1985年至2001年收治的12例损伤性脑脊液鼻漏的临床资料.结果:男7例、女5例,平均26.3岁,左侧5例、右侧7例;外伤10例(占83.33%),其中工伤和交通伤7例(58.33%),医源性损伤3例(25%,均... 目的:探讨损伤性脑脊液鼻漏的诊断和治疗.方法:回顾分析1985年至2001年收治的12例损伤性脑脊液鼻漏的临床资料.结果:男7例、女5例,平均26.3岁,左侧5例、右侧7例;外伤10例(占83.33%),其中工伤和交通伤7例(58.33%),医源性损伤3例(25%,均发生于鼻息肉手术和鼻内筛窦开放术后);先天性脑膜脑膨出2例(16.67%).病程3个月~22年,合并化脓性脑膜炎5例.症状为鼻腔流清水样液体,并经糖定量检查、影像及鼻内镜检查确诊;所有病例保守治疗2~3周无效再行手术修补.手术径路有鼻侧切开4例、面中部翻揭径路5例、鼻内镜2例、鼻侧切开+鼻内窥镜1例.一次手术治愈10例(83.33%),二次手术治愈1例,四次手术治愈l例.随访0.5~10年,远期均未出现脑脊液鼻漏复发.无颅内感染癫痫等术后并发症.结论:急性损伤性脑脊液鼻漏经及时保守治疗,大部分患者能自愈;无效者均须手术修补,手术成功的关键在于瘘孔的定位、术式和修补材料的正确选择以及贯穿始终的保守治疗措施.因鼻内镜手术视野广、亮度大、配套器械齐全、视频实时监控及创伤小等优点,应作为瘘孔定位及治疗的首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脊液鼻漏 颅底损伤 外科手术
下载PDF
改变生活及饮食方式在咽喉反流性疾病治疗中的作用研究 被引量:1
4
作者 鲁明 蔡继壹 +5 位作者 洪泽生 洪育明 郑朝晖 梁振源 李雅虹 陈晓芳 《中国耳鼻咽喉头颈外科》 CSCD 2024年第4期255-259,共5页
目的探讨改变生活及饮食方式在咽喉反流性疾病(LPRD)治疗中的疗效。方法选取2022年1月~2023年6月于福建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门诊治疗的92例LRPD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分为对照组46例和治疗组46例。对照组采用常规的抑酸及促胃动力治疗,治... 目的探讨改变生活及饮食方式在咽喉反流性疾病(LPRD)治疗中的疗效。方法选取2022年1月~2023年6月于福建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门诊治疗的92例LRPD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分为对照组46例和治疗组46例。对照组采用常规的抑酸及促胃动力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给予生活及饮食方式指导。比较治疗后8周、12周两组的反流症状指数(RSI)量表、反流体征评分(RFS)量表各项指标变化及临床疗效。结果RSI总分治疗后8周与治疗前比较,对照组和治疗组均较治疗前有改善(P<0.05);RSI总分治疗后12周与治疗后8周比较,对照组和治疗组均较治疗前有改善(P<0.05)。RFS总分治疗后8周与治疗前比较,对照组和治疗组均较治疗前有改善(P<0.05);RFS总分治疗后12周与治疗后8周比较,对照组和治疗组均较治疗前有改善(P<0.05)。治疗8周后,对照组总有效率(60.9%)与治疗组总有效率(71.7%)比较,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1.335,P=0.513)。治疗12周后,对照组总有效率(73.9%)与治疗组总有效率(91.3%)比较,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6.226,P=0.044)。结论生活及饮食方式改变应成为LRPD治疗的重要一部分,通过调整不良生活饮食方式,可以明显减轻患者症状,获得更好的临床疗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活方式 饮食 治疗结果 咽喉反流性疾病
下载PDF
两种麻醉维持方式对合并高血压病患者鼻内窥镜手术出血量的影响 被引量:10
5
作者 王宏梗 林群 +3 位作者 陈东生 黄方 洪育明 黄建强 《临床麻醉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9期885-888,共4页
目的:观察两种麻醉维持方式对合并原发性高血压病患者行鼻内窥镜手术出血量的影响。方法选择Ⅰ或Ⅱ期原发性高血压病患者40例,男25例,女15例,年龄35~54岁,ASA Ⅰ或Ⅱ级,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每组20例。A 组为全凭静脉麻醉组;B 组为静-吸... 目的:观察两种麻醉维持方式对合并原发性高血压病患者行鼻内窥镜手术出血量的影响。方法选择Ⅰ或Ⅱ期原发性高血压病患者40例,男25例,女15例,年龄35~54岁,ASA Ⅰ或Ⅱ级,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每组20例。A 组为全凭静脉麻醉组;B 组为静-吸复合麻醉组。两组麻醉诱导方法相同,气管插管后,A 组麻醉维持以丙泊酚及瑞芬太尼持续泵注至手术结束前5 min 停药;B 组麻醉维持以吸入七氟醚,手术结束前5 min 停药。手术期间维持 BIS 值在40~60。麻醉诱导插管后至手术开始通过调节麻醉深度并辅以硝酸甘油及艾司洛尔适当降低 BP 并进行高容量血液稀释。记录术中出血量及手术时间。分别在手术开始前30 min(T0)、手术开始后30 min(T1)、90 min (T2)及手术结束后30 min(T3)采血测动脉血气、静脉血乳酸浓度、凝血功能。结果 A 组手术出血量(175±32)ml 明显少于 B 组(212±41)ml (P 〈0.05)。两组患者手术时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手术开始前15 min,两组 MAP 逐渐下降、HR 逐渐减慢,未见反跳性心率增快现象。两组患者各时点动脉血 pH、PaCO 2、静脉血乳酸浓度、凝血酶原时间及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采用全凭静脉麻醉有助于减少原发性高血压病患者鼻内窥镜手术中出血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血压病 鼻内窥镜手术 出血量 静脉麻醉 吸入麻醉
下载PDF
三种治疗方法与多种相关因素对突发性耳聋疗效及预后的影响 被引量:7
6
作者 许雄伟 吴瑞珊 +1 位作者 洪育明 蔡英英 《中国临床康复》 CAS CSCD 2003年第25期3490-3491,共2页
目的:探讨不同因素及不同治疗方法对突发性耳聋(突聋)患者疗效及预后的影响。方法:对70例(74耳)采用东菱克栓酶等药物并加高压氧(I组);46例(50耳)采用东菱克栓酶等药物(II组);30例(30耳)采用复方丹参等药物(III组),作疗效比较。同时根... 目的:探讨不同因素及不同治疗方法对突发性耳聋(突聋)患者疗效及预后的影响。方法:对70例(74耳)采用东菱克栓酶等药物并加高压氧(I组);46例(50耳)采用东菱克栓酶等药物(II组);30例(30耳)采用复方丹参等药物(III组),作疗效比较。同时根据患者患病年龄、天数、就诊时听力损失情况、是否合并眩晕、高压氧治疗疗程等进行分组分析。结果:I组有效率(83.78%),II组(54%),III组(43.33%),疗效有显著性差异(χ2=6.522,P<0.05)。II组与III组疗效比较无显著性差异(χ2=1.247,P>0.05)。结论:①采用东菱克栓酶等药物加高压氧治疗突发性耳聋,可作为较佳方案选择。②突聋治疗越早越好。③突聋的预后与多种因素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突发性耳聋 药物治疗 高压氧疗法 东菱克栓酶 复方丹参 疗效 预后
下载PDF
鼓膜修补术耳屏切口改进缝合方法的病例对照研究 被引量:5
7
作者 林荣志 洪育明 +1 位作者 梁振源 郑朝晖 《中国耳鼻咽喉头颈外科》 CSCD 2019年第10期570-571,共2页
目的对照研究以耳屏软骨-软骨膜为修补材料的鼓膜修补术的耳屏切口的改进缝合方法,旨在改善鼓膜修补术后患者生活质量。方法采用临床病例对照研究方法,纳入笔者所在医院2015年1月~2019年1月行局麻下鼓膜修补术患者165例,均以耳屏软骨-... 目的对照研究以耳屏软骨-软骨膜为修补材料的鼓膜修补术的耳屏切口的改进缝合方法,旨在改善鼓膜修补术后患者生活质量。方法采用临床病例对照研究方法,纳入笔者所在医院2015年1月~2019年1月行局麻下鼓膜修补术患者165例,均以耳屏软骨-软骨膜为修补材料,分为耳屏伤口常规加压包扎组与伤口改进缝合组,比较两组的手术时间、术后伤口甲级愈合率、术后耳廓疼痛程度。结果耳屏伤口改进缝合可明显减少耳廓疼痛程度,与常规加压包扎组比较,术后10分钟(t=3.78)、术后1天(t=5.16)和术后2天(t=5.73)时,耳廓疼痛程度改进缝合组比常规加压包扎组减小明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手术时间、术后伤口甲级愈合率比较,差异则无有统计学意义。结论与常规加压包扎组比较,耳屏伤口改进缝合可明显减少耳廓疼痛程度,改善术后患者生活质量,值得临床推广和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内窥镜检査(Endoscopy) 鼓膜成形术(Myringoplasty) 鼓膜穿孔(Tympanic Membrane Perforation)
下载PDF
咽喉恶性肿瘤术后咽瘘的原因分析和防治措施 被引量:8
8
作者 许志辉 洪育明 梁振源 《中国耳鼻咽喉颅底外科杂志》 CAS 2012年第1期73-77,共5页
咽瘘即咽皮肤瘘,主要表现为下咽黏膜创口未能正常愈合,唾液和分泌物蓄积于皮下或切口下组织,由于感染或其他原因与皮外相通,形成咽部与颈部皮肤之间的瘘道。唾液及进食时的水和食物可以通过瘘口流出皮肤外,由于唾液或食管返流的消... 咽瘘即咽皮肤瘘,主要表现为下咽黏膜创口未能正常愈合,唾液和分泌物蓄积于皮下或切口下组织,由于感染或其他原因与皮外相通,形成咽部与颈部皮肤之间的瘘道。唾液及进食时的水和食物可以通过瘘口流出皮肤外,由于唾液或食管返流的消化液中含有纤溶酶原的激活物以及其他各种酶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咽喉恶性肿瘤 咽瘘 病因 诊断治疗
下载PDF
鼻内窥镜下鼻咽部活检术(附48例) 被引量:8
9
作者 邱连升 林泼水 《中国内镜杂志》 CSCD 2002年第3期80-80,共1页
目的 :探讨鼻内窥镜下鼻咽部活检术在诊断鼻咽癌中的作用。方法 :4 8例常规鼻咽活检阴性的可疑鼻咽癌患者行鼻内窥镜下鼻咽活检术。结果 :所有患者经 1次鼻内窥镜下鼻咽活检术 4 5例病检为鼻咽癌 ,2例为黏膜慢性炎症 ,1例鼻咽结核 ,阴... 目的 :探讨鼻内窥镜下鼻咽部活检术在诊断鼻咽癌中的作用。方法 :4 8例常规鼻咽活检阴性的可疑鼻咽癌患者行鼻内窥镜下鼻咽活检术。结果 :所有患者经 1次鼻内窥镜下鼻咽活检术 4 5例病检为鼻咽癌 ,2例为黏膜慢性炎症 ,1例鼻咽结核 ,阴性 2例随访再次活检仍为慢性炎症。结论 :鼻内窥镜下鼻咽活检术可充分观察鼻咽部各个部位 ,视野清楚 ,直视下操作 ,取材准确 ,诊断准确率高 ,在鼻咽癌诊断中值得提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鼻咽肿瘤 鼻内窥镜 活组织检查
下载PDF
舌下含服标准化尘螨滴剂治疗儿童变应性鼻炎的疗效及机制研究 被引量:4
10
作者 王佳蓉 邱连升 +1 位作者 陈翊民 陈敏云 《福建医药杂志》 CAS 2020年第1期19-22,共4页
目的探讨舌下含服标准化尘螨滴剂特异性免疫(SLIT)治疗儿童变应性鼻炎(AR)的疗效和可能机制。方法选取我院确诊为持续性变应性鼻炎的患儿80例,根据患儿家属意愿分为标准化尘螨滴剂舌下含服特异性免疫治疗组(观察组)与常规药物治疗(对照... 目的探讨舌下含服标准化尘螨滴剂特异性免疫(SLIT)治疗儿童变应性鼻炎(AR)的疗效和可能机制。方法选取我院确诊为持续性变应性鼻炎的患儿80例,根据患儿家属意愿分为标准化尘螨滴剂舌下含服特异性免疫治疗组(观察组)与常规药物治疗(对照组),每组40例。采用症状视觉模拟量表评分(VAS)、用药评分法评定疗效,比较治疗前与治疗1年后的VAS评分与用药评分。采用流体细胞技术检测治疗前、治疗1年后外周血辅助性T细胞17(Th17)、调节性T细胞(Treg)的细胞比例。结果观察组治疗1年后VAS评分及用药评分分别为(2.70±1.08)、(1.05±0.81),较治疗前的(7.65±1.23)、(3.58±0.96)明显下降,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31.35,t=13.83;均P<0.05)。对照组治疗1年后VAS评分为(3.34±1.22),较治疗前的(7.35±1.03)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14.64,P<0.05);对照组治疗前后用药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0.80,P=0.43)。观察组治疗1年后外周血Treg细胞比例显著增高,Th17细胞比例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Treg=20.28,tTh17=9.41,均P<0.05),而对照组治疗前后Treg和Th17细胞比例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两组均能改善AR患者症状,而SLIT能减少患儿药物用量,其疗效优于常规药物治疗。SLIT治疗AR的机制可能是能够诱导Treg细胞的产生,抑制Th17细胞增殖,上调Treg/Th17比例,使Treg和Th17细胞亚群比例和功能的平衡复位,最终达到免疫耐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鼻炎 变应性 持续性 脱敏法 免疫 T淋巴细胞 调节性 THL7细胞
下载PDF
中耳癌的诊断与治疗(附19例分析) 被引量:1
11
作者 吴瑞珊 黄方 黄建强 《山东大学耳鼻喉眼学报》 CAS 2007年第6期496-497,506,共3页
目的探讨中耳癌的诊断与治疗。方法我院1994年5月至2003年8月收治中耳癌患者19例,其中鳞癌17例、耵聍腺癌和乳头状瘤恶变各1例;14例手术+放射治疗,1例放疗+化疗,2例化疗,2例未治疗。结果随访5年以上,3年存活率31.2%(6/19),5年存活率10.5... 目的探讨中耳癌的诊断与治疗。方法我院1994年5月至2003年8月收治中耳癌患者19例,其中鳞癌17例、耵聍腺癌和乳头状瘤恶变各1例;14例手术+放射治疗,1例放疗+化疗,2例化疗,2例未治疗。结果随访5年以上,3年存活率31.2%(6/19),5年存活率10.5%(2/19)。结论以手术为主结合放化疗的综合措施是本病的最佳治疗手段,准确的临床分期是选择方案的主要依据,乳突术腔的定期观察和处理是防止复发的重要措施,复发后合理治疗仍有一定的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耳肿瘤 诊断 治疗
下载PDF
鼻、眶原发性异位脑膜瘤5例报告 被引量:3
12
作者 王佳蓉 张鹏飞 《福建医科大学学报》 2005年第1期98-99,共2页
关键词 鼻肿瘤 眶肿瘤 脑膜瘤
下载PDF
ATP下鼻甲注射治疗药物性鼻炎的价值 被引量:1
13
作者 许雄伟 洪育明 +1 位作者 吴瑞珊 林波水 《齐齐哈尔医学院学报》 2003年第8期842-843,共2页
目的 探讨ATP下鼻甲注射治疗药物性鼻炎的价值,并对ATP治疗药物性鼻炎的机理进行分析。方法 对80例采用ATP下鼻甲注射治疗(ATP组)与40例采用激光治疗(激光组)作疗效比较。结果 ATP组有效率(95%),与激光组(100%),疗效相当,无显著性差异... 目的 探讨ATP下鼻甲注射治疗药物性鼻炎的价值,并对ATP治疗药物性鼻炎的机理进行分析。方法 对80例采用ATP下鼻甲注射治疗(ATP组)与40例采用激光治疗(激光组)作疗效比较。结果 ATP组有效率(95%),与激光组(100%),疗效相当,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ATP下鼻甲注射治疗药物性鼻炎疗效佳,起效快,痛苦小,简便易行,费用低廉,且无毒、副作用,值得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ATP 下鼻甲注射治疗 药物性鼻炎 激光治疗 疗效比较
下载PDF
右耳后木村病1例并文献复习 被引量:1
14
作者 许志辉 黄方 黄建强 《新疆医学》 2022年第4期472-473,488,共3页
木村病,又称嗜酸性粒细胞增多性淋巴肉芽肿,是一种少见的、原因不明的慢性、炎症性、肉芽肿性病变,最常见的临床表现为头颈部单侧、无痛性颈淋巴结病变或皮下结节,可以伴有周围血及骨髓中嗜酸性粒细胞增多。该疾病首先由我国的金显宅等... 木村病,又称嗜酸性粒细胞增多性淋巴肉芽肿,是一种少见的、原因不明的慢性、炎症性、肉芽肿性病变,最常见的临床表现为头颈部单侧、无痛性颈淋巴结病变或皮下结节,可以伴有周围血及骨髓中嗜酸性粒细胞增多。该疾病首先由我国的金显宅等学者于1937年以“嗜伊红细胞性增生性淋巴肉芽肿”进行报道,1948年日本学者木村哲二(Kimura)注意到该病的特点并行详细描述及具体报道,国际上后以此命名为木村病(Kimura disease,KD)[1]。现对我科收治的1例右耳后木村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并复习相关文献,报告如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木村病 淋巴肉芽肿 皮下结节 嗜酸性粒细胞增多 肉芽肿性病变 无痛性 金显宅 原因不明
下载PDF
外耳道耵聍腺肿瘤6例临床分析 被引量:1
15
作者 黄建强 洪育明 林泼水 《福建医药杂志》 CAS 2005年第3期52-53,共2页
目的探讨外耳道耵聍腺肿瘤的诊断与治疗。方法经组织病理学检查确诊后行手术治疗,辅以放射治疗,并长期随访观察。结果4例随访5年治愈;2例术后复发,其中1例经再次手术辅以放疗,随访1年无复发,另1例放疗后半年死亡。结论外耳道耵聍腺肿瘤... 目的探讨外耳道耵聍腺肿瘤的诊断与治疗。方法经组织病理学检查确诊后行手术治疗,辅以放射治疗,并长期随访观察。结果4例随访5年治愈;2例术后复发,其中1例经再次手术辅以放疗,随访1年无复发,另1例放疗后半年死亡。结论外耳道耵聍腺肿瘤的确诊有赖于病理检查,治疗以彻底手术为主,辅以放疗;如有复发,可再次手术加放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手术治疗 放射治疗 外耳道耵聍腺肿瘤 CT检查 扩大根治术
下载PDF
鼻内镜下改良鼻丘径路额隐窝开放术52例疗效分析 被引量:1
16
作者 林荣志 洪育明 梁振源 《福建医药杂志》 CAS 2015年第1期34-35,共2页
目的探讨鼻内镜下改良鼻丘径路额隐窝开放术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我院52例额窦炎首次手术患者,采用鼻内镜下改良鼻丘径路行额隐窝开放术,术后随访其临床疗效。结果随访6~24个月,治愈51侧,好转36侧,无效6侧。术后2侧出现眶周肿胀青紫,无... 目的探讨鼻内镜下改良鼻丘径路额隐窝开放术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我院52例额窦炎首次手术患者,采用鼻内镜下改良鼻丘径路行额隐窝开放术,术后随访其临床疗效。结果随访6~24个月,治愈51侧,好转36侧,无效6侧。术后2侧出现眶周肿胀青紫,无出现颅、眼相关的严重并发症。结论鼻内镜下改良鼻丘径路额隐窝开放术具有解剖结构容易辨认、手术较安全、临床效果好等优点,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额窦炎 鼻内镜 额隐窝开放术 鼻丘
下载PDF
变应性鼻炎患者焦虑状态评估及与症状、体征的相关性分析 被引量:1
17
作者 吴瑞珊 王佳蓉 朱家稷 《中国医药科学》 2014年第18期34-35,40,共3页
目的应用自评焦虑量表(self-rating anxiety scale,SAS)探讨变应性鼻炎患者焦虑状态及与症状、体征的相关性。方法 56例变应性鼻炎患者均于治疗前、治疗后第14、28、42天给予问卷调查,同时进行症状、体征评分,将SAS评分与症状、体征评... 目的应用自评焦虑量表(self-rating anxiety scale,SAS)探讨变应性鼻炎患者焦虑状态及与症状、体征的相关性。方法 56例变应性鼻炎患者均于治疗前、治疗后第14、28、42天给予问卷调查,同时进行症状、体征评分,将SAS评分与症状、体征评分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 SAS评分显示治疗前焦虑状态明显,评分(51.38±9.85)分,治疗第28天SAS评分下降至(36.56±7.35)分,症状计分下降至(4.79±0.92)分,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治疗前后体征评分有所下降但并无显著性差异。Person相关性分析显示焦虑得分与症状评分存在正相关(r=0.625),相关系数显著(P<0.01),焦虑得分与体征评分存在正相关(r=0.349),相关系数显著(P<0.01)。结论变应性鼻炎患者存在焦虑状态,且与症状、体征存在正相关,症状改善后患者焦虑状态明显改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变应性鼻炎 SAS评分 症状 体征
下载PDF
鼻中隔巨型软骨瘤1例 被引量:4
18
作者 黄方 《罕少疾病杂志》 2000年第4期38-38,共1页
关键词 鼻中隔软骨瘤
下载PDF
鼻中隔矫正术治疗顽固性鼻出血34例分析
19
作者 黄建强 黄方 《福建医药杂志》 CAS 2003年第6期29-30,共2页
目的 探讨鼻中隔矫正术治疗因鼻中隔偏曲引起的顽固性鼻出血的疗效。方法 对 1 997年~ 2 0 0 2年收住我科 34例治疗效果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男 2 6例 ,女 8例。出血部位在鼻腔前端 32例 ,在鼻腔中后部 2例。全部病例均行鼻中隔矫... 目的 探讨鼻中隔矫正术治疗因鼻中隔偏曲引起的顽固性鼻出血的疗效。方法 对 1 997年~ 2 0 0 2年收住我科 34例治疗效果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男 2 6例 ,女 8例。出血部位在鼻腔前端 32例 ,在鼻腔中后部 2例。全部病例均行鼻中隔矫正术。治愈 32例占 94 .2 % ,术后随访 0 .5~ 3年 ,未再出血。复发 2例 (占 5 .8% ) ,经查明出血部位在鼻腔中后段及嗅裂前端 ,行患侧颈外动脉结扎及筛前动脉结扎术后治愈。所有病例均未出现术后并发症。结论 对于因鼻中隔偏曲引起的顽固性严重鼻出血 ,行鼻中隔矫正术后 94 .2 %可治愈。对于鼻中隔偏曲处大面积粘膜糜烂 ,手术操作时须尽量避免撕裂鼻中隔粘膜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鼻中隔矫正术 手术治疗 顽固性鼻出血 Killian's术 鼻中隔成形术
下载PDF
鼻咽癌误诊32例分析
20
作者 黄建强 黄方 《福建医药杂志》 CAS 2001年第3期46-47,共2页
关键词 鼻咽癌 诊断 误诊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6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