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6篇文章
< 1 2 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中国多省份重症医学科ARDS患者机械通气的横断面调查
1
作者 郑雪兰 郑雨馨 +3 位作者 锁叶 黄庭龙 林燕萍 刘玉琪 《中国医药科学》 2024年第12期121-125,共5页
目的通过评估国内多省份重症医学科(ICU)患者机械通气相关治疗方面的差异性,以提高ICU患者机械通气相关治疗的实践与管理质量。方法2022年9月29日以问卷调查的方式开展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RDS)患者机械通气的横断面调查。结果总收纳患... 目的通过评估国内多省份重症医学科(ICU)患者机械通气相关治疗方面的差异性,以提高ICU患者机械通气相关治疗的实践与管理质量。方法2022年9月29日以问卷调查的方式开展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RDS)患者机械通气的横断面调查。结果总收纳患者中ARDS占11.74%,主要为男性患者。在ARDS的病因中,肺内因素以原发性肺炎为主,而肺外因素主要涉及消化系统(如肠穿孔、肠梗阻)和神经系统疾病(如脑卒中)。收集到的患者中,非吸入性肺炎是ARDS的主要来源(占79.17%),其次是肺内感染(占76.92%),肠道感染也是一个较常见的来源。在诊断ARDS的诊断方面,急性生理性与慢性健康评分(APACHEⅡ)提示病情危重和中重度患者比例分别为75.00%和47.92%。重症肺部超声在ARDS患者中的应用较为普遍,约占收纳病例的56.25%,而膈肌超声的实践率较低,仅有18.75%,且均发生在三甲医院内。声门下吸引的总体实施率为45.71%,实施组中肺内组和肺外组无明显差异。气囊压监测的实施率为62.86%,东部地区的三甲医院实施率最高。在ARDS治疗方面,通气模式以压力控制通气为主(62.86%),高流量湿化氧疗占据76.92%,普通湿化氧疗占据23.08%。小潮气量的实施率为68.57%,东部地区的三甲医院(肺内组)和中部地区的三甲医院(肺外组)实施率较高。高呼吸频率、高呼气末正压(PEEP)、高碳酸血症的治疗实施率较低,可能与疾病的病程和基础疾病相关。镇静镇痛的实施率为62.86%。结论ARDS的诊断和治疗需要综合考虑患者的病情和临床表现。在治疗中,通气模式、湿化氧疗、小潮气量等的实施率都比较高,但高呼吸频率、PEEP、高碳酸血症的治疗实施率较低,需要加强。此外,应该加强ARDS的预防和早期干预,以降低其发生率和病死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重症医学科 有创呼吸机辅助通气 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 床旁重症超声 横断面调查
下载PDF
对乙酰氨基酚致大鼠急重症药物性肝损伤的细胞因子变化研究
2
作者 何玲玲 黄庭龙 谢龙 《现代医药卫生》 2024年第22期3786-3790,共5页
目的了解大鼠模型中对乙酰氨基酚致肝急性损伤的细胞因子变化,为临床提供诊疗思路。方法将12只雄性SD大鼠,平均分为空白组和对乙酰氨基酚组(实验组)各6只。实验组每只大鼠用750 mg/kg对乙酰氨基酚腹腔注射,12 h后可造模成功,观察大鼠肝... 目的了解大鼠模型中对乙酰氨基酚致肝急性损伤的细胞因子变化,为临床提供诊疗思路。方法将12只雄性SD大鼠,平均分为空白组和对乙酰氨基酚组(实验组)各6只。实验组每只大鼠用750 mg/kg对乙酰氨基酚腹腔注射,12 h后可造模成功,观察大鼠肝组织损伤程度;空白组不作任何处理。检测2组血清白细胞介素-6(IL-6)水平及肝组织谷草转氨酶(AST)/谷丙转氨酶(ALT)的表达及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趋化因子(CXCL)-10的mRNA表达水平。结果实验组大鼠肝脏损伤评分[(5.3±0.8)分]高于空白组(0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实验组大鼠肝脏组织AST、ALT水平[分别为(107.6±16.7)、(35.1±5.2)U/g]低于空白组[分别为(178.8±21.6)、(58.9±6.8)U/g],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实验组大鼠血清中IL-6的表达水平[(67.9±4.8)pg/mL]明显高于空白组[(4.8±0.4)pg/m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实验组大鼠肝脏组织中TNF-α、CXCL-10表达水平[分别为(3.34±0.50)、(4.15±0.54)]均高于空白组[分别为(1.00±0.14)、(1.00±0.15)],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对乙酰氨基酚可造成大鼠药物性肝损伤,检测血清IL-6水平、肝组织中AST、ALT的表达及TNF-α、CXCL-10的mRNA表达水平变化有助于疾病的诊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重症 对乙酰氨基酚 药物性肝损伤 细胞因子 大鼠
下载PDF
中国12省份重症医学科慢性危重症诊疗现状的调查报告
3
作者 郑雨馨 郑雪兰 +4 位作者 锁叶 林凡森 施恩明 徐亮 刘玉琪 《中国实用内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9期745-751,共7页
目的了解中国内地重症医学科(ICU)内调查当日慢性危重症(CCI)临床诊疗现况。方法以福建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ICU为发起单位,通过微信向我国内地地区12个省份的34家医院综合ICU从业2年以上医师发放问卷调查表,于2022-09-29当日填写并回... 目的了解中国内地重症医学科(ICU)内调查当日慢性危重症(CCI)临床诊疗现况。方法以福建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ICU为发起单位,通过微信向我国内地地区12个省份的34家医院综合ICU从业2年以上医师发放问卷调查表,于2022-09-29当日填写并回收调查表,登记所有34家医院调查当日全部在床患者的病历资料。将患者分为CCI组和非CCI组,比较两组患者基本情况、主要诊断、主要合并症和并发症及治疗情况。结果34家医院中,三级甲等医院22家(64.7%),三级乙等医院8家(23.5%),二级甲等医院4家(11.8%)。共纳入409例ICU在床患者,其中CCI组110例(26.9%),非CCI组299例(73.1%)。CCI组中包括气管切开或延长的机械通气70例(63.6%),脓毒症或者其他严重的感染51例(46.4%),多器官衰竭65例(59.1%),脑出血、脑缺血或颅脑外伤48例(43.6%),创伤24例(21.8%)。与非CCI组比较,CCI组患者诊断脑卒中(31.8%)、肺炎(23.6%)、全身多发性骨折(9.1%)、腹腔感染(4.5%)和胰腺炎(3.6%)的比例,合并甲状腺功能减退症(8.2%)的比例,并发吸入性肺炎(18.2%)、多器官衰竭(59.1%,包括呼吸系统衰竭50.9%和中枢神经系统衰竭26.4%)、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RDS,23.6%)、耐药菌感染(58.2%,包括耐药阴性菌感染44.5%,耐药阳性菌感染9.1%和耐药真菌感染20.9%)、休克(42.7%,包括分布性休克30%)、脓毒症(36.4%,包括腹腔来源15.5%、胸腔和肺部来源14.5%以及血管导管来源5.5%的脓毒症)的比例以及携带经外周植入的中心静脉导管(PICC,6.4%)的比例均升高(P<0.05)。在治疗方法上,CCI组患者行肠内营养(90.0%)、使用特殊级抗生素(32.7%)、行纤维支气管镜操作(40.9%)的比例均较高(P<0.05);CCI组患者吞咽功能体格检查评估比例(30.9%)、吞咽功能量表评估比例(18.2%)、神经肌肉电刺激使用率(24.5%)、功率自行车使用率(16.4%)、上肢训练比例(25.5%)、膈肌起搏器使用率(7.3%)高于非CCI组患者(P<0.05)。结论ICU内CCI患者发生率高,脑卒中、肺炎和全身多发骨折是前三位的主要诊断;CCI患者合并甲状腺功能减退症、并发吸入性肺炎和ARDS、多器官衰竭、耐药菌感染、休克和脓毒症的形势严峻。CCI患者特殊级抗生素应用和纤维支气管镜操作过多以及康复评定和治疗不足应该引起重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重症医学科 慢性危重症 康复
原文传递
替考拉宁联合替加环素治疗重症腹腔感染的临床效果
4
作者 刘国生 杜伟程 +1 位作者 郑燕梅 尤德源 《临床合理用药杂志》 2024年第29期16-19,共4页
目的观察替考拉宁联合替加环素治疗重症腹腔感染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2020年3月—2022年6月福建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收治的重症腹腔感染患者80例,采用抽签法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每组40例。对照组采用替加环素治疗,研究组在对照组... 目的观察替考拉宁联合替加环素治疗重症腹腔感染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2020年3月—2022年6月福建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收治的重症腹腔感染患者80例,采用抽签法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每组40例。对照组采用替加环素治疗,研究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联合替考拉宁治疗,2组均治疗14 d。比较2组临床疗效,治疗前后生命体征、血常规、炎性指标及不良反应。结果研究组总有效率(95.00%)较对照组(75.00%)高(χ^(2)=6.275,P=0.012)。治疗14 d后,2组体温、心率、呼吸频率及白细胞计数较治疗前降低,血红蛋白水平及血小板计数较治疗前升高,且研究组降低/升高幅度大于对照组(P<0.05或P<0.01);2组降钙素原、C反应蛋白、白介素-6、肿瘤坏死因子-α水平较治疗前降低,白介素-10水平较治疗前升高,且研究组降低/升高幅度大于对照组(P<0.01)。研究组不良反应总发生率为7.50%,与对照组的15.00%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1.127,P=0.288)。结论对重症腹腔感染患者采用替考拉宁联合替加环素治疗的效果较好,可改善患者的生命体征,有效控制炎性反应,且不良反应发生率低,安全性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腹腔感染 重症 替考拉宁 替加环素 临床疗效 炎性反应
原文传递
重症肺炎患儿并发心肌损伤的影响因素及其列线图预测模型构建
5
作者 刘国生 杨昌达 尤德源 《医学理论与实践》 2024年第21期3614-3618,共5页
目的:探究重症肺炎患儿并发心肌损伤的影响因素及其列线图预测模型构建。方法:回顾性选取本院2020年8月—2023年9月收治的423例重症肺炎患儿,并按照7∶3比例随机分为建模组(296例)与验证组(127例)。其中建模组患儿根据有无心肌损伤分为... 目的:探究重症肺炎患儿并发心肌损伤的影响因素及其列线图预测模型构建。方法:回顾性选取本院2020年8月—2023年9月收治的423例重症肺炎患儿,并按照7∶3比例随机分为建模组(296例)与验证组(127例)。其中建模组患儿根据有无心肌损伤分为心肌损伤和非心肌损伤组。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重症肺炎患儿发生心肌损伤的影响因素;采用R软件构建重症肺炎患儿发生心肌损伤的列线图模型。绘制ROC曲线评估重症肺炎患儿发生心肌损伤列线图模型的区分度;模型一致性绘制校准曲线评估;使用临床决策曲线(DCA)对该模型的临床应用价值进行评估。结果:建模组296例患儿中有43例发生心肌损伤,发生率为14.53%。两组在Tei指数、PCT、hs-CRP、GDF-15、H-FABP比较有统计学差异(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Tei指数(OR=2.851,95%CI:1.213~6.701)、PCT(OR=1.839,95%CI:1.354~2.498)、hs-CRP(OR=1.916,95%CI:1.457~2.520)、GDF-15(OR=3.119,95%CI:1.117~8.707)、H-FABP(OR=1.416,95%CI:1.170~1.713)是重症肺炎患儿发生心肌损伤的危险因素。建模组ROC曲线下面积(AUC)为0.985,校准曲线斜率与1接近,H-L检验为χ^(2)=7.034,P=0.724,一致性良好。外部验证AUC为0.979,校准曲线斜率与1接近,H-L检验为χ^(2)=7.021,P=0.716,一致性良好。DCA曲线可知,高风险阈值概率在0.06~0.93时,使用该列线图模型预测重症肺炎患儿发生心肌损伤的临床使用价值较高。结论:Tei指数、PCT、hs-CRP、GDF-15、H-FABP与重症肺炎患儿发生心肌损伤有关,以此构建的列线图模型区分度与一致性良好,可对重症肺炎患儿发生心肌损伤的风险进行预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重症肺炎 心肌损伤 影响因素 列线图
下载PDF
重症医学科重度子痫前期产妇围手术期临床路径的应用 被引量:13
6
作者 刘玉琪 孙旭日 +1 位作者 洪思白 何鲤穗 《中国危重病急救医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5期313-315,共3页
目的评价综合重症医学科(ICU)开展重度子痫前期产妇围手术期临床路径(CP)的效果,并分析其变异情况以促进质量改进。方法比较福建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ICU内实行CP前1年(2009年1月至12月,14例)和实施CP后1年(2010年1月至12月,2... 目的评价综合重症医学科(ICU)开展重度子痫前期产妇围手术期临床路径(CP)的效果,并分析其变异情况以促进质量改进。方法比较福建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ICU内实行CP前1年(2009年1月至12月,14例)和实施CP后1年(2010年1月至12月,22例)收治的重度子痫前期产妇ICU停留时间、住院费用、并发症发生率、病死率以及术后前3d血压控制的总有效率。结果与实施CP前1年组比较,实施CP后1年组IcU停留时间(h)明显缩短(65.5±24.9比86.3±28.2,t=2.321,P〈0.05),ICU住院费用(元)明显减少(6463.6±1838.2比8136.5±2142.8,t=2.496,P〈0.05),并发症发生率有所下降(36.4%比42.8%,x2=0.100,P〉0.05);血压控制的总有效率术后1d、2d明显提高(1d:59.1%比14.3%,2d:86.4%比50.0%,均P〈0.05),而术后3d则无明显差异(95.4%比85.7%,P〉0.05)。实施CP前1年组死亡1例,实施CP后1年组无死亡。结论通过对重度子痫前期产妇围手术期实施CP管理,降低了患者的医疗负担,促进了医疗质量持续改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临床路径 重度子痫前期 变异因素 围手术期 重症医学科
原文传递
替加环素治疗泛耐药鲍曼不动杆菌医院获得性肺炎的临床分析 被引量:4
7
作者 何鲤穗 刘玉琪 +2 位作者 洪思白 黄庭龙 陈丽娜 《河北医科大学学报》 CAS 2015年第12期1432-1435,共4页
目的探讨替加环素治疗泛耐药鲍曼不动杆菌医院获得性肺炎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50例泛耐药鲍曼不动杆菌医院获得性肺炎患者,包括替加环素组24例和非替加环素组26例。比较2组治疗前后白细胞及中性粒细胞比例、降钙素原(procalci... 目的探讨替加环素治疗泛耐药鲍曼不动杆菌医院获得性肺炎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50例泛耐药鲍曼不动杆菌医院获得性肺炎患者,包括替加环素组24例和非替加环素组26例。比较2组治疗前后白细胞及中性粒细胞比例、降钙素原(procalcitonin,PCT)的水平变化,体温、白细胞、中性粒细胞比例下降至正常值的时间,临床疗效,细菌学疗效及不良反应。结果治疗前2组白细胞及中性粒细胞、PCT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2组白细胞及中性粒细胞、PCT水平较治疗前明显降低,且替加环素组患者白细胞及中性粒细胞、PCT水平明显低于非替加环素组(P<0.05)。替加环素组体温、白细胞、中性粒细胞下降至正常的时间显著短于非替加环素组(P<0.05)。替加环素组临床疗效优于非替加环素组(P<0.05);2组细菌清除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替加环素治疗泛耐药鲍曼不动杆菌医院获得性肺炎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手段,对危重患者是一个值得推广的临床抗菌策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肺炎 鲍氏不动杆菌 替加环素
下载PDF
经鼻高流量湿化氧疗在危重症患者机械通气拔管后的应用价值 被引量:8
8
作者 黄庭龙 刘玉琪 +1 位作者 洪思白 苏越祥 《福建医科大学学报》 2021年第4期346-349,共4页
目的探讨危重症患者拔除气管导管后应用经鼻高流量湿化氧疗的临床价值。方法收集机械通气患者126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经鼻高流量湿化氧疗组(HFNC组)和非重复吸氧面罩组(NRB组)。比较两组患者拔管前和拔管后24 h的主要呼吸参数和生... 目的探讨危重症患者拔除气管导管后应用经鼻高流量湿化氧疗的临床价值。方法收集机械通气患者126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经鼻高流量湿化氧疗组(HFNC组)和非重复吸氧面罩组(NRB组)。比较两组患者拔管前和拔管后24 h的主要呼吸参数和生理指标,以及再插管率、ICU住院时间和死亡率。结果两组患者拔管前后血流动力学模式无改变。拔管后两组患者的呼吸频率均轻度增快,但差别无统计学意义(P>0.05)。拔管前,两组的氧合指数(PaO_(2)/FiO_(2))及二氧化碳分压(PaCO_(2))水平差别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拔管后,HFNC组的PaO_(2)/FiO_(2)较NRB组明显升高(P<0.05),而PaCO_(2)水平则明显低于NRB组(P<0.05)。HFNC组的二次插管率更低(P<0.05)。两组的ICU住院时间和死亡率差别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危重症患者拔除气管导管后应用经鼻高流量湿化氧疗可有效改善氧合和通气,减少二次插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危重症 拔管后 经鼻高流量湿化氧疗
下载PDF
两种不同肠内营养方式在危重症患者中的应用比较 被引量:5
9
作者 黄庭龙 刘玉琪 孙旭日 《海峡药学》 2017年第3期96-99,共4页
目的比较持续肠内营养和间断肠内营养输注法对危重症患者的不同影响。方法将对收治ICU的60例危重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实验组采用间断肠内营养输注法,对照组应用持续不间断输注法,分别观察两组患者肠内营养的效果和并发症情况,... 目的比较持续肠内营养和间断肠内营养输注法对危重症患者的不同影响。方法将对收治ICU的60例危重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实验组采用间断肠内营养输注法,对照组应用持续不间断输注法,分别观察两组患者肠内营养的效果和并发症情况,并进行组间比较。结果两组间热卡达标情况无显著差异(P<0.05)。两组患者胃潴留、腹泻发生率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低于对照组,两组腹胀、呕吐和便秘等其他消化道症状、代谢并发症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间断肠内营养输注法可有效降低危重症患者肠内营养并发症,安全有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肠内营养 间断 持续 危重症患者
下载PDF
机械通气患者急性胃肠损伤分级管理方案的构建及应用效果评价
10
作者 张梓靖 郑剑煌 +3 位作者 陈玉珍 姜志钊 康珍珍 张龙雨 《中华急危重症护理杂志》 2025年第3期268-274,共7页
目的探究急性胃肠损伤(acute gastrointestinal injury,AGI)分级管理方案在机械通气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构建机械通气患者急性胃肠损伤分级管理方案。采用连续抽样法,选取2023年5月—12月在ICU接受有创机械通气的患者76例,采用SPSS 2... 目的探究急性胃肠损伤(acute gastrointestinal injury,AGI)分级管理方案在机械通气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构建机械通气患者急性胃肠损伤分级管理方案。采用连续抽样法,选取2023年5月—12月在ICU接受有创机械通气的患者76例,采用SPSS 25.0软件生成的随机数列将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试验组38例,对照组38例。试验组给予AGI分级管理,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比较两组在脱机及转出ICU时的胃肠功能及营养状况。结果脱机及转出ICU时,试验组AGI严重程度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且白蛋白计数高于对照组(P<0.05);转出ICU时,试验组血红蛋白计数高于对照组(P<0.05),且营养风险筛查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ICU住院期间,试验组AGI持续时间、肠内营养中断率及胃动力药物使用率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AGI分级管理可有效减轻患者机械通气期间的胃肠道损伤严重程度,改善胃动力及营养状态,对促进患者康复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机械通气 急性胃肠损伤 分级管理 护理
下载PDF
合并糖尿病危重症患者的肠内营养支持与护理对策研究 被引量:7
11
作者 苏珊珊 《糖尿病新世界》 2018年第21期96-97,共2页
目的探究肠内营养支持与护理干预应用于合并糖尿病危重症状患者护理中的效果。方法随机选取该院2017年1月—2018年3月期间收治的50例合并糖尿病危重症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患者入院顺序分为试验组与对照组,每组例数均等,对照组采用优... 目的探究肠内营养支持与护理干预应用于合并糖尿病危重症状患者护理中的效果。方法随机选取该院2017年1月—2018年3月期间收治的50例合并糖尿病危重症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患者入院顺序分为试验组与对照组,每组例数均等,对照组采用优质护理干预,试验组采用肠内营养支持联合优质护理干预。分别观察两组患者依从性、空腹血糖值、血红蛋白、糖化血红蛋白。结果实验组总依从率、空腹血糖值、血红蛋白、糖化血红蛋白改善程度具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给予合并糖尿病危重症患者使用肠内营养支持与优质护理干预不仅利于改善其胃肠功能,更利于改善其血糖值,值得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肠内营养 合并糖尿病危重症 优质护理 营养
下载PDF
抗生素降阶梯治疗策略对糖尿病合并重症肺炎患者的疗效观察 被引量:6
12
作者 谭国良 《糖尿病新世界》 2018年第20期82-83,86,共3页
目的观察抗生素降阶梯治疗策略对糖尿病合并重症肺炎患者的疗效。方法抽取2017年1月—2018年5月收治的93例糖尿病合并重症肺炎患者为研究对象。依据治疗方法分成对照组(37例)和观察组(56例)。两组均接受常规糖尿病治疗。对照组行常规抗... 目的观察抗生素降阶梯治疗策略对糖尿病合并重症肺炎患者的疗效。方法抽取2017年1月—2018年5月收治的93例糖尿病合并重症肺炎患者为研究对象。依据治疗方法分成对照组(37例)和观察组(56例)。两组均接受常规糖尿病治疗。对照组行常规抗生素治疗。观察组接受抗生素降阶梯治疗。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5.06,P<0.05);观察组肺部病灶吸收时间(t=7.13)、住院时间(t=10.08)、抗生素持续使用时间(t=6.94)均长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空腹血糖(t=4.29)、餐后2 h血糖(t=6.44)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抗生素降阶梯治疗策略用于糖尿病合并重症肺炎患者,疗效显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抗生素降阶梯治疗 糖尿病 重症肺炎
下载PDF
重症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患者围手术期持续正压通气治疗 被引量:1
13
作者 谭国良 《世界睡眠医学杂志》 2018年第10期1230-1232,共3页
目的:比较普通固定压力(Continuous Positive Airway Pressure,CPAP)、双水平气道正压(Bi-level Positive Airway Pressure,Bi PAP),又叫双水平气道正压通气,在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Obstructive Sleep Apnea Hypopnea Syndro... 目的:比较普通固定压力(Continuous Positive Airway Pressure,CPAP)、双水平气道正压(Bi-level Positive Airway Pressure,Bi PAP),又叫双水平气道正压通气,在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Obstructive Sleep Apnea Hypopnea Syndrome,OSAHS)围手术期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17年4月至2018年2月福建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重症医学科收治的伴OSAHS患者6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30例。其中对照组固定正压通气,双水平正压通气。结果:观察组术前通气时间、术后通气时间与二氧化碳潴留、不良事件合计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 05)。结论:重症OSAHS患者围手术期使用双水平正压通气获益更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围手术期 持续正压通气 重症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综合组
下载PDF
重症监护室老年糖尿病合并多器官脏器衰竭临床分析
14
作者 杜春红 洪思白 +4 位作者 何玲玲 何鲤穗 孙旭日 刘玉琪 陈志量 《糖尿病新世界》 2017年第14期61-62,共2页
目的探讨重症监护室老年糖尿病合并多器官脏器衰竭的临床特征,以为疾病治疗提供参考。方法选取2015年4月—2017年3月该院重症监护室收治的110老年糖尿病患者为研究对象,其中有32例为老年糖尿病合并多器官脏器衰竭患者,将110例老年糖尿... 目的探讨重症监护室老年糖尿病合并多器官脏器衰竭的临床特征,以为疾病治疗提供参考。方法选取2015年4月—2017年3月该院重症监护室收治的110老年糖尿病患者为研究对象,其中有32例为老年糖尿病合并多器官脏器衰竭患者,将110例老年糖尿病患者按照血糖水平分成A组(36例)、B组(36例)、C组(38例),对患者的临床治疗进行分析。结果 32例老年糖尿病合并多器官衰竭患者中,器官衰竭数量在3~7个之间,同时随着器官衰竭数量的增加,患者的病死率也明显上升;3组不同血糖水平的患者中,C组出现多器官脏器衰竭的人数明显要多于A组与B组,B组多于A组,即血糖水平升高与多器官脏器衰竭并发数呈正相关关系。结论重症监护室老年糖尿病合并多器官脏器衰竭中,器官脏器衰竭数量与病死率呈正相关,同时多器官脏器衰竭发生也与血糖水平有直接联系。因此临床上有效降低患者血糖水平以及在多器官脏器衰竭前设法阻断单器官衰竭向多器官衰竭发展是降低患者死亡率的关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重症监护室 老年糖尿病 多器官脏器衰竭
下载PDF
重症医学科内部跨领域团队对慢重症患者整体救治的新模式探讨——附1例AECOPD患者的临床资料分析 被引量:5
15
作者 陈良辉 郑超敏 +3 位作者 洪晓琼 陈永强 孙旭日 刘玉琪 《中华危重病急救医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9期976-979,共4页
目的探讨组建重症医学科内部跨领域合作团队(ICDT)对慢重症(CCI)患者整体救治新模式的应用效果。方法通过介绍福建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重症医学科收治的1例60岁男性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AECOPD)患者在重症监护病房(ICU)内的整... 目的探讨组建重症医学科内部跨领域合作团队(ICDT)对慢重症(CCI)患者整体救治新模式的应用效果。方法通过介绍福建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重症医学科收治的1例60岁男性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AECOPD)患者在重症监护病房(ICU)内的整体监护治疗方案,分析医师、护师、呼吸治疗师、物理治疗师、临床营养师及患者家属组成的ICDT在患者撤离呼吸机(撤机)和超早期康复中的作用。结果该患者入院诊断为AECOPD、吸入性肺炎、Ⅱ型呼吸衰竭、感染性休克,由重症医学科组成的ICDT团队在传统控制感染和支持治疗基础上对患者积极开展危重症早期康复治疗。在ICDT团队监护治疗下,患者外周血白细胞计数(WBC)、中性粒细胞计数(NEU)、降钙素原(PCT)、动脉血二氧化碳分压(PaCO_(2))、最大吸气压(MIP)、最大呼气压(MEP)、右侧膈肌移动度、痰液黏稠度、潮气量(VT)、呼吸频率(RR)均有所改善,随后逐渐更改呼吸机模式并下调呼吸机参数,于ICU治疗10 d后成功撤机,撤机后患者简易肺功能指标好转,住院15 d后转出ICU在普通病房治疗,住院第20 d出院。CCI门诊随访患者恢复良好,生活质量大幅改善。结论ICDT合作对CCI患者的监护治疗十分重要,有利于危重症患者的超早期康复及预后改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重症医学科 内部跨领域团队 慢重症 康复
原文传递
连续性血液净化治疗重症脓毒症合并应激性心肌病患者的效果 被引量:6
16
作者 郑雪兰 何鲤穗 +2 位作者 黄庭龙 苏越祥 林燕萍 《医疗装备》 2020年第20期136-137,共2页
目的探讨连续性血液净化治疗重症脓毒症合并应激性心肌病患者的效果。方法选择2018年1—12月福建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收治的74例重症脓毒症合并应激性心肌病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收治时间的不同分为对照组(36例,2018年1—6月)和试验组(3... 目的探讨连续性血液净化治疗重症脓毒症合并应激性心肌病患者的效果。方法选择2018年1—12月福建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收治的74例重症脓毒症合并应激性心肌病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收治时间的不同分为对照组(36例,2018年1—6月)和试验组(38例,2018年7—12月)。对照组行常规治疗,试验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连续性血液净化治疗,比较两组的心功能指标、炎性因子指标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治疗后,试验组心率(HR)、左心室舒张末期内径(LVEDD)及C反应蛋白(CRP)、降钙素原(PCT)、白细胞介素-6(IL-6)水平均低于对照组,每搏输出量(SV)、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重症脓毒症合并应激性心肌病患者实施连续性血液净化治疗安全有效,可促进心功能指标的改善,减轻炎症反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脓毒症 心肌疾病 连续性血液净化 心功能
下载PDF
肠内营养配合肠外营养对急危重症脑卒中患者营养状况及预后的影响 被引量:3
17
作者 周燕瑜 《中国医药指南》 2022年第30期106-108,共3页
目的探讨肠内营养配合肠外营养对急危重症脑卒中患者营养状况及预后的影响。方法回顾分析本院收治的80例急危重症脑卒中患者的临床病例资料,按照营养支持方式不同分为对照组、观察组,每组40例,分别采用单纯肠外营养、肠外营养联合肠内... 目的探讨肠内营养配合肠外营养对急危重症脑卒中患者营养状况及预后的影响。方法回顾分析本院收治的80例急危重症脑卒中患者的临床病例资料,按照营养支持方式不同分为对照组、观察组,每组40例,分别采用单纯肠外营养、肠外营养联合肠内营养干预,两组患者均干预14 d,入院时及干预14 d时测定外周静脉血中营养状况指标[血清前白蛋白(PA)、白蛋白(ALB)、总蛋白(TP)],采用免疫比浊法检测体液免疫指标(血清IgA、IgM、IgG),采用格拉斯哥昏迷量表(GCS)评估患者昏迷程度,采用神经功能缺损评分(NIHSS评分)评价神经功能缺损情况,记录两组患者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治疗14 d时血清前白蛋白(PA)、白蛋白(ALB)、总蛋白(TP)均明显高于治疗前及对照组治疗后,P<0.05。观察组治疗14 d时血清IgA、IgG、IgM均明显高于治疗前及对照组治疗后,P<0.05。观察组治疗14 d时血清前GCS评分明显高于治疗前及对照组治疗后,P<0.05,NIHSS评分明显低于治疗前及对照组治疗后,P<0.05。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χ^(2)=5.165,P<0.05。结论肠内营养配合肠外营养在急危重症脑卒中患者应用能够更好改善患者营养状况,提高患者免疫功能,降低并发症发生率,改善短期预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危重症脑卒中 肠内营养 肠外营养 营养状况 临床预后
下载PDF
综合护理对重症监护室呼吸机相关性肺炎的预防效果及睡眠质量的影响评价 被引量:3
18
作者 洪婉霞 《世界睡眠医学杂志》 2023年第12期2944-2946,2950,共4页
目的:观察重症监护室(ICU)呼吸机治疗患者采取综合护理对呼吸机相关性肺炎(VAP)预防作用以及对睡眠质量的影响。方法:选取2021年7月至2022年7月福建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ICU收治的接受呼吸机治疗的患者79例作为研究对象,按照双盲法分为... 目的:观察重症监护室(ICU)呼吸机治疗患者采取综合护理对呼吸机相关性肺炎(VAP)预防作用以及对睡眠质量的影响。方法:选取2021年7月至2022年7月福建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ICU收治的接受呼吸机治疗的患者79例作为研究对象,按照双盲法分为对照组(n=40)和观察组(n=39)。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采用综合护理。结果:观察组机械通气时间(18.60±3.85)d,救治总时间(6.56±1.09)d, VAP发生时间(8.04±2.86)d更短,观察组VAP发生率2.56%更低,满意度97.44%更高,观察组睡眠效率(1.21±0.24)分,入睡时间(1.01±0.19)分,睡眠质量(1.28±0.31)分,睡眠障碍(1.26±0.31)分,催眠药物(1.04±0.19)分,日间功能障碍(1.17±0.63)分,睡眠时间(1.69±0.59)分更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针对在ICU接受呼吸机治疗的患者,综合护理有利于降低VAP风险,可减少机械通气时间,缩短患者救治时间,降低VAP发生时间。同时,该护理方式还能够优化患者睡眠质量,提升满意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重症监护室 呼吸机相关性肺炎 综合护理 睡眠质量
下载PDF
重症糖尿病酮症酸中毒合并呼吸衰竭机械通气患者的护理干预体会 被引量:11
19
作者 陈阿忍 《糖尿病新世界》 2018年第21期110-111,共2页
重点分析重症糖尿病酮症酸中毒合并呼吸衰竭机械通气患者的护理干预效果。方法于2017年3月—2018年3月该院选择72例重症糖尿病酮症酸中毒合并呼吸衰竭机械通气患者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并分别采用常规护理与优质护理进行干预。比较两组... 重点分析重症糖尿病酮症酸中毒合并呼吸衰竭机械通气患者的护理干预效果。方法于2017年3月—2018年3月该院选择72例重症糖尿病酮症酸中毒合并呼吸衰竭机械通气患者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并分别采用常规护理与优质护理进行干预。比较两组的各项指标变化情况。结果采取相应的护理措施进行干预后,观察组的血糖与血酮水平均比对照组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的并发症发生率(8.33%)明显低于对照组(30.5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给予重症糖尿病酮症酸中毒合并呼吸衰竭机械通气患者优质的护理进行干预,不仅能改善其临床症状,还能降低各类并发症的发生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重症糖尿病酮症酸中毒 呼吸衰竭 机械通气 护理体会
下载PDF
睡眠护理在重症监护室患者睡眠障碍中的应用价值分析 被引量:1
20
作者 洪婉霞 《世界睡眠医学杂志》 2023年第11期2557-2559,共3页
目的:研究睡眠护理在重症监护室患者睡眠障碍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22年5月至2023年7月福建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重症医学科收治的重症监护室患者60例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30例。对照组重症监护室患者采用ICU... 目的:研究睡眠护理在重症监护室患者睡眠障碍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22年5月至2023年7月福建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重症医学科收治的重症监护室患者60例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30例。对照组重症监护室患者采用ICU专业护理,观察组重症监护室患者采用ICU专业护理+睡眠护理,比较2组重症监护室患者的睡眠时间、护理满意度、心理状态评分、心理弹性水平评分、睡眠质量评分、急性生理与慢性健康评分、生命质量评分。结果:观察组重症监护室患者潜伏期睡眠时间低于对照组,夜间睡眠时间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重症监护室患者总满意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重症监护室患者SAS量表、SDS量表评分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重症监护室患者乐观、自强、坚韧CD-RISC量表评分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重症监护室患者PSQI量表、SRSS量表评分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重症监护室患者APACHEⅡ量表评分低于对照组,SF-36量表评分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睡眠护理在重症监护室患者睡眠障碍中的应用效果显著优于ICU专业护理,更具推广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重症监护室 睡眠障碍 睡眠护理 睡眠时间 护理满意度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