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94篇文章
< 1 2 15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地舒单抗在大鼠脆性骨折愈合中的疗效观察
1
作者 庄洵荣 吴文华 +2 位作者 庄雪瑜 郑剑锋 何立江 《医学理论与实践》 2024年第1期1-4,共4页
目的:研究地舒单抗在大鼠骨质疏松脆性骨折愈合过程中的影响。方法:选取6月龄SD雌性大鼠60只,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三组A组(股骨骨折)、B组(去卵巢+股骨骨折+地舒单抗治疗组)、C组(去卵巢+股骨骨折模型组),每组20只。B、C两组大鼠行去势... 目的:研究地舒单抗在大鼠骨质疏松脆性骨折愈合过程中的影响。方法:选取6月龄SD雌性大鼠60只,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三组A组(股骨骨折)、B组(去卵巢+股骨骨折+地舒单抗治疗组)、C组(去卵巢+股骨骨折模型组),每组20只。B、C两组大鼠行去势手术切除卵巢建立骨质疏松模型,三组大鼠分别行股骨骨折克氏针内固定,对比分析各组大鼠骨折术后3、6周的愈合情况,双能X线骨密度吸收仪检测股骨骨密度(BMD),生物力学检测仪测量股骨最大载荷值、最大载荷回复率变化,DR摄影和HE染色观察影像学以及组织显微形态学差异。结果:骨折术后第3周时,B、C两组大鼠股骨骨密度相当,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骨密度含量均低于A组大鼠(P<0.05)。骨折术后第6周时,三组大鼠股骨骨密度均升高,表现为A组>B组>C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骨折术后第6周时各组大鼠间生物力学测量值(最大载荷值、最大载荷回复率)较第3周时均有明显增加,但仍表现为A组>B组>C组,各组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影像及病理切片观察结果显示,骨折愈合过程中B组较C组骨膜反应更深,骨痂体积更厚实,骨小梁更密集,骨细胞密度更高。结论:骨质疏松骨折术后应用地舒单抗不干扰骨痂的形成,具有更快提升患处骨密度,增加骨强度,促进骨折愈合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舒单抗 骨质疏松骨折 骨密度 生物力学
下载PDF
骨科患者253例术后自控镇痛泵应用的护理 被引量:2
2
作者 邱丽芬 姚晓滨 《福建医药杂志》 CAS 2010年第4期131-132,共2页
术后疼痛作为一种伤害性刺激,严重损害患者的身心健康。随着医学科技水平的不断发展,生活质量的不断提高,人们对术后康复的要求越来越高,镇痛泵应运而生。患者自控镇痛(patient controlled analgesia,PCA)是目前术后镇痛治疗的... 术后疼痛作为一种伤害性刺激,严重损害患者的身心健康。随着医学科技水平的不断发展,生活质量的不断提高,人们对术后康复的要求越来越高,镇痛泵应运而生。患者自控镇痛(patient controlled analgesia,PCA)是目前术后镇痛治疗的主要手段,深受患者的欢迎。PCA泵是由患者根据疼痛程度在安全的范围内个体控制给药,术前宣教以及术后护理到位对取得良好的镇痛效果具有重要意义。本文就2006年以来我院253例患者术后接受PCA泵治疗的情况及护理作一介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术后自控镇痛泵 骨科患者 术后护理 应用 医学科技水平 镇痛治疗 PCA泵 伤害性刺激
下载PDF
创伤性脊髓损伤的临床治疗进展 被引量:1
3
作者 陈守勃(综述) 吴文华(审校) 《福建医药杂志》 CAS 2023年第3期134-136,共3页
随着城市化的发展和交通工具的广泛应用,高处坠落、交通事故越来越多,创伤性脊髓损伤(traumatic spinal cord injury, TSCI)的发生率也逐年增高,而且有年轻化的趋势。TSCI治疗主要包括手术治疗、药物治疗和康复治疗,但通常临床恢复效果... 随着城市化的发展和交通工具的广泛应用,高处坠落、交通事故越来越多,创伤性脊髓损伤(traumatic spinal cord injury, TSCI)的发生率也逐年增高,而且有年轻化的趋势。TSCI治疗主要包括手术治疗、药物治疗和康复治疗,但通常临床恢复效果不佳,在一定程度上会影响患者的健康与生活质量,甚至导致截瘫且危及生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创伤性脊髓损伤 治疗 进展
下载PDF
双能X线前臂骨密度测定诊断女性类风湿关节炎患者骨质疏松的价值
4
作者 颜丽笙 郑剑锋 +2 位作者 庄华烽 蔡冬鹭 许清江 《福建医药杂志》 CAS 2023年第3期35-38,共4页
目的探讨双能X线前臂骨密度测定对女性类风湿关节炎患者诊断骨质疏松的价值.方法选取2019年1月至2021年12月我院收治的738例女性类风湿关节炎患者为研究对象,按年龄分为50岁以下、50~59岁、60~69岁、70岁以上4组,检测所纳入患者的非优... 目的探讨双能X线前臂骨密度测定对女性类风湿关节炎患者诊断骨质疏松的价值.方法选取2019年1月至2021年12月我院收治的738例女性类风湿关节炎患者为研究对象,按年龄分为50岁以下、50~59岁、60~69岁、70岁以上4组,检测所纳入患者的非优势侧前臂远端、腰椎(L_(1)-L_(4))和髋部的骨密度.分析前臂远端骨密度与腰椎、髋部骨密度的相关性;比较全部患者有无检测前臂远端骨密度的骨质疏松诊断率;各年龄组别有无检测前臂远端骨密度的骨质疏松诊断率.结果1)不论按年龄分组与否,前臂骨密度与腰椎骨密度、髋部骨密度之间均呈正相关性(P<0.001).2)所有患者加测前臂远端骨密度后,骨质疏松诊断率提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3)按年龄分组后,加测前臂远端骨密度,50~59岁、60~69岁、70岁以上组能提高骨质疏松诊断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有无加测前臂远端骨密度的骨质疏松诊断率在50岁以下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临床应重视前臂远端骨密度检测.建议50岁以上女性类风湿关节炎患者均需加测前臂远端骨密度,以提高骨质疏松的诊断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能X线骨密度仪 前臂骨密度 类风湿关节炎 骨质疏松
下载PDF
经皮椎体成形或经皮椎体后凸成形治疗伴椎体后壁塌陷Kummell病:如何个体化选择? 被引量:20
5
作者 俞海明 李毅中 +4 位作者 姚学东 林金矿 潘源城 庄华烽 王培文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 CAS 北大核心 2016年第26期3856-3862,共7页
背景:对于Ⅰ、Ⅱ期的Kummell病,建议采用经皮椎体成形或经皮椎体后凸成形骨水泥强化治疗;对于Ⅲ期合并脊髓神经损伤者,建议采用开放减压椎体骨水泥强化及内固定治疗;但对于Ⅲ期Kummell病伴硬膜囊压迫却没有相应神经症状患者的治疗报道较... 背景:对于Ⅰ、Ⅱ期的Kummell病,建议采用经皮椎体成形或经皮椎体后凸成形骨水泥强化治疗;对于Ⅲ期合并脊髓神经损伤者,建议采用开放减压椎体骨水泥强化及内固定治疗;但对于Ⅲ期Kummell病伴硬膜囊压迫却没有相应神经症状患者的治疗报道较少,且存在争议。目的:探讨伴椎体后壁破裂塌陷Kummell病的手术方式选择。方法:试验组纳入伴椎体后壁破裂的Ⅲ期Kummell病患者14例,体位复位满意者选择经皮椎体成形治疗,体位复位不满意者选择经皮椎体后凸成形治疗;对照组选择同期28例骨质疏松性椎体骨折患者,行经皮球囊扩张椎体后凸成形治疗。随访观察两组椎体高度恢复、后凸畸形纠正、疼痛和生活能力改善情况。结果与结论:随访10-42个月,两组修复后的椎体高度、后凸畸形、疼痛及生活能力均较修复前明显改善(P<0.05),试验组椎体高度恢复率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间后凸畸形纠正、疼痛和生活能力改善情况无差异。结果表明,伴椎体后壁破裂的Kummell病,根据体位复位情况选择经皮椎体成形或经皮椎体后凸成形骨水泥强化治疗是安全有效的,可取得与骨质疏松性椎体骨折行经皮椎体后凸成形一样的疗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椎体成形术 脊柱骨折 骨质疏松 组织工程 骨科植入物 脊柱植入物 骨水泥 Kummell病 迟发性椎体塌陷 椎体内真空裂隙征 经皮椎体成形术 经皮椎体后凸成形术 体位复位
下载PDF
年龄对股骨颈骨密度和皮质厚度的影响 被引量:20
6
作者 李毅中 庄华烽 +3 位作者 林金矿 姚学东 俞海明 潘源城 《中国骨质疏松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2期143-145,共3页
目的观察年龄对股骨颈骨密度和皮质厚度的影响,及与股骨颈骨折的关系。方法对73例50岁以上因髋关节疾病住院病人行股骨近段CT扫描和DXA髋部骨密度测定,分为50~65岁组、66~80岁组和>80岁组,以股骨颈骨密度为标准判断骨质疏松程度,... 目的观察年龄对股骨颈骨密度和皮质厚度的影响,及与股骨颈骨折的关系。方法对73例50岁以上因髋关节疾病住院病人行股骨近段CT扫描和DXA髋部骨密度测定,分为50~65岁组、66~80岁组和>80岁组,以股骨颈骨密度为标准判断骨质疏松程度,以皮质比率作为评估皮质厚度的标准。结果股骨颈骨密度:50~65岁组为0.710±0.139、66~80岁组为0.613±0.104和>80岁组为0.572±0.061。66~80岁组和>80岁组与50~65岁组有非常显著性差异,66~80岁组与>80岁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20长径皮质比率:50~65岁组与66~80岁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而66~80岁组与>80岁组有非常显著性差异。股骨颈宽径皮质比率:50~65岁组与>80岁组有非常显著性差异。结论股骨颈骨密度和皮质厚度随年龄增高而降低,提示股骨颈皮质厚度变薄是高龄髋部骨折风险高的原因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年龄 股骨颈骨折 皮质厚度 骨密度
下载PDF
脆性股骨颈骨折的股骨近端几何结构分析 被引量:18
7
作者 庄华烽 李毅中 +3 位作者 林金矿 李建龙 姚学东 俞海明 《中国骨质疏松杂志》 CAS CSCD 2011年第4期324-327,共4页
目的研究脆性股骨颈骨折的股骨近端几何结构特点。方法将57例患者分为两组。骨折组29例,平均年龄73.6±9.9岁,性别:男10例,女19例;非骨折组28例,平均年龄64.8±9.3岁,性别:男10例,女18例。对患者股骨近端CT扫描的定位像进行健... 目的研究脆性股骨颈骨折的股骨近端几何结构特点。方法将57例患者分为两组。骨折组29例,平均年龄73.6±9.9岁,性别:男10例,女19例;非骨折组28例,平均年龄64.8±9.3岁,性别:男10例,女18例。对患者股骨近端CT扫描的定位像进行健侧股骨近端几何结构参数测量。结果骨折组的股骨颈颈长较长、颈中段皮质厚度变薄、颈干角较大、颈中段皮质厚度比率下降、颈中段宽度与颈轴长比率下降、颈长与颈轴长比率升高、颈长与颈宽度比率升高,两组比较有统计学意义;颈轴长、颈中段宽度、颈中段髓腔宽度在两组比较中没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在脆性股骨颈骨折中,股骨近端几何结构的参数在其绝对数值上有着重要性,而股骨近端各部分结构在比率上的合理配置对股骨近端的骨强度也起着重要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脆性骨折 股骨颈 几何参数 CT
下载PDF
环氧化酶2与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在突出腰椎间盘中的表达及意义 被引量:23
8
作者 俞海明 李毅中 +2 位作者 林金矿 姚学东 邱建龙 《中国脊柱脊髓杂志》 CAS CSCD 2007年第10期777-780,I0003,共5页
目的:探讨环氧化酶2(COX-2)、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在突出腰椎间盘中的表达及其意义。方法:62个突出椎间盘标本取自58例腰椎间盘突出症手术患者,包括突起型22个,破裂型20个,游离型20个。取材部位分别为突出组织或游离组织(A部位)和椎... 目的:探讨环氧化酶2(COX-2)、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在突出腰椎间盘中的表达及其意义。方法:62个突出椎间盘标本取自58例腰椎间盘突出症手术患者,包括突起型22个,破裂型20个,游离型20个。取材部位分别为突出组织或游离组织(A部位)和椎间隙残余髓核组织(B部位)。对照组取自4例新鲜年轻尸体的L3/4、L4/5及L5/S1椎间盘组织共12个标本,取材部位为椎间盘边缘(A部位)和中央髓核(B部位);应用免疫组化法对各组标本中COX-2和VEGF的表达进行检测;应用图像分析系统测量标本中COX-2和VEGF表达量的平均光密度值。结果:在腰椎间盘突出组,特别是破裂型和游离型组的突出组织中存在富含新生血管的肉芽组织,COX-2和VEGF染色阳性细胞主要表达于肉芽组织中及突出组织的椎间盘细胞中,对照组未见阳性染色细胞。在突出组的A部位从突起型、破裂型到游离型COX-2和VEGF的表达均逐渐增高,差异有显著性(P<0.01)。突出组的A部位COX-2和VEGF的表达明显高于B部位(P<0.01)。腰椎间盘组织中COX-2和VEGF的表达存在明显相关性(r=0.855,P<0.01)。结论:COX-2、VEGF参与腰椎间盘退变、突出的发病过程;随着腰椎间盘退变突出的进展,COX-2、VEGF的表达均逐渐增高;COX-2与VEGF表达密切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椎间盘退变 腰椎间盘突出症 环氧化酶2 血管内皮生长因子
原文传递
骨密度和25羟维生素D在骨质疏松性髋部骨折的作用 被引量:20
9
作者 李毅中 庄华烽 +6 位作者 郭良瑞 蔡思清 颜丽笙 林金矿 姚学东 潘源城 王培文 《中国骨质疏松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2期1457-1459,共3页
目的在股骨颈骨密度达到骨质疏松阈值的情况下,比较髋部骨折与无髋部骨折患者的年龄、骨密度和25羟维生素D,了解这些因素对髋部骨折的影响。方法对137例骨密度达到骨质疏松阈值的绝经后女性患者进行研究,无髋部骨折组62例,髋部骨折组75... 目的在股骨颈骨密度达到骨质疏松阈值的情况下,比较髋部骨折与无髋部骨折患者的年龄、骨密度和25羟维生素D,了解这些因素对髋部骨折的影响。方法对137例骨密度达到骨质疏松阈值的绝经后女性患者进行研究,无髋部骨折组62例,髋部骨折组75例,检测股骨颈骨密度和血清25羟维生素D,比较二组年龄、股骨颈骨密度和25羟维生素D水平。结果无髋部骨折组:年龄:(67.92±8.52)岁,股骨颈骨密度:(0.5064±0.0706)g/cm2,T值:-3.10±0.60,25OHD:(24.90±8.98)ng/ml。髋部骨折组:年龄:(78.49±8.52)岁,股骨颈骨密度:(0.4506±0.0983)g/cm2,T值:-3.51±1.18,25OHD:(14.89±8.94)ng/ml。结论在股骨颈骨密度达到骨质疏松阈值的情况下,髋部骨折患者具有更高年龄,更低骨密度和25羟维生素D。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质疏松 髋部骨折 骨密度 25羟维生素D
下载PDF
应用CT扫描观察老年股骨近端皮质骨变化的初步研究 被引量:15
10
作者 李毅中 李建龙 +2 位作者 林金矿 姚学东 庄华烽 《中国骨质疏松杂志》 CAS CSCD 2010年第10期737-740,共4页
目的观察老年人股骨近段皮质骨变化。方法将61例病人分为<60岁组23例;≥60岁组38例;利用CT对股骨近段进行扫描。选取T20、T0、N的横断面CT影像,测量参数。结果 <60岁组与≥60岁组在T20髓腔中线宽径、T20髓腔中线宽径线上皮质厚度... 目的观察老年人股骨近段皮质骨变化。方法将61例病人分为<60岁组23例;≥60岁组38例;利用CT对股骨近段进行扫描。选取T20、T0、N的横断面CT影像,测量参数。结果 <60岁组与≥60岁组在T20髓腔中线宽径、T20髓腔中线宽径线上皮质厚度、N髓腔长径和N髓腔长径线上皮质厚度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60岁的老年人股骨近端髓腔扩大,皮质厚度变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股骨近端 皮质骨 老年人 CT
下载PDF
Charlson合并症评分对脆性髋部骨折患者死亡率的影响 被引量:11
11
作者 王培文 李毅中 +3 位作者 庄华烽 林金矿 姚学东 许昊 《中国骨质疏松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7期1005-1008,共4页
目的探讨Charlson合并症指数(charlson complication index,CCI)评分对于脆性髋部骨折患者死亡率的影响。方法通过回顾性分析2010年1月至2015年12月在我院住院治疗并获得有效随访的老年脆性髋部骨折患者的资料,从住院病历资料中对患者... 目的探讨Charlson合并症指数(charlson complication index,CCI)评分对于脆性髋部骨折患者死亡率的影响。方法通过回顾性分析2010年1月至2015年12月在我院住院治疗并获得有效随访的老年脆性髋部骨折患者的资料,从住院病历资料中对患者进行回顾性CCI评分,分别计算出每个患者的CCI总评分(合并症评分+年龄评分)和合并症评分,随访患者的存活情况,统计分析CCI评分与患者1年死亡率、随访期死亡率的关系。结果 2010年1月至2015年12月在我院住院治疗,年龄超过50岁的并获得有效随访的老年脆性髋部骨折患者共690例,平均年龄(77.19±10.38)岁,患者随访时间为7~52个月,平均(28.53±9.75)个月。在这些患者中,1年内累计死亡99例,死亡率为15.60%(99/635);随访期总共累计死亡166例,随访期总死亡率为24.06%(166/690)。根据CCI总评分分成两组(<5分和≥5分),<5分组的患者1年死亡率、随访期总死亡率更低,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根据CCI合并症评分分成两组(<1分和≥1分),<1分组患者1年死亡率、随访期总死亡率更低,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不同的CCI评分对老年脆性髋部骨折的1年死亡率、随访期总死亡率有一定的影响,住院时对患者进行CCI评分为老年脆性髋部骨折患者提供良好的术前指标,有助预测治疗结果,指导临床治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髋部 脆性骨折 Charlson合并症指数评分 死亡率
下载PDF
脆性股骨颈骨折的股骨颈皮质厚度和骨密度改变 被引量:10
12
作者 李毅中 庄华烽 +3 位作者 林金矿 姚学东 俞海明 李建龙 《中国骨质疏松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0期1018-1021,共4页
目的研究脆性股骨颈骨折的股骨颈皮质骨厚度和骨密度变化。方法对76例病人行股骨近端CT扫描,骨质疏松性股骨颈骨折组42例,非骨折组34例。取对侧(正常侧)股骨小转子顶点上方20 mm(T20)平面CT横截面影像,计算T20长径和股骨颈寛径皮质比率... 目的研究脆性股骨颈骨折的股骨颈皮质骨厚度和骨密度变化。方法对76例病人行股骨近端CT扫描,骨质疏松性股骨颈骨折组42例,非骨折组34例。取对侧(正常侧)股骨小转子顶点上方20 mm(T20)平面CT横截面影像,计算T20长径和股骨颈寛径皮质比率,作为评估皮质厚度的指标;用DXA测量股骨颈骨密度,了解骨质疏松程度。结果 T20长径皮质比率:骨质疏松性股骨颈骨折组:(17.57±3.54)%;非骨折组:(21.64±3.75)%(P=0.000);T20股骨颈宽径皮质比率:骨质疏松性股骨颈骨折组:(25.98±5.51)%;非骨折组:(32.89±5.74)%(P=0.000)。骨密度:骨折组:0.590±0.084 g/cm2;非骨折组:0.698±0.138 g/cm2,P<0.000。结论股骨颈皮质变薄和骨密度降低是导致脆性股骨颈骨折重要因素,T20长径皮质比率和T20股骨颈宽径皮质比率是观察股骨颈皮质骨变化的有效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质疏松 骨折 股骨颈 皮质骨
下载PDF
缝线辅助锁定钢板治疗老年肱骨近端骨折的病例对照研究 被引量:8
13
作者 戴章生 黄杰苗 +4 位作者 庄洵荣 陈守勃 吴世强 姚学东 叶晖 《中国骨伤》 CAS 2014年第12期1015-1018,共4页
目的:探讨应用缝线辅助锁定钢板治疗老年肱骨近端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自2005年1月至2013年1月,收治老年肱骨近端3、4部分骨折55例,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31例,采用缝线辅助锁定钢板治疗,其中男12例,女19例;年龄65~85岁,平均(74... 目的:探讨应用缝线辅助锁定钢板治疗老年肱骨近端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自2005年1月至2013年1月,收治老年肱骨近端3、4部分骨折55例,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31例,采用缝线辅助锁定钢板治疗,其中男12例,女19例;年龄65~85岁,平均(74.00±5.42)岁;NeerⅢ型19例,Ⅳ型12例;低能量损伤23例,高能量损伤8例.对照组24例,采用锁定钢板治疗,其中男7例,女17例;年龄65~85岁,平均(72.79±5.34)岁;NeerⅢ型16例,Ⅳ型8例;低能量损伤17例,高能量损伤7例.记录并比较两组患者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骨折愈合时间,术后采用Neer评分评价肩关节功能恢复情况.结果:55例均获随访,时间6~24个月,平均16.1个月.治疗组平均出血量(495.806±143.150) ml;Neer评分中的功能(22.645±2.443)分,活动范围(18.194±2.613)分,解剖(7.935±1.504)分,总分77.161±8.335.而对照组平均出血量(641.667±169.851) ml;Neer评分中功能(13.955±1.989)分,活动范围(13.083±2.165)分,解剖(5.500±1.978)分,总分58.792±7.313.以上指标比较,治疗组结果均优于对照组.结论:采用缝线辅助锁定钢板治疗老年肱骨近端骨折,具有术中出血少、复位简单有效、术后肩关节功能恢复效果更好的优点,是治疗老年肱骨近端骨折的有效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肱骨骨折 近端 骨折固定术 缝线 老年人 病例对照研究
下载PDF
亚热带海滨城市就医人群25(OH)维生素D水平 被引量:13
14
作者 李毅中 潘源城 +4 位作者 庄华烽 林金矿 姚学东 俞海明 郭良瑞 《中国骨质疏松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0期912-914,917,共4页
目的了解亚热带海滨城市——泉州就诊病人冬季25-羟基维生素D状况。方法在2011年12月至2012年3月,我们对282例20岁以上就诊病人进行血清25(OH)D3测定,按年龄每间隔10岁为1组共6组,按性别分2组,按检测月份分4组。结果血清25(OH)D3均值为1... 目的了解亚热带海滨城市——泉州就诊病人冬季25-羟基维生素D状况。方法在2011年12月至2012年3月,我们对282例20岁以上就诊病人进行血清25(OH)D3测定,按年龄每间隔10岁为1组共6组,按性别分2组,按检测月份分4组。结果血清25(OH)D3均值为14.38±9.20 ng/mL,25(OH)D3<10 ng/mL有104例,10 ng/mL<25(OH)D3<30 ng/mL有159例,25(OH)D3≥30 ng/mL有19例。21~30岁组25(OH)D3均值最低;男性明显高于女性;2011年12月高于检测其他月份。结论维生素D不足具有很高的发生率,测定25(OH)D3有助于制定防治骨质疏松的策略和方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维生素D 亚热带海滨城市 就医人群
下载PDF
脆性股骨颈骨折的皮质骨变化 被引量:17
15
作者 李毅中 庄华烽 +3 位作者 林金矿 李建龙 姚学东 俞海明 《中国骨质疏松杂志》 CAS CSCD 2011年第6期508-510,共3页
目的研究脆性股骨颈骨折的股骨颈皮质骨变化及临床意义。方法对59例病人行股骨近端CT扫描,骨折组28例,年龄:74.4±9.3岁;男9例,女19例;非骨折组31例,年龄:64.1±9.2岁;男11例,女20例。取对侧(正常侧)股骨小转子顶点上方20 mm(T... 目的研究脆性股骨颈骨折的股骨颈皮质骨变化及临床意义。方法对59例病人行股骨近端CT扫描,骨折组28例,年龄:74.4±9.3岁;男9例,女19例;非骨折组31例,年龄:64.1±9.2岁;男11例,女20例。取对侧(正常侧)股骨小转子顶点上方20 mm(T20)平面CT横截面影像,计算T20长径和股骨颈寛径皮质比率,计算公式为:T20长径皮质比率=T20长径-T20髓腔长径/T20长径×100%;股骨颈宽径皮质比率=股骨颈宽径-股骨颈髓腔宽径/股骨颈宽径×100%。结果 T20长径皮质比率:骨折组:18.02%±4.62%;非骨折组:23.38%±5.19%(P=0.000);T20股骨颈宽径皮质比率:骨折组:26.78%±4.90%;非骨折组:33.08%±5.93%(P=0.000)。提示脆性股骨颈骨折病人股骨颈皮质明显变薄。结论股骨颈皮质变薄是导致脆性股骨颈骨折重要因素,T20长径皮质比率和T20股骨颈宽径皮质比率是观察股骨颈皮质骨变化的有效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脆性骨折 股骨颈 皮质骨
下载PDF
25-羟基维生素D水平与骨关节炎的相关性 被引量:9
16
作者 潘源城 李毅中 +4 位作者 庄华烽 林金矿 姚学东 俞海明 郭良瑞 《中国老年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5期1271-1273,共3页
目的探讨骨关节炎(OA)患者的25-羟基维生素D水平与疼痛及放射学表现的关系。方法选取2011年12月至2012年12月就诊的66例OA患者,行血清25-羟基维生素D检测和X线检查,通过疼痛VAS评分和放射学K/L分级作评估。结果 89.39%患者存在维生素D... 目的探讨骨关节炎(OA)患者的25-羟基维生素D水平与疼痛及放射学表现的关系。方法选取2011年12月至2012年12月就诊的66例OA患者,行血清25-羟基维生素D检测和X线检查,通过疼痛VAS评分和放射学K/L分级作评估。结果 89.39%患者存在维生素D缺乏和不足。血清25-羟基维生素D水平与疼痛VAS评分呈负相关,维生素D缺乏组的疼痛VAS评分较不足组、充足组高,轻度疼痛组的维生素D水平较中度疼痛组、重度疼痛组高;K/L分级Ⅱ级组的维生素D水平较Ⅲ级组升高,但Ⅱ级组、Ⅲ级组却比Ⅳ级组降低;疼痛VAS评分与K/L分级呈正相关。结论血清25-羟基维生素D水平与OA的疼痛及放射学表现密切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关节炎 25-羟基维生素D VAS K/L分级
下载PDF
闽南地区部分脆性髋部骨折的发病特点及治疗现状 被引量:8
17
作者 王培文 李毅中 +4 位作者 林金矿 姚学东 俞海明 庄华烽 林晓聪 《中国骨质疏松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7期888-893,898,共7页
目的通过回顾分析闽南地区到我院骨科住院治疗的脆性髋部骨折患者的发病特点以及治疗的现状,为本地区老年人脆性髋部骨折的预防和治疗提供依据。方法采用回顾性研究方法,收集我院2010-2012年骨科收治的年龄大于50岁的脆性髋部骨折患者... 目的通过回顾分析闽南地区到我院骨科住院治疗的脆性髋部骨折患者的发病特点以及治疗的现状,为本地区老年人脆性髋部骨折的预防和治疗提供依据。方法采用回顾性研究方法,收集我院2010-2012年骨科收治的年龄大于50岁的脆性髋部骨折患者的病历资料及部分获得随访的患者的随访资料,采集患者个人特征(性别与年龄)、受伤的年份与季节、骨折类型、治疗方式、抗骨质疏松方案、随访1年的死亡率,并进行统计分析整理。结果 3年间我院收治年龄大于50岁的脆性髋部骨折患者560例,发病有地区性特点,各年份病例数基本持平(2010年190例,2011年184例,2012年186例),各年份构成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女性患者(373例)明显多于男性(187例),男女比例为1∶2,男女构成比差异有显著的统计学意义(P〈0.05);股骨颈骨折(316例)多于股骨转子间骨折(244例);平均年龄高达77.19±10.38岁,各年龄段构成比差异有显著的统计学意义(P〈0.05);发病例数以春季(149例)、冬季(145例)为多,冬春季与夏秋季间的构成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采用手术治疗比例89.11%(499/560);住院期间有进行骨密度检查的患者80例,住院期间有抗骨质疏松治疗的患者比例63.93%(358/560),获得随访的患者出院后继续抗骨质疏松治疗的比例仅20.63%(59/286);随访超过1年的231例患者中,手术组1年死亡率(6.57%)明显低于非手术组(72.73%),差异有显著性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闽南地区脆性髋部骨折发病有其地区特点,尤其在年龄、性别、发病部位、发病季节、治疗方法有一定分布规律,目前抗骨质疏松治疗重视程度仍然不够,应加强宣传,深入开展防治策略研究来预防骨折的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髋部 脆性骨折 发病特点 治疗
下载PDF
老年轻中度髋关节骨性关节炎患者行走时冠状面运动学变化对稳定性和跌倒风险的影响 被引量:7
18
作者 林小斌 吴文华 +3 位作者 林晓聪 戴章生 叶晖 巫海鹏 《中国康复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6期693-698,共6页
目的:研究老年轻中度髋关节骨性关节炎(HOA)患者在行走时冠状面运动学变化对稳定性和跌倒风险所产生的影响。方法:研究对象为12例有跌倒倾向的轻中度HOA患者、12例匹配的健康老年人及12例健康年轻人,评估其过去1年跌倒次数、髋外展肌力... 目的:研究老年轻中度髋关节骨性关节炎(HOA)患者在行走时冠状面运动学变化对稳定性和跌倒风险所产生的影响。方法:研究对象为12例有跌倒倾向的轻中度HOA患者、12例匹配的健康老年人及12例健康年轻人,评估其过去1年跌倒次数、髋外展肌力、跌倒恐惧性、髋关节功能Harris评分(HHS)和疼痛情况。受试者在步行仪上以逐渐增加的速度行走。测量反映步态稳定性的参数,同时用回归分析的方法分析冠状面重心运动和足部位置之间的关系。分析组间和组内的影响作用和交互作用,并将所有变量和跌倒次数进行回归相关性分析。结果:相对于健康的老年人和年轻人HOA患者跌倒次数更多,走得更快,步宽更大,患侧支撑相更短,患侧髋外展肌肌力更弱,重心的冠状面运动峰速更大,特别是朝向健侧的更大。HOA患者的静态稳定界限更大,但各组间的动态稳定界限没有区别。重心冠状面的位置和加速度能预测随后的步宽。朝向健侧的重心冠状面峰速和跌倒次数的公共方差为55%。结论:加快和加宽步伐能增加稳定性,患侧支撑相的缩短和/或患侧髋外展肌的无力会加快朝向健侧的躯干冠状面运动,从而导致跌倒的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髋关节骨性关节炎 跌倒风险 步态分析 冠状面稳定性
下载PDF
人体脂肪组织对骨密度的影响 被引量:10
19
作者 蔡思清 颜丽笙 +4 位作者 李毅中 许昊 林长堃 刘晓峰 陈镇辉 《中国骨质疏松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2期161-164,共4页
目的探讨人体脂肪对骨密度的影响。方法将160例采用双能X线骨密度吸收仪(dual-energy X-ray absorptiometry,DXA)进行骨密度和身体成分分析的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脂肪指数将女性和男性患者平分为高脂肪指数组和低脂肪指数组,比较两组... 目的探讨人体脂肪对骨密度的影响。方法将160例采用双能X线骨密度吸收仪(dual-energy X-ray absorptiometry,DXA)进行骨密度和身体成分分析的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脂肪指数将女性和男性患者平分为高脂肪指数组和低脂肪指数组,比较两组的股骨颈、全髋和腰椎骨密度。结果 54例高脂肪指数组女性的脂肪指数为(10.0198±1.6811)kg/m^2,身体脂肪百分比为(36.71±3.06)%;54例低脂肪指数组女性的脂肪指数为(6.7167±1.0130)kg/m^2,身体脂肪百分比为(30.05±3.76)%。26例高脂肪指数组男性的脂肪指数为(6.9240±0.9090)kg/m^2,身体脂肪百分比为(25.72±3.17)%;26例低脂肪指数组男性的脂肪指数为(4.8085±0.7368)kg/m^2;身体脂肪百分比为(21.55±2.39)%。女性高脂肪指数组的股骨颈、全髋和腰椎骨密度均显著高于低脂肪指数组(P<0.05);男性高脂肪指数组与低脂肪指数组的各部位骨密度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女性脂肪量对股骨颈、全髋和腰椎骨密度有正面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脂肪组织 骨密度 身体成分 女性 男性 骨质疏松
下载PDF
迟发性骨质疏松性椎体塌陷的手术方式选择 被引量:9
20
作者 俞海明 李毅中 +4 位作者 姚学东 林金矿 潘源城 庄华烽 王培文 《中国骨伤》 CAS 2016年第7期606-613,共8页
目的:探讨迟发性骨质疏松性椎体塌陷的手术方式选择及临床疗效。方法:自2010年5月至2014年10月,对19例患者20个椎体的迟发性骨质疏松性椎体塌陷(Kümmell病)进行手术治疗,其中男7例,女12例;年龄65~87岁,平均(73.45±5.62... 目的:探讨迟发性骨质疏松性椎体塌陷的手术方式选择及临床疗效。方法:自2010年5月至2014年10月,对19例患者20个椎体的迟发性骨质疏松性椎体塌陷(Kümmell病)进行手术治疗,其中男7例,女12例;年龄65~87岁,平均(73.45±5.62)岁。按Li分期:Ⅱ期3例,Ⅲ期不伴神经功能损害13例14个椎体,Ⅲ期伴脊髓损害3例。规定术中体位复位满意者选择经皮椎体成形术(PVP组),体位复位不满意者采用经皮球囊扩张椎体后凸成形术(PKP组)。观察骨水泥灌注量、骨水泥渗漏、椎体高度恢复及后凸畸形矫正。采用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AS),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ODI),脊髓神经功能Frankel分级来评价临床疗效。结果 :7个椎体行PVP,13个椎体行PKP,Ⅲ期3例合并脊髓损害者均同时联合后路减压短节段椎弓根螺钉固定术。术后随访10~48个月,平均21.2个月。共发生4个无症状骨水泥渗漏,其中PVP组1个(1/7),PKP组3个(3/13),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561)。PVP组骨水泥灌注量(6.40±术后3 d和术前比较椎体高度恢复(31.71±11.35)%,后凸畸形纠正(9.79±4.64)°,PKP组分别为(5.46±0.94)ml,1.09)ml、(24.77±8.51)%、(8.15±2.97)°,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3 d患者腰背痛VAS评分和ODI均较术前明显改善,两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末次随访时VAS评分和ODI与术后3 d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3例减压内固定术患者神经功能均由术前Frankel D级恢复至E级。结论:根据Li分期结合术中体位复位情况对迟发性骨质疏松性椎体塌陷患者进行个体化手术可以获得良好的临床疗效。术中体位复位不良可能是骨水泥渗漏的危险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质疏松 椎体成形术 椎体后凸成形术 体位复位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5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