脂质代谢异常是恶性肿瘤发生发展中重要的代谢改变。脂质代谢相关基因变化引发的脂质重编程及后续脂质代谢产物异常对于肿瘤细胞的增殖、侵袭和转移具有重要影响。临床与基础研究显示,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diffuse large B-cell lymphoma,...脂质代谢异常是恶性肿瘤发生发展中重要的代谢改变。脂质代谢相关基因变化引发的脂质重编程及后续脂质代谢产物异常对于肿瘤细胞的增殖、侵袭和转移具有重要影响。临床与基础研究显示,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diffuse large B-cell lymphoma,DLBCL)患者中存在着脂质代谢相关基因及代谢产物的异常表达,且该变化与预后有关;靶向脂质代谢异常的干预可以改变DLBCL细胞生物学行为。因此,本文对DLBCL中存在的脂质代谢异常及其发生机制和靶向脂质代谢的干预进行综述,为挖掘DLBCL的潜在诊治靶点提供有益总结。展开更多
目的:观察两种麻醉维持方式对合并原发性高血压病患者行鼻内窥镜手术出血量的影响。方法选择Ⅰ或Ⅱ期原发性高血压病患者40例,男25例,女15例,年龄35~54岁,ASA Ⅰ或Ⅱ级,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每组20例。A 组为全凭静脉麻醉组;B 组为静-吸...目的:观察两种麻醉维持方式对合并原发性高血压病患者行鼻内窥镜手术出血量的影响。方法选择Ⅰ或Ⅱ期原发性高血压病患者40例,男25例,女15例,年龄35~54岁,ASA Ⅰ或Ⅱ级,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每组20例。A 组为全凭静脉麻醉组;B 组为静-吸复合麻醉组。两组麻醉诱导方法相同,气管插管后,A 组麻醉维持以丙泊酚及瑞芬太尼持续泵注至手术结束前5 min 停药;B 组麻醉维持以吸入七氟醚,手术结束前5 min 停药。手术期间维持 BIS 值在40~60。麻醉诱导插管后至手术开始通过调节麻醉深度并辅以硝酸甘油及艾司洛尔适当降低 BP 并进行高容量血液稀释。记录术中出血量及手术时间。分别在手术开始前30 min(T0)、手术开始后30 min(T1)、90 min (T2)及手术结束后30 min(T3)采血测动脉血气、静脉血乳酸浓度、凝血功能。结果 A 组手术出血量(175±32)ml 明显少于 B 组(212±41)ml (P 〈0.05)。两组患者手术时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手术开始前15 min,两组 MAP 逐渐下降、HR 逐渐减慢,未见反跳性心率增快现象。两组患者各时点动脉血 pH、PaCO 2、静脉血乳酸浓度、凝血酶原时间及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采用全凭静脉麻醉有助于减少原发性高血压病患者鼻内窥镜手术中出血量。展开更多
文摘脂质代谢异常是恶性肿瘤发生发展中重要的代谢改变。脂质代谢相关基因变化引发的脂质重编程及后续脂质代谢产物异常对于肿瘤细胞的增殖、侵袭和转移具有重要影响。临床与基础研究显示,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diffuse large B-cell lymphoma,DLBCL)患者中存在着脂质代谢相关基因及代谢产物的异常表达,且该变化与预后有关;靶向脂质代谢异常的干预可以改变DLBCL细胞生物学行为。因此,本文对DLBCL中存在的脂质代谢异常及其发生机制和靶向脂质代谢的干预进行综述,为挖掘DLBCL的潜在诊治靶点提供有益总结。
文摘目的:观察两种麻醉维持方式对合并原发性高血压病患者行鼻内窥镜手术出血量的影响。方法选择Ⅰ或Ⅱ期原发性高血压病患者40例,男25例,女15例,年龄35~54岁,ASA Ⅰ或Ⅱ级,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每组20例。A 组为全凭静脉麻醉组;B 组为静-吸复合麻醉组。两组麻醉诱导方法相同,气管插管后,A 组麻醉维持以丙泊酚及瑞芬太尼持续泵注至手术结束前5 min 停药;B 组麻醉维持以吸入七氟醚,手术结束前5 min 停药。手术期间维持 BIS 值在40~60。麻醉诱导插管后至手术开始通过调节麻醉深度并辅以硝酸甘油及艾司洛尔适当降低 BP 并进行高容量血液稀释。记录术中出血量及手术时间。分别在手术开始前30 min(T0)、手术开始后30 min(T1)、90 min (T2)及手术结束后30 min(T3)采血测动脉血气、静脉血乳酸浓度、凝血功能。结果 A 组手术出血量(175±32)ml 明显少于 B 组(212±41)ml (P 〈0.05)。两组患者手术时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手术开始前15 min,两组 MAP 逐渐下降、HR 逐渐减慢,未见反跳性心率增快现象。两组患者各时点动脉血 pH、PaCO 2、静脉血乳酸浓度、凝血酶原时间及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采用全凭静脉麻醉有助于减少原发性高血压病患者鼻内窥镜手术中出血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