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843篇文章
< 1 2 19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福建师范大学教育学院团委:育人为本强底色,师范引领促担当
1
作者 《福建青年》 2024年第3期11-11,共1页
福建师范大学教育学院团委(以下简称学院团委)始终坚守“立德树人,育人为本”的教育工作理念,围绕学院人才培养中心工作,助力培养有高尚师德情操、有扎实专业基础、有良好实践能力的优秀“三有”师范生。
关键词 福建师范大学 育人为本 立德树人 高尚师德 师范生 人才培养 团委 良好实践
原文传递
转型后高师学前教育专业的实践教学——以福建师范大学为例 被引量:16
2
作者 吴荔红 《福建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3期102-105,共4页
高师学前教育专业已经从培养幼儿师范教师全面转向培养幼儿教师.转型后加强实践教学成为至关重要的一个环节.本文以福建师范大学学前教育专业为例,分析了高师学前教育专业实践教学存在的问题,提出了转型后高师学前教育专业实践教学改革... 高师学前教育专业已经从培养幼儿师范教师全面转向培养幼儿教师.转型后加强实践教学成为至关重要的一个环节.本文以福建师范大学学前教育专业为例,分析了高师学前教育专业实践教学存在的问题,提出了转型后高师学前教育专业实践教学改革的思路、理念和措施,为高师学前教育专业实践教学体系的建立提供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等教育 师范教育 学前教育 实践教学
下载PDF
中华传统文化融入留学生思想教育的模式探析——以福建师范大学为例 被引量:5
3
作者 涂怡弘 邹晓彧 《东南传播》 2017年第6期128-130,共3页
如今,越来越多的国际友人来到中国感受华夏民族的文化魅力。这些来华友人成为中华形象的体认者和传播者,他们对中国形象和中华文化的理解将通过自身的在华经历向所在国民众传递对中国的认知。~[1]在跨文化的语境下,我们需要了解中华文... 如今,越来越多的国际友人来到中国感受华夏民族的文化魅力。这些来华友人成为中华形象的体认者和传播者,他们对中国形象和中华文化的理解将通过自身的在华经历向所在国民众传递对中国的认知。~[1]在跨文化的语境下,我们需要了解中华文化在他们心目中的形象,通过探析他们心目中的感知来匡正他们对中华文化的认知。本文从环境渗透视角审视高校在传统文化融入留学生思想教育方面的得失,以期探讨进一步加强留学生思想教育的模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来华留学生 他者镜像 环境渗透 传统文化 思想教育
下载PDF
中美高等教育学专业教学大纲对比分析——以福建师范大学和宾州州立大学为例 被引量:9
4
作者 方华明 《湖北第二师范学院学报》 2011年第6期85-86,93,共3页
教学大纲是一门课程教学的指导性文件,对于保障教师的教学质量和学生学习质量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对中美两国高等教育学专业教学大纲进行对比分析,可以发现两国高等教育学专业具有不同的课程体系和教学侧重点,在对学生的能力培养方面... 教学大纲是一门课程教学的指导性文件,对于保障教师的教学质量和学生学习质量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对中美两国高等教育学专业教学大纲进行对比分析,可以发现两国高等教育学专业具有不同的课程体系和教学侧重点,在对学生的能力培养方面存在一些差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等教育 专业 课程 教学大纲
下载PDF
中学拔尖创新人才培养实践与思考——以福建师范大学附属福清德旺中学施行“青苗计划”为例
5
作者 林泳许 朱庆云 +1 位作者 张小锋 周宁 《福建教育》 2023年第46期27-29,共3页
科学技术发展的核心竞争力是人才,培养拔尖创新人才是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客观需要,也是教育的时代使命,而中小学阶段是发现和培养拔尖创新人才的关键时期。文章介绍了福建师范大学附属福清德旺中学“赓续德旺精神,创新科技实... 科学技术发展的核心竞争力是人才,培养拔尖创新人才是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客观需要,也是教育的时代使命,而中小学阶段是发现和培养拔尖创新人才的关键时期。文章介绍了福建师范大学附属福清德旺中学“赓续德旺精神,创新科技实践”的办学特色,以及学校全面探索拔尖创新人才培养的师资队伍建设、特色课程开发、人才选拔等特色化发展实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拔尖创新人才培养 青苗计划 创新科技实践
下载PDF
构建教师教育实践培养体系的新探索——以福建师范大学为例
6
作者 宋原 《兰州教育学院学报》 2013年第8期106-107,116,共3页
培养高素质的基础教育师资、提升高师院校师范生培养质量是教师教育工作的重要内涵,本研究重点说明福建师范大学在构建以创新为导向的实践培养体系、加强新形势下教师教育课程和内容建设、全面建设实践基地、提升"准教师"的... 培养高素质的基础教育师资、提升高师院校师范生培养质量是教师教育工作的重要内涵,本研究重点说明福建师范大学在构建以创新为导向的实践培养体系、加强新形势下教师教育课程和内容建设、全面建设实践基地、提升"准教师"的教育技能水平、建立长效保障机制等方面做出的探索与实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教师教育 实践培养体系 探索
下载PDF
以就业为导向 构建适应社会需求的心理学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福建师范大学本科心理学专业的建设与改革 被引量:6
7
作者 叶一舵 《福建医科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9年第4期34-38,共5页
作为我省最早开设的本科心理学专业,福建师范大学经过不断探索,逐步形成以"一个原则、两个优化、三个结合、四个突出、五个强化"为原则,构建起适应社会需求的心理学专业人才培养模式,形成了科学而富有前瞻的本科心理学人才培... 作为我省最早开设的本科心理学专业,福建师范大学经过不断探索,逐步形成以"一个原则、两个优化、三个结合、四个突出、五个强化"为原则,构建起适应社会需求的心理学专业人才培养模式,形成了科学而富有前瞻的本科心理学人才培养体系。本科心理学专业建设在师资配备、课程体系、培养思路、以及专业发展等方面,都取得了良好的成效,并被列为省级"特色专业"和"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理学专业 人才培养模式 社会需求
下载PDF
基于国别差异之在华留学生学位论文选题剖析——以福建师范大学东南亚留学生为个案 被引量:1
8
作者 蔡明宏 《西南交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6年第1期19-24,共6页
近年来本科和硕士学历层次的留学生数量不断增大,探讨体现留学生在华学习情况和综合水平的学位论文,有助于完善汉语言专业留学生的培养体系。通过对福建师范大学三百余名东南亚留学生的毕业论文总体状况和选题分布情况进行分析,发现:选... 近年来本科和硕士学历层次的留学生数量不断增大,探讨体现留学生在华学习情况和综合水平的学位论文,有助于完善汉语言专业留学生的培养体系。通过对福建师范大学三百余名东南亚留学生的毕业论文总体状况和选题分布情况进行分析,发现:选题在横向的丰富性和纵向的深入性上都有提升,学术视野逐渐精细化和宽泛化。而且,选题方向与其国别、性格特征、学习风格、就业选择、文化交融度等相关,选题得分率与母语、目的语的间距关系亦呈现正相关联系。因此指导论文时应根据留学生的国别背景采取优化策略,引导留学生扬长避短,以此提升学位论文的优秀率,实现培养方案有效度、科学化的整体提升,从而促进来华留学生培养质量保障体系的成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在华留学生 学位论文 选题分析 国别差异
下载PDF
福建师范大学印尼留学生汉语速成教学模式初探 被引量:1
9
作者 陈海峰 《云南师范大学学报(对外汉语教学与研究版)》 2011年第6期85-89,共5页
文章从汉语速成教学的实质出发,以印尼阿拉扎大学孔子学院选派的首批优秀中文专业学生赴福建师范大学留学班为例,初步探讨了福建师范大学印尼留学生汉语速成教学模式,即最优化地利用各种教学因素并充分挖掘和调动各方面的潜能,从而解决... 文章从汉语速成教学的实质出发,以印尼阿拉扎大学孔子学院选派的首批优秀中文专业学生赴福建师范大学留学班为例,初步探讨了福建师范大学印尼留学生汉语速成教学模式,即最优化地利用各种教学因素并充分挖掘和调动各方面的潜能,从而解决好"速"与"成"的矛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印尼留学生 速成 教学模式 最优化 潜能
下载PDF
福建师范大学外国留学生学习与管理调研报告
10
作者 邹晓彧 《黑龙江教育学院学报》 2011年第10期34-36,共3页
随着我国高等教育的发展,近年来留学生招生的规模以及层次都有了很大的提高。与此同时,随着留学生人数的增加,与之配套的留学生教育管理也被各招收留学生的院校逐渐重视起来,基于此以福建师范大学的留学生教育管理为例,从深层文化因素... 随着我国高等教育的发展,近年来留学生招生的规模以及层次都有了很大的提高。与此同时,随着留学生人数的增加,与之配套的留学生教育管理也被各招收留学生的院校逐渐重视起来,基于此以福建师范大学的留学生教育管理为例,从深层文化因素方面来探讨如何以人为本,让留学生们尽快适应在中国的学习、生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留学生 管理 适应
下载PDF
美国社区学院产学研合作教育的经验与启示
11
作者 薛正斌 洪明 《教育文化论坛》 2024年第2期19-26,共8页
美国产学研合作教育起步较早,积累了丰富的办学实践经验,具有完善的法律保障体系和灵活多样的合作方式,形成了独特的办学模式。尤其是社区学院的校企合作教育,有效促进了美国地方社会经济的发展。美国社区学院的校企产学研合作教育经历... 美国产学研合作教育起步较早,积累了丰富的办学实践经验,具有完善的法律保障体系和灵活多样的合作方式,形成了独特的办学模式。尤其是社区学院的校企合作教育,有效促进了美国地方社会经济的发展。美国社区学院的校企产学研合作教育经历了形成、发展、成熟和繁荣四个时期,在服务地方社会经济和人才培养方面取得了显著成效,积累了丰富的成功经验:一是建立健全法律制度,为开展产学研合作教育提供保障;二是建立政府、社区学院和企业多元协作体系,推动校企产学研合作良性运转;三是依托项目群推动社区学院与企业开展深度合作,搭建校企产学研合作教育的桥梁;四是形成社区学院与企业联合培养人才模式,搭建校企产学研合作教育的纽带;五是满足地方社会经济发展的需求,抓住校企产学研合作教育的生命线。我国地方高校应借鉴美国社区学院发展的经验,充分发挥地方高校与企业之间的优势资源,健全校企产学研合作教育的法律体系,建立产学研合作教育一体化发展模式与管理机制,依托项目推动地方高校校企产学研合作教育,推动地方社会经济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美国社区学院 产学研合作教育 经验 地方高校 启示
下载PDF
福建师范大学8名学生自杀事件的调查分析 被引量:4
12
作者 苏霞灯 黄光扬 《中国学校卫生》 CAS 北大核心 1993年第6期345-346,共2页
1 近两年我校大学生自杀事件八十年代中期以来,自杀现象在高校有所增多。自杀死亡已成为高校大学生的主要死因,我校从1989年5月至1991年10月期间,计有8名大学生自杀,其自杀率高达5.3人/万人/年。特别是在1991年3月至6月还不到4个月的时... 1 近两年我校大学生自杀事件八十年代中期以来,自杀现象在高校有所增多。自杀死亡已成为高校大学生的主要死因,我校从1989年5月至1991年10月期间,计有8名大学生自杀,其自杀率高达5.3人/万人/年。特别是在1991年3月至6月还不到4个月的时间里,自杀身亡竟达5人(其中3月份2人,4月份1人,6月份2人)。自杀事件接连发生,似乎有“感染”现象,令人关注与不安,笔者曾在我校有关部门的支持与配合下,对8名大学生自杀的有关情况进行较为深入地调查。现将调查情况与结果简述如下: 1.1 自杀发生在春季的4人,在夏季的2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学 自杀 调查
下载PDF
美国政府、大学和中学促进中高等教育协同培养创新人才的策略
13
作者 叶信治 庹小庆 《深圳职业技术大学学报》 CAS 2024年第1期17-23,共7页
美国的中学和大学在创新人才培养的衔接和合作上还存在一些问题,为此,政府、中学和大学都采取了一些应对策略。美国政府采取了颁布促进中高等教育协同培养创新人才的政策,建立P-16委员会,设立奖学金和构建信息共享平台等衔接举措;美国... 美国的中学和大学在创新人才培养的衔接和合作上还存在一些问题,为此,政府、中学和大学都采取了一些应对策略。美国政府采取了颁布促进中高等教育协同培养创新人才的政策,建立P-16委员会,设立奖学金和构建信息共享平台等衔接举措;美国的中学采取了确立全面发展的培养目标,为有创新潜质的学生开设精深课程,应用启发式教学法,设计创新型课外活动等策略;而美国的大学则采取了设置奖学金吸引创新人才,举办宣讲会,开设提前升学课程,创办英才教育中心,坚持综合性的录取标准等策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美国 创新人才培养 中学和大学协同 策略
下载PDF
福建师范大学海外教育学院团委:“团日活动+传统文化”,促进文化认同
14
作者 《福建青年》 2024年第3期33-33,共1页
为进一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积极响应和落实团员与青年主题教育,福建师范大学海外教育学院团委(以下简称学院团委)让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走进团日活动,以“团日活动+传统文化”的创新方式为学生搭建增进文化交流、... 为进一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积极响应和落实团员与青年主题教育,福建师范大学海外教育学院团委(以下简称学院团委)让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走进团日活动,以“团日活动+传统文化”的创新方式为学生搭建增进文化交流、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播、促进中华文化认同的平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福建师范大学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 团日活动 主题教育 中华文化认同 文化交流 团委
原文传递
福建师范大学教师教育学院团委:深化“一站式”学生社区建设 打造育人新理念
15
作者 《福建青年》 2024年第3期12-12,共1页
福建师范大学教师教育学院团委(以下简称学院团委)围绕党的二十大精神和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教育的重要论述,实施“一站式”学生社区综合管理模式建设,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以学生成长为中心要求,打造富有学院特色、贴近学生实际的党建引... 福建师范大学教师教育学院团委(以下简称学院团委)围绕党的二十大精神和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教育的重要论述,实施“一站式”学生社区综合管理模式建设,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以学生成长为中心要求,打造富有学院特色、贴近学生实际的党建引领前沿阵地和协同育人新场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福建师范大学 协同育人 立德树人 综合管理模式 教师教育学院 一站式 党建引领 前沿阵地
原文传递
高校教材管理改革初探——以福建师范大学教材管理体系为例 被引量:1
16
作者 郑毓萍 《福建论坛(社科教育版)》 2011年第12期178-179,共2页
教材在教学使用过程中效果如何,是否能够满足教学需求,教材内容是否合理优秀,如何选取一个优秀的教材,更是一个重要问题。教材使用过程中的回馈信息是评价一个教材适用性的重要指标。通过对福建师范大学现行的服务型教材管理体系,结合... 教材在教学使用过程中效果如何,是否能够满足教学需求,教材内容是否合理优秀,如何选取一个优秀的教材,更是一个重要问题。教材使用过程中的回馈信息是评价一个教材适用性的重要指标。通过对福建师范大学现行的服务型教材管理体系,结合节约型社会理论,运用正方教材管理系统采用B/S模式,运作一个为学校教学科研工作服务,结合学生购买意愿为主的新的教材管理体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教材管理体系 高校管理改革 福建师范大学
下载PDF
基于自主、合作、探究学习的师范大学教师教育课程课堂教学改革 被引量:41
17
作者 余文森 连榕 洪明 《课程.教材.教法》 CSSCI 北大核心 2013年第4期103-111,共9页
新课程倡导的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未能在中小学课堂普遍推行,与师范毕业生没有亲自体验这些学习方式是分不开的。当前大学课堂主体的教学模式依然是教师讲学生听,学习的依赖性和随意性严重影响和阻碍了大学生学习能力和综合素质... 新课程倡导的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未能在中小学课堂普遍推行,与师范毕业生没有亲自体验这些学习方式是分不开的。当前大学课堂主体的教学模式依然是教师讲学生听,学习的依赖性和随意性严重影响和阻碍了大学生学习能力和综合素质的提升。因此,我们提出并开展了基于自主、合作、探究学习的师范大学教学改革。改革的目标和理念:从"要我学"向"我要学"的转变;从"依赖学"向"独立学"的转变;从"孤立性学习"向"交往性学习"的转变;从"知识性学习"向"问题性学习"的转变。改革的主要举措有:指导学生自主学习,培养学生自学能力;尝试小组合作学习,构建学习共同体;实施探究性教学;让学生评课、评教;让学生(小组)讲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自主 合作 探究 师范大学 教师教育 课堂教学改革
下载PDF
闽文化对研究生科研创新的影响研究——以福建师范大学为例
18
作者 王福瑞 杨正刚 《开封教育学院学报》 2019年第8期101-102,共2页
闽文化是高校优质的教学素材,是极具研究价值的文化资源,也是近年来研究生选题的重要研究领域。对研究生群体的闽文化研究态度、趣向和前景等进行调查,可以较清晰地了解闽文化对研究生科研创新的影响,进而在教研体系、研究团队、科研氛... 闽文化是高校优质的教学素材,是极具研究价值的文化资源,也是近年来研究生选题的重要研究领域。对研究生群体的闽文化研究态度、趣向和前景等进行调查,可以较清晰地了解闽文化对研究生科研创新的影响,进而在教研体系、研究团队、科研氛围方面提出建议,为闽文化服务于研究生科研创新提供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闽文化 研究生 科研创新
下载PDF
“公费师范生”思想政治教育的路径探索——以福建省F大学为例 被引量:1
19
作者 庄幼红 高仁爱 《太原城市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19年第4期75-77,共3页
文章以福建省F大学的"公费师范生"为个案,通过分析"公费师范生"的思想政治教育现状和存在问题,探索与之相适应的思想政治教育路径。认为构建"公费师范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新体系应以"从教理想和信念教... 文章以福建省F大学的"公费师范生"为个案,通过分析"公费师范生"的思想政治教育现状和存在问题,探索与之相适应的思想政治教育路径。认为构建"公费师范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新体系应以"从教理想和信念教育"为统领,以"师德养成教育"为核心,以"榜样示范教育"为抓手,以"职业生涯规划教育"为渠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公费师范生” 思想政治教育 卓越教师
下载PDF
谁在就读大学里的师范专业——基于1982—2019年师范生性别和城乡来源的考察 被引量:3
20
作者 王伟宜 谢德胜 《华南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期38-47,205,共11页
从性别和城乡两个视角对近四十年师范生的来源情况进行考察,发现城乡男生就读师范专业的人数均在持续减少,而城乡女生就读师范专业的人数却在大幅上升,导致师范生的性别构成由以男生为主发展到以女生为主。当前,女生就读师范专业的机会... 从性别和城乡两个视角对近四十年师范生的来源情况进行考察,发现城乡男生就读师范专业的人数均在持续减少,而城乡女生就读师范专业的人数却在大幅上升,导致师范生的性别构成由以男生为主发展到以女生为主。当前,女生就读师范专业的机会是男生的数倍,师范专业中的性别比例失衡现象已非常严重。为改变这一现象,应大力提高城乡中小学教师尤其是乡村教师的工资待遇,以便吸引更多的优秀男生报考师范专业,从而平衡师范生的性别比例,保障师范生生源的多元化,从源头上提升教师队伍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师范专业 性别 城乡 机会指数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9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