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8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福建师范大学环境与资源学院、碳中和现代产业学院团委:培养新时代生态环保人才
1
作者 《福建青年》 2024年第3期30-30,共1页
为贯彻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助力“美丽中国”“清新福建”建设,福建师范大学环境与资源学院、碳中和现代产业学院团委(以下简称学院团委)聚焦“幸福河湖”主题开展社会实践,让学生在实践中强筋壮骨,成长为可堪大任的新时代生态环保人。... 为贯彻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助力“美丽中国”“清新福建”建设,福建师范大学环境与资源学院、碳中和现代产业学院团委(以下简称学院团委)聚焦“幸福河湖”主题开展社会实践,让学生在实践中强筋壮骨,成长为可堪大任的新时代生态环保人。一是实地调研,“看学悟思”拓眼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福建师范大学 强筋壮骨 环境与资源 生态环保 碳中和 团委 实地调研
原文传递
“双碳”背景下基于科研成果转化导向的产教融合协同育人模式探索与实践——以福建师范大学资源循环科学与工程专业为例
2
作者 冯云珠 钱庆荣 +1 位作者 孙晓丽 薛珲 《再生资源与循环经济》 2024年第8期11-14,共4页
在双碳背景下,产教融合协同育人的战略意义愈发凸显,是培养新时代具备未来视野和创新能力人才的关键路径。在分析目前产教融合协同育人存在问题的基础上,介绍了福建师范大学资源循环科学与工程专业在加强校企党建共建、形成校企培养人... 在双碳背景下,产教融合协同育人的战略意义愈发凸显,是培养新时代具备未来视野和创新能力人才的关键路径。在分析目前产教融合协同育人存在问题的基础上,介绍了福建师范大学资源循环科学与工程专业在加强校企党建共建、形成校企培养人才合力、校企协同促进科研成果转化和完善考核激励评价机制等方面深化产教融合协同育人模式的探索与实践,以期推动产教融合育人模式的创新与发展,为培养适应双碳时代需求的高素质人才提供有力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碳背景 科研成果转化 产教融合 协同育人
下载PDF
福建省11座水库碳磷比特征研究
3
作者 周园园 苏玉萍 +3 位作者 郑璐薇 Ayub Gohar 黄仕宇 钟启俊 《渔业研究》 2025年第1期47-55,共9页
【背景】水中碳(C)、氮(N)、磷(P)是影响藻类生长的主要限制元素,也影响浮游植物的群落结构。溶解性无机碳/总磷比(DIC/TP)的研究为缓解湖泊和水库的富营养化问题提供一个新的修复解决思路。【目的】了解2023年夏、秋季福建省不同地区... 【背景】水中碳(C)、氮(N)、磷(P)是影响藻类生长的主要限制元素,也影响浮游植物的群落结构。溶解性无机碳/总磷比(DIC/TP)的研究为缓解湖泊和水库的富营养化问题提供一个新的修复解决思路。【目的】了解2023年夏、秋季福建省不同地区的11座水库(棉花滩水库、池潭水库、山美水库、东圳水库、东张水库、山仔水库、东溪水库、石兜水库、官昌水库、塘坂水库和坂头水库)的营养状态、浮游植物群落和碳磷比特征。【方法】在2023年夏、秋季,以福建省不同地区的11座水库为研究对象,分别进行水质、浮游植物及环境因子现场采样监测。【结果】11座水库的综合营养状态指数(TLI)在35.9~54.4之间,其中除官昌水库处于轻度富营养化水平外,其余10座水库均处于中营养水平。11座水库共检出浮游植物5门36属,其中绿藻门最多,有15属;蓝藻门为11属;硅藻门为7属;甲藻门为2属;隐藻门为1属。11座水库浮游植物密度范围为1.13×10^(6)~5.77×10^(8)个·L^(−1);蓝藻门在8座水库(棉花滩水库、池潭水库、东圳水库、东张水库、山仔水库、东溪水库、官昌水库、塘坂水库)中为优势门类。11座水库水体DIC/TP值为17.4~402.6,最低的是宁德市官昌水库,最高的是三明市池潭水库。通过相关性分析发现,DIC/TP与综合营养状态指数、浮游植物密度之间存在显著负相关关系。【结论】碳磷比对浮游植物群落结构及富营养化有着显著的影响,对探究通过简单、低成本的方式来缓解富营养化具有重要的价值。【意义】DIC/TP指标的创新,表明生物利用二氧化碳(CO_(2))和P的限制差异可通过调节水体中DIC浓度、TP浓度和DIC/TP值,改变浮游−沉水植物群落结构和组成,从而减缓水体富营养化进程。因此,基于水生生态系统碳磷限制效应,CO_(2)对富营养化的缓解作用和DIC/TP指标的应用,是保护水质安全与促成水体碳增汇的双赢,也是在未来服务与管理生态系统的研究重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碳磷比 营养状态 藻华 富营养化 水库
下载PDF
静电纺丝纤维及其二氧化碳吸附特性研究进展
4
作者 王彦沣 李卿 +1 位作者 黄域沧 钱庆荣 《福建轻纺》 2025年第2期17-22,共6页
静电纺丝纤维由于其具有比表面积大、孔隙率高、机械性能优异等优点,在能源与环境领域获得广泛应用。文章综述了静电纺丝纤维制备的基本原理,分类、技术发展现状及其实际应用,分析对比了含MOF、ZIF、金属氧化物以及胺基官能团材料的静... 静电纺丝纤维由于其具有比表面积大、孔隙率高、机械性能优异等优点,在能源与环境领域获得广泛应用。文章综述了静电纺丝纤维制备的基本原理,分类、技术发展现状及其实际应用,分析对比了含MOF、ZIF、金属氧化物以及胺基官能团材料的静电纺丝复合纤维的二氧化碳吸附特性,对其在二氧化碳捕集及监测上的应用前景进行了展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静电纺丝 纤维 二氧化碳吸附 碳捕集
下载PDF
“双碳”目标下退役动力电池梯次利用现状及综合分析 被引量:5
5
作者 刘倩 陈潇川 +3 位作者 吴军雄 李小燕 陈育明 陈庆华 《再生资源与循环经济》 2024年第1期24-31,共8页
新能源汽车产业迅速发展,到2025年,中国将面临80万t动力电池退役。如果无法高效、大规模地利用退役动力电池,无疑会给地球造成巨大的资源浪费和严重的环境污染。电池梯次利用是实现资源节约和减碳降污的重要措施之一。在国家“双碳”目... 新能源汽车产业迅速发展,到2025年,中国将面临80万t动力电池退役。如果无法高效、大规模地利用退役动力电池,无疑会给地球造成巨大的资源浪费和严重的环境污染。电池梯次利用是实现资源节约和减碳降污的重要措施之一。在国家“双碳”目标背景下,积极推进电池梯次利用,对于实现节约资源和减碳降污具有重要意义。梳理了电池梯次利用的发展现状及相关政策标准,提出了梯次利用的技术—生态—经济分析的重要性,并针对退役动力电池梯次利用技术不成熟、标准和政策不健全、溯源体系不完善等问题提出对策和建议,为改善动力电池梯次利用现状,实现“双碳”目标提供了有效路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碳”目标 新能源汽车 退役动力电池 梯次利用 对策
下载PDF
基于浮游植物生物完整性指数的福建省水库健康状态评价 被引量:2
6
作者 王雪 黄锦平 +3 位作者 苏玉萍 陈颖欣 钟启俊 郑洪萍 《水利水电科技进展》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54-60,86,共8页
根据2021年夏季福建省24座重要饮用水水源地水库水生态调查结果,分析了浮游植物群落结构特征和水库营养状态,并采用浮游植物总密度、香农-维纳多样性指数和蓝藻门密度百分比3个生物参数构建浮游植物生物完整性指数(P-IBI)评价了沙溪口... 根据2021年夏季福建省24座重要饮用水水源地水库水生态调查结果,分析了浮游植物群落结构特征和水库营养状态,并采用浮游植物总密度、香农-维纳多样性指数和蓝藻门密度百分比3个生物参数构建浮游植物生物完整性指数(P-IBI)评价了沙溪口水库和东张水库的健康状态。结果表明:2021年福建省大部分水库的浮游植物群落结构以蓝藻-绿藻-硅藻为主,其中以蓝藻门为优势藻的水库占比为60.9%;综合营养状态指数范围为24.3~51.7,平均值为40.3,水库富营养化程度较低,但个别水库仍存在富营养化的风险;沙溪口水库P-IBI综合得分为79.7,处于健康状态,东张水库P-IBI综合得分为59.0,处于亚健康状态;P-IBI评价结果与《2021年福建省河湖健康评估蓝皮书》中的多指标评价方法的结果一致性较好,基于浮游植物生物完整性指数的评价方法具有有效性和适用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浮游植物总密度 蓝藻门密度百分比 香农-维纳多样性指数 生物完整性指数 水库健康评价
下载PDF
固相萃取-超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测定猪肉中9种氨基糖苷类抗生素残留 被引量:1
7
作者 周寒琳 郭杭婷 +4 位作者 张虹 陈新旺 韩永和 张勇 贲玉婕 《化学试剂》 CAS 2025年第1期86-91,共6页
建立了猪肉样品中痕量氨基糖苷类抗生素(Aminoglycosides,AGs)(阿米卡星、安普霉素、潮霉素B、卡那霉素、巴龙霉素、核糖霉素、大观霉素、链霉素、妥布霉素)残留的检测方法。猪肉样品经过冷冻干燥、研磨后,加入150 mmol/L EDTA溶液和5%... 建立了猪肉样品中痕量氨基糖苷类抗生素(Aminoglycosides,AGs)(阿米卡星、安普霉素、潮霉素B、卡那霉素、巴龙霉素、核糖霉素、大观霉素、链霉素、妥布霉素)残留的检测方法。猪肉样品经过冷冻干燥、研磨后,加入150 mmol/L EDTA溶液和5%TCA溶液进行超声提取,经Oasis HLB柱净化后,采用BEH Z-HILIC色谱柱,进行超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分析。9种AGs在0.01~5μg/mL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相关系数(R^(2))均大于0.999。猪肉样品中AGs的定量限为0.01~0.29μg/g。在低、中、高3种加标水平下,猪肉样品中AGs的平均加标回收率为79.91%~113.20%,相对标准偏差为1.26%~12.40%。该方法操作简单、灵敏度高,适用于猪肉中AGs残留的检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氨基糖苷类抗生素 固相萃取 超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 猪肉
下载PDF
双极膜电渗析法回收硫酸与氢氧化钠
8
作者 江杰 吕明智 +1 位作者 陈日耀 刘耀兴 《莆田学院学报》 2025年第2期93-101,共9页
利用双极膜电渗析(BMED)法从沉淀水合二氧化硅制备过程产生的硫酸钠(Na_(2)SO_(4))废水中以硫酸(H_(2)SO_(4))和氢氧化钠(NaOH)的形式回收SO_(4)^(2-)与Na^(+)。考察了电流密度、循环速率、BMED处理单元数对电压、酸(碱)室pH、SO_(4)^(... 利用双极膜电渗析(BMED)法从沉淀水合二氧化硅制备过程产生的硫酸钠(Na_(2)SO_(4))废水中以硫酸(H_(2)SO_(4))和氢氧化钠(NaOH)的形式回收SO_(4)^(2-)与Na^(+)。考察了电流密度、循环速率、BMED处理单元数对电压、酸(碱)室pH、SO_(4)^(2-)与Na^(+)回收率、单位能耗和电流效率等的影响,结果表明最佳电流密度、循环速率分别为70 mA·cm^(-2)和80 mL·min^(-1)。在这最佳实验条件下,SO_(4)^(2-)与Na^(+)的回收率分别为94.2%和71.2%,单位能耗分别为3.10和1.80 kW·h·mol^(-1),电流效率分别为52.4%和50.5%。相对于1处理单元,2处理单元能有效降低单位能耗而不影响处理效果。因此,BMED法是一种处理Na_(2)SO_(4)废水的有效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极膜电渗析 硫酸钠废水 硫酸 氢氧化钠 回收
下载PDF
中国典型城市不同年龄组儿童饮用水中重金属和消毒副产物健康风险评价
9
作者 黄锦焘 郭雨欣 +2 位作者 刘梦霏 孙启元 王菲凤 《福建轻纺》 2025年第2期33-40,共8页
重金属(HMs)和消毒副产物(DBPs)是影响饮用水安全广泛存在的两类污染物,对人类饮水健康构成威胁,尤其是不同年龄组儿童经饮用水途径造成的HMs和DBPs健康风险亟待研究。文章采用美国环保署(USEPA)推荐的健康风险评价模型,选择中国4个典... 重金属(HMs)和消毒副产物(DBPs)是影响饮用水安全广泛存在的两类污染物,对人类饮水健康构成威胁,尤其是不同年龄组儿童经饮用水途径造成的HMs和DBPs健康风险亟待研究。文章采用美国环保署(USEPA)推荐的健康风险评价模型,选择中国4个典型城市(北京、南京、成都和广州)饮用水中6种HMs(As、Cd、Cr^(6+)、Pb、Cu和Zn)和6种DBPs(三氯甲烷、一氯二溴甲烷、二氯一溴甲烷、三溴甲烷、二氯乙酸和三氯乙酸)的致癌风险和非致癌风险进行综合评估。结果表明,4个城市As和DBPs暴露的总致癌风险(TCR)范围为1.4×10^(-6)~2.04×10^(-5),均处于USEPA可接受水平,其中成都、南京和广州地区18岁以下儿童饮用水中As暴露的致癌风险(CR)分别是DBPs暴露的0.64~0.73倍(北京)、3.65~5.06倍(南京)、0.49~0.66倍(成都)、1.71~2.13倍(广州)。4个城市均存在危险指数(HI)>1的情况,主要集中在6~9月龄、9~12月龄和1~2岁;采用蒙特卡洛模拟,评价结果表明儿童饮用水As和DBPs暴露总致癌风险不会对人体产生明显危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饮用水安全 重金属 消毒副产物 儿童 健康风险 蒙特卡洛
下载PDF
CdS基纳米材料的制备及其在废水处理领域应用的研究进展
10
作者 林惠珍 钱庆荣 薛珲 《再生资源与循环经济》 2025年第2期41-46,共6页
半导体光催化技术能够将太阳能转化成化学能,可直接催化降解废水中的污染物,推进废水循环利用,有效缓解水资源短缺。在半导体光催化剂中,CdS由于具有较窄的带隙宽度、合适的能带位置和宽的可见光吸收范围而受到广泛关注。系统总结了CdS... 半导体光催化技术能够将太阳能转化成化学能,可直接催化降解废水中的污染物,推进废水循环利用,有效缓解水资源短缺。在半导体光催化剂中,CdS由于具有较窄的带隙宽度、合适的能带位置和宽的可见光吸收范围而受到广泛关注。系统总结了CdS基纳米材料制备的最新进展,概述了其在废水处理领域的应用,并对CdS基纳米材料发展面临的挑战和未来发展方向进行了展望,旨在对开发高效的CdS基纳米材料光催化剂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dS基纳米材料 光催化 废水处理
下载PDF
新时代背景下农林高校科研育人探索与实践
11
作者 蒋永 褚娜 范立维 《高教学刊》 2025年第2期162-165,共4页
国际经济与政治环境正经历着前所未有的深刻变革,我国也步入新的发展阶段。在这一宏大的历史背景下,教育服务国家战略的能力得到显著提升,社会对教育赋予更高的要求和期待。科研育人是发展新质生产力的有效途径,对提高大学生的创新创业... 国际经济与政治环境正经历着前所未有的深刻变革,我国也步入新的发展阶段。在这一宏大的历史背景下,教育服务国家战略的能力得到显著提升,社会对教育赋予更高的要求和期待。科研育人是发展新质生产力的有效途径,对提高大学生的创新创业能力具有重要意义。农林院校科研育人的特殊性,可通过剖析有组织科研活动得到展现。实施科研育人,应加强党对教育事业的全面领导,构建以学生为中心的科研育人体系,促进科教融合,构建优良的科研育人环境,建立优秀导师团队,分类分阶段地进行科学指导。通过新时代背景下农林高校科研育人,培养拔尖创新人才,将为国家的经济社会发展作出更大的贡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科研教育 农林高校 研究生导师 创新人才 新质生产力
下载PDF
湿地中微塑料来源、分布及其环境因素相互作用研究现状
12
作者 陶静 张琳 +5 位作者 黄域沧 韦涵悦 陈晨希 曹长林 陈庆华 钱庆荣 《再生资源与循环经济》 2023年第4期25-29,共5页
微塑料(MPs)是一类广泛分布于各生态系统的新污染物,而湿地是微塑料在各生态系统间运输和交换的重要环节,因此湿地中的MPs成为近年来MPs研究热点之一。综述了湿地中MPs的来源、分布及种类,总结了湿地作为MPs的源与汇特性,指出MPs主要是... 微塑料(MPs)是一类广泛分布于各生态系统的新污染物,而湿地是微塑料在各生态系统间运输和交换的重要环节,因此湿地中的MPs成为近年来MPs研究热点之一。综述了湿地中MPs的来源、分布及种类,总结了湿地作为MPs的源与汇特性,指出MPs主要是通过地表径流或废水排放进入湿地,其常见的种类有聚乙烯(PE)、聚苯乙烯(PS)、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PET)和聚丙烯(PP)等,并主要以纤维、片状、泡沫、薄膜或颗粒等形状存在;微塑料对湿地系统影响显著,其化学和物理性质也在湿地环境因素作用下发生一定程度的变化。最后,提出了今后湿地中微塑料的研究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湿地 微塑料 来源 分布 种类 相互作用
下载PDF
锆基凹凸棒土的制备及其对水体中内分泌干扰物去除性能 被引量:2
13
作者 黄培颖 刘俊彬 +2 位作者 李琳睿 陈日耀 刘键熙 《福建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125-133,共9页
通过锆改性绿色友好材料凹凸棒土制备锆基吸附材料去除内分泌干扰物,对其进行一系列测试表征。结果表明,在锆基改性材料表面存在具有功能基团ZrO2,其结构稳定,改性后材料的表面积和总孔容积分别提升3.8倍和2.2倍,在pH为1.5时,电位由负变... 通过锆改性绿色友好材料凹凸棒土制备锆基吸附材料去除内分泌干扰物,对其进行一系列测试表征。结果表明,在锆基改性材料表面存在具有功能基团ZrO2,其结构稳定,改性后材料的表面积和总孔容积分别提升3.8倍和2.2倍,在pH为1.5时,电位由负变正,该性质的改变有利于对水体中内分泌干扰物的去除。将锆基改性材料用于4种常见的内分泌干扰物(双酚A、17β-雌二醇、17α-雌二醇、己烷雌酚)的吸附去除研究。结果表明,在pH为1.5,吸附剂投加量为15 mg,内分泌干扰物质量浓度为0.5μg·mL^(-1),吸附30 min后去除率可达100%,该材料经过重复利用4次,其对于内分泌干扰物的去除率可达60%以上。4种污染物的吸附过程符合准二级动力学模型和Langmuir等温吸附模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内分泌干扰物 凹凸棒土 吸附 锆改性 新污染物 水污染控制 去除
下载PDF
黏土组合芽孢杆菌Ba3控制赤潮甲藻研究 被引量:1
14
作者 喻光烺 王英 +3 位作者 苏玉萍 钟启俊 郑璐薇 冷东梅 《亚热带资源与环境学报》 2024年第1期70-76,共7页
基于细菌溶藻和黏土吸附的特性,探索了溶藻菌Ba3与黏土组合控藻技术。正交实验确定了投加量为1.0%Ba3无菌滤液和100 mg·L^(-1)黏土为最佳组合,该组合技术在24 h内对米氏凯伦藻的溶藻率达到94.0%。分别对比了单独投加无菌滤液、黏... 基于细菌溶藻和黏土吸附的特性,探索了溶藻菌Ba3与黏土组合控藻技术。正交实验确定了投加量为1.0%Ba3无菌滤液和100 mg·L^(-1)黏土为最佳组合,该组合技术在24 h内对米氏凯伦藻的溶藻率达到94.0%。分别对比了单独投加无菌滤液、黏土、黏土+Ba3无菌滤液、黏土+PAC、黏土+H_(2)O_(2)的控藻效果。结果显示,黏土+PAC、黏土+H_(2)O_(2)组合在12 h后出现了藻密度“回弹”现象,黏土+Ba3无菌滤液在48 h后的溶藻效果达到95%以上显著高于其他组合,检测试验前后叶绿素a浓度的变化,进一步验证了Ba3无菌滤液组合黏土的高效控藻效果,有望在赤潮甲藻控制中应用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Ba3溶藻菌 黏土 米氏凯伦藻 赤潮
下载PDF
基于光催化降解的微塑料污染治理研究进展
15
作者 林良斌 周为明 +4 位作者 薛珲 钱庆荣 杨松伟 曹长林 陈庆华 《中国塑料》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2期172-178,共7页
综述了近年来光催化降解微塑料的前沿进展,包括微塑料光催化降解机理、催化剂的设计,探讨了评估光催化降解效率的重要参数及影响光催化降解效率的因素,从微塑料聚集态的角度剖析了现有降解效率低的原因。最后展望了该技术未来的研究方向。
关键词 微塑料 光催化 降解
下载PDF
紫外/二氯异氰尿酸盐体系对水中抗病毒药物降解路径及降解产物毒性分析
16
作者 黄鹏程 许泽平 +3 位作者 郭雨欣 王菲凤 蔡开聪 孙启元 《环境化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2058-2068,共11页
紫外/二氯异氰尿酸盐体系(UV/NaDCC)是一种新兴的高级氧化工艺,通过产生羟基自由基(·OH)和含氯自由基(Cl·,ClO·和Cl_(2)·^(−))等活性物质降解水中持久性有机污染物.莫诺拉韦和巴瑞替尼是用于治疗新冠肺炎等的抗病... 紫外/二氯异氰尿酸盐体系(UV/NaDCC)是一种新兴的高级氧化工艺,通过产生羟基自由基(·OH)和含氯自由基(Cl·,ClO·和Cl_(2)·^(−))等活性物质降解水中持久性有机污染物.莫诺拉韦和巴瑞替尼是用于治疗新冠肺炎等的抗病毒类药物,大量生产和使用导致其通过各环境介质排放进入天然水体,威胁水环境和水质安全.因此,迫切需要探索高效绿色降解莫诺拉韦和巴瑞替尼的新技术.本研究采用密度泛函理论,通过福井函数、简缩双描述符预测了UV/NaDCC体系中莫诺拉韦和巴瑞替尼易发生反应的位点及其降解路径;通过ECOSAR和T.E.S.T程序预测降解产物毒性变化.结果表明,莫诺拉韦中O21、N20及巴瑞替尼中C20、C21更易受到UV/NaDCC产生的含氯自由基和·OH攻击.ECOSAR预测结果显示,部分降解产物表现出比母体物质更高的毒性水平,因此在UV/NaDCC实际应用于抗病毒药物的降解中应关注有毒中间产物的去除.T.E.S.T预测结果表明,多数降解产物生物蓄积性和发育毒性均有所降低.研究成果对UV/NaDCC高级氧化技术对水中抗病毒药物的无害化去除机制和实际应用提供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紫外/二氯异氰尿酸盐体系 降解路径 产物毒性 密度泛函理论 莫诺拉韦 巴瑞替尼
原文传递
双转子连续混炼设备的进展
17
作者 潘志杰 谢一督 +4 位作者 吴德隆 曹长林 杨松伟 钱庆荣 陈庆华 《塑料》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114-118,共5页
双转子连续混炼机由于具有稳定、高效和节能的特点,在聚合物材料加工领域得到了广泛的应用。首先综述了双转子连续混炼机的国内外研发历程,梳理了双转子连续混炼机系统结构设计、转子结构优化和加工机理等的研究进展,并系统地分析了转... 双转子连续混炼机由于具有稳定、高效和节能的特点,在聚合物材料加工领域得到了广泛的应用。首先综述了双转子连续混炼机的国内外研发历程,梳理了双转子连续混炼机系统结构设计、转子结构优化和加工机理等的研究进展,并系统地分析了转子的楔入角、转子的螺棱数和转子的相位角等重要转子结构参数对聚合物材料结构与性能的影响。另外,总结了双转子连续混炼机在高填充母料、超高分子量聚乙烯(UHMWPE)加工和回收橡胶等领域的应用进展。最后,概述了双转子连续混炼设备的发展趋势,需要深入研究其加工机理,并且,不断朝着大型化、专业化、绿色化和智能化方向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合物材料加工 双转子连续混炼设备 混合机理 转子结构 结构与性能
原文传递
金属有机框架(MOFs)材料光解水制氢研究进展 被引量:1
18
作者 陈斯玙 钱庆荣 薛珲 《再生资源与循环经济》 2024年第4期4-9,共6页
随着全球变暖、环境污染和能源短缺等问题的日益严重,发展绿色可再生能源迫在眉睫。通过光催化分解水制备氢气是实现更高层次可持续性的理想策略。金属有机框架(MOFs)材料因其结构可控性、高孔隙性和独特的半导体特性,成为该领域的研究... 随着全球变暖、环境污染和能源短缺等问题的日益严重,发展绿色可再生能源迫在眉睫。通过光催化分解水制备氢气是实现更高层次可持续性的理想策略。金属有机框架(MOFs)材料因其结构可控性、高孔隙性和独特的半导体特性,成为该领域的研究热点。国内外学者对其用于光解水制氢进行了大量的研究,并取得了一定的进展。系统的总结了基于MOFs材料及其复合材料的光催化剂在分解水制氢方面的应用,分析了其高效产氢的原因及可能的产氢机理,总结了MOFs基光催化剂的优势和局限,望能对开发新型高效的MOFs光催化剂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光催化 金属有机框架材料 光解水制氢
下载PDF
餐厨垃圾性质自调节提高厌氧发酵产甲烷研究
19
作者 杨煜琦 白雨欣 +4 位作者 王瑛琦 卓桂华 王永萍 郑育毅 刘常青 《环境污染与防治》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9期1265-1271,共7页
通过配伍不同来源垃圾调节餐厨垃圾性质(自调节)优化厌氧发酵,可突破传统的外源物质调节餐厨垃圾性质的局限性。采用响应曲面法通过3因素3水平的中心复合设计进行批式厌氧消化,研究餐厨垃圾性质优化以获得最佳产甲烷效能,其中以甲烷产... 通过配伍不同来源垃圾调节餐厨垃圾性质(自调节)优化厌氧发酵,可突破传统的外源物质调节餐厨垃圾性质的局限性。采用响应曲面法通过3因素3水平的中心复合设计进行批式厌氧消化,研究餐厨垃圾性质优化以获得最佳产甲烷效能,其中以甲烷产量作为响应因子,并分别选取果蔬类占比(干重质量分数)、含水率和碳氮质量比(C/N)作为餐厨垃圾影响因素(其取值以福州市餐厨垃圾变化范围为基准)。结果表明,当餐厨垃圾C/N为14.92、含水率为92.0%时,果蔬类占比为49.0%,以挥发性固体(VS)计甲烷产量最高,为431.74 mL/g;果蔬类占比为70.0%,以干重计甲烷产量最高,为311.51 mL/g。方差分析证明,含水率和果蔬类占比对甲烷产量和有机物降解量具有显著影响,而C/N及两两因素交互作用均不显著。相关性分析表明初始VS浓度、VS降解量与甲烷产量均呈显著正相关,而VS降解率与甲烷产量相关性不大。有机质降解量较高的体系,甲烷产量较高,与产甲烷规律相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餐厨垃圾 基质性质 响应曲面法 中心复合设计 甲烷
下载PDF
绿色合成纳米铁去除矿区废水中稀土元素:动力学与机制
20
作者 林强 周淦晨 +1 位作者 金晓英 陈祖亮 《环境科学与技术》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S2期178-184,共7页
随着稀土资源的开发以及人们对环境保护的日益重视,稀土矿区废水的处理受到研究者的关注。文章利用绿色合成法制备的绿茶纳米铁(GT-Fe)去除矿区废水中的稀土元素(REEs),并探究其去除机制。实验结果表明:GT-Fe对稀土元素的最大去除效率... 随着稀土资源的开发以及人们对环境保护的日益重视,稀土矿区废水的处理受到研究者的关注。文章利用绿色合成法制备的绿茶纳米铁(GT-Fe)去除矿区废水中的稀土元素(REEs),并探究其去除机制。实验结果表明:GT-Fe对稀土元素的最大去除效率分别为97.81%(Y)、78.85%(La)、52.27%(Dy)、80.49%(Er)、71.11%(Yb);FTIR和XPS表征结果证明,GT-Fe对稀土元素的吸附主要通过表面多酚类化合物中的有机官能团和Fe-O键的共同作用;此外,吸附动力学分析表明GT-Fe对稀土元素的吸附符合化学吸附;GT-Fe经过4次循环使用后仍具有较高的活性,表明绿色合成GT-Fe是一种环保、高效的吸附剂,能够实现矿区废水治理和生态环境保护的双重效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GT-Fe 绿色合成 矿区废水 稀土元素 吸附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