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1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DPSIR模型的水库生态安全评价——以2015、2019年福建东圳水库为例
1
作者 邱晓红 赵志强 +2 位作者 蔡金傍 谢蓉蓉 李家兵 《四川环境》 2024年第5期128-138,共11页
水库作为我国工程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防洪、供水、蓄电、灌溉、生态等综合功能。对水库生态安全程度和主要障碍因素进行评价研究,对于认识水库生态安全现状、推动水库生态环境保护和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以东圳水库2015年、201... 水库作为我国工程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防洪、供水、蓄电、灌溉、生态等综合功能。对水库生态安全程度和主要障碍因素进行评价研究,对于认识水库生态安全现状、推动水库生态环境保护和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以东圳水库2015年、2019年为研究对象,基于DPSIR模型构建了包含社会经济活动、水生态健康、生态服务功能和调控管理4大因素和62个指标的水库生态安全评价指标体系,对4大因素层进行分别评估后采用加权求和得到水库的生态安全指数(ESI)。结果表明:(1)研究区域2019年的社会经济活动、生态服务和调控管理功能均得到提高,尤其调控管理对水库生态安全水平贡献较大,但水生态健康情况不理想且较2015年有所下降。(2)2015、2019年ESI分别为65.55和70.72,为“较安全”状态,但距离安全仍有差距。研究结果表明在生态服务功能和流域调控管理已达到较高水平条件下,水生态健康成为制约东圳水库生态安全的主导因素,其数据可为水库生态安全保障和环境保护方向提供数据支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库 生态安全 DPSIR框架 模型 评估
下载PDF
清海退养前后近海水域水质变化分析研究——以福建省罗源湾为例 被引量:2
2
作者 吴如林 谢蓉蓉 张梦露 《福建轻纺》 2021年第1期15-19,24,共6页
2015年,罗源湾启动退养工作,旨在改善因养殖业引起的氮磷超标、富营养化等污染现状。文章基于2015至2019年5年间福建省近岸海域海水水质监测信息,选取无机氮、活性磷酸盐、溶解氧及化学需氧量为研究因子,在罗源湾内和罗源湾外选取2个点... 2015年,罗源湾启动退养工作,旨在改善因养殖业引起的氮磷超标、富营养化等污染现状。文章基于2015至2019年5年间福建省近岸海域海水水质监测信息,选取无机氮、活性磷酸盐、溶解氧及化学需氧量为研究因子,在罗源湾内和罗源湾外选取2个点位统计自2015年罗源湾退养工作以来的水质的变化。结果表明:⑴罗源湾全面退养之后,DIN、DO、DIP、COD有明显的下降趋势,DIN和DIP分别下降46%和48%,其中湾内的下降趋势比湾外的下降趋势更明显;⑵不同水季之间的水质变化不同,具体表现为枯水季高于丰水季高于平水季。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罗源湾 退养 富营养化
下载PDF
福建山仔水库不同季节表层沉积物内源磷负荷分析 被引量:15
3
作者 翁圆 苏玉萍 +4 位作者 张玉珍 邵凯 詹旋灿 刘怡靖 姜炳棋 《湖泊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6期871-878,共8页
对山仔水库沉积物各形态磷的季节性特征以及夏、冬季磷释放速率进行研究.结果表明,该水库表层沉积物含有较丰富的磷,4个季节各采样点表层沉积物总磷含量范围为(521.23±7.60)^(1255.54±11.03)μg/g,夏季各采样断面中总磷含量... 对山仔水库沉积物各形态磷的季节性特征以及夏、冬季磷释放速率进行研究.结果表明,该水库表层沉积物含有较丰富的磷,4个季节各采样点表层沉积物总磷含量范围为(521.23±7.60)^(1255.54±11.03)μg/g,夏季各采样断面中总磷含量及各形态磷含量均高于其他季节.表层沉积物磷以无机磷为主,且主要赋存形态为铁/铝结合态磷.活性较大的铁/铝结合态磷和有机磷占总磷量的77%~90%.柱状样模拟实验结果表明:夏季溶解性磷释放平均速率范围在1.66~2.49 mg/(m2·d),冬季溶解性磷释放平均速率范围为0.69~1.29 mg/(m2·d),夏季各采样点表层沉积物磷释放速率约为冬季的2倍.由于水温分层,夏季沉积物释放的溶解性磷主要滞留在上覆层,但夏季暴雨天气可能导致水温分层破坏,沉积物释放的溶解性磷对水体将产生重要影响;冬季由于水温分层破坏导致上、下水层混合,沉积物释放的溶解性磷被带到上层,对上覆水体水质的影响不容忽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沉积物 不同季节 释放速率 山仔水库 SMT法
下载PDF
高校科研实验室安全管理思考与探索 被引量:4
4
作者 刘任嫔 曾令兴 +2 位作者 金晓英 钱庆荣 陈庆华 《福建师大福清分校学报》 2020年第4期95-100,共6页
高校实验室安全内容涵盖广、安全隐患类型多样、实验人员流动性强等多重特征问题,使得安全管理任务复杂且艰巨。借鉴海因里希安全法则,围绕高校实验室安全事故的"人、物、环境"三大因素具体分析,结合实验室安全管理工作的具... 高校实验室安全内容涵盖广、安全隐患类型多样、实验人员流动性强等多重特征问题,使得安全管理任务复杂且艰巨。借鉴海因里希安全法则,围绕高校实验室安全事故的"人、物、环境"三大因素具体分析,结合实验室安全管理工作的具体实践,从安全意识、实验室危化品及水电气管理、安全基础设施、信息化管理手段等方面提出管理对策,为营造安全的高校科研环境,加强实验室安全管理建设提供有益的参考与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校科研实验室 安全管理 海因里希法则
下载PDF
固相萃取-超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测定猪肉中9种氨基糖苷类抗生素残留 被引量:1
5
作者 周寒琳 郭杭婷 +4 位作者 张虹 陈新旺 韩永和 张勇 贲玉婕 《化学试剂》 CAS 2025年第1期86-91,共6页
建立了猪肉样品中痕量氨基糖苷类抗生素(Aminoglycosides,AGs)(阿米卡星、安普霉素、潮霉素B、卡那霉素、巴龙霉素、核糖霉素、大观霉素、链霉素、妥布霉素)残留的检测方法。猪肉样品经过冷冻干燥、研磨后,加入150 mmol/L EDTA溶液和5%... 建立了猪肉样品中痕量氨基糖苷类抗生素(Aminoglycosides,AGs)(阿米卡星、安普霉素、潮霉素B、卡那霉素、巴龙霉素、核糖霉素、大观霉素、链霉素、妥布霉素)残留的检测方法。猪肉样品经过冷冻干燥、研磨后,加入150 mmol/L EDTA溶液和5%TCA溶液进行超声提取,经Oasis HLB柱净化后,采用BEH Z-HILIC色谱柱,进行超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分析。9种AGs在0.01~5μg/mL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相关系数(R^(2))均大于0.999。猪肉样品中AGs的定量限为0.01~0.29μg/g。在低、中、高3种加标水平下,猪肉样品中AGs的平均加标回收率为79.91%~113.20%,相对标准偏差为1.26%~12.40%。该方法操作简单、灵敏度高,适用于猪肉中AGs残留的检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氨基糖苷类抗生素 固相萃取 超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 猪肉
下载PDF
锁磷剂-硅藻土联合除磷控藻模拟实验研究 被引量:3
6
作者 郑婉宁 苏玉萍 +2 位作者 刘键熙 刘雨诗 陈小燕 《渔业研究》 2019年第6期502-508,共7页
本研究通过实验室模拟探究不同投加量锁磷剂-硅藻土联用对富营养化水体除磷控藻的效果。结果表明,1.2phoslock■(Phl)+80 mg/L硅藻土(DM)对总磷的去除率最高,达到65.9%,其次为1.5Phl+80DM,达到55.0%;水体活性磷(SRP)的去除率主要与锁磷... 本研究通过实验室模拟探究不同投加量锁磷剂-硅藻土联用对富营养化水体除磷控藻的效果。结果表明,1.2phoslock■(Phl)+80 mg/L硅藻土(DM)对总磷的去除率最高,达到65.9%,其次为1.5Phl+80DM,达到55.0%;水体活性磷(SRP)的去除率主要与锁磷剂投加量有关,但投加量高于1.2Phl时,SRP去除率变化不大;同时,各实验组的浮游植物细胞密度显著下降,浮游植物群落结构发生变化,1.2Phl+80DM与1.5Phl+40DM组均有较高的抑藻率,分别为74.1%和81.8%。综上所述,锁磷剂与硅藻土联用在投加量为1.2Phl+80DM的情况下,除磷控藻效果显著且成本较低。因此,锁磷剂-硅藻土联用方法有望在实际治理富营养化水体中得以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锁磷剂 硅藻土 投加量 除磷控藻
下载PDF
闽江流域近年主要水质指标变化趋势及污染识别 被引量:3
7
作者 赵天旸 石成春 +4 位作者 谢蓉蓉 李家兵 江华 陈锦 刘继辉 《渔业研究》 2022年第4期324-335,共12页
水环境污染研究是全面治理流域污染的重要抓手。以闽江流域为例,采用季节性肯达尔趋势分析法对研究区域16个监测点位2004—2020年的水质变化趋势进行分析,并运用时序全局主成分分析方法对2017—2020年13个点位进行主要污染识别和污染分... 水环境污染研究是全面治理流域污染的重要抓手。以闽江流域为例,采用季节性肯达尔趋势分析法对研究区域16个监测点位2004—2020年的水质变化趋势进行分析,并运用时序全局主成分分析方法对2017—2020年13个点位进行主要污染识别和污染分析。研究结果表明:1)支流的pH和DO高于干流,干流沿程表现为上中游低、下游高,COD和NH_(3)-N在干流自上游到下游呈现先降低后升高,TP则为先增高后降低;2)季节性肯达尔趋势分析法显示研究区域pH和DO有好转趋势,而TP和NH_(3)-N污染风险较高,部分点位需加强对COD的重视;3)采用时序全局主成分分析法,识别出研究区域目前水体污染压力主要来自NH_(3)-N和TP,尤其需要加强流域内各支流的污染控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质 季节性肯达尔趋势分析 时序全局主成分分析 时空分布 闽江
下载PDF
电镀污泥资源化利用技术现状与发展趋势
8
作者 杨澍 李卿 +4 位作者 张润泽 黄域沧 陈梦娟 杨明 钱庆荣 《再生资源与循环经济》 2025年第4期24-28,共5页
电镀污泥通常含有铜、镍、铬等多种重金属,处置不当将对生态环境和人体健康造成危害。电镀污泥资源化利用,不但可解决其环境污染问题,还可减少资源浪费,意义十分重大。在系统总结我国电镀污泥资源化利用技术现状的基础上,分析了其存在... 电镀污泥通常含有铜、镍、铬等多种重金属,处置不当将对生态环境和人体健康造成危害。电镀污泥资源化利用,不但可解决其环境污染问题,还可减少资源浪费,意义十分重大。在系统总结我国电镀污泥资源化利用技术现状的基础上,分析了其存在的不足和问题,并根据我国社会、经济和技术发展现状,提出了电镀污泥资源化利用的未来发展趋势,为我国电镀污泥的有效管理和可持续利用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镀污泥 危害 资源化利用 技术现状 发展趋势
下载PDF
春夏过渡期调度型水库“河-库-河”连续体浮游生物群落结构的联动变化及多样性评价
9
作者 胡威 谢蓉蓉 +2 位作者 李家兵 蔡金傍 赵志强 《福建轻纺》 2024年第9期10-17,共8页
文章选择调度型水库山美水库作为研究对象,于春夏过渡期对“河-库-河”连续体进行生物群落结构采样调查,以研究连续体的群落结构联动变化,并对其进行生物多样性评估。研究结果表明:⑴连续体内浮游植物共61种,浮游动物46种,均表现为上游... 文章选择调度型水库山美水库作为研究对象,于春夏过渡期对“河-库-河”连续体进行生物群落结构采样调查,以研究连续体的群落结构联动变化,并对其进行生物多样性评估。研究结果表明:⑴连续体内浮游植物共61种,浮游动物46种,均表现为上游河流≈水库>下游河流;水库内浮游生物分布相对均匀。⑵从丰度看,“河-库-河”连续体中水库内的浮游植物和动物丰度均显著大于上、下游河流,下游河流最低;水库内从上游到下游,浮游生物均表现为先降低后增加的趋势,均在K7达到最小值(浮游植物和动物丰度分别为1.572×10^(7) cell/L和328.4 ind./L),表明大坝对浮游生物丰度的阻拦效果显著。⑶连续体内浮游植物和动物各有8个优势种,并指示富营养化程度在加剧中。此外生物多样性也不容乐观,“河-库-河”连续体中,浮游植物多样性呈持续恶化趋势,而浮游动物多样性在库区有所缓解,下游河流出现恶化。本研究为区域调度型水库的水生态环境安全提供重要的技术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库 浮游生物 群落结构 污染 生物多样性
下载PDF
pH对闽江河口湿地沉积物氮素转化关键过程的影响 被引量:18
10
作者 李家兵 张党玉 +4 位作者 吴春山 吴映红 周宁宇 林梦雨 谢蓉蓉 《水土保持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期272-278,共7页
以闽江河口湿地沉积物为研究对象,通过单变量的沉积物培养试验(pH=2.5,3.5,4.5,5.5,6.5),研究pH对湿地沉积物氮元素硝化、反硝化、矿化3个关键过程的影响。结果表明:低pH(pH=2.5)对硝化活性有明显的抑制作用,其余pH对沉积物的硝化速率... 以闽江河口湿地沉积物为研究对象,通过单变量的沉积物培养试验(pH=2.5,3.5,4.5,5.5,6.5),研究pH对湿地沉积物氮元素硝化、反硝化、矿化3个关键过程的影响。结果表明:低pH(pH=2.5)对硝化活性有明显的抑制作用,其余pH对沉积物的硝化速率影响不大,硝化细菌的数量和活性在强酸条件下限制明显。随时间推移,沉积物反硝化速率减小,反硝化活性增强。偏酸条件对反硝化活性有一定抑制作用,主要由于沉积物中反硝化细菌在酸性条件下不活跃或耐酸细菌数偏少。不同pH条件下,矿化速率基本无规律可循,表明pH对湿地沉积物矿化过程无直接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H 湿地沉积物 氮素转化 闽江河口
下载PDF
河口潮间带沉积物重金属累积及生态风险评价 被引量:19
11
作者 李家兵 赖月婷 +5 位作者 吴如林 曹石云 谢蓉蓉 文昊 秦安贵 孙志高 《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5期1650-1662,共13页
于2015年7月份在闽江口鳝鱼滩湿地布设两条样带(T1和T2),并分别选取5个采样点采集沉积物样品。因重金属Co和V对动物和人类会造成一定危害,且闽江河口潮间带Co和V的研究较少,则对其理化性质、Co和V的空间分布特征以及污染程度等进行了研... 于2015年7月份在闽江口鳝鱼滩湿地布设两条样带(T1和T2),并分别选取5个采样点采集沉积物样品。因重金属Co和V对动物和人类会造成一定危害,且闽江河口潮间带Co和V的研究较少,则对其理化性质、Co和V的空间分布特征以及污染程度等进行了研究,旨在为Co和V的污染研究提供参考。结果显示,该沉积物中Co和V的平均浓度分别为15.19 mg/kg、102.94 mg/kg,均高于福建省背景浓度,与其他河口对比,Co和V浓度处于中等水平。Co和V的含量由陆向海方向略有下降。地累积指数法分析得出沉积物中Co含量呈现轻度污染状态,V呈现无污染状态。此外,Co和V的潜在生态危害系数E_r^i分别为7.24-14.85和1.47-4.17,表明潜在生态危害轻微,闽江河口潮间带沉积物中Co和V属于轻度污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河口 潮间带 沉积物 重金属 生态风险
下载PDF
闽江河口湿地沉积物氮矿化对盐度响应研究 被引量:8
12
作者 谢蓉蓉 李家兵 +3 位作者 张党玉 黄倩倩 丁晓燕 吴春山 《中国环境科学》 EI CAS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6期2248-2254,共7页
2015年7月采集闽江鳝鱼滩微咸水湿地和道庆洲淡水湿地两种类型湿地沉积物,采用淹水密闭培养方法,研究不同湿地沉积物氮矿化过程及盐度影响.结果表明:相同矿化培养条件下,微咸水湿地矿化持续时间长,矿化能力大,鳝鱼滩沉积物无机氮(NH_4^... 2015年7月采集闽江鳝鱼滩微咸水湿地和道庆洲淡水湿地两种类型湿地沉积物,采用淹水密闭培养方法,研究不同湿地沉积物氮矿化过程及盐度影响.结果表明:相同矿化培养条件下,微咸水湿地矿化持续时间长,矿化能力大,鳝鱼滩沉积物无机氮(NH_4^+-N和NO_3^--N)总量70d后达到矿化稳定浓度(499.8±2.1)mg/kg,道庆洲35d后达到稳定浓度(202.9±4.1)mg/kg,不同盐度条件对矿化过程无机氮浓度基本无影响.两种湿地类型的氮矿化速率随培养时间均呈现先增加后减少,鳝鱼滩沉积物0‰,5‰和10‰盐度条件对应最高矿化速率为(2.54±0.56)mg/(kg·d),(4.96±0.22)mg/(kg·d)和(3.88±0.25)mg/(kg·d),道庆洲同条件矿化速率(1.40±0.01)mg/(kg·d),(2.48±0.15)mg/(kg·d),(1.85±0.11)mg/(kg·d).表明一定范围内的盐度可促进氮矿化速率,但是高盐度产生抑制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矿化作用 盐度 沉积物 短叶茳芏 闽江河口湿地
下载PDF
闽江感潮河段非雨季、雨季不同形态氮的时空分布及影响因素 被引量:4
13
作者 朱雨晨 吴贤忠 +2 位作者 刘瑾洁 李家兵 谢蓉蓉 《厦门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期130-139,共10页
选取非雨季(2018年11月)和雨季(2019年4月)对闽江感潮河段7个断面进行水样采集,研究不同季不同形态氮的时空分布规律,采用相关性分析及主成分分析并结合2016—2019年来水情况,深入探讨不同季氮组分分布及转化的影响因素.结果表明:1)非... 选取非雨季(2018年11月)和雨季(2019年4月)对闽江感潮河段7个断面进行水样采集,研究不同季不同形态氮的时空分布规律,采用相关性分析及主成分分析并结合2016—2019年来水情况,深入探讨不同季氮组分分布及转化的影响因素.结果表明:1)非雨季盐水入侵明显,各理化指标盐度、温度、pH和溶解氧的波动均强于雨季.2)非雨季上游NH_(4)^(+)-N低于雨季,下游则高于雨季,而非雨季NO_(3)^(-)-N和总氮(TN)总体均高于雨季.从上游到下游,非雨季NH_(4)^(+)-N变化波动较大,NO_(3)^(-)-N平缓而TN呈轻微上升;雨季NH_(4)^(+)-N、NO_(3)^(-)-N和TN变化均较平缓.3)相关性分析表明非雨季的氮转化活跃.雨季NH_(4)^(+)-N浓度是影响TN浓度的主要因素.结合主成分分析及长期上游来水氮的污染负荷发现,人为排放和各形态氮的相互转化是非雨季不同形态氮变化的主要因素,雨季水体反硝化对不同形态氮的分布发挥重要作用,而上游来水的氮污染负荷对不同形态氮的浓度影响较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时空分布 闽江 雨季 非雨季
下载PDF
海洋酸化与磷限制对颗石藻(Emiliania huxleyi)生理特征的耦合效应 被引量:1
14
作者 马帅 张泳 +6 位作者 杨祥 王茵蕊 谢蓉蓉 李家兵 张虹 韩永和 张勇 《海洋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8期120-129,共10页
颗石藻既通过光合作用合成颗粒有机碳(POC),又通过钙化作用产生颗粒无机碳(PIC),对海洋碳循环有重要贡献。虽然已有一些研究报道海洋酸化通常可增加颗石藻细胞POC含量,减少细胞PIC含量,但是这些实验结果大部分是在营养盐浓度充足条件下... 颗石藻既通过光合作用合成颗粒有机碳(POC),又通过钙化作用产生颗粒无机碳(PIC),对海洋碳循环有重要贡献。虽然已有一些研究报道海洋酸化通常可增加颗石藻细胞POC含量,减少细胞PIC含量,但是这些实验结果大部分是在营养盐浓度充足条件下获得,且较少研究关注营养盐浓度限制和海洋酸化对颗石藻的耦合作用。本文研究了在无机磷浓度限制条件下,赫氏颗石藻(Emilianiahuxleyi)的主要生理指标对海洋酸化的响应特征。结果显示,海洋酸化和无机磷浓度限制协同降低了颗石藻的生长速率、相对电子传递速率和光能利用效率。无机磷浓度限制主导增加颗石藻的光合固碳量,并抵消了海洋酸化对细胞PIC含量及PIC/POC比率的负面效应。研究结果表明,无机磷浓度限制改变了颗石藻的两种固碳作用对海洋酸化的响应趋势,暗示在无机磷浓度不同的海域,颗石藻对海洋碳循环的贡献不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颗石藻 赫氏颗石藻 海洋酸化 磷限制 生长速率 钙化作用 光合作用
下载PDF
多层共挤膜废料对SBS改性沥青性能的影响
15
作者 肖荔人 叶海华 +3 位作者 郑赟 黄宝铨 钟韬 陈庆华 《建筑材料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6期1097-1101,共5页
以合新70号沥青为基质沥青、多层共挤膜废料(r-MCEFS)和SBS为改性剂、POE-g-GMA为相容剂,通过熔融共混法制备r-MCEFS/SBS复合改性沥青,并探讨r-MCEFS外掺量对复合改性沥青的常规性能、流变性能和微观结构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r-MCEFS外... 以合新70号沥青为基质沥青、多层共挤膜废料(r-MCEFS)和SBS为改性剂、POE-g-GMA为相容剂,通过熔融共混法制备r-MCEFS/SBS复合改性沥青,并探讨r-MCEFS外掺量对复合改性沥青的常规性能、流变性能和微观结构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r-MCEFS外掺量的增加,复合改性沥青的车辙因子逐渐增加;当r-MCEFS外掺量为基质沥青质量的3%时,r-MCEFS/SBS复合改性沥青的针入度和软化点指标达到聚合物改性沥青SBS类(Ⅰ类)的I-D级别,且体系弹性回复能力最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改性沥青 多层共挤膜废料 聚苯乙烯-丁二烯-聚苯乙烯 流变性能 车辙因子
下载PDF
相容剂对PE-HD/回收纸塑铝复合材料性能的影响 被引量:3
16
作者 郑赟 黄宝铨 +2 位作者 陈庆华 梁聪立 肖荔人 《中国塑料》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2期23-28,共6页
分别以马来酸酐接枝聚乙烯(PE-g-MAH)、马来酸酐接枝乙烯-辛烯共聚物(POE-g-MAH)、甲基丙烯酸甘油酯接枝乙烯-辛烯共聚物(POE-g-GMA)为相容剂,采用熔融共混法制备了高密度聚乙烯(PE-HD)/回收纸塑铝包装粉末(r-PPA)复合材料。通过力学性... 分别以马来酸酐接枝聚乙烯(PE-g-MAH)、马来酸酐接枝乙烯-辛烯共聚物(POE-g-MAH)、甲基丙烯酸甘油酯接枝乙烯-辛烯共聚物(POE-g-GMA)为相容剂,采用熔融共混法制备了高密度聚乙烯(PE-HD)/回收纸塑铝包装粉末(r-PPA)复合材料。通过力学性能、流变性能、吸水率和扫描电子显微镜等分析,对3种相容剂的增容作用进行研究。结果表明,POE-g-GMA对复合材料力学性能影响最大,当添加量为6份时,复合材料的拉伸强度比未增容体系提高了32.9%,脆断面出现韧性断裂的"拔丝"现象,且体系出现"类液-类固"转变;PE-g-MAH对复合材料的吸水率影响最大,当添加量为10份时,复合材料的吸水率比未增容体系降低了54.2%。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密度聚乙烯 纸塑铝包装 相容剂 复合材料 力学性能 流变性能
下载PDF
闽江口湿地沉积物各形态磷分布特征及风险评价 被引量:8
17
作者 赖月婷 吴如林 +3 位作者 龚开晟 谢蓉蓉 李家兵 陈文光 《水土保持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期171-177,185,共8页
为探究湿地植被、理化性质等对沉积物磷的各赋存形态的影响,评价闽江口湿地污染程度和潜在环境风险。2017年在闽江河口湿地由陆向海选取4个采样点,用SMT法提取各形态磷,测定分析了闽江口湿地沉积物各形态磷变化规律并进行风险评价。结... 为探究湿地植被、理化性质等对沉积物磷的各赋存形态的影响,评价闽江口湿地污染程度和潜在环境风险。2017年在闽江河口湿地由陆向海选取4个采样点,用SMT法提取各形态磷,测定分析了闽江口湿地沉积物各形态磷变化规律并进行风险评价。结果表明:沉积物中有机磷含量为0.176~0.369mg/g,约占总磷的32.03%;而无机磷含量为0.308~0.666mg/g,占总磷66.49%;总磷含量为0.491~0.998mg/g,其污染指数为0.819~1.618,总体上为轻度污染。各形态磷在不同植被类型沉积物中含量分布不同,其中沉积物有机磷含量芦苇最高,扁穗莎草最低;无机磷中的钙磷含量则是互花米草最少,短叶茳芏和扁穗莎草明显高于其他植被类型;而铁铝磷含量是互花米草远高于其他植物;因总磷受无机磷影响较大,以致无机磷含量与总磷含量分布相似,均是扁穗莎草最高,芦苇最低。沉积物中钙磷与容重呈极显著负相关,与含水率呈极显著正相关,有机磷含量与有机质呈极显著正相关;总磷与含水率呈极显著正相关,与电导率呈显著负相关。以上现象可能由植被类型与生长阶段、理化性质、陆源物质、水文环境、凋落物、人类生产活动等多个因素的综合作用所导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闽江口 湿地 沉积物 各形态磷 风险评价
下载PDF
闽江感潮河段2018—2020年枯水期DOM图谱及特征参数影响 被引量:2
18
作者 林来昌 谢蓉蓉 +1 位作者 吴如林 李家兵 《北京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4期639-648,共10页
选取闽江感潮河段,进行2018—2020年连续3年枯水期溶解性有机物(DOM)监测实验,获取不同河段涨落潮DOM的三维荧光图谱,并对DOM荧光特征参数进行相关性和主成分分析(PCA),得到如下结果。1)研究区域三年枯水期的DOM由人为源腐植酸C1(Ex/Em=... 选取闽江感潮河段,进行2018—2020年连续3年枯水期溶解性有机物(DOM)监测实验,获取不同河段涨落潮DOM的三维荧光图谱,并对DOM荧光特征参数进行相关性和主成分分析(PCA),得到如下结果。1)研究区域三年枯水期的DOM由人为源腐植酸C1(Ex/Em=220~240nm/330~370 nm)、陆地源腐殖质C2(Ex/Em=220~240nm/405~445 nm)及游离氨基酸与蛋白质结合类物质C3(Ex/Em=255~285nm/310~360 nm)组成。上游河流段DOM受水库调度和人为输入影响,中游河流段DOM与组分性质和内外源输入有关,下游河口段DOM则表现为外海稀释和污染阻滞两种作用特点。C1为研究区域的特征污染物。2)荧光特征参数FI,BIX和Fn(355)呈现逐年下降的趋势,HIX指数先降低后升高;沿水流方向,FI和HIX呈上升趋势,BIX和Fn(355)呈下降趋势,越接近河口水体,外源性和自生源特征越明显。3)相关性分析发现,研究区域DOM荧光特征参数可能受到盐度和溶解氧(DO)的影响,当下泄流量较大时,溶解性总氮(DTN)和溶解性总磷(DTP)也有较大的影响;PCA结果显示,2020年研究区域DOM荧光特征参数组成与2018和2019年有较大的差异,可能与2020年下泄流量较高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感潮河段 溶解性有机物 三维荧光光谱 年际变化 差异分析
下载PDF
夏季水口水库近坝段水质变化及其影响因素分析 被引量:1
19
作者 真翎 谢蓉蓉 +5 位作者 石成春 刘继辉 江华 李家兵 陈锦 田开迪 《生态与农村环境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7期943-953,共11页
水库调度对库区水环境影响是流域生态保护的热点,尤其近坝段水环境状况直接影响下游流域生态环境。选择河道型深水水库闽江水口水库,于夏季50%下泄流量水文频率条件下,对水库近坝段进行水文水质同步监测,研究该水文条件下水质理化指标... 水库调度对库区水环境影响是流域生态保护的热点,尤其近坝段水环境状况直接影响下游流域生态环境。选择河道型深水水库闽江水口水库,于夏季50%下泄流量水文频率条件下,对水库近坝段进行水文水质同步监测,研究该水文条件下水质理化指标的三维分布及主要影响因素。结果表明:(1)近坝段监测断面平均流量分别为1420和1440 m^(3)·s^(-1),大坝下泄流量为1227和1207 m^(3)·s^(-1),区域出现明显横、纵向环流;(2)各水质理化指标三维分布主要受库区纵向和横向环流影响,研究区域水体表现为TN超标严重,中、底层水体缺氧和表、底层水体TP超标,水口大坝上游5.5 km处水体表现为底层富营养化;(3)近坝段水质理化指标分布受温度和蓝绿藻藻蓝蛋白量的影响较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库近坝段 水文保证率 水环境 富营养化
下载PDF
基于模糊理论的在线考试系统设计与实现探究——以环境类课程为例 被引量:3
20
作者 陈琪琦 金海溶 +1 位作者 谢蓉蓉 李家兵 《教育教学论坛》 2022年第12期104-107,共4页
随着互联网在教育领域的发展,考试环节由原本的传统模式向线上模式转变。根据实际考试流程,在线考试系统需要不断完善,提高其实用性以更好地替代传统考试模式。通过研究基于模糊理论的在线考试系统设计与实现,采用B/S模式,运用JSP+SSM+M... 随着互联网在教育领域的发展,考试环节由原本的传统模式向线上模式转变。根据实际考试流程,在线考试系统需要不断完善,提高其实用性以更好地替代传统考试模式。通过研究基于模糊理论的在线考试系统设计与实现,采用B/S模式,运用JSP+SSM+MySQL架构,实现了试题管理、试卷管理、在线考试、答题情况分析等功能,同时应用模糊理论技术实现了主观题自动判分操作,进一步减轻了教师工作量。本研究旨在设计低成本、高效率的在线考试系统,从而推动高校无纸化考试,加强其信息化建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在线考试 B/S模式 模糊理论 自动判分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