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9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sIgE和sIgG4联合检测在过敏性疾病中的应用研究
1
作者 张秀莲 杨旭凯 +2 位作者 陈晔 陈茂琳 陈祖阵 《中国卫生标准管理》 2024年第17期117-121,共5页
目的了解过敏性疾病患者过敏原特异性IgE抗体(specific IgE,sIgE)和食物特异性IgG4抗体(specific IgG4,sIgG4)分布特点,为临床诊治提供依据。方法选取2022年5月19日—2023年11月14日在福建省三明市第二医院就诊的过敏性患者1617例为试... 目的了解过敏性疾病患者过敏原特异性IgE抗体(specific IgE,sIgE)和食物特异性IgG4抗体(specific IgG4,sIgG4)分布特点,为临床诊治提供依据。方法选取2022年5月19日—2023年11月14日在福建省三明市第二医院就诊的过敏性患者1617例为试验对象,联合检测sIgE、sIgG4。结果1617例过敏性患者中,sIgE阳性率为45.83%,sIgG4阳性率为75.02%,sIgE和s IgG4同时阳性占比为42.52%;s IgE检测中吸入性过敏原阳性率户尘螨/粉尘螨最高,为34.45%;食入性过敏原牛奶最高,为8.23%;sIgG4检测阳性率前两位为鸡蛋、牛奶,分别为66.54%、47.68%。sIgE致敏程度集中在1~2级,以1种阳性为主,sIgG4致敏程度集中在3级,以2种阳性为主。男性户尘螨/粉尘螨、蟑螂、混合草、牛奶、蟹和虾sIgE阳性率均高于女性(P<0.05),牛奶、鳕鱼和小麦sIgG4阳性率均高于女性(P<0.05);成年组户尘螨/粉尘螨、混合草和牛奶sIgE阳性率均低于未成年组(P<0.05);牛奶、鸡蛋、大豆、鳕鱼和小麦sIgG4阳性率均显著低于未成年组(P<0.05);通过医生指导过敏原干预后症状改善者占比88.89%。结论sIgE和sIgG4联合检测对防治过敏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通过检测指导干预能有效改善症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过敏性疾病 过敏原 特异性IGE 特异性IGG4 联合检测 饮食干预
下载PDF
血小板相关参数、D-二聚体及髓巨核细胞计数检测在血小板减少性紫癜患者诊断中应用研究
2
作者 池善春 《医学理论与实践》 2024年第6期1019-1021,共3页
目的:探讨血小板相关参数、D-二聚体(D-D)及髓巨核细胞计数检测在血小板减少些紫癜(ITP)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20年8月—2022年8月我院收治的56例ITP患者作为观察组,另选同期收治的56例健康体检者作为对照组。所有研究对象均采... 目的:探讨血小板相关参数、D-二聚体(D-D)及髓巨核细胞计数检测在血小板减少些紫癜(ITP)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20年8月—2022年8月我院收治的56例ITP患者作为观察组,另选同期收治的56例健康体检者作为对照组。所有研究对象均采血开展血小板计数(PLT)、血小板平均体积(MPV)、及血小板体积分布宽度(PDW)、D-二聚体(D-D)检测,并经骨髓穿刺术采集患者骨髓液开展髓巨核细胞计数。检测在血小板减少性紫癜患者诊断中的应用价值。结果:观察组PLT低于对照组,MPV、PDW、D-D、髓巨核细胞计数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56例ITP患者中轻度25例,中度19例,重度12例;轻度组患者PLT高于中度组、重度组,MPV、PDW、D-D、髓巨核细胞计数低于中度组、重度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绘制ROC曲线显示,PLT、MPV、PDW、D-D、髓巨核细胞计数及联合检测诊断价值最高。结论:血小板相关参数、D-D及髓巨核细胞计数联合检测在ITP诊断中价值更高,可提高疾病早期诊断灵敏度、特异度,便于及时开展治疗工作,改善患者预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小板减少性紫癜 血小板相关参数 D-二聚体 髓巨核细胞计数 诊断价值
下载PDF
恶性肿瘤患者血浆纤维蛋白原水平的检测与分析 被引量:11
3
作者 吴莉春 李勇 +1 位作者 傅健 施万菁 《临床输血与检验》 CAS 2008年第3期265-266,共2页
关键词 肿瘤 血浆纤维蛋白原
下载PDF
UF-50型全自动尿沉渣分析仪检测尿红细胞影响因素的分析 被引量:4
4
作者 吴莉春 李勇 +1 位作者 施万菁 傅健 《海南医学》 CAS 2008年第6期127-127,130,共2页
目的探讨UF-50型全自动尿沉渣分析仪测定红细胞的影响因素。方法采用UF-50型全自动尿沉渣分析仪、干化学分析仪、显微镜检查分析1960份住院患者的尿液,并对结果进行分析。结果UF-50型全自动尿沉渣分析仪提示红细胞异常者经显微镜镜检证... 目的探讨UF-50型全自动尿沉渣分析仪测定红细胞的影响因素。方法采用UF-50型全自动尿沉渣分析仪、干化学分析仪、显微镜检查分析1960份住院患者的尿液,并对结果进行分析。结果UF-50型全自动尿沉渣分析仪提示红细胞异常者经显微镜镜检证实假阳性率为23.55%,引起假阳性的主要因素有结晶、酵母样菌、细菌等;UF-50型全自动尿沉渣分析仪提示红细胞正常者经显微镜镜检证实假阴性率为9.38%,镜下见红细胞碎片,影红细胞等。结论结晶、酵母样菌、细菌等干扰UF-50型全自动尿沉渣分析仪检测红细胞导致假阳性,同时对红细胞碎片,影红细胞会导致假阴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UF-50型全自动尿沉渣分析仪 红细胞 影响因素
下载PDF
荧光定量PCR定性检测主要性病病原体的临床应用 被引量:2
5
作者 罗燕春 李勇 +1 位作者 郑惠兰 施万菁 《海南医学》 CAS 2006年第9期148-149,共2页
关键词 荧光定量PCR 定性检测 临床应用 病原体 尿道(宫颈) 沙眼衣原体 解脲支原体 传播疾病 淋球菌 非淋菌
下载PDF
临床尿常规分析前质量控制的影响因素分析 被引量:4
6
作者 吴莉春 梁明阳 林联韵 《中国卫生标准管理》 2018年第15期114-116,共3页
目的探讨临床尿常规分析前质量控制的影响因素,提高尿液检测结果的准确性。方法选取我院2017年9月—2018年2月门诊、住院及体检中心的尿常规标本23 549例,其中不合格645例,不合格率为2.74%,对不合格标本进行详细记录,并对其造成的原因... 目的探讨临床尿常规分析前质量控制的影响因素,提高尿液检测结果的准确性。方法选取我院2017年9月—2018年2月门诊、住院及体检中心的尿常规标本23 549例,其中不合格645例,不合格率为2.74%,对不合格标本进行详细记录,并对其造成的原因进行分析。结果 645例不合格尿液标本中门诊患者246例(38.14%),住院患者262例(40.62%),体检中心体检人员137例(21.24%)。结论在实验过程中注重尿液分析前质量控制,能够明显提高尿液检测结果的准确性,为临床提供准确的参考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分析前 质量控制 影响因素 尿常规 准确性
下载PDF
CRP、WBC联合检测在细菌性小儿肺炎诊断中的应用价值 被引量:2
7
作者 吴海明 甘日宝 池善春 《临床合理用药杂志》 2018年第20期157-158,共2页
目的观察CRP、WBC联合检测在细菌性小儿肺炎诊断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选取医院收治的小儿肺炎患儿88例,细菌性肺炎患儿44例作为观察组,病毒性肺炎患儿44例作为对照组。另选取我院同期体检健康儿童44例作为健康组。3组均进行CRP、WBC... 目的观察CRP、WBC联合检测在细菌性小儿肺炎诊断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选取医院收治的小儿肺炎患儿88例,细菌性肺炎患儿44例作为观察组,病毒性肺炎患儿44例作为对照组。另选取我院同期体检健康儿童44例作为健康组。3组均进行CRP、WBC联合检测,观察治疗前各组CRP、WBC水平及阳性率及观察组治疗后的CRP、WBC水平及阳性率变化情况。结果观察组患儿CRP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与健康组(P<0.05或P<0.01);观察组患儿WBC水平亦高于对照组与健康组(P<0.05或P<0.01);观察组治疗后CRP、WBC水平及阳性率显著降低,治疗前后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CRP、WBC联合检测在细菌性小儿肺炎诊断具有重要意义,能够有效反映患儿病情,协助诊断和治疗,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RP WBC 联合检测 小儿肺炎 细菌性 诊断
原文传递
Pre-S1Ag、Pre-S2Ag和HBeAg联合测定用于判断乙肝病毒传染性的研究 被引量:1
8
作者 江峰 谢美华 罗燕春 《海南医学》 CAS 2007年第4期144-145,共2页
我国乙肝病毒感染率较高,目前判断乙肝病毒感染的最主要血清标志物为乙型肝炎“两对半”,其中乙肝表面抗原(HBsAg)是乙肝病毒感染检测中最为重要的一种标志物,但HBsAg阳性只能说明感染乙肝病毒,不能反映病毒是否复 制及传染性强弱。... 我国乙肝病毒感染率较高,目前判断乙肝病毒感染的最主要血清标志物为乙型肝炎“两对半”,其中乙肝表面抗原(HBsAg)是乙肝病毒感染检测中最为重要的一种标志物,但HBsAg阳性只能说明感染乙肝病毒,不能反映病毒是否复 制及传染性强弱。判断乙肝病毒是否复制就要进行HBV—DNA的检测。HBV—DNA检测步骤繁琐.条件要求较高。且成本高昂,一般基层医院无法开展。我们采用EUSA方法检测乙肝病毒前S1抗原(Pre-S1Ag)和前S2抗原(Pre-S2Ag),结合乙肝病毒e抗原(HBeAg)检测结果来判断乙肝病毒传染性强弱.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re-SIAg Pre-S2Ag HBEAG HBV-DNA 乙肝病毒传染性
下载PDF
血清透明质酸、Ⅲ型前胶原氨基端肽、Ⅳ型胶原及层粘连蛋白联合检测对慢性乙型肝炎肝纤维化和肝硬化辅助诊断的临床意义 被引量:17
9
作者 张秀莲 《临床合理用药杂志》 2017年第25期114-116,共3页
目的观察血清透明质酸(HA)、Ⅲ型前胶原氨基端肽(PⅢNP)、Ⅳ型胶原(CⅣ)、层粘连蛋白(LN)联合检测对慢性乙型肝炎肝纤维化和肝硬化辅助诊断的临床意义。方法采用双抗体夹心免疫层析法检测155例慢性乙型肝炎、26例乙型肝炎肝硬化患者及2... 目的观察血清透明质酸(HA)、Ⅲ型前胶原氨基端肽(PⅢNP)、Ⅳ型胶原(CⅣ)、层粘连蛋白(LN)联合检测对慢性乙型肝炎肝纤维化和肝硬化辅助诊断的临床意义。方法采用双抗体夹心免疫层析法检测155例慢性乙型肝炎、26例乙型肝炎肝硬化患者及20例健康人血清HA、PⅢNP、CⅣ、LN含量并进行比较。结果慢性乙型肝炎患者的血清HA、PⅢNP、CⅣ、LN水平随肝脏损伤程度呈上升趋势。慢性乙型肝炎轻度患者血清HA、PⅢNP、CⅣ、LN水平与健康人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慢性乙型肝炎中度、重度、肝硬化患者血清HA、PⅢNP、CⅣ、LN水平与健康人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血清HA、PⅢNP、CⅣ、LN联合检测对慢性乙型肝炎的病情发展起到很好的监测作用,且对慢性乙型肝炎肝纤维化和肝硬化的诊断具有重要的辅助诊断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性乙型肝炎 肝纤维化 肝硬化 透明质酸 Ⅲ型前胶原氨基端肽 Ⅳ型胶原 层粘连蛋白
原文传递
甲状腺自身抗体和促甲状腺激素在预测早产中的应用价值 被引量:1
10
作者 郑惠兰 谢美华 +1 位作者 黄河 李肇暖 《临床合理用药杂志》 2017年第23期13-14,共2页
目的探究甲状腺自身抗体(ATA)和促甲状腺激素(TSH)在预测早产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择在医院产科门诊就诊的312例孕妇,根据孕周分为早产组108例和足月分娩组204例。分析2组ATA和TSH检测结果。结果早产组ATA和TSH阳性检出率均高于足月分娩... 目的探究甲状腺自身抗体(ATA)和促甲状腺激素(TSH)在预测早产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择在医院产科门诊就诊的312例孕妇,根据孕周分为早产组108例和足月分娩组204例。分析2组ATA和TSH检测结果。结果早产组ATA和TSH阳性检出率均高于足月分娩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早产组中TSH阳性伴ATA阳性率和TSH阴性伴ATA阳性率均高于足月分娩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结论 ATA和TSH可作为早产预测的重要指标,应重视妊娠期甲状腺功能的检查,并给予有效干预,有助于降低早产风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甲状腺自身抗体 促甲状腺激素 亚临床甲状腺功能减退 早产
原文传递
肿瘤标志物检测在肺癌诊断中的临床意义 被引量:1
11
作者 黄河 李肇暖 郑惠兰 《临床合理用药杂志》 2017年第5期104-105,共2页
目的分析肿瘤标志物在肺癌患者临床诊断中的意义。方法将医院就诊的74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经穿刺或手术病理确诊为肺癌患者41例作为肺癌组,其余33例患者为良性组,同时另选取30例健康自愿者作为对照组。检测3组患者血清中的肿瘤标志物,... 目的分析肿瘤标志物在肺癌患者临床诊断中的意义。方法将医院就诊的74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经穿刺或手术病理确诊为肺癌患者41例作为肺癌组,其余33例患者为良性组,同时另选取30例健康自愿者作为对照组。检测3组患者血清中的肿瘤标志物,并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良性组在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NSE)、细胞角蛋白19片段21-1(CYFRA 21-1)、血清癌胚抗原(CEA)和癌胚抗原125(CA125)4个肿瘤标记物上虽略高于对照组,但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肺癌组患者在NSE、CYFRA 21-1、CEA和CA125 4个肿瘤标记物上都显著高于对照组和良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四项联合诊断检测在灵敏度和准确度上均高于NSE、CYFRA 21-1、CEA和CA125 4个肿瘤标记物,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联合诊断与单独检测在特异度上不存在显著差异(P>0.05)。结论 NSE、CYFRA 21-1、CEA和CA125 4个肿瘤标记物在肺癌患者的临床诊断中具有重要意义,四项标志物的联合诊断能够显著提高灵敏度及准确度,在临床肺癌诊断中具有参考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肿瘤标志物 肺癌诊断 临床应用 灵敏度 准确度
原文传递
尿微量白蛋白、超敏C反应蛋白水平联合检测对2型糖尿病肾病的早期诊断价值 被引量:10
12
作者 谢美华 李肇暖 陈上卿 《糖尿病新世界》 2021年第13期48-51,共4页
目的分析尿微量白蛋白(mALB)、超敏C反应蛋白(hs-CRP)水平联合检测对2型糖尿病肾病的早期诊断价值。方法将该院2020年3月—2021年3月共120例2型糖尿病肾病患者作为研究组,根据尿微量白蛋白的检出率,分为早期糖尿病肾病组60例和单纯2型... 目的分析尿微量白蛋白(mALB)、超敏C反应蛋白(hs-CRP)水平联合检测对2型糖尿病肾病的早期诊断价值。方法将该院2020年3月—2021年3月共120例2型糖尿病肾病患者作为研究组,根据尿微量白蛋白的检出率,分为早期糖尿病肾病组60例和单纯2型糖尿病组60例,另选取同期60名健康体检者作为对照组。分别检测3组尿微量白蛋白以及hs-CRP水平,分析尿微量白蛋白、hs-CRP水平联合检测在2型糖尿病肾病中的早期诊断价值。结果早期糖尿病肾病组mALB、hs-CRP水平均高于单纯2型糖尿病组及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单纯2型糖尿病组mALB、hs-CRP水平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6.502、13.223,P<0.05)。根据HbA1c水平判断2型糖尿病患者血糖控制情况,分为血糖控制良好组(HbA1c<7%)69例和血糖控制不良组(HbA1c>7%)51例。血糖控制良好组mALB以及hs-CRP低于血糖控制不良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41.417、25.015,P<0.05)。联合检测敏感度、特异度均高于mALB、hs-CRP单项测定,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904、6.154、8.086、19.459,P<0.05)。结论mALB、hs-CRP水平联合检测在2型糖尿病肾病的早期诊断中具有较高的应用价值,能够有效提高糖尿病肾病的检出率,可为临床治疗提供更全面的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尿微量白蛋白 超敏C反应蛋白 联合检测 2型糖尿病肾病 诊断价值
下载PDF
对行输血治疗的异位妊娠所致大出血患者进行凝血功能检测的临床意义 被引量:8
13
作者 黄河 李肇暖 《当代医药论丛》 2016年第16期103-104,共2页
目的 :分析对进行输血治疗的异位妊娠所致大出血患者进行凝血功能检测的临床意义。方法 :将近年来我院收治的80例异位妊娠所致大出血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其中发生低血压、心动过速等输血不良反应的12例患者纳入A组,将其中未发生输血不... 目的 :分析对进行输血治疗的异位妊娠所致大出血患者进行凝血功能检测的临床意义。方法 :将近年来我院收治的80例异位妊娠所致大出血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其中发生低血压、心动过速等输血不良反应的12例患者纳入A组,将其中未发生输血不良反应的68例患者纳入B组,分别对两组患者进行凝血功能检测,然后对比分析其检测结果。结果 :与进行输血治疗前相比,A组患者在进行输血治疗后其PT、APTT及TT均较长,其血浆FIB的水平较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进行输血治疗前相比,B组患者在进行输血治疗后其PT、APTT及TT均较短,其血浆FIB的水平较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B组患者相比,A组患者在进行输血治疗后其PT、APTT及TT均较长,其血浆FIB的水平较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进行输血治疗期间发生低血压、心动过速等不良反应的异位妊娠所致大出血患者常存在凝血功能障碍的情况,其发生的不良反应与其存在的凝血功能障碍之间具有一定的关联性。在对异位妊娠所致大出血患者进行输血治疗期间应定期对其进行凝血功能检测,以动态地了解其凝血功能的变化情况,进而可为其采取预防输血不良反应的有效措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异位妊娠 大出血 输血 不良反应 疗效
下载PDF
荧光定量PCR检测淋球菌、沙眼衣原体结果探讨 被引量:1
14
作者 罗燕春 李勇 +1 位作者 郑惠兰 施万菁 《江西医学检验》 2005年第6期615-615,共1页
关键词 荧光定量PCR检测 沙眼衣原体 淋球菌 分子生物学技术 PCR技术检测 泌尿系感染 淋病奈瑟菌 沙跟衣原体 检验项目 混合感染
下载PDF
乙型肝炎病毒感染产妇乳汁HBV DNA定量检测的意义
15
作者 罗燕春 施万菁 郑惠兰 《检验医学与临床》 CAS 2009年第8期600-600,612,共2页
目的探讨乙型肝炎病毒(HBV)感染产妇乳汁HBV DNA定量检测的意义。方法应用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反应(PCR)技术检测HBV感染产妇乳汁HBV DNA。结果142例HBV感染产妇乳汁HBV DNA定量阴性90例,HBV DNA小于1.00×103copy/mL,阳性52例,HBV DN... 目的探讨乙型肝炎病毒(HBV)感染产妇乳汁HBV DNA定量检测的意义。方法应用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反应(PCR)技术检测HBV感染产妇乳汁HBV DNA。结果142例HBV感染产妇乳汁HBV DNA定量阴性90例,HBV DNA小于1.00×103copy/mL,阳性52例,HBV DNA大于1.00×103copy/mL(36.6%),其定量范围1.21×103~5.19×105copy/mL,平均为1.56×104copy/mL。结论HBV感染产妇乳汁HBV DNA定量检测意义不大,不能作为判断是否可以母乳喂养的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乙型肝炎病毒 乳汁 HBV DNA定量 母乳喂养
下载PDF
血清降钙素原(PCT)检测在脓毒症诊断上的应用价值
16
作者 郑惠兰 谢美华 +1 位作者 黄河 李肇暖 《中外医疗》 2018年第19期173-175,共3页
目的探讨血清降钙素原(PCT)检测在脓毒症诊断上的应用价值。方法方便选取该院2015年11月—2016年11月收治的患者120例进行该次研究,有72例患者为脓毒症患者,48例患者为非脓毒症患者,根据脓毒症患者的严重程度,将其分为观察A组(46例)与观... 目的探讨血清降钙素原(PCT)检测在脓毒症诊断上的应用价值。方法方便选取该院2015年11月—2016年11月收治的患者120例进行该次研究,有72例患者为脓毒症患者,48例患者为非脓毒症患者,根据脓毒症患者的严重程度,将其分为观察A组(46例)与观察B组(26例)。所有患者在入院时以及住院后的第3、5天实施血清PCT检测,统计分析患者的急性生理功能与慢性健康状况评分系统Ⅱ(APACHEⅡ)的评定结果以及序贯器官衰竭估计评分的评定结果。结果入院时,观察组患者的APACHEⅡ评分(17.54±3.95)分、SOFA评分(6.37±2.04)分以及血清PCT水平(3.15±0.83)μg/L均明显高于对照组的(2.47±0.41)分、(0.57±0.08)分以及(0.39±0.17)μg/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入院时相比,观察A组第3天(1.37±0.45)μg/L与第5天(1.25±0.41)μg/L的血清PCT明显下降,观察B组(7.21±2.13)μg/L、(8.49±2.13)μg/L明显上升;观察A组、观察B组入院时、入院第3天、入院第5天的血清PCT均比对照组要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B组的血清PCT水平在入院时、入院第3天、入院第5天均明显高于观察A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血清降钙素原(PCT)检测对于脓毒症诊断具有较好的应用效果,可以及时发现和判断患者的患病情况,及时采取有效的治疗方法,值得临床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降钙素原(PCT) 脓毒症 血清 诊断 应用
下载PDF
糖化白蛋白在妊娠糖尿病筛查中的应用 被引量:1
17
作者 吴莉春 《糖尿病新世界》 2019年第22期41-42,共2页
目的探讨糖化白蛋白在妊娠糖尿病筛查中的应用。方法选取该院产科2018年4月—2019年3月收治的妊娠期糖尿病孕妇65例作为观察组,同期选取健康孕妇65名,所有研究对象均检测FPG,GA,HbA1c、OGTT并对结果进行统计分析。结果GDM组的FPG,GA,Hb... 目的探讨糖化白蛋白在妊娠糖尿病筛查中的应用。方法选取该院产科2018年4月—2019年3月收治的妊娠期糖尿病孕妇65例作为观察组,同期选取健康孕妇65名,所有研究对象均检测FPG,GA,HbA1c、OGTT并对结果进行统计分析。结果GDM组的FPG,GA,HbA1c、OGTT测定结果明显高于健康孕妇组(P<0.05),两组中GA的阳性检出率明显高于HbA1c的阳性检出率。结论GA在GDM中反映近期血糖控制水平比HbA1c更敏感,值得临床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糖化白蛋白 糖化血红蛋白 空腹血糖 妊娠糖尿病
下载PDF
血清降钙素原和局部细菌感染的相关性研究
18
作者 江峰 吴海明 池善春 《中外医疗》 2013年第31期186-187,共2页
目的探讨血清降钙素原(PCT)对局部细菌感染的诊断价值。方法将153例怀疑局部细菌感染的病人按照PCT水平分为4组,比较各组C反应蛋白(CRP)、白细胞(WBC)计数和细菌培养阳性结果的差异。按照PCT和CRP检测结果的不同分为4组,比较各组之间的... 目的探讨血清降钙素原(PCT)对局部细菌感染的诊断价值。方法将153例怀疑局部细菌感染的病人按照PCT水平分为4组,比较各组C反应蛋白(CRP)、白细胞(WBC)计数和细菌培养阳性结果的差异。按照PCT和CRP检测结果的不同分为4组,比较各组之间的细菌培养阳性结果的差异。结果与PCT<0.5 ng/mL组比较,其他3组CRP和WBC计数阳性结果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而细菌培养阳性结果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CT阳性CRP阳性组细菌培养的阳性率明显高于其他3组。结论 PCT检测对局部细菌感染有一定的诊断价值,联合应用PCT和CRP的检测结果可以较好判断细菌感染的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局部细菌感染 降钙素原 C反应蛋白 细菌培养
下载PDF
HbA1c,CK及FBG水平在糖尿病微血管病变筛查中的检测价值
19
作者 黄河 黄国响 +1 位作者 李晓静 李肇暖 《糖尿病新世界》 2022年第18期28-31,共4页
目的 探究糖化血红蛋白(HbA1c)、肌酸激酶(CK)、空腹血糖(FBG)水平检测在糖尿病微血管病变筛查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选取2020年1月—2022年1月福建省三明市第二医院接收的82例糖尿病患者以及同期选取的41名健康人群作为研究对象。糖尿病... 目的 探究糖化血红蛋白(HbA1c)、肌酸激酶(CK)、空腹血糖(FBG)水平检测在糖尿病微血管病变筛查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选取2020年1月—2022年1月福建省三明市第二医院接收的82例糖尿病患者以及同期选取的41名健康人群作为研究对象。糖尿病患者纳入观察组,健康人群纳入对照组;其中观察组内患者分为合并微血管病变者(n=41)以及未合并微血管病变者(n=41)。比较两组血清HbA1c、CK、FBG水平差异,并对观察组内不同类型患者的血清HbA1c、CK、FBG水平进行对比,采用Spearman分析HbA1c、CK、FBG与糖尿病微血管病变之间的相关性。结果 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血清HbA1c、CK、FBG水平较高;观察组内,与未合并微血管病变者相比,合并微血管病变者的血清HbA1c、CK、FBG水平较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Spearman分析结果显示,HbA1c、CK、FBG水平与糖尿病微血管病变均为正相关关系(P<0.05)。结论HbA1c、CK、FBG水平可作为临床筛查糖尿病微血管病变的重要依据,以上指标可反映糖尿病微血管病变的形成情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糖尿病微血管病变 糖化血红蛋白 肌酸激酶 空腹血糖 检测价值
下载PDF
妊娠高血压综合征孕妇血清胱抑素C的检测与分析 被引量:2
20
作者 吴莉春 《内蒙古中医药》 2013年第32期95-96,共2页
目的:探讨胱抑素C(CysC)在妊娠高血压综合征(妊高征)中的变化及其临床意义。方法:测定妊娠高血压综合征孕妇104例(其中轻度妊高征48例,中度妊高征34例,重度妊高征22例),正常晚孕组50例,以正常未孕者60例为对照组,分别检测CysC并进行比... 目的:探讨胱抑素C(CysC)在妊娠高血压综合征(妊高征)中的变化及其临床意义。方法:测定妊娠高血压综合征孕妇104例(其中轻度妊高征48例,中度妊高征34例,重度妊高征22例),正常晚孕组50例,以正常未孕者60例为对照组,分别检测CysC并进行比较和分析。结果:实验组的CysC水平比对照组明显升高,且高于正常晚妊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CysC水平由轻度到中度再到重度依次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CysC检测可预测妊高征发生、发展情况,为妊高征的治疗及疗效评价提供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胱抑素C 妊娠高血压综合征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