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0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福建省交通运输科技人才现状与培养策略
1
作者 艾四芽 林思敏 +3 位作者 杨龙清 何森凯 庄存超 许莉 《福建交通科技》 2024年第7期120-122,共3页
以福建省交通行业科技创新人才需求为落脚点,从创新、转化和服务三方面人才入手,分析当前福建省交通运输行业面临的人才问题,并提出了政策优化、产学研合作强化和评价体系完善的策略,旨在促进福建省交通科技创新体系的全面进步,弥补人... 以福建省交通行业科技创新人才需求为落脚点,从创新、转化和服务三方面人才入手,分析当前福建省交通运输行业面临的人才问题,并提出了政策优化、产学研合作强化和评价体系完善的策略,旨在促进福建省交通科技创新体系的全面进步,弥补人才短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科技创新 成果转化 人才培养 产学研优化 人才评价体系
下载PDF
培育新质生产力背景下福建省交通运输科技创新路径探索
2
作者 孙涵 《福建交通科技》 2024年第10期177-180,共4页
为加速科技创新驱动福建省交通运输领域新质生产力的高质量发展,系统梳理并总结了近年来福建省交通运输科技创新的工作成果与经验,剖析了福建省交通运输科技创新所面临的主要问题,结合福建省情、地缘条件和工作实际,围绕持续深化体制机... 为加速科技创新驱动福建省交通运输领域新质生产力的高质量发展,系统梳理并总结了近年来福建省交通运输科技创新的工作成果与经验,剖析了福建省交通运输科技创新所面临的主要问题,结合福建省情、地缘条件和工作实际,围绕持续深化体制机制改革、加强原创性颠覆性科技创新、促进科技成果转移转化等方面,针对性地提出具体思路举措,为建设东南沿海交通运输领域最具活力的创新高地提供政策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科技创新 新质生产力 体制机制改革 科创平台 成果转化
下载PDF
福建省交通运输科技创新体系建设现状、问题与发展对策
3
作者 艾四芽 林思敏 +3 位作者 杨龙清 何森凯 庄存超 许莉 《福建交通科技》 2023年第9期112-114,共3页
科技创新是建设交通强国战略部署第一驱动力,必须构建完善的科技创新体系以支撑交通强国建设。以福建省交通行业科技创新体系建设为落脚点,从科技创新服务平台、人才需求、相关制度政策、成果转化推广四方面分析目前科技创新体系建设面... 科技创新是建设交通强国战略部署第一驱动力,必须构建完善的科技创新体系以支撑交通强国建设。以福建省交通行业科技创新体系建设为落脚点,从科技创新服务平台、人才需求、相关制度政策、成果转化推广四方面分析目前科技创新体系建设面临的问题,从转变政府职能、优化服务平台、加强人才培养、促进成果转化四方面提出发展对策,助力构建支持交通运输科技创新体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科技创新体系 科技人才培养 创新服务平台 科技成果转化
下载PDF
福建省山区农村公路弯道安全警示系统建设思路
4
作者 洪茂枝 《福建交通科技》 2024年第10期151-154,共4页
针对福建省山区农村公路弯道交通事故多发的问题,提出一套提高山区农村公路安全警示系统的设计方案,详细阐述了储能发光的交通标志新材料、弯道警示系统各功能模块性能指标、预警信号及传递方式、系统安全可靠保障、管理平台的主要功能... 针对福建省山区农村公路弯道交通事故多发的问题,提出一套提高山区农村公路安全警示系统的设计方案,详细阐述了储能发光的交通标志新材料、弯道警示系统各功能模块性能指标、预警信号及传递方式、系统安全可靠保障、管理平台的主要功能,并成功应用于福建省福清市渔溪、安溪亲水岩、宁德市霞浦东海一号、福州晋安区等公路弯道项目,有效降低交通事故,该系统可有效提高福建省山区农村公路弯道行车安全水平,减少交通事故的发生,保障人民群众的出行安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村公路 弯道警示 荧光涂料
下载PDF
闽台交通科技成果转化平台建设现状与合作模式分析
5
作者 王敦星 张堂贤 +2 位作者 何森凯 刘小靖 杨煜翔 《福建交通科技》 2024年第10期168-171,共4页
闽台交通科技成果转化平台作为致力于促进福建省与台湾地区在交通科技领域内深度交流与合作、加速交通科技成果转化的综合性服务平台,旨在激发交通科技创新潜能,推动交通科技进步与创新,为闽台两地交通体系建设和经济发展注入新的活力... 闽台交通科技成果转化平台作为致力于促进福建省与台湾地区在交通科技领域内深度交流与合作、加速交通科技成果转化的综合性服务平台,旨在激发交通科技创新潜能,推动交通科技进步与创新,为闽台两地交通体系建设和经济发展注入新的活力。基于闽台交通科技成果转化平台建设现状,深入分析了闽台交通科技成果转化平台在平台建设和合作模式方面存在的问题,并针对性地提出了深化闽台交通科技成果转化平台建设的策略建议,有利于破解闽台交通技术壁垒,增强转化平台对市场需求变化的快速响应能力与技术融合创新能力,推动闽台交通科技成果的高效转化与应用,为两地交通科技协同发展与两岸融合发展示范区建设提供坚实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闽台交通科技 成果转化 平台建设 合作模式 架构设计
下载PDF
交旅融合理念下福建省普通国省干线公路的创新设计与实践
6
作者 艾四芽 《福建交通科技》 2022年第3期1-6,24,共7页
为推进普通国省干线公路交旅融合发展与建设,依托福建省交旅融合项目,从旅游资源调查、“快进慢游”旅游干线网布局和选线、景观主题段落划分及公路配套设施、旅游服务设施的规划布局和主题设计等方面,介绍了近年来福建省普通国省干线... 为推进普通国省干线公路交旅融合发展与建设,依托福建省交旅融合项目,从旅游资源调查、“快进慢游”旅游干线网布局和选线、景观主题段落划分及公路配套设施、旅游服务设施的规划布局和主题设计等方面,介绍了近年来福建省普通国省干线公路在交旅融合创新设计方面的探索与实践,以期为旅游公路、旅游风景道等的设计提供参考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国省干线公路 交旅融合 选线 创新设计
下载PDF
国企集团财务信息化建设中存在的问题以及对策建议 被引量:6
7
作者 赵欣悦 《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 2023年第9期158-160,共3页
国有企业作为我国经济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需要依托于信息化管理工具来实现管理升级,提升管理效率。但由于信息化管理在我国起步较晚,众多国企管理人员对其必要性的认知不够全面,很多国企集团在信息化推进过程中,依然面临着组织不完善... 国有企业作为我国经济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需要依托于信息化管理工具来实现管理升级,提升管理效率。但由于信息化管理在我国起步较晚,众多国企管理人员对其必要性的认知不够全面,很多国企集团在信息化推进过程中,依然面临着组织不完善、管理流程不通畅、信息化水平落后、管理人才素质欠佳等诸多的现实问题,财务信息化管理水平不高,直接影响公司的经济效益,进而对我国经济发展带来很大的影响。基于此,论文对当前国企集团财务信息化建设过程中的相关问题进行分析,并结合国企集团特性提出具体的应对策略,为国企集团财务信息化建设提供方向,实现国企集团财务管理水平提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国企集团 财务信息化 问题 建议
下载PDF
闽台综合交通运输体系比较 被引量:2
8
作者 艾四芽 《福建交通科技》 2022年第11期128-134,共7页
为了研究闽台两岸综合交通运输体系发展状况及地区间发展差异,更好地促进两岸交通规划、融合及建设,推动两岸交通设施共建共享及高质量发展,从区域交通一体化发展需求出发,阐述闽台两地铁路、公路、港口、航空的现状及发展情况。综合国... 为了研究闽台两岸综合交通运输体系发展状况及地区间发展差异,更好地促进两岸交通规划、融合及建设,推动两岸交通设施共建共享及高质量发展,从区域交通一体化发展需求出发,阐述闽台两地铁路、公路、港口、航空的现状及发展情况。综合国家发展战略及区域发展规划,选取评价指标,对比两岸交通基础设施、运输服务及运输管理水平。结果表明:福建公路运输规模更大,路网密度更高;台湾港口发展速度更快,航空运输便捷度更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综合交通运输 交通基础设施 交通强国 评价指标
下载PDF
哈大客专普兰店海湾特大桥简支箱梁架设施工关键技术
9
作者 代皓 陈苏乐 +2 位作者 杨龙清 陈榕 张君玲 《福建交通科技》 2024年第3期37-42,共6页
以哈大客专普兰店海湾特大桥跨海部分为例,概括大桥箱梁的预制、运输到架设的过程。针对桥梁跨度大、墩旁托架缺乏有效的拼装措施、易受海上环境影响的特点,对施工方案展开研究,提出了采用架桥机节段预制架设方法进行简支箱梁架设,对不... 以哈大客专普兰店海湾特大桥跨海部分为例,概括大桥箱梁的预制、运输到架设的过程。针对桥梁跨度大、墩旁托架缺乏有效的拼装措施、易受海上环境影响的特点,对施工方案展开研究,提出了采用架桥机节段预制架设方法进行简支箱梁架设,对不同工况下架桥机各杆件、墩旁托架及墩身进行受力分析,确保整体、局部受力均满足设计要求,保证大桥箱梁架设施工安全稳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56 m简支箱梁 节段预制 架桥机 墩旁托架 设计 施工
下载PDF
配置单层横向钢筋的灌浆波纹管连接空心RC桥墩抗震性能分析
10
作者 林志鹏 刘中和 杨龙清 《福建交通科技》 2024年第8期42-50,共9页
对配置单层横向钢筋的灌浆波纹管连接的空心桥墩开展试验并研究其抗震性能,选取轴压比和截面形式作为变量,并采用拟静力试验方法,对3个配置灌浆波纹管的RC桥墩的抗震性能进行试验分析,结果显示:灌浆波纹管连接方式可靠,空心桥墩与实心... 对配置单层横向钢筋的灌浆波纹管连接的空心桥墩开展试验并研究其抗震性能,选取轴压比和截面形式作为变量,并采用拟静力试验方法,对3个配置灌浆波纹管的RC桥墩的抗震性能进行试验分析,结果显示:灌浆波纹管连接方式可靠,空心桥墩与实心桥墩的承载能力相当,但延性相对较低,主要是由于单层横向钢筋对空心桥墩核心混凝土约束能力有限;轴压比越高,管墩内壁混凝土开裂速度越快,桥墩的损伤速度越快,但轴压比较低时,空心桥墩与实心桥墩具有相似的抗震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灌浆波纹管连接 空心桥墩 拟静力加载试验 数值模拟研究 抗震性能
下载PDF
低收缩机制砂UHPC力学性能与收缩性能试验分析
11
作者 艾四芽 《福建交通科技》 2024年第3期1-4,共4页
以石粉含量、膨胀剂掺量和粗骨料体积掺量为参数,开展低收缩机制砂UHPC基本性能试验研究。结果表明,机制砂UHPC的抗压强度、弹性模量与石粉含量大致呈负相关性,抗弯强度则随石粉含量的增加呈先增加后减小的趋势;随膨胀剂掺量的增加,机制... 以石粉含量、膨胀剂掺量和粗骨料体积掺量为参数,开展低收缩机制砂UHPC基本性能试验研究。结果表明,机制砂UHPC的抗压强度、弹性模量与石粉含量大致呈负相关性,抗弯强度则随石粉含量的增加呈先增加后减小的趋势;随膨胀剂掺量的增加,机制砂UHPC的力学性能不断减小;随粗骨料体积掺量的增加,UHPC的抗压强度先增大后降低,抗弯强度则不断下降,弹性模量呈逐渐升高的趋势。3个参数的UHPC自收缩曲线总体变化规律基本一致;随着石粉含量的增加,UHPC自收缩呈先降低后增加再降低的变化规律,随着膨胀剂和粗骨料掺量的提高,UHPC自收缩呈逐渐下降的趋势;减缩效果最好的石粉、膨胀剂和粗骨料掺量分别为10%、14%和28%,主要减缩作用发生的龄期分别为1 d、1 d和3 d,各自最大减缩率可达21.8%、46.4%和25.5%。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低收缩 机制砂UHPC 力学性能 自收缩
下载PDF
基于红外光谱的沥青混合料抗疲劳性能快速评估
12
作者 洪茂枝 《福建交通科技》 2024年第1期1-6,共6页
为了探究红外光谱技术在沥青混合料抗疲劳性能测试方面的应用,采用70#沥青、90#沥青和SBS改性沥青,以及辉绿岩和石灰岩,制备6种沥青混合料。通过四点小梁疲劳试验仪获取试件的无损及疲劳损伤数据,通过计算分析,结合能量平衡方程与帕里... 为了探究红外光谱技术在沥青混合料抗疲劳性能测试方面的应用,采用70#沥青、90#沥青和SBS改性沥青,以及辉绿岩和石灰岩,制备6种沥青混合料。通过四点小梁疲劳试验仪获取试件的无损及疲劳损伤数据,通过计算分析,结合能量平衡方程与帕里斯公式,得到可用于表征沥青混合料抗疲劳性能的参数,并建立红外光谱峰面积与抗疲劳性能参数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在1540 cm^(-1)与1600 cm^(-1)位置特征峰在不同沥青之间具有差异,该区域特征峰面积与沥青混合料抗疲劳性能有较强相关性,通过获取该区域的红外光谱特征峰面积可以实现对沥青混合料抗疲劳性能的快速预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红外光谱 沥青混合料 四点小梁疲劳试验 疲劳寿命 抗疲劳性能
下载PDF
深水、恶劣海况下大吨位吸力式导管架风机基础施工方案分析 被引量:2
13
作者 郎绿原 艾四芽 +5 位作者 曾宪仁 程细平 李明林 席仁强 黄金星 刘超 《福建交通科技》 2022年第9期96-101,共6页
随着深远海风能开发,海上风机安装及运行面临更加复杂的海洋环境条件。为实现大型吸力式导管架高效制造与安装,针对深水、恶劣海况条件,开发“分段卧式拼装+节段翻身总拼”制造技术,研发三点组合式吊具,采用基于BIM云的测量定位方法,建... 随着深远海风能开发,海上风机安装及运行面临更加复杂的海洋环境条件。为实现大型吸力式导管架高效制造与安装,针对深水、恶劣海况条件,开发“分段卧式拼装+节段翻身总拼”制造技术,研发三点组合式吊具,采用基于BIM云的测量定位方法,建立导管架深水溢浆观测方法。长乐外海海上风电场A区项目采用该施工技术,实践表明新型导管架制造技术解决了88 m超高导管架制造难题,三点式吊具在深水、恶劣海况条件下的适应性强,基于BIM云的测量系统定位精确,导管架深水溢浆观测方法可行。该技术方案解决了恶劣海况下导管架深水施工难题,为后续同类型海上风电基础施工积累了可靠的经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海上风电 深水 恶劣海况 吸力式导管架 整体制造 快速安装
下载PDF
BIM技术在道路施工进度控制中的应用 被引量:1
14
作者 艾四芽 钟书豪 +6 位作者 林万福 温佳年 孙国光 张超 陈元雄 黄善源 董振东 《福建交通科技》 2022年第10期101-105,共5页
城市化是经济社会发展的必然趋势,为了能够满足城市高质量发展需求,实现城市基础设施建设的完善,市政道路是其中最基础的部分。在市政道路施工的过程中需要进行深入分析和准确计量,以掌握全面的施工信息。传统的人工监测工程进度的方式... 城市化是经济社会发展的必然趋势,为了能够满足城市高质量发展需求,实现城市基础设施建设的完善,市政道路是其中最基础的部分。在市政道路施工的过程中需要进行深入分析和准确计量,以掌握全面的施工信息。传统的人工监测工程进度的方式,存在可视化效果差、数据采集程度低以及施工信息利用率低等缺点。该文对比了传统施工进度控制方法与基于BIM技术的道路施工进度管理,提出在道路施工过程中搭建BIM信息平台,利用Revit软件使道路的施工过程可视化,建立BIM-4D模型,在实际施工过程中实现各专业数据共享、协同管理,以此为基础利用Navisworks软件进行施工碰撞检查,实时发现施工问题,以提升道路工程的施工效率与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道路施工 BIM-4D模型 可视化 协同管理 Navisworks施工模拟
下载PDF
BIM-4D技术在桥梁工程中的应用 被引量:3
15
作者 王金露 朱贤皓 +4 位作者 艾四芽 鲍丹宇 许坤 余洁歆 许莉 《福建交通科技》 2022年第6期40-44,共5页
目前,随着工程项目日益复杂,传统施工管理的弊端逐渐突显。引入BIM-4D技术,在3D模型技术架构的基础上与施工进度计划进行关联,能有效地排查施工作业中埋藏的安全隐患。基于此,对传统施工管理的弊端进行分析,探讨BIM-4D技术的优点,通过... 目前,随着工程项目日益复杂,传统施工管理的弊端逐渐突显。引入BIM-4D技术,在3D模型技术架构的基础上与施工进度计划进行关联,能有效地排查施工作业中埋藏的安全隐患。基于此,对传统施工管理的弊端进行分析,探讨BIM-4D技术的优点,通过实际工程项目的应用,证明了BIM-4D技术在实现精细化管理等方面具有明显优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BIM-4D技术 碰撞检测 施工模拟 Dynamo参数化建模
下载PDF
沥青罩面层对玄武岩纤维连续配筋水泥混凝土路面温缩应力的影响研究 被引量:5
16
作者 吴超凡 《福建交通科技》 2020年第6期3-5,共3页
在连续配筋混凝土路面中,混凝土板在温降和干缩的作用下产生横向开裂。为研究沥青罩面层(AC层)对玄武岩纤维连续配筋水泥混凝土板(CRC层)的温缩应力的影响,通过构建有限元模型,并在模型中以修正混凝土线膨胀系数表征混凝土干缩,对AC层... 在连续配筋混凝土路面中,混凝土板在温降和干缩的作用下产生横向开裂。为研究沥青罩面层(AC层)对玄武岩纤维连续配筋水泥混凝土板(CRC层)的温缩应力的影响,通过构建有限元模型,并在模型中以修正混凝土线膨胀系数表征混凝土干缩,对AC层的影响展开分析。结果表明:AC层对CRC混凝土位移、玄武岩纤维筋(BFRP筋)的应力和位移影响较小,但对混凝土应力影响十分显著。当AC层与CRC层的剪切刚度系数从0.1 MPa/mm增大至1.1 MPa/mm时,混凝土最大拉应力从1.709 MPa增加至2.042 MPa,增幅为19.5%。该规律对采用钢筋的CRCP同样适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连续配筋混凝土路面 玄武岩纤维筋 沥青罩面层 温缩应力 层间剪切刚度
下载PDF
预应力连续配筋混凝土路面的预应力损失分析 被引量:4
17
作者 吴超凡 《福建交通科技》 2021年第9期6-8,共3页
由于温降和混凝土的收缩,连续配筋混凝土路面(CRCP)会产生随机横向裂缝,因钢筋锈蚀易引发宽裂缝、冲断等破坏。为了提高路面耐久性,提出对钢筋施加预应力以提高CRCP抗裂性,并对不同布筋角度下的钢绞线的预应力损失展开理论分析。研究结... 由于温降和混凝土的收缩,连续配筋混凝土路面(CRCP)会产生随机横向裂缝,因钢筋锈蚀易引发宽裂缝、冲断等破坏。为了提高路面耐久性,提出对钢筋施加预应力以提高CRCP抗裂性,并对不同布筋角度下的钢绞线的预应力损失展开理论分析。研究结果表明:在纵向布筋方式下,预应力损失与板宽无关,当板长为15 m时,预应力总损失为21.8%,预应力损失主要是由混凝土收缩和徐变引起的;在斜向布筋方式下,当布筋角度为20°~45°时,预应力施加阶段的预应力损失为11.5%~15.7%,随着筋的布设角度增大,锚具变形和预应力筋回缩引起的预应力损失(σ;)增大,钢绞线与套管壁之间摩擦引起的损失(σ;)减小,且σ;占施加阶段预应力总损失的比重增大,而使用阶段的预应力损失不随布筋角度的变化而变化,为10.4%,预应力总损失为21.9%~26.1%。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预应力连续配筋混凝土路面 钢绞线 预应力损失 理论分析 布筋角度
下载PDF
多因素耦合作用下SBS改性沥青的老化行为研究 被引量:3
18
作者 洪茂枝 《福建交通科技》 2022年第5期1-6,34,共7页
通过分析SBS改性沥青在不同因素加速老化作用后的物理性能变化趋势,评价多因素耦合作用下SBS改性沥青的老化行为。结果表明,热、氧气、紫外线、清水、海水等环境因素均会造成SBS改性沥青不同程度的老化,且随着老化因素的增加,SBS改性沥... 通过分析SBS改性沥青在不同因素加速老化作用后的物理性能变化趋势,评价多因素耦合作用下SBS改性沥青的老化行为。结果表明,热、氧气、紫外线、清水、海水等环境因素均会造成SBS改性沥青不同程度的老化,且随着老化因素的增加,SBS改性沥青老化程度加深,对SBS改性沥青的老化表现出明显的加速耦合作用。同时,水对SBS改性沥青的老化也具有明显的加速作用,因此,对湿热地区或滨海地区沥青路面的老化模拟时,应考虑湿度或海水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因素耦合 SBS改性沥青 老化
下载PDF
浅析不同SBS掺量沥青混合料耐老化性能 被引量:2
19
作者 赖锦兴 《福建交通科技》 2022年第11期7-10,共4页
针对不同掺量的SBS改性沥青混合料的耐老化性能问题,通过对不同掺量和不同级配类型沥青混合料在短期热氧老化、长期紫外老化和海水环境老化环境中的路用性能和抗老化性能展开研究,结果表明:改性沥青混合料中沥青材料的性质与混合料的组... 针对不同掺量的SBS改性沥青混合料的耐老化性能问题,通过对不同掺量和不同级配类型沥青混合料在短期热氧老化、长期紫外老化和海水环境老化环境中的路用性能和抗老化性能展开研究,结果表明:改性沥青混合料中沥青材料的性质与混合料的组成对路用性能产生影响不同。随着SBS改性剂掺量的增加,沥青混合料马歇尔稳定度变化率、动稳定度变化率和疲劳寿命变化率逐渐减缓,抗老化性能随之增强,当SBS含量超过5%后增强效果减缓;间断级配型改性沥青混合料相较密级配型在短期老化、长期老化和盐雾环境老化环境中均表现出更好的稳定性和抗老化性能。为保证沥青路面路用性能和抗老化性能,在施工时应谨慎选择沥青混合料级配类型并严格控制SBS改性剂含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BS掺量 沥青混合料 耐老化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