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重庆大学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2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林下生态养殖对植被多样性的影响
被引量:
2
1
作者
高承芳
陈恩
应朝阳
《家畜生态学报》
北大核心
2022年第3期72-76,共5页
为评价林下生态养殖模式对系统植被多样性的影响,在林下种草生态养殖河田鸡的不同时间段,调查林地内物种种类、数量,测量植被高度、多度等,通过公式计算得出系统内物种丰富度、均匀度等指数,以衡量林下生态养殖系统对植被多样性的影响...
为评价林下生态养殖模式对系统植被多样性的影响,在林下种草生态养殖河田鸡的不同时间段,调查林地内物种种类、数量,测量植被高度、多度等,通过公式计算得出系统内物种丰富度、均匀度等指数,以衡量林下生态养殖系统对植被多样性的影响。结果显示,随着放牧时间的延长,群落内首先消失的是豆科与禾本科牧草,囊颖草(Sacciolepis indical L.)、宽叶雀稗(Paspalum wettsteinii H.)、短颖马唐(Digitaria microbachne P.)、猪屎豆(Crotalaria pallida A.)、鬼针草(Bidens pilosa L.)等的重要值逐渐减少,而牛筋草(Eleusine indica L.)、狗尾草(Setaria viridis L.)、苦苣菜(Sonchus oleraceus L.)等适口性差的牧草重要值逐渐增加;样地内群落高度、多度显著降低,盖度呈现先下降后上升的趋势;Margalef指数、Simpson多样性指数、Shannon-Wiener多样性指数均随着放牧时间的延长而呈现下降的趋势,而Pielou均匀度指数呈现逐渐上升的趋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林下生态养殖
河田鸡
物种多样性
下载PDF
职称材料
林下草地放牧河田鸡对林地土壤化学性状和微生物菌群的影响
2
作者
高承芳
陈冬金
+1 位作者
辛清武
应朝阳
《生态与农村环境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2期1601-1609,共9页
福建省长汀县地方家禽良种河田鸡长期以林下放牧为主,但传统的林下高密度、连续放牧方式会对生态环境造成破坏,因此开展放牧时间、放牧方式对林地土壤理化性状及微生物菌群影响的研究,以期明确河田鸡适宜的放牧时间及放牧方式。采用常...
福建省长汀县地方家禽良种河田鸡长期以林下放牧为主,但传统的林下高密度、连续放牧方式会对生态环境造成破坏,因此开展放牧时间、放牧方式对林地土壤理化性状及微生物菌群影响的研究,以期明确河田鸡适宜的放牧时间及放牧方式。采用常规化学性状分析方法及16S rDNA测序,对林下自然生草(A组)、林下人工种草(B组)2种放牧方式及3种放牧时间条件下放牧结束后的林地土壤进行化学性状和微生物多样性的测定分析。结果显示,土壤化学性状受放牧方式的影响较大,B组土壤SOM、TN、AP、AK、NO_(3)^(-)-N与NH_(4)^(+)-N含量均显著高于A组;随着放牧时间增加,A组与B组土壤SOM和AK含量呈逐渐增加趋势,AP含量呈先上升后下降趋势,在60 d时表现出最高值,NO_(3)^(-)-N与NH_(4)^(+)-N含量表现出下降趋势。A组土壤微生物多样性指数菌种丰富度指数、香农威纳多样性指数与辛普森多样性指数受放牧时间影响较大,B组变化幅度不明显。A组优势菌群为放线菌门、拟杆菌门、绿弯菌门和厚壁菌门,B组优势菌群为芽单胞菌门、变形菌门和酸杆菌门。研究结果表明,林下人工种草放牧60 d,土壤化学性状因子相对含量较高,微生物多样性较丰富,且以芽单胞菌门、变形菌门和酸杆菌门等菌群为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放牧方式
放牧时间
土壤化学性状
土壤微生物多样性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林下生态养殖对植被多样性的影响
被引量:
2
1
作者
高承芳
陈恩
应朝阳
机构
福建省农业科学院
畜牧兽医
研究所
福建省农业科学院农业生态研究所/农业部福州农业环境科学观测实验站/福建省山地草业工程技术研究中心
出处
《家畜生态学报》
北大核心
2022年第3期72-76,共5页
基金
国家绿肥产业技术体系(CARS-22)
福建省人民政府,中国农业科学院农业高质量发展超越协同创新工程项目(XTCXGC2021010)
福建省农业科学院科技创新团队(CXTD2021015)。
文摘
为评价林下生态养殖模式对系统植被多样性的影响,在林下种草生态养殖河田鸡的不同时间段,调查林地内物种种类、数量,测量植被高度、多度等,通过公式计算得出系统内物种丰富度、均匀度等指数,以衡量林下生态养殖系统对植被多样性的影响。结果显示,随着放牧时间的延长,群落内首先消失的是豆科与禾本科牧草,囊颖草(Sacciolepis indical L.)、宽叶雀稗(Paspalum wettsteinii H.)、短颖马唐(Digitaria microbachne P.)、猪屎豆(Crotalaria pallida A.)、鬼针草(Bidens pilosa L.)等的重要值逐渐减少,而牛筋草(Eleusine indica L.)、狗尾草(Setaria viridis L.)、苦苣菜(Sonchus oleraceus L.)等适口性差的牧草重要值逐渐增加;样地内群落高度、多度显著降低,盖度呈现先下降后上升的趋势;Margalef指数、Simpson多样性指数、Shannon-Wiener多样性指数均随着放牧时间的延长而呈现下降的趋势,而Pielou均匀度指数呈现逐渐上升的趋势。
关键词
林下生态养殖
河田鸡
物种多样性
Keywords
underforest ecological farming
Hetian chicken
species diversity
分类号
S811.5 [农业科学—畜牧学]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林下草地放牧河田鸡对林地土壤化学性状和微生物菌群的影响
2
作者
高承芳
陈冬金
辛清武
应朝阳
机构
福建省农业科学院
畜牧兽医
研究所
福建省农业科学院农业生态研究所/农业部福州农业环境科学观测实验站/福建省山地草业工程技术研究中心
出处
《生态与农村环境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2期1601-1609,共9页
基金
福建省自然基金(2020J01348)
国家绿肥产业技术体系项目(CARS-22-G-03)
福建省农业科学院科技创新团队项目(CXTD2021015-2)。
文摘
福建省长汀县地方家禽良种河田鸡长期以林下放牧为主,但传统的林下高密度、连续放牧方式会对生态环境造成破坏,因此开展放牧时间、放牧方式对林地土壤理化性状及微生物菌群影响的研究,以期明确河田鸡适宜的放牧时间及放牧方式。采用常规化学性状分析方法及16S rDNA测序,对林下自然生草(A组)、林下人工种草(B组)2种放牧方式及3种放牧时间条件下放牧结束后的林地土壤进行化学性状和微生物多样性的测定分析。结果显示,土壤化学性状受放牧方式的影响较大,B组土壤SOM、TN、AP、AK、NO_(3)^(-)-N与NH_(4)^(+)-N含量均显著高于A组;随着放牧时间增加,A组与B组土壤SOM和AK含量呈逐渐增加趋势,AP含量呈先上升后下降趋势,在60 d时表现出最高值,NO_(3)^(-)-N与NH_(4)^(+)-N含量表现出下降趋势。A组土壤微生物多样性指数菌种丰富度指数、香农威纳多样性指数与辛普森多样性指数受放牧时间影响较大,B组变化幅度不明显。A组优势菌群为放线菌门、拟杆菌门、绿弯菌门和厚壁菌门,B组优势菌群为芽单胞菌门、变形菌门和酸杆菌门。研究结果表明,林下人工种草放牧60 d,土壤化学性状因子相对含量较高,微生物多样性较丰富,且以芽单胞菌门、变形菌门和酸杆菌门等菌群为主。
关键词
放牧方式
放牧时间
土壤化学性状
土壤微生物多样性
Keywords
grazing model
grazing time
soil chemical characteristics
soil bacterial diversity
分类号
X833 [环境科学与工程—环境工程]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林下生态养殖对植被多样性的影响
高承芳
陈恩
应朝阳
《家畜生态学报》
北大核心
2022
2
下载PDF
职称材料
2
林下草地放牧河田鸡对林地土壤化学性状和微生物菌群的影响
高承芳
陈冬金
辛清武
应朝阳
《生态与农村环境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
0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