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61篇文章
< 1 2 1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福建省产豇豆中农药残留水平及膳食暴露风险评估 被引量:2
1
作者 梁启富 邹华娇 +3 位作者 韦航 黄承远 方灵 傅建炜 《农产品质量与安全》 2024年第4期29-35,共7页
为评估福建省产豇豆的农药残留水平及对人体的膳食暴露风险,采用现有的标准检测方法,对采集的522个福建省产豇豆样品中的91种农药残留进行了检测分析,并对检出农药进行了短期和长期膳食暴露风险评估。结果显示,522个豇豆样品中,共有322... 为评估福建省产豇豆的农药残留水平及对人体的膳食暴露风险,采用现有的标准检测方法,对采集的522个福建省产豇豆样品中的91种农药残留进行了检测分析,并对检出农药进行了短期和长期膳食暴露风险评估。结果显示,522个豇豆样品中,共有322个样品检出了农药残留,总检出率为61.69%;共检出56种农药,其中杀虫剂33种,杀菌剂20种,除草剂1种,植物生长调节剂2种;检出2种及2种以上农药残留的样品占检出农药残留样品总量的72.98%,存在农药多残留现象。利用相关的农药毒理学数据急性参考剂量和每日允许摄入量、农药残留数据和豇豆的膳食消费量数据,评估了检出农药的短期和长期膳食暴露风险。结果表明,本研究采集的福建省产豇豆样品中绝大部分农药残留的短期及长期膳食暴露风险在可接受范围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豇豆 农药残留 风险评估 短期膳食暴露 长期膳食暴露
下载PDF
福建省产区西番莲中农药残留水平及累积急性膳食摄入风险评估 被引量:2
2
作者 梁启富 韦航 +1 位作者 方灵 傅建炜 《农产品质量与安全》 2024年第2期43-48,共6页
为了评估福建省产区西番莲的农药残留水平及对人体的农药多残留累积急性膳食摄入风险,为农药残留监管与西番莲上的农药登记提供理论依据,本研究对在福建省西番莲产区采集的82个西番莲样品采用现有的标准检测方法进行98种农药残留检测分... 为了评估福建省产区西番莲的农药残留水平及对人体的农药多残留累积急性膳食摄入风险,为农药残留监管与西番莲上的农药登记提供理论依据,本研究对在福建省西番莲产区采集的82个西番莲样品采用现有的标准检测方法进行98种农药残留检测分析。采用相对效能因子法对相同作用机制的农药进行分组,根据各种农药的急性参考剂量计算各组农药的累积当量浓度,针对一般人群进行累积急性膳食摄入风险评估。结果表明,在82个西番莲样品中,41个样品检出农药,检出率50.00%;检出2种及以上农药残留的样品占检出农药样品量的65.85%,存在农药多残留现象;拟除虫菊酯类、咪唑类、新烟碱类、氨基甲酸酯类及三唑类农药对一般人群的累积急性膳食摄入风险分别为7.13%、3.84%、0.64%、0.35%和0.33%。评估结果说明以上5类农药对一般人群的农药残留及其累积急性膳食摄入风险处于较低水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西番莲 农药残留 急性膳食摄入 风险评估 累积暴露
下载PDF
福建省产毒素多杀性巴氏杆菌的分离鉴定及致病性研究 被引量:3
3
作者 饶秋华 刘洋 +2 位作者 周伦江 罗土炎 王隆柏 《中国预防兽医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1期1174-1177,共4页
为探究2019年4月引起福建省南平市某猪场的育肥猪出现鼻塞、流鼻涕、呼吸时伴有鼾声、鼻梁弯曲变形等症状的病原,本研究通过采集30份发病猪的鼻腔拭子进行细菌分离纯化、鉴定以及采用特异性PCR对分离菌分型鉴定,同时分析其致病性。结果... 为探究2019年4月引起福建省南平市某猪场的育肥猪出现鼻塞、流鼻涕、呼吸时伴有鼾声、鼻梁弯曲变形等症状的病原,本研究通过采集30份发病猪的鼻腔拭子进行细菌分离纯化、鉴定以及采用特异性PCR对分离菌分型鉴定,同时分析其致病性。结果显示,从鼻腔拭子中分离出28株多杀性巴氏杆菌(Pm),分型PCR鉴定结果显示27株分离菌为荚膜D型产毒素多杀性巴氏杆菌(T^+Pm),1株分离菌为荚膜A型Pm,表明D型T+Pm为该次致猪发病的主要病原菌;利用特异性PCR方法对Pm进行脂多糖(LPS)基因型检测,鉴定结果显示该猪群感染的Pm LPS基因型全部为L6型;致病性实验结果显示该菌株能导致二元长白猪的肺脏呈熟肉样病变,病理组织切片显示有轻度水肿,少量炎性细胞浸润,伴少量散在出血。本研究获得的T+Pm对二元长白猪具有明显的致病性,为今后深入开展T+Pm致病机理、流行病学调查和防控技术的研究奠定了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萎缩性鼻炎 产毒素多杀性巴氏杆菌 分离鉴定 致病性
下载PDF
基于SNP分子标记的福建玳瑁山脉茶树种质遗传多样性分析及DNA指纹图谱构建
4
作者 贵文静 于文涛 +6 位作者 刘玲玉 罗华标 罗钦 朱艳宇 王攀 蔡春平 叶乃兴 《南方农业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160-168,共9页
【目的】分析福建玳瑁山脉茶树种质资源的亲缘关系和遗传多样性,并构建其DNA指纹图谱,为玳瑁山脉茶树种质资源的保护、鉴定和利用提供参考依据。【方法】利用SNP分子标记对83份玳瑁山脉茶树种质资源进行亲缘关系和遗传多样性分析。利用G... 【目的】分析福建玳瑁山脉茶树种质资源的亲缘关系和遗传多样性,并构建其DNA指纹图谱,为玳瑁山脉茶树种质资源的保护、鉴定和利用提供参考依据。【方法】利用SNP分子标记对83份玳瑁山脉茶树种质资源进行亲缘关系和遗传多样性分析。利用GenAlEx 6.503计算遗传距离,并进行主坐标分析(PCoA)。运用MEGA 5.05和DARwin 6.0构建层次聚类树。利用Structure 2.3.4进行群体结构分析,使用Clumpp 1.1.2和Distruct 1.1绘制种群结构图,并构建DNA指纹图谱。【结果】从83份玳瑁山茶树种质资源中筛选出51个多态性高的SNP位点,用于鉴定玳瑁山脉茶树种质资源的基因分型。83份玳瑁山茶树种质资源的Shannon’s信息指数(I)平均为0.530,观测杂合度(Ho)平均为0.312,期望杂合度(He)平均为0.352,固定指数(F)平均为0.122,次等位基因频率(MAF)平均为0.261。83份玳瑁山脉茶树种质资源可分为4个产区,基本上每个产区茶树种质均可单独聚为组群,新罗产区和漳平产区的茶树种质各自较独立聚集,上杭产区和连城产区的茶树种质交流较密切。不同产区种群间遗传分化系数(F_(st))为0.090~0.165,属于中度遗传分化,上杭产区与漳平产区的茶树群体间F_(st)最大,为0.165,遗传距离最大,为0.189,茶树基因型差异最大,亲缘关系较远,种群间分化较明显;上杭产区与连城产区的茶树群体间遗传距离最小,为0.082,F_(st)最小,为0.090,茶树种质基因型最相近,遗传物质交流最频繁。通过51个有效SNP位点的基因分型,将其扩增位点信息连锁编码构建的DNA指纹图谱,可有效对玳瑁山脉茶树种质资源进行区分。【结论】玳瑁山脉茶树种质资源具有丰富的遗传多样性,利用筛选出的SNP分子标记可有效鉴定玳瑁山脉茶树种质资源的亲缘关系,可用于玳瑁山脉茶树种质资源鉴定及保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茶树 遗传多样性 SNP分子标记 亲缘关系 玳瑁山脉
下载PDF
氢键有机框架材料对芒果采后保鲜效果研究
5
作者 吴少译 林伦洲 +4 位作者 李春江 刘莉莉 田美玲 方婷 项发晖 《福建轻纺》 2025年第4期27-32,共6页
呼吸跃变型水果采后保鲜无法避开的一个问题是内源乙烯的生成对其后续保鲜品质和货架期的显著影响,甚至导致水果的快速衰老和腐败,芒果作为呼吸跃变型水果同样需要面对这一问题。文章采用氢键有机框架材料(HOFs,HOF-FJU-8)作为吸附平台... 呼吸跃变型水果采后保鲜无法避开的一个问题是内源乙烯的生成对其后续保鲜品质和货架期的显著影响,甚至导致水果的快速衰老和腐败,芒果作为呼吸跃变型水果同样需要面对这一问题。文章采用氢键有机框架材料(HOFs,HOF-FJU-8)作为吸附平台,对保鲜水果环境中产生的内源乙烯和二氧化碳进行直接吸附处理,以实现对芒果的采后储藏保鲜。研究结果表明,在HOF-FJU-8材料的处理下,芒果在保鲜过程中的呼吸速率明显降低[0.066 mg/(kg·h),8 d],对比对照组,其外观、失重率、硬度、可滴定酸和可溶性固形物等指标都表现出良好的效果。研究表明HOF-FJU-8对芒果的保鲜具有较好的保鲜效果,为HOFs材料在保鲜中的应用提供一定理论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芒果 采后保鲜 氢键有机框架材料 品质保持
下载PDF
福建省稻米镉含量及其健康风险 被引量:24
6
作者 涂杰峰 刘兰英 +6 位作者 罗钦 陈涵贞 伍云卿 陈卫伟 宋永康 黄薇 姚清华 《农业环境科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4期695-701,共7页
为评价福建省稻米中重金属镉所引起的健康风险,于2013年在全省区域共采集1458份稻米样品,采用石墨炉原子吸收光谱法(GF-AAS)检测稻米中镉含量,应用单因子污染指数法进行稻米镉超标评价,并用非参数概率法对稻米中镉的膳食风险进行评估。... 为评价福建省稻米中重金属镉所引起的健康风险,于2013年在全省区域共采集1458份稻米样品,采用石墨炉原子吸收光谱法(GF-AAS)检测稻米中镉含量,应用单因子污染指数法进行稻米镉超标评价,并用非参数概率法对稻米中镉的膳食风险进行评估。结果表明,所检稻米的重金属镉含量为0.001~1.158 mg·kg-1,仅有5%左右的样品超出了我国食品卫生标准值(0.2 mg·kg-1);稻米中镉的风险熵(HQ)在95%、97.5%和99.5%高暴露位点分别为1.34、1.87和3.56,均大于1,潜在风险较大,并且晚稻对镉的吸收能力高于中稻和早稻。表明通过食用稻米途径,福建部分地区居民存在重金属镉过量积累的风险,应引起重视并对稻米中的镉含量进行追踪监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稻米 污染分布 健康风险评估 福建省
下载PDF
福建省农田生态系统外来入侵植物种类及其分布 被引量:9
7
作者 李建宇 史梦竹 +3 位作者 郭燕青 郑丽祯 吴梅香 傅建炜 《热带亚热带植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6期547-556,共10页
为掌握福建省农田生态系统的外来入侵植物种类和分布情况,采用实地调查的方式,对福建省9市农田生态系统中的入侵植物进行调查,并分析了其种类组成、原产地、生活型、分布格局和分布类型及其入侵性等。结果表明,福建省农田生态系统有外... 为掌握福建省农田生态系统的外来入侵植物种类和分布情况,采用实地调查的方式,对福建省9市农田生态系统中的入侵植物进行调查,并分析了其种类组成、原产地、生活型、分布格局和分布类型及其入侵性等。结果表明,福建省农田生态系统有外来入侵植物30科65属共79种;其中以菊科(Asteraceae)物种数最多,为22种,占总种数的27.85%,其次是苋科(Amaranthaceae)有7种,豆科(Leguminosae)、禾本科(Gramineae)、旋花科(Convolvulaceae)和大戟科(Euphorbiaceae)各有5种。生活型以草本植物为主,占总种数的86.08%;原产于美洲的种类最多,占总种数的70.24%;入侵等级为恶性入侵(1级)的物种有10科22种,严重入侵(2级)有13科22种,局部入侵(3级)、一般入侵(4级)和有待观察类(5级)分别有9、18和8种;恶性入侵和严重入侵的植物种类占入侵植物总数的55.70%。从分布格局和分布类型来看,以福州市的农田生态系统入侵植物种类最多,为52种;不同农田类型中,以旱地中的入侵植物种数最多,有74种;按分布区域划分的全域分布种共13种,按农田类型划分的全域分布种有11种。因此,福建省农田生态系统入侵植物种类繁多,分布广泛,原产地多元化,且恶性和严重入侵植物占比较高,入侵形势严峻,应加强入侵植物的动态监控与防范,以保护生物多样性和生态安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田生态系统 外来入侵植物 原产地 分布 入侵等级 福建
下载PDF
烟叶及提取物中茄尼醇的高效液相色谱标准化测定方法研究 被引量:10
8
作者 潘葳 刘文静 +1 位作者 翁伯琦 张望兴 《中国烟草科学》 CSCD 2013年第4期60-66,共7页
为了更好地理解和应用笔者制定的国家标准《烟叶和烟叶提取物中茄尼醇的测定一高效液相色谱法》,笔者详细说明了该方法的技术要点,筛选出最佳的提取条件和皂化条件。高效液相色谱检测条件为:采用WatersAtlantisT3.C18柱(4.6×... 为了更好地理解和应用笔者制定的国家标准《烟叶和烟叶提取物中茄尼醇的测定一高效液相色谱法》,笔者详细说明了该方法的技术要点,筛选出最佳的提取条件和皂化条件。高效液相色谱检测条件为:采用WatersAtlantisT3.C18柱(4.6×150mm,3μm),柱温35℃;以异丙醇.甲醇(体积比为30:70)为流动相,流速为1.0mL/min;采用二极管阵列检测器,检测波长213m。实验结果表明,该方法对茄尼醇的检出限为1mg/kg,在0.1~5.0g/100g线性范围内,茄尼醇含量与峰面积的相关系数达0.9999以上;方法加标回收率达到95%以上;相对标准偏差小于5%(n=6)。该方法快速、简便、具有良好的精密度和准确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效液相色谱 茄尼醇 烟叶 烟叶提取物 正交法
下载PDF
福建省花生营养品质评价及其食用品质灰色关联法分析 被引量:5
9
作者 刘文静 潘葳 《安徽农业科学》 CAS 2016年第22期88-92,共5页
[目的]对福建省的主栽花生品种进行分析测定及营养评价,为福建省食用型花生品种开发提供依据。[方法]在福建省8个县区采集19个主栽花生品种,检测分析花生样品的主要营养成分,采用灰色关联法分析更适合作为食用花生的品种。[结果]试验表... [目的]对福建省的主栽花生品种进行分析测定及营养评价,为福建省食用型花生品种开发提供依据。[方法]在福建省8个县区采集19个主栽花生品种,检测分析花生样品的主要营养成分,采用灰色关联法分析更适合作为食用花生的品种。[结果]试验表明,供试花生品种的脂肪和蛋白质平均含量分别为48.06%和32.65%;必需氨基酸平均含量占氨基酸总量的29.24%,其中龙花243必需氨基酸含量最高,为8.57%,泉花646最低,为6.64%;不饱和脂肪酸在脂肪中所占的平均含量为81.70%,最高为汕油21,达到88.10%,泉花6号最低,仅为79.30%。油酸/亚油酸比值平均为1.2,其中福花4号最高,达到1.4,说明其较耐贮藏。[结论]灰色关联法分析结果显示,福花4号在供试花生品种中最适合作为食用花生品种,泉花8号次之,泉花10号最不适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花生 营养评价 灰色关联法
下载PDF
自我重复取样技术与多项式定理在年龄-龄期两性生命表研究中的应用 被引量:2
10
作者 李建宇 陈燕婷 +3 位作者 傅建炜 史梦竹 齐心 尤民生 《昆虫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0期1389-1400,共12页
年龄-龄期两性生命表(age-stage,two-sex life table)简称两性生命表,是种群生态学研究与害虫治理中常用的重要理论与分析工具。根据两性生命表理论而设计的方便用户的软件TWOSEX-MSChart近年来被越来越多国内外学者用于昆虫种群研究的... 年龄-龄期两性生命表(age-stage,two-sex life table)简称两性生命表,是种群生态学研究与害虫治理中常用的重要理论与分析工具。根据两性生命表理论而设计的方便用户的软件TWOSEX-MSChart近年来被越来越多国内外学者用于昆虫种群研究的数据分析。两性生命表软件的分析功能是由许多的统计技术与计算机模拟方法作为数据分析的支撑,其中自我重复取样(bootstrap)是其重要技术之一。本文详述了bootstrap技术的基本原理、方法、优缺点及其在两性生命表分析中的应用,并介绍了其理论基础多项式定理(multinomial theorem)在生命表研究中的应用。与常用统计方法相比,bootstrap不需要数据分布假设就可以对数据总体的分布特性进行统计和推断。在两性生命表分析中,bootstrap不仅可以估算种群参数或一般统计值的方差和标准误,同时利用paired bootstrap test还可以比较不同处理间的差异,准确显示种群的变异性。利用相同的自我重复取样样本(same bootstrap samples)可以正确计算昆虫的孵化率与不同繁殖型对种群参数的贡献,并可连接天敌的生命表与捕食率分析,以正确分析昆虫种群的繁殖力或天敌种群的捕食潜能等。此外,本文介绍了bootstrap数学理论基础的多项式定理,其在两性生命表研究中的应用进一步证明了bootstrap重复取样技术能得到较稳定和可靠的总体参数估计,并分析了生命表研究中考虑无效bootstrap样本的重要性。近年来,关于两性生命表及bootstrap的应用相关研究较多,但是关于bootstrap技术的原理及方法很少报道。本文将有助于从事昆虫学和生态学的研究人员理解bootstrap技术和多项式定理的基本理论与原理及其在两性生命表分析中的应用,以更好地将其运用于相关科研工作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命表 年龄 龄期 性别 两性生命表 自我重复取样 多项式定理 种群预测
下载PDF
农产品中白藜芦醇的高效液相色谱标准化测定方法研究
11
作者 潘葳 刘文静 涂杰峰 《中国农学通报》 2017年第14期130-137,共8页
旨在建立同时测定花生衣、葡萄皮、苜蓿、虎杖、藜芦等农产品中白藜芦醇含量的高效液相色谱标准化测定方法。色谱分析条件如下:以Waters Atlantis T3-C18色谱柱(4.6×150mm,3μm)分离,柱温40℃;以乙腈:0.1%乙酸溶液(体积比为26:74)... 旨在建立同时测定花生衣、葡萄皮、苜蓿、虎杖、藜芦等农产品中白藜芦醇含量的高效液相色谱标准化测定方法。色谱分析条件如下:以Waters Atlantis T3-C18色谱柱(4.6×150mm,3μm)分离,柱温40℃;以乙腈:0.1%乙酸溶液(体积比为26:74)为流动相,流速1.0 mL/min;采用二极管阵列检测器,检测波长306 nm。花生衣、葡萄皮、苜蓿中白藜芦醇含量的检出限均为0.6μg/g,定量限均为2.0μg/g;虎杖、藜芦中白藜芦醇含量的检出限均为7.5μg/g,定量限均为25μg/g。方法学考察结果显示符合含量测定要求。该方法操作简便、快速,结果可靠,重现性好,可用来研究农产品中白藜芦醇的含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效液相色谱法 白藜芦醇 农产品
下载PDF
福建新记录入侵害虫木瓜秀粉蚧的分子检测鉴定 被引量:11
12
作者 林凌鸿 郑丽祯 +5 位作者 史梦竹 李建宇 王秋月 李銮 傅建炜 吴梅香 《果树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9期1130-1139,共10页
【目的】基于核糖体28S rDNA基因序列的种特异性PCR方法,快速鉴定福建新纪录入侵性害虫——木瓜秀粉蚧(Paracoccus marginatus Williams and Granara de Willink)。【方法】通过1对扩增粉蚧28S rDNA的通用引物(S3660/A335)扩增以木瓜秀... 【目的】基于核糖体28S rDNA基因序列的种特异性PCR方法,快速鉴定福建新纪录入侵性害虫——木瓜秀粉蚧(Paracoccus marginatus Williams and Granara de Willink)。【方法】通过1对扩增粉蚧28S rDNA的通用引物(S3660/A335)扩增以木瓜秀粉蚧为靶标,以野外采集的另外10种粉蚧为对照的11种粉蚧的基因片段序列。根据所得基因序列结果并参照GeneBank数据库中已知粉蚧的28S rDNA基因序列,设计出木瓜秀粉蚧28S rDNA的种特异性引物(28S-ParF/28S-MarR),对该种特异性引物的效果进行检验。【结果】该种特异性引物对木瓜秀粉蚧的28S rDNA基因具有扩增能力,得到产物大小为446 bp的扩增片段,对其他10种粉蚧均无扩增效果。该引物不仅对木瓜秀粉蚧雌成虫具有稳定的扩增效果,对不同虫态、不同寄主来源以及不同地区来源的木瓜秀粉蚧均有稳定的扩增效果。【结论】对福建发现的木瓜秀粉蚧进行分子鉴定并建立了木瓜秀粉蚧快速分子检测技术,可用于识别和防控木瓜秀粉蚧,有助于遏制木瓜秀粉蚧的入侵危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木瓜秀粉蚧 粉蚧 28S种特异引物 分子检测 快速鉴定
下载PDF
福建省主产区普通白菜中农药残留水平及膳食暴露风险评估 被引量:8
13
作者 梁启富 史梦竹 +3 位作者 方灵 韦航 司瑞茹 傅建炜 《农药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2期453-460,共8页
为评估福建省主产区普通白菜中农药残留水平及对人体的膳食暴露风险,采用现有的标准检测方法,对在福建省主产区采集的88个普通白菜样品中的68种农药残留进行了检测分析,并对检出农药进行了短期和长期膳食暴露风险评估。结果显示:88个普... 为评估福建省主产区普通白菜中农药残留水平及对人体的膳食暴露风险,采用现有的标准检测方法,对在福建省主产区采集的88个普通白菜样品中的68种农药残留进行了检测分析,并对检出农药进行了短期和长期膳食暴露风险评估。结果显示:88个普通白菜样品中,共有68个样品检出了农药残留,总检出率为77.27%;共检出27种农药,其中杀虫剂18种,杀菌剂9种;检出2种及2种以上农药残留的样品占检出农药残留样品总量的83.82%,存在农药多残留现象。利用相关农药的毒理学数据——急性参考剂量(ARfD)和每日允许摄入量(ADI)、农药残留数据和普通白菜的膳食消费量数据,评估了所检出农药的短期和长期膳食暴露风险。其中,短期膳食暴露风险值(%ARfD)范围为0~90%,长期膳食暴露风险商贡献率(RQc%)范围为0~46%。研究表明,福建省主产区普通白菜中的农药残留水平较低,通过食用该地区生产的普通白菜对消费者的农药残留膳食暴露风险整体在可接受范围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普通白菜 农药残留 短期膳食暴露 长期膳食暴露 风险评估
下载PDF
利用自我重复取样匹配技术组建生命表:以梨小食心虫为例
14
作者 孔维娜 王怡 +6 位作者 梅文浩 魏明峰 马敏 刘明蕾 张烨 齐心 马瑞燕 《昆虫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0期1372-1387,共16页
【目的】针对一些昆虫在进行生命表研究时由于个体从出生到死亡的发育、存活和繁殖数据无法连续记录或难以记录的问题,本研究旨在引入一种适宜该类昆虫的生命表组建技术,并证明该技术的可靠性。【方法】将24个以传统方式组建的昆虫连续... 【目的】针对一些昆虫在进行生命表研究时由于个体从出生到死亡的发育、存活和繁殖数据无法连续记录或难以记录的问题,本研究旨在引入一种适宜该类昆虫的生命表组建技术,并证明该技术的可靠性。【方法】将24个以传统方式组建的昆虫连续记录生命表拆分为未成熟期与成虫期生命表,再利用自我重复取样匹配技术重新组建新的完整生命表,与原始生命表的主要种群参数进行比较与验证。利用该技术重新组建包含滞育期的梨小食心虫Grapholita molesta生命表,并借助模拟软件预测越冬种群增长趋势,将预测的种群数据与田间取样数据进行对比。【结果】24个种群基于0.5百分位净增殖率(R_(0))和周限增长率(λ)采用自我重复取样匹配构建的生命表的种群参数与原始生命表一致。梨小食心虫自我重复取样匹配生命表无滞育期与含180 d滞育期的生命表周限增长率(λ)、内禀增长率(r)与平均世代周期(T)有显著差异,但净增殖率(R_(0))与平均繁殖率(F)无显著差异。进行种群增长预测时,忽略滞育期会高估田间种群的增长潜力,呈现不现实的快速增长,而包含180 d滞育期的同时降低繁殖率并增加越冬期幼虫的死亡率的生命表,可得到更接近田间观察的实际种群结构。【结论】本研究展示了分别独立收集未成熟期和成虫期数据,利用两性生命表软件经100000次自我重复取样和匹配,进而组建完整生命表的技术。借助年龄-龄期两性生命表理论的计算机模拟可以预测害虫种群增长,有助于确定防治的最佳时期和制定有效的害虫管理方案,以促进农业可持续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命表 自我重复取样技术 随机匹配 滞育昆虫 计算机模拟 梨小食心虫
下载PDF
福建省不同水稻品种稻米镉积累及健康风险评价 被引量:2
15
作者 刘兰英 涂杰峰 +2 位作者 吕新 伍云卿 上官亮 《福建农业科技》 2018年第5期1-6,共6页
为评价不同水稻品种稻米镉的积累差异及对人体的健康风险,在福建省水稻稻米镉污染风险评估基础上,收集当地常见的18个水稻品种,采用石墨炉原子吸收光谱法(GF-AAS)测定稻米中镉含量,筛选对镉具有低累积性的水稻品种,并通过概率模型评估... 为评价不同水稻品种稻米镉的积累差异及对人体的健康风险,在福建省水稻稻米镉污染风险评估基础上,收集当地常见的18个水稻品种,采用石墨炉原子吸收光谱法(GF-AAS)测定稻米中镉含量,筛选对镉具有低累积性的水稻品种,并通过概率模型评估经食用稻米摄入镉的健康风险。结果表明:供试水稻稻米镉含量为0.001~0.989mg·kg^(-1),8.09%的样品镉含量超出了我国食品卫生标准值(0.2mg·kg^(-1))。对不同类型水稻品种分析表明,杂交稻稻米对镉的吸收能力相对于常规稻低,三系杂交稻稻米镉含量略高于两系杂交稻;不同水稻品种稻米镉含量也存在差异,其中红优2155、T78优2155、特优716、中浙优1号和花Ⅱ优3301为镉低累积水稻品种,中浙优8号、宜香2292、宜香673、甬优9号和宜优99为镉高累积水稻品种。风险评价结果表明,不同品种稻米中镉含量的差异可以引起不同的健康风险效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稻米 品种差异 健康风险评估
下载PDF
基于稀土元素指纹分析技术溯源我国茶叶产地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2
16
作者 罗钦 吕军 +1 位作者 黄锐敏 毛方华 《福建农业科技》 CAS 2022年第7期67-74,共8页
茶叶是我国重要的特色经济作物,茶叶产地与品种名称往往是商品茶的代名词,开展茶叶产地溯源工作对维护市场良序发展和产业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作用。稀土元素常作为地球化学行为的示踪指示剂,是茶叶产地溯源的理想元素。通过文献查阅和... 茶叶是我国重要的特色经济作物,茶叶产地与品种名称往往是商品茶的代名词,开展茶叶产地溯源工作对维护市场良序发展和产业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作用。稀土元素常作为地球化学行为的示踪指示剂,是茶叶产地溯源的理想元素。通过文献查阅和统计可知,应用稀土元素指纹分析技术开展茶叶产地溯源的研究具有起步晚、发展迅速的特点,刊载研究论文的中文期刊有19个,外文期刊有1个,刊载论文数量最多的期刊是《食品安全质量检测学报》。同时,分析了稀土元素指纹分析技术、稀土元素指纹与其他化学成分联用分析技术等进行茶叶产地溯源存在优势和面临的困难,并且提出了建立一个适用于产地溯源的茶叶标准品库、建立一个全面的茶叶稀土元素特征数据库、建立一个低成本的监督识别方法与非监督识别方法耦合联用的茶叶稀土元素产地溯源判别模型等3方面的研究建议,对我国茶叶原产地保护及产业发展有积极借鉴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稀土元素指纹分析技术 茶叶 产地溯源
下载PDF
基于主成分分析的南方红壤水土流失区土壤肥力质量评价——以福建长汀、福州、武夷山为例 被引量:2
17
作者 李巍 王成己 +3 位作者 谭丽婷 罗旭辉 黄敏敏 涂杰峰 《安徽农学通报》 2018年第9期58-60,100,共4页
为评价南方红壤水土流失区土壤肥力质量,该文采用主成分分析法分别对长汀、北峰、武夷山等地的茶园土壤肥力质量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龙岩长汀、福州北峰、南平武夷山茶园土壤中的铵态氮、有效钾、速效磷、有机质、p H值这5个指标之间... 为评价南方红壤水土流失区土壤肥力质量,该文采用主成分分析法分别对长汀、北峰、武夷山等地的茶园土壤肥力质量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龙岩长汀、福州北峰、南平武夷山茶园土壤中的铵态氮、有效钾、速效磷、有机质、p H值这5个指标之间有着紧密的联系,它们都是南方红壤水土流失区茶园土壤肥力的重要影响因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南方红壤 水土流失区 土壤肥力质量 评价
下载PDF
福建省有机肥中养分和重金属含量特征 被引量:11
18
作者 刘兰英 何肖云 +4 位作者 黄薇 陈丽华 吕新 涂杰峰 罗土炎 《福建农业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6期640-648,共9页
【目的】分析福建省有机肥中养分和重金属含量,了解福建省有机肥的总体质量状况。【方法】于2019年7—9月期间,在福建南平、漳州、龙岩、三明和福州等5个地区收集有机肥样品50份,分析有机肥中养分和重金属含量特征,比较不同原料来源有... 【目的】分析福建省有机肥中养分和重金属含量,了解福建省有机肥的总体质量状况。【方法】于2019年7—9月期间,在福建南平、漳州、龙岩、三明和福州等5个地区收集有机肥样品50份,分析有机肥中养分和重金属含量特征,比较不同原料来源有机肥中养分和重金属含量差异。【结果】依据现行的NY 525—2012有机肥料标准,在采集的福建有机肥中,pH、有机质、氮磷钾总量和水分含量不符合率分别为8%、10%、28%和32%;重金属Pb、Cd、Cr、Hg、As均有检出,但不存在超标现象。不同原料来源的有机肥,生物有机肥中的全钾及氮磷钾总量显著高于其他原料配方形成的有机肥;除Hg外,其他重金属含量均以畜禽粪便为原料形成的有机肥较高,生物有机肥中的重金属含量最低;不同畜禽粪便为原料形成的有机肥,猪粪肥中的全氮、全磷及氮磷钾总量均显著高于鸡粪肥和羊粪肥;对重金属而言,Cr含量以猪粪肥最高,其次是鸡粪肥、羊粪肥;Pb、Cd、Hg、As含量以鸡粪肥最高,且鸡粪肥中的As含量显著高于以羊粪和猪粪为原料形成的有机肥。【结论】本研究所收集的福建省有机肥样品没有重金属超标现象,但养分含量不达标,水分含量超标比例较高,氮磷钾总量不足问题较突出,生产上需要特别注意氮磷钾养分的需求平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有机肥 重金属 养分 原料 福建
下载PDF
福建特色茶叶中细菌群落结构及多样性研究 被引量:2
19
作者 何肖云 饶秋华 +1 位作者 刘兰英 傅建炜 《福建农业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期28-37,共10页
【目的】探明福建特色茶叶中的细菌群落结构特征,以及细菌群落结构在不同种类茶叶间的分布情况。【方法】采集福建特色茶叶大红袍、铁观音、花茶共15组样品,通过16S rRNA高通量测序,对不同种类茶叶中细菌的群落结构进行解析。【结果】... 【目的】探明福建特色茶叶中的细菌群落结构特征,以及细菌群落结构在不同种类茶叶间的分布情况。【方法】采集福建特色茶叶大红袍、铁观音、花茶共15组样品,通过16S rRNA高通量测序,对不同种类茶叶中细菌的群落结构进行解析。【结果】经过高通量测序以及统计分析,最终共获得11 472个OTU,包括37个门,95个纲,150个目,207个科,277个属。比较3种茶叶,发现大红袍在物种丰度上要高于铁观音与花茶,花茶的物种多样性要高于大红袍与铁观音,且同为乌龙茶的大红袍与铁观音在细菌群落结构上更为相似。在属水平上,10组大红袍样本中共有的优势属为乳球菌属、双歧杆菌属及拟杆菌属,2组花茶样本中共有的优势属为拟杆菌属,3组铁观音中共有的优势菌属为乳球菌属与双歧杆菌属。其中,丰度前10的优势属中有5个为乳酸菌。通过共现网络分析,表明乳酸菌与其显著相关的大部分物种呈互利生长的关系。【结论】大红袍与铁观音的优势菌纲为芽孢杆菌纲和放线菌纲,花茶的优势菌纲为梭状芽胞杆菌纲与拟杆菌纲。比较3种茶叶的细菌群落结构,发现茶叶种类可能是影响细菌群落结构变化的重要因素之一,且乳酸菌在3种茶叶中均为主要优势细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茶叶 细菌群落结构 16SrRNA 高通量测序
下载PDF
福建省3类陈年老茶主要成分含量分析 被引量:2
20
作者 刘文静 韦航 +2 位作者 傅建炜 黄彪 黄财标 《江苏农业科学》 北大核心 2022年第4期170-175,共6页
分析比较5、10、15年陈不同乌龙茶、红茶和白茶等老茶中儿茶素类化合物、咖啡碱、茶氨酸、茶黄素等成分的含量。检测发现,5年以上的陈年老茶中,白茶中的茶多酚(儿茶素类化合物)含量总体最高,其次为乌龙茶,红茶最低;咖啡碱、茶氨酸含量... 分析比较5、10、15年陈不同乌龙茶、红茶和白茶等老茶中儿茶素类化合物、咖啡碱、茶氨酸、茶黄素等成分的含量。检测发现,5年以上的陈年老茶中,白茶中的茶多酚(儿茶素类化合物)含量总体最高,其次为乌龙茶,红茶最低;咖啡碱、茶氨酸含量均表现为白茶最高,红茶次之,乌龙茶最低;红茶中的茶黄素含量总体高于白茶、乌龙茶,且储藏时间越长,差异越明显。在同一种类的陈年老茶中,一些主要化合物含量在不同品种间存在较大差异,龙凤熟茶的没食子儿茶素没食子酸酯含量显著低于其他几种乌龙茶(P<0.05),而没食子酸含量则明显较高(P<0.05);白茶寿眉中的儿茶素、表没食子儿茶素、表没食子儿茶素没食子酸酯和表儿茶素没食子酸酯等儿茶素类化合物,以及咖啡碱和茶氨酸均明显高于牡丹和贡眉。茶叶中表儿茶素、表没食子酸酯儿茶素含量在10年陈的金佛与龙凤熟茶间差异不显著,而15年陈的金佛显著高于龙凤熟茶(P<0.05);儿茶素和表没食子酸酯儿茶素含量在5年陈的金佛与老纵水仙之间差异不明显,而10年陈的金佛显著高于老纵水仙(P<0.05);5年陈的寿眉与牡丹中表儿茶素、没食子儿茶素没食子酸酯、表儿茶素没食子酸酯含量差异不显著,但在10年陈、15年陈的寿眉中,这3种成分含量显著高于牡丹;5年陈和10年陈寿眉中的茶氨酸含量显著高于牡丹(P<0.05),但15年陈的寿眉、牡丹中的茶氨酸含量差异不显著。比较分析结果可知,虽然长时间储藏后,茶叶中重要的化学成分含量均发生变化,但是加工工艺不同仍是这3类陈年老茶中茶多酚、咖啡碱和茶氨酸等重要成分含量差别较大的主要原因;随着存储时间的延长,各个陈年老茶之间主要成分含量差异也发生了变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陈年老茶 储藏 品质 儿茶素类化合物 乌龙茶 红茶 白茶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