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福建省晚稻测土配方施肥指标体系研究 被引量:21
1
作者 孔庆波 章明清 +2 位作者 李娟 姚宝全 张青 《热带作物学报》 CSCD 2010年第11期1873-1880,共8页
依据测土配方施肥项目完成的131个晚稻田间试验,归纳土壤基础肥力对晚稻产量的贡献率,完善土壤碱解氮、有效磷、速效钾养分丰缺指标体系,通过众多氮磷钾肥效试验,采用Monte Carlo法建立优化区域肥效模型。基础土壤肥力对晚稻稻谷的贡献... 依据测土配方施肥项目完成的131个晚稻田间试验,归纳土壤基础肥力对晚稻产量的贡献率,完善土壤碱解氮、有效磷、速效钾养分丰缺指标体系,通过众多氮磷钾肥效试验,采用Monte Carlo法建立优化区域肥效模型。基础土壤肥力对晚稻稻谷的贡献率平均为71.7%,山区土壤的平均贡献率为70.8%;沿海的为73.3%;氮磷钾化肥增产效果是N>K>P;将土壤肥力水平划分为"高"、"中"、"低"3个等级,山区晚稻各肥力等级的相应土壤碱解氮、有效磷和速效钾临界指标分别是>242、242~123、<123 mg/kg;>21、21~9、<9 mg/kg;>106、106~18、<18 mg/kg。沿海晚稻各等级的相应临界指标分别为>206、206~72、<72 mg/kg;>20、20~8、<8 mg/kg;>85、85~22、<22 mg/kg。山区晚稻的各临界指标都高于沿海地区;利用肥力等级建立区域肥效模型,进一步证实氮磷钾推荐施肥量与试验地基础土壤碱解氮、Olsen-P、速效钾含量有很好的相关性,从而建立二者之间的回归关系式。结合肥力等级和区域分类等方法建立了晚稻土壤氮、磷、钾养分丰缺指标体系、区域肥效模型以及推荐施肥量与试验地基础土壤养分测试值回归关系,实现了肥料效应函数法同时具有宏观调控和微观指导的全面功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晚稻 肥力分级指标 丰缺指标 施肥模型
下载PDF
福建主要粮油作物测土配方施肥指标体系研究--Ⅱ.土壤碱解氮、Olsen-P和速效钾丰缺指标 被引量:27
2
作者 章明清 徐志平 +5 位作者 姚宝全 林琼 陈子聪 李娟 颜明娟 张建丽 《福建农业学报》 CAS 2009年第1期68-74,共7页
根据田间试验结果,将土壤肥力水平划分为"高"、"中"、"低"3个等级,建立福建省主要粮油作物土壤速效氮磷钾丰缺指标。在校验曲线模型选择上,碱解氮和Olsen-P分别选择对数模型和指数模型,速效钾则选择幂指... 根据田间试验结果,将土壤肥力水平划分为"高"、"中"、"低"3个等级,建立福建省主要粮油作物土壤速效氮磷钾丰缺指标。在校验曲线模型选择上,碱解氮和Olsen-P分别选择对数模型和指数模型,速效钾则选择幂指数模型。结果表明,山区早稻碱解氮、Olsen-P和速效钾的临界指标分别是217 mg.kg-1、26 mg.kg-1、116 mg.kg-1,晚稻则分别为211 mg.kg-1、19 mg.kg-1、105 mg.kg-1;中稻则分别为230 mg.kg-1、24 mg.kg-1、109 mg.kg-1;沿海早稻碱解氮、Olsen-P和速效钾的临界指标分别是193 mg.kg-1、18 mg.kg-1、105 mg.kg-1,晚稻则分别是183 mg.kg-1、17 mg.kg-1、82 mg.kg-1;甘薯土壤碱解氮、Olsen-P和速效钾的临界指标分别为141 mg.kg-1、20 mg.kg-1、135 mg.kg-1,马铃薯分别是207 mg.kg-1、35 mg.kg-1、97 mg.kg-1,花生则分别是123 mg.kg-1、24 mg.kg-1、87 mg.kg-1。水田和旱地土壤碱解氮分别有93.8%和89.5%的土样属于"中"、"低"水平,Olsen-P则分别有62.9%和59.9%的土样属于"高"水平,速效钾则分别有66.5%和87.4%的土样属于"中"、"低"水平,与氮磷钾肥肥效试验结果一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粮油作物 碱解氮 Olsen—P 速效钾 丰缺指标
下载PDF
福建主要粮油作物测土配方施肥指标体系研究--Ⅰ·土壤基础肥力对作物产量的贡献率及其施肥效应 被引量:27
3
作者 徐志平 姚宝全 +5 位作者 章明清 林琼 陈子聪 李娟 颜明娟 张建丽 《福建农业学报》 CAS 2008年第4期396-402,共7页
根据近年来完成的312个田间试验结果,将耕地土壤肥力分为"高"、"中"和"低"3个等级;土壤基础肥力对水稻产量的平均贡献率是75.32%,对甘薯、马铃薯和花生产量的平均贡献率分别为59.13%、51.88%、65.72%。... 根据近年来完成的312个田间试验结果,将耕地土壤肥力分为"高"、"中"和"低"3个等级;土壤基础肥力对水稻产量的平均贡献率是75.32%,对甘薯、马铃薯和花生产量的平均贡献率分别为59.13%、51.88%、65.72%。稻田土壤肥力对产量的贡献率在不同稻作之间差异很小,且在各相应土壤肥力等级中都高于旱地土壤。施用氮磷钾对粮油作物都有极显著的增产效果;在水稻中氮肥在晚稻、磷肥在中稻、钾肥在早稻和中稻的增产效果最佳,在旱作物中氮肥在马铃薯上、磷肥在花生上、钾肥在甘薯上的增产幅度最大;稻田平均增产效果是N>K>P,且中低肥力等级土壤的氮磷钾肥效高于高肥力等级土壤。每公顷净平均增收是N>K>P;甘薯、马铃薯或花生施用氮磷钾的每公顷净增收和产投比都明显高于水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粮油作物 土壤肥力等级 氮磷钾 增产 效益
下载PDF
福建主要粮油作物测土配方施肥指标体系研究Ⅲ.区域施肥模型及其推荐施肥 被引量:30
4
作者 姚宝全 徐志平 +5 位作者 章明清 林琼 陈子聪 李娟 颜明娟 张建丽 《福建农业学报》 CAS 2009年第2期137-142,共6页
根据227个粮油作物氮磷钾肥效试验结果,分别建立土壤肥力为"高"、"中"、"低"3个等级的区域施肥模型。典型性判别表明,35个区域施肥模型中,典型肥效模型占65.7%。对典型肥效模型采用边际产量导数法推荐施... 根据227个粮油作物氮磷钾肥效试验结果,分别建立土壤肥力为"高"、"中"、"低"3个等级的区域施肥模型。典型性判别表明,35个区域施肥模型中,典型肥效模型占65.7%。对典型肥效模型采用边际产量导数法推荐施肥,对非典型肥效模型则采用Monte Carlo法随机解在目标产量下求推荐施肥量,全省早晚稻平均最高施氮量为162 kg.hm-2,氮磷钾比为1∶0.36∶0.72;经济施氮量是122 kg.hm-2,比例为1∶0.32∶0.65。中稻平均推荐施氮量为206 kg.hm-2,三要素比为1∶0.38∶0.80。甘薯、马铃薯和花生的平均经济施氮量分别为134 kg.hm-2、217 kg.hm-2和107 kg.hm-2,氮磷钾比例分别为1∶0.47∶1.40、1∶0.37∶1.00和1∶0.50∶0.98。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粮油作物 氮磷钾 区域施肥模型 推荐施肥
下载PDF
福建县级区域耕地土壤养分时空变异研究 被引量:14
5
作者 孔庆波 章明清 +2 位作者 姚宝全 李娟 张青 《热带作物学报》 CSCD 2010年第10期1686-1691,共6页
运用地理信息系统和地统计学相结合的方法,研究福建沿海县级区域耕地土壤主要养分指标——有机质、碱解氮、速效磷、速效钾的空间变异规律,并按照肥力指标法对耕层土壤进行养分分级。结果表明,空间上,从县级区域耕层土壤分析,不同地块... 运用地理信息系统和地统计学相结合的方法,研究福建沿海县级区域耕地土壤主要养分指标——有机质、碱解氮、速效磷、速效钾的空间变异规律,并按照肥力指标法对耕层土壤进行养分分级。结果表明,空间上,从县级区域耕层土壤分析,不同地块土壤养分含量变化差异大;空间变异结构也存在较大差异,晋江速效养分表现为结构性因素影响,而闽侯表现为结构性因素和随机性因素共同作用;建立了土壤养分空间分布图,分析其空间分布规律;按照肥力等级划分,该区域耕地氮素表现为部分区域缺乏,钾素大部分区域严重亏缺,磷素大部分区域盈余;时间上,以土壤速效磷为例,与20世纪80年代第2次土壤普查资料对照,其含量有所增长,从农田养分平衡角度也证实了该区域大部分耕地土壤累积磷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壤养分 时空变异 肥力等级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