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92篇文章
< 1 2 10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生物技术调控棘胸蛙繁殖与养殖的研究 被引量:10
1
作者 刘韬 庄志鸿 杨声强 《中国农学通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7期26-29,共4页
通过生物技术调控棘胸蛙繁殖,可提前并能集中产卵,达到同步孵化、批量出苗的目的。采用生殖激素绒毛膜促性腺激素(HCG)和促黄体素释放激素A3(LRH-A3)对棘胸蛙进行人工催产作用。结果表明,HCG对棘胸蛙无催产作用,LRH-A3有明显的催产作用... 通过生物技术调控棘胸蛙繁殖,可提前并能集中产卵,达到同步孵化、批量出苗的目的。采用生殖激素绒毛膜促性腺激素(HCG)和促黄体素释放激素A3(LRH-A3)对棘胸蛙进行人工催产作用。结果表明,HCG对棘胸蛙无催产作用,LRH-A3有明显的催产作用但卵受精不完全,而二者的组合处理不但催产作用明显,且卵受精完全。在4—6月用HCG+LRH-A3激素组合催产后,棘胸蛙卵至变态为幼蛙的时间为73~89天,均在9月以前完成由蝌蚪至幼蛙的变态。用HCG+LRH-A3激素组合对棘胸蛙进行生物调控,可以在实际生产中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棘胸蛙 生物技术 繁殖 养殖 调控
下载PDF
生物技术与林木遗传改良——现状与前景 被引量:4
2
作者 陈少裕 刘杰 《生物工程进展》 CSCD 1993年第2期35-38,共4页
现代生物技术是70年代初在重组DNA技术、细胞培养技术以及生物反应技术等深入发展的基础上产生的一门新兴学科。一般认为生物技术包括细胞工程、基因工程、酶工程和发酵工程等四个方面。近十几年来,生物技术在林木遗传改良中应用的研究... 现代生物技术是70年代初在重组DNA技术、细胞培养技术以及生物反应技术等深入发展的基础上产生的一门新兴学科。一般认为生物技术包括细胞工程、基因工程、酶工程和发酵工程等四个方面。近十几年来,生物技术在林木遗传改良中应用的研究越来越受到重视,尽管这些研究尚处于初级阶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物技术 林木 遗传改良
下载PDF
福建山区中稻免耕直播高产栽培技术研究 被引量:7
3
作者 朱炳耀 黄永耀 +1 位作者 黄建华 刘建 《福建农业科技》 1999年第6期6-7,共2页
福建山区中稻传统耕作法存在花工费本、劳动强度大、除草不彻底、种粮效益低、易引起水土流失等问题。免耕直播栽培中稻,不但省去了育秧、翻耕、插秧、耘田等繁琐的农事活动,而且还能提高产量,达到“省工、省本、高产、高效”的目的。... 福建山区中稻传统耕作法存在花工费本、劳动强度大、除草不彻底、种粮效益低、易引起水土流失等问题。免耕直播栽培中稻,不但省去了育秧、翻耕、插秧、耘田等繁琐的农事活动,而且还能提高产量,达到“省工、省本、高产、高效”的目的。采用本中心中试产品免耕剂1 号、2 号对福建山区中稻进行免耕直播高产栽培技术试验。结果:免耕直播田杂草控制在传统耕作法范围内,水稻产量比对照高出20-9 % ,节省工时21-3 h ,每667 m 2 纯收入增加193-19 元,节约成本60-59 元。具有推广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稻 免耕 直播 产量 栽培技术
下载PDF
福建省道地瓜蒌组织培养体系的建立 被引量:5
4
作者 蔡宣梅 郭文杰 +1 位作者 张洁 方少忠 《福建热作科技》 2016年第2期1-3,共3页
以福建道地瓜蒌顶芽为外植体,MS为基本培养基,研究不同激素组合的培养基对顶芽诱导、增殖及生根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最佳顶芽诱导培养基为MS+6-BA 0.4 mg·L^(-1)+NAA 0.04 mg·L~(^(-1)),最佳增殖培养基为MS+6-BA 0.6 mg... 以福建道地瓜蒌顶芽为外植体,MS为基本培养基,研究不同激素组合的培养基对顶芽诱导、增殖及生根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最佳顶芽诱导培养基为MS+6-BA 0.4 mg·L^(-1)+NAA 0.04 mg·L~(^(-1)),最佳增殖培养基为MS+6-BA 0.6 mg·L^(-1)+NAA 0.05 mg·L^(-1),最佳生根培养基为1/2MS+6-BA 0.2 mg·L^(-1)+NAA 0.05mg·L^(-1)+IBA 0.05 mg·L^(-1)+活性炭0.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福建 瓜蒌 组织培养 顶芽
下载PDF
福建地区林下卷丹百合栽培技术 被引量:1
5
作者 蔡宣梅 张洁 +1 位作者 方少忠 郭文杰 《长江蔬菜》 2016年第13期39-40,共2页
导读:卷丹百合为百合科百合属多年生草本球根植物,可作蔬菜鲜食,具有滋补、镇咳、接痰等功效,兼具药用价值.近年来,其在福建地区林下种植面积越来越大,且取得了较高经济效益,发展前景广阔.种植时需选择优良种球并消毒,福建地区适播期10... 导读:卷丹百合为百合科百合属多年生草本球根植物,可作蔬菜鲜食,具有滋补、镇咳、接痰等功效,兼具药用价值.近年来,其在福建地区林下种植面积越来越大,且取得了较高经济效益,发展前景广阔.种植时需选择优良种球并消毒,福建地区适播期10-11月,播后为促使光合产物向鱗茎转移应打顶、摘蕾,适时收获并于阴凉干燥处贮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福建地区 百合属 卷丹 技术 栽培 种植面积 多年生草本 药用价值
下载PDF
比利时金鱼草的生物学特性及栽培技术
6
作者 吴敬才 赵金生 +2 位作者 陈雄燕 沈钦霖 方少忠 《福建农业科技》 2000年第1期40-40,共1页
关键词 金鱼草 特征特性 栽培技术 花卉
下载PDF
发展生物信息学建设福建“基因岛”
7
作者 郑伟文 《海峡科技》 2001年第3期18-18,共1页
关键词 福建 “基因岛” 生物信息中心 生物信息学 生物信息产业
下载PDF
西瓜枯萎病病株空间分布格局及其抽样技术 被引量:40
8
作者 刘波 朱育菁 +5 位作者 肖荣凤 林抗美 冒乃和 李芳 苏明星 史怀 《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9期2043-2049,共7页
研究了西瓜枯萎病病株田间空间分格局及其抽样技术 ,通过频次分布和聚集度指数的测定以及 m* - m回归和 Taylor幂法则分析 ,结果表明 :西瓜枯萎病病株田间分布趋向于聚集分布。m* - m回归分析表明病株空间分布的基本成分是个体群 ,病株... 研究了西瓜枯萎病病株田间空间分格局及其抽样技术 ,通过频次分布和聚集度指数的测定以及 m* - m回归和 Taylor幂法则分析 ,结果表明 :西瓜枯萎病病株田间分布趋向于聚集分布。m* - m回归分析表明病株空间分布的基本成分是个体群 ,病株个体间相互吸引 ,病株在大田中存在明显的发病中心 ,个体群在田间呈均匀分布格局 ,即分布的基本成分个体群之间趋于均匀分布 ,而个体群内的个体与核心分布相吻合。Taylor幂法则分析表明 ,西瓜枯萎病病株个体的空间格局随着病株密度的提高越趋均匀分布。用 Iwao最适理论抽样模型 n=t2a/D2 [(α+1) /X+β- 1],计算出不同病情指数情况下所需的最适抽样数 ,随着病情指数的增加 ,所需抽样数递减。序贯抽样模型为 T0 ( N) =0 .9871N± 1.2 347N ,调查株数 N株时 ,若累计病情指数超过上界可定为防治对象田 ,若累计病情指数未达到下界时 ,可定为不防治田 ,若累计病情指数在上下界之间 ,则应继续调查 ,直到最大样本数 m0 =0 .9871时 ,也即病情指数 2 5 % ,所需抽样数 130株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西瓜枯萎病 空间分布格局 抽样技术
下载PDF
植物枯萎病生物防治研究进展 被引量:60
9
作者 郝晓娟 刘波 谢关林 《中国农学通报》 CSCD 2005年第7期319-322,337,共5页
植物枯萎病是由尖孢镰刀菌(FusariumoxysporumSchl.)寄生引起的一种土传病害,目前尚缺乏有效的防治手段。利用微生物及其代谢产物等生物农药进行防治,使用对人体和生态环境无害的生防菌剂替代化学农药已成为世界范围内的发展方向。在此... 植物枯萎病是由尖孢镰刀菌(FusariumoxysporumSchl.)寄生引起的一种土传病害,目前尚缺乏有效的防治手段。利用微生物及其代谢产物等生物农药进行防治,使用对人体和生态环境无害的生防菌剂替代化学农药已成为世界范围内的发展方向。在此,介绍了各类生防因子在枯萎病防治中的研究和应用情况,分析了其存在的安全性问题及影响防治效果的因素,同时对今后的研究工作提出了几点展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研究进展 生物防治 植物 尖孢镰刀菌 枯萎病防治 安全性问题 土传病害 防治手段 生物农药 代谢产物 发展方向 世界范围 化学农药 生态环境 应用情况 生防因子 防治效果 研究工作 微生物 寄生
下载PDF
东方百合山地种球繁育技术研究 被引量:5
10
作者 欧阳桐娇 蔡宣梅 +4 位作者 方少忠 郭文杰 魏翠华 林真 林捷 《西北农业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期274-277,共4页
研究了不同海拔高度、不同播种时间、不同种植深度以及保护地栽培、摘蕾、培土等技术措施对东方百合种球繁育质量和繁殖系数的影响。结果表明,东方百合种球繁育基地以海拔高度800 m左右为佳,繁育出的种球质量明显优于海拔400 m和1 200 m... 研究了不同海拔高度、不同播种时间、不同种植深度以及保护地栽培、摘蕾、培土等技术措施对东方百合种球繁育质量和繁殖系数的影响。结果表明,东方百合种球繁育基地以海拔高度800 m左右为佳,繁育出的种球质量明显优于海拔400 m和1 200 m,种球Ⅲ级以上商品率达95%;在海拔800 m的山地繁育种球,适宜播种期为1月中下旬至3月初;50%遮阳、盖膜、肥水滴灌等保护地栽培措施以及培土、摘蕾等技术对东方百合繁育种球的商品质量有显著提高。通过试验分析,初步探明了海拔高度、播种时间、种植深度、摘蕾、保护地栽培等种球繁育的技术参数,并以此技术参数为指导建立了规模化的种球繁育基地,取得较好的繁育效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东方百合 山地 种球繁育 保护地栽培 海拔高度
下载PDF
药用百合组织培养与试管苗假植技术研究 被引量:12
11
作者 蔡宣梅 方少忠 林真 《西北农业学报》 CAS CSCD 2004年第4期152-155,共4页
百合鳞茎不同部位的鳞片均能诱导产生出小鳞茎,其能力从强到弱依次是外层、中层、内层。外层鳞片在BA浓度为0.1~1.5mg/L之间均可分化出小鳞茎,以1.0mg/L诱导效果最好。当BA浓度在1.0mg/L以下时,诱导率和平均每个外植体上分化的小鳞茎... 百合鳞茎不同部位的鳞片均能诱导产生出小鳞茎,其能力从强到弱依次是外层、中层、内层。外层鳞片在BA浓度为0.1~1.5mg/L之间均可分化出小鳞茎,以1.0mg/L诱导效果最好。当BA浓度在1.0mg/L以下时,诱导率和平均每个外植体上分化的小鳞茎数目随着BA浓度的升高而递增;当BA浓度升高到1.5mg/L时,诱导率和平均每个外植体上分化的小鳞茎数目反而比BA1.0mg/L低。最适宜的增殖培养基为MS+BA1.0mg/L+NAA0.05mg/L,增殖快、苗质好。假植以自制营养土作为基质优于珍珠岩+蛭石或河沙,具有通气、保水、营养等优点,假植成活率高,苗势健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药用百合 组织培养 试管苗 假植技术
下载PDF
甜瓜枯萎病原菌的微生物学特性及其在植株体内分布 被引量:3
12
作者 林抗美 肖荣凤 +2 位作者 刘波 史怀 谢关林 《厦门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B08期63-66,共4页
2003年于福州永泰采集甜瓜枯萎病病株,病原菌经鉴定为尖孢镰刀菌(Fusariumoxysporum),在甜瓜健株、病株体内均有分布.菌量分布依次为根茎部含量最大,茎蔓中部次之,茎蔓顶部最少.不同发病级别植株体内的平均含菌量测定结果表明:发病级别... 2003年于福州永泰采集甜瓜枯萎病病株,病原菌经鉴定为尖孢镰刀菌(Fusariumoxysporum),在甜瓜健株、病株体内均有分布.菌量分布依次为根茎部含量最大,茎蔓中部次之,茎蔓顶部最少.不同发病级别植株体内的平均含菌量测定结果表明:发病级别为2级的植株体内的菌量最大,为10.75×104cfu/g鲜质量,其次为发病级别为3级和1级的植株,含菌量分别为8.90×104cfu/g鲜质量和8.63×104cfu/g鲜质量;健株中的含菌量最少,仅为0.08×104cfu/g鲜质量.该尖孢镰刀菌菌丝体生长的适宜温度为25±1℃,pH为7.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甜瓜 枯萎病原菌 微生物学 体内分布 植株 尖孢镰刀菌
下载PDF
西瓜枯萎病原菌鉴定及其生物学特性的研究 被引量:9
13
作者 肖荣凤 刘波 +2 位作者 朱育菁 张绍升 林抗美 《武夷科学》 2004年第1期70-73,共4页
引起福州永泰西瓜枯萎病的病原菌经分离培养、形态学和致病性测定 ,鉴定为尖孢镰刀菌西瓜专化型F usarium oxysp orum f. sp.N iveum。该病原菌在培养温度 2 5± 1℃ ,p H 6 - 7条件下生长最好 ;接种于瓜类幼苗上 ,可强侵染西瓜 ,... 引起福州永泰西瓜枯萎病的病原菌经分离培养、形态学和致病性测定 ,鉴定为尖孢镰刀菌西瓜专化型F usarium oxysp orum f. sp.N iveum。该病原菌在培养温度 2 5± 1℃ ,p H 6 - 7条件下生长最好 ;接种于瓜类幼苗上 ,可强侵染西瓜 ,中度侵染甜瓜 ,弱侵染黄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西瓜 尖孢镰刀菌 病原鉴定 致病性 生物学特性
下载PDF
外来有害生物入侵的基本原理与管理规则 被引量:7
14
作者 邓启明 张秋芳 周曙东 《农村经济》 北大核心 2005年第5期104-106,共3页
生物入侵(Biologicalinvasion),是指生物通过有意或无意的人类活动由原生存地被引入到一个新的环境,并在自然或人为生态系统中定居、自行繁殖和扩散,最终明显影响当地生态环境、损害当地生物多样性、破坏农林牧渔业生产、危害人类健康... 生物入侵(Biologicalinvasion),是指生物通过有意或无意的人类活动由原生存地被引入到一个新的环境,并在自然或人为生态系统中定居、自行繁殖和扩散,最终明显影响当地生态环境、损害当地生物多样性、破坏农林牧渔业生产、危害人类健康和食品安全等的现象或过程。由此,本文着重探讨了生物入侵的基本原理与安全管理规则,以期为我国对外来有害生物的预防、引进、传播和控制等方面的研究与安全管理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物入侵 管理规则 基本原理 外来有害生物 生物多样性 人类活动 生态系统 生态环境 渔业生产 食品安全 人类健康 安全管理 农林牧 当地 危害
下载PDF
生物杀菌剂“松刚霉素”对枯萎病病原菌抑制作用的研究 被引量:7
15
作者 苏明星 朱育菁 +2 位作者 刘波 吴松刚 黄建中 《武夷科学》 2004年第1期8-12,共5页
生物杀菌剂“松刚霉素”是利用生物藕合技术 ,对灰黄霉素进行化学修饰后产生的一种新的物质 ,它具有灰黄霉素的全部优点 ,如对真菌具有很强的抑制能力 ,对人畜无毒、无害的优点 ,同时增强了水溶性 ,扩大了抑菌谱。本试验通过抑菌率和抑... 生物杀菌剂“松刚霉素”是利用生物藕合技术 ,对灰黄霉素进行化学修饰后产生的一种新的物质 ,它具有灰黄霉素的全部优点 ,如对真菌具有很强的抑制能力 ,对人畜无毒、无害的优点 ,同时增强了水溶性 ,扩大了抑菌谱。本试验通过抑菌率和抑菌圈法进行测定的结果都表明 :松刚霉素对甜瓜枯萎病病原尖孢镰刀菌和豇豆枯萎病原尖孢镰刀菌的生长都有明显的抑制作用 ,抑制作用随着浓度的增大而提高。同时 ,松刚霉素对甜瓜尖孢镰刀菌的菌丝生长和菌落形态有明显的影响 ,并影响着其胞外物质的分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物杀菌剂 松刚霉素 枯萎病 尖孢镰刀菌 抑制
下载PDF
东方百合“Sorbonne”花期化学调控技术研究 被引量:6
16
作者 蔡宣梅 林真 +2 位作者 郑大江 方少忠 林婕 《中国农学通报》 CSCD 2006年第6期280-282,共3页
利用不同浓度的赤霉素(GA3)、激动素(KT)、乙烯利(CEPA)及其混合液分别处理东方百合“Sor-bonne”种球,结果表明所有处理均能不同程度地影响“Sorbonne”的花期,其中GA3100+KT100+CEPA200处理效果最为显著,其次为GA3300+KT50处理。利用... 利用不同浓度的赤霉素(GA3)、激动素(KT)、乙烯利(CEPA)及其混合液分别处理东方百合“Sor-bonne”种球,结果表明所有处理均能不同程度地影响“Sorbonne”的花期,其中GA3100+KT100+CEPA200处理效果最为显著,其次为GA3300+KT50处理。利用植物生长调节剂处理东方百合,其鲜切花品质与对照无明显差异。赤霉素与激动素单独处理时用25%丙酮代替清水作为溶剂对提高东方百合切花整齐度具有促进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东方百合 植物生长调节剂 花期 化学调控
下载PDF
转基因生物及其产品的发展现状与安全管理 被引量:4
17
作者 邓启明 王景辉 +1 位作者 张秋芳 吴兴南 《中国食物与营养》 2004年第11期13-16,共4页
关键词 产品 发展现状 浪潮 现代农业 生物技术 转基因生物 资源 医药 后期 人类
下载PDF
线虫拮抗菌BC2000的分子鉴定及其GFP标记菌的生物学特性 被引量:3
18
作者 周莉娟 郑伟文 谢联辉 《福建农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4期430-433,共4页
用16S rRNA基因克隆及测序的方法对抗线虫生防菌BC2000进行分子鉴定,根据序列比对结果确定该菌株为粪产碱菌(Alcaligenes faecalis),并在GenBank中获得序列号AY662683.对gfp标记菌BC2001主要生物学特性进行分析,结果表明:与野生菌株BC2... 用16S rRNA基因克隆及测序的方法对抗线虫生防菌BC2000进行分子鉴定,根据序列比对结果确定该菌株为粪产碱菌(Alcaligenes faecalis),并在GenBank中获得序列号AY662683.对gfp标记菌BC2001主要生物学特性进行分析,结果表明:与野生菌株BC2000相比,标记菌BC2001生长较慢;对温度的敏感性增强,但不影响菌株培养的最适宜生长温度和最适宜pH.而标记菌株BC2001在非选择性LB培养基中连续转接10次后外源基因gfp表达的荧光稳定性还保持在100%.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抗线虫菌株BC2000 绿色荧光蛋白(GFP)标记菌株BC2001 16S RRNA基因 生物学特性
下载PDF
新铁炮百合试管苗假植技术初探 被引量:1
19
作者 蔡宣梅 方少忠 林真 《江西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2004年第1期116-118,共3页
通过对新铁炮百合试管苗假植的容器、基质、营养液补充时间等因素的试验研究,探讨提高假植成活率和假植苗质量的技术措施。试验结果表明:塑料营养钵假植的效果优于塑料穴盘;基质以自制营养土(V腐殖土∶V锯末=1∶1)最好,成活率及苗高均... 通过对新铁炮百合试管苗假植的容器、基质、营养液补充时间等因素的试验研究,探讨提高假植成活率和假植苗质量的技术措施。试验结果表明:塑料营养钵假植的效果优于塑料穴盘;基质以自制营养土(V腐殖土∶V锯末=1∶1)最好,成活率及苗高均表现为自制营养土>珍珠岩与蛭石混合物(V珍珠岩∶V蛭石=1∶1)>河沙;假植后适当时间浇施营养液对苗高具有显著促进作用,假植后7d或15d开始浇第一次营养液(以后每星期浇1次)对幼苗生长没有显著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试管苗 假植 组织培养 营养液 成活率 苗高 新铁炮百合
下载PDF
高效生物杀虫剂BtA防治豇豆蚜虫试验及其残留分析 被引量:3
20
作者 林抗美 胡奇勇 《武夷科学》 2003年第1期29-32,共4页
应用高效生物杀虫剂BtA和4种常用化学农药对豇豆蚜虫(Cowpea aphid)进行田间防治药效对比试验,结果表明BtA 800倍液对豇豆蚜虫有很好的防治效果。药后3d、5d、12d的虫口减退率平均可达85.96%、92.98%、91.22%,明显高于其它4种化学农... 应用高效生物杀虫剂BtA和4种常用化学农药对豇豆蚜虫(Cowpea aphid)进行田间防治药效对比试验,结果表明BtA 800倍液对豇豆蚜虫有很好的防治效果。药后3d、5d、12d的虫口减退率平均可达85.96%、92.98%、91.22%,明显高于其它4种化学农药。而且具有低毒、持效期长等特点,经BtA 600倍液处理的豇豆产品,在药后3d的残留量仅为0.00127ppm,因此BtA是防治豇豆蚜虫的高效药剂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效生物杀虫剂BtA 豇豆蚜虫 药效试验 残留分析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0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