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福建省冠状动脉定量血流分数临床应用专家共识 被引量:2
1
作者 陈良龙 罗育坤 +19 位作者 范林 蔡炜 郭延松 吴志勇 陈威 柴大军 苏津自 王焱 谢强 熊尚全 张彦 陈金灶 王耀国 许朝祥 黄小洪 罗顺祥 郑元琦 林施峰 陈平 林清飞 《福建医科大学学报》 2022年第4期283-290,共8页
我国冠状动脉(冠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冠心病)的发病率和死亡率高且呈快速上升趋势,由此带来的社会和医疗负担日益严重。经皮冠脉介入治疗(percutaneous coronary intervention,PCI)引导的血运重建是目前治疗冠心病的主要手段。越来越... 我国冠状动脉(冠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冠心病)的发病率和死亡率高且呈快速上升趋势,由此带来的社会和医疗负担日益严重。经皮冠脉介入治疗(percutaneous coronary intervention,PCI)引导的血运重建是目前治疗冠心病的主要手段。越来越多的临床证据[1-2]表明,只有解除由冠脉狭窄导致血流动力学意义的心肌缺血,患者才能从PCI的血运重建中获得远期收益。鉴于使用压力导丝测量的血流储备分数(fractional flow reserve,FFR)技术临床应用不足,计算冠脉生理学技术应运而生。其中,定量血流分数(quantitative flow ratio,QFR)测定是一种基于冠脉造影(coronary angiography,CAG)的计算FFR技术,可在导管室中实时评估冠脉病变导致有生理学意义的心肌缺血及其严重程度。为了更好地规范QFR的临床应用,让该技术尽快在各类医疗机构中普及使用,特制订福建省冠脉QFR临床应用专家共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流储备分数 临床证据 血运重建 医疗负担 冠脉狭窄 导管室 冠状动脉 生理学意义
下载PDF
复方丹参滴丸对急性心梗后早期心室重构的临床研究 被引量:11
2
作者 林小端 《世界中医药》 CAS 2011年第2期111-112,共2页
目的:观察复方丹参滴丸对急性心肌梗死后心室重构的疗效。方法:90例冠心病患者,随机分为复方丹参滴丸治疗组和常规治疗对照组,治疗的第1、2周检测外周血白细胞(WBC),C反应蛋白(CRP),第4、6周检测心脏彩超指标,评价症状得分。结果:治疗第... 目的:观察复方丹参滴丸对急性心肌梗死后心室重构的疗效。方法:90例冠心病患者,随机分为复方丹参滴丸治疗组和常规治疗对照组,治疗的第1、2周检测外周血白细胞(WBC),C反应蛋白(CRP),第4、6周检测心脏彩超指标,评价症状得分。结果:治疗第1周时,治疗组WBC和CRP显著下降;第2周时2组WBC比较无显著性差异,治疗组CRP低于对照组,差异显著;治疗第4周,治疗组左室舒张末期EDV、LVESV比较差异显著,2组LVDB、左室射血分数LVEDV比较差异不明显;治疗第6周,治疗组LVEF较对照组高,有显著性差异。结论:复方丹参滴丸可降低外周血WBC和CRP水平,减轻AMI后炎症反应,抑制AMI后LVDB扩张,降低LVEVD和LVESV,改善整体左室功能,且改善症状,具有抗心室重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肌梗死 心室重构/中医药疗法 @复方丹参滴丸
下载PDF
应用临床路径对风湿性心脏病患者实施健康教育的效果分析 被引量:8
3
作者 伍春英 《护理实践与研究》 2009年第24期27-29,共3页
目的:探讨以临床路径开展健康教育对风湿性心脏病患者实施健康教育的效果。方法:将88例风湿性心脏病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45例和对照组43例,实验组采用临床路径进行健康教育,对照组采用传统方法进行健康教育。结果:健康教育后实验组对健... 目的:探讨以临床路径开展健康教育对风湿性心脏病患者实施健康教育的效果。方法:将88例风湿性心脏病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45例和对照组43例,实验组采用临床路径进行健康教育,对照组采用传统方法进行健康教育。结果:健康教育后实验组对健康知识掌握情况和对护理质量满意度高于对照组(P<0.01)。结论:运用临床路径实施健康教育,提高了患者对健康知识的掌握程度和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获得了良好的临床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临床路径 健康教育 风湿性心脏病
下载PDF
糖化血红蛋白浓度与非糖尿病急性心肌梗死的关系 被引量:1
4
作者 陈健 《中国现代医药杂志》 2018年第3期36-38,共3页
急性心肌梗死(Acute myocardial infarction,AMI)是指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糜烂、破裂,继发急性血栓形成,导致冠状动脉供血区域心肌缺血坏死,是临床上常见的急危重症。2016版《中国心血管病报告》显示:我国AMI发病率和死亡率逐年增加,... 急性心肌梗死(Acute myocardial infarction,AMI)是指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糜烂、破裂,继发急性血栓形成,导致冠状动脉供血区域心肌缺血坏死,是临床上常见的急危重症。2016版《中国心血管病报告》显示:我国AMI发病率和死亡率逐年增加,且发病年龄逐步年轻化。HbA1c作为判断血糖控制水平的金标准,其预测心血管事件的可靠性越来越受到肯定。国外研究显示,HbA1c浓度是2型糖尿病出现AMI的危险因素,并影响其住院率及死亡率[1]。2010年ADA糖尿病修订指南指出,5.7%≤HbA1c≤6.4%为糖尿病前期病变,包括空腹血糖受损(IFG)、糖耐量异常(IGT)。但是,目前鲜有研究分析HbA1c浓度与非糖尿病急性心肌梗死的关系,且HbA1c在急性心肌梗死中的作用机制尚不明确。因此,本研究旨在通过分析146例非糖尿病急性心肌梗死患者临床资料,探讨HbA1c浓度与非糖尿病急性心肌梗死的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糖尿病急性心肌梗死 血红蛋白浓度 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斑块 HbA1c 糖化 急性血栓形成 心肌缺血坏死 血糖控制水平
下载PDF
卡维地洛治疗心力衰竭的疗效观察 被引量:7
5
作者 林坚 《高血压杂志》 CSCD 2003年第5期429-431,共3页
目的 观察卡维地洛对充血性心力衰竭 (CHF)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 52例CHF患者随机分为卡维地洛组和常规治疗组 ,卡维地洛组在常规抗心衰治疗的基础上给予卡维地洛 ;常规治疗组采用安慰剂加常规抗心衰治疗。结果卡维地洛治疗 5个月后心... 目的 观察卡维地洛对充血性心力衰竭 (CHF)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 52例CHF患者随机分为卡维地洛组和常规治疗组 ,卡维地洛组在常规抗心衰治疗的基础上给予卡维地洛 ;常规治疗组采用安慰剂加常规抗心衰治疗。结果卡维地洛治疗 5个月后心功能及超声指标与常规治疗组相比均明显改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充血性心力衰竭 卡维地洛
下载PDF
整体护理在急性心肌梗死患者中的应用效果 被引量:1
6
作者 陈昶 《中华灾害救援医学》 2019年第12期698-699,共2页
急性心肌梗死是临床常见的心血管疾病,具有起病急、病情进展快的特征,患者死亡率较高^[1]。确诊后,临床常根据患者病情给予抗血小板聚集、抗凝等药物治疗,或行急诊PCI术治疗,均可取得良好的效果^[2]。通过临床经验发现,整体护理应用在... 急性心肌梗死是临床常见的心血管疾病,具有起病急、病情进展快的特征,患者死亡率较高^[1]。确诊后,临床常根据患者病情给予抗血小板聚集、抗凝等药物治疗,或行急诊PCI术治疗,均可取得良好的效果^[2]。通过临床经验发现,整体护理应用在患者的护理过程中效果更佳^[3]。本文观察整体护理在急性心梗患者中的应用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心肌梗死 整体护理 保守治疗
下载PDF
预见性护理干预在冠状动脉性心脏病心绞痛患者中的应用价值
7
作者 王珊 《中西医结合护理(中英文)》 2020年第11期174-176,180,共4页
目的观察实施预见性护理对冠状动脉性心脏病心绞痛患者产生的积极影响。方法选取福建省南平市第一医院2018年4月-2019年6月收治的冠状动脉性心脏病心绞痛患者75例,随机分为观察组(37例)和对照组(38例)。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护理干预,观... 目的观察实施预见性护理对冠状动脉性心脏病心绞痛患者产生的积极影响。方法选取福建省南平市第一医院2018年4月-2019年6月收治的冠状动脉性心脏病心绞痛患者75例,随机分为观察组(37例)和对照组(38例)。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护理干预,观察组患者采用预见性护理干预。比较两组的症状控制时间、病情好转时间、住院时间和护理满意度,检测两组心绞痛程度和心功能分级,并统计不良事件。结果干预前,两组间心绞痛程度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观察组心绞痛程度较对照组显著改善(P<0.05)。干预前,两组间心功能分级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观察组心功能分级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的症状控制时间、病情好转耗时和住院时长均显著短于对照组(P值均<0.05)。观察组护理满意度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不良事件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护理冠状动脉性心脏病心绞痛患者时,实施预见性的护理干预应用成效较高,可提升症状改善效率,促使病情好转,使患者尽早出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冠状动脉性心脏病 心绞痛 预见性护理 干预效果.
下载PDF
血脂康对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患者炎症因子和MMP的影响 被引量:10
8
作者 林静 徐尚华 熊尚全 《世界中医药》 CAS 2009年第2期71-73,共3页
目的:通过观察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ACS)患者炎性指标和基质金属蛋白酶(MMP)水平的变化,探讨高敏C反应蛋白(hs-CRP)和MMP与ACS的关系及血脂康对其的影响。方法:选择符合诊断的ACS患者54例,对照组10例。54例ACS患者随机分为2个治疗组:血... 目的:通过观察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ACS)患者炎性指标和基质金属蛋白酶(MMP)水平的变化,探讨高敏C反应蛋白(hs-CRP)和MMP与ACS的关系及血脂康对其的影响。方法:选择符合诊断的ACS患者54例,对照组10例。54例ACS患者随机分为2个治疗组:血脂康组和阿托伐他汀组。检测血脂康组和阿托伐他汀组(下称治疗组)与对照组治疗前后血清hs-CRP、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基质金属蛋白酶-2(MMP-2)、基质金属蛋白酶-9(MMP-9)的改变,并进行临床疗效对比。结果:治疗1周后两治疗组血清TC、TG、LDL-C、MMP-2、MMP-9、hs-CRP水平均较对照组有明显降低(P<0.05),但两治疗组间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1)MMP-2、MMP-9、hs-CRP可作为检测斑块不稳定的指标。2)血脂康具有降低血脂水平、降低ACS炎性指标MMP-2、MMP-9、hs-CRP水平的作用,在短期内血脂康与阿托伐他汀具有相似的抗动脉粥样硬化、稳定斑块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 中医药疗法 血脂康 炎症因子 MMP
下载PDF
颈动脉粥样硬化与非酒精性脂肪肝的胰岛素抵抗、脂联素异常相关机制及与中医证型关系分析 被引量:8
9
作者 张毅 徐尚华 《广州中医药大学学报》 CAS 2009年第5期499-504,共6页
【目的】探讨颈动脉粥样硬化(CAS)与非酒精性脂肪肝(NAFLD)的相关机制——胰岛素抵抗(IR)、血清脂联素(APN)异常及与中医证型的关系。【方法】筛选CAS伴NAFLD(联合患病组)74例及单纯CAS(对照组)25例,分别测定其空腹血糖(FBG)、血清胰岛... 【目的】探讨颈动脉粥样硬化(CAS)与非酒精性脂肪肝(NAFLD)的相关机制——胰岛素抵抗(IR)、血清脂联素(APN)异常及与中医证型的关系。【方法】筛选CAS伴NAFLD(联合患病组)74例及单纯CAS(对照组)25例,分别测定其空腹血糖(FBG)、血清胰岛素(FI)、血清脂联素(APN),用自身稳态模型评估法(HOMA)评估IR、APN,并进一步在联合患病组进行指标间双变量相关分析;对比联合患病组各中医证型HOMA-IR、APN的差异并分析其辨证论治的参考指标。【结果】(1)联合患病组与对照组比较,HOMA-IR显著升高、APN显著降低(均P<0.01)。(2)联合患病组的APN与HOMA-IR值呈显著负相关(γ=-0.447,P<0.01)。(3)联合患病组的中医证型构成比不同,与湿热内蕴证组和痰瘀互结证组比较,脾虚痰湿证组的HOMA-IR显著升高、APN显著降低(均P<0.01)。【结论】CAS与NAFLD的相关机制显示IR、APN异常,可以认为NAFLD是动脉粥样硬化的一个新的危险因素;CAS与NAFLD的相关机制之间APN异常与IR存在关联。HOMA-IR、APN可作为CAS伴NAFLD中医辨证的参考,尤其对脾虚痰湿证辨证更具参考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颈动脉粥样硬化/中医病机 非酒精性脂肪肝/中医病机 胰岛素抵抗 脂联素/血液
下载PDF
非酒精性脂肪肝病与动脉粥样硬化的关系 被引量:3
10
作者 张毅 徐尚华 《岭南心血管病杂志》 2009年第2期148-150,154,共4页
非酒精性脂肪肝病(nonalcoholic fatty liver disease,NAFLD)主要存在于代谢综合征(metabolic syndrome,MetS)特征的患者中,被认为是代谢综合征MetS的肝脏表现。NAFLD的重要性及其与MetS的关系已逐渐被人们认识,从而也促进了人们对其在... 非酒精性脂肪肝病(nonalcoholic fatty liver disease,NAFLD)主要存在于代谢综合征(metabolic syndrome,MetS)特征的患者中,被认为是代谢综合征MetS的肝脏表现。NAFLD的重要性及其与MetS的关系已逐渐被人们认识,从而也促进了人们对其在动脉粥样硬化(atherosclerosis,AS)发生发展中及心血管疾病(cardiovascular disease,CVD)中扮演的可能性角色的探讨。NAFLD不仅是AS形成早期的独立标志物,而且可能是AS进展中的中介者,并且可独立预测未来心血管事件的风险。近年来NAFLD与AS的关系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酒精性脂肪肝病 动脉粥样硬化 代谢综合征 心血管疾病
下载PDF
冠状动脉支架内再狭窄防治进展 被引量:3
11
作者 徐伟 陈小丽 《福建医药杂志》 CAS 2005年第5期168-170,共3页
关键词 冠状动脉支架内再狭窄 防治进展 冠状动脉支架置入术 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 临床应用 血管内超声 随访时间 患者
下载PDF
厄贝沙坦联合氨氯地平治疗老年高血压伴2型糖尿病的效果分析 被引量:4
12
作者 陈国 《中国医药指南》 2017年第15期94-95,共2页
目的探讨厄贝沙坦联合氨氯地平对老年高血压伴2型糖尿病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选取108例老年高血压伴2型糖尿病患者,随机分为三组,厄贝沙坦组、氨氯地平组和联合用药组。分别给予单纯厄贝沙坦、单纯氨氯地平和厄贝沙坦联合氨氯地平。观... 目的探讨厄贝沙坦联合氨氯地平对老年高血压伴2型糖尿病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选取108例老年高血压伴2型糖尿病患者,随机分为三组,厄贝沙坦组、氨氯地平组和联合用药组。分别给予单纯厄贝沙坦、单纯氨氯地平和厄贝沙坦联合氨氯地平。观察三组患者的血脂变化情况及其治疗效果。结果联合用药组的血脂明显优于厄贝沙坦组和氨氯地平组,联合用药组的治疗效果明显优于厄贝沙坦组和氨氯地平组。结论厄贝沙坦联合氨氯地平有效改善了老年高血压伴2型糖尿病患者的血脂情况,并提高了该疾病的临床治疗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厄贝沙坦 氨氯地平 老年高血压 2型糖尿病 临床疗效
下载PDF
开展高血压病友俱乐部活动的体会 被引量:4
13
作者 詹秀珠 《护理学杂志(综合版)》 2001年第10期634-635,共2页
关键词 高血压 社会俱乐部 治疗性 健康教育 社区护理
下载PDF
1例高龄DebakeyI型主动脉夹层患者的急救与护理
14
作者 郑碧燕 余姗 《临床研究》 2014年第8期160-160,共1页
目的:通过对1例高龄DebakeyI型主动脉夹层分离内科急救与护理,得出密切观察病情,及时,准确地控制血压、心率,及时给予心理护理,减少负性情绪为本病的护理重点。主动脉夹层(AD)是心血管疾病的灾难性危重急症,如不及时诊治,24h内有33%的... 目的:通过对1例高龄DebakeyI型主动脉夹层分离内科急救与护理,得出密切观察病情,及时,准确地控制血压、心率,及时给予心理护理,减少负性情绪为本病的护理重点。主动脉夹层(AD)是心血管疾病的灾难性危重急症,如不及时诊治,24h内有33%的患者死亡,48h有50%的患者死亡;1周内有80%死亡。3/4的死亡是由于剥离的夹层破入心包形成心包压塞或纵隔、胸腔大出血。因此要求及早诊断,及早治疗[1]。高血压、动脉粥。样硬化和增龄为主动脉夹层的重要促发因素,约3/4的主动脉夹层患者有高血压,60-70岁的老年人发病率较高[1]。2013年08月我院心内科收治1例85岁高龄Debakey I型主动脉夹层患者救治成功的护理体会报告如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主动脉夹层 急救 护理
下载PDF
晚期糖基化终末产物与动脉粥样硬化的关系 被引量:5
15
作者 郑晓新 徐尚华 《临床心血管病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0期748-751,共4页
关键词 糖尿病 晚期糖基化终末产物 动脉粥样硬化 炎症反应 内皮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