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9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左心室辅助装置植入患者的术后管理策略 被引量:2
1
作者 吴青松 董疑 陈良万 《中国心血管杂志》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5-9,共5页
左心室辅助装置(left ventricular assist device,LVAD)植入已成为终末期心力衰竭的有效治疗方法,既可作为心脏移植前或恢复前过渡治疗的选择,也可成为无法进行心脏移植患者的永久性治疗。在我国,LVAD植入已被证实具有良好的早期疗效[1]... 左心室辅助装置(left ventricular assist device,LVAD)植入已成为终末期心力衰竭的有效治疗方法,既可作为心脏移植前或恢复前过渡治疗的选择,也可成为无法进行心脏移植患者的永久性治疗。在我国,LVAD植入已被证实具有良好的早期疗效[1],是终末期心力衰竭的一种成熟的治疗手段,且使用数量正在逐步增加,并呈高速发展态势[2]。不过,现有术后管理经验仍然有限,目前国内尚未形成完善的LVAD专家共识或应用指南,绝大部分是参考国外的LVAD指南和循证证据来指导临床应用[3-4]。因此,制定针对我国患者的LVAD术后管理策略显得尤为重要。本文即结合本中心LVAD患者植入经验对术后管理策略进行论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力衰竭 左心室辅助装置 术后并发症 管理策略
下载PDF
下半身充气保温在老年非体外循环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患者中的应用效果
2
作者 王洁 卢轶强 《中外医学研究》 2024年第22期41-46,共6页
目的:探究下半身充气保温在老年非体外循环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回顾性选择2022年1月1日—2023年12月31日于福建省心脏医学中心进行非体外循环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治疗的232例老年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术中保温措... 目的:探究下半身充气保温在老年非体外循环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回顾性选择2022年1月1日—2023年12月31日于福建省心脏医学中心进行非体外循环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治疗的232例老年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术中保温措施不同分为对照组(108例)和观察组(124例)。对照组在常规手术室单纯保温措施基础上采用充气式保温毯覆盖上半身,观察组在常规手术室单纯保温措施基础上采用充气式保温毯覆盖下半身。比较两组围手术期核心体温,术后末梢循环恢复情况,术后24 h内不良反应发生情况及炎症因子水平。结果: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术野消毒后、开胸后、开胸1 h后、吻合血管前、吻合血管后与手术结束核心体温均更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术后肤色红润与皮温温热比例更高,毛细血管充盈时间更短,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术后24 h内寒战及不良反应总发生率均更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术后5 min、24 h肿瘤坏死因子-α(tumor necrosis factor-α,TNF-α)、γ干扰素(interferon-γ,IFN-γ)、白细胞介素-2(interleukin-2,IL-2)、白细胞介素-4(interleukin-4,IL-4)、白细胞介素-6(interleukin-6,IL-6)水平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下半身充气保温对维持老年非体外循环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患者围手术期核心体温稳定有一定帮助,能加快术后末梢循环恢复,降低术后寒战发生率,对机体免疫平衡影响更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下半身充气保温 围手术期体温 非体外循环 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
下载PDF
血管衰老与血流动力学衰老综合征及其靶器官损害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6
3
作者 邓丽玉 洪华山 《中华老年心脑血管病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期102-104,共3页
血管病变是各种血管疾病的共同基础,是组织、器官和机体老化的基础[1]。血管病变多为动脉粥样硬化(AS)引起,但临床上无冠状动脉硬化性疾病且无AS危险因素而发生心力衰竭和终末期心脏病得不到解释,其原因在于血管发生增龄性重构和功能变... 血管病变是各种血管疾病的共同基础,是组织、器官和机体老化的基础[1]。血管病变多为动脉粥样硬化(AS)引起,但临床上无冠状动脉硬化性疾病且无AS危险因素而发生心力衰竭和终末期心脏病得不到解释,其原因在于血管发生增龄性重构和功能变化,即血管衰老[2]。血管衰老是指动脉形态结构随增龄而发生一系列改变及其功能下降的过程。血管衰老加速血管疾病的发生和发展,血管疾病也会加快血管衰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管疾病 动脉粥样硬化 衰老 血流动力学 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药
下载PDF
牵张离子通道通过miRNA-146a/NF-κB通路介导呼吸机相关性肺损伤的实验研究 被引量:1
4
作者 陈梅芳 林勇 +2 位作者 张家欣 吕晓钗 王阶波 《福建医药杂志》 CAS 2023年第3期102-106,共5页
目的探析呼吸机相关性肺损伤(VILI)的发生机制,为防治VILI提供新的理论依据.方法以自主呼吸大鼠为对照组(S组),大潮气量机械通气大鼠为实验组(V组),以牵张离子通道(SAC)阻滞剂大鼠作为干预措施组(V+B组),每组各12只;机械通气后比较大鼠... 目的探析呼吸机相关性肺损伤(VILI)的发生机制,为防治VILI提供新的理论依据.方法以自主呼吸大鼠为对照组(S组),大潮气量机械通气大鼠为实验组(V组),以牵张离子通道(SAC)阻滞剂大鼠作为干预措施组(V+B组),每组各12只;机械通气后比较大鼠肺组织结构和功能、miRNA-146a、NF-κBP65、炎症因子(TNF-α、IL-6)表达有无不同.结果机械通气后大鼠肺组织结构破坏明显,氧合功能明显减低,肺组织miRNA-146a表达明显下调,NF-κB P65表达上调,肺部和全身炎症因子浓度增加.相比V组大鼠,V+B组大鼠上述病变程度明显减轻,肺组织miRNA-146a表达下调减缓,NF-κB P65表达上调程度减轻,肺部和全身炎症因子浓度增加幅度减少.结论SAC可能通过miRNA-146a/NF-κB途径介导VILI发生,有望成为防治VILI的新靶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牵张离子通道 呼吸机诱导肺损伤 炎症
下载PDF
无需全身麻醉、经胸超声心动图引导的改良经皮左心耳封堵术的初步经验 被引量:10
5
作者 陈良龙 陆林祥 +5 位作者 方军 鄢晓平 黄煜 李金国 孙旭东 钟玲 《中国介入心脏病学杂志》 2017年第6期326-330,共5页
目的初步探讨经胸超声心动图(TTE)替代经食管超声心动图(TEE)引导、无全身麻醉的改良经皮左心耳封堵术(PLAAO)的可行性及安全性。方法对14例符合入选标准的患者以TTE替代TEE引导、无全身麻醉进行PLAAO,术后定期临床随访,观察PLAAO相关... 目的初步探讨经胸超声心动图(TTE)替代经食管超声心动图(TEE)引导、无全身麻醉的改良经皮左心耳封堵术(PLAAO)的可行性及安全性。方法对14例符合入选标准的患者以TTE替代TEE引导、无全身麻醉进行PLAAO,术后定期临床随访,观察PLAAO相关主要不良事件。结果所有患者术中器械操作均获成功、无封堵相关严重并发症发生,即刻封堵成功率100%。住院及随访期间无PLAAO相关主要不良事件发生。本组14例患者改良局麻下TTE引导PLAAO患者手术时间及手术费用(不含麻醉及封堵器费用)分别为75~150(108±22)min及14601~33083(22491±5984)元。局麻患者较全身麻醉(全麻)患者每例节约麻醉费用960元。X线透视时间8~32(15.8±7.6)min。结论初步证实TTE替代TEE引导、无全身麻醉的改良PLAAO是安全有效的,这种方法简化了手术过程、有利于PLAAO的推广应用,但仍需更多病例加以验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经皮左心耳封堵术 经胸超声心动图 全身麻醉
下载PDF
射血分数保留心力衰竭的临床诊断进展 被引量:5
6
作者 王卓琳(综述) 洪华山(审校) 《福建医科大学学报》 2021年第2期162-169,共8页
心力衰竭(heart failure,HF)是一种异质性很强,由多种原因造成心脏结构和(或)功能异常,导致心室充盈或射血功能障碍,从而引起的一系列复杂临床综合征[1]。2016年,欧洲心脏病学会(European Society of Cardiology,ESC)颁布的急性和慢性H... 心力衰竭(heart failure,HF)是一种异质性很强,由多种原因造成心脏结构和(或)功能异常,导致心室充盈或射血功能障碍,从而引起的一系列复杂临床综合征[1]。2016年,欧洲心脏病学会(European Society of Cardiology,ESC)颁布的急性和慢性HF诊疗指南根据左心室射血分数(left ventricular ejection fraction,LVEF)水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力衰竭 射血分数保留 舒张功能障碍 临床诊断 综述
下载PDF
左束支起搏在慢性心力衰竭患者中的应用
7
作者 陈苍浩 卓锦辉 +2 位作者 林军华 王静 傅发源 《中华心律失常学杂志》 2024年第4期312-315,共4页
随着循证证据的逐渐积累,左束支起搏日益成为一种重要的心脏再同步治疗术式。本文结合最新的临床研究结果和指南,对左束支起搏在慢性心力衰竭患者中的应用做一综述。
关键词 心力衰竭 左束支起搏 左束支传导阻滞 心脏再同步治疗
原文传递
起搏联合三磷酸腺苷注射法强化肺静脉电隔离对阵发性心房颤动消融术后成功率的影响
8
作者 陈建华 陈泉河 +7 位作者 张飞龙 陈学海 许哲 江琼 孙旭东 李金国 陈良龙 王伟伟 《中国心脏起搏与心电生理杂志》 2021年第3期239-244,共6页
目的探讨在首次肺静脉电隔离术(PVI)后,采用起搏夺获+静脉注射三磷酸腺苷(ATP)+补充消融的强化PVI的术式能否减少PVI术后心房颤动(简称房颤)的复发率,并评价手术的安全性以及术后左房结构及功能的变化。方法采用前瞻性随机研究设计,纳入... 目的探讨在首次肺静脉电隔离术(PVI)后,采用起搏夺获+静脉注射三磷酸腺苷(ATP)+补充消融的强化PVI的术式能否减少PVI术后心房颤动(简称房颤)的复发率,并评价手术的安全性以及术后左房结构及功能的变化。方法采用前瞻性随机研究设计,纳入2017年3月1日至2018年12月31日在福建医科大学附属协和医院心内科诊断阵发性房颤拟行经导管射频消融治疗的病人,随机分为两组:A组:采用首次PVI后观察30min+补充消融的术式;B组:采用首次PVI后观察30 min+起搏夺获+静脉注射ATP+补充消融的术式。比较两组病人术后12个月房颤的复发率,术后左房结构及功能的变化的有关指标。结果 A组128例,在首次PVI后观察30 min,在54/128(42.2%)例中,发现有157/525(29.9%) PVs-LA之间恢复电传导;B组138例,在首次PVI后共有120/138(87.0%)例的365/562(64.9%) PVs-LA之间电传导恢复。术后随访12个月,A组有25例(19.5%)、B组有15例(10.9%)复发房颤(P=0.048)。B组术后12个月时左房、左室后壁厚度以及室间隔厚度均明显小于术前(P值均<0.001);肺动脉压力较术前明显降低(P=0.004);左室射血分数较术前明显升高(P=0.002)。结论射频消融治疗阵发性房颤,在首次PVI后,采用观察30 min+起搏夺获+静脉注射ATP+补充消融的强化PVI术式,可以减少PVI术后远期房颤的复发率,还可以改善术后12个月时左房和左室的结构及功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血管病学 心房颤动 射频消融 起搏 腺苷
原文传递
终末期肥厚型心肌病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4
9
作者 戴雅青 谢文辉 洪华山 《中华心力衰竭和心肌病杂志(中英文)》 2021年第1期67-73,共7页
肥厚型心肌病(HCM)是一种常见的遗传性心肌病,估算我国成人HCM患者超过100万。少数HCM患者病情进展,出现严重的收缩功能障碍,即终末期肥厚型心肌病(end-stage phase of HCM,ES-HCM)。ES-HCM病情危重、并发症多、治疗效果欠佳,严重威胁... 肥厚型心肌病(HCM)是一种常见的遗传性心肌病,估算我国成人HCM患者超过100万。少数HCM患者病情进展,出现严重的收缩功能障碍,即终末期肥厚型心肌病(end-stage phase of HCM,ES-HCM)。ES-HCM病情危重、并发症多、治疗效果欠佳,严重威胁患者生命健康,已受到国内外学者的广泛关注。本文将对ES-HCM的流行病学、发病机制、诊断、治疗等内容进行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肌病 肥厚型 终末期 诊断 治疗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