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中华绒螯蟹Na^+-K^+-Cl^-协同转运蛋白基因的克隆和功能分析
1
作者 杨志刚 周俊宇 +2 位作者 朱靓亮 成永旭 夏冬梅 《复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期84-92,共9页
为研究Na+-K+-Cl-协同转运蛋白(NKCC)基因在中华绒螯蟹(Eriocheir sinensis)应对高盐胁迫过程中的作用,采用RACE技术首次克隆到中华绒螯蟹NKCC基因全长序列,运用实时荧光定量PCR(qRT-PCR)对中华绒螯蟹NKCC基因进行组织定量,并进行生物... 为研究Na+-K+-Cl-协同转运蛋白(NKCC)基因在中华绒螯蟹(Eriocheir sinensis)应对高盐胁迫过程中的作用,采用RACE技术首次克隆到中华绒螯蟹NKCC基因全长序列,运用实时荧光定量PCR(qRT-PCR)对中华绒螯蟹NKCC基因进行组织定量,并进行生物学信息分析.结果表明:该基因的cDNA全长为4127bp,其中5'非编码区(UTR)长度为18bp,3'非编码区(UTR)长度为944bp,开放阅读框(ORF)长度为3165bp,编码1054个氨基酸.理化分析预测其分子量为51.066kDa,理论等电点为4.65.预测中华绒螯蟹NKCC二级结构由12个跨膜结构域组成.同源对比结果显示:中华绒螯蟹NKCC的氨基酸序列与拟穴青蟹(Scylla paramamosain)NKCC相似度最高,为86.17%.系统进化分析表明中华绒螯蟹NKCC与拟穴青蟹、三疣梭子蟹(Portunus trituberculatus)、可口美青蟹(Callinectes sapidus)、蓝蟹(Callinectes sapidus)聚为一支.不同组织的荧光定量结果显示:NKCC基因在中华绒螯蟹的肠、脑神经节、胸神经节、鳃、胃、肝胰腺、肌肉、眼、心脏和血清中均有表达且在中华绒螯蟹肠的表达量最高.在盐度为25‰的急性胁迫下,NKCC基因在中华绒螯蟹肠中的表达量随着胁迫时间延长变化显著(P<0.05),并在胁迫72h后恢复稳定.以上结果显示,NKCC基因参与了中华绒螯蟹渗透压调节,并在其渗透压平衡中发挥重要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华绒螯蟹 Na+-K+-Cl-协同转运蛋白(NKCC) 基因克隆 渗透压调节
下载PDF
中华绒螯蟹水通道蛋白1基因的克隆、表达及RNA干扰研究 被引量:3
2
作者 杨志刚 张龙 +2 位作者 陈春宇 成永旭 夏冬梅 《复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期93-101,共9页
采用cDNA末端快速扩增(Rapid-Amplification of cDNA Ends,RACE)技术从中华绒螯蟹的后鳃中克隆获得水通道蛋白1(AQP1)的全长序列,利用实时荧光定量(qRT-PCR)构建中华绒螯蟹AQP1基因组织表达谱,并进行生物信息学分析.EsAQP1的cDNA全长序... 采用cDNA末端快速扩增(Rapid-Amplification of cDNA Ends,RACE)技术从中华绒螯蟹的后鳃中克隆获得水通道蛋白1(AQP1)的全长序列,利用实时荧光定量(qRT-PCR)构建中华绒螯蟹AQP1基因组织表达谱,并进行生物信息学分析.EsAQP1的cDNA全长序列为1646bp,开放阅读框(ORF)为1119bp,编码373个氨基酸.理化分析预测其分子量为39.367kDa,等电点为5.1.序列比对结果显示EsAQP1的氨基酸序列分别与三疣梭子蟹(Portunus trituberculatus)、可口美青蟹(Callinectes sapidus)、罗氏沼虾(Macrobrachium rosenbergii)和斑节对虾(Penaeus monodon)具有74%、71%、64%和63%的同源性.不同组织荧光定量结果显示,EsAQP1基因在中华绒螯蟹肠和鳃组织中表达丰度较高,在肝胰腺和血细胞中表达丰度较低.分析发现盐度胁迫会显著影响中华绒螯蟹肠道和鳃组织中EsAQP1基因的表达,进一步通过RNA干扰EsAQP1基因表达之后,对干扰后Na^(+)-K^(+)-Cl^(-)协同转运蛋白(NKCC)基因NKCC和Na^(+)/K^(+)-ATPase基因Na^(+)/K^(+)-ATP的表达进行分析,发现NKCC和Na+/K+-ATP表达显著上调.以上研究结果表明,EsAQP1基因可能在中华绒螯蟹的渗透压调节系统中发挥重要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华绒螯蟹 水通道蛋白 基因克隆 RNA干扰 盐度胁迫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