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7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福建省永泰水文站H-ADCP比测率定分析 被引量:2
1
作者 黄义辉 《科学技术创新》 2021年第2期65-66,共2页
H-ADCP声学多普勒流速剖面仪可自记测点的水位、流量、断面面积、指标流速、水温等特征值。数据的采集、处理均可现场完成,自动化程度高,且操作简单,能够快速、实时、连续测量,要实现H-ADCP在不同水位级的应用,必须分析指标流速与断面... H-ADCP声学多普勒流速剖面仪可自记测点的水位、流量、断面面积、指标流速、水温等特征值。数据的采集、处理均可现场完成,自动化程度高,且操作简单,能够快速、实时、连续测量,要实现H-ADCP在不同水位级的应用,必须分析指标流速与断面平均流速之间的关系。以永泰水文站为例,简述H-ADCP声学多普勒流速剖面仪的比测分析,为河道站H-ADCP流量测验问题提供可行解决方案以及应用案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H-ADCP 指标流速 比测分析 在线监测
下载PDF
可持续发展水文水资源信息共享探索及实践
2
作者 黄义辉 《区域治理》 2018年第5期169-169,共1页
我国具有十分丰富的自然资源,但是我国的人口基数大,这使得我国人均资源数量远远低于世界平均水平,尤其是水资源.近年来,国家也日益重视水资源的保护,利用先进的信息技术建立了水文水资源信息共享系统,有利于实现水资源的可持续发展.
关键词 水文水资源 可持续发展 信息共享 探索与实践
下载PDF
基于空间插值逐日降水格点数据的福建省降水时空变化分析 被引量:3
3
作者 庞冉 王文 +1 位作者 武晶 余志明 《水土保持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期176-187,203,共13页
构建可靠的高时空分辨率降水数据集,揭示全球变暖背景下的降水时空变化特征,对于水资源管理与水土流失预防与治理至关重要。利用组合空间插值方法,以福建省1979—2018年400余个站点观测逐日降水数据为原始数据源,得到研究区0.05°&#... 构建可靠的高时空分辨率降水数据集,揭示全球变暖背景下的降水时空变化特征,对于水资源管理与水土流失预防与治理至关重要。利用组合空间插值方法,以福建省1979—2018年400余个站点观测逐日降水数据为原始数据源,得到研究区0.05°×0.05°高空间分辨率逐日降水格点数据集。以此数据集为基础,计算8个极端降水指数和3个降水集中程度指标,分析福建省降水时空变化特征。结果表明:提出的组合空间插值方法可以有效提高逐日降水插值精度,并且数据精度高于目前常用的再分析与卫星遥感降水数据产品;福建沿海地区、闽江下游1日最大降水量、5日最大降水量、强降水量、降水总量、降水强度5个极端降水指标有大面积显著上升趋势;全区域降水集中期以鹫峰山脉-闽江下游-戴云山脉一线为界,西北地区早于6月11日,东南地区则晚于6月11日,与福建省前后汛期时段基本相符;西北地区前汛期雨季有后推趋势,东南地区后汛期雨量有增多趋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逐日降水 空间插值 极端降水指数 降雨集中程度 气候变化
下载PDF
基于多种水文学法的闽江下游生态流量计算 被引量:3
4
作者 李佳惠 张丹蓉 +2 位作者 管仪庆 余志明 黄义辉 《水电能源科学》 北大核心 2022年第6期10-13,共4页
确定河流生态流量既可以为河道生态环境治理提供参考,对流域水资源保护具有重大意义。以闽江下游干流为例,采用Tennant法、90%保证率最枯月平均法(Q90法)、可变范围(RVA)法、改进流量历时曲线(FDC)法和频率曲线法计算竹岐站、文山里站... 确定河流生态流量既可以为河道生态环境治理提供参考,对流域水资源保护具有重大意义。以闽江下游干流为例,采用Tennant法、90%保证率最枯月平均法(Q90法)、可变范围(RVA)法、改进流量历时曲线(FDC)法和频率曲线法计算竹岐站、文山里站、永泰站的最小生态流量。通过进一步分析,对枯期和汛期,分别提出最适合三站生态流量的计算方法,选取其内包线作为三站各月的生态流量值。最终确定竹岐站、文山里站、永泰站三站生态流量取值分别为374.2~969.8、157.6~461.0、13.8~67.2 m^(3)/s。研究成果可为闽江下游流域保护和流域水资源优化配置提供技术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态流量 水文学法 闽江下游 流域保护
原文传递
BP与LSTM神经网络在福建小流域水文预报中的应用对比 被引量:21
5
作者 崔巍 顾冉浩 +1 位作者 陈奔月 王文 《人民珠江》 2020年第2期74-84,共11页
LSTM(长短期记忆)神经网络作为一种具有记忆能力的循环神经网络,能够学习时间序列数据间的状态特征,特别适合用于流域降雨径流预报。利用福建省延寿溪流域渡里水文站逐时降雨数据和逐时流量数据,分别采用模块化建模方法构建BP神经网络和... LSTM(长短期记忆)神经网络作为一种具有记忆能力的循环神经网络,能够学习时间序列数据间的状态特征,特别适合用于流域降雨径流预报。利用福建省延寿溪流域渡里水文站逐时降雨数据和逐时流量数据,分别采用模块化建模方法构建BP神经网络和LSTM神经网络,并采用集合预报均值的形式以避免模型训练中的参数局部最优解问题,进行未来1~24 h的逐时流量滚动预报。对比2个神经网络模型预报结果表明,LSTM模型整体预报效果优于BP模型,在滚动预报过程中预报精度的衰减速度大大慢于BP模型,1~24 h逐时预报的Nash效率系数为0.968~0.740,能够满足短期洪水预报精度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长短期记忆人工神经网络 降雨径流预报 洪水预报 数据驱动模型
下载PDF
闽江流域特大洪涝干旱风险识别
6
作者 武晶 《人民珠江》 2024年第4期115-123,共9页
为完善闽江流域应对极端水文事件和特大洪旱风险的调度预案,根据流域历史观测资料,利用标准化径流指数SRI、标准化降水指数SPI对闽江流域的特大洪涝干旱风险进行识别并分析。研究结果表明:①通过以年为时间尺度的旱涝分析,旱典型年有200... 为完善闽江流域应对极端水文事件和特大洪旱风险的调度预案,根据流域历史观测资料,利用标准化径流指数SRI、标准化降水指数SPI对闽江流域的特大洪涝干旱风险进行识别并分析。研究结果表明:①通过以年为时间尺度的旱涝分析,旱典型年有2003、2004年,涝典型年有1998、2016年,共计4个典型年份,闽江流域范围内干旱频率较高的区域,洪涝发生的频率则相对较低;②通过以季为时间尺度的旱涝分析,可得闽江流域四季特大洪旱风险年份,其中春、夏两季以特旱为主,秋、冬两季以极涝为主,闽江流域四季SPI3的Z值除春季外均有一定的变化趋势,研究成果可为闽江流域今后应对旱涝极端水文事件、制定特大洪旱风险应急调度方案提供基础数据和技术支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干旱 洪涝 SPI SRI MANN-KENDALL 闽江
下载PDF
东南沿海地区木兰溪流域气象干旱与水文干旱传播时间分析 被引量:2
7
作者 刘勇 余志明 +4 位作者 许海婷 朱永华 吕海深 刘梦茹 邹清水 《水电能源科学》 北大核心 2022年第8期5-8,78,共5页
研究气象干旱和水文干旱的传播时间,有助于流域建立关于两种干旱类型之间的预报预警系统,从而降低干旱风险。以木兰溪流域为例,采用干旱发生率、线性趋势分析干旱特征,并基于交叉小波和交叉相位角探讨干旱的相关性和传播时间。结果表明... 研究气象干旱和水文干旱的传播时间,有助于流域建立关于两种干旱类型之间的预报预警系统,从而降低干旱风险。以木兰溪流域为例,采用干旱发生率、线性趋势分析干旱特征,并基于交叉小波和交叉相位角探讨干旱的相关性和传播时间。结果表明,全流域春季干旱加重,上游上半年干旱加重,上游年内干旱加重;月尺度上气象干旱滞后发生了6次,出现在上游的2、6月、中游的7、10月、下游的6、7月,季尺度上发生了1次,出现在下游的春季,半年和年尺度上未发生。可见流域干旱季节性明显,春季干旱严重程度较高;干旱空间性较强,上游干旱严重程度较高;传播时间与研究的时间尺度有较强的相关性,短时间尺度会出现气象干旱滞后于常规起始时间的情况,但随着时间尺度增加,气象干旱会始终领先水文干旱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气象干旱 水文干旱 传播时间 交叉小波 交叉相位角
原文传递
分项调查与水文模型相结合的九龙江流域天然径流量计算 被引量:9
8
作者 顾冉浩 王文 +1 位作者 郭富雄 武晶 《水文》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2期38-44,共7页
由于人类活动影响,水文站的实测径流过程普遍发生显著变化,而大量水资源分析计算工作必须以天然径流量为基础。以九龙江流域为例,提出将分项调查法与水文模型法相结合的流域天然径流量综合还原法,即采用分项调查法对主要水文站控制集水... 由于人类活动影响,水文站的实测径流过程普遍发生显著变化,而大量水资源分析计算工作必须以天然径流量为基础。以九龙江流域为例,提出将分项调查法与水文模型法相结合的流域天然径流量综合还原法,即采用分项调查法对主要水文站控制集水区的实测径流数据做还原计算,利用还原后的径流数据构建以子流域为单元的SWAT降雨径流模型,进而通过参数移用,利用该模型模拟得到全研究区不同子流域的天然径流数据。利用该方法得到的主要控制站及无径流观测子流域的天然径流数据均具有较高准确性。该方法既可以充分利用有资料流域的详实观测数据,又可以解决无资料区对天然径流数据的需求,可以为水资源评价、水量分配等工作提供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九龙江 天然径流还原 分项调查法 SWAT模型
下载PDF
福建九龙江流域历史旱涝急转的识别与情势分析
9
作者 孙浩岩 王立辉 +4 位作者 唐萍 徐普 江勇 余志明 邹清水 《人民珠江》 2023年第10期78-86,共9页
为完善九龙江流域应对极端水文事件和旱涝急转的调度预案,根据九龙江流域历史观测资料,利用短周期降雨旱涝急转指数SDFAI与标准差法对九龙江流域旱涝急转的历史典型年进行识别并分析。研究结果表明:①1952—2021年,九龙江流域的旱涝急... 为完善九龙江流域应对极端水文事件和旱涝急转的调度预案,根据九龙江流域历史观测资料,利用短周期降雨旱涝急转指数SDFAI与标准差法对九龙江流域旱涝急转的历史典型年进行识别并分析。研究结果表明:①1952—2021年,九龙江流域的旱涝急转典型年共计11 a,年份分布较均匀,近十年的旱涝急转典型年为2016、2020年;②九龙江流域四季旱涝转移的概率特征为在干旱情况下,由旱转涝的概率小于连旱的概率,在洪涝情况下,由涝转旱的概率大于连涝的概率;③对九龙江流域旱涝急转历史典型年1987、1995、2016年的水文情势进行了分析,将典型年的降雨量、蒸发量与常年量作对比,得到了其逐月变幅情况,为制定旱涝急转应急调度方案提供数据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旱涝急转 SDFAI 水文情势 九龙江
下载PDF
1950—2019年闽江下游径流量变化特征分析 被引量:2
10
作者 王立辉 钟昊林 +2 位作者 余志明 邹清水 徐普 《福州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22年第5期681-686,共6页
为探究闽江下游径流量演变趋势,采用Mann-Kendall法和Morlet小波分析相结合的分析方法,对闽江下游竹岐站1950—2019年长序列径流量数据进行分析.研究表明:闽江下游1950—2019年径流量呈微弱上升趋势,季节变化大.春、夏季径流量呈下降趋... 为探究闽江下游径流量演变趋势,采用Mann-Kendall法和Morlet小波分析相结合的分析方法,对闽江下游竹岐站1950—2019年长序列径流量数据进行分析.研究表明:闽江下游1950—2019年径流量呈微弱上升趋势,季节变化大.春、夏季径流量呈下降趋势,秋、冬季呈上升趋势,且冬季上升显著.1950—2019年径流量突变发生于2015和2017年.多年径流量主周期为32、12和8 a;汛期径流量主周期为32、12和5 a;非汛期径流量主周期为25、5和52 a.分析结果有助于深入理解闽江下游径流量演变规律,为闽江下游水资源利用提供理论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闽江 径流量 趋势性分析 MANN-KENDALL法 小波分析
下载PDF
闽江下游潮汐时空变化特征分析 被引量:2
11
作者 温宛隽 《陕西水利》 2020年第1期36-38,共3页
基于闽江下游多个观测站1993年~2018年的潮位观测数据资料,对闽江下游潮汐时空变化特征进行统计分析,获得上下游多年平均高潮位、低潮位、潮差、最大涨落潮历时特征值,得出闽江下游段近26年来潮汐特征变化过程。结果表明:闽江下游河段... 基于闽江下游多个观测站1993年~2018年的潮位观测数据资料,对闽江下游潮汐时空变化特征进行统计分析,获得上下游多年平均高潮位、低潮位、潮差、最大涨落潮历时特征值,得出闽江下游段近26年来潮汐特征变化过程。结果表明:闽江下游河段整体表现为高潮位缓慢下降、低潮位显著下降;涨落潮潮差增大;涨潮历时延长、落潮历时缩短的特征。时空格局上,上游站位潮汐特征变幅大于下游站位,低潮位变幅大于高潮位变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变化特征 潮汐 潮差 闽江下游
下载PDF
九龙江流域水文要素时间序列特征分析
12
作者 余志明 邹清水 +2 位作者 徐普 贺茜 江勇 《水利科技》 2023年第3期60-65,共6页
该文利用线性回归法、Mann-Kendall法和Morlet小波分析法研究九龙江流域水文要素趋势特征及演变规律,结果表明:九龙江流域降雨量除最大3日降雨量有一定下降趋势外,其余变量均呈现上升趋势,各变量趋势变化均不显著;北溪代表站浦南水文站... 该文利用线性回归法、Mann-Kendall法和Morlet小波分析法研究九龙江流域水文要素趋势特征及演变规律,结果表明:九龙江流域降雨量除最大3日降雨量有一定下降趋势外,其余变量均呈现上升趋势,各变量趋势变化均不显著;北溪代表站浦南水文站径流量各变量均呈现下降趋势,其中年最大1日和年最小1日径流量下降趋势显著;西溪代表站郑店水文站年、汛期和年最大1日径流量均呈现下降趋势,年最小1日径流量呈现上升趋势,其中年最大1日径流量下降趋势非常显著;石码潮位站年最高潮位在年际上存在非常显著的增长趋势;年降雨量存在14 a左右的周期,浦南水文站和郑店水文站年径流量分别存在18 a和13 a左右的周期,石码潮位站年最高潮位存在8 a和34 a左右的周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九龙江 水文要素 时间序列 MANN-KENDALL MORLET小波
原文传递
基于减排效益的水电上网电价研究 被引量:4
13
作者 曹未 黄炜斌 +1 位作者 武晶 程芬 《中国农村水利水电》 北大核心 2015年第4期167-170,175,共5页
近年来,随着水电建设成本的不断攀升,现行的水电上网电价已不能合理补偿投资成本,更不能反映水电作为清洁可再生能源的环保价值。提出基于减排效益的水电上网电价理论,认为由于发展水电项目降低的"环境污染损失"等同于"... 近年来,随着水电建设成本的不断攀升,现行的水电上网电价已不能合理补偿投资成本,更不能反映水电作为清洁可再生能源的环保价值。提出基于减排效益的水电上网电价理论,认为由于发展水电项目降低的"环境污染损失"等同于"污染减排效益",并采用CDM方法学以及绿色GDP核算定量分析了由于水力发电产生的CO2、SO2、氮氧化物、烟尘减排效益,附加到经营期电价之上。最后以四川省某新建水电站为例,计算出其清洁电价,该电价合理反映了"同网同质同价"原则,可促进水电健康可持续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上网电价 水电 减排 CDM 绿色GDP
下载PDF
淮北平原冬小麦土壤含水率时空特征分析 被引量:4
14
作者 许海婷 黄娟萍 +3 位作者 朱永华 吕海深 刘勇 王振龙 《灌溉排水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7期1-8,共8页
【目的】探讨淮北平原冬小麦生育期内土壤水分的时空变化特征,为冬小麦灌溉和田间水分管理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基于1992—2018年淮北平原砂姜黑土区的土壤含水率数据和适宜土壤含水率阈值,采用Mann-Kendall检验法(M-K检验法)、滑动T... 【目的】探讨淮北平原冬小麦生育期内土壤水分的时空变化特征,为冬小麦灌溉和田间水分管理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基于1992—2018年淮北平原砂姜黑土区的土壤含水率数据和适宜土壤含水率阈值,采用Mann-Kendall检验法(M-K检验法)、滑动T检验法、克里金插值法等方法分析了淮北平原冬小麦生育期内土壤含水率时空变化规律。【结果】(1)冬小麦全生育期10、20 cm土层深度含水率呈下降趋势,而50 cm含水率则呈上升趋势;10、20和50cm的土壤含水率未发生突变,其变化处于正常波动范围。(2)冬小麦生育期内,拔节—抽穗阶段、抽穗—乳熟阶段和乳熟—成熟阶段的土壤含水率低于适宜含水率下限值出现的概率分别为38.5%、46.2%和46.2%,不利于冬小麦生长发育;而返青—拔节阶段土壤含水率均高于适宜含水率下限值,出现干旱胁迫的可能性较低。(3)在空间分布上,冬小麦全生育期表层土壤含水率西南部最高,中部较低,而中层50cm则呈从南向北减少的整体态势。(4)在拔节—抽穗阶段,土壤含水率的低值区出现在蚌埠和蒙城的概率为45.5%和50.0%,而在抽穗—乳熟阶段其概率分别为62.0%和38.1%。【结论】未来淮北平原表层土壤含水率可能呈下降趋势,冬小麦生长受干旱胁迫的可能性较大,蚌埠和蒙城地区应加强冬小麦的灌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冬小麦 适宜土壤含水率阈值 时空变化 砂姜黑土 淮北平原
下载PDF
无人机水文测流技术应用初探 被引量:8
15
作者 武晶 《水利科技》 2018年第4期23-24,共2页
无人机水文测流系统是一种新型测流技术,通过无人机平台搭载雷达测速仪,在河道断面指定垂线开展非接触式测流。该文分析无人机水文测流系统组成、存在缺陷及应用技术难题,并指出该系统未来研究方向,供同行参考。
关键词 无人机 水文测流 系统组成
原文传递
基于无人机的水文应急监测系统设计及比测结果分析 被引量:2
16
作者 李亚涛 黄娟萍 《水利科技》 2022年第1期5-7,11,共4页
现有水文测验手段不适用应急测流情景,难以在不具备流量测验条件的站点和高洪应急测验中获取流速信息。该文从系统设计、工作流程、流量计算和测验软件等方面介绍无人机水文应急监测系统。尤溪水文站实际比测分析结果表明,该系统能满足... 现有水文测验手段不适用应急测流情景,难以在不具备流量测验条件的站点和高洪应急测验中获取流速信息。该文从系统设计、工作流程、流量计算和测验软件等方面介绍无人机水文应急监测系统。尤溪水文站实际比测分析结果表明,该系统能满足应急抢险情景下测流精度要求,提高应急测验工作的安全性和快捷性,为水文应急监测提供更有效的技术手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无人机 应急测流 表面流速
原文传递
雷达波在线测流及远程集控系统的研究与应用
17
作者 黄义辉 《区域治理》 2018年第42期243-243,共1页
通过流量在线监测集控管理平台的研究,实现了集控中心远程控制水文站测流.在系统软件中设置好测流时间间隔、代表垂线等参数,系统将根据设定的参数进行自动测流,并在无人状态下自动对测流全过程实行智能控制;同时,集控中心可随时监视、... 通过流量在线监测集控管理平台的研究,实现了集控中心远程控制水文站测流.在系统软件中设置好测流时间间隔、代表垂线等参数,系统将根据设定的参数进行自动测流,并在无人状态下自动对测流全过程实行智能控制;同时,集控中心可随时监视、远程控制各测流站工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雷达波 在线测流 远程集控系统 研究 应用
下载PDF
闽江下游河道演变及其影响分析 被引量:8
18
作者 武晶 《水利科技》 2016年第4期66-69,共4页
近年来闽江下游河床演变剧烈,给下游的公共安全带来巨大隐患。该文通过近几年河道地形图及多年相关水文资料数据对比研究闽江下游河床演变情况,分析河道演变主要影响因素及其产生的不利影响,并就河道演变趋势及应对措施给出几点建议,供... 近年来闽江下游河床演变剧烈,给下游的公共安全带来巨大隐患。该文通过近几年河道地形图及多年相关水文资料数据对比研究闽江下游河床演变情况,分析河道演变主要影响因素及其产生的不利影响,并就河道演变趋势及应对措施给出几点建议,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河道演变 河床下切 闽江下游
原文传递
闽江咸潮上溯与保障供水安全综合措施的现状与思考 被引量:4
19
作者 陈奔月 《水利科技》 2020年第1期5-10,共6页
近年来闽江下游河床下切严重,各代表站最低年水位均呈下降趋势,咸潮上溯距离增加,严重影响闽江下游区域供水安全。该文分析闽江河口咸潮产生原因,针对闽江下游咸潮现状重点分析闽江河口含盐度分布规律和闽江下游含氯度分布规律,据此提... 近年来闽江下游河床下切严重,各代表站最低年水位均呈下降趋势,咸潮上溯距离增加,严重影响闽江下游区域供水安全。该文分析闽江河口咸潮产生原因,针对闽江下游咸潮现状重点分析闽江河口含盐度分布规律和闽江下游含氯度分布规律,据此提出保障闽江下游区域供水安全的综合措施,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闽江下游 咸潮上溯 河床演变 供水安全
原文传递
Delft3D二维水流数学模型在闽江下游潮差、水位及南北港分流比研究中的应用 被引量:3
20
作者 陈奔月 《水利科技》 2020年第4期28-33,共6页
该文基于Delft3D模型,利用长期观测地形图和实测水文数据建立闽江下游至近海大陆架的二维水流数学模型,分析研究闽江下游潮差、水位及南北港分流比。结果表明:潮波受地形及径流的影响,潮差向上游迅速递减,北港上游潮差相比多年平均值有... 该文基于Delft3D模型,利用长期观测地形图和实测水文数据建立闽江下游至近海大陆架的二维水流数学模型,分析研究闽江下游潮差、水位及南北港分流比。结果表明:潮波受地形及径流的影响,潮差向上游迅速递减,北港上游潮差相比多年平均值有明显增大趋势;下浦水位已受潮流影响,地形下切是其中一个主要影响因素;下泄流量涨潮时南港是北港的3~4倍,落潮时南港是北港的2~3倍;南北港分流比洪季时约为4∶1,枯季时约为2∶1。建议尽快采取有关措施综合治理闽江下游河道,缓解其冲刷趋势,合理确定闽江南北港分流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闽江下游 Delft3D二维水流数学模型 潮差 水位 南北港分流比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