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0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福建省11座水库碳磷比特征研究
1
作者 周园园 苏玉萍 +3 位作者 郑璐薇 Ayub Gohar 黄仕宇 钟启俊 《渔业研究》 2025年第1期47-55,共9页
【背景】水中碳(C)、氮(N)、磷(P)是影响藻类生长的主要限制元素,也影响浮游植物的群落结构。溶解性无机碳/总磷比(DIC/TP)的研究为缓解湖泊和水库的富营养化问题提供一个新的修复解决思路。【目的】了解2023年夏、秋季福建省不同地区... 【背景】水中碳(C)、氮(N)、磷(P)是影响藻类生长的主要限制元素,也影响浮游植物的群落结构。溶解性无机碳/总磷比(DIC/TP)的研究为缓解湖泊和水库的富营养化问题提供一个新的修复解决思路。【目的】了解2023年夏、秋季福建省不同地区的11座水库(棉花滩水库、池潭水库、山美水库、东圳水库、东张水库、山仔水库、东溪水库、石兜水库、官昌水库、塘坂水库和坂头水库)的营养状态、浮游植物群落和碳磷比特征。【方法】在2023年夏、秋季,以福建省不同地区的11座水库为研究对象,分别进行水质、浮游植物及环境因子现场采样监测。【结果】11座水库的综合营养状态指数(TLI)在35.9~54.4之间,其中除官昌水库处于轻度富营养化水平外,其余10座水库均处于中营养水平。11座水库共检出浮游植物5门36属,其中绿藻门最多,有15属;蓝藻门为11属;硅藻门为7属;甲藻门为2属;隐藻门为1属。11座水库浮游植物密度范围为1.13×10^(6)~5.77×10^(8)个·L^(−1);蓝藻门在8座水库(棉花滩水库、池潭水库、东圳水库、东张水库、山仔水库、东溪水库、官昌水库、塘坂水库)中为优势门类。11座水库水体DIC/TP值为17.4~402.6,最低的是宁德市官昌水库,最高的是三明市池潭水库。通过相关性分析发现,DIC/TP与综合营养状态指数、浮游植物密度之间存在显著负相关关系。【结论】碳磷比对浮游植物群落结构及富营养化有着显著的影响,对探究通过简单、低成本的方式来缓解富营养化具有重要的价值。【意义】DIC/TP指标的创新,表明生物利用二氧化碳(CO_(2))和P的限制差异可通过调节水体中DIC浓度、TP浓度和DIC/TP值,改变浮游−沉水植物群落结构和组成,从而减缓水体富营养化进程。因此,基于水生生态系统碳磷限制效应,CO_(2)对富营养化的缓解作用和DIC/TP指标的应用,是保护水质安全与促成水体碳增汇的双赢,也是在未来服务与管理生态系统的研究重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碳磷比 营养状态 藻华 富营养化 水库
下载PDF
基于浮游植物生物完整性指数的福建省水库健康状态评价 被引量:2
2
作者 王雪 黄锦平 +3 位作者 苏玉萍 陈颖欣 钟启俊 郑洪萍 《水利水电科技进展》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54-60,86,共8页
根据2021年夏季福建省24座重要饮用水水源地水库水生态调查结果,分析了浮游植物群落结构特征和水库营养状态,并采用浮游植物总密度、香农-维纳多样性指数和蓝藻门密度百分比3个生物参数构建浮游植物生物完整性指数(P-IBI)评价了沙溪口... 根据2021年夏季福建省24座重要饮用水水源地水库水生态调查结果,分析了浮游植物群落结构特征和水库营养状态,并采用浮游植物总密度、香农-维纳多样性指数和蓝藻门密度百分比3个生物参数构建浮游植物生物完整性指数(P-IBI)评价了沙溪口水库和东张水库的健康状态。结果表明:2021年福建省大部分水库的浮游植物群落结构以蓝藻-绿藻-硅藻为主,其中以蓝藻门为优势藻的水库占比为60.9%;综合营养状态指数范围为24.3~51.7,平均值为40.3,水库富营养化程度较低,但个别水库仍存在富营养化的风险;沙溪口水库P-IBI综合得分为79.7,处于健康状态,东张水库P-IBI综合得分为59.0,处于亚健康状态;P-IBI评价结果与《2021年福建省河湖健康评估蓝皮书》中的多指标评价方法的结果一致性较好,基于浮游植物生物完整性指数的评价方法具有有效性和适用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浮游植物总密度 蓝藻门密度百分比 香农-维纳多样性指数 生物完整性指数 水库健康评价
下载PDF
东张水库消落带土壤和沉积物磷分布特征研究 被引量:3
3
作者 陈文婷 林志蓉 +5 位作者 苏玉萍 佘晨兴 郑璐薇 喻明惠 陈峰 曾小妹 《福建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2022年第5期26-33,共8页
应用沉积物磷的标准测试程序(SMT)法对东张水库库区消落带土壤与沉积物的各形态磷进行测定,分析其分布特征.结果表明,消落带土壤中总磷(TP)含量在46.3~357.9 mg·kg^(-1),沉积物中TP含量在184.5~1348.8 mg·kg^(-1),沉积物TP含... 应用沉积物磷的标准测试程序(SMT)法对东张水库库区消落带土壤与沉积物的各形态磷进行测定,分析其分布特征.结果表明,消落带土壤中总磷(TP)含量在46.3~357.9 mg·kg^(-1),沉积物中TP含量在184.5~1348.8 mg·kg^(-1),沉积物TP含量平均值显著高于消落带样品TP含量平均值.消落带土壤与沉积物各种形态磷表现出不同的分布特点:沉积物中无机结合态磷(Fe/Al-P)占TP质量分数42.7%,明显高于消落带土壤无机结合态磷占比17.4%;而消落带土壤中有机磷(OP)占TP质量分数58.4%,远高于沉积物占比28.4%,消落带土壤与沉积物的OP和Fe/Al-P在TP中的含量均大于70.0%.相关分析结果显示,消落带土壤和沉积物中总有机碳(TOC)含量与各形态磷之间均呈极显著正相关(P<0.01),有机质(OM)含量与无机磷(IP)呈极显著正相关(P<0.01).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沉积物 消落带 形态磷 分布特征 东张水库
下载PDF
东张水库夏季浮游植物特征与健康评价 被引量:4
4
作者 王雪 张虹 +4 位作者 林志蓉 苏玉萍 李宝银 韩永和 陈颖欣 《福建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2022年第5期18-25,共8页
分别于2020和2021年夏季(7-8月)对福建省东张水库的进口、库心和出口3个断面进行水样采集.结果显示,东张水库的浮游植物主要由蓝藻、绿藻和硅藻组成,其中蓝藻门为优势类群.东张水库2020年夏季浮游植物的密度在1.26×10^(7)~4.75... 分别于2020和2021年夏季(7-8月)对福建省东张水库的进口、库心和出口3个断面进行水样采集.结果显示,东张水库的浮游植物主要由蓝藻、绿藻和硅藻组成,其中蓝藻门为优势类群.东张水库2020年夏季浮游植物的密度在1.26×10^(7)~4.75×10^(7)L^(-1),共检出浮游植物6门28属;2021年夏季浮游植物的密度在2.06×10^(7)~5.45×10^(7)L,共检出浮游植物5门19属.用浮游植物群落特征指数对东张水库进行了综合评价,东张水库整体处于中度污染状态.浮游植物密度受多种环境因子的影响.Spearman相关性分析显示:浮游植物总密度与总磷浓度呈极显著正相关(P<0.01),与总氮浓度呈显著正相关(P<0.05).应用浮游植物完整性指数(phytoplanktonic index of biotic integrity,P-IBI)评价东张水库健康状况,结果显示,2020年夏季东张水库的健康状况为一般;2021年夏季东张水库的健康状况为较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浮游植物完整性指数 夏季 健康评价 东张水库
下载PDF
低浓度草甘膦对多甲藻和微囊藻增殖影响研究 被引量:2
5
作者 林志蓉 肖宇梅 +4 位作者 苏玉萍 韩永和 佘晨兴 曹可 苏健 《福建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2021年第4期22-31,共10页
为了探究含C—P键的草甘膦对多甲藻和微囊藻的增殖影响,以0.05 mg·L-1草甘膦为磷源开展实验室模拟实验.结果表明:单培养时,与起始生物量相比,多甲藻和微囊藻生物量分别增加了4.4倍和61.9倍;共培养时,多甲藻生物量占比从49.7%降至5.... 为了探究含C—P键的草甘膦对多甲藻和微囊藻的增殖影响,以0.05 mg·L-1草甘膦为磷源开展实验室模拟实验.结果表明:单培养时,与起始生物量相比,多甲藻和微囊藻生物量分别增加了4.4倍和61.9倍;共培养时,多甲藻生物量占比从49.7%降至5.5%,而微囊藻生物量占比从50.3%升至94.5%.通过测定培养过程中两藻种生理生化指标的变化,推测微囊藻可能是利用草甘膦进而取得竞争优势,而多甲藻的增殖可能受低浓度草甘膦的刺激胁迫而增殖,水体环境中草甘膦的存在增加了蓝藻水华发生的可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甲藻 微囊藻 草甘膦 有机磷
下载PDF
平潭海域浮游植物时空分布和甲藻赤潮特征研究 被引量:2
6
作者 冯晟霖 邹嘉澍 +3 位作者 苏玉萍 Balaji Prasath BARATHAN Zahir MUHAMMAD 林雄生 《福建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2022年第5期9-17,共9页
以福建平潭综合实验区海域为例,研究了该海域赤潮甲藻的时空分布特征.对2011—2021年福建省赤潮事件资料和监测数据进行统计分析,结果表明:(1)平潭海域浮游植物主要由4门50种生物组成,以硅藻和甲藻居多,冬末、春季到夏季,平潭海域的浮... 以福建平潭综合实验区海域为例,研究了该海域赤潮甲藻的时空分布特征.对2011—2021年福建省赤潮事件资料和监测数据进行统计分析,结果表明:(1)平潭海域浮游植物主要由4门50种生物组成,以硅藻和甲藻居多,冬末、春季到夏季,平潭海域的浮游植物呈现硅藻-甲藻-硅藻的演替规律;(2)2011—2021年,平潭综合实验区所辖海域共发生了12起赤潮,主要优势甲藻种类为夜光藻(Noctiluca scintillans)、东海原甲藻(Prorocentrum donghaiense)和米氏凯伦藻(Karenia mikimotoi),赤潮暴发的地点主要集中于北部的苏澳码头、流水码头和中部的龙王头附近海域;(3)Pearson相关分析结果表明,浮游植物细胞密度和叶绿素a浓度呈现极显著正相关关系,而叶绿素a浓度与溶解氧浓度、表观增氧量、气温呈现极显著正相关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浮游植物 硅藻 甲藻 赤潮 平潭
下载PDF
饮用水水源地水库浮游植物分布特征与环境影响因子研究 被引量:1
7
作者 陈颖欣 林志蓉 +4 位作者 苏玉萍 Balaji PRASATH·BARATHAN 黄锦平 王雪 冯晟霖 《渔业研究》 2023年第1期64-71,共8页
本研究以饮用水水源地福建省福清市东张水库为研究对象,于2020年丰水期与2021丰、枯水期对东张水库进口、库心和出口3个站位的浮游植物群落结构以及环境因子进行采样监测。结果表明:东张水库出口站位2021年丰水期浮游植物总密度(2.3... 本研究以饮用水水源地福建省福清市东张水库为研究对象,于2020年丰水期与2021丰、枯水期对东张水库进口、库心和出口3个站位的浮游植物群落结构以及环境因子进行采样监测。结果表明:东张水库出口站位2021年丰水期浮游植物总密度(2.3×10^(7)~5.2×10^(7)cells/L)平均值是枯水期浮游植物总密度(5.6×106~2.3×10^(7)cells/L)平均值的3倍多,枯水期以硅藻门、蓝藻门和绿藻门为主,平均占比分别为47.5%、31.6%和14.0%,而丰水期蓝藻门占据绝对优势,平均占比为77.7%。丰水期和枯水期水体中溶解性活性磷(SRP)的含量较低,但总磷(TP)、总溶解性磷(TDP)和溶解性有机磷(DOP)的含量均较高。Pearson相关性分析结果显示蓝藻门、绿藻门、甲藻门和总藻密度与SRP呈极显著负相关,绿藻门和硅藻门与DOP、TDP呈极显著正相关。将环境因子与浮游植物密度进行RDA分析可知,蓝藻门与气温呈极显著正相关,硅藻门与水位呈显著正相关。本研究结果可为东张水库蓝藻水华防控和饮用水水源地保护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蓝藻 气温 水位 东张水库 饮用水水源地
下载PDF
假单胞菌的筛选及其发酵液控制赤潮甲藻的研究
8
作者 郑璐薇 林洪 +3 位作者 苏玉萍 Balaji Prasath BARATHAN 郑毅 郑怡 《福建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2022年第5期1-8,共8页
将海洋虾池中分离保存的5株假单胞菌菌液与高密度的链状裸甲藻共培养,观察链状裸甲藻的存活能力,分离筛选出高效溶藻菌Ps3.结合形态学、生理生化和测序比对结果,鉴定菌Ps3为假单胞菌属(Pseudomonas).采用乙酸乙酯作为发酵液提取相,将不... 将海洋虾池中分离保存的5株假单胞菌菌液与高密度的链状裸甲藻共培养,观察链状裸甲藻的存活能力,分离筛选出高效溶藻菌Ps3.结合形态学、生理生化和测序比对结果,鉴定菌Ps3为假单胞菌属(Pseudomonas).采用乙酸乙酯作为发酵液提取相,将不同体积分数投加量下乙酸乙酯提取相溶液和剩余相溶液对链状裸甲藻(Gymnodinium catenatum)和米氏凯伦藻(Karenia mikimotoi)的溶藻率进行比较,结果表明,体积分数4.0%的乙酸乙酯提取相对链状裸甲藻和米氏凯伦藻的溶藻效果最好,48 h溶藻率分别为98.4%和95.9%.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假单胞菌 链状裸甲藻 米氏凯伦藻 发酵液
下载PDF
构建浮游植物生物完整性新指数评价水库健康研究
9
作者 张慧欣 聂玘豪 +4 位作者 苏玉萍 王雪 陈颖欣 翁宇馨 钟启俊 《环境科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452-462,共11页
为了探究一种适用于亚热带水库的快速健康评价方法,于2021年夏季对福建省35座重要水库进行浮游植物的采集和分析,构建基于浮游植物总密度和蓝藻门密度百分占比双参数的浮游植物生物完整性新指数(P-DIBI),并应用于水库健康评价,将评价结... 为了探究一种适用于亚热带水库的快速健康评价方法,于2021年夏季对福建省35座重要水库进行浮游植物的采集和分析,构建基于浮游植物总密度和蓝藻门密度百分占比双参数的浮游植物生物完整性新指数(P-DIBI),并应用于水库健康评价,将评价结果与浮游植物总密度单参数评价以及2021年福建省水库健康综合指数评价结果进行对比分析,研究结果表明:从正态分布和线性拟合效果相关性两方面看出,构建的双参数浮游植物生物完整性指数评价方法能更好地反映福建省水库的健康状况,该方法有望在亚热带水库健康评价中应用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浮游植物生物完整性指数(P-DIBI) 健康评价 浮游植物密度 蓝藻门占比 水库
原文传递
草甘膦对沉积物-水界面藻类群落结构影响研究
10
作者 苏金洙 肖宇梅 +3 位作者 苏玉萍 佘晨兴 郑璐薇 喻光烺 《环境科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2期402-409,共8页
为了探究环境中残留除草剂草甘膦对沉积物-水界面藻类群落结构演替的影响,分别以九龙江两个断面拱桥溪和石龟头的沉积物-水界面藻类群落结构为研究对象,并添加0.05 mg·L^(-1)草甘膦作为磷源进行实验模拟.结果表明:拱桥溪沉积物-水... 为了探究环境中残留除草剂草甘膦对沉积物-水界面藻类群落结构演替的影响,分别以九龙江两个断面拱桥溪和石龟头的沉积物-水界面藻类群落结构为研究对象,并添加0.05 mg·L^(-1)草甘膦作为磷源进行实验模拟.结果表明:拱桥溪沉积物-水界面藻类生物量占比为蓝藻:绿藻∶硅藻∶甲藻=0.3%∶7.8%∶91.5%∶0.3%,蓝藻生物量占比低于1%,以硅藻门直链藻属为优势种属;石龟头沉积物-水界面藻类生物量起点占比为蓝藻∶绿藻∶硅藻∶甲藻=20.8%∶58.5%∶19.5%∶1.2%,蓝藻生物量占比大于20%,绿藻门栅藻属、蓝藻门微囊藻属和硅藻门直链藻属为优势种属.草甘膦调控15 d后,拱桥溪沉积物-水界面蓝藻生物量占比从0.3%增长到22.6%,生物量是无机磷组的7.6倍,但硅藻仍为优势门类,这与蓝藻生物量占比低于1%的拱桥溪表层水体藻类群落演替结果类似;而石龟头沉积物-水界面蓝藻生物量占比从20.8%增长到57.8%,生物量是无机磷组的近5倍,蓝藻演替为优势门类,这与蓝藻生物量占比大于15%的石龟头表层水体藻类群落演替结果相似.调控实验表明,在草甘膦胁迫下蓝藻门的增殖能力均表现为强于甲藻门和绿藻门.蓝藻门微囊藻属是直接利用草甘膦,或受草甘膦刺激生长并在群落结构中取得竞争优势还有待进一步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草甘膦 蓝藻 绿藻 甲藻 群落结构 演替 沉积物-水界面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