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1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烟草基因组辅助育种研究进展 被引量:2
1
作者 蒋家乐 余文 +5 位作者 程崖芝 巫升鑫 石好琪 李彩月 丁安明 王卫锋 《中国烟草科学》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112-120,共9页
优质的烟草品种是促进烟草经济发展的基础。2010年以来,烟草基因组学迅速发展,推动了烟草遗传进化、功能遗传学等多个研究领域的进步,为烟草育种提供了新的工具和途径。本文总结了烟草基因组测序组装和功能研究的最新成果,从烟草遗传连... 优质的烟草品种是促进烟草经济发展的基础。2010年以来,烟草基因组学迅速发展,推动了烟草遗传进化、功能遗传学等多个研究领域的进步,为烟草育种提供了新的工具和途径。本文总结了烟草基因组测序组装和功能研究的最新成果,从烟草遗传连锁图谱构建、数量性状基因座(QTL)定位、全基因组关联分析(GWAS)以及QTL定位和GWAS联合分析4个方面阐述了烟草分子标记辅助选择育种(MAS)的发展现状,并综述了全基因组选择(GS)和基因编辑(GE)的技术理论以及它们在烟草育种中的应用进展。针对目前烟草基因组辅助育种(GAB)存在的问题和不足,指出要充分利用烟草基因组信息,加快分子标记的开发,推进基因芯片的应用和加强高通量表型监测平台的建设,进而推进GAB在烟草育种上的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烟草 基因组辅助育种 分子标记辅助选择 全基因组选择 基因编辑
下载PDF
硅对烟草生长的影响及诊断指标研究 被引量:3
2
作者 林汲 徐宋萍 +3 位作者 罗丽娟 唐莉娜 陈星峰 李延 《热带作物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期42-46,共5页
通过水培试验,研究不同供硅水平(0、0.5、1.0、2.0、3.0 mmol/L,Si O2)对烟草生长的影响和烟草硅素营养诊断指标,并对福建省烟草主产区148个烟叶样品的硅素含量状况进行测定。结果表明:供硅可提高烟草根、茎、叶的硅含量,不同部位、... 通过水培试验,研究不同供硅水平(0、0.5、1.0、2.0、3.0 mmol/L,Si O2)对烟草生长的影响和烟草硅素营养诊断指标,并对福建省烟草主产区148个烟叶样品的硅素含量状况进行测定。结果表明:供硅可提高烟草根、茎、叶的硅含量,不同部位、不同叶位的硅含量表现为根〉叶〉茎、下部叶〉中部叶〉上部叶,烟草硅素营养诊断的适宜部位为现蕾期植株中部叶,硅素诊断临界值为叶片含硅0.26%。与对照相比较,供硅对团棵期烟草的生长无明显影响,但可显著提高现蕾期烟草地上部干重和总生物量,硅可提高烟草K、P、Zn的含量,降低N、Ca、Cu、Fe、B的含量。福建省烟草主产区烟叶的硅含量范围在0.04%~0.64%,平均值为0.22%,有52%样品的硅含量低于0.26%。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烟草 生长 诊断指标
下载PDF
作物轮作对土壤中烟草青枯菌数量及发病的影响 被引量:37
3
作者 方树民 唐莉娜 +2 位作者 陈顺辉 顾钢 陈玉森 《中国生态农业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2期377-382,共6页
为查明春烟换茬后青枯菌在土壤中的消长规律,采用接种耐药性青枯菌的盆土种植烟草,烟草枯死后种植不同轮作作物的方法,研究不同作物对土壤中青枯菌数量及其越冬状况的影响。设茄子、大豆、花生、甘薯、大蒜、玉米、晚稻和双季稻8个轮作... 为查明春烟换茬后青枯菌在土壤中的消长规律,采用接种耐药性青枯菌的盆土种植烟草,烟草枯死后种植不同轮作作物的方法,研究不同作物对土壤中青枯菌数量及其越冬状况的影响。设茄子、大豆、花生、甘薯、大蒜、玉米、晚稻和双季稻8个轮作物处理,后作生长期间定期取样,用含利福平的选择性培养基检测样品中的青枯菌数量。结果表明,栽后第4周起秋茄子和秋大豆根中皆测出青枯菌,秋茄子根达106 cfu·g-1;晚稻和秋花生根只第2周和第8周测出带菌。秋茄子、秋大豆、秋花生和晚甘薯生长期间土壤皆测出青枯菌,数量先降后升至104~106 cfu·g-1;晚稻和秋玉米土壤中青枯菌数量持续下降;大蒜处理先测出带菌后未测到。冬季对水稻残桩青枯菌数量监测显示,稻桩根和土壤中青枯菌数量先后出现峰值,分别达1.00×105 cfu·g-1和5.17×104 cfu·g-1;发现病菌能在稻根变黑腐烂时增殖。翌年春季从茄子、大豆、花生和甘薯茬口土壤中测出遗留青枯菌数量皆达104 cfu·g-1,玉米为103 cfu·g-1。烟草移栽后青枯病调查表明,不同处理发病迟早取决于茬口土壤中菌源数量,两者相关系数r为0.908 9。不同茬口土壤发病轻重有显著差异,茄子茬土发病最重,病情指数100,大豆和大蒜茬土发病略重于花生、甘薯和玉米茬土;晚稻茬土发病最轻,病情指数16.7,与茄子茬土相比发病期推迟20 d,病情指数下降83.3%;双季稻茬土未见发病,证明烟稻轮作对青枯病有较好的控制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烟草青枯病 青枯菌 作物轮作 茬口土壤 越冬 发病
下载PDF
烟秆生物质炭对烟草根际土壤养分及细菌群落的影响 被引量:30
4
作者 王成己 陈庆荣 +4 位作者 陈曦 唐莉娜 刘岑薇 宋铁英 黄毅斌 《中国烟草科学》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期42-47,共6页
通过田间小区试验研究了不同生物质炭用量对植烟土壤养分、微生物多样性和菌群丰度的影响。结果表明,梯度施入烟秆生物质炭提升了酸性土壤pH,促进了土壤有机质及全氮的积累,随着生物质炭用量的加大,土壤pH、有机质含量均有逐步升高的趋... 通过田间小区试验研究了不同生物质炭用量对植烟土壤养分、微生物多样性和菌群丰度的影响。结果表明,梯度施入烟秆生物质炭提升了酸性土壤pH,促进了土壤有机质及全氮的积累,随着生物质炭用量的加大,土壤pH、有机质含量均有逐步升高的趋势,土壤速效钾释放速率也得到提高。施用烟秆生物质炭后,烟草根际土壤的微生物种类(OTU数)提高了26.4%。优势菌种中,变形菌门所占比例最大,达到47.19%~54.32%。生物质炭施用下,部分有利植物生长的促生菌呈增长趋势。将烟秆生物质炭用于烟田土壤改良,既可提升土壤肥力,又可缓解烟秆不合理利用导致的环境污染问题,但烟秆生物质炭推广应用还有一定的局限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烟秆生物质炭 根际土壤 土壤养分 促生菌 高通量测序
下载PDF
利用SMART技术构建烟草茎全长cDNA文库 被引量:4
5
作者 蔡铁城 曾建斌 +4 位作者 陈顺辉 陈华 贺小彦 张冲 庄伟建 《福建农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期53-57,共5页
以烟草不同生长时期茎混合为材料,采用SMART(switching mechanism at5'end of RNA transcript)技术构建了茎全长cDNA文库.原始文库的库容为5.64×106个独立克隆,重组率达99%以上,插入片段集中在0.75-2.0 kb之间,平均长度约为1.2... 以烟草不同生长时期茎混合为材料,采用SMART(switching mechanism at5'end of RNA transcript)技术构建了茎全长cDNA文库.原始文库的库容为5.64×106个独立克隆,重组率达99%以上,插入片段集中在0.75-2.0 kb之间,平均长度约为1.2 kb.随机挑取部分克隆进行测序,并进行生物信息学分析,37.5%的序列烟草已有报道,62.5%为烟草未报道的基因,45.8%是未知功能的基因,表明所构建文库达到了用于目的基因分离筛选和新基因克隆的建库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烟草 SMART技术 CDNA文库
下载PDF
烟草优质品种叶片全长cDNA文库的构建和质量分析 被引量:2
6
作者 曾建斌 陈顺辉 +5 位作者 陈华 贺小彦 姜宝杰 张冲 蔡铁城 庄伟建 《中国烟草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期85-91,共7页
为研究优质烟叶的分子基础,以翠碧一号不同生长时期的叶片为材料,CTAB法提取总RNA,利用SMART技术合成全长cDNA,之后按经修改的Clontech技术成功构建了烟草叶片全长cDNA文库。经鉴定,初级文库库容为3.85×106个克隆,重组率为100%,重... 为研究优质烟叶的分子基础,以翠碧一号不同生长时期的叶片为材料,CTAB法提取总RNA,利用SMART技术合成全长cDNA,之后按经修改的Clontech技术成功构建了烟草叶片全长cDNA文库。经鉴定,初级文库库容为3.85×106个克隆,重组率为100%,重组子插入片段集中在750-2000 bp之间。随机挑取25个克隆测序后,经生物信息学分析表明,烟草上已经报道的基因占10条,11条为全长基因序列;20条序列有功能注释。综合分析表明,所构建的文库质量较高,达到了基因的分离、筛选和克隆的建库目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烟草 叶片 SMART技术 CDNA文库
下载PDF
烟草种质对气候斑点病抗性的初步鉴定 被引量:6
7
作者 程崖芝 巫升鑫 +1 位作者 顾钢 陈顺辉 《福建农业科技》 2005年第3期33-34,共2页
调查了59个烟草种质田间气候斑点病的自然发病情况,结果表明:国内烤烟品种对烟草气候斑点病抗性明显好于国外引进的烤烟品种,晒烟品种对气候斑点病的抗性好于烤烟品种;花叶病的发生加重了烟草气候斑点病的危害。
关键词 气候斑点病 烟草 初步鉴定 抗性 种质 烤烟品种 发病情况 花叶病 田间 晒烟
下载PDF
施用不同肥料对烟草土壤细菌群落的影响 被引量:4
8
作者 张慧 李文卿 +1 位作者 方宇 陈济琛 《安徽农学通报》 2019年第10期29-35,共7页
利用Illumina平台Miseq高通量测序技术对烟草根际土壤细菌进行高通量测序,结合相关生物信息学分析,探讨了常规施肥、腐殖酸型有机无机复混肥、腐殖酸型生物有机肥和-N 20%腐殖酸型生物有机肥4种处理在烟草团棵期和采收期根际土壤细菌群... 利用Illumina平台Miseq高通量测序技术对烟草根际土壤细菌进行高通量测序,结合相关生物信息学分析,探讨了常规施肥、腐殖酸型有机无机复混肥、腐殖酸型生物有机肥和-N 20%腐殖酸型生物有机肥4种处理在烟草团棵期和采收期根际土壤细菌群落组成、多样性和结构的变化。结果显示,烟草根际土壤中细菌优势门(相对丰度>10%)为变形菌门(Proteobacteria)、绿弯菌门(Chloroflexi)、酸杆菌门(Acidobacteria);团棵期和采收期各处理的ACE指数和Chao1指数较CK均有所增加,说明施肥可以提高土壤细菌群落丰富性,其中采摘期施用腐殖酸型有机无机复混肥和腐殖酸型生物有机肥处理的ACE指数显著高于CK;分层聚类图在属的水平上显示,不同施肥处理的连作植烟土壤细菌群落存在较大差异,但这种差异不体现在结构多样性上。Heatmap图分析结果表明,土壤pH、有机质、养分等对烟草土壤细菌群落组成和多样性存在影响。施用常规肥和-N 20%腐殖酸型生物有机肥对烟草土壤细菌优势类群的相对丰度及群落结构的影响大于施用腐殖酸型有机无机复混肥和腐殖酸型生物有机肥,但施用腐殖酸型有机无机复混肥和腐殖酸型生物有机肥可以提高土壤细菌的多样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烤烟 腐殖酸型生物有机肥 高通量测序 土壤细菌群落
下载PDF
气候条件对福建烤烟生长和烟叶质量风格特征的影响 被引量:20
9
作者 唐莉娜 林祖斌 +3 位作者 谢凤标 陈顺辉 田卫霞 黄锦文 《中国烟草科学》 CSCD 2013年第5期13-17,共5页
通过设置烤烟不同播栽期,研究了烤烟大田期不同气候条件对烤烟生长与烟叶质量风格特征的影响。结果表明,大田期不同气候条件显著影响烤烟大田生育期。与正常移栽期相比,早20 d、10 d移栽,生育期分别延长了23 d、14 d,迟10d、20 d移栽的... 通过设置烤烟不同播栽期,研究了烤烟大田期不同气候条件对烤烟生长与烟叶质量风格特征的影响。结果表明,大田期不同气候条件显著影响烤烟大田生育期。与正常移栽期相比,早20 d、10 d移栽,生育期分别延长了23 d、14 d,迟10d、20 d移栽的生育期分别缩短了2 d和12 d。不同处理之间除淀粉外,其余化学成分未呈现规律性的变化。随着移栽期推迟,烟叶淀粉含量呈现上升的变化趋势。不同处理之间上中部烟叶感官评吸风格和质量特征差异明显,且烟叶风格与质量特征变化趋势一致,随播栽期推迟,上中部烟叶香型从"清香型"向"浓透清"、"浓香"转变。在本试验条件下,早10 d移栽的大田气候条件最有利于彰显烟叶清香风格特色,烟叶感官质量较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烤烟 大田期 气候条件 质量风格
下载PDF
烤烟新品种闽烟7号的选育研究 被引量:8
10
作者 陈顺辉 巫升鑫 +5 位作者 程崖芝 黄一兰 潘建菁 谢小丹 范坚强 吴正举 《中国烟草科学》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2期1-6,共6页
闽烟7号(K07)是以云烟85为母本与抗青枯病的美国优质品种Coker347为父本,经常规杂交、系谱法定向选择而成。试验结果表明,该品种适应性较强,耐肥水,易烘烤;抗黑胫病,中抗青枯病;烤后原烟呈桔黄色,油分足,色泽均匀鲜亮,主要化学成分含量... 闽烟7号(K07)是以云烟85为母本与抗青枯病的美国优质品种Coker347为父本,经常规杂交、系谱法定向选择而成。试验结果表明,该品种适应性较强,耐肥水,易烘烤;抗黑胫病,中抗青枯病;烤后原烟呈桔黄色,油分足,色泽均匀鲜亮,主要化学成分含量适宜,比例协调,烟叶评吸质量好。福建省区试和全国区试多年结果表明,闽烟7号的烟叶产量、均价、上等烟比例、产值等均高于对照K326,是一个品质、抗性、产量等综合性状较能兼顾的优良烤烟新品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烤烟 新品种 闽烟7号 选育
下载PDF
烤烟新品种闽烟9号的选育研究 被引量:4
11
作者 巫升鑫 程崖芝 +6 位作者 王涛 郑宏 顾钢 周东新 何宏仪 陈志厚 陈顺辉 《中国烟草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6期39-49,共11页
闽烟9号(FJ209)是1999年配制(翠碧1号×RG12)×(云烟85×岩烟97)复交组合,经常规杂交系谱法定向选育而成,福建省区试和全国区试试验结果表明:该品种田间长势强,适应性较强,易烘烤;抗黑胫病和青枯病,田间气候性斑点病发病轻... 闽烟9号(FJ209)是1999年配制(翠碧1号×RG12)×(云烟85×岩烟97)复交组合,经常规杂交系谱法定向选育而成,福建省区试和全国区试试验结果表明:该品种田间长势强,适应性较强,易烘烤;抗黑胫病和青枯病,田间气候性斑点病发病轻;烤后原烟多呈桔黄色,油分较足,色泽均匀鲜亮,主要化学成分含量适宜,比例协调,烟叶评吸质量较好。多年试验结果表明,该品种产量、均价、上等烟比率、产值等均高于对照K326,是一个品质、抗性、产量等综合性状较能兼顾的优良烤烟新品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烤烟 新品种 闽烟9号 选育
下载PDF
烤烟新品种闽烟12选育研究 被引量:3
12
作者 巫升鑫 程崖芝 +4 位作者 余文 陈志厚 何宏仪 周东新 陈顺辉 《中国烟草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2期43-51,共9页
闽烟12是2002年配制杂交组合云烟87×HT-5,经系谱法定向选育而成,2015年通过全国品种审定。福建省区试和全国区试试验结果表明:该品种田间长势强,适应性较好,易烘烤;各主要经济性状均好于对照K326;对TMV免疫;烤后原烟多呈桔黄色,油... 闽烟12是2002年配制杂交组合云烟87×HT-5,经系谱法定向选育而成,2015年通过全国品种审定。福建省区试和全国区试试验结果表明:该品种田间长势强,适应性较好,易烘烤;各主要经济性状均好于对照K326;对TMV免疫;烤后原烟多呈桔黄色,油分较足,色泽均匀鲜亮;主要化学成分含量适宜,比例协调;烟叶评吸质量与K326相当。多年试验结果,闽烟12是一个产量、品质、抗性等综合性状较能兼顾的优良烤烟新品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烤烟 新品种 闽烟12 选育
下载PDF
烤烟品种云烟202在福建烟区引种表现及应用评价 被引量:2
13
作者 程崖芝 巫升鑫 +4 位作者 周东新 何宏仪 陈志厚 郑宏 陈顺辉 《福建农业学报》 CAS 2012年第11期1194-1200,共7页
2008~2011年对烤烟品种云烟202在福建烟区进行多点试种。结果表明,云烟202的经济性状表现与K326相当,抗TMV,中感青枯病,原烟化学成分及比例较协调,外观质量表现与K326相当,原烟香型以清香为主,评吸质量较好。云烟202品种较符合福建清... 2008~2011年对烤烟品种云烟202在福建烟区进行多点试种。结果表明,云烟202的经济性状表现与K326相当,抗TMV,中感青枯病,原烟化学成分及比例较协调,外观质量表现与K326相当,原烟香型以清香为主,评吸质量较好。云烟202品种较符合福建清香型特色烟发展需求,综合性状表现较好,建议在福建烟区进一步推广种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烤烟 云烟202 引种 评价
下载PDF
烤烟品种‘云烟105’福建试种初报 被引量:1
14
作者 程崖芝 余文 +5 位作者 吴兴富 施恩 谢凤标 邓胜吉 巫升鑫 陈顺辉 《中国农学通报》 2017年第2期45-50,共6页
为研究烤烟品种‘云烟105’在福建的生产适应性,2013-2014年在福建烟区对‘云烟105’进行多点试种试验。试验结果表明:‘云烟105’大田生育期约118天;打顶株高约100 cm,有效叶17~18片;主要经济指标均优于‘K326’,2年试验表现稳定;主要... 为研究烤烟品种‘云烟105’在福建的生产适应性,2013-2014年在福建烟区对‘云烟105’进行多点试种试验。试验结果表明:‘云烟105’大田生育期约118天;打顶株高约100 cm,有效叶17~18片;主要经济指标均优于‘K326’,2年试验表现稳定;主要化学成分比例协调;田间病害叶斑类病害与‘K326’相当,根茎病发病率略高于‘K326’;感官评吸清香风格明显,品质较好。‘云烟105’较适宜在福建烟区推广种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烤烟 '云烟105’ 福建 试种
下载PDF
福建烤烟种植区暴雨变化特征分析 被引量:1
15
作者 马治国 李文卿 +1 位作者 王芳 彭继达 《海峡科学》 2017年第6期68-71,共4页
利用1971~2014年福建省烤烟种植区28个站的降水资料,对烟区暴雨日数和暴雨强度的变化特征进行分析。结果表明,福建烟区烤烟主要生长期内暴雨日数月变化呈现随烤烟生育进程而增加的趋势,其中南平烟区暴雨天气主要发生在烤烟成熟期,而龙... 利用1971~2014年福建省烤烟种植区28个站的降水资料,对烟区暴雨日数和暴雨强度的变化特征进行分析。结果表明,福建烟区烤烟主要生长期内暴雨日数月变化呈现随烤烟生育进程而增加的趋势,其中南平烟区暴雨天气主要发生在烤烟成熟期,而龙岩和三明烟区暴雨日数则在移栽期和成熟期略多,暴雨日数年际变化总体呈现随年份递增而增加的趋势,其中南平市增加趋势不明显,而龙岩和三明市暴雨日数增加趋势较显著;烤烟主要生长期内暴雨强度的月变化小,且各地区差异也小,暴雨强度平均值在67.5~79.8mm/d,暴雨强度年际变化总体呈现随年份递增而增加的趋势,其中南平烟区暴雨强度略有增加,但增加趋势不明显,而龙岩和三明烟区年均暴雨强度增加趋势较显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烤烟 暴雨日数 暴雨强度 气候特征 福建省
下载PDF
青枯雷尔氏菌噬菌体研究进展 被引量:2
16
作者 苏靖芳 于浩 +4 位作者 刘俊杰 郭兆奎 孙宏伟 顾刚 王光华 《土壤与作物》 2017年第1期61-66,共6页
烟草等茄科植物青枯病的防治是世界性难题,传统的化学方法、轮作及种植抗病品种等都不能有效控制该病害。探索一种新型、有效的生物防治方法——"噬菌体疗法"成为近年来研究的热点。噬菌体应用于细菌性疾病或病害的防治可以... 烟草等茄科植物青枯病的防治是世界性难题,传统的化学方法、轮作及种植抗病品种等都不能有效控制该病害。探索一种新型、有效的生物防治方法——"噬菌体疗法"成为近年来研究的热点。噬菌体应用于细菌性疾病或病害的防治可以追溯到上世纪初,然而伴随着抗生素的发现和广泛应用,噬菌体疗法在相当长的时间里被忽略。近年来,随着耐药性细菌和超级细菌的出现,利用噬菌体防控细菌性疾病和病害的研究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本文简单阐述了噬菌体的早期研究与复苏的历史,青枯雷尔氏菌噬菌体的获得方法、分类及潜在应用,指出了噬菌体应用研究中存在的问题,并对其以后的发展进行了展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青枯雷尔氏菌 噬菌体 噬菌体疗法 生物防治
下载PDF
施氮量对烤烟产量和品质的影响 被引量:81
17
作者 陈顺辉 李文卿 +7 位作者 江荣风 巨晓棠 张福锁 张仁椒 李春英 林祖斌 周泽启 徐茜 《中国烟草学报》 EI CAS CSCD 2003年第B11期36-40,共5页
通过在福建三明和南平的田间试验研究了施氮量对烤烟产量和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不同施氮量对烟株农艺性状、烟叶产量、产值、化学成分、外观品质和评吸质量均有显著影响。株高、茎围、最大叶面积、单叶重和产量随施氮量的增加而上升... 通过在福建三明和南平的田间试验研究了施氮量对烤烟产量和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不同施氮量对烟株农艺性状、烟叶产量、产值、化学成分、外观品质和评吸质量均有显著影响。株高、茎围、最大叶面积、单叶重和产量随施氮量的增加而上升,产值、均价和上等烟比例在适宜的施氮量下表现较好。不同部位烟叶烟碱含量随施氮量增加显著提高,还原糖含量和还原糖/烟碱比值降低。综合烟叶内在化学分析、外观品质和评吸结果,三明试验点以施N76.5kg/hm^2和102kg/hm^2处理较好,而南平试验点则以施N102kg/hm^2和127.5kg/hm^2较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烤烟 氮素 产量 品质
下载PDF
不同土壤处理对烤烟根际土壤生物学特性的影响 被引量:12
18
作者 黄锦文 唐莉娜 +2 位作者 曾文龙 陈岚凤 林文雄 《中国烟草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2期75-83,共9页
为研究土壤特性对烤烟生长及其根际土壤生物学特征的影响,在大田条件下,通过壤土掺沙和壤土掺泥处理,分析烤烟根际微生物群落和土壤酶活性的变化。根际土壤微生物PLFAs多样性指数分析表明,不同土壤处理中壤土各多样性指数都相对较高。... 为研究土壤特性对烤烟生长及其根际土壤生物学特征的影响,在大田条件下,通过壤土掺沙和壤土掺泥处理,分析烤烟根际微生物群落和土壤酶活性的变化。根际土壤微生物PLFAs多样性指数分析表明,不同土壤处理中壤土各多样性指数都相对较高。微生物生长分析表明,壤土有利于以糖类、脂肪酸类、氨基酸及酚酸类为碳源的微生物生长,掺沙后土壤则有利于以羧酸类、胺类为碳源的微生物生长,掺泥后土壤的微生物功能多样性则表现最差。土壤酶活性分析表明,蔗糖酶活性以壤土最高;过氧化氢酶活性为壤土掺沙﹥对照﹥壤土掺泥;脲酶活性为壤土掺泥﹥对照﹥壤土掺沙。综合认为,壤土特性条件下土壤通透性能好,烤烟根际微生物结构与功能多样性丰富,且有利以酚酸为碳源微生物类群的繁殖,加之相应的土壤酶活性协调,因而最有利烟草生长。生产上可以通过适当客沙或客泥来改良土壤,以改善土壤生物学特性,促进烤烟生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壤特性 烤烟 生长 微生物群落 土壤酶活性
下载PDF
施用烟秆生物黑炭对红壤性稻田根际土壤微生物的影响 被引量:12
19
作者 陈庆荣 王成己 +4 位作者 陈曦 唐莉娜 刘岑薇 宋铁英 黄毅斌 《福建农业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16年第2期184-188,共5页
采用田间小区试验研究烟秆生物黑炭对红壤性稻田根际土壤微生物的影响,试验设置4个生物黑炭施用水平,在水稻抽穗扬花期采集根际土壤进行高通量测序。结果表明,施用生物黑炭后稻田根际土壤微生物群落的OUT与Chao1指数降低,而Shannon指数... 采用田间小区试验研究烟秆生物黑炭对红壤性稻田根际土壤微生物的影响,试验设置4个生物黑炭施用水平,在水稻抽穗扬花期采集根际土壤进行高通量测序。结果表明,施用生物黑炭后稻田根际土壤微生物群落的OUT与Chao1指数降低,而Shannon指数升高。对主要菌门的分析发现变形菌门、放线菌门与厚壁菌门的丰度增加,酸杆菌门、疣微菌门的丰度降低。在属的水平上,发现一些对植物生长有益的促生菌有增加的趋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烟秆生物黑炭 稻田 根际微生物 促生菌 高通量测序
下载PDF
炭化温度和时间对烟秆生物质炭微观结构和理化性质的影响 被引量:8
20
作者 王成己 吴志丹 +3 位作者 胡忠良 唐莉娜 刘岑薇 黄毅斌 《福建农业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17年第7期774-778,共5页
为揭示不同温度和时间炭化的生物质炭微观结构及理化性质差异,以烟秆为原料,研究炭化温度(300、450、600℃)和时间(1、3h)对烟秆生物质炭特性及元素组成的影响。结果表明,烟秆生物质炭呈多孔、高比表面积结构,较为完整地保留了烟秆的组... 为揭示不同温度和时间炭化的生物质炭微观结构及理化性质差异,以烟秆为原料,研究炭化温度(300、450、600℃)和时间(1、3h)对烟秆生物质炭特性及元素组成的影响。结果表明,烟秆生物质炭呈多孔、高比表面积结构,较为完整地保留了烟秆的组织结构。烟秆生物质炭pH值、有机碳含量、全钾含量和C/N比随炭化温度的升高和时间的延长而升高,而产出率和全氮含量则呈降低趋势。炭化条件对烟秆生物质炭理化性质具有明显影响,炭化温度的影响大于炭化时间。生物质炭的农业应用为烟秆无害化处理提供了新途径,但受生产成本及烟秆就地炭化水平影响,烟秆生物质炭推广应用还有一定的局限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炭化 温度 时间 烟秆 生物质炭 微观结构 理化性质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