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的研究脊柱结核患者Toll样受体-2(Toll like receptor 2,TLR-2)表达与血清中炎性因子及应激因子的相关性。方法收集2015年8月至2018年10月住院手术治疗的椎间盘突出症患者40例作为对照组,脊柱结核患者40例作为观察组。入院后采集两组...目的研究脊柱结核患者Toll样受体-2(Toll like receptor 2,TLR-2)表达与血清中炎性因子及应激因子的相关性。方法收集2015年8月至2018年10月住院手术治疗的椎间盘突出症患者40例作为对照组,脊柱结核患者40例作为观察组。入院后采集两组患者静脉血,采用免疫组化检测TLR-2表达,采用Western blot检测TLR-2蛋白表达,采用Elisa法检测血清白细胞介素1β(Interleukin,IL-1β)、白细胞介素6(Interleukin,IL-6)和C反应蛋白(C reactive protein,CRP)含量,采用Person检验分析TLR-2与IL-1β、IL-6和CRP相关性。结果观察组TLR-2表达量(0.81±0.06)显著高于对照组TLR-2表达量(0.43±0.05)(t=13.447,P<0.05);观察组TLR-2蛋白相对表达量(0.63±0.05)显著高于对照组TLR-2蛋白相对表达量(0.37±0.07)(t=46.848,P<0.05);观察组血清IL-1β(77.23±11.22)pg/ml、IL-6(61.39±13.73)pg/ml和CRP(49.29±8.98)pg/ml显著高于对照组IL-1β(48.33±12.32)pg/ml、IL-6(32.63±9.32)pg/ml和CRP(29.89±14.37)pg/ml(P<0.05);TLR-2蛋白与血清IL-1β(r=0.762,P<0.05)、IL-6(r=0.689,P<0.05)和CRP(r=0.721,P<0.05)含量之间呈正相关。结论脊柱结核血清中IL-1β、IL-6和CRP可被认为与TLR-2有密切关系,有效抑制TLR-2可有效降低脊髓结核患者的炎症水平。展开更多
目的探讨神经内镜锁孔开颅治疗急性外伤性硬膜下血肿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16年1月至2022年1月福建省立医院南院神经外科手术治疗的40例急性外伤性硬膜下血肿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20例采用神经内镜锁孔开颅血肿清除术(微创...目的探讨神经内镜锁孔开颅治疗急性外伤性硬膜下血肿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16年1月至2022年1月福建省立医院南院神经外科手术治疗的40例急性外伤性硬膜下血肿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20例采用神经内镜锁孔开颅血肿清除术(微创组),20例采用传统大骨瓣开颅手术治疗(传统组)。两组患者性别、年龄、术前硬膜下血肿量等基线资料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具有可比性。分析比较两组患者的手术情况(包括手术时长及术中出血量等)、术后1 d格拉斯哥昏迷评分(GCS)、术后并发症及术后6个月格拉斯哥预后分级(GOS)。结果两组患者均顺利完成手术,微创组术中无一例扩大手术。与传统组比较,微创组的手术时长较短[分别为(73.8±6.7)min、(138.3±16.8)min,t=15.92]、术中出血量较少[分别为(26.7±4.7)ml、(96.5±13.1)ml,t=22.46]、术后血肿残余量较少[分别为(3.5±1.3)ml、(7.6±2.6)ml,t=6.24]、住院时长较短[分别为(10.3±2.9)d、(13.8±3.2)d,t=3.71],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与术前比较,微创组和传统组的术后1 d GCS均升高,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配对t值分别为15.70、13.65,均P<0.001)。两组比较,术后1 d GCS以及术后发生癫痫、肺部感染及颅内感染者占比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术后6个月,所有患者的GOS均为Ⅴ级,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1.000)。结论与传统大骨瓣开颅手术比较,采用神经内镜锁孔开颅手术治疗急性外伤性硬膜下血肿可缩短手术和住院时长,减少术中出血和血肿残留,而并发症发生比例和预后情况相近,是一种安全、有效、微创的方法。展开更多
文摘目的探讨神经内镜锁孔开颅治疗急性外伤性硬膜下血肿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16年1月至2022年1月福建省立医院南院神经外科手术治疗的40例急性外伤性硬膜下血肿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20例采用神经内镜锁孔开颅血肿清除术(微创组),20例采用传统大骨瓣开颅手术治疗(传统组)。两组患者性别、年龄、术前硬膜下血肿量等基线资料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具有可比性。分析比较两组患者的手术情况(包括手术时长及术中出血量等)、术后1 d格拉斯哥昏迷评分(GCS)、术后并发症及术后6个月格拉斯哥预后分级(GOS)。结果两组患者均顺利完成手术,微创组术中无一例扩大手术。与传统组比较,微创组的手术时长较短[分别为(73.8±6.7)min、(138.3±16.8)min,t=15.92]、术中出血量较少[分别为(26.7±4.7)ml、(96.5±13.1)ml,t=22.46]、术后血肿残余量较少[分别为(3.5±1.3)ml、(7.6±2.6)ml,t=6.24]、住院时长较短[分别为(10.3±2.9)d、(13.8±3.2)d,t=3.71],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与术前比较,微创组和传统组的术后1 d GCS均升高,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配对t值分别为15.70、13.65,均P<0.001)。两组比较,术后1 d GCS以及术后发生癫痫、肺部感染及颅内感染者占比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术后6个月,所有患者的GOS均为Ⅴ级,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1.000)。结论与传统大骨瓣开颅手术比较,采用神经内镜锁孔开颅手术治疗急性外伤性硬膜下血肿可缩短手术和住院时长,减少术中出血和血肿残留,而并发症发生比例和预后情况相近,是一种安全、有效、微创的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