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7篇文章
< 1 2 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持续封闭负压引流技术治疗骨科感染14例疗效分析 被引量:7
1
作者 张昌茂 陈祖星 林根辉 《福建医药杂志》 CAS 2013年第4期122-124,共3页
目的观察持续封闭负压引流技术在骨科感染治疗中的临床疗效。方法对2010年2月至2012年12月进行持续封闭负压引流技术治疗骨科开放性外伤感染及开放性骨折钢板内固定术后感染14例行手术清创,应用持续封闭负压引流敷料覆盖创面,吸引器持... 目的观察持续封闭负压引流技术在骨科感染治疗中的临床疗效。方法对2010年2月至2012年12月进行持续封闭负压引流技术治疗骨科开放性外伤感染及开放性骨折钢板内固定术后感染14例行手术清创,应用持续封闭负压引流敷料覆盖创面,吸引器持续吸引治疗7~21d后,拆除敷料然后行直接缝合皮肤、游离植皮或行局部皮瓣转移。结果 2例行1次使用持续封闭负压引流治疗1周,1例行3次持续封闭负压引流治疗3周,11例患者均行2次持续封闭负压引流治疗2周。创面感染控制后4例直接伤口周皮下游离后缝合皮肤,5例直接中厚皮片植皮,4例行局部皮瓣转移修复创面。经随访3月,创面均未再发感染或窦道形成。结论持续封闭负压引流技术能彻底清除创面的分泌物和坏死组织,刺激肉芽生长,快速控制感染,明显缩短骨科外伤感染及开放性骨折钢板内固定术后感染治疗时间,减轻换药痛苦,效果显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折 感染 持续封闭负压引流
下载PDF
协作随访模式对骨科术后合并糖尿病患者出院后短期自我管理能力的影响研究 被引量:1
2
作者 陈晨 林立宇 林婷婷 《糖尿病新世界》 2021年第10期127-129,133,共4页
目的采取科室协作+随访处方单延续性护理方法提高骨科术后合并糖尿病患者出院后短期自我管理能力。方法选取2019年6—12月期间46例行骨科全麻手术合并糖尿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23例,对照组采取常规出院随访方... 目的采取科室协作+随访处方单延续性护理方法提高骨科术后合并糖尿病患者出院后短期自我管理能力。方法选取2019年6—12月期间46例行骨科全麻手术合并糖尿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23例,对照组采取常规出院随访方式,观察组采用科室协作+随访处方单的延续性护理模式,比较两组1个月后患者的血糖控制情况、自我管理能力的差异等。结果出院后1个月的空腹血糖和糖化白蛋白的结果比较显示,观察组的各项指标均优于对照组,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并且自我管理能力执行力的比较结果发现在专科随访方面观察组遵医行为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用药、运动,饮食、监测血糖和方面遵医行为都较高,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通过协作随访模式,骨科术后合并糖尿病患者的短期血糖控制情况显著提高,而且对患者的短期糖尿病自我管理行为的依从性有所提高,临床效果明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协作随访模式 骨科术后合并糖尿病 短期自我管理能力
下载PDF
骨科机器人辅助后入路颈椎单开门椎管扩大成形术治疗多节段脊髓型颈椎病疗效分析 被引量:3
3
作者 郑益新 林院 +2 位作者 郑武 肖毓华 徐杰 《福建医药杂志》 CAS 2022年第3期23-26,F0004,共5页
目的探讨骨科机器人辅助后入路颈椎单开门椎管扩大成形术治疗多节段脊髓型颈椎病的临床疗效。方法收集2020年3月至2021年8月,在我院使用骨科机器人辅助后入路颈椎单开门椎管扩大成形术治疗多节段脊髓型颈椎病患者21例,采用JOA17评分评... 目的探讨骨科机器人辅助后入路颈椎单开门椎管扩大成形术治疗多节段脊髓型颈椎病的临床疗效。方法收集2020年3月至2021年8月,在我院使用骨科机器人辅助后入路颈椎单开门椎管扩大成形术治疗多节段脊髓型颈椎病患者21例,采用JOA17评分评估神经功能和改善率,在术后2~3天及术后6个月行CT检查评价椎管扩大情况及门轴侧融合情况。结果均未出现严重并发症,患者术前JOA评分(6.9±2.3)分,末次随访JOA评分(14.4±1.9)分,全部患者临床症状均有改善(P<0.05),术后改善率(60.4±29.6)%。患者术后6个月CT提示椎管得到充分扩大减压,门轴侧骨性融合。结论骨科机器人的导航及机械臂辅助切骨功能在颈椎单开门椎管扩大成形术中的应用安全可行,临床效果确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节段脊髓型颈椎病 骨科机器人 单开门椎管扩大椎板成形术
下载PDF
骨科术后合并糖尿病患者出院后血糖管理现状调查
4
作者 余丽娟 林立宇 陈晨 《糖尿病新世界》 2021年第3期151-154,共4页
目的通过对骨科术后合并糖尿病患者出院后血糖管理行为进行调查与分析,了解围手术期合并糖尿病患者出院后的血糖自我管理现状,为开展围手术期合并糖尿病患者出院后延续性护理方案提供指导依据。方法对2018年6月—2019年6月福州市某三甲... 目的通过对骨科术后合并糖尿病患者出院后血糖管理行为进行调查与分析,了解围手术期合并糖尿病患者出院后的血糖自我管理现状,为开展围手术期合并糖尿病患者出院后延续性护理方案提供指导依据。方法对2018年6月—2019年6月福州市某三甲综合医院骨科术后合并糖尿病患者223例进行出院后7 d、14 d、1个月的电话问卷调查。结果223例糖尿病患者中男124例,女99例,年龄22~82岁,平均(57.56±15.98)岁;文化程度≤小学122例,初中及高中79例,≥专科22例;职业,农民48例,在职人员51例,离退休及待业人员124例;初诊糖尿病者89例,非初诊糖尿病者134例;糖尿病患者出院后7 d饮食管理、运动管理、血糖监测、药物治疗及内分泌随诊平均得分均高于出院后14 d得分、30 d平均得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出院后14 d血糖管理各项得分均高于出院后30 d平均得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性别与血糖自护行为无相关性(P>0.05),年龄越大血糖自护行为得分越高,文化程度为初中至高中阶段的得分最高,小学及以下的自护行为得分最低,离退休人员自护行为得分最高,在职人员得分居中,最低的是农民。特别是首诊糖尿病患者,出院后的自护行为得分均较低;年龄、文化程度、职业及是否为初诊糖尿病与自护行为评分之间均具有相关性(P<0.05)。骨科术后合并糖尿病患者对出院后血糖的宣教需求占比66.8%。结论非内分泌科针对围手术期合并糖尿病患者进行出院管理时应加强相关糖尿病的宣教,特别是首次诊断糖尿病患者,提高这类患者的血糖自我管理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科术后 糖尿病患者 血糖管理
下载PDF
基于PI3K/AKT信号通路研究丹酚酸B对成骨细胞骨形成的调控作用 被引量:13
5
作者 林院 徐杰 +1 位作者 罗奋棋 肖毓华 《中国老年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1期2760-2763,共4页
目的探讨磷脂酰肌醇3激酶/蛋白激酶B(PI3K/AKT)信号通路在丹酚酸B对成骨细胞骨形成的调控作用。方法 0.00、0.01、0.03、0.10、0.30、1.00 nmol/L的丹酚酸B作用MC3T3-E1细胞12、24、36 h,MTT法检测细胞活力,RT-PCR法检测碱性磷酸酶(ALP... 目的探讨磷脂酰肌醇3激酶/蛋白激酶B(PI3K/AKT)信号通路在丹酚酸B对成骨细胞骨形成的调控作用。方法 0.00、0.01、0.03、0.10、0.30、1.00 nmol/L的丹酚酸B作用MC3T3-E1细胞12、24、36 h,MTT法检测细胞活力,RT-PCR法检测碱性磷酸酶(ALP)、骨桥蛋白(OPN)、Ⅰ型胶原蛋白(COLⅠ)、骨钙素(OCN)mRNA表达,Western印迹检测细胞中ALP、OPN、COLⅠ、OCN及PI3K/AKT信号通路相关蛋白的表达。结果与0.00 nmol/L比较,0.03、0.10、0.30 nmol/L丹酚酸B组细胞活力显著提高(P<0.01),ALP、OPN、COLⅠ、OCN蛋白及mRNA表达量上调(P<0.01),PI3K及p-AKT表达量上调(P<0.01);而LY294002组ALP、OPN、COLⅠ及OCN蛋白及mRNA表达量下调(P<0.01),PI3K及p-AKT表达量下调(P<0.01)。与LY294002组比较,丹酚酸B+LY294002组ALP、OPN、COLⅠ、OCN蛋白及mRNA表达量上调(P<0.01),PI3K及p-AKT表达量上调(P<0.01)。结论丹酚酸B通过激活PI3K/AKT信号通路促进MC3T3-E1细胞骨形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丹酚酸B 磷脂酰肌醇3激酶/蛋白激酶B(PI3K/AKT) MC3T3-E1细胞 骨形成
下载PDF
影响儿童桡骨颈骨折预后的相关因素分析 被引量:9
6
作者 吴世强 徐杰 +1 位作者 林其仁 叶晖 《临床小儿外科杂志》 CAS 2017年第3期233-237,258,共6页
目的回顾性分析73例儿童桡骨颈骨折的疗效,探讨与预后相关的因素。方法收集2010年3月至2016年3月在我院治疗的73例儿童桡骨颈骨折病例资料,分析年龄、骨折类型、治疗方法、复位后X线检查情况等因素与预后的关系。结果年龄与预后相关,本... 目的回顾性分析73例儿童桡骨颈骨折的疗效,探讨与预后相关的因素。方法收集2010年3月至2016年3月在我院治疗的73例儿童桡骨颈骨折病例资料,分析年龄、骨折类型、治疗方法、复位后X线检查情况等因素与预后的关系。结果年龄与预后相关,本组年龄≤10岁的儿童疗效优良率为87.3%,>10岁的儿童优良率为61.1%。骨折类型与疗效密切相关,95.0%的O’BrienⅠ型骨折疗效优良;O’BrienⅡ型和Ⅲ型骨折疗效优良率分别是87.0%和66.7%。根据骨折类型选择治疗方法,仅需石膏固定者优良率最高(96.2%),而需手术复位克氏针或弹性髓内钉固定者优良率只有72.3%;手术患者中经皮闭合复位固定的有80%的优良率;虽然术后影像学上评估切开复位骨折对位对线优于闭合复位,但优良率只有50%。结论儿童桡骨颈骨折的预后与年龄、骨折类型、处理方法等因素相关,小于10岁、骨折移位轻、需手术干预少者预后优良率高。建议根据不同骨折类型采取相应的处理方法,需要手术者尽量使用闭合复位、弹性钉内固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桡骨颈骨折 治疗 方法 预后 儿童
下载PDF
参与式教学在本科护生临床教学中的应用效果 被引量:5
7
作者 冯建霞 陈晨 +1 位作者 肖榕 张爱娟 《福建医药杂志》 CAS 2017年第2期154-156,共3页
参与式教学起源于二十世纪五六十年代英国,其以心理学的内在激励与外在激励的关系及费洛姆的期望理论为支撑点,根据学生的实际需要和愿望,严格进行集体训练,使“知识被嵌入学生”转化为“知识被学生积极内化”[1]。在目前护理学快速发... 参与式教学起源于二十世纪五六十年代英国,其以心理学的内在激励与外在激励的关系及费洛姆的期望理论为支撑点,根据学生的实际需要和愿望,严格进行集体训练,使“知识被嵌入学生”转化为“知识被学生积极内化”[1]。在目前护理学快速发展的形势下,护理研究生数量不多,护理本科生作为未来临床骨干的主力军,应更加注重培养创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参与式教学 临床教学 本科护生 应用 护理研究生 护理本科生 期望理论 集体训练
下载PDF
PFNA微创治疗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62例 被引量:11
8
作者 林院 徐杰 周仕国 《福建医药杂志》 CAS 2010年第2期6-7,共2页
目的探讨防旋型股骨近端髓内钉(PFNA)治疗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2005年3月至2009年6月,采用PFNA治疗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62例(Ⅰ型5例,Ⅱ型12例,Ⅲ型25例,Ⅳ型13例,Ⅴ型7例),均为闭合性骨折。观察手术并发症、骨折愈合与功... 目的探讨防旋型股骨近端髓内钉(PFNA)治疗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2005年3月至2009年6月,采用PFNA治疗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62例(Ⅰ型5例,Ⅱ型12例,Ⅲ型25例,Ⅳ型13例,Ⅴ型7例),均为闭合性骨折。观察手术并发症、骨折愈合与功能恢复情况。结果手术时间45~95min,平均58.6min;术中出血量60~260ml,平均150ml;术后随访6~36个月,平均9个月,所有骨折均愈合。根据Merled' Aubigne和postel髋关节功能评分,优39例、良20例、中3例,优良率95.2%。结论PFNA治疗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具有创伤小、失血少、内固定可靠、恢复快、并发症少的特点,特别对老年骨折疏松性骨折,具有突出的优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股骨近端髓内钉 老年人 股骨粗隆间骨折
下载PDF
经皮微创椎弓根螺钉内固定与开放椎弓根螺钉内固定治疗胸腰椎骨折的疗效比较分析 被引量:9
9
作者 陈祖星 汤发强 张昌茂 《医学理论与实践》 2018年第19期2909-2911,共3页
目的:探讨经皮微创椎弓根螺钉内固定与开放椎弓根螺钉内固定对胸腰椎骨折患者的疗效。方法:选取2015年3月—2017年3月在我院接受治疗的胸腰椎骨折患者40例,按照乱数表法将其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20例。对照组给予开放椎弓根螺钉内固定... 目的:探讨经皮微创椎弓根螺钉内固定与开放椎弓根螺钉内固定对胸腰椎骨折患者的疗效。方法:选取2015年3月—2017年3月在我院接受治疗的胸腰椎骨折患者40例,按照乱数表法将其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20例。对照组给予开放椎弓根螺钉内固定治疗,观察组给予经皮微创椎弓根螺钉内固定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相关手术指标,比较术前、术后及随访1年两组患者伤椎椎体前缘高度、后凸Cobb角,比较两组患者的并发症情况。结果:观察组手术时间、切口长度、术中出血量、术后引流量、疼痛评分及住院时间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 <0. 05),术后即刻、随访1年两组患者伤椎前缘高度明显高于术前,后凸Cobb角明显低于术前(P <0. 05),但术后即刻、随访1年两组患者伤椎前缘高度及后凸Cobb角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 05),两组并发症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 05)。结论:经皮微创椎弓根螺钉内固定治疗胸腰椎骨折患者可有效减少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引流量、住院时间,缩小切口长度,且术后疼痛感较轻,与开放椎弓根螺钉内固定相比优势明显,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经皮微创椎弓根螺钉内固定 开放椎弓根螺钉内固定 胸腰椎骨折
下载PDF
锁定钢板治疗肱骨近端粉碎性骨折36例疗效分析 被引量:3
10
作者 陈祖星 胡世平 施能木 《福建医药杂志》 CAS 2009年第1期42-43,共2页
目的探讨锁定钢板治疗肱骨近端粉碎性骨折的效果。方法应用锁定钢板治疗肱骨近端粉碎性骨折36例,其中Neer分类二部分骨折13例,三部分骨折21例,四部分骨折2例。术后及时指导肩部功能锻炼。结果术后所有患者随访6~36个月,以Neer评分评估... 目的探讨锁定钢板治疗肱骨近端粉碎性骨折的效果。方法应用锁定钢板治疗肱骨近端粉碎性骨折36例,其中Neer分类二部分骨折13例,三部分骨折21例,四部分骨折2例。术后及时指导肩部功能锻炼。结果术后所有患者随访6~36个月,以Neer评分评估其功能,优10例,良22例,可4例,总优良率达88.9%。结论锁定钢板治疗肱骨近端骨折,是一种良好可靠的内固定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锁定钢板 肱骨近端骨折
下载PDF
全膝关节置换术治疗重度膝骨性关节炎38例 被引量:5
11
作者 胡世平 陈祖星 《福建医药杂志》 CAS 2010年第4期28-29,共2页
目的探讨应用全膝关节置换术治疗重度膝骨性关节炎(OA)的临床疗效。方法采用全膝关节表面置换术治疗重度膝关节OA 38例(59膝),其中,单膝置换17例,双膝关节置换21例;伴有膝关节内翻畸形28例,膝外翻3例,无内外翻7例;伴膝关节屈曲挛缩28例... 目的探讨应用全膝关节置换术治疗重度膝骨性关节炎(OA)的临床疗效。方法采用全膝关节表面置换术治疗重度膝关节OA 38例(59膝),其中,单膝置换17例,双膝关节置换21例;伴有膝关节内翻畸形28例,膝外翻3例,无内外翻7例;伴膝关节屈曲挛缩28例。采用胫骨固定平台假体36膝,旋转平台假体23膝。结果随访时间6~36个月。8例患者术后有不同程度的膝前痛,经对症治疗可缓解。术后患者的膝关节屈曲度110~145度,平均(125.6±8.4)度。术前HSS功能评分为(49.3±13.6)分,术后2周评分为(86.6±5.1)分、6个月评分为(94.5±7.4)分,与术前比较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应用全膝关节置换术治疗重度膝关节OA可获得良好的疗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关节成形术 置换 骨关节炎
下载PDF
颈前路减压植骨融合带锁钛板内固定对治疗无骨折脱位型颈脊髓损伤临床效果分析 被引量:3
12
作者 刘国铭 陈祖星 张昌茂 《创伤与急诊电子杂志》 2015年第1期22-24,共3页
目的探究颈前路减压植骨融合带锁钛板内固定对无骨折脱位型颈脊髓损伤进行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选自本组2010~2014年收治的无骨折脱位型患者共28例,对其临床资料以回顾性方法进行分析,患者累及2个椎体节段以下无骨折脱位型颈脊髓损伤,... 目的探究颈前路减压植骨融合带锁钛板内固定对无骨折脱位型颈脊髓损伤进行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选自本组2010~2014年收治的无骨折脱位型患者共28例,对其临床资料以回顾性方法进行分析,患者累及2个椎体节段以下无骨折脱位型颈脊髓损伤,对其进行颈前路减压植骨融合带锁钛板内固定方法进行治疗,将术前、术后的JOA评分进行比较,归纳颈前路减压植骨融合带锁钛板内固定的临床效果。结果所有患者均顺利完成手术,对其进行平均30个月的随访,28例患者经手术治疗后脊髓功能均有不同程度恢复,按JOA评分,术前平均5.58分,术后平均11.46分术后症状改善率为51.5%。结论对累及2个椎体节段以下无骨折脱位型颈脊髓损伤患者应用颈前路减压植骨融合带锁钛板内固定方法进行治疗,能够收到良好的临床治疗效果,较好的改善脊髓功能,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无骨折脱位 颈脊髓损伤 颈前路 手术治疗
下载PDF
关节假体置换和动力髋螺钉治疗四肢骨折的临床价值研究 被引量:4
13
作者 林院 《中国伤残医学》 2014年第15期31-32,共2页
目的:分析关节假体置换和动力髋螺钉治疗四肢骨折的临床效果。方法:收集我院2011年11月~2013年11月期间诊治的四肢骨折患者60例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将患者分为观察组30例与对照组30例。对照组采用动力髋螺钉治疗,观察组采用关节假体... 目的:分析关节假体置换和动力髋螺钉治疗四肢骨折的临床效果。方法:收集我院2011年11月~2013年11月期间诊治的四肢骨折患者60例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将患者分为观察组30例与对照组30例。对照组采用动力髋螺钉治疗,观察组采用关节假体置换术治疗,对2组患者治疗前后的JOA评分和并发症发生情况进行分析对比。结果:研究结果显示,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为10.0%,对照组并发症发生率为13.33%,2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2组患者治疗前JOA 评分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治疗后JOA评分均得到明显提高(P<0.05),且观察组患者的提高水平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关节假体置换治疗四肢骨折的临床效果要优于动力髋螺钉,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关节假体置换 动力髋螺钉 四肢骨折
原文传递
结构性植骨术在髋关节发育不良致髋臼骨缺损的应用
14
作者 胡世平 陈祖星 +1 位作者 汤发强 施能木 《福建医科大学学报》 2007年第6期598-599,共2页
关键词 髋脱位 先天性 髋臼 关节成形术 置换髋
下载PDF
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对退变椎间盘细胞因子的影响
15
作者 陈敬煌 徐杰 +1 位作者 李新炜 吴建顺 《中国实用医药》 2012年第5期245-247,共3页
目的探讨兔骨髓间充质干细胞(bone mesenchvmal stemc ells,BMSCs)移植到兔退变椎间盘后,观察退变椎间盘中相关细胞因子的变化。方法采用体外细胞培养技术,将兔BMSCs自骨髓血中分离、纯化和培养,成功传代到P3代后植入兔退变椎间盘的模型... 目的探讨兔骨髓间充质干细胞(bone mesenchvmal stemc ells,BMSCs)移植到兔退变椎间盘后,观察退变椎间盘中相关细胞因子的变化。方法采用体外细胞培养技术,将兔BMSCs自骨髓血中分离、纯化和培养,成功传代到P3代后植入兔退变椎间盘的模型中,分别于2、4、8、12周用荧光定量PCR法测定MMP-1、IL-1的变化,所得数据经SPSS13统计学软件进行统计学处理。结果在实验组MMP-1、IL-1的含量随着治疗时间的延长,其含量逐渐降低,与正常组,空白组,干预组在统计学显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BMSCs移植到退变椎间盘后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抑制MMP-1、IL-1表达,从而延缓椎间盘退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髓间充质干细胞 椎间盘 细胞因子
下载PDF
骨髓间充质干细胞治疗退变椎间盘的研究进展
16
作者 陈敬煌 徐杰 《福建医药杂志》 CAS 2012年第2期134-136,共3页
腰腿痛是骨科临床常见的疾患,绝大多数与椎间盘退变有关。目前,腰腿痛的临床治疗都只能缓解疼痛等症状,而不能阻止、逆转椎间盘退变的发生。随着对退变椎间盘病理生理认识的深入,及组织工程和细胞治疗学的兴起,利用骨髓间充质干细胞(bo... 腰腿痛是骨科临床常见的疾患,绝大多数与椎间盘退变有关。目前,腰腿痛的临床治疗都只能缓解疼痛等症状,而不能阻止、逆转椎间盘退变的发生。随着对退变椎间盘病理生理认识的深入,及组织工程和细胞治疗学的兴起,利用骨髓间充质干细胞(bonemesenchymal stem cells,BMSC)治疗退变椎间盘已成为可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干细胞 退变椎间盘 治疗
下载PDF
环状RNA在骨关节炎中的研究进展:从已知到未知 被引量:4
17
作者 许逸洋 毛谷平 +1 位作者 张紫机 康焱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 CAS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0期1592-1598,共7页
背景:环状RNA是近年来表观遗传学领域最受关注的明星分子,已证实具有普遍性、进化保守性、结构稳定性、组织特异性和功能多样性等特征。随着骨关节炎基础研究逐步深入,多种机制被揭示,环状RNA在其中起重要作用。目的:归纳整理了环状RNA... 背景:环状RNA是近年来表观遗传学领域最受关注的明星分子,已证实具有普遍性、进化保守性、结构稳定性、组织特异性和功能多样性等特征。随着骨关节炎基础研究逐步深入,多种机制被揭示,环状RNA在其中起重要作用。目的:归纳整理了环状RNA在骨关节炎研究中的进展,综述其在骨关节炎症调控、软骨细胞的衰老凋亡、细胞外基质成分改变以及机械应力刺激等病理机制中的作用。方法:第一作者应用计算机检索PubMed数据库、Web of Science和Medline等数据库,英文检索词"circular RNA,osteoarthritis,cartilage,chondrocyte",检索时间为2015年3月至2020年3月。结果与结论:①环状RNA是骨关节炎发生、发展的重要环节,能够作为诊断标志物和生物治疗靶点;②此外,当前的研究仅局限于环状RNA作为吸附海绵、关节软骨退变和修复方面,而环状RNA的其他功能机制以及其在间充质干细胞成软骨分化中的研究仍然是未知,这也许是未来基础研究转化为临床成果的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关节 骨关节炎 环状RNA 软骨 干细胞 间充质干细胞 综述
下载PDF
"肌少-骨质疏松症"的共同发病机制 被引量:35
18
作者 陈锦成 朱国涛 +4 位作者 刘洪文 陈彦丞 罗骏 秦晓飞 徐杰 《中华骨质疏松和骨矿盐疾病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期95-102,共8页
"肌少-骨质疏松症"(sarco-osteopenia)的提出是基于两者共同的病理生理学基础,其中涉及八类主要影响因素.简要概括为机械因素作用于骨细胞构成的机械支架和肌管;肌肉-骨骼系统相互影响彼此化学因子的释放;甲基转移酶样蛋白21C... "肌少-骨质疏松症"(sarco-osteopenia)的提出是基于两者共同的病理生理学基础,其中涉及八类主要影响因素.简要概括为机械因素作用于骨细胞构成的机械支架和肌管;肌肉-骨骼系统相互影响彼此化学因子的释放;甲基转移酶样蛋白21C(METTL21C)和肌肉生长抑制素(myostatin,MSTN,简称肌抑素)以及硬骨抑素(sclerostin,SOST)作为共同的遗传因素调控肌肉-骨骼系统;肌肉和骨骼在旁分泌和内分泌水平上的串扰、脂肪浸润因素导致肌力的下降和骨折发生率增加;炎性反应、糖尿病和糖皮质激素过量影响肌肉的丢失以及骨丢失;营养缺乏加速骨丢失和肌肉蛋白质合成减少;个体运动量的减少和神经-肌肉功能减弱间接影响肌肉和骨骼的合成代谢.深入研究"肌少-骨质疏松症"共同的致病机制,以推动生物检测特异性指标的确定、临床疾病的评估和诊断以及有效治疗药物和设备开发工作,最终目标是有效地治疗和预防"肌少-骨质疏松症".本文对"肌少-骨质疏松症"共同病理生理学机制研究现状与进展进行系统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肌少症 骨质疏松症 病理生理学 共同发病机制
下载PDF
miR-381-3p通过靶向ERK1/2/ETS1信号通路影响MC3T3-E1细胞成骨分化 被引量:3
19
作者 陈锦成 朱国涛 +5 位作者 秦晓飞 陈彦丞 罗骏 余博飞 吴宜璟 徐杰 《中国骨质疏松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3期325-331,共7页
目的探讨miR-381-3p对MC3T3-E1细胞成骨分化的影响和作用机制。方法慢病毒转染细胞后实验分为NC mimic miR-381-3p组、mimic miR-381-3p组、NC inhibitor miR-381-3p组和inhibitor miR-381-3p组;运用实时荧光定量PCR(qRT-PCR)法检测不同... 目的探讨miR-381-3p对MC3T3-E1细胞成骨分化的影响和作用机制。方法慢病毒转染细胞后实验分为NC mimic miR-381-3p组、mimic miR-381-3p组、NC inhibitor miR-381-3p组和inhibitor miR-381-3p组;运用实时荧光定量PCR(qRT-PCR)法检测不同组miR-381-3p的表达水平以验证转染效率;诱导MC3T3-E1细胞成骨分化后,检测各组细胞中碱性磷酸酶(ALP)活性水平;茜素红染色法检测各组细胞的成骨矿化能力;qRT-PCR测定各组细胞中ALP、Runx2、PPARγ和ETS1 mRNA表达水平;蛋白免疫印迹法测定各组细胞中collagenⅠ、ALP、Runx2、PPARγ、ETS1、P-ERK1/2水平;并用MAPK/ERK通路抑制剂(PD98059)干预各组细胞后进行目的蛋白检测。结果与NC mimic miR-381-3p组、mimic miR-381-3p组及NC inhibitor miR-381-3p组比较,inhibitor miR-381-3p组中细胞中ALP、Runx2、ETS1 mRNA的水平均明显升高,并且collagenⅠ、ALP、Runx2、ETS1、P-ERK1/2蛋白的表达水平也明显升高,但是PPARγmRNA和蛋白表达水平是下调的;与其他3组对比,inhibitor miR-381-3p组中细胞的ALP活性和钙化能力检测显示均显著高表达。MAPK通路抑制后蛋白实验结果也佐证了miR-381-3p参与调控MC3T3-E1细胞的成骨分化过程。结论miR-381-3p通过下调ERK1/2/ETS1信号通路表达水平进而抑制了MC3T3-E1细胞的成骨分化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小RNA 骨质疏松 MC3T3-E1细胞 细胞外信号调节激酶 作用机制 成骨分化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