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神经保护探讨补阳还五汤在脑出血恢复期的作用 被引量:4
1
作者 高丽丽 吴成翰 《中国卫生标准管理》 2016年第36期107-109,共3页
目的探讨补阳还五汤在脑出血恢复期的疗效。方法选取200例脑出血恢复期患者,中医辨证属于气虚血瘀型,随机分为治疗组100例与对照组100例,两组均采用西药常规治疗,治疗组同时给予补阳还五汤,疗程30天。观察两组治疗后的综合疗效、运动功... 目的探讨补阳还五汤在脑出血恢复期的疗效。方法选取200例脑出血恢复期患者,中医辨证属于气虚血瘀型,随机分为治疗组100例与对照组100例,两组均采用西药常规治疗,治疗组同时给予补阳还五汤,疗程30天。观察两组治疗后的综合疗效、运动功能、血肿吸收情况。结果治疗组的运动功能评分、血肿吸收情况及综合疗效均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补阳还五汤在脑出血恢复期对气虚血瘀型患者疗效显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补阳还五汤 脑出血 神经保护
下载PDF
不同间隔时间电针对佐剂性关节炎大鼠炎症局部前阿黑皮素和前脑啡肽原mRNA表达的影响 被引量:16
2
作者 赵仓焕 王文靖 +2 位作者 谢步霓 李静铭 胡静 《暨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与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6期812-816,共5页
目的:观察不同间隔时间电针对佐剂性关节炎(AA)大鼠的镇痛效应,以探讨针刺镇痛的最佳间隔时间和作用机制。方法:将96只大鼠随机分为对照组、模型组和电针组,每组再分为3 h、6 h、12 h和24 h小组,以Freund’s完全佐剂造成AA大鼠模型,电... 目的:观察不同间隔时间电针对佐剂性关节炎(AA)大鼠的镇痛效应,以探讨针刺镇痛的最佳间隔时间和作用机制。方法:将96只大鼠随机分为对照组、模型组和电针组,每组再分为3 h、6 h、12 h和24 h小组,以Freund’s完全佐剂造成AA大鼠模型,电针选取悬钟和昆仑穴,分别以3 h、6 h、12 h和24 h作为治疗间隔时间,连续治疗6 d,以痛阈、炎症局部前阿黑皮素(POMC)mRNA和前脑啡肽原(PENK)mRNA表达作为观察指标。结果:间隔24 h电针能显著提高AA大鼠的痛阈;不同间隔时间电针均能促进炎症局部POMC mRNA和PENK mRNA的表达。结论:间隔24 h电针可明显提高对AA大鼠的镇痛效应;不同间隔时间电针镇痛效应与促进炎症局部阿片肽基因表达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佐剂性关节炎 不同间隔时间 电针 阿片肽基因表达 前阿黑皮素 前脑啡肽原
下载PDF
出血性脑梗死46例临床特征与影像分析 被引量:12
3
作者 郑友生 李华灿 杨于强 《中风与神经疾病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4期373-373,共1页
为了探讨出血性脑梗死(hemorrhagic cerebral infarction,HI)的临床和影像特征,探索更好的治疗方法.我们对520例于1999年2月~2004年12月期间住院治疗的非腔隙性脑梗死的患者,其中经头部CT和/或MRI检查确诊HI患者的为46例,现就临床特征... 为了探讨出血性脑梗死(hemorrhagic cerebral infarction,HI)的临床和影像特征,探索更好的治疗方法.我们对520例于1999年2月~2004年12月期间住院治疗的非腔隙性脑梗死的患者,其中经头部CT和/或MRI检查确诊HI患者的为46例,现就临床特征与影像特征进行回顾性分析,报告如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出血性脑梗死 临床特征 影像分析 CEREBRAL 腔隙性脑梗死 影像特征 MRI检查 回顾性分析 治疗方法
下载PDF
广州管圆线虫病小范围流行报告 被引量:16
4
作者 吴成翰 严晓华 《中国人兽共患病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5期454-454,共1页
关键词 广州管圆线虫病 流行病学 治疗 甘露醇 激素 西比灵
下载PDF
美皮康伤口泡沫敷料治疗压疮44例疗效观察与护理 被引量:5
5
作者 陈惠丰 郑萍 《福建医药杂志》 CAS 2010年第2期138-139,共2页
关键词 临床护理工作 压疮护理 美皮康 疗效观察 治疗 敷料 泡沫 伤口
下载PDF
中西医结合疗法应用于脑出血急性期治疗中的临床效果观察 被引量:5
6
作者 黄艺婧 《临床合理用药杂志》 2017年第8期90-91,共2页
目的观察中西医结合疗法应用于脑出血急性期治疗中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医院收治的脑出血急性期患者84例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42例。观察组采用西医治疗,对照组采用中西医结合疗法治疗。观察比较2组患者神经功能缺损... 目的观察中西医结合疗法应用于脑出血急性期治疗中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医院收治的脑出血急性期患者84例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42例。观察组采用西医治疗,对照组采用中西医结合疗法治疗。观察比较2组患者神经功能缺损评分、临床效果。结果治疗后,观察组神经功能缺损评分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7.6%,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3.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中西医结合疗法应用于脑出血急性期治疗中的临床效果显著,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西医结合疗法 脑出血 急性期 脑血通汤
原文传递
炎症反应在脑出血后细胞凋亡中的作用 被引量:3
7
作者 皇甫赟 吴成翰 《国外医学(脑血管疾病分册)》 2005年第7期529-532,共4页
脑出血后血肿周围区可发生继发性损伤。最近的研究表明,血肿周围区出血后神经细胞的死亡,其中炎症反应在脑出血后细胞凋亡中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包括白细胞和小胶质细胞渗出、多种细胞因子的表达以及基质金属蛋白酶和凝血酶的释放。对... 脑出血后血肿周围区可发生继发性损伤。最近的研究表明,血肿周围区出血后神经细胞的死亡,其中炎症反应在脑出血后细胞凋亡中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包括白细胞和小胶质细胞渗出、多种细胞因子的表达以及基质金属蛋白酶和凝血酶的释放。对脑出血后炎症反应的作用进行研究,有望找到新的脑出血治疗的切入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炎症反应 脑出血 细胞凋亡 脑出血治疗 基质金属蛋白酶 血肿周围区 继发性损伤 小胶质细胞 神经细胞 细胞因子
下载PDF
穴位注射纳络酮对急性脑梗死的疗效观察
8
作者 林菊珊 吴松鹰 +2 位作者 王舰 郑萍 吴宝东 《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 CAS 2001年第19期1817-1818,共2页
目的 :观察穴位注射纳络酮在急性脑梗死治疗中的疗效。方法 :6 0例急性脑梗死患者随机分为 2组 ,实验组30例在对照组的基础上穴位注射小剂量纳络酮 ( 0 .4m g) ,每日 1次 ,共 14天。结果 :14天后 ,试验组神经功能缺损改善情况明显好于... 目的 :观察穴位注射纳络酮在急性脑梗死治疗中的疗效。方法 :6 0例急性脑梗死患者随机分为 2组 ,实验组30例在对照组的基础上穴位注射小剂量纳络酮 ( 0 .4m g) ,每日 1次 ,共 14天。结果 :14天后 ,试验组神经功能缺损改善情况明显好于对照组 ( P<0 .0 5 ) ,实验组总有效率 96 .6 7% ,对照组总有效率 80 .0 0 % ,实验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 ( P<0 .0 5 )。治疗过程中未发生纳络酮的副反应。结论 :穴位注射纳络酮治疗急性脑梗死是安全有效的方法 ,可以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穴位注射疗法 纳络酮 急性脑梗死 治疗
下载PDF
阿尔茨海默病患者早老素-1基因第3外显子突变分析
9
作者 郑翠芳 吴松鹰 +2 位作者 张海鸥 林红 吴莹莹 《福建医科大学学报》 2006年第4期381-383,共3页
目的探讨阿尔茨海默病(AD)早老素-1(PS-1)基因第3外显子的突变特点。方法采用聚合酶链反应及基因测序技术,对12例血管性痴呆(VD)患者、13例散发性阿尔茨海默病(SAD)患者的PS-1基因第3外显子片段进行扩增与序列分析。结果VD患者PS-1基因... 目的探讨阿尔茨海默病(AD)早老素-1(PS-1)基因第3外显子的突变特点。方法采用聚合酶链反应及基因测序技术,对12例血管性痴呆(VD)患者、13例散发性阿尔茨海默病(SAD)患者的PS-1基因第3外显子片段进行扩增与序列分析。结果VD患者PS-1基因第3外显子未发现突变,SAD患者中有1例PS-1基因第3外显子扩增片段发现1处缺失突变。结论在SAD中存在PS-1基因第3外显子突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阿尔茨海默病 早老素-1 第3外显子 突变
下载PDF
影像学正常的头痛病人舌象异常与脑膜炎的关系 被引量:2
10
作者 吴成翰 严晓华 +3 位作者 吴松鹰 王谨敏 林菊珊 薛偕华 《中国实用内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10期618-619,共2页
目的 探讨影像学正常的头痛病人舌象变化与脑膜炎的关系。方法 1993-01~2003-12,在福建省第二人民医院神经内科门诊及住院1242例头痛病人头颅CT或MRI正常的患者中舌象异常者78例,主要为舌质红、绎红,苔薄黄、黄厚、黄腻或起芒刺,对这7... 目的 探讨影像学正常的头痛病人舌象变化与脑膜炎的关系。方法 1993-01~2003-12,在福建省第二人民医院神经内科门诊及住院1242例头痛病人头颅CT或MRI正常的患者中舌象异常者78例,主要为舌质红、绎红,苔薄黄、黄厚、黄腻或起芒刺,对这78例患者进行了腰椎穿刺脑脊液检查。结果 脑脊液异常率为76.92%(60/78),经常规、生化、细胞学、免疫学、微生物学等检查,确诊为病毒性脑膜炎43例,结核性脑膜炎4例,隐球菌性脑膜炎6例,广州管圆线虫性脑膜炎3例,蛛网膜下腔出血4例。结论 中医舌诊可以做为脑膜炎诊断的辅助手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膜炎 头痛病 正常 病人 舌象异常 影像学 患者 辅助手段 结论 目的
原文传递
颅内结核感染性疾病的影像学改变 被引量:5
11
作者 吴成翰 《中国实用内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5期403-405,共3页
关键词 颅内结核感染性疾病 影像学改变 结核菌 结核病 结核性脑膜炎
原文传递
重症肌无力的临床观察与护理
12
作者 陈雪莲 陈惠丰 林真 《中国实用护理杂志》 北大核心 2004年第S1期43-44,共2页
重症肌无力是由于自身免疫缺陷所致神经肌肉传递功能障碍的一种慢性疾病。临床特征为横纹肌在活动后极易疲劳无力,经休息或服用新斯的明等抗胆碱酯酶类药物后, 能改善或恢复,但易复发。可因感染、外伤、精神刺激、过度疲劳、妊娠分娩等... 重症肌无力是由于自身免疫缺陷所致神经肌肉传递功能障碍的一种慢性疾病。临床特征为横纹肌在活动后极易疲劳无力,经休息或服用新斯的明等抗胆碱酯酶类药物后, 能改善或恢复,但易复发。可因感染、外伤、精神刺激、过度疲劳、妊娠分娩等诱因加重病情,严重者出现吞咽咀嚼困难、呼吸困难,甚至危及生命。本文对60例重症肌无力患者的临床观察及护理进行了总结,现介绍如下。1 临床资料本组共60例,女57例,男3例,年龄16-60岁,25~38 岁42例,占70%,病程3个月-20 a,气管切开8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重症肌无力 临床观察 咀嚼困难 气管切开 新斯的明 呼吸困难 神经肌肉传递 肌无力危象 慢性疾病 胆碱酯酶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