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重庆大学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4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削痂术后应用重组人酸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治疗深Ⅱ度烧伤的效果评价
被引量:
2
1
作者
谢包根
黄永新
+1 位作者
陈健
徐志雄
《中国医疗美容》
2018年第6期54-57,共4页
目的观察削痂术后应用重组人酸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rh-aFGF)治疗深Ⅰ度烧伤的效果。方法选择2016年3月~2017年10月在本院行削痂术治疗的深Ⅰ度烧伤患者86例,随机分为A组和B组,每组43例,A组术后常规用药,B组术后常规用药基础上加用rh-a...
目的观察削痂术后应用重组人酸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rh-aFGF)治疗深Ⅰ度烧伤的效果。方法选择2016年3月~2017年10月在本院行削痂术治疗的深Ⅰ度烧伤患者86例,随机分为A组和B组,每组43例,A组术后常规用药,B组术后常规用药基础上加用rh-aFGF,观察治疗效果。结果 B组创面愈合时间、VSS评分、瘢痕高度、瘢痕面积、不良反应评分低于A组,术后10d、15d、20d肉芽评分及创面愈合率高于A组,差异显著(P<0.05)。结论深Ⅰ度烧伤患者行削痂术治疗后,rh-aFGF的应用有助于创面肉芽良好生长,缩短创面愈合时间,减少瘢痕增生,提高创面的美观程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削痂术
深Ⅰ度烧伤
rh=aFGF
治疗效果
下载PDF
职称材料
A型肉毒素与曲安奈德分别联合局部X线照射治疗瘢痕疙瘩的远期疗效比较
被引量:
6
2
作者
谢包根
《黑龙江医药》
CAS
2023年第5期1131-1134,共4页
目的:比较A型肉毒素(BTX-A)与曲安奈德(TAC)分别联合局部X线照射治疗瘢痕疙瘩的远期疗效。方法:将62例瘢痕疙瘩患者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BTX-A组和TAC组,每组各31例患者。其中BTX-A组接受5次BTX-A注射治疗,TAC组接受5次TAC注射治疗,两组...
目的:比较A型肉毒素(BTX-A)与曲安奈德(TAC)分别联合局部X线照射治疗瘢痕疙瘩的远期疗效。方法:将62例瘢痕疙瘩患者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BTX-A组和TAC组,每组各31例患者。其中BTX-A组接受5次BTX-A注射治疗,TAC组接受5次TAC注射治疗,两组患者每次注射完成后给予相同剂量的X线照射治疗。比较两组治疗前、治疗后(治疗结束后)瘢痕疙瘩外观、主观痛痒程度及治疗期间不良反应发生率,并记录随访复发率。结果:治疗后,两组瘢痕疙瘩长径及VSS评分均显著下降(P<0.05),但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视觉模拟评分(VAS)评分、患者瘢痕评估量表(PSAS)评分和观察者瘢痕评估量表(OSAS)评分均明显下降,BTX-A组VAS评分、PSAS评分显著低于TAC组,OSAS评分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6.45%VS 9.68%)、复发率(22.58%VS 19.35%)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1.000、0.755)。结论:A型肉毒素联合X线在治疗瘢痕疙瘩方面整体上要优于曲安奈德联合X线疗法,在改善瘢痕疙瘩外观及其症状等方面效果更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A型肉毒素
X线
温哥华瘢痕评分量表
视觉模拟评分
下载PDF
职称材料
36例带血管蒂皮瓣移植修复皮肤缺损创面的护理
被引量:
3
3
作者
徐雪英
《中国医疗美容》
2014年第3期121-122,共2页
目的:讨论带血管蒂皮瓣移植修复皮肤缺损创面的护理。方法:对36例患者术前皮肤准备,给予营养支持,健康宣教,心理护理;术后加强全身与局部病情观察,注重疼痛管理措施以及并发症的观察与护理等。结果:本组移植的皮瓣全部存活。其中2例局...
目的:讨论带血管蒂皮瓣移植修复皮肤缺损创面的护理。方法:对36例患者术前皮肤准备,给予营养支持,健康宣教,心理护理;术后加强全身与局部病情观察,注重疼痛管理措施以及并发症的观察与护理等。结果:本组移植的皮瓣全部存活。其中2例局部延迟愈合,其余病例皮瓣颜色、质地、弹性均良好,外形、功能恢复满意。结论:带血管蒂皮瓣移植修复皮肤缺损创面方法可行,效果满意,全面细致、合理有效的专科护理干预是手术成功保障。特别是大面积皮肤毁损,其修复的效果一直是烧伤整形科的一个挑战。2013年5月~12月,我科共收治电击伤、烧伤、车祸等皮肤缺损患者119人,其中为36例患者成功施行带血管蒂皮瓣移植修复皮肤缺损创面,手术方法可靠,就地取材,取得满意的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带蒂皮瓣
缺损
面部
移植
下载PDF
职称材料
VIM-AS1调控miR-143-3p/Smad3轴对瘢痕疙瘩成纤维细胞凋亡和细胞周期的影响
4
作者
谢包根
陈健
+3 位作者
翁明生
李瑞粦
卢政
黄永新
《中国皮肤性病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4期401-407,共7页
目的探讨波形蛋白反义RNA 1(VIM-AS1)对人瘢痕疙瘩成纤维细胞(HKF)凋亡和细胞周期的影响及可能机制。方法RT-qPCR法检测瘢痕疙瘩组织和正常皮肤组织中VIM-AS1和miR-143-3p表达,Western blot检测细胞中Smad3蛋白表达。体外培养HKF细胞,...
目的探讨波形蛋白反义RNA 1(VIM-AS1)对人瘢痕疙瘩成纤维细胞(HKF)凋亡和细胞周期的影响及可能机制。方法RT-qPCR法检测瘢痕疙瘩组织和正常皮肤组织中VIM-AS1和miR-143-3p表达,Western blot检测细胞中Smad3蛋白表达。体外培养HKF细胞,分别转染VIM-AS1小干扰RNA、miR-143-3p模拟物或共转染VIM-AS1小干扰RNA与miR-143-3p抑制剂,CCK-8法检测细胞增殖抑制率,流式细胞术检测细胞周期和细胞凋亡,Western blot检测细胞中Smad3蛋白表达。双荧光素酶报告基因实验验证VIM-AS1和miR-143-3p及miR-143-3p和Smad3调控关系。结果与正常皮肤组织比较,瘢痕疙瘩组织中VIM-AS1表达显著升高,而miR-143-3p表达显著降低。干扰VIM-AS1或过表达miR-143-3p后,HKF细胞增殖抑制率和凋亡率显著升高,细胞周期G0/G1期延长,S期缩短。VIM-AS1靶向负调控miR-143-3p,miR-143-3p靶向负调控Smad3。干扰miR-143-3p降低了VIM-AS1对HKF细胞增殖、细胞周期及凋亡的影响。结论VIM-AS1在瘢痕疙瘩组织中表达升高,其可能通过靶向miR-143-3p/Smad3轴促进HKF细胞增殖和细胞周期进程,并阻碍细胞凋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瘢痕疙瘩
VIM-AS1
miR-143-3p
SMAD3
细胞增殖
凋亡
原文传递
题名
削痂术后应用重组人酸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治疗深Ⅱ度烧伤的效果评价
被引量:
2
1
作者
谢包根
黄永新
陈健
徐志雄
机构
福建省莆田市第一医院烧伤整形科
出处
《中国医疗美容》
2018年第6期54-57,共4页
文摘
目的观察削痂术后应用重组人酸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rh-aFGF)治疗深Ⅰ度烧伤的效果。方法选择2016年3月~2017年10月在本院行削痂术治疗的深Ⅰ度烧伤患者86例,随机分为A组和B组,每组43例,A组术后常规用药,B组术后常规用药基础上加用rh-aFGF,观察治疗效果。结果 B组创面愈合时间、VSS评分、瘢痕高度、瘢痕面积、不良反应评分低于A组,术后10d、15d、20d肉芽评分及创面愈合率高于A组,差异显著(P<0.05)。结论深Ⅰ度烧伤患者行削痂术治疗后,rh-aFGF的应用有助于创面肉芽良好生长,缩短创面愈合时间,减少瘢痕增生,提高创面的美观程度。
关键词
削痂术
深Ⅰ度烧伤
rh=aFGF
治疗效果
Keywords
tangential excision
second degree deep burns
rh-aFGF
efcacy
分类号
R644 [医药卫生—外科学]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A型肉毒素与曲安奈德分别联合局部X线照射治疗瘢痕疙瘩的远期疗效比较
被引量:
6
2
作者
谢包根
机构
福建省莆田市第一医院烧伤整形科
出处
《黑龙江医药》
CAS
2023年第5期1131-1134,共4页
文摘
目的:比较A型肉毒素(BTX-A)与曲安奈德(TAC)分别联合局部X线照射治疗瘢痕疙瘩的远期疗效。方法:将62例瘢痕疙瘩患者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BTX-A组和TAC组,每组各31例患者。其中BTX-A组接受5次BTX-A注射治疗,TAC组接受5次TAC注射治疗,两组患者每次注射完成后给予相同剂量的X线照射治疗。比较两组治疗前、治疗后(治疗结束后)瘢痕疙瘩外观、主观痛痒程度及治疗期间不良反应发生率,并记录随访复发率。结果:治疗后,两组瘢痕疙瘩长径及VSS评分均显著下降(P<0.05),但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视觉模拟评分(VAS)评分、患者瘢痕评估量表(PSAS)评分和观察者瘢痕评估量表(OSAS)评分均明显下降,BTX-A组VAS评分、PSAS评分显著低于TAC组,OSAS评分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6.45%VS 9.68%)、复发率(22.58%VS 19.35%)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1.000、0.755)。结论:A型肉毒素联合X线在治疗瘢痕疙瘩方面整体上要优于曲安奈德联合X线疗法,在改善瘢痕疙瘩外观及其症状等方面效果更佳。
关键词
A型肉毒素
X线
温哥华瘢痕评分量表
视觉模拟评分
分类号
R622 [医药卫生—整形外科]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36例带血管蒂皮瓣移植修复皮肤缺损创面的护理
被引量:
3
3
作者
徐雪英
机构
福建省莆田市第一医院烧伤整形科
出处
《中国医疗美容》
2014年第3期121-122,共2页
文摘
目的:讨论带血管蒂皮瓣移植修复皮肤缺损创面的护理。方法:对36例患者术前皮肤准备,给予营养支持,健康宣教,心理护理;术后加强全身与局部病情观察,注重疼痛管理措施以及并发症的观察与护理等。结果:本组移植的皮瓣全部存活。其中2例局部延迟愈合,其余病例皮瓣颜色、质地、弹性均良好,外形、功能恢复满意。结论:带血管蒂皮瓣移植修复皮肤缺损创面方法可行,效果满意,全面细致、合理有效的专科护理干预是手术成功保障。特别是大面积皮肤毁损,其修复的效果一直是烧伤整形科的一个挑战。2013年5月~12月,我科共收治电击伤、烧伤、车祸等皮肤缺损患者119人,其中为36例患者成功施行带血管蒂皮瓣移植修复皮肤缺损创面,手术方法可靠,就地取材,取得满意的效果。
关键词
带蒂皮瓣
缺损
面部
移植
分类号
R473.6 [医药卫生—护理学]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VIM-AS1调控miR-143-3p/Smad3轴对瘢痕疙瘩成纤维细胞凋亡和细胞周期的影响
4
作者
谢包根
陈健
翁明生
李瑞粦
卢政
黄永新
机构
福建省莆田市第一医院烧伤整形科
出处
《中国皮肤性病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4期401-407,共7页
文摘
目的探讨波形蛋白反义RNA 1(VIM-AS1)对人瘢痕疙瘩成纤维细胞(HKF)凋亡和细胞周期的影响及可能机制。方法RT-qPCR法检测瘢痕疙瘩组织和正常皮肤组织中VIM-AS1和miR-143-3p表达,Western blot检测细胞中Smad3蛋白表达。体外培养HKF细胞,分别转染VIM-AS1小干扰RNA、miR-143-3p模拟物或共转染VIM-AS1小干扰RNA与miR-143-3p抑制剂,CCK-8法检测细胞增殖抑制率,流式细胞术检测细胞周期和细胞凋亡,Western blot检测细胞中Smad3蛋白表达。双荧光素酶报告基因实验验证VIM-AS1和miR-143-3p及miR-143-3p和Smad3调控关系。结果与正常皮肤组织比较,瘢痕疙瘩组织中VIM-AS1表达显著升高,而miR-143-3p表达显著降低。干扰VIM-AS1或过表达miR-143-3p后,HKF细胞增殖抑制率和凋亡率显著升高,细胞周期G0/G1期延长,S期缩短。VIM-AS1靶向负调控miR-143-3p,miR-143-3p靶向负调控Smad3。干扰miR-143-3p降低了VIM-AS1对HKF细胞增殖、细胞周期及凋亡的影响。结论VIM-AS1在瘢痕疙瘩组织中表达升高,其可能通过靶向miR-143-3p/Smad3轴促进HKF细胞增殖和细胞周期进程,并阻碍细胞凋亡。
关键词
瘢痕疙瘩
VIM-AS1
miR-143-3p
SMAD3
细胞增殖
凋亡
Keywords
Keloid
VIM-AS1
miR-143-3p
Smad3
Cell proliferation
Apoptosis
分类号
R622 [医药卫生—整形外科]
原文传递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削痂术后应用重组人酸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治疗深Ⅱ度烧伤的效果评价
谢包根
黄永新
陈健
徐志雄
《中国医疗美容》
2018
2
下载PDF
职称材料
2
A型肉毒素与曲安奈德分别联合局部X线照射治疗瘢痕疙瘩的远期疗效比较
谢包根
《黑龙江医药》
CAS
2023
6
下载PDF
职称材料
3
36例带血管蒂皮瓣移植修复皮肤缺损创面的护理
徐雪英
《中国医疗美容》
2014
3
下载PDF
职称材料
4
VIM-AS1调控miR-143-3p/Smad3轴对瘢痕疙瘩成纤维细胞凋亡和细胞周期的影响
谢包根
陈健
翁明生
李瑞粦
卢政
黄永新
《中国皮肤性病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
0
原文传递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