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3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高校基层党组织创建标杆院系的实践和成效--以福建船政交通职业学院安全与环境学院党总支为例 被引量:2
1
作者 郑雪琴 《武夷学院学报》 2022年第10期100-105,共6页
党建工作标杆院系培育创建工作是高校基层党组织坚持从严治党,深化党对高校全面领导的有力抓手,是新时代加强高校党建工作的全新探索。以福建船政交通职业学院安全与环境学院为例,聚焦“五个到位”,以提升组织力和干部队伍建设为重点,... 党建工作标杆院系培育创建工作是高校基层党组织坚持从严治党,深化党对高校全面领导的有力抓手,是新时代加强高校党建工作的全新探索。以福建船政交通职业学院安全与环境学院为例,聚焦“五个到位”,以提升组织力和干部队伍建设为重点,探索新时代高校党建工作标杆院系创建举措,从而推进全面从严治党,起示范引领带动作用,取得良好成效,推动了学院“双高”建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校党建 标杆院系 样板支部 “双高”建设
下载PDF
基于安全系统工程理论的高职教育“慢就业”成因及对策探究
2
作者 叶慧轩 《福建轻纺》 2025年第2期88-93,共6页
近年来就业形势严峻,就业问题俨然成为一大热点,高职教育“慢就业”现象也愈加凸显。文章基于因果分析图法对高职教育“慢就业”现象进行成因剖析,将“慢就业”致因因素归于企业、家庭、高职院校与学生个人四个维度,并在此基础上探究高... 近年来就业形势严峻,就业问题俨然成为一大热点,高职教育“慢就业”现象也愈加凸显。文章基于因果分析图法对高职教育“慢就业”现象进行成因剖析,将“慢就业”致因因素归于企业、家庭、高职院校与学生个人四个维度,并在此基础上探究高职院校应对学生“慢就业”现象的举措,旨在正确应对高职毕业生“慢就业”现象,引导学生更高质量地就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职教育 慢就业 因果分析图法
下载PDF
基于ABAQUS非线性本构模型的隧道初期支护结构安全性研究
3
作者 肖冰 《韶关学院学报》 2024年第6期40-45,共6页
隧道工程中,准确评估初期支护结构安全性在其动态设计阶段至关重要.以云南某高速公路隧道的Ⅴ级围岩无仰拱初支结构为例,采用ABAQUS软件构建初支结构三维精细化模型,运用混凝土非线性本构关系进行了分析,以评估初期支护的极限位移量、... 隧道工程中,准确评估初期支护结构安全性在其动态设计阶段至关重要.以云南某高速公路隧道的Ⅴ级围岩无仰拱初支结构为例,采用ABAQUS软件构建初支结构三维精细化模型,运用混凝土非线性本构关系进行了分析,以评估初期支护的极限位移量、极限承载力及隧道潜在的失稳状态.结果表明:初支结构在受力时主要表现为拱顶内侧受拉、外侧受压,拱肩内侧受压、外侧受拉,以及拱脚内侧受拉、外侧受压;围岩初期支护在整体上呈现出拱顶下沉和两侧拱肩向外扩张的变形特征,边墙的位移收敛值相对较小;采用非线性本构能够有效地模拟出结构截面在塑性铰形成、刚度降低和内力重分布等过程.因此建议采用非线性本构模型进行初期支护结构的安全性评价.研究对于提高隧道工程的设计水平和保障工程安全具有重要意义和实践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公路隧道 初期支护 非线性本构 三维精细化模型 安全性研究
下载PDF
湿地生态修复对海域水体交换能力的影响研究
4
作者 肖冰 《吉林水利》 2025年第4期37-43,共7页
选用MIKE 21建立七里海潟湖湿地邻近海域二维潮流数学模型,利用实地测量获取的潮位、流速以及流向等数据,对所构建的潮流数学模型进行校验。经对比发现,模拟数据与实测数据呈现出良好的契合度,在此基础上,进一步运用该模型预估实施海岸... 选用MIKE 21建立七里海潟湖湿地邻近海域二维潮流数学模型,利用实地测量获取的潮位、流速以及流向等数据,对所构建的潮流数学模型进行校验。经对比发现,模拟数据与实测数据呈现出良好的契合度,在此基础上,进一步运用该模型预估实施海岸湿地生态修复工程后,相关海域潮流潮量以及水体交换状况的改变。分析结果表明:建设海岸湿地生态修复工程后,七里海纳潮面积增大,纳潮量增加了85.14×10^(4)m^(3),增加幅度38.0%;工程建设基本不会影响潮汐通道口门外的潮流流速,潮汐通道内和新开口大桥附近水域的涨、落潮最大流速有一定程度增加,但南部水域最大流速减小,东岸整治区驳岸之间的水道最大流速约0.03m/s~0.06m/s,北岸整治区涨、落潮最大流速不超过0.10m/s(除新开口大桥附近通道最大流速约0.30m/s);工程建设对潮流形态影响甚微,仅局限在工程区及附近范围内,对平均流速的影响主要为七里海、潮汐通道以及潮汐通道口门300m内海域,不会对其他海域产生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海岸湿地生态修复 数值模拟 MIKE21 潮流 水体交换
下载PDF
热泵烘干技术在汽车涂装中的高效应用与能效优化
5
作者 庄莹 《内燃机与配件》 2025年第6期121-123,共3页
本文探讨了热泵烘干技术在汽车涂装中的应用及其能效优化策略。随着全球能源需求增加和环保法规趋严,热泵技术因其高能效和低碳排放而受到重视。相比传统热风烘干,热泵通过热能回收显著降低能耗,提高生产效率和涂装质量。本文分析了热... 本文探讨了热泵烘干技术在汽车涂装中的应用及其能效优化策略。随着全球能源需求增加和环保法规趋严,热泵技术因其高能效和低碳排放而受到重视。相比传统热风烘干,热泵通过热能回收显著降低能耗,提高生产效率和涂装质量。本文分析了热泵系统设计优化、智能控制系统的应用、低温烘干工艺以及能量回收技术的进展。同时,探讨了热泵与其他热源联合使用的优势,优化多级烘干和不同工况下的参数设置,以提高能效和降低运营成本。研究表明,这些技术进步不仅支持了可持续发展目标,还提升了汽车行业的竞争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热泵烘干技术 能效优化 智能控制系统 多热源协同
下载PDF
福建省农村生活污水处理设施的长效管理模式分析 被引量:5
6
作者 陈莹 张晨 《给水排水》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S02期61-67,共7页
从项目属性、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环境效益4个方面构建了农村污水处理管理模式适应性评价指标体系,根据地形地貌、发展规模等区域特征,选取平潭综合实验区和武夷山全市作为沿海平原地区和内陆山区地区研究区域,通过主成分分析法对污水... 从项目属性、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环境效益4个方面构建了农村污水处理管理模式适应性评价指标体系,根据地形地貌、发展规模等区域特征,选取平潭综合实验区和武夷山全市作为沿海平原地区和内陆山区地区研究区域,通过主成分分析法对污水处理管理模式适应性进行综合评价,提出适合农村污水处理设施的管理模式,为中国农村污水处理管理模式选择提供理论依据与政策导向。结果显示:福建省农村污水处理设施覆盖率逐年增大,平潭全区需要建设以及运营的污水设施数量比较大,建设及运维成本较高,在运营模式选择时,主要考虑工程施工质量、处理成效以及融资的可靠性,因此,BOT模式更适合平潭全区农村污水处理设施管理。而武夷山市还需要建设的村数较少,建设及运营的资金需求相对较小,在管理模式选择时主要考虑项目主体的抗风险能力,所以MC模式是较符合武夷山全市农村污水设施管理模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村污水处理 管理模式 社会资本 沿海农村 内陆农村
下载PDF
福建省茶文化旅游产业协同发展路径与茶庄园模式评价 被引量:2
7
作者 江文甲 关田野 +2 位作者 詹兴堆 华志芹 范水生 《农机使用与维修》 2022年第12期1-8,13,共9页
茶产业与文化旅游产业的融合发展有利于推动产业升级,近年来茶庄园模式的茶文化旅游产业发展迅猛。分析了福建省茶产业与文化旅游产业的协同发展路径,并以顾客视角下的茶庄园特色认知为调查对象,运用社会网络分析方法,对茶庄园模式是否... 茶产业与文化旅游产业的融合发展有利于推动产业升级,近年来茶庄园模式的茶文化旅游产业发展迅猛。分析了福建省茶产业与文化旅游产业的协同发展路径,并以顾客视角下的茶庄园特色认知为调查对象,运用社会网络分析方法,对茶庄园模式是否促进茶文化旅游产业融合发展进行评价。结果表明,顾客对茶庄园的建筑特色、历史文化特色、生态特色、基本旅游条件的满足等方面存在共同认知,但是差异性比较大,认知网络的凝聚性不高,层次性集群较多。顾客主导性认知是茶庄园体现出了茶历史文化特色,但是生态特色与自然环境条件一般,基本满足旅游条件。因此,建议创建茶庄园的特色品牌、提升茶旅游休闲文化及茶庄园市场战略转型,从而推进茶庄园模式茶文化旅游产业融合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茶庄园 产业融合 社会网络分析 顾客感知
下载PDF
红色荧光粉CaAlSiN_(3)∶Eu^(2+)的结构精修和性能
8
作者 林莹 刘梦丽 +3 位作者 冯嘉雯 郑文旭 胡晓琳 庄乃锋 《福州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207-212,共6页
运用高温固相法合成系列掺铕(Eu)的氮化物荧光粉Ca1-xAlSiN_(3)∶xEu^(2+),对所得到的最佳样品Ca_(0.99)AlSiN_(3)∶0.01Eu^(2+)进行系列表征和结构精修.结果表明,样品Ca_(0.99)AlSiN_(3)∶0.01Eu^(2+)的晶粒尺寸为10μm左右,各元素分... 运用高温固相法合成系列掺铕(Eu)的氮化物荧光粉Ca1-xAlSiN_(3)∶xEu^(2+),对所得到的最佳样品Ca_(0.99)AlSiN_(3)∶0.01Eu^(2+)进行系列表征和结构精修.结果表明,样品Ca_(0.99)AlSiN_(3)∶0.01Eu^(2+)的晶粒尺寸为10μm左右,各元素分布均匀,其精修图与实测XRD谱图基本吻合,属于正交晶系结构.该样品的色坐标为(0.645 1, 0.354 5),落在红光区域,色纯度高达100%,相关色温为2 449 K,属于低色温.该荧光粉在298~473 K范围内表现出良好的热稳定性,活化能为0.26 eV,具有广阔的市场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红色荧光粉 铕掺杂 RIETVELD精修 发光性能 热稳定性
下载PDF
纳米α-Fe_(2)O_(3)/壳聚糖修饰玻碳电极的电化学行为研究
9
作者 陈丽娟 黄惠 沈培辉 《化工新型材料》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9期149-153,162,共6页
通过不同温度煅烧获得不同比表面积的α-Fe_(2)O_(3)纳米颗粒,将纳米α-Fe_(2)O_(3)与壳聚糖制成复合材料。利用滴涂法,将纳米α-Fe_(2)O_(3)/壳聚糖复合材料修饰在玻碳电极上,并通过循环伏安法研究纳米α-Fe_(2)O_(3)/壳聚糖/玻碳电极... 通过不同温度煅烧获得不同比表面积的α-Fe_(2)O_(3)纳米颗粒,将纳米α-Fe_(2)O_(3)与壳聚糖制成复合材料。利用滴涂法,将纳米α-Fe_(2)O_(3)/壳聚糖复合材料修饰在玻碳电极上,并通过循环伏安法研究纳米α-Fe_(2)O_(3)/壳聚糖/玻碳电极对铁氰化钾电化学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烧结温度从280℃提高到700℃时,α-Fe_(2)O_(3)纳米颗粒的比表面积由136.5m^(2)/g变为2.1m^(2)/g。纳米α-Fe_(2)O_(3)/壳聚糖/玻碳电极能显著提高铁氰化钾的电化学性能,与裸电极相比,氧化和还原电流均显著提高,其电化学催化性能与其纳米α-Fe_(2)O_(3)比表面积密切相关,比表面积越大峰电流就越强。在最佳实验条件下,浓度在510^(-4)~510^(-3)mol/L范围内,铁氰化钾的还原电流与浓度呈良好的线性关系,检出限为1.25×10^(-5)mol/L,该修饰电极重复性和稳定性较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纳米 α-Fe_(2)O_(3) 循环伏安法 电化学检测 铁氰化钾
原文传递
碱土金属有机框架蓝光发射的堆积模式调制
10
作者 陈家越 《宁德师范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 2024年第3期242-248,共7页
Ca(NO_(3))_(2),Sr(NO_(3))_(2)和2,5-噻吩二羧酸(TDC)在N,N‘-二甲基甲酰胺(DMF)的溶剂热条件下合成了两种有机-无机杂化框架化合物[M(TDC)(DMF)]n(M=Ca(1),Sr(2)),对其进行X射线单晶衍射、X射线粉末衍射、元素分析、红外光谱表征.两... Ca(NO_(3))_(2),Sr(NO_(3))_(2)和2,5-噻吩二羧酸(TDC)在N,N‘-二甲基甲酰胺(DMF)的溶剂热条件下合成了两种有机-无机杂化框架化合物[M(TDC)(DMF)]n(M=Ca(1),Sr(2)),对其进行X射线单晶衍射、X射线粉末衍射、元素分析、红外光谱表征.两个三维骨架化合物中的TDC配体的羧酸表现灵活多变的连接方式(μ^(3)-η^(2):η^(2),μ^(3)-η^(2):η^(1),μ2-η^(2):η^(1)),化合物中C-H···S的氢键和C-H···π作用使化合物结构更稳定.观察到两个化合物发出蓝光和蓝绿色荧光,相比于它们异构体的配体中心的荧光,它们的发光机理归属为配体到金属间的电荷转移(LMCT),而不是同分异构体中配体中心的发光.电子结构计算表明,在较弱的堆积力作用下,可以获得较大的间隙,有利于LMCT的发生.这一结果表明,硫杂原子的引入会导致更多电子富集在金属中心附近,从而产生从配体到金属电荷跃迁方式的发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碱土金属化合物 2 5-噻吩二羧酸 光致发光 理论计算
下载PDF
船政文化在职业教育和双高建设中的引领作用
11
作者 庄莹 《进展》 2024年第8期26-28,共3页
文化建设是高职院校教育中十分关键的一环,船政文化作为职业教育创新与双高建设的引领力量,能够提升教育质量,培养出更多具备船政文化底蕴和创新能力的优秀人才,为社会发展做出更大贡献。
关键词 船政文化 职业教育 双高建设
下载PDF
微胶囊化聚磷酸铵的制备及其聚乳酸复合材料的阻燃性能研究 被引量:6
12
作者 陈明仙 刘川 +1 位作者 林春香 施永乾 《安全与环境工程》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6期8-15,共8页
采用微胶囊包裹技术制备聚磷酸铵(APP)基杂化物,并将其与二氧化硅(SiO_(2))复配引入聚乳酸(PLA)中制备PLA复合材料,研究了该PLA复合材料的阻燃性能。结果表明:引入16.6%聚磷酸铵基杂化物(APP@SiO_(2)@MF)和3.4%SiO_(2)后,PLA复合材料的... 采用微胶囊包裹技术制备聚磷酸铵(APP)基杂化物,并将其与二氧化硅(SiO_(2))复配引入聚乳酸(PLA)中制备PLA复合材料,研究了该PLA复合材料的阻燃性能。结果表明:引入16.6%聚磷酸铵基杂化物(APP@SiO_(2)@MF)和3.4%SiO_(2)后,PLA复合材料的热稳定性明显提升,且PLA复合材料的UL-94达到了V-0等级;与纯PLA相比,PLA复合材料的热释放速率峰值和总热释放量分别显著降低60.2%和66.1%,其阻燃性能明显提升;PLA复合材料的CO_(2)释放速率峰值和总二氧化碳释放量较纯PLA分别降低51.8%和48.9%;PLA复合材料火灾安全性能的明显提升主要得益于APP@SiO_(2)@MF和SiO_(2)在凝聚相阶段催化成炭和在气相阶段捕捉自由基的效应,为制备阻燃PLA复合材料提供了一种新策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胶囊包裹 聚磷酸铵 二氧化硅 聚乳酸 阻燃性能
下载PDF
氨化纤维素基气凝胶的制备及其对阿散酸的吸附行为研究 被引量:2
13
作者 郑雪琴 吴志浩 +1 位作者 杨桂芳 叶晓霞 《中国造纸》 CAS 北大核心 2022年第9期26-35,共10页
以纤维素为原料,利用表面氨化交联聚乙烯亚胺(PEI)制备了一种对阿散酸(p-ASA)具有高效吸附效果的功能化纤维素基气凝胶(Cell@PEI)。结果表明,三维块状的Cell@PEI具有独特的多孔结构、较大的比表面积(241.4m^(2)/g),且PEI的引入丰富了气... 以纤维素为原料,利用表面氨化交联聚乙烯亚胺(PEI)制备了一种对阿散酸(p-ASA)具有高效吸附效果的功能化纤维素基气凝胶(Cell@PEI)。结果表明,三维块状的Cell@PEI具有独特的多孔结构、较大的比表面积(241.4m^(2)/g),且PEI的引入丰富了气凝胶表面的官能团,增强了Cell@PEI中的静电和氢键相互作用,促进了其对p-ASA的吸附。Cell@PEI对p-ASA的吸附符合Freundlich吸附等温模型和准二级吸附动力学模型,最大吸附量为205.6mg/g。利用NaOH溶液对Cell@PEI气凝胶进行解吸再生5次后,其对p-ASA的去除率仍在70%以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纤维素基气凝胶 聚乙烯亚胺 吸附 阿散酸
下载PDF
考虑烟气影响的海底隧道火灾人车混合疏散优化模型 被引量:4
14
作者 陈明仙 《福州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21年第4期551-556,共6页
为研究烟气影响下海底隧道火灾人车混合疏散优化问题,建立疏散安全成本最小的优化模型.首先,考虑海底隧道结构特性和火灾情景过程中的烟气影响,确立烟气伤害不超限、人车路径流量不超容许载荷等约束条件,构建车辆、人员疏散时间最短的... 为研究烟气影响下海底隧道火灾人车混合疏散优化问题,建立疏散安全成本最小的优化模型.首先,考虑海底隧道结构特性和火灾情景过程中的烟气影响,确立烟气伤害不超限、人车路径流量不超容许载荷等约束条件,构建车辆、人员疏散时间最短的优化模型.然后,考虑隧道应急出口、CO浓度、路段长度和拥堵状态,设计改进蚁群算法对模型进行求解.最后,利用模型开展翔安海底隧道火灾疏散仿真.结果表明:该模型能在避开拥堵、避免人员烟气伤害超限前提下,使人车疏散时间最短,可为海底隧道火灾疏散提供辅助决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海底隧道火灾 烟气 改进蚁群算法 人车混合疏散 优化模型
下载PDF
α-FeOOH和α-Fe_(2)O3纳米棒的制备及其对高氯酸铵热分解的催化作用 被引量:1
15
作者 陈丽娟 黄惠 《机械工程材料》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4期28-32,共5页
以FeSO_(4)·7H_(2)O和CH_(3)COONa·3H_(2)O为原料,采用水热方法制备α-FeOOH纳米棒,将所得α-FeOOH纳米棒于250℃烧结2 h制备α-Fe_(2)O3纳米棒,采用差热-热重分析法研究了制备的α-FeOOH和α-Fe_(2)O3纳米棒对高氯酸铵热分... 以FeSO_(4)·7H_(2)O和CH_(3)COONa·3H_(2)O为原料,采用水热方法制备α-FeOOH纳米棒,将所得α-FeOOH纳米棒于250℃烧结2 h制备α-Fe_(2)O3纳米棒,采用差热-热重分析法研究了制备的α-FeOOH和α-Fe_(2)O3纳米棒对高氯酸铵热分解的催化性能。结果表明:在100℃水热反应6 h可制备得到平均直径为18 nm的纯相α-FeOOH纳米棒,再于250℃烧结2 h后获得平均直径为16 nm的纯六方相α-Fe_(2)O3纳米棒;α-Fe_(2)O3和α-FeOOH纳米棒对高氯酸铵热分解的催化效果显著,添加质量分数2%的α-Fe_(2)O3纳米棒和α-FeOOH纳米棒可使高氯酸铵的结束分解温度分别降低40,54℃,高温分解峰值温度分别降低51.1,61.6℃;当α-Fe_(2)O3纳米棒添加质量分数达到10%时,高氯酸铵的高温分解峰值温度降低约90.9℃。 展开更多
关键词 α-Fe_(2)O_(3)纳米棒 α-FeOOH纳米棒 高氯酸铵 热分解
下载PDF
点火位置对甲烷-空气预混泄爆容器结构响应影响研究 被引量:5
16
作者 陈明仙 郭进 +1 位作者 罗飞云 王金贵 《西安科技大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21年第5期800-807,共8页
为研究点火位置对甲烷-空气预混泄爆容器结构响应的影响,利用自主搭建的甲烷泄爆容器结构响应测试系统,研究不同点火位置条件下的甲烷-空气预混气体泄爆作用下的舱体结构响应特性,结合内部超压、火焰演化和固有频率等特征探究点火位置... 为研究点火位置对甲烷-空气预混泄爆容器结构响应的影响,利用自主搭建的甲烷泄爆容器结构响应测试系统,研究不同点火位置条件下的甲烷-空气预混气体泄爆作用下的舱体结构响应特性,结合内部超压、火焰演化和固有频率等特征探究点火位置对泄爆容器结构响应的影响机制。研究表明:泄爆过程中容器振动响应和内部超压均出现双峰值,点火位置的改变对两峰值的影响规律不同。点火位置的改变对容器内部火焰前期的发育、传播及内部超压特性有着一定的影响,泄爆初期容器低幅值振动响应受点火位置的影响较为有限。泄爆后期的高幅值振动响应随点火位置远离泄爆口而快速降低,底部点火泄爆时高幅值振动响应消失,为热声不稳定现象因点火位置的不同受到抑制。泄爆口附近点火将有较大幅值的振动响应以及更大能量的高频振荡。研究成果有助于全面地分析泄爆容器及其附属装置受爆炸冲击后的振动损伤状态,评估可能存在的损伤模式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甲烷爆炸 泄爆容器 振动响应 点火位置
下载PDF
木质素乳化剂及其在乳化沥青中的应用进展 被引量:4
17
作者 郑雪琴 伊浩 林春香 《莆田学院学报》 2021年第5期15-21,共7页
从木质素的结构与性质出发,对木质素乳化剂进行分类。综述了4种不同类型木质素乳化剂(阳离子型、阴离子型、非离子型与两性型)的制备方法及研究应用现状,并对其作为沥青乳化剂乳化沥青的机理进行阐述。介绍了木质素阳离子沥青乳化剂与... 从木质素的结构与性质出发,对木质素乳化剂进行分类。综述了4种不同类型木质素乳化剂(阳离子型、阴离子型、非离子型与两性型)的制备方法及研究应用现状,并对其作为沥青乳化剂乳化沥青的机理进行阐述。介绍了木质素阳离子沥青乳化剂与木质素阴离子沥青乳化剂的制备方法及其在沥青乳化中的应用进展,并指出木质素作为沥青乳化剂存在的问题及未来研究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木质素 乳化剂 改性 沥青
下载PDF
橙红色荧光粉Cd_(3)BPO_(7)∶Sm^(3+)的结构及其发光性能研究 被引量:3
18
作者 林莹 刘梦丽 +2 位作者 高腾 胡晓琳 庄乃锋 《化工新型材料》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期137-141,共5页
采用高温固相法制备了系列新型荧光粉掺钐的硼磷酸镉(Cd_(3-x)BPO_(7)∶Sm^(3+)_(x),x=0.001~0.03),借助扫描电镜、X射线粉末衍射仪和荧光光谱仪对样品的形貌、晶体结构、发光性能等进行表征,并利用Rietveld方法对其结构进行精修。结果... 采用高温固相法制备了系列新型荧光粉掺钐的硼磷酸镉(Cd_(3-x)BPO_(7)∶Sm^(3+)_(x),x=0.001~0.03),借助扫描电镜、X射线粉末衍射仪和荧光光谱仪对样品的形貌、晶体结构、发光性能等进行表征,并利用Rietveld方法对其结构进行精修。结果表明,样品Cd_(2.99)BPO_(7)∶Sm_(0.01)^(3+)晶粒尺寸为l00μm左右,各元素分布均匀,其Rietveld结构精修图与实测XRD谱图完全吻合,具有正交晶系结构。当Sm^(3+)掺杂浓度达到1%(摩尔分数)时,发光效果最好。随后,随着Sm^(3+)浓度的继续增大,发光强度减弱,这可能是因为发生了浓度猝灭现象,是由于电偶极-电偶极相互作用导致。此外,通过CIE1931软件计算了Cd_(3)BPO_(7)∶Sm^(3+)的色坐标,发现均落在橙红色发光区域。Cd_(2.99)BPO_(7)∶Sm_(0.01)^(3+)色纯度约为92.7%,相关色温为1738K。该系列荧光粉在404nm处可被有效激发,是一种极具应用前景的新型白光LED用橙红色荧光材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掺钐的硼磷酸镉 高温固相法 XRD-Rietveld结构精修 发光性能 白光发光二极管
原文传递
课程思政视角下“食品营养与膳食指导”教学改革的探索与实践 被引量:5
19
作者 林莹 阮春晓 《农产品加工》 2021年第4期110-111,114,共3页
“食品营养与膳食指导”是高职食品类专业的核心课程,具有鲜明的思政元素。在课程思政视角下,结合课程思政建设意义、建设目标和建设方法等方面进行了初步探索与实践,对高职食品类专业课的课程教学改革提供借鉴和参考。
关键词 课程思政 教学改革 食品营养与膳食指导
下载PDF
毛细管电泳联用电喷雾电离质谱法测定5种植物激素的含量 被引量:1
20
作者 黄端华 李鑫 张兰 《理化检验(化学分册)》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2期1448-1452,共5页
提出了毛细管电泳联用电喷雾电离质谱法(CE-ESI-MS)测定吲哚-3-乙酸(IAA)、吲哚-3-丙酸(IPA)、萘乙酸(NAA)、6-苄基氨基嘌呤(BA)和脱落酸(ABA)等5种植物激素的含量。优化的分离部分的电泳条件和检测部分的电喷雾离子化质谱条件如下:电... 提出了毛细管电泳联用电喷雾电离质谱法(CE-ESI-MS)测定吲哚-3-乙酸(IAA)、吲哚-3-丙酸(IPA)、萘乙酸(NAA)、6-苄基氨基嘌呤(BA)和脱落酸(ABA)等5种植物激素的含量。优化的分离部分的电泳条件和检测部分的电喷雾离子化质谱条件如下:电泳运行缓冲液为pH 6.0的15 mmol·L^(-1)的乙酸-乙酸铵缓冲液,有机改进剂为2%(体积分数)乙腈溶液,分离电压为22 kV,质谱分析以含0.11%(体积分数)乙酸的50%(体积分数)异丙醇溶液为鞘流液。在优化的分析条件下,上述5种植物激素在16 min内实现基线分离。5种植物激素的质量浓度在一定范围内与对应的峰面积呈线性关系,检出限(3S/N)为0.01~0.05 mg·L^(-1)。对同一混合标准溶液连续分析5次,5种植物激素峰面积的相对标准偏差均小于5.0%。按标准加入法进行回收试验,回收率为92.4%~114%。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毛细管电泳联用电喷雾电离质谱法 植物激素 生根粉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