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6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小青龙汤联合常规西药治疗对哮喘—慢阻肺重叠综合征患者肺功能及炎症的影响 被引量:1
1
作者 林宇玲 谢梓良 《临床合理用药杂志》 2024年第18期50-53,共4页
目的 观察小青龙汤联合常规西药治疗对哮喘—慢阻肺重叠综合征(ACOS)患者肺功能及炎症的影响。方法 选取2022年1月—2023年1月福清融强医院收治的ACOS患者60例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常规西药组(n=30)和中药汤剂组(n=30)。... 目的 观察小青龙汤联合常规西药治疗对哮喘—慢阻肺重叠综合征(ACOS)患者肺功能及炎症的影响。方法 选取2022年1月—2023年1月福清融强医院收治的ACOS患者60例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常规西药组(n=30)和中药汤剂组(n=30)。常规西药组患者采用布地奈德福莫特罗吸入粉雾剂(Ⅱ)与噻托溴铵吸入粉雾剂治疗,中药汤剂组在常规西药组基础上采用小青龙汤治疗,2组均持续用药12周。比较2组临床疗效,用药前后肺功能指标[第1秒用力呼气容积(FEV_(1))、用力肺活量(FVC)、FEV_(1)/FVC、呼气流量峰值(PEF)]、血清炎性因子[C反应蛋白(CRP)、白介素-17(IL-17)、白介素-4(IL-4)、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哮喘控制测试(ACT)评分、慢性阻塞性肺疾病评估测试(CAT)评分,不良反应。结果 中药汤剂组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常规西药组(96.67%vs. 73.33%,χ^(2)=4.706,P=0.030)。用药12周后,2组FEV_(1)、FVC、FEV_(1)/FVC及中药汤剂组PEF较用药前升高,且中药汤剂组均高于常规西药组(P<0.05或P<0.01);2组血清CRP、IL-17、IL-4、TNF-α水平较用药前降低,且中药汤剂组低于常规西药组(P均<0.01);2组ACT评分较用药前升高,CAT评分较用药前降低,且中药汤剂组升高/降低幅度大于常规西药组(P<0.05或P<0.01)。中药汤剂组不良反应总发生率与常规西药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3.33%vs. 10.00%,χ^(2)=0.268,P=0.605)。结论 采用小青龙汤联合常规西药治疗ACOS可增强效果,明显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提高肺功能,减轻机体炎性反应,且具有一定用药安全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哮喘—慢阻肺重叠综合征 小青龙汤 常规西药 肺功能 炎性因子
原文传递
低分子量肝素钙注射液联合塞来昔布胶囊预防四肢骨折患者围术期深静脉血栓形成的效果
2
作者 周承斌 成才 林华逸 《临床合理用药杂志》 2024年第17期87-90,共4页
目的 观察低分子量肝素钙注射液联合塞来昔布胶囊预防四肢骨折患者围术期深静脉血栓形成的效果。方法 选取2020年1月—2022年9月福清融强医院骨科收治的四肢骨折患者120例,按照抛硬币随机法均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每组60例。对照组采用... 目的 观察低分子量肝素钙注射液联合塞来昔布胶囊预防四肢骨折患者围术期深静脉血栓形成的效果。方法 选取2020年1月—2022年9月福清融强医院骨科收治的四肢骨折患者120例,按照抛硬币随机法均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每组60例。对照组采用塞来昔布胶囊治疗,研究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低分子量肝素钙注射液治疗,2组均持续治疗2周。比较2组患者干预前后血常规指标、凝血功能、血清因子[高迁移率族蛋白B1(HMGB1)、可溶性血管细胞黏附分子-1(sVCAM-1)],深静脉血栓形成率、不良反应。结果 干预2周后,2组血红蛋白(Hb)、血小板计数(PLT)降低,且研究组低于对照组(P均<0.01);2组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凝血酶原时间(PT)延长,纤维蛋白原(Fib)水平下降,且研究组APTT、PT长于对照组,Fib水平低于对照组(P均<0.01);2组血清HMGB1、sVCAM-1水平下降,且研究组低于对照组(P均<0.01)。研究组干预后深静脉血栓形成率为5.00%,低于对照组的16.67%(χ^(2)=4.227,P=0.040);研究组与对照组不良反应总发生率比较差异不显著(3.33%vs.1.67%,P=1.000)。结论 低分子量肝素钙注射液联合塞来昔布胶囊用于四肢骨折患者围术期治疗,可改善凝血功能,有效预防深静脉血栓形成,促使骨折愈合,具有较高的临床有效性及安全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四肢骨折 深静脉血栓 围术期 低分子量肝素钙注射液 塞来昔布胶囊
原文传递
严重肝脏创伤患者行损伤控制剖腹术治疗的临床效果及预后分析
3
作者 贺东阳 《中外医疗》 2024年第32期50-53,共4页
目的探讨严重肝脏创伤患者行损伤控制剖腹术治疗的临床效果及预后。方法随机选取2021年9月—2023年9月福建省福州市福清融强医院收治的60例严重肝脏创伤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不同治疗方法分组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30例。对照组行常规开... 目的探讨严重肝脏创伤患者行损伤控制剖腹术治疗的临床效果及预后。方法随机选取2021年9月—2023年9月福建省福州市福清融强医院收治的60例严重肝脏创伤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不同治疗方法分组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30例。对照组行常规开腹手术治疗,观察组行损伤控制剖腹术治疗,比较两组治疗效果、炎性因子水平、并发症发生情况及病死率。结果两组治疗总有效率、并发症总发生率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治疗后,观察组的C反应蛋白、肿瘤坏死因子-α与白细胞介素-6水平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观察组病死率为0(0/30),低于对照组的20.00%(6/3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630,P<0.05)。结论严重肝脏创伤患者行损伤控制剖腹术治疗的临床效果确切,可减轻患者术后炎性反应,改善疾病预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严重肝脏创伤 损伤控制剖腹术 炎性反应 预后
下载PDF
异甘草酸镁及盐酸哌替啶在梗阻性黄疸胆管支架植入术治疗中的应用效果观察
4
作者 贺东阳 《北方药学》 2024年第12期50-52,共3页
目的:探究异甘草酸镁及盐酸哌替啶在梗阻性黄疸胆管支架植入术治疗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2020年4月至2023年4月我院诊疗的梗阻性黄疸患者129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均分为对照组(术中不实施特殊干预)、异甘草酸镁组、盐酸哌替啶组、... 目的:探究异甘草酸镁及盐酸哌替啶在梗阻性黄疸胆管支架植入术治疗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2020年4月至2023年4月我院诊疗的梗阻性黄疸患者129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均分为对照组(术中不实施特殊干预)、异甘草酸镁组、盐酸哌替啶组、联合组(异甘草酸镁+盐酸哌替啶干预),每组33例,对比4组术前及术中血压、心率、胆心反射发生率,治疗前后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天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白蛋白(ALP)、直接胆红素(TBil)、肿瘤坏死因子(TNF-α)及核因子κB(NF-κB)水平。结果:干预前,4组血压心率对比无统计学差异(P>0.05),术中盐酸哌替啶组及联合组血压及心率相对稳定,波动较小,胆心反射发生率分别为15.15%和18.18%,其余两组波动较大,胆心反射发生率:对照组60.61%、异甘草酸镁组57.58%(P<0.05);干预前,4组ALT、AST、ALP水平对比无统计学差异(P>0.05),治疗后,异甘草酸镁组及联合组ALT、AST、ALP水平均低于对照组及盐酸哌替啶组(P<0.05);治疗前,4组TNF-α及NF-κB水平对比无统计学差异(P>0.05),治疗后,异甘草酸镁组及联合组TNF-α及NF-κB水平低于对照组及盐酸哌替啶组(P<0.05)。结论:盐酸哌替啶能够稳定梗阻性黄疸胆管支架植入术中患者血流动力学,异甘草酸镁能够加快该术患者术后肝功能恢复,联合应用效果更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异甘草酸镁 盐酸哌替啶 梗阻性黄疸 胆管支架植入术 应用效果
下载PDF
病例66:57岁女性阵发性心悸,颈动脉窦按摩无法缓解
5
作者 何秉贤 吴海英 +7 位作者 陈鹏 邓君曙 傅洪喜 蒋雄京 王福军 于东汇 赵玉玲 本刊编辑部 《中华高血压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5期427-429,共3页
关键词 颈动脉窦按摩 阵发性心悸 女性 缓解 阵发性心动过速 病例 发作次数 心跳
下载PDF
病例57:67岁女性急性心肌梗死用溶栓疗法
6
作者 何秉贤 邓君曙 +6 位作者 韩振祥 靳刚强 李继远 于东汇 周林海 曹凤绮 本刊编辑部 《中华高血压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8期674-676,共3页
关键词 急性心肌梗死 溶栓疗法 女性 病例 室性心律失常 呼吸困难 阿司匹林 利多卡因
下载PDF
病例62:65岁女性急性下壁心肌梗死,室性早搏
7
作者 何秉贤 陈鹏 +7 位作者 邓君曙 傅洪喜 彭冬迪 于东汇 郑长华 王福军 赵玉玲 本刊编辑部 《中华高血压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期82-84,共3页
关键词 急性下壁心肌梗死 室性早搏 女性 病例 颈静脉怒张 糖尿病史 高血压 无杂音
下载PDF
病例68:52岁男性晨间胸痛
8
作者 何秉贤 于东汇 +9 位作者 陈锋 陈鹏 邓君曙 傅洪喜 何贤山 花戎 王福军 赵玉玲 郑长华 本刊编辑部 《中华高血压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7期604-607,共4页
关键词 胸痛 晨间 男性 病例 实验室检查 危险因素 心脏正常 发作时
下载PDF
病例55:52岁男性,心电图新出现RBBB
9
作者 孙明 何秉贤 +14 位作者 邓君曙 韩振祥 梁燕敏 李继远 李清 曹凤绮 彭冬迪 孙荣艳 孙新甫 王福军 王丽华 于东汇 郑长华 周国宝 本刊编辑部 《高血压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6期496-499,共4页
关键词 RBBB 心电图 男性 新出现 病例 危险因子 心血管病 无症状 ECG 病人
下载PDF
病例70:52岁男性前壁心肌梗死、溶栓疗法后
10
作者 陈晓虎 陈鹏 +13 位作者 程言鹏 邓君曙 韩振祥 代振涛 何秉贤 何贤山 花戎 金振刚 薛美玉 姚海木 于东汇 张培义 赵玉玲 本刊编辑部 《中华高血压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9期780-783,共4页
本栏目受到广大读者热烈欢迎,每次讨论都收到许多读者的讨论意见,有的意见因为重复,作了部分删节,有的因为篇幅有限,没有刊用。本刊将于每次讨论结束部分,刊出参加讨论而未刊出发言内容的读者名单,表示感谢。
关键词 前壁心肌梗死 溶栓疗法 男性 病例 读者 刊出
下载PDF
病例54:45岁男性急性下壁心肌梗死后低血压
11
作者 陈金良 邓君曙 +13 位作者 付洪喜 韩振祥 梁燕敏 何秉贤 黄峻 金振刚 李继远 彭冬迪 孙新甫 王福军 于东汇 周林海 曹凤绮 本刊编辑部 《高血压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5期408-411,共4页
关键词 急性下壁心肌梗 男性 低血压 死后 病例 硝酸甘油片 舌下含服 吸烟史 病人 病史
下载PDF
仰卧位旋按手法对椎动脉型颈椎病患者椎动脉血流速度的影响 被引量:14
12
作者 尹志江 陈新民 《中国临床康复》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35期90-91,共2页
目的:观察仰卧位旋按手法对椎动脉型颈椎病患者椎动脉血流速度的影响,并与颈椎牵引作用效果进行比较。方法:①选择1999-09/2001-01福建中医学院附属人民医院颈椎病专科门诊就诊的椎动脉型颈椎病患者60例。均对治疗方案及检测指标知情同... 目的:观察仰卧位旋按手法对椎动脉型颈椎病患者椎动脉血流速度的影响,并与颈椎牵引作用效果进行比较。方法:①选择1999-09/2001-01福建中医学院附属人民医院颈椎病专科门诊就诊的椎动脉型颈椎病患者60例。均对治疗方案及检测指标知情同意。②按随机抽签法将患者分为2组:治疗组(n=30,男10例,女20例)和对照组(n=30,男12例,女18例)。治疗组:采用仰卧位旋按手法治疗,隔2d行1次手法,10次为1个疗程。对照组:采用坐位布托带颈椎牵引,隔2d日牵引1次,10次为1个疗程。③于治疗前和治疗1个疗程后采用经颅多谱勒超声仪(AUS-128DP深圳产)检测双侧椎动脉收缩期血流速度、舒张期血流速度、平均血流速度。④计量资料差异比较采用t检验。结果:椎动脉型颈椎病患者60例均进入结果分析。两组治疗前椎动脉血流速度差异不明显(P>0.05)。治疗组患者治疗后椎动脉收缩期血流速度、舒张期血流速度、平均血流速度明显快于治疗前和对照组治疗后(P<0.05~0.01)。对照组患者治疗后双侧椎动脉收缩期血流速度和右侧椎动脉舒张期血流速度明显较治疗前加快(P<0.05)。结论:仰旋按手法可改善椎动脉型颈椎病患者椎动脉血流速度,且其作用效果强于单纯颈椎牵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颈椎病/按摩疗法 椎底动脉供血不足 血流速度
下载PDF
仰卧位旋按手法对颈椎病患者颈椎生理曲度的影响 被引量:4
13
作者 尹志江 陈新民 《按摩与导引》 2005年第1期7-8,共2页
目的:探讨仰卧位旋按手法对颈椎病患者颈椎生理曲度的影响。方法:选用椎动脉型颈椎病患者60例,随机分二组:治疗组采用仰卧位旋按手法治疗;对照组采用坐位布托带颈椎牵引治疗。一疗后摄颈椎正侧位片。根据Borden法测量颈椎生理曲度,然后... 目的:探讨仰卧位旋按手法对颈椎病患者颈椎生理曲度的影响。方法:选用椎动脉型颈椎病患者60例,随机分二组:治疗组采用仰卧位旋按手法治疗;对照组采用坐位布托带颈椎牵引治疗。一疗后摄颈椎正侧位片。根据Borden法测量颈椎生理曲度,然后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治疗组、对照组均能改善颈椎病患者颈椎生理曲度,但治疗组优于对照组。结论:表明仰卧位旋按手法对颈椎病患者能达到颈椎生理曲度重建,改善椎动脉型颈椎病患者的椎动脉血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仰卧位旋按手法 颈椎病 颈椎生理曲度 Borden法
下载PDF
病例63:70岁老年女性一过性脑缺血、右手冷
14
作者 陈鹏 王福军 +7 位作者 王鼎铁 邓君曙 何秉贤 钱月清 孙尧 于东汇 郑长华 本刊编辑部 《中华高血压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2期169-172,共4页
关键词 老年女性 一过性脑缺血 右手 急性心肌梗死 脑缺血发作 高血压
下载PDF
病例58:72岁男性发作性头昏
15
作者 邓君曙 韩振祥 +10 位作者 靳刚强 何秉贤 李清 曹凤绮 彭冬迪 石义永 王福军 于东汇 赵玉玲 付洪喜 本刊编辑部 《中华高血压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9期760-762,共3页
关键词 头昏 男性 发作性 Holter监护 病例 室性心律失常 高血压病史 呼吸困难
下载PDF
舒适护理干预对股骨颈骨折患者心理状态、睡眠质量及生活质量的影响 被引量:4
16
作者 熊志红 吴梅清 《中国医药指南》 2023年第20期149-151,共3页
目的研究舒适护理干预对股骨颈骨折(FNF)患者心理状态、睡眠质量及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观察对象为2018年1月至2022年1月入院的70例FNF患者,随机分为研究组(35例)与对照组(35例),对照组行常规护理干预,研究组行舒适护理干预。比较两组... 目的研究舒适护理干预对股骨颈骨折(FNF)患者心理状态、睡眠质量及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观察对象为2018年1月至2022年1月入院的70例FNF患者,随机分为研究组(35例)与对照组(35例),对照组行常规护理干预,研究组行舒适护理干预。比较两组干预前后汉密顿焦虑量表(HAMA)评分、汉密顿抑郁量表(HAMD)评分、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PSQI)评分及简明健康状况量表(SF-36)评分。结果研究组干预后HAMA评分、HAMD评分及PSQI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SF-36评分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舒适护理用于FNF护理中具有显著的干预效果,可减轻患者的不良心理,改善其睡眠及生活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股骨颈骨折 舒适护理干预 心理状态 睡眠质量 生活质量
下载PDF
颅脑外伤术后患者护理中医护一体化护理干预对脑血流灌注参数、心理状态的影响 被引量:4
17
作者 翁春英 张中平 《中国医药指南》 2023年第20期152-154,共3页
目的研究颅脑外伤术后患者护理中医护一体化护理干预对脑血流灌注参数、心理状态的影响。方法观察对象为2018年1月至2022年1月入院的66例颅脑外伤患者,随机分为研究组(33例)与对照组(33例),研究组行常规护理干预,对照组行医护一体化护... 目的研究颅脑外伤术后患者护理中医护一体化护理干预对脑血流灌注参数、心理状态的影响。方法观察对象为2018年1月至2022年1月入院的66例颅脑外伤患者,随机分为研究组(33例)与对照组(33例),研究组行常规护理干预,对照组行医护一体化护理干预;比较两组干预前后脑血流灌注参数[脑血流量(CBF)、脑血容量(CBV)]、心理状态[汉密顿焦虑量表(HAMA)评分、汉密顿抑郁量表(HAMD)评分]、运动功能[Fugl-Meyer运动功能评分量表(FMA)评分]、精神状态[简明智力状态检查量表(MMSE)评分]、神经功能[中国脑卒中量表(CSS)评分]及生活能力[日常生活活动能力量表(ADL)评分]。结果研究组干预后CBF、CBF水平与FMA评分、MMSE评分均较对照组更高,HAMA评分、HAMD评分、CSS评分、ADL评分均较对照组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颅脑外伤术后患者护理中医护一体化护理干预的应用效果显著,可有效改善患者的脑血流灌注及心理状态,还可促使其运动功能、精神状态、神经功能及生活能力的快速恢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颅脑外伤 医护一体化 脑血管灌注 心理状态 生活能力
下载PDF
断指再植术后护理 被引量:3
18
作者 许立英 《实用骨科杂志》 2005年第3期283-283,共1页
关键词 断指再植 术后护理 外科急诊手术 血管吻合技术 手指离断伤 掌指关节 临床工作
下载PDF
外固定架治疗桡骨远端粉碎性骨折临床观察 被引量:4
19
作者 尹志江 成才 徐夏平 《实用骨科杂志》 2008年第3期168-170,共3页
目的观察手法复位或有限切开复位,外固定架超关节固定治疗桡骨远端粉碎性骨折的临床效果。方法对2004年7月至2006年7月间13例桡骨远端粉碎性骨折患者,按AO/ASIF分型,C1型8例,C2型4例,C3型1例。运用手法复位、外固定架超腕关节固定治疗,... 目的观察手法复位或有限切开复位,外固定架超关节固定治疗桡骨远端粉碎性骨折的临床效果。方法对2004年7月至2006年7月间13例桡骨远端粉碎性骨折患者,按AO/ASIF分型,C1型8例,C2型4例,C3型1例。运用手法复位、外固定架超腕关节固定治疗,依据X线影像学及Dienst功能评估标准进行疗效分析。结果桡骨远端影像学评估采用Stewart改良的Sarmiento评分法,术后第2天优5例,良8例;去除外固定架时优4例,良9例。腕关节功能采用Dienst功能评估标准,优4例,良7例,可2例。结论手法复位、外固定架超关节固定治疗桡骨远端粉碎性骨折,能有效恢复桡骨长度和桡骨远端关节面,操作简单、创伤小、效果满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桡骨骨折 粉碎性 手法复位 外固定架
下载PDF
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实施APFN内固定治疗效果观察 被引量:5
20
作者 周承斌 《中国卫生标准管理》 2020年第23期89-91,共3页
目的讨论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实施APFN内固定治疗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将2017年1月—2019年12月本院收治的100例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手术患者作为研究对象,以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与研究组各50例,对照组实施股骨近端防旋髓内钉(proximal... 目的讨论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实施APFN内固定治疗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将2017年1月—2019年12月本院收治的100例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手术患者作为研究对象,以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与研究组各50例,对照组实施股骨近端防旋髓内钉(proximal end of the femur is free from intramedullary nailing,PFNA)内固定治疗,研究组实施亚洲型股骨近端髓内钉(Asian type proximal femoral intramedullary nail,APFN)内固定治疗,比较两组手术治疗指标、术后1个月Harris髋关节功能评分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两组手术时间及术中出血量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 0.05);研究组住院时间及负重时间均短于对照组,术后1个月Harris髋关节功能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 APFN内固定手术更利于促进患者髋关节功能的恢复,缩短其住院时间,降低并发症发生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FNA APFN 股骨粗隆间骨折 手术 老年 髋关节 并发症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